装配式旅游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旅游房,更详细地说,涉及容易装配拆卸,因轻便而可携带,而且其设置场所能不受周围环境限制的装配式旅游房。
背景技术
通常,在海滨、河滩或其它旅游胜地,为了旅游者的住宿或休息,使用帐篷或旅游房作为简易休息场所。
在使用帐篷时,由于其结构不牢固,有许多不利之处,如:容易被大风刮坏,一旦下雨容易进水等。而且,帐篷的结构本身就要求必须设置在地面平整的地方。设置时,由于不能使床面和地面充分地隔开,往往存在受地面升起来的湿气和凉气的影响等诸多不适之处。
因此,近年来,在旅游胜地,多采用旅游房,其优点是:与帐篷相比具有牢固的结构,其床面与地面相距一定高度,不仅可防止浸水,而且能眺望周围的全部景致(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21751号公报)。
以往的旅游房与建造一般住宅时一样,使用木材和砖瓦等在现场建造。因而,在建造旅游房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材料费自不必说,由于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建造,整个建筑成本很高,而且建造时间也长。
另外,以往的旅游房,由于必须固定地建造在一个地方,存在着这样地问题:因不能移动,所以与帐篷一样,在建造时受到建造地点的周围环境,即:树木和石头的位置、地表面的高低等的制约。而且,在旅游房一次建成后,由于不能拆开后再利用,因而存在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往的旅游房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旅游房,它容易装配拆卸,因轻便而可携带,而且其设置场所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旅游房,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各部分:具有自由伸缩结构,能固定设置于地面的多个房基部件;垂直连接于上述各房基部件的上端,将上述房基部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多个下部框体;以纵横交错的方式设置在由上述下部框体围成的空间内的多个支撑框体;具有自由伸缩结构,设置成从上述各房基部件的上端延伸出来的多根柱体;垂直连接于上述各柱体的上部,将上述柱体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多个上部框体;在弯曲成拱形的状态下,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对角线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一对柱体的上端的顶盖杆;相互连接,设置在由上述下部框体围成的空间内,利用上述支撑框体支撑的多块底板(床板);以及设置在上述顶盖杆上的顶盖布。
上述房基部件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直径,并且相互连接的多根管子;沿长度方向在上述各管子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多个调节高度用的孔;插入上述孔中,用于固定上述各管子的相对位置的固定销。
另一方面,上述房基部件还具有固定部件。上述固定部件的特点是,它具有:上端插入多根管子中位于最下部的管子,另一端呈尖锥状突出,可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主体;突出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圆周方向的法兰盘;以及设置在上述主体下端的防滑钉。
上述下部框体包括:具有同样直径的一对管件;插入上述管件内部的连接部件;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两端部上,利用弹力可自由进出的一对弹性突起;以及在上述各管件上形成的,用于插入上述弹性突起中的连接固定孔。
另外,上述柱体包括:筒状的外侧柱;具有比上述外侧柱小的直径,插入上述外侧柱中的,筒状的内侧柱;沿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在上述外侧柱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孔;以及设置成能利用弹力自由进出上述内侧柱的表面,插入上述外侧柱的孔中的弹性钮。
上述房基部件,上述下部框体和上述柱体,通过下部接头连接在一起,可自由装拆。此处,上述下部接头包括:插入上述房基部件上端的插入部;垂直地在上述插入部的上方形成的,分别容纳上述下部框体的端部的一对容纳槽;以及设置成穿过上述插入部的中心,并突出于上述容纳槽上方的,与上述柱体的下端部连接的螺栓。
进而,上述下部框体和上述支撑框体通过夹持件连接在一起,可自由装拆。此处,上述夹持件包括:相互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的,包围上述下部框体表面一部分的上部件及下部件;连接在与上述上部件相对的下部件的前端上,可自由转动的把手;连接在上述把手上,可自由转动的挂钩;在与上述下部件相对的上部件,可自由转动的前端形成折弯状的,用于连接固定上述挂钩的固定槽;以及从上述上部件的背面向外突出设置的,与上述支撑框体的端部连接的叶片。
