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2423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37080.4

申请日:

2007.10.30

公开号:

CN102090202A

公开日:

2011.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D 41/00申请日:200710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1/00; A01D41/12; A01D69/06; A01D69/00

主分类号:

A01D4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久保田

发明人:

相田宙; 奥田史郎; 濑川卓二; 米田安孝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03.13 JP 2007-063856; 2007.03.15 JP 2007-066715; 2007.04.20 JP 2007-111849; 2007.04.24 JP 2007-11428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杨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置有传动箱(36),该传动箱(36)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20)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37)、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38),该脱粒滚筒输出轴(38)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联动以将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5a)。收割输出轴(39)以被向与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37)联动,且装备在传动箱(36)中。设置有正转离合器(40)与反转离合器(4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在行进机体搭载具有脱粒滚筒 (5a) 的脱粒装置 (5) 与 发动机 (20), 并在上述脱粒装置的前部设有收割部 (10),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部 (10) 设置将收割谷杆供给到上述脱粒装置 (5) 的给料输送机 (11a)、 将 正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的正转离合器 (40)、 将反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给 料输送机 (11a) 的反转离合器 (41), 分别设置切换操作上述正转离合器 (40) 的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以及切换操作上述 反转离合器 (41) 的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设置有牵制机构 (70), 当上述正转离合器 (40) 处于接合状态时, 牵制机构 (70) 切换为 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的作用状态, 当上述正转离合器 (40) 处 于脱离状态时, 牵制机构 (70) 切换为解除了上述牵制的解除状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牵制机构 (70) 利用 牵制体 (71) 与接触部 (73) 的抵接, 来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向接合位置的切 换, 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合状态的切换, 所述牵制体 (71) 一体摆动自如地支撑于 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中的一方, 所述接触部 (73) 设 置于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中的另一方。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使上述发动机 (20) 处于作业用高速状态的高速位置与使上述发动机 (20) 处于非作业用高速状态的低速 位置之间切换的加速器操作件 (53), 设有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当上述发动机 (20) 处于上述作业用高速状态时牵制上 述反转离合器 (41) 向上述接合状态的切换。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构成为利用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与接触部 (82) 的抵接, 来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 件 (54) 的向接合位置的切换, 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合状态的切换, 所述高速反转 牵制体 (81) 支撑于上述加速器操作件 (53), 所述接触部 (82) 设置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 件 (54)。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动机 (20) 成为上 述非作业用高速状态时, 以设定为上述收割部 (10) 的反转驱动用的低转速使上述发动机 (20) 旋转。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部 (10) 设置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 (42), 正转驱动力从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的一端侧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反转驱动力从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的另一端侧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脱粒装置 (5) 的前方侧设置传动箱 (36), 箱输入轴 (37) 从上述传动箱 (36) 的左右一侧突出设置, 来自上 述发动机 (20) 的驱动力经由上述箱输入轴 (37) 输入给上述传动箱 (36)。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部 (10) 设置 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 (42), 上述正转驱动力从上述箱输入轴 (37) 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收割输出轴 (39) 从上述 2 传动箱 (36) 的左右另一侧突出设置, 在上述传动箱 (36) 的内部设置锥齿轮机构 (43), 上述反转驱动力从上述箱输入轴 (37) 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 (43) 与上述收割输出轴 (39)、 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锥齿轮机构 (43) 包 括: 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箱输入轴 (37) 的端部上的锥齿轮 (43a)、 一体旋转自如地 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出轴 (39) 的端部上的锥齿轮 (43b)、 以及以与这两个锥齿轮啮合的锥齿 轮 (43c)。
11: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扬谷扇驱动轴 (26) 通 过上述脱粒装置 (5) 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来自上述发动机 (20) 的驱动力与扬谷扇驱动轴 (26) 的一端侧联动, 从上述扬谷扇驱动轴 (26) 经由上述箱输入轴 (37) 输入到上述传动箱 (36)。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来自上述发动机 (20) 的驱动力从上述扬谷扇驱动轴 (26) 的另一端侧经由上述箱输入轴 (37) 输入上述传动箱 (36)。
13: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输入轴 (37) 从上 述传动箱 (36) 的左右一侧突出设置, 从上述传动箱 (36) 的后方在上述脱粒装置 (5) 突出 设置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上述箱输入轴 (37) 与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经 由锥齿轮机构 (43) 联动。
14: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动箱 (36) 支撑于 上述脱粒装置 (5) 的前壁部。

