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包装体和其外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装活微生物数量被抑制的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和封装两个或更多这种独立包装体的外装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卫生巾和卫生棉条通常作为妇女卫生用品使用。为了防止经血从卫生巾与阴道口附近附着不良形成的缝隙中渗漏,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另外,对于卫生棉条,为了减轻由于这些产品的特性所致的使用该卫生用品时的异物感和不适以及阴道内使用的麻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阴唇间吸湿垫卫生用品作为定位于卫生巾和卫生棉条之间的卫生用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阴唇间吸湿垫的使用是将其插入在阴唇间,其特征在于由于与卫生巾相比与身体有更强的附着性不易发生经血的渗漏,并且与插入阴道的卫生棉条相比心理阻力较小。
作为要求在经消毒的卫生状态使用的卫生用品,一个例子是通过插入阴道里使用的卫生棉条。卫生棉条被独立包装然后灭菌,从而防止微生物通过该用品从外部进入阴道内。因此,使用卫生棉条时,可以保持固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卫生的状态。
卫生棉条主要划分为两类,即用器具将其插入阴道中的器具卫生棉条和用手指将其插入阴道中地手指型卫生棉条。
对于前者,至少直到被插入阴道,卫生棉条没有机会接触使用者的手指等,因此可以保持灭菌后的卫生状态。但是对于后者,使用者通常用大拇指和中指拿持待插入的卫生棉条,然后用戴有手指罩的食指将其插入。因此,虽然可以防止微生物通过食指进入阴道中,拿持卫生棉条的大拇指和中指的指尖接触了卫生棉条。
与固定在内裤上的卫生巾等不同,阴唇间吸湿垫能从阴道口附近的阴唇直接吸收经血,吸湿垫通过阴道口附近的阴唇持续夹持来使用。阴唇不具备防御微生物从外部进入的抑菌作用,象阴道的自洁作用。因此,与卫生巾相比,阴唇间吸湿垫要求更卫生的环境。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阴唇间吸湿垫,从未控制使用前阴唇间吸湿垫中存活的活微生物的数量。卫生棉条是能在使用前保持用品卫生状态的卫生用品的一个例子。但如前面所述,就手指型卫生棉条而言,手指尖的微生物可以进入阴道中。因此,作为一个保持卫生状态的系统,在防止微生物从外部进入并保持固有菌平衡状态方面它是不完善的。
通常,虽然细菌的类型有个体差异,例如,皮肤附近有表皮葡萄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霉菌,或甚至非常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作为皮肤正常菌群(固有微生物),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微生物和机体之间保持特定的生物平衡。
当然,阴唇附近的区域也是如此。但是,如果细菌通过吸湿用品等从外部进入阴唇附近,可能很难保持阴唇附近固有菌的平衡状态。
因此,尽管视每个个体的情况而不同,阴唇附近固有菌的平衡状态被扰乱的情况下细菌很容易繁殖,这可能引起包括阴唇的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的疾病。
发明简述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持女性阴唇卫生状态的、用于包装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和封装该独立包装体的外装容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前存活的活微生物数量被抑制的阴唇间吸湿垫和其独立包装体和包装容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拿持特性的阴唇间吸湿垫,使用者的手指等无需接触阴唇间吸湿垫的皮肤侧。因此,使用该阴唇间吸湿垫,可以保持阴唇附近固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下列内容:
(1)一种独立包装体,包含:其大小使之能被顺畅地插入女性阴唇间的阴唇间吸湿垫;覆盖和封装整个所述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容器,其中制造过程中和/或制造后,对所述阴唇间吸湿垫实施抑制活微生物数量的工艺,活微生物数量即使在制造六个月后仍被抑制至100个或更少。
该阴唇间吸湿垫中,即使在制造6个月后活微生物的数量仍被抑制至100个或更少。因此,使用该阴唇间吸湿垫不会扰乱阴唇附近固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从而减少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感染疾病的危险。
抑制活微生物数量的方法,例如有消毒工艺、无菌条件下制造和使用抗菌剂。
消毒工艺的实例有气体熏蒸、照射法和辐射法。气体熏蒸是使用环氧乙烷、甲醛、过氧化氢或其它气体杀死微生物的方法。照射法的实例包括紫外线法、高频法和电子束法。紫外线法是通过照射紫外线消灭微生物的方法。高频法是通过直接应用高频产生的热量消灭微生物的方法。电子束法是通过照射电子束消灭微生物的方法。辐射法是通过照射辐射如γ辐射(来自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源)消灭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条件下制造”指使用预先消毒或灭菌的材料或使用已证实无菌的材料,所有制造步骤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抗菌剂的用法是在阴唇间吸湿垫或独立包装容器或二者中使用抗菌剂。为抑制阴唇间吸湿垫本身的活微生物的数量,优选阴唇间吸湿垫本身含有抗菌剂。考虑到成本和使用者的安全等,将抗菌剂包含在阴唇间吸湿垫的方法选自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抗菌剂有化学合成型(有机型,无机型)抗菌剂和源自天然物质的抗菌剂。为向使用者(即阴唇间吸湿垫的使用者)提供安全感,优选源自天然物质的抗菌剂。但是如果证实为低刺激、高安全性的,也可使用化学合成型抗菌剂。
可以联合实施消毒工艺、在无菌条件下制造和使用抗菌剂。
(2)根据(1)的独立包装体,其中所述工艺是消毒工艺。
消毒工艺是清除微生物的工艺,灭菌是彻底消灭所有微生物的工艺。所以本发明中灭菌包括消毒工艺。
(3)根据(2)的独立包装容器,其中所述阴唇间吸湿垫制造后通过所述消毒工艺被立即灭菌。
如上所述,灭菌是彻底消灭所有微生物的工艺。理想的情况是,通过检查制造后的所有产品立即验证制造后的阴唇间吸湿垫是否确实被灭菌了。但是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中,采用无菌确保等级(SAL)。SAL显示经灭菌步骤后产品中获得的无菌状态的程度,用每单位灭菌产品中微生物的预期存活概率表示。SAL通常用10-n表示。本发明中,n不低于3,优选n不低于6。当n=3时,1000个制造后的阴唇间吸湿垫中,允许1个有存活的活细菌。换句话说,每个产品中活微生物的数目是1/1000。如果SAL保持在该范围内,阴唇间吸湿垫被保存时几乎无细菌繁殖的可能。
(4)根据(1)到(3)任一项的独立包装体,其中所述阴唇间吸湿垫包含:面向身体侧的可渗透表侧片;面向衣服侧的底侧片,底侧片与所述表侧片接合;和位于所述表侧片和所述底侧片之间的吸湿体。
该阴唇间吸湿垫可以是扁平形状或可以被卷起以能插入一个手指并且底侧片变为内侧。