另外,上述柱体,上述上部框体和上述顶盖杆通过上部接头连接在一起,可自由装拆。此处,上述上部接头做成上端封死,下端开口的筒状,上述柱体的上端部从上述开口的下端插入开口中;此外,上述上部接头具有垂直于其下侧面部,并且设置成从上述上端部突出来的,可插入上述上部框体的端部的突出部;以及设置成从上述上端部突出来的,固定在上述顶盖杆端部的螺栓。
另一方面,在上述顶盖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具有通孔的杆接头。上述上部接头的上端的螺栓穿过上述杆接头上的通孔,并露出于杆接头的上方,用螺纹与盖形螺母连接。
上述顶盖布由其对角线的长度比上述顶盖杆的长度短的长方形布做成;其特点是,在上述顶盖布的各个角上,形成了用于插入上述顶盖杆两端的插入袋。
上述底板(床板)为长方形,在至少三条边上形成许多连续交替地的凸凹状突起和沟槽;并在其表面上,形成多个长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旅游房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旅游房完全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房基部件剖开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重要部位“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下部框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柱体剖开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重要部位“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房基部件、下部框体和柱体的结合部位的放大图;
图9是下部框体和支撑框体的结合部位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柱体、上部框体和顶盖杆的结合部位的放大图;
图12是在顶盖杆上设置顶盖布的状态图,表示顶盖布的背面;
图13是图12的重要部位“C”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底板(床板)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装配式旅游房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旅游房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表示本发明的旅游房完全装配完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旅游房具有:相互形成正方形并固定在地面上的4条房基部件10;下部框体30,它与上述各房基部件10的上端垂直连接,并通过各房基部件10的相互连接而形成正方形;多个支撑框体50,它们设置在上述下部框体30的内侧,并使其在纵向和横向相互交叉;多根柱体80,它们设置成从上述各房基部件10的上端延伸出来;上部框体100,它连接在上述柱体80的上部并做成正方形;一对顶盖杆(RoofPole)110,它们相互交叉地做成拱形,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相互位于对角线方向上的一对柱体80的上端。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上述下部框体30的内部空间中,以相互连接的状态设置了多块长方形的底板(床板)70。底板(床板)70利用多个支撑框体50支撑。而且,在上述顶盖杆110上盖有用于防日晒雨淋的顶盖布120。
图3是房基部件10的剖开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重要部位“A”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所示,房基部件10的构造是直径互不相同的三根管子11、12、13相互连接,并能自由伸缩。在上述管子11、12、13中,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高度不同的调节用孔11a、12a、13a。而且,将固定销15插入上述孔11a、12a、13a中,即可将房基部件10调整到一定的高度。
例如,如图4所示,在上述管子11、12、13中具有最大直径的上部管子11和具有中间直径的中间管子12的各孔11a、12a连通的状态下,通过将固定销15插入孔11a、12a中,即可将中间管子12固定在从上部管子11延伸出一定长度的状态下。与此相同,可通过将具有最小直径的下部管子13从上述中间管子12固定在延伸出一定长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调整房基部件10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下部管子13的下端,连接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部件14。上述固定部件14具有其上端插入下部管子13的下端,其另一端成锥状突出,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主体14a和沿上述主体14a的圆周方向突出的法兰盘14b。当房基部件10固定在地面上时,由上述法兰盘14b支撑在地面上,以防止房基部件10下沉。另外,在上述主体14a的下端,设有将房基部件10固定设置在岩石上时用于防滑的防滑钉16。