说明书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脱粒装置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置有装备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 力的箱输入轴、 和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 脱粒滚筒的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的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联合收割机, 以往有专利文献 1 所示的结构。
     专利文献 1 所示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安装在脱粒装置的前表面上的齿轮箱 ( 相当于 传动箱 )。 该齿轮箱具备向左方突出的输入轴、 和内装在齿轮箱中的齿轮变速机构和锥齿轮 机构。
     上述输入轴经由带传动机构、 副箱的第 1 输出轴、 第 1 副轴、 和带传动机构与发动 机输出轴联动。齿轮箱通过上述齿轮变速机构将输入轴的驱动力变速, 通过锥齿轮机构进 行方向转换并传递给脱粒滚筒。
     在联合收割机中, 作为具备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转驱动 (forwarddriving) 和反 转驱动 (reverse driving) 的动力传递机构的联合收割机, 以往有专利文献 2 所示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 2 中记载有 3 种动力传递机构。
     第 1 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副箱的输入轴, 将该副箱的 收割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并具备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内部的动力切 换机构。
     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设置在将上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的 收割用传递轴上的齿轮和反转齿轮, 具备滑动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出轴上的滑动齿 轮。当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时, 该动力切换机构将正转方向的动 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当与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反转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 啮合时, 该动力切换机构将反转方向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第 2 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驱动轴传递给 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输入轴, 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行进变速箱 的 HST, 并具备设置在上述脱粒装置侧变速箱中的收割输出轴和从上述行进变速箱突出的 作业输出轴。
     上述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出轴经由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离合器对收割 部的收割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 上述行进变速箱的作业输出轴经由收割反转离合器对收割 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
     当收割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 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当收割反转 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 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第 3 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驱动轴传递给 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入轴, 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 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离合器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将该收割输入轴的驱动力经由
     动力切换机构传递给收割两轴。
     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收割输入轴上的正转用锥齿轮和反转 用锥齿轮, 具备以与正转用锥齿轮和反转用锥齿轮啮合的状态固定在收割输入轴上的锥齿 轮、 和花键嵌合在收割输入轴上的滑动部件。该动力切换机构在滑动部件嵌合在正转用锥 齿轮的槽部中时, 将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 在滑动部件嵌入到反转用锥齿轮的槽中 时, 将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平 11-266670 号公报 (JP11-266670A)( 参照段落
     、
     、 图 1 ~图 4)
     【专 利 文 献 2】日 本 特 开 2004-121123 号 公 报 (JP2004-121123A)( 参 照 段 落
     ~
     、
     、
     、
     、
     、
     ~
    、
    、
    、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
     、 图 1 ~图 4)
     【专 利 文 献 2】日 本 特 开 2004-121123 号 公 报 (JP2004-121123A)( 参 照 段 落
     ~
    、
    、
    、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根据该结构,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 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 向, 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
     另一方面,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 箱 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所 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
     由此, 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 同时能够
     、
    、
    、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根据该结构,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 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 向, 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
     另一方面,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 箱 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所 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
     由此, 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 同时能够
     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 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 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 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
     根据该结构,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线的形状或与其 接近的状态并列, 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体侧视中的大小。
     由此, 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得到对收割部反 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维持在接合状 态。
     、 图 1 ~图 4)
     【专 利 文 献 2】日 本 特 开 2004-121123 号 公 报 (JP2004-121123A)( 参 照 段 落
     ~
    、
    、
    、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根据该结构,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 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 向, 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
     另一方面,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 箱 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所 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
     由此, 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 同时能够
     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 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 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 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
     根据该结构,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线的形状或与其 接近的状态并列, 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体侧视中的大小。
     由此, 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得到对收割部反 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维持在接合状 态。
     根据该结构, 能够以容易避免由收割部的反转驱动带来的故障发生的状态获得对 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即, 如果收割部被长时间地反转驱动, 则有时会在收割部的装置上作用过大的力。 根据该结构, 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对反转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维持。 由此, 当对收割部反转驱 动时, 间歇地进行反转离合器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等, 容易注意使收割部的反转驱动不 会额外长。 另外,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的联合收割机设置为使分草体的前端部在收割 作业姿势中尽量接近地面, 以使得当使分草体在分草部位附近的谷杆处于倒伏的姿势的状 态下作用时, 将分草倒伏姿势的谷杆也尽量多地拉起 ( 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2006-14708 号公 报 (JP2006-014708A)、 特别是段落
    、 图 1、 图 2)。
     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 虽然在收割前处理部的割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分草体, 但在谷杆较大程度地倒伏的情况下, 有时割宽端部附近的倒伏的谷杆不会被分草体拉起而 成为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的状态。
     如果倒伏谷杆这样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 则有时会成为谷杆被对地位于较低位置 的分草体的下缘踏扁的状态, 进一步倒伏而成为不能连将穗头侧扬起的划入卷筒产生的拉 起作用都不能施加的状态。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根据该结构,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 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 向, 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
     另一方面,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 箱 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所 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
     由此, 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 同时能够
     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 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 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 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
     根据该结构,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线的形状或与其 接近的状态并列, 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体侧视中的大小。
     由此, 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得到对收割部反 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维持在接合状 态。
     根据该结构, 能够以容易避免由收割部的反转驱动带来的故障发生的状态获得对 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即, 如果收割部被长时间地反转驱动, 则有时会在收割部的装置上作用过大的力。 根据该结构, 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对反转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维持。 由此, 当对收割部反转驱 动时, 间歇地进行反转离合器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等, 容易注意使收割部的反转驱动不 会额外长。 另外,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的联合收割机设置为使分草体的前端部在收割 作业姿势中尽量接近地面, 以使得当使分草体在分草部位附近的谷杆处于倒伏的姿势的状 态下作用时, 将分草倒伏姿势的谷杆也尽量多地拉起 ( 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2006-14708 号公 报 (JP2006-014708A)、 特别是段落
    、 图 1、 图 2)。
     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 虽然在收割前处理部的割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分草体, 但在谷杆较大程度地倒伏的情况下, 有时割宽端部附近的倒伏的谷杆不会被分草体拉起而 成为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的状态。
     如果倒伏谷杆这样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 则有时会成为谷杆被对地位于较低位置 的分草体的下缘踏扁的状态, 进一步倒伏而成为不能连将穗头侧扬起的划入卷筒产生的拉 起作用都不能施加的状态。
     与此相对, 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收割部上设置有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将栽 种谷杆分草的分草体, 该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 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 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 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 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根据上述结构, 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比位 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 在该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 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因此, 在存在该间隙的部位处, 避免了倒伏并潜入到分草体的下 侧的状态的谷杆成为被强力地压扁的状态, 所以具有容易施加上方的扬起用的划入卷筒等 其他装置所产生的拉起作用的优点。
     、
    、
    、
     、 图 4、 图 6、 图 8)
     在联合收割机中, 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 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则容易解决堵塞。
     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将正反转切 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 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 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 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 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 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 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 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 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 入轴、 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 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 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 其中, 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 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 联动, 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 设置有正转离合器, 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 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 (forward drive) 传递给 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 ; 设置有反转离合器, 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 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 (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 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
     根据该结构,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 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 向, 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
     另一方面, 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 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 箱 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 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所 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
     由此, 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 同时能够
     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 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 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 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
     根据该结构, 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线的形状或与其 接近的状态并列, 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体侧视中的大小。
     由此, 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得到对收割部反 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维持在接合状 态。
     根据该结构, 能够以容易避免由收割部的反转驱动带来的故障发生的状态获得对 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
     即, 如果收割部被长时间地反转驱动, 则有时会在收割部的装置上作用过大的力。 根据该结构, 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对反转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维持。 由此, 当对收割部反转驱 动时, 间歇地进行反转离合器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等, 容易注意使收割部的反转驱动不 会额外长。 另外,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 有的联合收割机设置为使分草体的前端部在收割 作业姿势中尽量接近地面, 以使得当使分草体在分草部位附近的谷杆处于倒伏的姿势的状 态下作用时, 将分草倒伏姿势的谷杆也尽量多地拉起 ( 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2006-14708 号公 报 (JP2006-014708A)、 特别是段落
    、 图 1、 图 2)。
     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 虽然在收割前处理部的割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分草体, 但在谷杆较大程度地倒伏的情况下, 有时割宽端部附近的倒伏的谷杆不会被分草体拉起而 成为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的状态。
     如果倒伏谷杆这样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 则有时会成为谷杆被对地位于较低位置 的分草体的下缘踏扁的状态, 进一步倒伏而成为不能连将穗头侧扬起的划入卷筒产生的拉 起作用都不能施加的状态。