(5)根据(1)到(4)任一项的独立包装体,还包含在所述底侧片衣服侧的微型薄片,所述微型薄片在所述底侧片纵向的每个侧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接合区,和在所述底侧片横向的非接合区;所述非接合区在所述微型薄片和所述底侧片之间形成用于插入手指的手指插口。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微型薄片被附着在衣服侧。对于微型薄片,在底侧片的横向微型薄片的两个套管末端中至少有一个与底侧片表面未接合。这样在微型薄片的一个套管部分和底侧片之间形成一个未接合的套管开口。该套管开口用作插入手指的手指插口(见图5)。
在底侧片的纵向,微型薄片只是在底侧片的左右侧被接合,内部是未接合的(未粘上)。因此,微型薄片被附着在从底侧片的一侧跨到另一侧。在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区域中,形成手指可插入的间隙(手指插入间隙)。
在底侧片的横向,如果微型薄片的两个套管末端都与底侧片未接合,插入手指的间隙变为通孔(管道)。当微型薄片的一个套管末端被接合时,插入手指的间隙变为非穿通洞穴。
如果微型薄片包含多个部件,左右侧接合区的数量根据部件的数量在底侧片的纵向上增加。例如,如果有两个微型薄片部件,每侧会提供两个接合区。
本发明中,底侧片纵向的“侧部”不仅包括相应阴唇间吸湿垫的垂直边缘的区域,而且包括微型薄片可被接合的垂直边缘的附近区域。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案,附着微型薄片以形成手指插口和供手指插入的连续空隙。因此,通过将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口中,阴唇间吸湿垫可被临时固定在手指的指尖。在这种情况下,手指插口设置为具有使用者手指宽度的孔,因此扁平的手指尖自然地沿片材的表面被插入,不会朝向片材表面的不同方向。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手指插口具有如同使用者手指尖形状的、面向片表面方向的横向展开形状。因此使用者的手指插入方向被指定,指引使用者用指尖掌侧探测使用位点。这样,即使将吸湿垫使用在难以看到的阴唇间时,通过准确地探测精确的使用位置,阴唇间吸湿垫可被插入到适当的位置。此外,当将阴唇间吸湿垫使用在阴唇内时,通过用插入的手指在阴唇间探测来插入阴唇间吸湿垫,几乎没有手指意外接触到表侧片或花费太多时间的风险。由于上述原因,几乎没有微生物附着在表侧片和微生物进入阴唇的风险。
顺便提及,JP-A-Hei 6-506368公开了一种预防尿失禁的吸湿垫,其中在身体侧的反侧面提供插入手指的袋状洞。但是,关于上述手指插口,它提到“正常状态下它是被压扁的,插入手指后才会张开”。这表明正常状态下该洞是闭合的(见图29)。因此,除非将手指与预防尿失禁的吸湿垫在直角方向上面对(见图30),否则不可能将手指插入。插入后,除非将手指转向,指尖掌侧不可能面对阴唇间吸湿垫一侧。但是,当实施该动作时,如果不用另一只手扶持预防尿失禁的吸湿垫,预防尿失禁的吸湿垫会与手指一起转向。因此,手指不可能放置在需要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与本发明不同,上述预防尿失禁的吸湿垫所提供的手指插口的手指插入方向规定为与片表面形成直角。因此,手指被插入时不能在第一时间使指尖掌侧面对片表面。因此,不能充分达到简单快速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中,可适当改变手指插口的位置。但是,理想的情况是这样设置:从手指插口延续的手指插入缝隙的大小足够插入手指以固定和拿持阴唇间吸湿垫(使用者能感觉到手指与阴唇间吸湿垫是一体的)。
本说明书中,术语“手指宽度”具体指“手指伸开方向的宽度”,而不是手指的厚度。“手指宽开口”是具有足够插入手指的大小的开口。
另外,手指宽开口“直接提供”在阴唇间吸湿垫的表面方向,指阴唇间吸湿垫本身预先形成适当的形状,供手指自然地插入到阴唇间吸湿垫中来佩带阴唇间吸湿垫(本发明中,指尖掌侧面对底侧片的片表面插入手指)。因此,这排除了上述现有技术相同情况:使用者只有通过插入手指然后将手指转向,才能在表面方向上得到手指宽的开口,其中手指宽开口是后来形成在底侧片的表面方向上的。
(6)根据(5)的独立包装体,其中所述阴唇间吸湿垫被折叠封装,使所述手指插口是张开的。
在片形卫生用品如卫生巾中,为将包装体的尺寸缩至最小,通常内容物是被折叠包装的。但是,本发明中,除了将其尺寸减至最小,还能达到一个效果:通过简单地打开折叠的阴唇间吸湿垫,手指插口自然地张开。手指插口自然地张开,所以很容易识别手指插口并插入手指。从而几乎没有手指意外接触到表侧片或花费太多时间的风险。结果,几乎没有微生物附着在表侧片和微生物进入阴唇的风险。
(7)根据(5)或(6)的独立包装体,其中阴唇间吸湿垫这样放置:使所述手指插口朝向所述独立包装体的开口。
阴唇间吸湿垫被放置在独立包装体的里面,使得一打开独立包装体,就能将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口中。因此,容易从独立包装体中取出阴唇间吸湿垫。阴唇间吸湿垫可被例如对折或不折叠。当被折叠时,可被纵向或横向折叠。当使用者打开包装体并从包装体中取出阴唇间吸湿垫时,手指不会接触表侧片。结果,几乎没有微生物附着在表侧片和微生物进入阴唇的风险。
(8)一种外装容器,包括用于包装两个或更多(1)到(7)任一项的所述独立包装体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包括容器的主体和用于覆盖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并能被打开和关闭的盖子。
通过使用该包装,多个独立包装体可作为一个整体被出售,而且容易保存独立包装体。该包装可有密封阴唇间吸湿垫的气密特性,或者可以是透气的。
打开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后,用能打开和关闭的盖子将该开口部分覆盖。这样落入和混入污染物如浮尘和漂浮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机会可被减少至最低程度。因此,吸湿垫可在卫生的环境中保存。
(9)根据(8)的外装容器,其中所述包装包括用于至少覆盖所述容器主体的额外包装。
即使容器主体和盖子之间有缝隙,缝隙可被额外包装覆盖。通过使用额外包装,空气中的微生物更难以进入阴唇间吸湿垫。优选该额外包装覆盖容器主体和盖子的大部分或全部。
(10)根据(8)或(9)的外装容器,其中所述包装的所述容器主体至少与所述盖子的一部分接合。
容易打开和关闭盖子,因此容易取出容器主体里面的独立包装体。该盖子未从主体完全分离,因此不仅能快速打开和关闭盖子,而且不可能发生找不到盖子或不能立即找到盖子的情况。因此,容器主体的开口能被安全且容易地覆盖。落入和混入污染物如浮尘和漂浮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机会可被减少至最低程度,并且吸湿垫可在卫生的环境中保存。
(11)根据(8)或(9)的外装容器,其中:所述包装的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盖子是连续形成的;通过将所述盖子朝向所述容器主体折叠形成所述包装。
例如,容器主体和盖子是通过一张纸板形成的。可以将纸板折叠组成包装,这样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阴唇间吸湿垫内部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显示阴唇间吸湿垫的顶面(身体侧)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阴唇间吸湿垫的背面(衣服侧)的透视图;
图4是横截面的说明图,描绘阴唇间吸湿垫微型薄片的附着位置;
图5是显示手指插入阴唇间吸湿垫上的手指插入袋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在阴唇间使用阴唇间吸湿垫之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一俯视图,显示附着在阴唇间吸湿垫上的微型薄片的纵向长度为10%或更多的状态;
图8是一透视图,显示底侧片折叠在里面的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打开的状态;
图9是一透视图,显示一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独立包装体的打开状态,它象一组对折门一样打开着;
