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顶出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05917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3022.7

申请日:

1997.03.13

公开号:

CN1193829A

公开日:

1998.09.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H01R 13/633申请日:19970313授权公告日:2002022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633

主分类号:

H01R13/633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伟图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连接器顶出装置,包括设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定位体,及设于定位体上具有施力臂与顶出臂的顶出器,在定位体与顶出器施力臂间设有能枢转引导、止动与补强的辅强装置,该辅强装置包括设于定位体上的止动座及设于施力臂上的止动空间。该顶出装置结构强度好,并延长连接器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接器顶出装置,具有设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定位体,及设 于所述定位体上具有施力臂与顶出臂的顶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与 施力臂间设有能枢转引导、止动与补强的辅强装置,所述辅强装置包括设于 所述定位体上的止动座及设于所述施力臂上与所述止动座相抵靠的止动空 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座由 所述定位体的壁面一体成型制成并位于所述施力臂枢转行程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 臂上的所述止动空间由所述施力臂上左右两侧的L型枢轴所界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臂的 所述止动空间还设有止动体,所述止动体防止所述施力臂过度按压地抵靠在 所述止动座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座上 设有引导所述止动体抵靠的导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体的 底缘为弧状,所述止动座顶缘为与所述止动体弧形接触的对应弧面,并且所 述施力臂沿所述接触弧面旋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座与 所述导槽并列设置,且所述止动座位于所述导槽下方。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座的 底端还设有一插接定位扣持体的插槽。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臂为 板状,其施力端倾斜一角度。
10: 一种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长形绝缘壳 体,其具有一长形中央槽道,所述槽道至少一边设有端子收容槽;多个导电 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且至少部分延伸在所述中央槽道中,并为接触 部;一顶出装置,设于所述长形绝缘壳体侧边,具有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的 定位体,及设于所述定位体上具有施力臂与顶出臂的顶出器;一辅强装置, 包括设于所述定位体上的止动座及设于所述施力臂上并与所述止动座相抵靠 的止动空间。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止动座由所述定位体壁面一体成型制成并位于所述施力臂枢转行程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臂上的所述止动空间由所述施力臂上左右两侧的L型枢轴所界定。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施力臂的所述止动空间还设有止动体,所述止动体防止所述施力臂过度按压 地抵靠在所述止动座上。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止动座上设有引导所述止动体抵靠的导槽。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止动体底缘为弧状,所述止动座顶缘为与所述止动体弧形接触的对应弧面, 并且所述施力臂沿所述接触弧面旋动。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止动座与所述导槽并列设置,并且所述止动座位于所述导槽下方。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止动座底端还设有插接一扣持体的插槽。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顶出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施力臂为板状,其施力端倾斜一角度。

说明书


连接器顶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好,组配顺畅并不会破坏连接器结构的连接器顶出装置。

    连接器上设置顶出装置的目的在于辅助连接器将插置于其上的电路板顶出以方便拆取现有技术中的顶出装置包括一顶出器及一设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用于定位顶出器的定位体。设于定位体上的顶出器要具备枢转顶出的功能,因此两者在组装配合上必须同时考虑如何定位与枢接,而提供一枢接轴让顶出器能够旋动已为必要的手段。现有技术中有关连接器顶出装置的设计,在专利文献中已有很多的记载,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1475、81212446、81215780、81216903、83207437、83213348以及83217184号,及美国专利第4,898,540、4,975,073、5,074,800、5,106,315、5,211,568、5,302,133、5,364,288以及5,443,394号等。这些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顶出装置组装于连接器上,其设计与使用上都存在一些缺陷。

    前述现有技术中顶出装置的枢接设计,大都是以一枢接轴贯穿定位体与顶出器的轴孔(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5780号),或是在顶出器上设短枢轴,直接枢设于具有弹性的定位体上的枢接孔(如美国专利第5,443,394号),或是在顶出器上设短枢轴镶卡于具有镶槽定位体的枢接孔上(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3213348号)等几种型式。然而上述顶出装置的枢接方式不论采用何种型式,对于顶出器本身的强度及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强度都不理想。例如美国专利第5,443,394号及台湾专利申请第83213348号两案的连接器绝缘壳体为了克服顶出器两侧短枢轴组装时的外张力,绝缘壳体枢接孔附近的定位体壁面设计得较薄且具有缺口,以便具有弹性。因此装配时顶出器地紧迫组装动作很容易造成定位体附近壁面损坏,而影响整个连接器的功能。另外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5780号则由于顶出器设置贯穿轴孔来枢接,因此顶出器本身结构强度降低,特别是顶出旋动时轴孔附近很容易断裂。除此之外,在其他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顶出器中,有些枢轴很容易于旋动时与连接器绝缘壳体的枢接孔脱离,或在顶出器施力臂的附近容易因为用力过猛而断裂,以致不能继续使用。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顶出装置结构的缺陷,即顶出器及连接器绝缘壳体结构强度不好,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出一种新结构的顶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顶出装置,该顶出装置结构强度好,且组装在连接器上能强化连接器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连接器顶出装置,具有设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定位体,及设于所述定位体上具有施力臂与顶出臂的顶出器,所述定位体与施力臂间设有能枢转引导、止动与补强的辅强装置,所述辅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定位体上的止动座及设于所述施力臂上与所述止动座相抵靠的止动空间。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在于,其顶出装置结构强度好,组装在连接器后,顶出操作容易、顺畅,并能强化连接器的整体结构,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1B为本发明连接器顶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右侧顶出装置定位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2A、2B为本发明顶出装置中顶出器施力臂的操作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器顶出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请参阅图1A,其为本发明顶出装置3安装于连接器1的立体分解图。其中该连接器1包括:一长形绝缘壳体10,其上具有一长形中央槽道101,该槽道101两边设有端子收容槽102,用于收容多个导电端子2于其中,如图所示,这些端子2的焊接部20折弯以方便焊接。且绝缘壳体10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夹持体11,该夹持体11上设有夹槽110,用于将与之插接的电路板(图中未示)两侧边夹置。另外,相对于中央槽道101的绝缘壳体10表面上设有若干扣持体12,可藉其将连接器1插置于与之焊接的电路板(图中未示)上。该扣持体12一端具有组装干涉部120,另一端具有叉脚121,藉该干涉部120可直接与绝缘壳体10干涉配合。

