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918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0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38161.2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号:

CN105317471A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D 11/00申请日:20151126|||公开

IPC分类号:

F01D11/00

主分类号:

F01D11/00

申请人: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郑宏伟; 徐厚达; 罗海华; 田文俊; 李炜; 陈浩; 王彬; 孙宇

地址:

310030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科技经济园西园一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代理人:

张狄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调节量进行数字量化,准确而且比较真实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方法采用圆周等分压制铅丝的方式,汽缸下半部套在水平结合面处的间隙通过塞尺测量,其他部位的汽封间隙将相应规格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固定,吊放转子在工作位置,粘放在汽封齿上的铅丝就被压出一道沟痕,吊出转子,通过汽封间隙测量尺测量铅丝沟痕剩余部分的厚度,该厚度就是汽封间隙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汽封间隙所要调整的值,然后根据该值再对汽轮机汽封间隙进行调整。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调节量进行准确数字量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圆周等分压制铅丝的方式,汽缸下半部套在水平结合面处的间隙通过塞尺测量,其他部位的汽封间隙将相应规格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固定,吊放转子在工作位置,粘放在汽封齿上的铅丝就被压出一道沟痕,吊出转子,通过汽封间隙测量尺测量铅丝沟痕剩余部分的厚度,该厚度就是汽封间隙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汽封间隙所要调整的值,然后根据该值再对汽轮机汽封间隙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间隙测量和调整前,需初步找中调整轴系,清理汽封块和弹簧片,测量和调整隔板和轴端汽封套洼窝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块背弧侧预先用楔形垫块固定死,当汽封块与铅丝之间有作用力时汽封块不退让,楔形垫块选用金属材质或较硬的木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块铅丝铺设中,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分别在距离汽封块两侧端部1.5cm铺设两处铅丝,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除两侧端部1.5cm铺设铅丝之外,中间部分等分铺设铅丝,并保证间隔在20c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铅丝压制后的最终绝对值确认时,进行全实缸压铅丝测量,与半缸数据做比较,对于偏差趋势大于0.10mm的汽封,将其部套的相对于转子的中心调整,量取轴封体、低压内缸相对于转子中心位置的相对数值,作为参照基准R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块修刮和汽封间隙复测时,根据前面所测量的铅丝压缩后的绝对值与设计值做比较确定出此处汽封齿的修刮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间隙修正因素中,定量考虑猫爪膨胀变形、汽缸自重垂弧、整圈汽封膨胀间隙的影响和转子旋转及油膜对转子中心位置的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封间隙修正因素中,定性考虑汽封弹簧片质量的影响和加工和测量偏差对调整、转子垂弧的影响和隔板、汽封膨胀变形、上半隔板套内的隔板是否全部落到位和施工人员工艺水平对调整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轮机汽封间隙偏大时,需要修刮汽封“工”字型接触面两侧背弧,或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当汽轮机汽封间隙偏小时,需要冲击两侧背弧,要严格控制背弧捻打量,以保证汽封背弧密封状态良好;当间隙过大或过小时,均需要更换新的汽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汽封块铅丝压制如下: 铅丝粘贴前:转子在汽缸内,通过调整转子两端吊索的长度,使转子前后轴颈能同时脱离轴瓦升起或同时降落在轴瓦上;在汽缸本体或轴承座上安装防止转子发生轴向和径向偏移的支架,在转子处于“K”值位置时定位; 下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起吊转子时要检查吊索的位置和长短是否在原有合格位置,在转子下落过程中如果发现转子偏离轴向或径向限位装置时,为了防止微量调整行车时转子部件将限位装置碰撞移位,应将转子缓缓吊起直至转子最低的部分脱离限位装置时方可通过微量调整行车来找中转子;当确定汽缸下半部分所有汽封齿上的铅丝已全部压制完毕,吊离转子,测量下半部分汽封间隙并详细记录; 上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将上半持环、下半持环、汽封体、隔板套的中分面清理干净,无高点、无毛刺;用行车将上半部套吊装到位,在上半部套的下平面距离下半部套中分面30cm左右距离时,使用钢直尺测量上、下半部套四角中封面间的间距,通过调整手拉葫芦使它们四角的间距相差1mm以内,然后均匀落下部套;对称紧固中分面螺栓,使用塞尺检查中分面间隙应达到0.05mm塞尺不入,然后对称松开螺母,缓慢提升部套直至完全脱离开转子,然后将设备放回原位。