图10是一透视图,显示表侧片折叠在里面的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打开的状态;
图11是一透视图,显示阴唇间吸湿垫被折叠并包装在独立包装体里面,通过剥开顶面被打开的打开状态;
图12是一透视图,显示阴唇间吸湿垫被折叠并包装在独立包装体里面,通过剥开顶面被打开的打开状态;
图13是一透视图,显示阴唇间吸湿垫未被折叠并包装在独立包装体里面,通过剥开顶面被打开的打开状态;
图14是根据一实施方案的独立包装体的俯视图;
图15是根据一实施方案的独立包装体的俯视图;
图16(A)、16(B)和16(C)是根据一实施方案的独立包装体的俯视图,图16(A)显示被打开前的状态,16(B)显示被打开后的状态,16(C)显示使用时的说明图;
图17是显示一个实施方案的包装的透视图;
图18是显示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包装的透视图;
图19是显示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包装的透视图;
图20(A)和20(B)是显示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包装的透视图,图20(A)显示盖子关闭的状态,图20(B)显示盖子被略微打开的状态;
图21(A)和21(B)是额外包装的说明图,图21(A)显示应用额外包装前的状态,图21(B)显示应用额外包装后的状态;
图22(A)和22(B)是具有密封部件的包装的说明图,图22(A)显示盖子被打开的状态,图22(B)显示盖子关闭的状态;
图23(A)、23(B)和23(C)是一实施方案包装的说明图,图23(A)显示根据该实施方案包装的展开图,23(B)显示组合过程中该实施方案包装的透视图,23(C)显示包装组成后状态的透视图;
图24(A)、24(B)和24(C)是额外包装的说明图,图24(A)是显示缝隙的透视图,24(B)是显示包装前状态的透视图,24(C)是显示包装后状态的透视图;
图25是显示防移动带剥离强度测定实验状态的透视图;
图26是显示防移动带抗剪强度测定实验状态的透视图;
图27(A)和27(B)是显示独立包装体一实施方案的说明图,图27(A)是俯视图,图27(B)是沿X-X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28是显示气体在进入包装内时状态的透视图;
图29是一透视图,显示具有现有技术手指插口的防尿失禁吸湿垫实例的状态;
图30是一透视图,描绘具有现有技术手指插口的防尿失禁吸湿垫的手指插入状态。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是显示一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内部结构的说明。图2和图3是显示该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外观的说明。图2是显示该实施方案阴唇间吸湿垫的身体侧面的视图,图3是显示该实施方案阴唇间吸湿垫的衣服侧面的视图。图5和图6是显示使用该阴唇间吸湿垫的状态的说明图。
[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1包含可渗透材料制成的表侧片11、底侧片12和吸湿体13。表侧片11和底侧片12在围缘15处相互接合从而将吸湿体13密封入其中,形成作为一个整体的吸湿层2。表侧片11和底侧片12通过热压花和/或热熔粘合剂相互接合。为防止表侧片11和底侧片12间的层间分离,吸湿体粘贴在每个片上。
通过将表侧片11和底侧片12除在围缘15外还在内边缘接合,可以防止上述层间分离。层间分离在潮湿条件下容易发生。为防止这种情况,更优选使用热压花。热压花可以是点状或平面图案形式。通过调节压花面积比为3到20%来接合它们,可以保持抗潮湿强度而不妨碍可渗透性。
除了吸收经血,阴唇间吸湿垫可用于吸收阴道口排出的经血之外的分泌物(阴道排出物)。它也可用于吸收尿道(如阴道口一样位于阴唇间)排出的尿液,即,作为防止尿失禁的吸湿垫。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如椭圆形、卵形、葫芦形或液滴形,只要它适合于被固定在阴唇间。为与阴唇紧密固定,它还可以具有含凸形等突出部分的三维结构。为更紧密地将其与阴唇固定,可以将用于固定吸湿垫于身体上的粘合剂等涂布在表侧片。
[突出区]
在上述表侧片横向的中心,可以有一个突向身体侧的突出区。
在该实施方案中,规定手指插入方向使使用者手指掌侧面朝向所插入的表面片。这样可以通过指尖掌侧的敏锐感觉精确地探测到阴唇间的凹陷部分,从而可将事先提供在表侧片上的含凸面突出区适当地固定在阴唇间。因此,可以增强身体与阴唇间吸湿垫间的粘着性,从而减少经血向外渗漏。此外,突出区之外的基本扁平区域被固定在覆盖外阴的位置,从而可以罩住横向的经血流。
[关于尺寸的实施方案]
如图3所示,通过接合除手指插口19a之外的外边缘17,将覆盖所述底侧片约2/3的微型薄片附着在底侧片12的衣服侧面12a上,形成口袋16。具体而言,吸收层2纵向的中心尺寸为85mm,微型薄片14纵向的中心尺寸为约55mm,底侧片12未被微型薄片14覆盖的区域纵向为约30mm。
阴唇间吸湿垫横向长度优选为10到60mm,更优选30到50mm。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长于60mm,阴唇间吸湿垫的边缘与使用者的大腿相接触,从而使用者每次移动都会产生摩擦。而且,如果摩擦超过阴唇本身保持阴唇间吸湿垫的力,会有阴唇间吸湿垫从阴唇间脱落的危险。同样,如果它短于10mm,阴唇间吸湿垫没有足够的面积和体积被插入在阴唇间,从而阴唇间吸湿垫可能容易脱落。
阴唇间吸湿垫纵向长度优选为60到150mm,更优选80到120mm。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长于150mm,阴唇间吸湿垫衣服侧面与内裤等的接触表面变得太大。因此,那里产生的摩擦会超过阴唇本身保持阴唇间吸湿垫的保持力。结果,阴唇间吸湿垫可能脱落。同样,如果它短于60mm,阴唇间吸湿垫没有足够的面积和体积被插入在阴唇间,从而阴唇间吸湿垫可能容易脱落。
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的厚度优选为0.5到20mm,更优选2到10mm。阴唇间吸湿垫是被插入到敏感的阴唇间,因此如果厚度为20mm或更多,使用者使用时会有异物感。另一方面,如果厚度为0.5mm或更少,包入的吸湿体的容量将不足以吸收经血。从而,会有经血透过阴唇间吸湿垫的情况。
[微型薄片]
微型薄片14被附着在上述底侧片12上从而形成一个口袋。
根据该实施方案,通过在底侧片的外边缘简单接合一个横向相同、纵向比底侧片短的微型薄片,可以提供一个手指可以按指尖掌侧(特别是指印部分)朝表侧片的方式插入的缝隙。因此,不需要经过特定复杂生产工艺来提供手指插入缝隙,从而可以避免降低生产能力。
而且,底侧片和微型薄片在手指尖部接触的区域粘合。这样,能很好地避免佩带时手指尖接触经血。
本说明书中“口袋”指整个手指部分能顺畅地插入的封闭部件。其横截面优选为扁平形状或类似形状,但是不局限此,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如半圆柱状。
关于微型薄片,为使使用者能容易地辨别,可以通过染色或印刷图案的方法使其具有与阴唇间吸湿垫底侧片不同的颜色、图案和色调。
上述微型薄片的纵向长度为上述阴唇间吸湿垫的10%或更多,优选10到80%,更优选30到60%。
根据该实施方案,将手指从阴唇间吸湿垫提供的手指插口插入到连续的缝隙(手指插入缝隙)时的状态可以保持到将阴唇间吸湿垫插入在阴唇间。换言之,形成手指插口的微型薄片具有特定的大小,因此手指一旦插入手指插入缝隙,就不会滑出或在手指插入缝隙里面来回移动。因此手指掌侧可以保持朝向底侧片的表面。因此,用手指拿持阴唇间吸湿垫的状态变得稳定,可以更容易地将其固定在纵向相同方向的阴部缝隙。
[微型薄片的接合位置]
图4是显示阴唇间吸湿垫1横向截面的横截面图,描绘微型薄片14的接合状态。如图4(A)所示,如果通过将接合区17设置在与围缘15(表侧片11和底侧片12的接合区)相同的位置将其固定在一起,外边缘15的区域变得僵硬,从而降低了使用感觉。通过将接合区17设置在除围缘15之外的位置来固定微型薄片,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但是如图4(B)所示,在将接合区17设置在比围缘15更外侧位置的情况下,认为它随着使用者运动的移动会导致摩擦,因此如图4(C)所示可能会有对使用者产生刺激。