     与此相对, 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收割部上设置有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将栽 种谷杆分草的分草体, 该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 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 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 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 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根据上述结构, 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比位 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 在该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 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因此, 在存在该间隙的部位处, 避免了倒伏并潜入到分草体的下 侧的状态的谷杆成为被强力地压扁的状态, 所以具有容易施加上方的扬起用的划入卷筒等 其他装置所产生的拉起作用的优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 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割刃的前 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高, 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割刃 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 间隙。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是将与地面的间隙较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作为在从侧面观 察时位于割刃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的结构, 所以使没有倒伏谷杆的没有踏扁 的状态持续到割刃附近, 具有容易利用割刃良好地进行切割倒伏谷杆的优点。
     此外, 割刃的紧前位置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也可以设定在与割刃前端相同程度的 高度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 比割刃前端位置靠下方侧的分草体对倒伏谷杆的踏扁更加可靠地 不易发生, 所以具有容易更加良好地进行割刃对倒伏谷杆的切割的优点。
     此外, 也可以在比割刃靠前方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 从上述割刃向前方侧 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形成有倾斜下缘, 该倾斜下缘相对于接近割刃侧的下缘部分 越靠近前端侧越高。
     根据上述结构, 如果将从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形成为, 相 对于接近割刃的后端侧部位的下端部分越靠近前端侧越高的倾斜下缘, 则分草体的前端位 置的对地高度成为从地面离开相当多的较高的位置。因此, 较大程度地倒伏的状态的谷杆 不能受到分草体的拉起作用, 相反地沿着倾斜下缘被向分草体的下缘侧引导。
     以往, 以尽量有效地发挥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为目的而使分草体前端的位置尽量接 近地面被作为技术常识, 但是在本发明中, 转换了思路而采用了产生上述那样的作用的结 构。 即, 使分草体前端位置较高, 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仅对其拉起作用容易顺利地进行 的、 不是极端的倒伏状态的谷杆作用, 如果对较大程度地倒伏的谷杆勉强施加分草作用, 则 有可能缠绕的谷杆会碎裂或发生脱粒, 所以向没有施加拉起作用的下缘侧引导, 并且能够 在不易发生踏扁的状态下切割。
     因此, 具有一边在不易发生谷杆的拉碎或踏扁的状态下进行分草体的谷杆的分草 及拉起作用, 一边容易良好地进行收割作业的优点。
     对于其他特征结构以及由该其他特征结构发挥的有利的效果,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 以下的说明就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 1 是第 1 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 2 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 3 是传动机构的线图。
     图 4 是传动箱配设部和操作部的主视图。
     图 5 是链条传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 6 是操作部的立体图。
     图 7 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操作状态、 加速器操作件的向高速 位置的操作状态、 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操作状态、 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 牵制机构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 8 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操作状态、 加速器操作件的向低速 位置的操作状态、 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操作状态、 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 牵制机构的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 9(a) 是张紧轮体的链条张紧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 9(b) 是表示张紧限制体 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 10 是链条张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 11 是表示收割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 12 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
     图 13 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上下方向剖视图。
     图 14 是表示铸模的剖视图。
     图 15 是图 14 的 XV-XV 线剖视图。
     图 16 是第 2 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视图。
     图 17 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
     图 18 是表示螺旋钻驱动部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 19 是表示螺旋钻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
     图 20 是表示链条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 21 是表示链轮和第 3 链轮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
     图 22 是划入卷筒的右视图。
     图 23 是划入卷筒的右侧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 24 是划入卷筒的左侧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 25 是划入卷筒的尖叉安装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 26 是收割前处理部的右视图。 图 27 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主视图。 图 28 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 只要没有不同的明确表示, 以联合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基准, 将 左右及上下方向称作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 ( 或横向 ) 以及上下方向。
     [ 第 1 实施方式 ]
     图 1 是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是该联合收割机的整 体俯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 联合收割机具备自动行驶机体, 该自动行驶机体构成为通过左右 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 1、 1 自动行驶并且具有装备有驾驶座席 2 的驾驶部 3, 在该自行进机体 的机体框架 4 的后部侧具备沿自行进机体横向并列设置的脱粒装置 5 和谷粒装袋部 6, 在上 述脱粒装置 5 的前部具备连结有给料器 11 的收割部 10。 该联合收割机是收获稻、 麦等的谷 粒的设备, 如以下这样构成。
     上述收割部 10 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给料器 11 以外, 还在该给料器 11 的前端部具 备连结有分草框架 12 的前处理装置 13。
     上述收割部 10 通过上述给料器 11 相对于脱粒装置 5 的上下摆动操作, 在位于分 草框架 12 的下部的平台 14 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 和上述平台 14 从地面较高地 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升降。当使收割部 10 成为下降作业状态并使自行进机体行进 时, 上述前处理装置 13 通过位于分草框架 12 的前部的左右一对的分草体 15、 15 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 和作为非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分草, 一边通过位于收割装置 16 的上方 的划入卷筒 17 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向分草框架 12 的后方侧划入, 一边通过推子形 的上述收割装置 16 进行收割处理, 通过位于上述平台 14 的上表面侧的螺旋钻 18 将收割谷 杆输送到靠近给料器 11 的前侧, 通过上述螺旋钻 18 所一体旋转自如地装备的划入杆 19 将 位于给料器 11 的前侧的收割谷杆送入到给料器 11 的入口 ( 未图示 ) 中。给料器 11 通过 位于其内部的给料输送机 11a( 参照图 3) 将来自上述划入杆 19 的收割谷杆输送到给料器 11 的后端部, 将收割谷杆的从根部到穗头的整体从位于该后端部的排出口 ( 未图示 ) 供给 到脱粒装置 5 的脱粒室 ( 未图示 ) 中。
     上述脱粒装置 5 通过绕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轴心转动的脱粒滚筒 5a( 参照图 3) 对供给到脱粒室中的收割谷杆进行脱粒处理, 将脱粒处理物分离处理为脱粒谷粒与排出麦 秆, 并将脱粒谷粒供给到上述谷粒装袋部 6 的装袋容器 6a 中。
     如图 1、 图 2 所示, 上述谷粒装袋部 6 除了具备上述装袋容器 6a 以外, 还具备 : 袋 支撑杆 6c, 分别对应于在该装袋容器 6a 的行进机体前后方向上并列的两个谷粒排出筒 6b 地设置在装袋容器 6a 的下方 ; 兼用作带承接平台的作业平台 6d, 配置在该袋支撑杆 6c 的 下方地设置在上述机体框架 4 上 ; 和支撑在上述机体框架 4 的横端部上的辅助平台 6e。辅 助平台 6e 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撑, 在从机体框架 4 向横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下降使用姿势、 和从该下降使用姿势上升摆动而沿着行进机体上下方向的上升收纳姿势之间切换。
     上述自行进机体具备设置在上述驾驶座席 2 的下方的发动机 20。 图 3 是将上述发 动机 20 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行进装置 1、 上述脱粒装置 5 和上述收割部 10 的传动机构的线 图。如该图所示, 上述传动机构的行进传动部将上述发动机 20 的输出轴 20a 的驱动力经由 带传动机构 21 传递给行进变速装置 22 的输入轴 22a, 将该行进变速装置 22 的输出轴 22b 的驱动力输入到行进变速箱 23 中, 并通过行进变速箱 23 传递给上述左右一对的行进装置 1、 1。
     上述行进变速装置 22 与上述行进变速箱 23 的箱体连续设置。该行进变速装置 22 构成为具有 : 具备上述输入轴 22a 作为泵轴的可变容量形的轴向柱塞型 (axial plunger type) 的液压泵、 和被来自该液压泵的压力油驱动的轴向柱塞型的液压马达。即, 行进变速 装置 22 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
     上述传动机构的作业传动部使上述发动机 20 的输出轴 20a 经由带传动机构 25 与 脱粒装置 5 的扬谷扇驱动轴 (winnowing fan drivingshaft)26 的一端侧联动, 使该扬谷扇 驱动轴 26 的另一端侧经由带传动机构 27 与脱粒装置 5 的第一螺旋输送机 28 和第二螺旋 输送机 29 联动, 使设置在上述带传动机构 27 上的动力取出轴 30 经由带传动机构 31 与脱 粒装置 5 的分选装置驱动轴 32 联动。
     上述传动机构的作业传动部将从上述发动机 20 的上述输出轴 20a 输出的驱动力 经由上述带传动机构 25、 上述扬谷扇驱动轴 26、 和设置在该扬谷扇驱动轴 26 的另一端侧的 带传动机构 35 传递给传动箱 36 的箱输入轴 37, 将该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从传动箱 36 的 脱粒输出轴 38 传递给脱粒滚筒 5a, 将上述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经由正转离合器 (forward clutch)40、 或者经由传动箱 36 的收割输出轴 39 和反转离合器 (reverse clutch)41 传递 给收割部 10 的收割输入轴 42。对于该动力传递进一步详细说明。
     即, 如图 2、 图 4 所示, 上述传动箱 36 以支撑在脱粒装置 5 的前壁部上的方式, 设置在脱粒装置 5 的行进机体前方侧、 并且是上述给料器 11 的后端部的上方的位置。如图 3 所 示, 传动箱 36 将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传动箱 36 的横向的中央部。传 动箱 36 将箱输入轴 37 与收割输出轴 39 分散配置在传动箱 36 的横向一端侧和横向另一端 侧, 并且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横向并列配置, 进而箱输入轴 37 和收割输出轴 39 也 沿横向配置。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脱粒滚筒 5a 的旋转支轴上。
     上述传动箱 36 容纳有锥齿轮机构 43。 该锥齿轮机构 43 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 在箱输入轴 37 的端部上的锥齿轮 ( 输入锥齿轮的一例 )43a、 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收割输 出轴 39 的端部上的锥齿轮 ( 第 1 输出锥齿轮的一例 )43b、 以及以与对置的两锥齿轮 43a、 43b 啮合的状态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上的锥齿轮 ( 第 2 输出锥齿轮的 一例 )43c。即, 锥齿轮机构 43 使横向的箱输入轴 37 与前后朝向的脱粒输出轴 38 可以联 动, 并且使箱输入轴 37 与收割输出轴 39 在箱输入轴 37 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 39 的旋 转方向为相反的旋转方向的状态下联动。
     如图 3、 图 4 所示, 上述正转离合器 40 为带张紧离合器, 通过卷绕在上述箱输入轴 37 与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的一端侧上的传动带 40a 借助张紧部件 40b 的张紧轮体 40c 在拉 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 该正转离合器 40 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 张紧部件 40 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 36 的端部上。该正转离合器 40 通过被切换操 作为接合状态, 将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 10 向正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给 收割输入轴 42。 如图 3、 图 4 所示, 上述反转离合器 41 为带张紧离合器, 通过卷绕在上述收割输出 轴 39 与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的另一端侧上的传动带 40a 借助张紧部件 41b 的张紧轮体 41c 在张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切换操作, 该反转离合器 41 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 张紧部件 41b 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 36 的端部上。该反转离合器 41 通过被切换操 作为接合状态, 将收割输出轴 39 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 10 向反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 给收割输入轴 42。
     如图 3 所示, 上述收割输入轴 42 为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 11a 的输送机驱动轴。上 述收割输入轴 42 经由传动链条 44 与收割装置 16 的驱动轴 45 联动。该驱动轴 45 与上述 螺旋钻 18 的驱动轴 46 通过传动链条 47 联动。螺旋钻 18 的驱动轴 46 与划入卷筒 17 的驱 动轴 48 通过利用了传动链条 49 和传动带 50 的联动机构联动。
     收割输入轴 42 当被传递正转方向的驱动力时, 将收割部 10 的给料输送机 11a、 螺 旋钻 18、 收割装置 16 和划入卷筒 17 向正转方向驱动, 以进行通常的前处理作业及输送作 业, 当被传递反转方向的驱动力时, 将收割部 10 的给料输送机 11a、 螺旋钻 18、 收割装置 16 和划入卷筒 17 向与通常的作业用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图 4 表示设置在上述驾驶部 3 中以进行上述正转离合器 40 与上述反转离合器 41 的切换操作、 和上述发动机 20 的调速操作的操作部的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图 6 是上述操 作部的立体图。如这些图与图 2 所示, 上述操作部具备设置在驾驶座席 2 的横侧的操作盘 51、 沿横向并列设置在该操作盘 51 上的杆形的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和杆形的加速器操作 件 53、 以及设置在上述操作盘 51 的与驾驶座席侧相反侧的横外侧的杆形的反转离合器操 作件 54。
     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经由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该操作件 52 的基部上的旋
     转支轴 55 支撑在支撑部件 56 上, 绕上述旋转支轴 55 的横向轴心摆动。上述支撑部件 56 安装在操作盘 51 的背面侧。该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通过具备摆动臂 61 的联动机构 60 与 正转离合器 40 的张紧部件 40b 联动, 所述摆动臂 61 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旋转支轴 55 的与连结有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一侧相反侧的端部上。
     如图 6、 图 7 所示, 上述联动机构 60 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摆动臂 61 以外, 还具备 : 摆动连杆 63, 一端部经由连结销 62 相对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该摆动臂 61 的自由端部上 ; 和 操作线缆 64, 使该摆动连杆 63 的另一端部通过内线缆与正转离合器 40 的张紧部件 40b 联 动。
     图 7 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 示, 当对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绕旋转支轴 55 的横向的轴心沿着操作盘 51 的引导槽 51a( 参 照图 4) 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摆动操作, 而使其位于引导槽 51a 的前端侧时, 正转离合器操作 件 52 成为接合位置 “engaged” 。于是, 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对摆动臂 61 进行上升摆动操 作, 对摆动连杆 63 进行拉起操作。 由此, 操作线缆 64 的内线缆被拉伸操作, 对张紧部件 40b 进行摆动操作以按压作用在传动带 40a 上, 传动带 40a 成为拉紧状态, 正转离合器 40 成为 接合状态。 图 8 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的向脱离位置 “disengaged”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 所示, 当使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位于上述引导槽 51a 的后端侧时, 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成 为脱离位置 “disengaged” 。于是, 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对摆动臂 61 进行下降摆动操作, 对 摆动连杆 63 进行下降操作。由此, 操作线缆 64 的内线缆被松弛操作, 对张紧部件 40b 进行 摆动操作以解除对传动带 40a 的按压, 传动带 40a 成为松弛状态, 正转离合器 40 成为脱离 状态。
     如图 4、 图 6、 图 7 所示, 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41 连结在反转离合器 41 的张紧部 件 41b 上, 经由该张紧部件 41b 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 36 的端部上。
     图 8 表示反转离合器 41 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 当 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41 绕上述收割输出轴 39 的横向的轴心进行上升摆动操作时, 反转离 合器操作件 41 成为接合位置 “engaged” 。于是, 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41 对张紧部件 41b 向 接合侧进行摆动操作。由此, 张紧辊 41c 对传动带 41a 进行拉紧操作, 反转离合器 41 成为 接合状态。此时, 反转离合器 41 通过由人为操作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41 维持在接合位置 “engaged” , 来维持接合状态。
     图 7 表示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向脱离位置 “disengaged”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 所示, 当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维持操作解除时, 反转离合器 操作件 54 自然地下降摆动, 成为脱离位置 “disengaged” 。于是, 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对 张紧部件 41b 向脱离侧摆动操作。由此, 张紧辊 41e 将传动带 41a 的拉紧操作解除, 传动带 41a 成为松弛状态, 反转离合器 41 成为脱离状态。
     如图 4 所示, 上述加速器操作件 53 经由贯穿插入其基端侧的支轴 57 支撑在支撑 部件 58 上, 绕支轴 57 的横向的轴心摆动。支撑部件 58 安装在操作盘 51 的背面侧。该加 速器操作件 53 通过内线缆的一端侧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 53 的基端部上的操作线缆 ( 未图 示 ) 与发动机 20 的加速装置 ( 未图示 ) 联动。
     图 7 表示加速器操作件 53 向高速位置 “high”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 对加速
     器操作件 53 绕支轴 57 的横向轴心沿着操作盘 51 的引导槽 51b( 参照图 4) 进行摆动操作, 使其位于引导槽 51b 的后端侧。于是, 加速器操作件 53 成为高速位置 “high” , 将加速装置 操作为高速状态。由此, 发动机 20 成为以设定为作业用的高转速旋转的作业用高速状态。
     图 8 表示加速器操作件 53 的向低速位置 “low” 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 使加速 器操作件 53 位于上述引导槽 51b 的前端侧。于是, 加速器操作件 53 成为低速位置 “low” , 将加速装置操作为低速状态。由此, 发动机 20 成为以设定为收割部 10 的反转驱动用的低 转速旋转的非作业用低速状态。
     如图 4、 图 6、 图 7 所示, 上述操作部具备 : 牵制机构 70, 具有由一端侧连结在上述 摆动臂 61 上的带板材构成的牵制体 71 ; 和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具有连结在上述加速器操 作件 53 上的由弯曲杆体构成的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上述牵制机构 70 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牵制体 71 以外, 还具备接触部 73, 该接触部 73 由从上述张紧部件 41b 朝向上述操作盘 51 的上表面侧延伸出的弯曲杆 72 构成。