说明书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适用于火力、燃气、核电各类型汽轮机组的安装和检修,主要用于精细调整汽轮机汽封径向间隙。

背景技术

汽封间隙的调整是汽轮机安装和检修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汽封间隙太小,转子容易磨碰。汽封间隙太大,漏汽量增加,降低汽轮机的内效率,同时,高、中压缸蒸汽会从轴端漏出影响润滑油品质,低压缸轴端漏入空气降低机组真空。

目前测量汽封间隙一般采用贴胶布的方法,根据胶布上红丹的压痕判断汽封间隙,一层医用胶布厚度为0.25mm,完全凭经验,人为误差大,调整比较盲目。包括人员因素(调大间隙保证安全,调整操作有误)、设备因素(弹簧片弹性差,调整块松动,汽封背弧有毛刺)、工艺因素(过大过小的间隙无法测量,凭经验估计,无法定量)在内导致汽封间隙调整不成功。

现在也有一些相对较好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如公开日为2011年10月12日,公开号为CN10221311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组汽封径向间隙测量修整方法,该方法使用汽封间隙测量尺对整圈的汽封间隙进行定量测量,读出其实际间隙值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修刮,汽封间隙测量尺包括测量杆以及位于测量杆上端部的百分表和位于测量杆下端部的测量头,所述的测量杆内设置通孔,通孔上部设置丝套,丝套内设置测量针,测量针顶部与百分表相连,测量针中部外套弹簧,弹簧顶部与丝套固定连接,弹簧末端连接紧力套管,紧力套管固定在测量针上,该方法的工艺较为复杂。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调节量进行数字量化,准确而且比较真实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调节量进行数字量化,准确而且比较真实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的特点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圆周等分压制铅丝的方式,汽缸下半部套在水平结合面处的间隙通过塞尺测量,其他部位的汽封间隙将相应规格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固定,吊放转子在工作位置,粘放在汽封齿上的铅丝就被压出一道沟痕,吊出转子,通过汽封间隙测量尺测量铅丝沟痕剩余部分的厚度,该厚度就是汽封间隙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汽封间隙所要调整的值,然后根据该值再对汽轮机汽封间隙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间隙测量和调整前,需初步找中调整轴系,清理汽封块和弹簧片,测量和调整隔板和轴端汽封套洼窝中心。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块背弧侧预先用楔形垫块固定死,当汽封块与铅丝之间有作用力时汽封块不退让,楔形垫块选用金属材质或较硬的木材质。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块铅丝铺设中,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分别在距离汽封块两侧端部1.5cm铺设两处铅丝,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除两侧端部1.5cm铺设铅丝之外,中间部分等分铺设铅丝,并保证间隔在20cm以内。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铅丝压制后的最终绝对值确认时,进行全实缸压铅丝测量,与半缸数据做比较,对于偏差趋势大于0.10mm的汽封,将其部套的相对于转子的中心调整,量取轴封体、低压内缸相对于转子中心位置的相对数值,作为参照基准R值。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块修刮和汽封间隙复测时,根据前面所测量的铅丝压缩后的绝对值与设计值做比较确定出此处汽封齿的修刮量。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间隙修正因素中,定量考虑猫爪膨胀变形、汽缸自重垂弧、整圈汽封膨胀间隙的影响和转子旋转及油膜对转子中心位置的影响。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汽封间隙修正因素中,定性考虑汽封弹簧片质量的影响和加工和测量偏差对调整、转子垂弧的影响和隔板、汽封膨胀变形、上半隔板套内的隔板是否全部落到位和施工人员工艺水平对调整的影响。

作为优选,本发明当汽轮机汽封间隙偏大时,需要修刮汽封“工”字型接触面两侧背弧,或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当汽轮机汽封间隙偏小时,需要冲击两侧背弧,要严格控制背弧捻打量,以保证汽封背弧密封状态良好;当间隙过大或过小时,均需要更换新的汽封块。

作为优选,本发明汽封块铅丝压制如下:

铅丝粘贴前:转子在汽缸内,通过调整转子两端吊索的长度,使转子前后轴颈能同时脱离轴瓦升起或同时降落在轴瓦上;在汽缸本体或轴承座上安装防止转子发生轴向和径向偏移的支架,在转子处于“K”值位置时定位;

下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起吊转子时要检查吊索的位置和长短是否在原有合格位置,在转子下落过程中如果发现转子偏离轴向或径向限位装置时,为了防止微量调整行车时转子部件将限位装置碰撞移位,应将转子缓缓吊起直至转子最低的部分脱离限位装置时方可通过微量调整行车来找中转子;当确定汽缸下半部分所有汽封齿上的铅丝已全部压制完毕,吊离转子,测量下半部分汽封间隙并详细记录;

上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将上半持环、下半持环、汽封体、隔板套的中分面清理干净,无高点、无毛刺;用行车将上半部套吊装到位,在上半部套的下平面距离下半部套中分面30cm左右距离时,使用钢直尺测量上、下半部套四角中封面间的间距,通过调整手拉葫芦使它们四角的间距相差1mm以内,然后均匀落下部套;对称紧固中分面螺栓,使用塞尺检查中分面间隙应达到0.05mm塞尺不入,然后对称松开螺母,缓慢提升部套直至完全脱离开转子,然后将设备放回原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测量值数字化,改正以往的贴胶布法,靠人工经验,误差较大的缺点。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在测量和调整汽封间隙过程中,包括人员、设备、工艺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各个影响因素的改进措施并加以修正,确保采用等圆周压制铅丝测量和调整汽封间隙的准确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所测量的铅丝压缩后的绝对值与设计值做比较确定出此处汽封齿的修刮量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猫爪支撑结构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猫爪支撑结构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整圈汽封膨胀间隙的影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转子旋转及油膜对转子中心位置的影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上半隔板套内的隔板是否全部落到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采用圆周等分压制铅丝的方式,汽缸下半部套在水平结合面处的间隙通过塞尺测量,其他部位的汽封间隙将相应规格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固定,吊放转子在工作位置,粘放在汽封齿上的铅丝就被压出一道沟痕,吊出转子,通过汽封间隙测量尺测量铅丝沟痕剩余部分的厚度,该厚度就是汽封间隙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汽封间隙所要调整的值,然后根据该值再对汽轮机汽封间隙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的工艺流程及要求如下:

1)汽封间隙测量和调整前的检查

汽封间隙调整时机组应满足以下条件:机组转子定位,完成轴系初步找中调整,各级隔板、平衡环、轴封体中心调整结束,各汽缸完成全实缸试扣后配合良好无卡涩。

汽封块和弹簧片的清理:汽封块对口接触面平整、无毛刺,汽封齿无卷边。洼窝无损伤、无锈、无污。检查弹簧片是否有变形和裂纹,确定其弹性是否良好。初步进行汽封块整圈膨胀间隙的测量,保证汽封块整圈存在间隙,防止汽封块顶死影响汽封径向间隙的测量。

隔板和轴端汽封套洼窝中心测量和调整:在汽轮机轴系找中结束后,方可进行隔板、轴封洼窝找中。洼窝中心找正时要考虑修正因素。调整汽封套(隔板套、隔板)下半部两侧挂耳垫片时,若洼窝两侧中心调整量大于0.20mm,则不允许通过对部套两侧挂耳进行调整来实现,必须通过调整底部和顶部定位键来完成,调整两侧挂耳后要检查、调整挂耳的膨涨间隙。

2)楔形垫块的安装

汽封块楔形垫块可选用金属块或材质较硬的木块,汽封块楔形垫块安装前应确认汽封块对口间隙已调整完毕,汽封块及相对应的持环位置的汽封槽道已光滑无高点。

根据该汽封块在其持环位置水平中分面处背部到持环槽道的绝对尺寸(游标卡尺测量),确定楔形垫块(木楔)支撑点的高度(楔形垫块过盈0.05-0.1mm)