因此如图4(D)所示,优选将围缘15和接合区17的位置相互错开,并且接合区17设置在围缘15的更内侧。
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表侧片和底侧片在其围缘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不将吸湿体夹在两片接合的围缘中间。为达到该目的,将表侧片和底侧片接合使得,例如,吸湿体被密封在封闭的状态中。这时,小心不要将吸湿体夹在围缘的接合部中间。如果接合围缘时吸湿体被夹在中间,围缘会变僵硬。但是,按照如上所述设置接合区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获得更好的使用感觉。为使吸湿体不被夹在上述围缘中间,吸湿体的尺寸可以与阴唇间吸湿垫相同,或是与阴唇间吸湿垫的外轮缘有2到10mm缝隙的较小尺寸。
[手指插入袋]
如图5所示,通过将手指插入底侧片12和微型薄片14形成的口袋16中,手印表面从一开始就与底侧片12的衣服侧面12a相接触,以这种方式插入手指。这样,如图6所示,当引导阴唇间吸湿垫到阴唇时,通过将表侧片11的身体侧面11a与阴唇相接触,可以探测到阴唇18的凹凸部分,因此吸湿垫可被更准确地引导至具有凹陷形状的阴唇内侧。
如图7所示,微型薄片14为吸湿层2纵向长度的10%或以上。从而,清楚显示手指插入方向是A方向。此时,“具有10%或以上长度的微型薄片”作为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手指插入的指示。
优选上述微型薄片至少在底侧片的横向具有伸展特性或弹性柔性。
根据该实施方案,如果使用者指尖的尺寸大于所提供的手指插口,微型薄片至少在横向伸展。因此,无论使用者指尖大小都可以有效使用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
为向微型薄片提供伸展特性,可使用伸展性纺粘无纺布,以夹盘间距100mm、试验速度100mm/min被匀速拉伸时,5%拉伸时的应力为0.1到0.5N/25mm。
另一方面,为向微型薄片提供弹性柔性,可使用加入了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织物片材或薄膜片材。也可以单独使用弹性柔性材料如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或天然橡胶,或将其与非弹性柔性材料混合使用。
上述手指插口内侧的全周长为30到100mm,更优选40到80mm。
在上述手指插口内侧的全周长小于30mm的情况,手指插口本身太小从而导致将手指插入和拿出时的不便。另一方面,如果它大于100mm,阴唇间吸湿垫不能被固定在手指上。因此,难以确保指尖掌侧与片表面接触从而导致使用时的不便。
[独立包装容器]
本发明中,使用覆盖整个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容器。该独立包装容器具有细菌或污染物难以进入的密封性。在该独立包装容器中,阴唇间吸湿垫这样放置,使得一打开独立包装容器的开口就能容易地使用阴唇间吸湿垫。换言之,优选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用者能容易完成的形式(例如微型薄片),无需与阴唇间吸湿垫的表侧片接触,就可以将阴唇间吸湿垫从独立包装体中容易地取出。
具体而言,阴唇间吸湿垫具有手指可插入的指套形状时,一打开独立包装容器,就可以以手指尖内侧面对阴唇间吸湿垫底侧片的方式插入手指并固定。阴唇间吸湿垫可被固定在手指尖从独立包装容器中取出。简言之,该独立包装容器的开口位于阴唇间吸湿垫(其中活微生物的数量被抑制并被包装在独立包装体中)的手指插入方向的相同方向。
当使用气体熏蒸法作为消毒方法时,至少独立包装容器的一部分接合区是以点状等粘合的以提供通气性。从而,可以将独立包装容器中的阴唇间吸湿垫消毒。
接下来,将参照图8到图16描述用于包装附着有供手指插入之微型薄片的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包装阴唇间吸湿垫的独立包装体40中,阴唇间吸湿垫被对折,而且微型薄片14位于开口41附近。手指插入袋16也位于开口41附近。此外,阴唇间吸湿垫1也可以朝独立包装体40的不同方向来包装,以便口袋16自然地张开。因此,打开后手指插口19a是张开的。所以使用者可以立即以指尖掌侧与底侧片12相接触的方式插入手指。
独立包装体可以是例如如图9所示的一组折叠门形式的独立包装体42,或如图10所示通过剥开顶部而被打开的独立包装容器44,只要打开后使用者的手指能立即插入阴唇间吸湿垫上提供的口袋中即可。如图9所示,吸湿垫沿可以被纵向对折同时表侧片11为外侧,或如图10所示吸湿垫被沿纵向对折同时表侧片11为内侧。
可以是通过剥开顶部而被打开的如图11所示或如图12所示的独立包装体46或47。在图11和图12中,阴唇间吸湿垫沿横向被对折。图11显示提供浅口袋的情况,图12显示提供深口袋的情况。同样,当它沿纵向被折叠时,可在独立包装体上提供一个开口以便阴唇间吸湿垫可被取出。另外如图13所示,可以是未折叠的形式。对包封时其中阴唇间吸湿垫的形状没有具体地限制,只要在打开时手指可以插入即可。
另外,如图14所示,被封装的阴唇间吸湿垫也可以沿纵向对折,并且四边可被密封,或者沿圆弧的缝合线51可以是敞开的。围缘52和53是通过压花、热熔粘合剂等接合的接合区。在独立包装体有阴唇间吸湿垫底侧片(手指尖插口)的一侧,设置一个可被外力选择性地撕开的撕开表面(被缝合)。因此切口可被容易地打开。
图15中,独立包装容器55具有基本四边形的形状,阴唇间吸湿垫沿纵向折叠被封装。在纵向围缘56有缝合线,横向围缘57和58通过压花、热熔粘合剂等接合。
图16显示聚乙烯薄膜制成的独立包装容器60。除了提供缝合线,也可以使用例如如图16所示能再密封的粘合剂作为开口。图16(A)显示独立包装容器的盖子62被折叠的状态。盖子62覆盖在独立包装容器口袋68的边缘69上方。盖子62通过可再封的热熔64被固定,可将其闭合或打开。边缘66a和66b在纵向通过点式压花被接合。阴唇间吸湿垫在独立包装容器60的口袋68中,微型薄片14的顶部从独立包装容器60的口袋边缘69中伸出。通过将手指插入微型薄片14的口袋16中可以取出阴唇间吸湿垫。独立包装容器60的口袋是通过折叠聚乙烯薄膜并将边缘66a和66b在纵向接合形成的。
对于独立包装容器,不仅可以使用聚乙烯片材,而且可以使用热塑性片材如烯烃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还可以使用无纺布层合的片材。
对于独立包装容器的内表面,考虑到平滑的纹理,优选使用无纺布来形成。该无纺布的实例是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50g/m2的皱纹纸;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70g/m2的湿型水刺无纺布,它是棉和纸浆的混合物,至少含有10%重量或更多的棉;单位面积重量为20到70g/m2、至少含有30%重量或更多人造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由PP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0到50g/m2的熔喷无纺布。它也可以由如下复合无纺布形成,该复合无纺布是用单位面积重量为6到10g/m2的纺粘无纺布将单位面积重量为5到20g/m2的熔喷无纺布夹在中间形成。另一方面,考虑到耐水压性,包装容器的外表面优选由下列薄膜构成:单位面积重量为10到30g/m2、PE制成的薄膜;穿孔率为10到30%、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30g/m2的穿孔塑料薄膜。
通过层合加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如热熔粘合剂、热压花和超声密封,将上述独立包装容器的内表面所述材料和外表面所述材料形成一体。这时,在使用热熔粘合剂的情况下,优选以3到10g/m2的用量、5到40%的涂布面比率、以螺旋或线形涂布粘合剂。在使用热压花或超声密封的情况下,以线、点或交叉线等形式进行,密封表面比率为5到20%。这是因为考虑到层叠材料的质地。