     牵制体 71 通过由连结在上述摆动臂 61 上的带板材构成, 经由摆动臂 61 与旋转支 轴 55 支撑在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上, 并与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一体移动。接触部 73 通 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张紧部件 41b 延伸出的弯曲杆 72 构成, 成为设置在 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上以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一体移动的状态。 图 7 是牵制机构 70 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图。 如该图所示, 当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被操作到接合位置 “engaged” 时, 牵制体 71 被摆动臂 61 上升操作到与操作盘 51 的配置高 度相同的配置高度。于是, 牵制体 71 成为由带板材的端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 71a 进入到上 述接触部 73 的移动路径中的作用位置。由此, 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从脱离位置 “disengaged” 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 “engaged” , 则牵制体 71 通过上述牵制作用部 71a 与上 述接触部 73 的抵接来使得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不能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移动。
     即, 当正转离合器 40 处于接合状态时, 牵制机构 70 成为作用状态, 以通过牵制体 71 的牵制作用部 71a 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所具备的接触部 73 的抵接, 来牵制反转离合 器操作件 54 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切换, 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合状态的切换。
     图 8 是牵制机构 70 的解除状态下的侧视图。 如该图所示, 当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被操作为脱离位置 “disengaged” 时, 牵制体 71 被摆动臂 61 下降操作到低于操作盘 51 的 配置高度的位置。于是, 牵制体 71 成为从上述接触部 73 的移动路径退出到其外部的解除 位置, 避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从脱离位置 “disengaged” 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 “engaged” 时的、 上述接触部 73 与上述牵制作用部 71a 的抵接。
     即, 当正转离合器 40 处于脱离状态时, 牵制机构 70 成为解除状态, 以解除反转离 合器操作件 54 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切换牵制, 由此解除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合状态的 切换牵制。
     上述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以外, 还具备 由上述弯曲杆 72 构成的接触部 82。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通过由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 53 上的弯曲杆构成, 而支撑在加 速器操作件 53 上, 并与加速器操作件 53 一体移动。接触部 82 通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 操作件 54 的张紧部件 41b 延伸出的弯曲杆 72 构成, 成为设置在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上以 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一体移动的状态。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具备由构成它的弯曲杆体的
     弯曲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 83。 该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在位于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 53 上的部 位与上述牵制作用部 83 之间的部位, 移动自如地维持在支撑于上述操作盘 51 上的保持器 84 上。保持器 84 支撑在上述操作盘 51 上。
     图 7 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 当加速器操作 件 53 被操作到高速位置 “high” 时,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被加速器操作件 53 移动操作到行 进机体后方侧。于是,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成为作用位置, 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从 脱离位置 “disengaged” 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 “engaged” , 则通过上述牵制作用部 83 与上述 接触部 82 的抵接, 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移动施加阻力。
     即, 当发动机 20 处于作业用高速状态时, 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成为作用状态, 以 通过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的牵制作用部 83 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所具备的接触部 82 的抵 接, 使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难以移动到接合位置 “engaged” , 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 41 向接 合状态的切换。
     图 8 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的解除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 当加速器操作 件 53 被操作为低速位置 “low” 时,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被加速器操作件 53 移动操作到行进 机体前方侧。于是,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成为解除位置, 避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被从脱离 位置 “disengaged” 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 “engaged” 时的、 高速反转牵制体 81 的牵制作用 部 83 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接触部 82 的抵接。
     即, 当发动机 20 处于非作业用低速状态时, 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成为解除状态, 以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切换牵制解除, 由此将反转离合器 41 向咬合状态的切换牵制解除。
     即, 在进行作业的情况下, 将加速器操作件 53 操作到高速位置 “high” , 将反转离 合器操作件 54 操作到脱离位置 “disengaged” , 将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操作到接合位置 “engaged” 。于是, 发动机 20 以作业用高速状态旋转, 来自发动机 20 的输出轴 20a 的驱动 力经由带传动机构 25、 扬谷扇驱动轴 26 和带传动机构 35 被传递给传动箱 36 的箱输入轴 37, 该箱输入轴 37 被驱动, 该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经由锥齿轮机构 43 被传递给收割输出 轴 39, 该收割输出轴 39 被向与箱输入轴 37 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正转离合器 40 成为接合状态, 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通过正转离合器 40 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42, 反转 离合器 41 成为脱离状态, 收割输出轴 39 的驱动力不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42, 收割输入轴 42 在正转方向上以作业用旋转速度被驱动。该收割输入轴 42 的驱动力分别直接传递给给料 输送机 11 的输送终端侧, 经由传动链条 44 传递给收割装置 16 的驱动轴 45, 经由传动链条 44 和传动链条 47 传递给螺旋钻 18 的驱动轴 46, 经由传动链条 44、 传动链条 47 和传动带 50 传递给划入卷筒 17 的驱动轴 48, 将给料输送机 11a、 螺旋钻 18、 收割装置 16、 划入卷筒 17 向正转方向以适合于作业的旋转速度驱动。
     在收割部 10 中发生了谷杆堵塞的情况下, 将加速器操作件 53 切换操作至低速位 置 “low” , 将正转离合器操作件 52 切换操作至脱离位置 “disengaged” , 将反转离合器操作 件 54 切换至接合位置 “engaged” 。此时, 进行加速器操作件 53 向低速位置 “low” 的切换操 作, 从而将高速反转牵制机构 80 对反转离合器 41 的切换牵制解除, 并且进行正转离合器操 作件 52 向脱离位置 “disengaged” 的切换操作, 将牵制机构 70 对反转离合器 41 的切换牵 制解除后, 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切换操作至接合位置 “engaged” 。于是, 发动机 20 以非作业用低速状态旋转, 来自发动机 20 的输出轴 20a 的驱动力 经由带传动机构 25、 扬谷扇驱动轴 26 和带传动机构 35 传递给传动箱 36 的箱输入轴 37, 该 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经由锥齿轮机构 47 传递给收割输出轴 39, 该收割输出轴 39 被向与 箱输入轴 37 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正转离合器 40 成为脱离状态, 箱输入轴 37 的驱动力没有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42, 反转离合器 41 成为接合状态, 收割输出轴 39 的驱动 力通过反转离合器 41 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 42, 收割输入轴 42 向反转方向以非作业用旋转 速度被驱动。该收割输入轴 42 的驱动力分别直接传递给给料输送机 11 的输送终端侧, 经 由传动链条 44 传递给收割装置 16 的驱动轴 45, 经由传动链条 44 和传动链条 47 传递给螺 旋钻 18 的驱动轴 46, 经由传动链条 44、 传动链条 47 和传动带 50 传递给划入卷筒 17 的驱 动轴 48, 将给料输送机 11a、 螺旋钻 18、 收割装置 16、 划入卷筒 17 向反转方向以适合于解决 堵塞的旋转速度驱动, 谷杆堵塞的解决变得容易。此时, 在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人为地 维持操作为接合位置 “engaged” 期间, 反转离合器 41 成为接合状态而驱动收割部 10 反转, 如果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 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 的维持操作被解除, 则反转离合器操作 件 54 自然地切换为脱离位置 “disengaged” , 反转离合器 41 成为脱离状态, 收割部 10 的反 转驱动停止。
     图 5 是具有上述传动链条 44 的链条传动机构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 链条传动机 构具备引导传动链条 44 而卷绕的引导轮体 89, 具备具有支撑在上述给料器 11 的横侧壁部 11b 上的张紧臂 91 的链张紧机构 90。
     如图 5、 图 10 所示, 上述链张紧机构 90 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张紧臂 91 以外, 还具 备连结在该张紧臂 91 上的弹簧 92, 通过上述弹簧 92 对张紧臂 91 绕支轴 93 摆动施力, 由 此通过对张紧臂 91 所具备的空转自如的张紧轮体 94 向传动链条 44 按压施力, 对传动链条 44 施加张紧力。
     上述弹簧 92 的连结在张紧臂 91 上的一侧的相反侧连结在弹簧支撑杆 96 上, 该弹 簧支撑杆 96 经由托架 95 支撑在上述给料器 11 的横侧壁部 11b 上。上述张紧轮体 94 作用 在上述传动链条 44 中的、 在收割部 10 的正转驱动时成为松弛侧的部位 44a 上。上述张紧 臂 91 具备横跨该张紧臂 91 和上述弹簧支撑杆 96 地安装的张紧限制体 97。
     如图 9、 图 10 所示, 上述张紧限制体 97 与上述弹簧支撑杆 96 经由连结销 98 相对 转动自如地连接。上述张紧限制体 97 与上述张紧臂 91 通过空转自如地支撑上述张紧轮体 94 的支轴 99 连结。上述支轴 99 滑动自如地贯穿插入设置在张紧限制体 97 上的限制长孔 100 中。
     图 9(a) 表示收割部 10 被正转驱动的情况下的张紧轮体 94 的链张紧操作状态。 如 该图所示, 在收割部 10 被正转驱动的情况下, 传动链条 44 的作用有张紧轮体 94 的部位 44a 成为松弛侧。于是, 张紧轮体 94 通过弹簧 92 的拉伸操作来对链部位 44a 进行拉紧操作。
     图 9(b) 表示收割部 10 被反转驱动的情况下的张紧限制体 97 的作用状态。如该 图所示, 在收割部 10 被反转驱动的情况下, 张紧限制体 97 抵抗张紧轮体 94 的弹簧 92 而限 制移动。由此, 由于收割部 10 的反转驱动而成为传动链条 44 的松弛侧的部位 44b 不易从 引导轮体 9 脱离。
     即, 当传动链条 44 的作用有张紧轮体 94 的部位 44a 成为拉紧侧时, 由于该拉紧 力, 张紧轮体 94 抵抗弹簧 92 而被移动操作。于是, 张紧限制体 97 经由支轴 99 支撑张紧轮体 94, 以抵抗张紧轮体 94 的弹簧 92 来限制移动。结果, 张紧限制体 97 抑制了由于收割部 10 的反转驱动而成为传动链条 44 的松弛侧的部位 44b 的松弛量, 以使在该部位 44b 上不会 发生从引导轮体 89 脱离那样的大幅度的松弛。
     [ 第 1 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
     也可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传动机构, 采用具有以下结构的传动机构 : 分别将箱 输入轴 37 向反转方向, 将收割输出轴 39 向正转方向驱动, 通过反转离合器使箱输入轴 37 与收割输入轴 42 联动, 通过正转离合器使收割输出轴 39 与收割输入轴 42 联动 ; 或者采用 具有箱输入轴 37 与收割输出轴 39 都相对于脱粒滚筒输出轴 38 位于行进机体左侧或行进 机体右侧的结构的传动机构来实施。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 收割装置 16 的详细结构 ]
     接着, 对收割装置 16 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 11 ~图 13 所示, 收割装置 16 构成为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撑框架 1 上横跨架设刀具台 102, 在该刀具台 102 上连结固定刃 103, 并设置以搭载在固定刃 103 上 的状态左右地滑动往复移动的可动刃 104。
     上述固定刃 103 构成为将多个承接刃体 130 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在刀具台 102 上。该承接刃体 130 将左右一对的承接刃单位体 131 在前端侧以既定的间隔配置, 并且在 基部侧一体化而形成为俯视コ字状。 上述承接刃体 130 的基部由螺栓 105 固定在刀具台 102 上, 并且从各承接刃单位 体 131 的前端部 131a 朝向后方基部侧而延伸设置有折回部 132, 在该折回部 132 与位于对 置位置的上述承接刃单位体 131 之间形成有引导切刃体 140 的往复滑动的滑动槽 133。
     上述可动刃 104 构成为将由工具钢构成的切刃体 140 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多 个。
     切刃体 140 形成为俯视三角形状, 以与上述承接刃单位体 131 的配设间距相同的 配设间距配置。各切刃体 140 的基部安装在配设于承接刃体 130 的上方且在左右方向上移 动自如地配置的刀杆 141 上。
     并且, 切刃体 140 的刃尖侧插入在形成于上述承接刃单位体 131 上的滑动槽 133 中, 可动刃 104 构成为在载置于固定刃 103 上的状态下能够往复移动的结构。
     一体安装有上述切刃体 140 与刀杆 141 的可动刃 104 构成为, 在其左右方向的一 端部被传递来自周知的割刀驱动机构 ( 图外 ) 的往复驱动力, 而被左右往复驱动。
     承接刃体 130 的铸造是如下所述进行的。
     如图 14 及图 15 所示, 将型芯 108 嵌入到由通过上模 106 和下模 107 构成的主模 构成的空间中, 形成填充承接刃体 130 形成用的熔液的型腔 109。
     在上模 6 上, 在以承接刃体 130 的前端部为基准的分割面 110 上形成有沿着承接 刃体 130 的上表面的形状的凹凸部, 并且形成有用来嵌入上述型芯 108 的上表面侧的凹部。
     在下模 107 上形成有沿着各承接刃体 130 的下表面的形状的凹凸部, 并且形成有 用来以埋入状态保持上述型芯 108 的下表面侧的凹部。
     上述型芯 108 由薄板状的连结体 108D 将中央的块体 108A 和左右两端的块体 108B、 108C 连结而一体化, 该连结体 108D 部分构成用来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 131 的滑动槽 133 的间隙部分。
     此外, 与各连结体 108D 的下表面相连的块体 108A、 108B、 108C 的各横面 108a、 108a、 108b、 108c 是用来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 131 的横侧端面的部分, 由于与上述各连结体 108D 的下表面侧交叉的部位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 131 的刃缘, 所以进行精加工以使该交叉 部位的边缘精度良好地呈现。
     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中, 在推子型收割装置的固定刃 103、 即, 使载置在该固定刃 103 上的可动刃 104 往复移动而将作物切割的刀具中, 该固定刃 103 由这样的铸造品构成 : 即, 在构成该固定刃 103 的承接刃体 130 的上表面侧具备从前端部朝向后方侧折回的折回 部 132、 在上述承接刃体 130 的上表面与上述折回部 132 之间形成有引导构成可动刃 104 的 切刃体 140 的往复移动的滑动槽 133, 并且上述滑动槽 133 部分和滑动槽 133 的相当于切刃 体 140 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的承接刃体 130 的刃缘部分是以在承接刃体 130 的铸造时使用的 型芯 108 为铸模部分铸造的。
     即, 将承接刃体 130 中的最要求精度的滑动槽 133、 和该滑动槽 133 的相当于切刃 体 140 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的承接刃体 130 的刃缘部分通过将型芯 108 作为铸模部分而形 成。这样, 通过利用可以由比其他部位容易进行高精度加工的性状的材料构成的型芯 108, 来形成要求高精度的部位, 能够提高局部精度, 由此, 能够期待作为产品的承接刃体 130 整 体的高性能化。 而且, 由于通过该型芯 108 形成的铸模部分的范围是滑动槽 133 及其端部的刃缘 部分、 即承接刃体 130 中的比较小的一部分, 所以型芯 108 自身也可以是比较小的部件, 即 使型芯 108 的材料和加工在某种程度上比例变高, 也容易避免太大的成本增加。
     通过这样高精度地铸造, 能够节省机械加工, 并且利用铸造物的表面层成为碳成 分较多的硬层这一点, 也能够省略用来硬化的热处理地形成刃缘, 所以在能够避免由热应 变带来的滑动槽的精度下降的方面也是有用的。
     结果具有以下优点 : 即, 利用高精度地铸造的承接刃体 130 是保持所需要的功能 的状态这一点, 能够省略对该承接刃体 130 的后加工、 实现承接刃 ( 固定刃 103) 的低成本 化。此外, 由于各承接刃体 130 的尺寸精度的不均也变少, 所以也不需要作为收割装置 16 组装时的尺寸修正等, 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单化。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两个承接刃单位体 131 作为一组来构成承接刃体 130, 但也可以将 3 个以上的承接刃单位体 131 作为一组来构成承接刃体 130, 此外, 也可以 仅由单一的承接刃单位体 131 构成承接刃体 130。
     此外, 上述切刃体 140 除了工具钢以外也可以由淬火钢等适当的钢材构成。
     此外, 作为固定刃 103, 并不限于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wholeculm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的 收 割 装 置, 也 能 够 应 用 在 自 脱 型 联 合 收 割 机 (culm head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和各种收割装置中。
     此外, 型芯的材质及铸造方法可以在保持承接刃体 130 的所需要的精度的范围内 适当变更。
     [ 第 2 实施方式 ]
     接着, 对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说明。
     在与第 1 实施方式的比较中, 作业系统的 ( 发动机的动力向收割部及脱粒装置的 ) 传动结构、 收割部的分草体的结构等不同。
     [ 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 ]
     图 17 表示脱粒装置 5、 给料器 11、 收割部 10、 以及划入卷筒 216 等的作业系统的传 动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 17 所示, 来自发动机 9 的动力经由带张紧式的脱粒离合器 231 传递给脱粒装 置 5, 从脱粒装置 5 分支的动力经由带张紧式的收割离合器 232 传递给给料器基端轴 233。 给料器基端轴 233 构成为联动连结在给料器 11 内的扬起输送机 214 上, 当驱动给料器基端 轴 233 转动时, 扬起输送机 214 被驱动转动。
     动力从给料器基端轴 233 经由沿着给料器 11 的右侧面配置的链条 234, 分支给沿 着收割部 10 的背面横向架设的副轴 235, 通过从该副轴 235 分支的动力驱动收割装置 331、 螺旋钻 ( 旋转部的一例 )213 及划入卷筒 216 旋转。
     跨越左右的分草框架 333、 333 横向架设有螺旋钻轴 336, 跨越固定在该螺旋钻轴 336 的右外端的第 2 链轮 237 和固定在副轴 235 上的第 1 链轮 238 卷绕张设有传动链条 239, 来自副轴 235 的动力被分支并驱动螺旋钻 213 旋转。
     在右侧的分草框架 333 的上部转动自如地支撑有中间轴 241, 在固定在该中间轴 241 上的驱动链轮 242 和固定在螺旋钻 336 的右外端上的驱动链轮 240 上卷绕张设有链条 243。
     在中间轴 241 的右外端固定有传动滑轮 244, 跨越该传动滑轮 244 与固定在划入卷 筒 216 的旋转支轴 222 上的输入滑轮 245 卷绕张设有传动带 246, 来自副轴 235 的动力经由 螺旋钻轴 336 及中间轴 241 被分支, 并驱动划入卷筒 216 旋转。
     在副轴 235 的右端上装备有旋转转换机构 247, 该旋转转换机构 247 将绕副轴 235 的横向的轴心的旋转转换为绕前后方向的轴心的往复转动, 副轴 235 的旋转通过旋转转换 机构 247 转换为传动轴 248 的既定角度的往复转动, 左右地往复驱动联动连结在传动轴 248 的前端部的收割装置 331。
     [ 螺旋钻驱动部的详细结构 ]
     接着, 对螺旋钻 213 的驱动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 18 和图 19 分别表示螺旋 钻 213 驱动部附近的右视图和用来说明螺旋钻 213 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如图 18 及 图 19 所示, 在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端部上外嵌有连结部件 250, 螺旋钻 213 的螺旋钻主体 213a 的右侧端部联动连结在该连结部件 250 上。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端部经由轴承 251 及 轴承部件 252 紧固固定在支撑托架 253 上, 该支撑托架 253 可在上下方向上调节位置地紧 固固定在右侧的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上。
     支撑框架 253 成形为侧视纵长的长方形, 在后端部上成形有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 253A, 在前端部上固接有上下较长的角形状的框架 253B。在支撑托架 253 的中央部形成有 第 1 开口部 253C, 轴承部件 252 内嵌并紧固固定在该第 1 开口部 253C。
     在支撑托架 253 的中央部形成有第 2 开口部 253D, 在该第 2 开口部 253D 的下部形 成有向外侧弯折成形的连结部 253E。跨越支撑托架 253 的连结部 253E 和固接在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上的角状的托架 254 安装有调节螺栓 255, 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栓 255, 能够 变更调节支撑托架 253 相对于分草框架 333 的位置。