图3中的标号21表示将于后述的下部接头20(参见图8)的插入部;标号24表示用于连接房基部件10和柱体80的螺栓。
图5是下部框体3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下部框体30由相互间具有相同尺寸的一对长方形管件31、31’,和插入长方形管件31、31’的内部,将长方形管件31、31’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32构成。连接部件32的全长的一半插入左侧的长方形管件31内,另一半插入右侧的长方形管件31’内。
各长方形管件31、31’的一端是开口的,在各长方形管件31、31’的另一端,连接着其截面积为长方形管件31、31’的截面积大约1/2的终端块33。
另外,在上述连接部件32的两端,设有一对弹性突起36;在上述长方形管件31、31’上分别形成连接固定孔38。上述弹性突起36设置在连接部件32的上表面,能通过弹力的作用而自由进出(弹起或下降)。因此,当把连接部件32从各长方形管件31、31’的开口端插入时,弹性突起36便与长方形管件31、31’上的连接固定孔38连接固定,从而将长方形管件31、31’互相连接在一起。
在连接部件32的一个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部件34。上述加强部件34用于增强连接部件32的强度,最好用不锈钢制作。
另一方面,在与各长方形管件31、31’的另一端连接的终端块33上,形成了为穿过连接房基部件10和柱体80的螺栓24用的通孔33a。
图6是上述柱体80剖开后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重要部位“B”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6所示,柱体80由圆筒形的外侧柱82,和与上述外侧柱82相比直径相对较小,可插入外侧柱82中自由伸缩的圆筒形的内侧柱81构成。
在上述外侧柱8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调节用孔82a。另外,在内侧柱81上设有用弹性片88的弹力支撑的弹性钮87。
具体的说,如图7所示,弹性钮87设置成能通过弹性片88的弹力作用而能在内侧柱81的孔81a中自由进出。因而,在内侧柱81的孔81a和外侧柱82的孔82a处于相互不连通的状态时,由于弹性钮87处于与外侧柱82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因而将其推压到内侧柱81的内部;而当上述孔81a和82a连通时,弹性钮87由于弹性片88的弹力的作用而从孔82a中突出来,从而将内侧柱81固定在规定位置上。这样,就能调整柱体80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外侧柱82的下端设置了带有法兰盘的圆筒形端头部件83。在上述端头部件83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了用于容纳螺母84(参见图8)的螺母槽83a。
下面,参照图8,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上述房基部件10、下部框体30和柱体80的连接结构。图8是房基部件10、下部框体30和柱体80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图。
如图8所示,上述房基部件10、下部框体30和柱体80利用下部接头20相互连接。
上述下部接头20具有做成圆柱状的插入部21,在上述插入部21上方形成的,相互垂直布置的一对容纳槽22、22’,和通过上述插入部21的中心,设置成使其突出于容纳槽22、22’上方的螺栓24。
上述下部接头20的插入部21插入房基部件10的上部管子11中。下部框体30的多根长方形管件31以其各自的端部所具有的终端块33相互上下重叠的状态,安放在上述容纳槽22、22’中。这时,上述螺栓24穿过在各长方形管件31的终端块33上形成的通孔33a,突出于终端块之上。而且,露出在终端块33上方的螺栓24的上端,插入设置在外侧柱82的下端的端头部件83的内部,并拧入容纳于该端头部件83的螺母槽83a(参照图6)中的螺母84中。
另一方面,虽然没有用另外的图表示,但设置在下部框体30的内侧并在纵向和横向相互交错的支撑框体50,与上述下部框体30一样,也可以做成在一对长方形管件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的结构。
图9是下部框体30和支撑框体50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图;图10是图9中的夹持件60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下部框体30和支撑框体50利用夹持件60相互连接。如图10所示,上述夹持件60具有以铰链63为中心,相互可转动地连接的上部件61和下部件62。上述上部件61和下部件62分别弯曲成90°角度,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基本上包围下部框体30的三面。