同样,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优选取出阴唇间吸湿垫后可将独立包装容器冲走。优选使用的优选材料是: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乙烯醇、甲基羟丙基纤维素(MHPC)等的薄膜片材;以及将这些材料、薄纸和水溶性纸层合得到的水可分散无纺布。
独立包装体可以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和/或水溶性材料和/或水可分散材料制成。
如果独立包装容器是由水溶性材料或水可分散材料制成,可将独立包装容器扔到马桶中冲走。因此,使用者可以免除丢弃独立包装容器的繁琐并同时减少卫生间中的垃圾。
该独立包装容器的具体实例为下列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将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40g/m2的薄纸和单位面积重量为20到50g/m2的聚乙烯醇层合,然后在聚乙烯醇侧涂布0.5到1μm的聚硅氧烷,另一实例是以聚乳酸纤维为主要组分、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40g/m2的纺粘无纺布。
[包装]
提供了能将密封入独立包装容器中的阴唇间吸湿垫封装并消毒的包装。对该包装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它包含容器的主体和盖子,该盖子具有打开前污染物无法从外部进入容器内的结构,而且即使打开包装后被重复打开和关闭,该盖子仍能覆盖容器的开口,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物的进入。容器的主体和盖子不一定是分离的,它们可以是连续的。
具体讲,可重复打开和关闭来使用的容器,优选包含容器的主体72和盖子74。盖子74包含顶面76和从顶面的围缘直立的侧面77。它可以具有螺帽结构(图17),其中螺槽73和78设置在容器主体72和盖子74上。它也可以具有多帽结构(图18),其中软盖84重复用于容器的硬主体82。
也可以是聚丙烯模制帽(图19)等,其包含有开口的容器主体92和盖子94,盖子94包含顶面96和从顶面的围缘直立的侧面97。
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9所示。容器102和盖子104的一部分通过接合部件105接合,使得能打开和关闭。因此,就使用者的简单操作和打开与关闭的重复操作而言,使用该盖子就能确保覆盖容器的开口(图20)。
下面将描述被打开前污染物几乎不可能从外部进入容器内的结构。该类结构的实例为,图21所示的结构:上述容器的主体112和盖子114之间产生的缝隙116用收缩薄膜等额外包装;或图22所示的结构:在围缘123处将能覆盖整个开口的密封部件126与容器的主体122接合,而且容器的主体122被盖子124覆盖。
如图23所示,该包装也可通过组合纸板等来形成。图23(A)是长方形容器的展开图,容器的主体包含侧面132a、132b、132c、132d和底面133a、133b、133c、和133d。盖子包含顶面131a、131b、131c、131d。从侧面132d开始延续形成涂布有粘合剂的涂布面132e,而在底面133a处形成涂布有粘合剂的涂布区133e。在顶面131c上提供切口136,在顶面131a上形成与切口相对应的突起138。
通过折叠展开的图形,然后将涂布面132e粘合到侧面132a的内侧,底面131a的涂布区粘合到底面131c,可以获得如图23(B)所示的组合体。多个独立包装体可被封装在该组合体中。
在图23(B)中,通过折叠顶面131a、131b、131c和131d,并将顶面131a的突起138插入到顶面131c的切口136中,如图23(C)所示,完整组合成该包装。
如图24(A)所示的包装中,有缝隙142a、142b、142c、142d和142e。为填充这些缝隙,可应用收缩薄膜额外包装。如图24(B)所示,通过用收缩薄膜144覆盖该包装,能获得如图24(C)所示的额外包装。
[消毒工艺,特别是灭菌]
在阴唇间吸湿垫被封装在独立包装容器中并包在包装里的最终状态,阴唇间吸湿垫可被灭菌。另外,在被封装在独立包装容器中并包在包装中之前,阴唇间吸湿垫也可被灭菌。
具体而言,通过将它与普遍用作卫生棉条(医用物品)灭菌的环氧乙烷气体接触,可将其灭菌。通过将阴唇间吸湿垫与环氧乙烷在温度范围30到70℃相接触将其灭菌后,从阴唇间吸湿垫中清除环氧乙烷气体。关于清除,可以降低压力直到内部压力为-91.2kPa或更低,之后,通入空气将压力恢复至大气压。该操作可实施一次或多次。或将压力降至-40kPa到-91.2kPa后,在50到60℃范围内保持5到20小时,然后恢复到大气压。
下述方法为灭菌方法,即消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但是,并不限于这些方法,只要能完成灭菌而且不影响阴唇间吸湿垫即可。
考虑到气体熏蒸灭菌工艺中使用的环氧乙烷的毒性,也可使用过氧化氢或臭氧灭菌。更优选采用即使对于密封的包装灭菌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电子束照射灭菌法。
例如,可使用照射法或辐射法。辐射法是通过照射如γ射线(来自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源)消灭微生物的方法。照射法的实例还包括紫外线法、高频法和电子束法。紫外线法是通过照射紫外线消灭微生物的方法。高频法是通过直接应用高频照射产生的热量消灭微生物的方法。电子束法是通过照射电子束消灭微生物的方法。
气体熏蒸法是使用气体如环氧乙烷、甲醛、过氧化氢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表侧片的材料]
对于表侧片,优选可渗透并对皮肤无刺激的材料。例如,这类材料有,用熔喷法、纺粘法、气流成网法、点粘结法、针穿刺法、水刺法等制成的无纺布。但是考虑到阴唇内壁间的接触率,优选通过如水刺法、熔喷法和针穿刺法制成的无纺布本身或其复合材料。
还优选使用由选自下列的纤维单独或混合得到的片材:人造纤维、醋酸纤维、如棉和纸浆的天然纤维、合成树脂等单纤维,具有鞘-芯结构的复合纤维,或经过亲水处理的合成纤维。具体而言,一个实例是下列方式制备的材料。将10到1%重量的合成纤维、4到30%重量的天然棉、60到95%重量的人造纤维或醋酸纤维共混并制备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0到50g/m2。然后,纤维用水流交织处理缠绕并干燥,制备厚度为0.1到1.0毫米的水刺无纺布。
合成纤维与上述水刺无纺布共混从而即使表侧片与经血接触变湿也能容易地保持体积和纤维间的距离。合成纤维的混合比例保持相对较小,因此即使纤维被经血湿润也能保持纤维的硬度。如果该比例太高,阴唇的内壁可能会被高纤维硬度伤害。合成纤维优选选自下列组分: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单纤维;PE和PP的接枝共聚物形成的纤维;具有鞘-芯结构的复合合成纤维(芯为PP或PET,鞘为PE);偏心型鞘-芯结构和并列结构。如果需要,还优选通过混入0.5到10%重量范围内的氧化钛、碳酸钙等制成的填料使其成为乳白色来使用。
上述水刺无纺布使用的纤维选自纤维长为15到60mm的天然棉,纤维长为25到51mm的人造纤维或醋酸纤维,纤度为1.1到6.6dtex。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纤维会增加与阴唇内壁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吸湿垫从阴唇间脱落的可能性降低。例如,优选使用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是不规则的横截面形状如Y形或C形的人造纤维或醋酸纤维。通过提供横截面形状为不规则的横截面形状,不仅其比表面积与完整圆形相比增加了,而且纤维间的缝隙也增加了。因此,表侧片的硬度降低,与阴唇内壁间的粘着性增强。因此,有利地降低了吸湿垫从阴唇间脱落和经血渗漏的风险。
表侧片的另一个优选实例是将单位面积重量为20到50g/m2的水刺无纺布拉伸得到的水刺无纺布,将15到5%重量的合成纤维、50到10%重量的天然棉、35到85%重量的人造纤维或醋酸纤维共混,然后在横向拉伸10到80%,同样在纵向拉伸10到80%。水刺无纺布具有高粗织纤度梯度和纤维间的交织在平面状态解开的特性。因此,每一纤维,具体而言,具有高纤维刚性的合成纤维具有弹性回复性。水刺无纺布具有向阴唇内壁凸起的基本成环形的纤维。