     在支撑框架 253 的四角上形成有上下较长的长孔 253F, 通过使固定螺栓 256 连通 到该长孔 253F 中, 能够将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与支撑托架 253 固定。在变更调节固定在支撑托架 253 上的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高度的情况下, 只要稍稍松动支撑托架 253 的 四角的固定螺栓 256, 对调节螺栓 255 进行调节即可, 作业人员即使不从下方侧对支撑托架 253( 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 ) 进行支撑, 也能够容易地变更调节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的高度, 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在螺旋钻轴 336 的右侧端部上外嵌有固接有第 2 链轮 237 及驱动链轮 240 的筒轴 257, 通过圆板状的板 258 从外侧可与螺旋钻轴 336 一体转动地安装。
     在分草框架 333 的上部经由轴承部件 259 转动自如地支撑有中间轴 241, 在该中 间轴 241 的右侧端部上可一体转动地连结有驱动链轮 242 及传动滑轮 244。跨越驱动链轮 242 和驱动链轮 240 卷绕有链条 243, 在该链条 243 的上下中间位置的松弛侧安装有第 1 张 紧器 261。
     第 1 张紧器 261 构成为绕左右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分草框架 333 的后部的托架 260 上, 通过借助跨越托架 260 与第 1 张紧器 261 设置的弹簧的作用力, 将绕 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第 1 张紧器 261 的前端部上的树脂制的辊按压在链条 243 上, 能够维持链条 243 的张紧。
     在划入卷筒 216 的旋转支轴 222 的右侧端部可一体转动地连结有输入滑轮 245, 跨 越该输入滑轮 245 和传动滑轮 244 卷绕有传动带 246。
     在传动带 246 的松弛侧安装有带张紧器 262。带张紧器 262 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 撑臂 217 的上部, 通过使带张紧器 262 转动, 来调节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带 张紧器 262 的上部及下部的树脂制的辊的位置, 能够调节传动带 246 的张紧。
     在沿着收割部 10 的背面横向架设的副轴 235 的右侧端部可一体转动地连结有第 1 链轮 238, 通过横跨该第 1 链轮 238、 第 2 链轮 237、 后述的链轮 274 及第 3 链轮 280 绕挂 传动链条 239, 构成链条传动机构 270。
     在传动链条 239 的松弛侧安装有第 2 张紧器 263。第 2 张紧器 263 构成为具备 : 臂 264, 可绕左右方向的轴心摆动地支撑在固定于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上的托架 260 上 ; 树脂制的辊 265, 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该臂 264 的前端部上 ; 弹簧 267 以及 杆 268 跨越固定在臂 264 上的板 266 和固定在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上的托架 269 地 设置, 通过借助弹簧 267 的作用力将辊 265 按压在传动链条 239 上, 能够维持传动链条 239 的张紧。
     在副轴 235 的右端上装备有旋转转换机构 247, 该旋转转换机构 247 将副轴 235 的 绕横向的轴心的旋转转换为绕前后方向的轴心的往复转动, 在该旋转转换机构 247 上联动 连结有传动轴 248。传动轴 248 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分草框架 333 上, 在该传动轴 248 的前端固定有与收割装置 331 连接的摆动臂 331A, 当通过副轴 235 的旋转使传动轴 248 以既定角度往复转动时, 收割装置 331 经由摆动臂 331A 左右地往复驱动。
     [ 链条传动机构的详细结构 ]
     接着, 对链条传动机构 270 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 20 和图 21 分别表示链条传动机构 270 附近的右视图及说明链轮 274 和第 3 链 轮 280 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如图 18、 图 20 及图 21 所示, 链条传动机构 270 构成为跨 越第 1 链轮 238、 第 2 链轮 237、 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架 271 上的链轮 274、 转动自如地支撑 在托架 276 上的第 3 链轮 280 绕挂有传动链条 239。托架 271 沿着支撑托架 253 的弯折部 253A 安装为从前方接抵该弯折部 253A, 在成 形为向外侧开口的コ字状的托架 271 的上部固接有左右方向的支轴 272, 在该支轴 272 上经 由轴承 273 绕支轴 272 的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有链轮 274。在托架 271 的上部 和下部沿着托架 271 的纵长方向形成有多个调节孔 271A, 通过使该调节孔 271A 与固接在 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的内表面侧的固定螺栓 275 连通, 并紧固固定螺母, 能够将托架 271 固定。
     通过将松动螺母并将托架 271 拆下, 使固定螺栓 275 与不同的调节孔 271A 连通并 将螺母紧固固定, 能够变更调节托架 271 及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架 271 上的链轮 274 相对 于第 1 及第 2 链轮 238、 237 的位置。
     托架 276 沿着支撑托架 253 的框架 253B 安装为从前方接抵该框架 253B。在成形 为向外侧开口的コ字状的托架 276 的上部固接有实施了左右方向的孔加工的轴毂部 277, 在该轴毂部 277 上经由左右的轴承 278 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有旋转轴 279。 在旋转轴 279 的左右中央部固接有第 3 链轮 280, 在旋转轴 279 的右端部形成有侧视的形状 为正方形的前端部 279A。
     在托架 276 的上部和下部沿着托架 276 的纵长方向形成有多个调节孔 276A, 通过 使该调节孔 276A 与固接在分草框架 333 的内表面侧的固定螺栓 281 连通, 并紧固固定螺 母, 能够将托架 276 固定。
     通过将旋转轴 279 的前端部 279A 用活扳手等 ( 未图示 ) 保持、 松动螺母并将托架 276 拆下, 使固定螺栓 281 与不同的调节孔 276A 连通并将螺母紧固固定, 能够变更调节托架 276 及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架 276 上的第 3 链轮 280 相对于第 2 链轮 237 的位置。
     如图 20(a) 所示, 当使固定螺栓 281 与位于托架 276 的最上侧的调节孔 276A 连通 并将托架 276 固定在分草框架 333 的侧板 333A 上时, 传动链条 239 跨越第 1 链轮 238、 第2 链轮 237 和第 3 链轮 280 以既定的绕挂长度 ( 绕挂在图 20(a) 的绕挂角度 α 的位置上的 传动链条 239 的长度 ) 绕挂。
     如图 20(b) 所示, 当使固定螺栓 281 与位于托架 276 的最下侧的调节孔 276A 连通 并将托架 276 固定时, 传动链条 239 跨越第 1 链轮 238、 第 2 链轮 237 和第 3 链轮 280 以既 定的绕挂长度 ( 绕挂在图 20(b) 的绕挂角度 β 的位置上的传动链条 239 的长度 ) 绕挂。
     如图 20(a) 及图 20(b) 所示, 通过使第 3 链轮 280 沿着支撑托架 253 的框架 253B 移动, 变更调节第 3 链轮 280 相对于第 2 链轮 237 的位置, 能够对传动链条 239 向第 2 链轮 237 的绕挂长度进行增长或缩短的变更调节 ( 使绕挂角度增加或减小 )。
     例如, 在从前方供给的谷杆堵塞在螺旋钻 213 中, 螺旋钻轴 336 锁止而第 2 链轮 237 不旋转的状态下, 如果将来自副轴 235 的动力传递给传动链条 239 而要使第 2 链轮 237 旋转, 则较大的张力作用在传动链条 239 的拉伸侧, 第 2 链轮 237 的齿 237A 与链连杆 239A 的卡合脱离, 能够使链条传动机构 270 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
     此外, 通过变更调节传动链条 239 向第 2 链轮 237 的绕挂长度 ( 绕挂角度 ), 能够 将与传动链条 239 卡合的第 2 链轮 237 的齿 237A 的齿数增加或减少地变更为不同的齿数, 能够对作用在螺旋钻 213 上的最大负荷 ( 作为转矩限制器的最大转矩 ) 进行增加或减小的 变更调节。结果, 通过对应于例如由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处理的谷杆的种类等变更调节绕 挂长度 ( 绕挂角度 ), 螺旋钻 213 变得更不易破损, 能够进一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 划入卷筒的详细结构 ]
     接着, 基于图 18、 图 22 ~图 25, 对划入卷筒 216 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 22 表示 划入卷筒 216 的右视图, 图 23 及图 24 分别表示划入卷筒 216 的右侧部分及左侧部分的纵 剖主视图。此外, 图 25 表示划入卷筒 216 的尖叉 225 安装部的纵剖侧视图。
     如图 18、 图 22 ~图 24 所示, 划入卷筒 216 构成为具备 : 水平地支架在左右的支 撑托架 218 上的旋转支轴 222 ; 连结固定在该旋转支轴 222 的左侧的正五边形的卷筒框架 223 ; 转动自如地水平支架在左右的卷筒框架 223 的顶部 5 个部位上的 5 条尖叉安装轴 224 ; 以一定间距并列装备在各尖叉安装轴 224 上的多个尖叉 225 ; 以及辅助卷筒框架 226, 以相 对于卷筒框架 223 的卷筒轴心 P 向后方偏心设定距离的轴心 Q 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被支撑, 且成形为与正五边形的卷筒框架 223 相同的形状。
     在支撑托架 218 的机体内侧固定有圆板状的支撑板 227, 在该支撑板 227 的外周附 近的内侧面上, 在相对于轴心 Q 等距离的位置上安装有 3 个引导辊 228。在辅助卷筒框架 226 的中心轮轴 226a 上冲压成形有与 3 个引导辊 228 外接的圆形孔 229, 通过由 3 个引导 辊 228 引导该圆形孔 229, 辅助卷筒框架 226 可以轴心 Q 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撑。
     从各尖叉安装轴 224 的一端向后一体地突出设置有转动限制臂 230, 该转动限制 臂 230 的自由端枢转连结在辅助卷筒框架 226 的各顶部。当使卷筒框架 223 绕卷筒轴心 P 旋转时, 通过辅助卷筒框架 226 追随该旋转绕偏心轴心 Q 旋转, 尖叉安装轴 224 一边绕卷筒 轴心 P 公转一边绕轴心 R 反向地同步自转, 能够将尖叉安装轴 224 始终维持为一定的转动 姿势。
     尖叉 225 是通过将弹簧线材向下弯曲为 U 字形而两根成对地构成的, 从上方插入 安装在上下贯通于尖叉安装轴 224 而形成的安装孔 224a 中。尖叉 225 的上部横杆部 225a 从横侧方观察被弯曲及弯折为卷绕在尖叉安装轴 224 上的形状 ( 从正面观察时是左右中央 部向下方以 V 字状突出的形状 ), 将该上部横杆部 225a 强力地按压在尖叉安装轴 224 上, 一 边使其弹性展开变形一边外嵌固定。另外, 通过一边将上部横杆部 225a 压展一边强力地向 上方抽出尖叉 225, 能够进行尖叉 225 的拆卸。
     如图 23 ~图 25 所示, 在尖叉安装轴 224 的外侧的纵长方向的多个部位上固接有 螺钉部件 291, 在该多个螺钉部件 291 上通过螺栓从外侧紧固固定有盖 290。盖 290 是板金 制成的, 成形为截面形状较圆地弯曲的形状, 能够将左右并列配设的尖叉 225 安装部的外 周部遍及尖叉安装轴 224 的全长用盖 290 覆盖。结果, 能够防止谷杆等夹在尖叉 225 的上 部横杆部 225a 与尖叉安装轴 224 之间等而使划入卷筒 216 的划入性能下降, 并且能够防止 尖叉 225 的破损。
     如图 25 所示, 尖叉 225 的前端部 225b 的侧视中的形状成形为从向尖叉安装轴 224 的安装部以既定的曲率 R 较大地弯曲的形状。图 25 所示的双点划线是为了参考以往的尖 叉 293 的形状而表示的, 与以往的尖叉 293 相比, 尖叉 225 相对于向尖叉安装轴 224 的垂线 的安装角度 θ 设定为大于以往的尖叉 293 相对于向尖叉安装轴 224 的垂线的安装角度 θ1 的适当角度, 尖叉 225 的前端部 225b 的形状成形为在划入卷筒 216 的相对于旋转支轴 222 的径向上向外侧突出的形状, 弯曲的曲率 R 也设定得较大。
     通过这样设定尖叉 225 的安装角度及形状, 能够较大地确保将从前方供给的谷杆通过尖叉 225 划入时的尖叉 225 后方的空间, 能够将从前方供给的谷杆向后方的螺旋钻 212 有效率地引导。
     [ 第 2 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表示了在向作为旋转部的螺旋钻 213 的传动路径上设置有具 备第 3 链轮 280 的链条传动机构 270 的例子, 但也可以在联合收割机的传动路径的不同的 旋转部设置具备第 3 链轮 280 的链条传动机构 270,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 跨越给料器基端轴 233 与副轴 235 设置的链条传动机构、 或跨越副轴 235 与中间轴 241 设置的链条传动机构作 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表示了构成为在第 2 链轮 237 的与第 1 链轮 238 相反侧 ( 第 2 链轮 237 的前侧 ) 配设第 3 链轮 280 从而使链条传动机构 270 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 的例子, 但也可以构成为, 在第 1 链轮 238 与第 2 链路 237 之间配设第 3 链轮 280 从而使链 条传动机构 270 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
     此外, 关于构成链条传动机构 270 的第 1 ~第 3 链轮 238、 237、 280 的齿数、 链轮 274 的有无、 第 2 张紧器 261 的有无等, 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使第 3 链轮 280 沿着支撑托架 253 的框架 253B 移动的例子, 但是只要能够变更第 2 链轮 237 上的传动链条 239 的绕挂长度 ( 绕挂角度 ), 使第 3 链轮 280 移动的方向也可以是不同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表示了构成为在托架 276 上设置多个调节孔 276A 从而能够变 更第 3 链轮 280 的位置的例子, 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果作为变更第 3 链轮 280 的位置的 结构,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托架 276 上设置在沿着支撑托架 253 的框架 253B 的方向上较长 的长孔 ( 未图示 )、 从而能够将第 3 链轮 280 固定在任意的位置上, 从而能够任意地变更第 2 链轮 237 上的传动链条 239 的绕挂长度 ( 绕挂角度 )。
     [ 第 2 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 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联合收割机的一例表示了在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whole culm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中采用具备第 3 链轮 280 的链条传 动机构 270 的例子, 但也可以取而代之, 在仅将收割谷杆的穗头侧供给到脱粒装置中的自 脱型联合收割机 (culm head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中, 也能够同样地应 用到通过该链条 ( 未图示 ) 分支传动的旋转部 ( 未图示 ) 中。
     以上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设置有过负荷防止装置。即构成为具备 : 第 1 链轮 238, 将 来自发动机 23 的动力经由链条传动机构 270 联动连结到旋转部 ( 这里是螺旋钻 213), 并将 上述链条传动机构 270 联动连结在发动机 23 侧 ; 第 2 链轮 237, 联动连结在上述旋转部上 ; 第 3 链轮 280, 配设在上述第 1 链轮 238 与第 2 链轮 237 之间, 或者配设在上述第 2 链轮 237 的与第 1 链轮 238 的相反侧 ; 和跨越上述第 1 链轮 238、 第 2 链轮 237 和上述第 3 链轮 280 卷绕的传动链条 234, 并且通过改变上述第 3 链轮 280 的位置, 可以改变第 2 链轮 237 上的 传动链条 234 的绕挂长度。
     根据该特征结构, 通过改变第 3 链轮 280 的位置, 能够对应于作用在旋转部 ( 螺旋 钻 213) 上的负荷改变第 2 链轮 237 上的传动链条 234 的绕挂长度。当在这样改变了绕挂 长度的状态下限制旋转部的旋转时, 通过从发动机 23 传递给传动链条 234 的动力使传动链 条 234 与第 2 链轮 237 的卡合脱离, 从发动机 23 向旋转部的动力传递被截断。结果能够使链条传动机构 270 作为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的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 不易在旋转部上作用 过大的力, 旋转部变得不易破损。
     因此, 即使传动链条 234 或第 2 链轮 237 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而破损, 通过将 其修理或更换, 链条传动机构 270 也会在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之前复原。结果, 与例如 由于旋转部因过负荷而破损坏, 将该旋转部分解、 修理或更换结构部件的情况相比, 能够容 易地进行旋转部的维护。
     此外, 能够有效地利用构成从发动机 23 向旋转部的传动路径的一部分的第 2 链轮 237 及传动链条 234, 使链条传动机构 270 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结果, 能够以简单的 结构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 能够使联合收割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结构简单化。
     这样, 能够防止连接在链条传动机构 270 的下游侧的旋转部的破损。此外, 能够提 高旋转部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能够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进而, 能够削减 联合收割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制造成本, 能够在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的同时将联合收割 机的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
     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 如果将上述旋转部由装备在收割部 10 中的螺旋钻 213 构 成, 并且将上述第 2 链轮 237 联动连结在螺旋钻 213 的螺旋钻轴 236 上, 则在以下的方面是 有利的。 即, 对应于作用在螺旋钻 213 上的负荷改变第 2 链轮 237 上的传动链条 234 的绕挂 长度。 由此, 当例如从前方供给的谷杆等堵塞在螺旋钻 213 中而使螺旋钻 213 的旋转被限制 时, 通过从发动机 23 传递给传动链条 234 的动力使传动链条 234 与第 2 链轮 237 的卡合脱 离, 将从发动机 23 向螺旋钻 213 的动力的传递截断。结果, 能够在容易因从前方攻击的谷 杆而发生过负荷的适当的传动路径上配设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的链条传动机构 270, 不易在螺旋钻 213 上作用过大的力, 螺旋钻 213( 更具体地讲是其划入爪 213b、 螺杆 213c、 螺杆主体 213a 等 ) 变得不易破损。
     [ 分草体的结构 ]
     接着, 在该第 2 实施方式中, 对安装在上述分草框架 330 的前端侧的分草体 333 的 结构进行说明。该分草体 333 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收割部 10 上, 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 将栽种谷杆分草。
     如图 23、 图 24 及图 25(a)、 图 25(b) 所示, 后端侧连结在分草框架 330 上的分草体 333 形成为, 使其下缘的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 334 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高 于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在收割作业姿势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与地面之 间形成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s。
     即, 位于割刃 331a 的下方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在收割作业姿势下设定为低 到几乎与地面滑动接触的程度。相对于该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比 割刃 331a 靠前方侧且设置在包括分草体 333 的前端部的范围内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设定在较高的位置, 以使其成为在收割作业姿势下与割刃 331a 的前端的对地高度相同的 程度, 在两下缘部分 333a、 33b 彼此之间形成有阶差。
     因此, 相当于该阶差的间隙 s 在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与地面之间, 形成为 比位于割刃 331a 的下方的下缘部分 333b 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 s。
     在分草体 333 的比割刃 331a 靠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中的、 从上述割刃 331a 向
     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 333a 上, 形成有倾斜下缘 333c, 该有倾斜下缘 333c 相对于位于割刃 331a 的下方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以及也是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之中但接近割刃 331a 侧的下缘部分 333a, 以成为倾斜交叉的下缘的方式, 越靠近前端侧越 高。
     图 24 表示上述那样构成的分草体 333 的作用状态。
     在图 24 中, 如假想线所示, 在分草体 333 的附近存在倒伏的谷杆 a 的情况下, 如果 不存在由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所产生的间隙 s, 则有时倒伏谷杆的根部附近被踏扁 而成为极端的倒伏状态。
     与此相比, 如本发明这样, 通过存在由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所产生的间隙 s, 如该图中的实线所示, 倒伏姿势的谷杆的根部不会被踏扁, 而能够将潜入到分草体 333 的下侧的谷杆 a 在某种程度上立起的状态下利用割刃 331a 进行切割。
     另外, 如图 23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分草体 333 的下缘是弯曲为在割刃 331a 紧前方 绕入到割刃的下方的形状, 实际上在割刃 331a 的前端存在的部位的分草体 333 的前后方向 位置上, 分草体 333 的下缘是比割刃 331a 低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因此, 在割刃 331a 对倒伏谷杆进行切割的时刻, 有时分草体 333 的下缘会成为踩 踏倒伏的谷杆的根部的状态。但是, 谷杆 a 在即将被踩踏之前受到划入卷筒 216 的拉起作 用, 而成为如图 24 所示的某种程度的立起状态, 在被踩踏后以机体进行中的稍稍的时间差 被切割, 也不是刚被踩踏就成为完全的倒伏状态, 所以能够无障碍地切割。
     此外, 在分草体 333 的下缘中, 在前端侧形成有倾斜下缘 333c 的情况下, 如图 25(b) 所示, 分草体 333 的前端的对地高度成为与割刃 331a 相比也相当高的位置。
     因此, 在利用该分草体 333 进行分草的情况下, 分草体 333 的拉起功能起作用仅对 于在比分草体 333 的前端高的位置处与分草体 333 接触的谷杆、 不是过大倒伏的状态的谷 杆, 起到分草及拉起作用。
     这样, 只要是没有过大地倒伏的谷杆, 由于该谷杆相互的缠绕程度也较低, 所以容 易进行缠绕的谷杆碎裂或发生脱粒的可能性较小的顺利的分草以及拉起。
     并且, 在比分草体 333 的前端低的位置上与分草体接触的倒伏谷杆被该分草体 333 的倾斜下缘 333c 引导, 而被导入到分草体 333 的下缘侧, 从而受到与在图 23 ~图 24 中 说明的情况相同的、 划入卷筒 216 的拉起以及割刃 331a 的切割作用。
     [ 分草体的其他实施方式 ]
     上述分草体 333 也可以由以下这样的方式实施。
     [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 在分草框架 330 上连结有由另外的部件构成的分草体 333, 但也可以将分草框架 330 与分草体 333 由一体部件构成。
     [2] 此外, 并不限于分草体 333 的后端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向分草框架 330 的下侧 延伸出的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也可以是以下结构 : 即, 在分草框架 330 的下端侧形成起 到分草体 333 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的作用的部分, 分草框架 330 兼作为分草体 333 的 一部分的结构。在此情况下, 在分草体 333 的位于分草框架 330 的前方侧的结构的部分中 仅存在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3] 分草体 333 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a 并不限于从割刃 331a 的紧前位置向前 方侧设置, 也可以从割刃 331a 的前端的后方侧朝向前方侧设置, 此外, 在收割作业姿势中不是下缘必须相对于地面平行, 也可以是从后方侧朝向前方侧逐渐变高那样的下缘。