在上述下部件62的前端连接着可自由转动的把手64,在上述把手64上,在距其转动中心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连接着可自由转动的挂钩65。此外,在上述上部件61上面的前端部形成弯曲状的,用于连接固定上述挂钩65的固定槽66。
另外,在上述上部件61的背面,在突出于外侧的方向上设置了用于与支撑框体50连接的一对叶片68。上述的一对叶片68之间的间隔做成与支撑框体50的宽度相同。而且,在各叶片68上形成用于同支撑框体50螺栓连接或铆接的多个通孔68a。
如图9所示,在挂钩65位于固定槽66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推压把手64并使其转动到下部件62一侧时,挂钩65便完全卡紧在固定槽66上。这样,夹持件60就固定在下部框体30上。并且,支撑框体50在其端部插入叶片68之间的状态下,用穿过通孔68a的螺栓或铆钉与上述叶片68连接。
由于上述夹持件60的上部件61和下部件62能自由转动地连接,因而夹持件60就能方便地安装在下部框体30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结果,通过使用上述夹持件60,能方便地连接或者拆开下部框体30和支撑框体50。
另一方面,虽然未另外图示,但上述夹持件60也可用于将多个支撑框体50相互间连接在一起。
图11是柱体80、上部框体100和顶盖杆110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图。
如图11所示,柱体80、上部框体100和顶盖杆110通过柱体80的上端,最好通过设置在内侧柱81上端的上部接头40相互连接起来。
上述上部接头40做成其下端开口,上端封死的圆筒状,在上部接头40的内部,从上述开口的下端插入内侧柱81的上端部。而且,在上部接头40的下侧面部上设置了一对相互垂直的,用于与上部框体100连接的向外突出的突出部41。而且,在上部接头40的上端设置了用于与顶盖杆110连接的,突出的螺栓44。
上部框体100由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管件构成,通过将上部接头40的突出部41插入上述开口的端部而与上部接头40连接在一起。另外,在上部框体100的上面,形成通孔100a,而在上述突出部41的上面,在与上述通孔100a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插入槽41a。在上部框体100与突出部41连接的状态下,使上述通孔100a与插入槽41a连通,通过上述通孔100a将固定销92插入上述插入槽41a中,从而使上部框体100在与突出部41连接的状态下固定。
另一方面,上述固定销92由于其上端具有弯曲成钩子状的形状,在旅游房中设置蚊帐(未图示)或雨帘(未图示)时,可将蚊帐或雨帘的一端捆在固定销92的上端。
虽然在附图中未具体表示,但上部框体100也可以做成与上述下部框体30一样,通过连接部件将一对管件彼此连接的结构。
另一方面,虽在图6中未表示,但也可以进一步在上述内侧柱81的上端部设置利用弹性片88’的弹力支撑的弹性钮87’。这时,弹性钮87’在突出于内侧柱81的外部的状态下,推压上部接头40的内圆周面,从而产生上部接头40与内侧柱81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顶盖杆110最好使用弹性优良的、抗拉强度及弯曲强度高的杜拉铝材料制成。在顶盖杆110的两端具有杆接头113。在杆接头113上形成通孔113a,上部接头40上端的螺栓44穿过上述通孔113a,并突出于杆接头113的上部。而且,通过把盖形螺母130拧紧在上述螺栓44上,上述顶盖杆110便与上部接头40连接在一起。
图12是在顶盖杆110上设置顶盖布120的状态图,表示的是顶盖布120的背面。另外,图13是图12的重要部位“C”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2所示,顶盖杆110最好由一对用于增强其强度而相对具有较大直径的大直径杆111,111’,和通过将两端部插入各大直径杆111,111’而将大直径杆111,111’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杆112构成。
上述顶盖布120具有长方形的形状,如图13所示,在各个角上有插入袋122,以便将上述顶盖杆110的端部插入。
顶盖布120在对角线方线的长度比顶盖杆110的长度短。因此,当将顶盖杆110的两端插入与顶盖布120在对角线方向相对的一对插入套122中时,则其中央部分便向上方隆起,弯曲成拱形。
在顶盖布120上,在对角线方向交叉地设置了两根顶盖杆110,并在顶盖杆110的交点上设置了用于将顶盖杆110相互捆扎在一起的绳结(未图示)。
图14表示在下部框体30的内侧空间,即在纵-横方向上设置在连接起来的支撑框体50上的底板(床板)70的一个例子。
底板(床板)70具有长方形的形状,在与相邻的底板(床板)邻接的各条边上做成有许多突起72和沟槽77连续交替的凸凹构造。如图2所示,底板(床板)70通过将其突起72插入另一块相邻的底板(床板)70的沟槽77中而使其与另一块底板(床板)70连接。
将底板(床板)70设置在支撑框体50上时,没有突起72和沟槽77的那一条边布置成朝向下部框体30的外部。结果,使用者在上到底板(床板)上时可免受突起72的干扰。
图14表示的是在三条边上形成突起72和沟槽77的底板(床板)70,即,表示的是布置在下部框体30外侧的底板(床板)。与此相对,如图2所示,布置在下部框体30内侧的底板(床板),则必须是在所有四边上连续形成突起和沟槽的具有凸凹结构的底板(床板)。