凸起的基本成环形的纤维能缓解阴唇内壁和吸湿垫表面间在剪切方向的摩擦力。因此,不仅减少了损害阴唇间内壁的风险,而且可以降低经血从基本扁平形状的阴唇内壁流到内裤方向的速度。这样,经血容易被传输到吸湿垫里面的吸湿体中。
可以通过改变无纺布的展宽率或拉伸率,或通过改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改变纤维间的缠绕强度,控制凸起的基本环形的高度和间距。还可通过使用具有偏心型鞘-芯结构和并列结构的复合合成纤维作为合成纤维和用树脂热收缩率的差别调节每个纺丝的卷曲百分比来控制。
表侧片的另一个优选实例是通过在热塑性薄膜上进行穿孔、热压花等得到的穿孔薄膜,以及穿孔薄膜和无纺布的复合片材。特别优选这样的片材:对上述复合片材的无纺布部分进行水喷射处理,可在片材上提供大量具有直立纤维的微突起。上述突起产生的表面阻力可以减小经血在表侧片上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确保吸收经血,而不会流下。突起的高度和突起间的距离优选为0.1到4mm。如果低于该范围,经血通过它进入吸湿垫内的缝隙变小,难以确保吸收经血。如果超过该范围,突起可能会在使用时被体压等压倒。因此,两种情况都是不优选的。
可将表侧片的一部分或整个穿孔,穿孔率优选为3到30%。如果低于该范围,经血传输到吸湿体侧的效应较小。如果超过该范围,阴唇内壁间的接触率变低,因此阴唇间吸湿垫可能从阴唇间脱落。因此,两种情况都是不优选的。
考虑到液体从阴唇内表面的移动性、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刺激和与阴唇内壁的粘着性,这些材料中优选在面向身体侧将纤度为1.1到4.4dtex、纤维长为7到51毫米的人造纤维以单位面积总重量的40到80%层合,而在面向衣服侧层合人造纤维(纤度为1.1到4.4dtex、纤维长为7到51毫米,单位面积总重量的14 to 42%)和PET(纤度为1.1到4.4dtex、纤维长为7到51毫米,单位面积总重量的6 to 18%)的混合物。将它们层合后,两层的单位面积总重量变为20到60克/米2,纤维用水流交织处理缠绕,然后干燥,制备厚度为0.13到0.50毫米的水刺无纺布。优选按上述制备的水刺无纺布。这时,通过在衣服侧混入PET,即使可渗透片变湿也能容易地保持体积。因此,能保持与阴唇内壁间的粘着性。
[底侧片的材料]
关于底侧片所用的材料,在使用可渗透材料的情况下,可使用与表侧片相同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吸湿垫与卫生巾一起使用(与卫生巾一起使用的吸湿垫)。
当使用不可渗透材料作为上述底侧片时,可以防止吸湿体中吸收的经血向阴唇间吸湿垫外部渗漏。另外,通过向其提供透气性材料,可以减少使用时的闷热感,从而减少使用时的不适。
当使用不可渗透材料时,优选使用合成树脂如PE或PP成膜制成的不可渗透薄膜,将无机填料填充到合成树脂中并经拉伸处理制成的透气膜,纸、无纺布和不可渗透薄膜复合制得的叠层薄膜,将透气树脂薄膜与进行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如纺粘或水刺无纺布)的底侧粘合得到的材料。向不可渗透片提供透气性的方法,例如在吸湿体方向形成孔径0.1到0.6mm、穿孔率10到30%的毛细管。
使用不可渗透材料时,更具体的结构实例为主要由密度为0.900到0.925g/m2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组成、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30g/m2的薄膜。这是考虑到柔顺性、从而不降低使用时的感觉。
更优选地,可通过压花将凸状突起制在上述薄膜上,从而降低接触率和摩擦阻力。这样当吸湿垫固定在阴唇间时,会降低不透水层表面之间、或联合使用的吸湿垫之间或与内裤之间的高摩擦导致阴唇间吸湿垫从阴唇脱落的风险。
[吸湿体的材料]
对于吸湿体,尽管可使用任何能吸收和保存液体(经血)的材料,优选蓬松的、不易变形的和较小化学刺激的。例如,将研磨的纸浆、人造纤维、醋酸纤维、天然棉、经过化学粘合的空气沉降纸浆、超吸湿聚合物、超吸湿聚合物纤维和合成纤维适当共混制备的材料。也可使用与上述表侧片相同的片材。
优选吸湿体的一个例子是下列方法得到的无纺布片材:将60到90%重量、纤度为1.1到6.6dtex的人造纤维或醋酸纤维和10到40%重量的超吸湿聚合物纤维混合并层合,然后通过针刺缠绕形成单位面积的重量为50到250g/m2、厚度为2到5mm的片材。当该无纺片材装入吸湿垫中时,可以按需要通过叠层或折叠调节体积。
对于吸湿体,尽管可使用任何能吸收和保存液体(体液)的材料,优选蓬松的、不易变形的、较小化学刺激的和高度柔性以适应阴唇的。具体而言,将纤维长选自1到10mm的50到150g/m2的纸浆层合在衣服侧,将60%到90%的人造纤维(纤度为1.1到4.4dtex、纤维长20到51mm)和40到10%的天然棉按此比例混合得到的150到250g/m2的混合物层合在身体侧,然后通过点状压花制成厚度为2到10mm厚的片,优选厚度为3到5mm。因此,液体容易地从身体侧被传送到衣服侧,导致吸收和保存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供纤度为1.1到4.4dtex、纤维长为25到51mm、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40g/m2的人造纤维的网孔水刺无纺布,从面向身体侧传输的液体可通过引入的网孔水刺布分散到纸浆层的几乎所有区域。因此,能有效吸收更多液体。
[微型薄片的材料]
对微型薄片使用的材料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它具有片状结构即可,如织物、无纺布或塑料片材。但是,优选通过表面凹凸处理如压花、设置褶皱或凹陷减少表面接触面积的片状结构。还优选该片状结构在横向具有拉伸性或弹性。
形成微型薄片的材料的实例为天然纤维如棉、丝和麻,再生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铜铵人造丝,合成纤维如聚烯烃类纤维、聚酯类纤维、聚酰胺类纤维(尼龙等)、聚乙烯醇类纤维、聚丙烯腈类纤维和聚氨酯。
特别地,当微型薄片是由无纺布形成时,可以通过干法(梳理、纺粘、熔喷、空气沉降等)或湿法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进行成网。接合方法的实例是热压粘合和针穿刺。但没有具体的限制,也可优选使用通过水流交织处理形成的水刺无纺布。
当使用塑料片材形成微型薄片时,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PE、PP、PET、聚乳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等)的片材和多孔发泡材料等。关于赋予微型薄片横向拉伸性或弹性的方法,微型薄片可由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纤维片材或薄膜片材形成。它也可以由非弹性柔性材料与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或弹性柔性材料如天然橡胶复合得到的材料形成。
[粘着区]
为进一步降低吸湿垫从阴唇间脱落的风险,优选通过在表侧片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形成粘着区。通过将粘着区附着在使用者阴唇附近降低了脱落的风险。
粘合剂的涂布方式可以是涂布整个表面或为点形、网形、线形。对粘合剂的涂布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将产品固定在身体上即可。但是,考虑到阴唇前方的区域有阴毛存在,优选将粘合剂以宽度约1-5毫米的线形涂布在阴唇间吸湿垫的两侧末端附近。
“粘着区”可以通过在表侧片涂布粘合剂形成。关于本发明使用的粘合剂,可以使用水溶性高分子、交联剂、增塑剂和水制成的凝胶粘合剂等。更具体而言,这里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实例为明胶、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交联剂的实例为水溶性金属盐如氯化钙和硫酸镁。增塑剂的实例为甘油、蜡和石蜡。