联合收割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联合收割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联合收割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合收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收割机.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0202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0202ACN102090202A21申请号201110037080422申请日20071030200706385620070313JP200706671520070315JP200711184920070420JP200711428420070424JP200710185164620071030A01D41/00200601A01D41/12200601A01D69/06200601A01D69/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相田宙奥田史郎濑川卓二米田安孝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

2、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杨楷54发明名称联合收割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置有传动箱36,该传动箱36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20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37、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38,该脱粒滚筒输出轴38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联动以将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5A。收割输出轴39以被向与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37联动,且装备在传动箱36中。设置有正转离合器40与反转离合器41。30优先权数据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21页附图24页CN102090205A1/2页21一种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在行进机体搭载具有脱粒滚筒5A的脱粒装置5与发动机20,并在上述脱粒装置的前部设有收割部10,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割部10设置将收割谷杆供给到上述脱粒装置5的给料输送机11A、将正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11A的正转离合器40、将反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11A的反转离合器41,分别设置切换操作上述正转离合器40的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以及切换操作上述反转离合器41的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设置有牵制机构70,当上述正转离合器40处于接合状态时,牵制机。

4、构70切换为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的作用状态,当上述正转离合器40处于脱离状态时,牵制机构70切换为解除了上述牵制的解除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牵制机构70利用牵制体71与接触部73的抵接,来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的切换,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所述牵制体71一体摆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中的一方,所述接触部73设置于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中的另一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使上述发动机20处于。