安装持环或汽封体90°位置汽封块,安装时要确定汽封块在90°的位置偏差小于3mm。

木楔长度30mm左右,两个支撑点的长度3-5mm,中心间距20mm,支撑点中心到最近木楔端部的距离20mm。

每块汽封块有两只木楔在两端部对称敲入至木楔长度的1/2位置即可,长度偏差小于2mm。每两个汽封块在即将合拢前应用锯条或塞尺将汽封块端面的污垢清洗干净,确保两汽个封块端面能充分接触无间隙。相邻汽封块应无明显错口。

上、下半部汽封块安装完毕后,应再次复检,确保对口间隙。

3)汽封块铅丝铺设

铅丝的选择:表面要光滑、圆度要标准。根据不同位置的汽封间隙选择相应直径的铅丝(根据设计值保证铅丝的压缩量在30%~50%范围内)。

铅丝的位置: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分别在距离汽封块两侧端部1.5cm铺设两处,当汽封块长度>20cm时,除分别在距离汽封块两侧端部1.5cm铺设两处之外,中间部分等分铺设铅丝,并保证其间隔在20cm以内。

铅丝的形状:近年来较为广泛的新型汽封主要有布莱登汽封、蜂窝汽封、接触式汽封、侧齿式汽封,汽封的工作原理不同,但是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基本一样。对于梳齿式汽封,高齿、齿间距≤3mm,采用“V”型铅丝;低齿偶数齿、齿间距≤3mm,采用“U”型铅丝(两个齿合用一个“U”型铅丝);低齿、齿间距>3mm,采用“V”型铅丝。

4)汽封块铅丝压制

铅丝粘贴前:转子在汽缸内,通过调整转子两端吊索的长度,使转子前后轴颈基本上能同时脱离轴瓦升起或同时降落在轴瓦上。在汽缸本体或轴承座上安装防止转子发生轴向和径向偏移的支架,在转子处于“K”值位置时定位。

下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起吊转子时要检查吊索的位置和长短是否在原有合格位置,在转子下落过程中如果发现转子偏离轴向或径向限位装置时,为了防止微量调整行车时转子部件将限位装置碰撞移位,应将转子缓缓吊起直至转子最低的部分脱离限位装置时方可通过微量调整行车来找中转子。当确定汽缸下半部分所有汽封齿上的铅丝已全部压制完毕,吊离转子,测量下半部分汽封间隙并详细记录。

上半部分汽封铅丝压制:将上、下半持环(隔板)、汽封体、隔板套的中分面清理干净无高点、无毛刺。用行车将上半部套吊装到位,在上半部套的下平面距离下半部套中分面30cm左右距离时,使用钢直尺测量上、下半部套四角中封面间的间距,通过调整手拉葫芦使它们四角的间距相差1mm以内,然后均匀落下部套。对称紧固中分面螺栓,使用塞尺检查中分面间隙应达到0.05mm塞尺不入,然后对称松开螺母,缓慢提升部套直至完全脱离开转子,然后将设备放回原位。

压制铅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喷嘴组速度级单齿汽封在装配时采用包紧方式,常因汽封安装质量问题而脱出,因此在采用压铅丝法测量时会将汽封片压进槽道。而实际运行中,由于汽流的作用力,会将汽封片恢复到安装位置(严重时会出现汽封片脱落现象及汽封槽道被汽流吹损现象)。对此,要在汽封块背弧侧预先用木楔固定死,使汽封块与铅丝之间有作用力时汽封块不向后退让。(2)压铅丝法尽量让专人负责,以减少测量误差。(3)在测量铅丝沟痕剩余部分厚度时,卡尺的尺口部位需要很薄,也就是说必须卡到压出沟痕的底部,否则测出的间隙要大于实际间隙。如果没有专用卡尺,则现场进行研磨,要求磨出的卡吃口既要薄又不能损伤尺口。

5)铅丝压缩后的最终绝对值确认

最后进行全实缸(紧汽缸螺栓消除中分面间隙,凝汽器热井保持工作水位,凝汽器水侧具备条件的可以通水)压铅丝确认,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与之前半缸数据做比较,对于偏差趋势大于0.10mm的汽封将其部套的相对于转子的中心调整,可以消除缸体刚度和重量对铅丝测量的影响。使得汽封径向间隙的制作与厂家设计值的统一性。调整完毕后在高、中压缸前后端部轴封处、低压末级叶顶汽封处,量取轴封体、低压内缸相对于转子中心位置的相对数值,作为之后判定汽缸内汽封间隙位移量的一个参照基准R值。