作为其它粘合剂,还可以使用所谓的压敏热熔粘合剂形成粘着区。压敏热熔粘合剂主要由合成橡胶树脂如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组成。可以通过将增粘剂如松脂树脂和松香树脂、和增塑剂如蜡与主要成分熔融共混得到压敏热熔粘合剂。
此外,可以使用聚硅氧烷粘合剂作为其它粘合剂。聚硅氧烷树脂粘合剂的一个实例是将聚硅氧烷树脂或氟碳树脂与交联剂(例如铂、钼或锑的金属盐)、增塑剂(例如酯蜡、甘油或机油)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有多种粘合剂可用于形成粘着区。但是,考虑到应用中的稳定性,优选使用压敏热熔粘合剂。具有高度应用稳定性的压敏热熔粘合剂的一个例子是将15-25%重量的SEBS、15-35%重量的增塑剂和40-70%重量的增粘剂熔融共混制备的混合物。可以在该压敏热熔粘合剂中加入0.1-1.0%重量的抗氧化剂、抗荧光剂等。
下面将详细描述粘合剂强度测定方法的一个实例。该测定方法是测量粘合剂的剥离强度(图25)和抗剪强度(图26)。通过匀速拉伸拉力计和80mm长×50mm宽的不锈钢盘31进行。进行测定实验时,在与不锈钢盘大小大相同的聚乙烯薄膜32上涂布25mm宽50mm长的粘合剂33,预先在室温(20℃)放置30分钟。然后,将聚乙烯薄膜轻置于不锈钢盘31上使粘合剂33与不锈钢盘31接触,在30g/cm2压力下,用辊子一次性辗过(单向)。然后将薄膜置于室温(20℃)30分钟制成测试样品。
使用如上述制备的测试样品的部分聚乙烯薄膜32。在粘合剂的剥离强度试验中,将其在图25箭头A所示拉拽方向剥离(180°剥离),在粘合剂的抗剪强度实验中,将其沿图26箭头B所示拉拽方向被拉拽。实验条件是100mm/分钟的测试速度。
当根据上述测量方法测量强度时,考虑到使用者皮肤的负载,优选剥离强度的测量值是100-2000mN/25mm,抗剪强度的测量值是3000-15000mN/25mm。
优选涂布粘合剂的部分用如下材料覆盖:通过在薄纸上涂布聚硅氧烷树脂得到的片材(它是通常可得到的离形纸)、或在薄膜上涂布聚硅氧烷树脂得到的片材。从而可以防止保存时粘合剂部分的损坏或分离。
[可生物降解、可水分散和水溶的阴唇间吸湿垫结构]
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优选由可生物降解的和/或可水分散的和/或水溶的材料组成。这种吸湿垫可扔入马桶中冲走,因此,吸湿垫的处理简单而干净并同时减少卫生间的废物。
本说明书中术语“生物可降解性”指在厌氧和需氧条件下、放线菌类为代表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下、经自然过程可分解为气体如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和生物物质,也指该物质的生物可降解能力(生物可降解速率和生物可降解程度)与天然形成的材料如落叶等或认为在相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生物可降解能力的合成聚合物等相当。“水可分散性”与水可降解性意义相同,即使用时有限量的水(经血)对其无影响,但在大量水或水流下,纤维很容易分散成至少不会堵塞普通卫生间抽水马桶管道的小片的特性。“水溶性”指使用时有限量的水(经血)对其无影响,但在大量水或水流下可溶的性质。
[表侧片]
关于使表侧片具有可生物降解、可水分散和水溶性的材料,可以使用水刺无纺布。优选使用纤维长度在1到15mm范围内的湿法水刺无纺布。关于其它材料,可以使用所谓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如聚乳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例如,还优选使用以聚乳酸为原料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0-60g/m2的喷熔无纺布,或单位面积重量为15到30g/m2、纤度为1.1到3.0dtex的纺粘无纺布。对于其它材料,可以使用通过调节纤维束(醋酸纤维、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的单丝或连续纤维)单位面积的重量在10到80g/m2范围内使纤维之间解织得到的纤维。
[吸湿体]
关于使吸湿体具有可生物降解、可水分散和水溶性的材料,可以使用可渗透表侧片所用的相同材料。可以单独使用吸湿材料如藻酸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高吸湿聚合物颗粒和纤维。也可使用将这些材料与表侧片所用的相同材料混合制得的片材。
吸湿体结构的一个具体实例,例如,是通过将木纸浆以单位面积重量150到500g/m2层压至薄纸上、用压力装置调节厚度为从2毫米到10毫米再封装后制备的材料。通过在上述吸湿体中混入5到30g/m2的吸湿材料如淀粉,可以提高吸收和保持经血的能力。
[底侧片]
可生物降解、可水分散和水溶同时也是不可渗透的底侧片材料的实例是聚乙烯醇(PVA)薄膜、在PVA薄膜单面或双面部分或全部用聚硅氧烷树脂等进行防水处理的薄膜片材、与聚硅氧烷树脂混合的PVA薄膜、淀粉薄膜、由所谓生物可降解树脂如聚乳酸或聚琥珀酸丁二醇酯形成的薄膜和层压纸如纸巾。这些材料中可按需要混入0.1到5%的无机颜料进行染色。
底侧片结构的具体实例是通过将聚乳酸形成的薄膜和10-20μm厚单位面积重量15-20g/m2的薄纸层压得到的层压纸,其中层压区的比例在5-40%范围内。考虑到即使吸湿垫变湿时仍能保持不可渗透性和不会对化粪池造成太大的负担,优选该层压纸。
[微型薄片]
使微型薄片具有可生物降解、可水分散和水溶性的材料的实例是聚乳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PVA等形成的薄膜,或将这些材料形成的薄膜和薄纸层合得到的叠层材料。
[接合方法]
对于提供可生物降解性、可水分散性和水溶性的适当接合方法,可以用具有水溶或水胀特性的聚乙烯醇粘合、热封、或氢键结合粘接,可单独使用上述方法或适当联合作为接合方法使用。
[功能]
以下以灭菌为例描述抑制活微生物数量的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气体熏蒸等方法将包装在独立包装容器中的阴唇间吸湿垫和包装灭菌,可以使阴唇间吸湿垫中的活微生物数量在灭菌后立即变为零。而且,在提供一种开口前污染物几乎不可能从外部进入外装容器的额外包装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灭菌后的六个月期间将阴唇间吸湿垫中的活微生物数量抑制为100或更少。另外,关于外装容器,即使开口后反复打开和关闭,盖子也能覆盖容器的开口从而使污染物的进入被抑制到最低程度。因此,即使被使用者打开后,也能保持封装在独立包装容器中的经灭菌阴唇间吸湿垫的外部环境的卫生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者取出阴唇间吸湿垫并使用时保持阴唇间吸湿垫卫生状态的功能。经灭菌的阴唇间吸湿垫被封装在污染物难以进入的独立包装容器中,因此可以保持卫生的状态。当使用者打开独立包装容器时,阴唇间吸湿垫从独立包装容器的开口处露出,其表侧片几乎不可能与手指接触。因此使用者可以无需用手指等接触阴唇间吸湿垫的表侧片而将其从独立包装容器中取出并固定在阴唇间。
此外,在经灭菌的阴唇间吸湿垫设置有手指插口的情况下,可以取出吸湿垫同时将阴唇间吸湿垫套在手指尖,因此如后面所述,可将其精确地固定在阴唇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插入女性阴唇间可直接从身体阴部吸收经血的阴唇间吸湿垫。对该阴唇间吸湿垫进行灭菌处理,即使在制造日期后的六个月中活微生物的数量仍被抑制至100或更少。当阴唇间吸湿垫使用者将其固定在阴唇间时,通过提供一种使用(佩戴)方法使阴唇间吸湿垫的皮肤接触表面(表面部件)接触(固定于)阴唇之前,可以减少与微生物的接触。即,在手指等常有微生物存活的地方不接触阴唇间吸湿垫的皮肤接触表面(表面部件)的情况下就可完成佩戴操作,从而使用阴唇间吸湿垫时可以保持使用者阴唇附近固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
下面依次描述除抑制活微生物数量之外的功能。现在描述表侧片的功能。在阴唇间吸湿垫中,表侧片可以渗透液体,因此身体排出的液体可以立即被输送到吸湿体。