5、作业用高速状态的高速位置与使上述发动机20处于非作业用高速状态的低速位置之间切换的加速器操作件53,设有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当上述发动机20处于上述作业用高速状态时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41向上述接合状态的切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构成为利用高速反转牵制体81与接触部82的抵接,来牵制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的切换,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所述高速反转牵制体81支撑于上述加速器操作件53,所述接触部82设置于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动机20成为上述非。

6、作业用高速状态时,以设定为上述收割部10的反转驱动用的低转速使上述发动机20旋转。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割部10设置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11A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42,正转驱动力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一端侧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11A,反转驱动力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另一端侧传递给上述给料输送机11A。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装置5的前方侧设置传动箱36,箱输入轴37从上述传动箱36的左右一侧突出设置,来自上述发动机20的驱动力经由上述箱输入轴37输入给上述传动箱36。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7、,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割部10设置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11A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42,上述正转驱动力从上述箱输入轴37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4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收割输出轴39从上述权利要求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2/2页3传动箱36的左右另一侧突出设置,在上述传动箱36的内部设置锥齿轮机构43,上述反转驱动力从上述箱输入轴37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43与上述收割输出轴39、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42。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锥齿轮机构43包括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箱输入轴37的端部上的锥齿轮43A、。

8、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出轴39的端部上的锥齿轮43B、以及以与这两个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43C。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扬谷扇驱动轴26通过上述脱粒装置5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来自上述发动机20的驱动力与扬谷扇驱动轴26的一端侧联动,从上述扬谷扇驱动轴26经由上述箱输入轴37输入到上述传动箱36。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来自上述发动机20的驱动力从上述扬谷扇驱动轴26的另一端侧经由上述箱输入轴37输入上述传动箱36。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箱输入轴37从上述传动箱36的左右一侧突出设置,从。

9、上述传动箱36的后方在上述脱粒装置5突出设置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38,上述箱输入轴37与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38经由锥齿轮机构43联动。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动箱36支撑于上述脱粒装置5的前壁部。权利要求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1/21页4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在脱粒装置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置有装备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和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的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的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背景技术0002作为上述的联合收割机,以往有专利文献1所。

10、示的结构。0003专利文献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安装在脱粒装置的前表面上的齿轮箱相当于传动箱。该齿轮箱具备向左方突出的输入轴、和内装在齿轮箱中的齿轮变速机构和锥齿轮机构。0004上述输入轴经由带传动机构、副箱的第1输出轴、第1副轴、和带传动机构与发动机输出轴联动。齿轮箱通过上述齿轮变速机构将输入轴的驱动力变速,通过锥齿轮机构进行方向转换并传递给脱粒滚筒。0005在联合收割机中,作为具备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转驱动FORWARDDRIVING和反转驱动REVERSEDRIVING的动力传递机构的联合收割机,以往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0006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3种动力传递机构。0007第1动力传递。

11、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副箱的输入轴,将该副箱的收割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并具备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内部的动力切换机构。0008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设置在将上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收割输入轴的收割用传递轴上的齿轮和反转齿轮,具备滑动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出轴上的滑动齿轮。当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时,该动力切换机构将正转方向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当与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反转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时,该动力切换机构将反转方向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0009第2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驱动轴传递给脱粒装置侧变速箱。

12、的输入轴,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行进变速箱的HST,并具备设置在上述脱粒装置侧变速箱中的收割输出轴和从上述行进变速箱突出的作业输出轴。0010上述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出轴经由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离合器对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上述行进变速箱的作业输出轴经由收割反转离合器对收割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0011当收割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当收割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0012第3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驱动轴传递给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入轴,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出轴的驱动。

13、力经由带、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离合器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将该收割输入轴的驱动力经由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2/21页5动力切换机构传递给收割两轴。0013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收割输入轴上的正转用锥齿轮和反转用锥齿轮,具备以与正转用锥齿轮和反转用锥齿轮啮合的状态固定在收割输入轴上的锥齿轮、和花键嵌合在收割输入轴上的滑动部件。该动力切换机构在滑动部件嵌合在正转用锥齿轮的槽部中时,将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在滑动部件嵌入到反转用锥齿轮的槽中时,将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001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66670号公报JP11266670A。

14、参照段落0021、0022、图1图4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1123号公报JP2004121123A参照段落00160023、0028、0029、0033、0035、0036、图4、图6、图80016在联合收割机中,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收割部向与在作业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则容易解决堵塞。0017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下,将正反转切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或者装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动机构。这样,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

15、倾向。此外,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向。发明内容001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合收割机。001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该传动箱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其中,收割输出轴以被向与上述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中,设置有正转离合器,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

16、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FORWARDDRIVE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设置有反转离合器,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REVERSEDRIVE传递给上述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轴。0020根据该结构,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时,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所以收割输入轴被正转驱动。0021另一方面,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反转。

17、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时,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所以收割输入轴被反转驱动。0022由此,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堵塞,同时能够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3/21页6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0024根据该结构,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

18、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线的形状或与其接近的状态并列,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体侧视中的大小。0025由此,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得到对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维持在接合状态。0027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容易避免由收割部的反转驱动带来的故障发生的状态获得对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0028即,如果收割部被长时间地反转驱动,则有时会在收割部的装置上作用过大的力。根据该结构,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对反转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维持。由此,当对收割部反转驱动时,间歇地进行反转离合器向接合状态的切。

19、换操作等,容易注意使收割部的反转驱动不会额外长。0029另外,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有的联合收割机设置为使分草体的前端部在收割作业姿势中尽量接近地面,以使得当使分草体在分草部位附近的谷杆处于倒伏的姿势的状态下作用时,将分草倒伏姿势的谷杆也尽量多地拉起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614708号公报JP2006014708A、特别是段落0022、图1、图2。0030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虽然在收割前处理部的割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分草体,但在谷杆较大程度地倒伏的情况下,有时割宽端部附近的倒伏的谷杆不会被分草体拉起而成为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的状态。0031如果倒伏谷杆这样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则有时会成为谷杆被对。

20、地位于较低位置的分草体的下缘踏扁的状态,进一步倒伏而成为不能连将穗头侧扬起的划入卷筒产生的拉起作用都不能施加的状态。0032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收割部上设置有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将栽种谷杆分草的分草体,该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0033根据上述结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在该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因此,在存在该。

21、间隙的部位处,避免了倒伏并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的状态的谷杆成为被强力地压扁的状态,所以具有容易施加上方的扬起用的划入卷筒等其他装置所产生的拉起作用的优点。00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割刃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高,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割刃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4/21页70035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是将与地面的间隙较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作为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割刃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的结构,所以使没有倒伏谷。

22、杆的没有踏扁的状态持续到割刃附近,具有容易利用割刃良好地进行切割倒伏谷杆的优点。0036此外,割刃的紧前位置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也可以设定在与割刃前端相同程度的高度位置。0037根据上述结构,比割刃前端位置靠下方侧的分草体对倒伏谷杆的踏扁更加可靠地不易发生,所以具有容易更加良好地进行割刃对倒伏谷杆的切割的优点。0038此外,也可以在比割刃靠前方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从上述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形成有倾斜下缘,该倾斜下缘相对于接近割刃侧的下缘部分越靠近前端侧越高。0039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将从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形成为,相对于接近割刃的后端侧部位的下端部分越靠。

23、近前端侧越高的倾斜下缘,则分草体的前端位置的对地高度成为从地面离开相当多的较高的位置。因此,较大程度地倒伏的状态的谷杆不能受到分草体的拉起作用,相反地沿着倾斜下缘被向分草体的下缘侧引导。0040以往,以尽量有效地发挥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为目的而使分草体前端的位置尽量接近地面被作为技术常识,但是在本发明中,转换了思路而采用了产生上述那样的作用的结构。0041即,使分草体前端位置较高,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仅对其拉起作用容易顺利地进行的、不是极端的倒伏状态的谷杆作用,如果对较大程度地倒伏的谷杆勉强施加分草作用,则有可能缠绕的谷杆会碎裂或发生脱粒,所以向没有施加拉起作用的下缘侧引导,并且能够在不易发生踏扁的状。

24、态下切割。0042因此,具有一边在不易发生谷杆的拉碎或踏扁的状态下进行分草体的谷杆的分草及拉起作用,一边容易良好地进行收割作业的优点。0043对于其他特征结构以及由该其他特征结构发挥的有利的效果,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的说明就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0044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0045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0046图3是传动机构的线图。0047图4是传动箱配设部和操作部的主视图。0048图5是链条传动机构的侧视图。0049图6是操作部的立体图。0050图7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操作状态、加速器操作件的向高速位置的操作状态、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操。

25、作状态、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牵制机构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0051图8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操作状态、加速器操作件的向低速位置的操作状态、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操作状态、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牵制机构的解除状态的侧视图。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5/21页80052图9A是张紧轮体的链条张紧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图9B是表示张紧限制体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0053图10是链条张紧机构的剖视图。0054图11是表示收割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0055图12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0056图13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上下方向剖视图。0057图。

26、14是表示铸模的剖视图。0058图15是图14的XVXV线剖视图。0059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视图。0060图17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0061图18是表示螺旋钻驱动部的结构的右视图。0062图19是表示螺旋钻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0063图20是表示链条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右视图。0064图21是表示链轮和第3链轮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0065图22是划入卷筒的右视图。0066图23是划入卷筒的右侧部分的纵剖主视图。0067图24是划入卷筒的左侧部分的纵剖主视图。0068图25是划入卷筒的尖叉安装部的纵剖侧视图。0069图26是收割前处理部的右视图。

27、。0070图27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主视图。0071图28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72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0073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不同的明确表示,以联合收割机的前进方向为基准,将左右及上下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或横向以及上下方向。0074第1实施方式0075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是该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自动行驶机体,该自动行驶机体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1、1自动行驶并且具有装备有驾驶座席2的驾驶部3,在该自行进机体的机体框架4的后部侧具备沿自行进机体横向并列设置的脱粒装置5和。

28、谷粒装袋部6,在上述脱粒装置5的前部具备连结有给料器11的收割部10。该联合收割机是收获稻、麦等的谷粒的设备,如以下这样构成。0076上述收割部1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给料器11以外,还在该给料器11的前端部具备连结有分草框架12的前处理装置13。0077上述收割部10通过上述给料器11相对于脱粒装置5的上下摆动操作,在位于分草框架12的下部的平台14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和上述平台14从地面较高地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升降。当使收割部10成为下降作业状态并使自行进机体行进时,上述前处理装置13通过位于分草框架12的前部的左右一对的分草体15、15将作为收说明书CN102090202A。

29、CN102090205A6/21页9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和作为非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分草,一边通过位于收割装置16的上方的划入卷筒17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向分草框架12的后方侧划入,一边通过推子形的上述收割装置16进行收割处理,通过位于上述平台14的上表面侧的螺旋钻18将收割谷杆输送到靠近给料器11的前侧,通过上述螺旋钻18所一体旋转自如地装备的划入杆19将位于给料器11的前侧的收割谷杆送入到给料器11的入口未图示中。给料器11通过位于其内部的给料输送机11A参照图3将来自上述划入杆19的收割谷杆输送到给料器11的后端部,将收割谷杆的从根部到穗头的整体从位于该后端部的排出口未图示供给到脱粒装置。