当机组完成正式扣缸后、轴系调整完毕后都应监测R值的变化量,如果两种状态的数据偏差趋势大于0.10mm,应将汽缸相对于转子的中心位置根据数据做以调整,来消除扣缸后缸体及连接管道的整体自重垂弧、转子垂弧、内应力的产生、轴系调整对缸内汽封径向间隙的影响。

通过最终的调整方能使得汽封间隙状态与原始铅丝压制数值相符。从而保证了汽封间隙的精确调整,确保了汽封间隙最终状态与原始铅丝压制数值的相符。

6)汽封块修刮和汽封间隙复测

按照图2所示,根据前面所测量的铅丝压缩后的绝对值与设计值做比较确定出此处汽封齿的修刮量。汽封齿全部修刮完毕后,应对汽封间隙进行复测,再次对汽封齿进行铅丝铺设、压制、测量工作,然后对于符合厂家要求的汽封间隙值进行确认,对于个别间隙达不到设计值的汽封块进行二次修刮。

本实施例中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的汽封间隙的修正因素如下:

1、猫爪膨胀变形的影响。上缸猫爪支撑方式很少,而且对汽封间隙的影响较小。汽轮机多为下缸猫爪支撑方式,下缸猫爪支撑平面低于机组中心线,机组运行时猫爪温度高于轴承座温度,使缸内汽封洼窝中心抬高,汽缸下半部分整体抬高,造成汽封下部间隙减小,严重时产生碰磨,上部汽封漏汽量明显加大。其中,洼窝中心抬高数值和猫爪的高度、温度、材质有关,因此在测量汽封间隙时需要予以修正,其修正值即为猫爪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封洼窝中心变化量:ΔH=a×H×Δt,其中:H为猫爪高度,a为猫爪线膨胀系数。即下部汽封间隙减小ΔH,而上部汽封间隙增大ΔH。

图3a和图3b分别表示猫爪支撑结构Ⅰ和猫爪支撑结构Ⅱ,根据具体猫爪支撑结构,如果是支撑结构Ⅱ的机组,则向上和向下的膨胀量抵消,猫爪热膨胀对洼窝中心的影响可忽略,具体按照设计中关于猫爪膨胀值的要求,预留出影响值。

2、汽封弹簧片质量的影响。汽封弹簧片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部分弹片弹性减弱。汽封弹片弹力变小或消失,必须更换新的弹片。压铅丝时,每块汽封背面两端楔上木条,防止弹片退让造成假间隙。

3、加工和测量偏差对调整的影响。

对于汽封间隙偏小,需在背弧冲出高点,冲出的高点长度≥5mm,太短后高点经过碰磨会减小。汽封背弧的修刮,以前都为人工修刮。人工修刮厚度不均,而且不能除去根部,现采用专业胎具上车床机械修刮后,背弧加工面精度高,根部也能清除。或使用专用的汽封间隙调整装置进行加工,此时找正比较困难。特别是汽封块两端加工量不同、或为找正所加的调整垫片太多等都会影响到汽封间隙调整的精确度。

4、汽缸自重垂弧的影响。

汽缸内隔板装入越多,下汽缸靠近中间部位的垂弧越大;使汽封的洼窝中心偏下;如果在这是测量下部汽封间隙,那么扣缸后,汽缸结合面间隙小,使下汽缸的刚度增大,垂弧减小,下半汽封间隙变小,上半汽封间隙变大,有可能造成汽封间隙超标。

采用空扣缸拉钢丝测量汽缸变形量,即在不装高、中、低压上、下半隔板(低压缸凝汽器汽侧灌水至高于正常水位,尽量模拟运行状态),拉钢丝,分别测量记录全实缸、半实缸状态下高、中、低压缸内部套洼窝中心数据,并计算出各部套洼窝中心的变化量(即为汽缸垂弧修正值),并将测得的各洼窝垂弧修正数据绘制出一条近似于挠曲曲线的汽封调整修正值曲线,并且根据此修正值曲线,查出各级隔板槽、叶顶汽封槽及轴封洼窝等部位的汽封拟调间隙垂弧修正数据。