另外,将阴唇间吸湿垫通过表侧片的粘合剂与身体粘着,可以减小阴唇间吸湿垫和身体间的缝隙而且不会受到身体运动的影响。这样,可能完全防止从阴唇间吸湿垫缝隙的渗漏。
至于吸湿体的功能,它可以吸收和保存经由表侧片渗透来的液体。
下面描述底侧片和微型薄片的作用。底侧片具有片状结构,因此不会妨碍手指尖的插入。当使用时,由于手指尖内侧的潮湿环境,手指尖内侧和底侧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加可能导致手指插入性能降低,或由于插入阴唇间吸湿垫后手指抽拔性能降低导致吸湿垫移动。但是,通过在底侧片表面进行表面凹凸处理从而减小表面接触面积,可以避免手指尖环境变化(如潮湿等)导致的底侧片和手指尖间的摩擦或粘着的变化。
与固定在内裤上的卫生巾用品不同,当使用固定在身体上的阴唇间吸湿垫时很难看见使用位置(阴唇间隙或阴道口附近)。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手指容易插入的结构,阴唇间吸湿垫可被插入的手指暂时拿持,而且在将其插入在阴唇间后容易抽出手指,当使用者将阴唇间吸湿垫固定在阴唇间隙时,具有敏锐感觉的使用者手指尖内侧朝向使用者阴唇间隙(或阴道口附近)。因此,即使对于难以看见的阴唇间隙,也能通过自然的动作探测到阴道口。结果,不仅可以简单地将产品引导到适当位置,而且可以减少由于在不适当位置使用导致的渗漏。
当将手指尖插入到阴唇间吸湿垫中时,可能会有手指尖的内侧未面对底侧片而是面对其它方向的情况。但是,由于位于产品前方突出部的阴唇间吸湿垫手指插口的边缘张开着(即,手指插口是敞开的),使用者无需通过转动手指等打开手指插口来插入手指。因此,可以将具有敏锐感觉的手指尖毫不费力地面对底侧片(即阴唇间隙或阴道附近的位置)插入。
而且,通过与底侧片相同的方式减小微型薄片的表面接触面积可以避免手指尖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通过至少在微型薄片的左右手侧方向上提供弹性柔性,无论使用者手指大小,阴唇间吸湿垫可被暂时固定(拿持)在手指尖,而且手指可以容易地抽出,丝毫不影响使用状态。
手指从其中抽出的微型薄片由于其结构特点容易向身体反侧折叠。因此,除去使用过的阴唇间吸湿垫时,通过抓住微型薄片拿持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向其中提供不可渗透性,微型薄片可被卫生地拿持而不会污染手指。
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可与卫生巾一起使用。当有大量经血时,有些卫生巾使用者将几片卫生巾层叠使用,但是,这样会感觉不舒服如坚硬和影响外观。层叠的卫生巾即使在无需使用层叠卫生巾的阴道口附近以外的地方也是一层叠一层,这会导致皮疹和闷热。但是,根据该实施方案,卫生用品只是在阴唇间的区域层叠。因此对使用时的感觉和外观几乎没有影响。也可以减少臀部和其周围的皮疹和闷热。
另外,更换吸湿垫时,可以只更换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无需更换卫生巾。因此,使用者无需携带体积较大易被注意到的卫生巾。
本发明中,阴唇间吸湿垫相对包装容器被逆向包装。因此打开方向和手指插入方向可以设置在使用者的同一方向,因此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插入手指。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阴唇间吸湿垫可与普通卫生巾一起使用。使用方法为阴唇间吸湿垫被固定在阴唇间和卫生巾被固定在内裤上。因此,即使在有大量经血的那天,也可以有效使用本发明的阴唇间吸湿垫。
[试验用样品的详细描述]
关于材料的结构,表侧片中使用水刺无纺布。无纺布的共混比例为人造纤维/聚酯=85/15。人造纤维的纤度为1.7dtex,聚酯的纤度为2.8dtex。单位面积的重量为40g/m2。
纤维聚集体用于吸湿体。共混比例为人造纤维/天然棉=75/25。人造纤维的纤度为3.3dtex,单位面积的重量为350g/m2。底侧片使用薄膜厚度为20μm的聚乙烯薄膜。对于微型薄片,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18g/m2的聚丙烯SMS无纺布。
椭圆形阴唇间吸湿垫在纵轴方向的尺寸为100mm,在横轴方向的尺寸为65mm。产品重量为3g。
对于独立包装,使用纺粘无纺布和聚乙烯薄膜的复合体。纺粘无纺布是单位面积重量为22g/m2的聚乙烯/聚丙烯(鞘/芯)。通过层压工艺制造的聚乙烯薄膜的薄膜厚度为10μm。
如图27所示,表侧片沿纵轴方向向外对折,以这种方式封装阴唇间吸湿垫使得独立包装容器的开口和吸湿垫手指插口在同一方向上。独立包装容器的边缘通过点阵压花接合,并采用点状压花提供透气性。
阴唇间吸湿垫1沿纵向对折同时微型薄片14位于内侧。这样封装阴唇间吸湿垫,当揭开拉头带152时,独立包装容器的开口和吸湿垫手指插口在同一方向上。编号154为粘合剂。
对于包装,如图23所示使用纸板,如图24所示聚丙烯收缩薄膜用作额外包装薄膜。额外包装薄膜的薄膜厚度为25μm。外装容器底面的缝隙和盖子的缝隙通过聚丙烯收缩薄膜额外包装。
如图28所示,额外包装薄膜在底面具有缝隙146和缝隙142d,因此环氧乙烷气体可以进入包装140里面。
封装在独立包装容器中的阴唇间吸湿垫纵向的尺寸为130mm,横向尺寸为40mm。
外装容器的尺寸,宽度为105cm,深度为105mm,高度为130mm。30件封装在独立包装体中的阴唇间吸湿垫放置在一个外装容器中。
使用环氧乙烷的灭菌条件如下。使用的气体是20%环氧乙烷和8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阴唇间吸湿垫封入其中的外装容器的内压先降至-91.2kPa。然后,导入上述气体使内压为50kPa并将容器内加热至50℃。容器内在50℃保持4小时,进行巴氏法灭菌。接着,从阴唇间吸湿垫中清除环氧乙烷气体。清除时,将内压降至-91.2kPa或更低,然后通入空气将压力恢复至大气压。该操作实施一次。
无菌试验按如下进行。使用的培养基基于日本药典的日文本第十四版、一般试验中的59号灭菌试验(英文本为54号)。试验方法采用直接法,基本操作依照上述试验方法。
对于试验溶液的制备,将制备好的培养基每次45ml加入到Φ30mm×120mm的培养试管并盖上专用的盖子。将试管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后,插入一块阴唇间吸湿垫(每个试验样品在两个试管中试验)。
接着,根据药典将试管放在培养箱中培育14天。
在巯基乙酸培养基中的培育在30℃到35℃进行,SCD培养基的培育在20℃到25℃进行。根据药典进行观察和判断。
按如下进行微生物极限试验。使用的培养基基于日本药典的日文本第十四版、一般试验中的50号微生物极限试验(英文本为35号)。
制备大豆酪蛋白消化(SCD)琼脂培养基和添加抗生素的萨布罗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试验方法是琼脂平板混合法(根据日本药典的日文本第十四版、一般试验中的50号微生物极限试验(英文本为35号))。制备100ml胨盐缓冲溶液(根据日本药典的日文本第十四版、一般试验中的50号微生物极限试验(英文本为35号))。将10g阴唇间吸湿垫(制成不溶固体试剂)放入塑料袋中,并通过消化器消化1分钟得到试验用的未稀释溶液。样品在温度为30℃、湿度为80%的特定环境中保存。
结果显示如下。
灭菌后六个月内的数据
活微生物的数量/p
制造后 灭菌后即刻 一个月 两个月 三个月 四个月 五个月 六个月
已灭菌 210/p 0 0 0 0 0 0 0
细菌数 210/p 0 0 0 0 0 0 0
真菌数 0/p 0 0 0 0 0 0 0
未灭菌
(空白) 210/p - 210 210 200 190 180 180
细菌数 210/p - 210 210 200 190 180 180
真菌数 0/p 0 0 0 0 0 0 0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活微生物的数量被抑制到100或更少,因此可以保持阴唇附近固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而且,当使用者使用阴唇间吸湿垫时,使用者的手指等不会接触阴唇间吸湿垫的皮肤接触表面。因此,阴唇间吸湿垫可保持卫生状态保持在阴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