    该顶出装置3设于长形绝缘壳体1的两侧,如图1A右侧的分解图所示,该顶出装置3具有定位体30与顶出器31。其中该定位体30为四周封闭的容槽,与前述绝缘壳体10的两侧边一体成型制成;顶出器31包括施力臂310与顶出臂311。另于施力臂310与定位体30间设有能枢转引导、止动与补强的辅强装置,该辅强装置于在容槽30上相对设置的一对枢接孔301间设有止动座302;在施力臂310上设有止动空间3102、止动体3103,请一并参照图1B,该止动座302由容槽30的壁面延伸出来构成并与容槽30一体成型制成。该平行设置的两壁面3021(图1B仅示出一侧)构成导槽,该导槽顶缘与容槽30切齐,而该止动座302位于平行两壁面3021所构成导槽下方,顶端为弧面3022,且于该止动座302底部设有一插槽3023,可用于供扣持体12插置。而对应于止动座302的容槽30壁面设有一顶出槽303,该顶出槽303与中央槽道101相对应,并且向该夹持体11延伸一适当的长度使顶出器31的顶出臂311能够探出,来顶出插置于中央槽道101上的电路板。该顶出器31的施力臂310为板状,两侧对应容槽30的枢接孔301设有枢轴3101,该枢轴3101由板状施力臂310的两侧凸伸出一类似“L”型板体。另外,施力臂310的施力端倾斜一角度。左右枢轴3101间对应于止动座302为该止动空间3102,即可收容止动座302于其间。再有该顶出臂311折弯一角度,并可探出该顶出槽303一适当长度,藉以顶出插接于中央槽道101上的电路板(图中未示)。该止动体3103设于该施力臂310的止动空间3102上方,该止动体3103大体上略呈梯形体,其对应止动座302的弧面3022的部分为弧面3104,可与止动座302的弧面3022接触,提供施力臂310旋动的支承面。再请参阅图2A、2B,从图可看出该止动座302位于由壁面3021构成的导槽下方,这样该施力臂310于下压前起始点位于止动座302弧面3022最顶端(如图2A)。而当施力臂310顺壁面3021所构成的导槽下压至死点时,如图2B所示,该施力臂310上的止动体3103倾斜一角度抵靠在容槽30上方端缘,此时施力臂310的止动点位于容槽30上方,该止动体3103的弧面3104抵靠于该止动座302弧面3022弧面近尾端。另外,要强调的是,由于本发明顶出器31的施力臂310两侧的枢轴3101不是悬挂式设计,且与施力臂310一体成型为片状体(请参见图1A)因此其自身强度很好。再则因为于两枢轴3101之间设有止动座302,因此可避免两枢轴3101因施力臂310下压过猛时松脱枢接。同时,因为该止动座302设于容槽30中央处,不但可强化容槽30的强度,且藉其上弧面3022的引导作用,也可使施力臂310的旋动更为顺畅。简言之,本发明藉该止动座302、止动空间3102及止动体3103等,可使顶出装置3使用时结构强度好,旋动顺畅,且强化与连接器组装后的整体结构强度。

    请参阅图3,本发明顶出装置3组装于连接器1后,可保持连接器1绝缘壳体10整体的外围轮廓的完整,左右侧壁也没有现有技术中与顶出装置3枢接配合上的缺槽,因此整体结构于顶出器31旋动时不易遭破坏,且因为该顶出器31的枢轴3101与施力臂310为一体制成的板状体,对于顶出器31结构具有强化效果。因此,本发明在顶出电路板时不容易损坏,可提高连接器使用寿命。

连接器顶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连接器顶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连接器顶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器顶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器顶出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连接器顶出装置,包括设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定位体,及设于定位体上具有施力臂与顶出臂的顶出器,在定位体与顶出器施力臂间设有能枢转引导、止动与补强的辅强装置,该辅强装置包括设于定位体上的止动座及设于施力臂上的止动空间。该顶出装置结构强度好,并延长连接器使用寿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