对于下汽缸,在半实缸状态下对汽封间隙进行修正、预调,半实缸状态下应调整的汽封间隙=汽封间隙标准+汽缸垂弧修正值。

对于上汽缸,采用在相应隔板或汽缸结合面加垫的方法,模拟全实缸状态上下缸隔板汽封的间隙,加垫的厚度仍为该位置的汽缸变形量数值,最终以该汽封间隙进行验收。

5、转子垂弧的影响。

在汽轮机检修过程中,转子要在转子支架上放置一段时间,由于转子自重将产生垂弧,所以在测量汽封间隙前要将转子在临时支架上定期盘动180°,将垂弧消除后再进行测量。

6、隔板、汽封膨胀变形的影响。

机组运行中,隔板和汽封高温膨胀变形,使汽封块定位凸肩与隔板汽封槽的弧形不吻合,因此,汽封块的定位凸肩不能作为理想的圆弧线进行修刮。

7、整圈汽封膨胀间隙的影响。

如图4所示,汽封间隙偏大,汽封背弧修刮量为B,汽封间隙小,錾子需冲出高点值为A,可见汽封间隙调整后,往往改变了汽封圈的圆周周长(L在1、2、3处各不相同)破坏了原汽封圈的状态;汽封块的膨胀间隙偏大时,可以用备件更换新汽封块。膨胀间隙偏小时,车去汽封块端面超标量。注意:保证汽封块端面要平整光滑,不允许出现错口,相邻汽封块端面接触良好,0.05mm塞尺不入,以保证密封性能。

8、转子旋转及油膜对转子中心位置的影响。转子正常运行中轴瓦和转子之间会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转子旋转后使转子运行中心的位置发生变化。油膜厚度约为0.08mm~0.22mm。

运行中汽轮机转子不是在轴瓦中心位置,而是偏向旋转方向的一侧。一般偏移量A值在0.1~0.3mm,轴颈越粗偏移量越大。因此,可在左侧预留出0.1~0.15mm间隙,相应在右侧减少0.1~0.15mm间隙。或者可让左侧隔板洼窝值比右侧多0.1mm。这样看汽封不是一个整圆,但转子运行时就会成为整圆。

9、上半隔板套内的隔板是否全部落到位。汽轮机隔板有上、下两半组成。上半两端有定位键,当上半隔板落到下半隔板上时,就靠定位键定位使两半隔板重合。在检修过程中键和键槽容易被碰出毛刺,压汽封时上隔板键被毛刺卡住,使上隔板不能落到位,错误地造成上隔板汽封间隙变大。在压汽封之前检查上、下隔板接合面有无毛刺,有毛刺需将其修平。为了检验上、下隔板是否结合严密,将上隔板键两侧摸上红丹,不吊入转子将上隔板吊入汽缸内,用0.05mm厚塞尺检查每一级隔板结合情况。对于间隙超标的隔板,根据红丹接触情况修锉键或键槽。压间隙时,隔板套接合面螺栓紧固完后,敲打上半隔板套背弧面,可防止上半隔板卡在隔板套内。如图6所示。

10、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对调整的影响。

(1)在安装上部隔板以及隔板套的过程中,如果水平中分面螺栓紧力不够,不能保证中分面间隙达到0.05mm塞尺不入,则上半汽封间隙测量值偏大。

(2)安装的汽封块若存在卷边、毛刺,应精心处理,各段汽封齿的接头处应圆滑过渡,不得有错口,相邻汽封块端面接触要良好。

(3)隔板、隔板套底销间隙大,隔板挂耳接触不好也会影响汽封间隙测量的准确性。

(4)调整汽封块背弧处垫片时,加装的垫片不宜过多,且注意垫片不能突出背弧根部T型槽线平面。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汽封间隙调节量进行数字量化,准确而且比较真实的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方法采用圆周等分压制铅丝的方式,汽缸下半部套在水平结合面处的间隙通过塞尺测量,其他部位的汽封间隙将相应规格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固定,吊放转子在工作位置,粘放在汽封齿上的铅丝就被压出一道沟痕,吊出转子,通过汽封间隙测量尺测量铅丝沟痕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