30、5的脱粒室未图示中。0078上述脱粒装置5通过绕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轴心转动的脱粒滚筒5A参照图3对供给到脱粒室中的收割谷杆进行脱粒处理,将脱粒处理物分离处理为脱粒谷粒与排出麦秆,并将脱粒谷粒供给到上述谷粒装袋部6的装袋容器6A中。0079如图1、图2所示,上述谷粒装袋部6除了具备上述装袋容器6A以外,还具备袋支撑杆6C,分别对应于在该装袋容器6A的行进机体前后方向上并列的两个谷粒排出筒6B地设置在装袋容器6A的下方;兼用作带承接平台的作业平台6D,配置在该袋支撑杆6C的下方地设置在上述机体框架4上;和支撑在上述机体框架4的横端部上的辅助平台6E。辅助平台6E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在从机体框架4。

31、向横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下降使用姿势、和从该下降使用姿势上升摆动而沿着行进机体上下方向的上升收纳姿势之间切换。0080上述自行进机体具备设置在上述驾驶座席2的下方的发动机20。图3是将上述发动机20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行进装置1、上述脱粒装置5和上述收割部10的传动机构的线图。如该图所示,上述传动机构的行进传动部将上述发动机20的输出轴20A的驱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21传递给行进变速装置22的输入轴22A,将该行进变速装置22的输出轴22B的驱动力输入到行进变速箱23中,并通过行进变速箱23传递给上述左右一对的行进装置1、1。0081上述行进变速装置22与上述行进变速箱23的箱体连续设置。该行进变速装。

32、置22构成为具有具备上述输入轴22A作为泵轴的可变容量形的轴向柱塞型AXIALPLUNGERTYPE的液压泵、和被来自该液压泵的压力油驱动的轴向柱塞型的液压马达。即,行进变速装置22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0082上述传动机构的作业传动部使上述发动机20的输出轴20A经由带传动机构25与脱粒装置5的扬谷扇驱动轴WINNOWINGFANDRIVINGSHAFT26的一端侧联动,使该扬谷扇驱动轴26的另一端侧经由带传动机构27与脱粒装置5的第一螺旋输送机28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9联动,使设置在上述带传动机构27上的动力取出轴30经由带传动机构31与脱粒装置5的分选装置驱动轴32联动。0083上述传动。

33、机构的作业传动部将从上述发动机20的上述输出轴20A输出的驱动力经由上述带传动机构25、上述扬谷扇驱动轴26、和设置在该扬谷扇驱动轴26的另一端侧的带传动机构35传递给传动箱36的箱输入轴37,将该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从传动箱36的脱粒输出轴38传递给脱粒滚筒5A,将上述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经由正转离合器FORWARDCLUTCH40、或者经由传动箱36的收割输出轴39和反转离合器REVERSECLUTCH41传递给收割部10的收割输入轴42。对于该动力传递进一步详细说明。0084即,如图2、图4所示,上述传动箱36以支撑在脱粒装置5的前壁部上的方式,设置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

34、2090205A7/21页10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并且是上述给料器11的后端部的上方的位置。如图3所示,传动箱36将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38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传动箱36的横向的中央部。传动箱36将箱输入轴37与收割输出轴39分散配置在传动箱36的横向一端侧和横向另一端侧,并且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38横向并列配置,进而箱输入轴37和收割输出轴39也沿横向配置。脱粒滚筒输出轴38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脱粒滚筒5A的旋转支轴上。0085上述传动箱36容纳有锥齿轮机构43。该锥齿轮机构43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箱输入轴37的端部上的锥齿轮输入锥齿轮的一例43A、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收割输出轴3。

35、9的端部上的锥齿轮第1输出锥齿轮的一例43B、以及以与对置的两锥齿轮43A、43B啮合的状态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脱粒滚筒输出轴38上的锥齿轮第2输出锥齿轮的一例43C。即,锥齿轮机构43使横向的箱输入轴37与前后朝向的脱粒输出轴38可以联动,并且使箱输入轴37与收割输出轴39在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39的旋转方向为相反的旋转方向的状态下联动。0086如图3、图4所示,上述正转离合器40为带张紧离合器,通过卷绕在上述箱输入轴37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一端侧上的传动带40A借助张紧部件40B的张紧轮体40C在拉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该正转离合器40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

36、换。张紧部件40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该正转离合器40通过被切换操作为接合状态,将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10向正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42。0087如图3、图4所示,上述反转离合器41为带张紧离合器,通过卷绕在上述收割输出轴39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另一端侧上的传动带40A借助张紧部件41B的张紧轮体41C在张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切换操作,该反转离合器41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张紧部件41B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该反转离合器41通过被切换操作为接合状态,将收割输出轴39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10向反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

37、轴42。0088如图3所示,上述收割输入轴42为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11A的输送机驱动轴。上述收割输入轴42经由传动链条44与收割装置16的驱动轴45联动。该驱动轴45与上述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通过传动链条47联动。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与划入卷筒17的驱动轴48通过利用了传动链条49和传动带50的联动机构联动。0089收割输入轴42当被传递正转方向的驱动力时,将收割部10的给料输送机11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和划入卷筒17向正转方向驱动,以进行通常的前处理作业及输送作业,当被传递反转方向的驱动力时,将收割部10的给料输送机11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和划入卷筒17向与通常的作业用旋。

38、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0090图4表示设置在上述驾驶部3中以进行上述正转离合器40与上述反转离合器41的切换操作、和上述发动机20的调速操作的操作部的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图6是上述操作部的立体图。如这些图与图2所示,上述操作部具备设置在驾驶座席2的横侧的操作盘51、沿横向并列设置在该操作盘51上的杆形的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和杆形的加速器操作件53、以及设置在上述操作盘51的与驾驶座席侧相反侧的横外侧的杆形的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0091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经由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该操作件52的基部上的旋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8/21页11转支轴55支撑在。

39、支撑部件56上,绕上述旋转支轴55的横向轴心摆动。上述支撑部件56安装在操作盘51的背面侧。该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通过具备摆动臂61的联动机构60与正转离合器40的张紧部件40B联动,所述摆动臂61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旋转支轴55的与连结有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一侧相反侧的端部上。0092如图6、图7所示,上述联动机构6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摆动臂61以外,还具备摆动连杆63,一端部经由连结销62相对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该摆动臂61的自由端部上;和操作线缆64,使该摆动连杆63的另一端部通过内线缆与正转离合器40的张紧部件40B联动。0093图7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

40、”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对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绕旋转支轴55的横向的轴心沿着操作盘51的引导槽51A参照图4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摆动操作,而使其位于引导槽51A的前端侧时,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成为接合位置“ENGAGED”。于是,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对摆动臂61进行上升摆动操作,对摆动连杆63进行拉起操作。由此,操作线缆64的内线缆被拉伸操作,对张紧部件40B进行摆动操作以按压作用在传动带40A上,传动带40A成为拉紧状态,正转离合器40成为接合状态。0094图8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的向脱离位置“DISENGAGED”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使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位于上述引导槽51A的后。

41、端侧时,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成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于是,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对摆动臂61进行下降摆动操作,对摆动连杆63进行下降操作。由此,操作线缆64的内线缆被松弛操作,对张紧部件40B进行摆动操作以解除对传动带40A的按压,传动带40A成为松弛状态,正转离合器40成为脱离状态。0095如图4、图6、图7所示,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连结在反转离合器41的张紧部件41B上,经由该张紧部件41B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0096图8表示反转离合器41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绕上述收割输出轴39的横向的轴心进行上。

42、升摆动操作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成为接合位置“ENGAGED”。于是,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对张紧部件41B向接合侧进行摆动操作。由此,张紧辊41C对传动带41A进行拉紧操作,反转离合器41成为接合状态。此时,反转离合器41通过由人为操作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维持在接合位置“ENGAGED”,来维持接合状态。0097图7表示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脱离位置“DISENGAGED”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维持操作解除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自然地下降摆动,成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于是,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对张紧部件41B向脱离。

43、侧摆动操作。由此,张紧辊41E将传动带41A的拉紧操作解除,传动带41A成为松弛状态,反转离合器41成为脱离状态。0098如图4所示,上述加速器操作件53经由贯穿插入其基端侧的支轴57支撑在支撑部件58上,绕支轴57的横向的轴心摆动。支撑部件58安装在操作盘51的背面侧。该加速器操作件53通过内线缆的一端侧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的基端部上的操作线缆未图示与发动机20的加速装置未图示联动。0099图7表示加速器操作件53向高速位置“HIGH”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对加速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205A9/21页12器操作件53绕支轴57的横向轴心沿着操作盘51的引导槽51。

44、B参照图4进行摆动操作,使其位于引导槽51B的后端侧。于是,加速器操作件53成为高速位置“HIGH”,将加速装置操作为高速状态。由此,发动机20成为以设定为作业用的高转速旋转的作业用高速状态。0100图8表示加速器操作件53的向低速位置“LOW”的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使加速器操作件53位于上述引导槽51B的前端侧。于是,加速器操作件53成为低速位置“LOW”,将加速装置操作为低速状态。由此,发动机20成为以设定为收割部10的反转驱动用的低转速旋转的非作业用低速状态。0101如图4、图6、图7所示,上述操作部具备牵制机构70,具有由一端侧连结在上述摆动臂61上的带板材构成的牵制体71;和高速反。

45、转牵制机构80,具有连结在上述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由弯曲杆体构成的高速反转牵制体81。0102上述牵制机构7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牵制体71以外,还具备接触部73,该接触部73由从上述张紧部件41B朝向上述操作盘51的上表面侧延伸出的弯曲杆72构成。0103牵制体71通过由连结在上述摆动臂61上的带板材构成,经由摆动臂61与旋转支轴55支撑在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上,并与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一体移动。接触部73通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张紧部件41B延伸出的弯曲杆72构成,成为设置在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上以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一体移动的状态。0104图7是牵制机构70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

46、图。如该图所示,当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被操作到接合位置“ENGAGED”时,牵制体71被摆动臂61上升操作到与操作盘51的配置高度相同的配置高度。于是,牵制体71成为由带板材的端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71A进入到上述接触部73的移动路径中的作用位置。由此,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从脱离位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则牵制体71通过上述牵制作用部71A与上述接触部73的抵接来使得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不能向接合位置“ENGAGED”移动。0105即,当正转离合器40处于接合状态时,牵制机构70成为作用状态,以通过牵制体71的牵制作用部71A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47、所具备的接触部73的抵接,来牵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切换,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0106图8是牵制机构70的解除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当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被操作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时,牵制体71被摆动臂61下降操作到低于操作盘51的配置高度的位置。于是,牵制体71成为从上述接触部73的移动路径退出到其外部的解除位置,避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从脱离位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时的、上述接触部73与上述牵制作用部71A的抵接。0107即,当正转离合器40处于脱离状态时,牵制机构70成为解除状。

48、态,以解除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切换牵制,由此解除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牵制。0108上述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高速反转牵制体81以外,还具备由上述弯曲杆72构成的接触部82。0109高速反转牵制体81通过由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弯曲杆构成,而支撑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并与加速器操作件53一体移动。接触部82通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张紧部件41B延伸出的弯曲杆72构成,成为设置在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上以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一体移动的状态。高速反转牵制体81具备由构成它的弯曲杆体的说明书CN102090202ACN102090。

49、205A10/21页13弯曲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83。该高速反转牵制体81在位于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部位与上述牵制作用部83之间的部位,移动自如地维持在支撑于上述操作盘51上的保持器84上。保持器84支撑在上述操作盘51上。0110图7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当加速器操作件53被操作到高速位置“HIGH”时,高速反转牵制体81被加速器操作件53移动操作到行进机体后方侧。于是,高速反转牵制体81成为作用位置,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从脱离位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则通过上述牵制作用部83与上述接触部82的抵接,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移动施加阻力。0111即,当发动机20处于作业用高速状态时,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成为作用状态,以通过高速反转牵制体81的牵制作用部83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所具备的接触部82的抵接,使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难以移动到接合位置“ENGAGED”,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0112图8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的解除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当加速器操作件53被操作为低速位置“LOW”时,高速反转牵制体81被加速器操作件53移动操作到行进机体前方侧。于是,高速反转牵制体81成为解除位置,避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被从脱离位置“DISENG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