另一方面,在底板(床板)70的表面上形成许多长孔70a,结果,既可减轻底板(床板)70的重量,也容易通风及清扫。对上述长孔70a的数量和图案没有限制,但最好做成具有较小的尺寸,通过重复一定的图案而增进美感,而且可提高就座时的舒适度。
图15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旅游房还具有从顶盖布120的端部平行于地面延伸出来的遮檐126,和与柱体80隔开一定距离的,一对支撑上述遮檐126的辅柱90。这样,通过设置遮檐126,可获得增大旅游房使用空间的效果。
另外,虽未另外图示,但在旅游房的侧面也可设置蚊帐或雨帘等。如上所述,蚊帐或雨帘可以挂在设置在上部框体100端部的固定销92(参照图11)的上端,也可以直接捆在上部框体100,下部框体30或柱体80上。另外,雨帘(未图示)可制作成透明或半透明的,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用别的材料制成。
下面,依次说明本发明的旅游房的组装过程。
首先,如图8所示,分别将下部接头20连接在房基部件10的上端部,将一对下部框体30的长方形管件31插入下部接头20的容纳槽22、22’中。这时,各下部框体30的长方形管件31的终端块33彼此间相互重叠,下部接头20的螺栓24穿过终端块33的通孔33a,并突出于终端块33的上方。并且,柱体80下端所具有的端头部件83连接在突出于终端块33上方的螺栓24的上部。这时,再把螺栓24拧紧在端头部件83内的螺母84中。
如上所述,当完成房基部件10、下部框体30和柱体80的连接之后,就要考虑地面的土壤状态、高度、倾斜情况等等设置场所的环境状况,对上述房基部件10的高度进行调整作业。房基部件10的高度调整,可参照对图3的说明,在对齐房基部件10的各管子11、12、13上形成的调节高度用孔11a、12a、13a的状态下,将固定销15插入上述孔11a、12a、13a即可。
接着,利用夹持件60在纵向及横向将支撑框体50连接在下部框体30的内侧。具体地说,如图9及图10所示,将下部框体30连接在夹持件60的上部件61和下部件62之间,将支撑框体50插入突出设置在上部件61背面的一对叶片68之间,用螺栓或铆钉穿过叶片68上的通孔68a,使其与下部框体30连接。另一方面,支撑框体50相互间的连接也同下部框体30和支撑框体50间的连接一样,都利用夹持件60来连接。
完成支撑框体50的组装后,可参照图14的说明在支撑框体50上设置底板(床板)70。
然后,如图11所示,在柱体80的上端设置上部接头40,将上部框体100压入上部接头40的突出部41中。另外,将固定销92穿过上部框体100的通孔100a,并插入突出部41的插入槽41a中。
接着,如图12所示,将一对顶盖杆110相互交叉地设置于顶盖布的对角线方向上。各顶盖杆110的设置是通过将其端部插入在顶盖布120的角上形成的插入袋122中来完成的。这时,因顶盖杆110长度比顶盖布120的对角线方向的长度长,因而弯曲成拱形。顶盖杆110相互之间在其交叉点上用绳捆扎住。
然后,如图11所示,将在上述顶盖杆110端部的杆接头113上形成的孔113a套在上部接头40上端的螺栓44上,并将盖形螺母130拧紧在露出在杆接头113上方的螺栓44的上端部。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在完成了柱体80、上部框体100、顶盖杆110和顶盖布120的连接之后,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弹性钮87调整柱体80的高度。
即,如图6所示,使用者在用一只手压住由上述外侧柱82的孔82a突出在外的弹性钮87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使内侧柱81在外侧柱82内上下升降,便能台阶式地调整柱体80的高度。
另一方面,以上说明的旅游房的组装顺序也可以根据旅游房的用途乃至使用的爱好而改变,而旅游房的拆卸过程则与上述组装顺序相反。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旅游房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定。很显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进,然而,这些变更或改进当然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由于组成旅游房的骨架的房基部件、柱体、下部框体、上部框体、支撑框体、顶盖杆等结构件都能左右拆装,所以无论是谁,都能方便地将其组装和拆开。
此外,按照本发明,由于能把构成旅游房的上述各种构件分解成更小的零件,所以能很方便地储存在汽车的车身内,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房基部件做成能自由伸缩的结构,所以它的高度很容易调节。因而,即使在地面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调节房基部件的高度,很方便地设置这种旅游房。
更进一步,在本发明中,由于柱体的结构也是能自由伸缩的,所以旅游房的房基高度能自由地调节。
此外,本发明的旅游房,借助于适当布置上述下部框体和底板(床板),不但能在旅游胜地等处用来代替帐篷,而且还能用作平底板(平床や)和各种活动的临时接待处等等,用作各种各样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