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1653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3358.4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号:

CN101967607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22C 38/38申请公布日:20110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8/38申请日:20101022|||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38; C22C33/04; C21D8/02

主分类号:

C22C38/3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白秉哲; 高古辉; 冯春; 张寒; 罗开双; 郑燕康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罗文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设计领域。采用C、Mn、Si作为主合金元素,其成分为:C:0.01~0.08wt%,Mn:1.8~3.2wt%,Si:0.2~1.5wt%,P≤0.02wt%,S≤0.005wt%,其余为Fe。该钢种还可加入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下列元素:Cr:0~1.5wt%,Nb:0~0.06wt%,Ti:0~0.03wt%,V:0~0.1wt%;采用合理的轧制工艺、冷却制度、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不同厚度、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该钢种合金成本低,工艺简单,强度系列化,低温韧性良好,冷弯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良好,抗HIC、SCC能力良好,可应用到工程机械、管线、船舶、桥梁以及海洋平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其特征在于用常规炼钢冶炼后, 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 比为 : C: 0.01 ~ 0.08wt% Mn : 1.8 ~ 3.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2: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 C: 0.01 ~ 0.08wt% Mn : 1.8 ~ 3.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 1250℃, 保温 1 ~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 ~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 ~ 850℃时结束轧 制, 得到板材 ;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200 ~ 500℃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为 1 ~ 30℃ / 秒。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将板材在 200 ~ 600℃回火 1 ~ 2 小 时。
3: 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2.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 C: 0.01 ~ 0.08wt% Mn : 1.8 ~ 3.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 1250℃, 保温 1 ~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 ~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 ~ 850℃时结束轧 制, 得到板材 ;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200 ~ 500℃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为 1 ~ 30℃ / 秒。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将板材在 200 ~ 600℃回火 1 ~ 2 小 时。

说明书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 属于合金钢冶炼和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制造、 架设桥梁、 造船、 车辆制造、 石油管道、 航空等领域广泛地使用着各 种规格的钢板。由于服役条件及焊接工艺的限制, 这类用途的钢板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塑性, 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焊接性能, 以适应服役环境和制造 工艺的要求。超低碳贝氏体钢是国际上近 2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大类高强度、 高韧性、 焊接 性能优良的新钢种, 被国际上称为 21 世纪的钢种。它是现代冶金生产技术与物理冶金研究 成果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开发的超低碳贝氏体钢中含有 Ni、 Mo、 Cu 元素, 合金成本高。例如台湾中钢 联的专利 (TW258757 ; 发明人 : JANG J 等 ) “具有好的可焊性和抗腐蚀性的低锰系超低碳贝 氏体钢的生产工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申请的 “铜硼系低碳及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 , 鞍山 钢铁集团公司申请的 “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 , 均在合金成分中添加了 Ni、 Mo、 2 Cu 元素, 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大于 500MPa(N/mm ) 的高强度级别钢的合金设计。同时社会 对于厚度≤ 30mm 的中厚板需求增大, 研制大厚度、 高强度的超低碳中厚板是目前国内外探 索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 避免添加 Ni、 Mo、 Cu 等贵重元素, 降低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成本。采用 C、 Mn、 Si 作为主要合金元素, 加 入 Cr、 Nb、 Ti、 V 元素之一或几种, 从而实现不同厚度、 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
     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用常规炼钢冶炼后, 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 比为 :
     C: 0.01 ~ 0.08wt%
     Mn : 1.8 ~ 3.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上述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上所述 ;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 1250℃, 保温 1 ~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 ~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 ~ 850℃时结束 轧制, 得到板材 ;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200 ~ 500℃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上述方法中, 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可以为 1 ~ 30℃ / 秒。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 将板材在 200 ~ 600℃回火 1 ~ 2 小时。
     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 采用合理的轧制工艺、 冷却制度、 热处理工艺, 从而获得不同厚度、 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该钢种合 金成本低, 工艺简单, 强度系列化, 低温韧性良好, 冷弯性能良好, 焊接性能良好, 抗 HIC、 SCC 能力良好, 可应用到工程机械、 管线、 船舶、 桥梁以及海洋平台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用常规炼钢冶炼后, 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 比为 : C: 0.01 ~ 0.08wt%
     Mn : 1.8 ~ 3.2wt%
     Si : 0.2 ~ 1.5wt%
     Cr : 0 ~ 1.5wt%
     Nb : 0 ~ 0.08wt%
     Ti : 0 ~ 0.04wt%
     V: 0 ~ 0.1wt%
     P: 0 ~ 0.02wt%
     S: 0 ~ 0.01wt%
     其余为 Fe。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上述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上所述 ;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 1250℃, 保温 1 ~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 ~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 ~ 850℃时结束 轧制, 得到板材 ;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200 ~ 500℃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上述方法中, 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可以为 1 ~ 30℃ / 秒。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 将板材在 200 ~ 600℃回火 1 ~ 2 小时。
     本发明方法中选择的主要合金元素在超低碳贝氏体钢中的作用在于 :
     C: 本发明 C 含量选择在 0.01 ~ 0.08wt%, 这样既可以避免 C 对钢焊接性能和低 温韧性的危害, 也有利于生产操作性和可行性, 同时可以实现不同厚度、 不同强度级别的钢 的设计。
     Mn : 本发明 Mn 含量选择在 2.0 ~ 3.0wt%, 利用 Mn 在相界面的富集所产生的溶质 拖曳及类拖曳效应, 促进贝氏体转变, 而且成本低廉。
     Si : 本发明 Si 含量选择在 0.2 ~ 1.5wt%, Si 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具有较高的固 溶强化效果, Si 可促进 Mn 在相界面的富集, 有利于促进贝氏体转变。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 首先控制板坯再加热温度, 再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避免奥氏 体晶粒粗化 ; 也不宜过低, 否则微合金元素不能充分固溶。控制轧制阶段控制轧制温度在 Ar3 以上。 控制终冷温度使过冷奥氏体进入贝氏体转变区, 得到优良的强韧性配合。 可根据 性能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回火, 可以改善冲击韧性, 同时当终止冷却温度低于 400℃时, 可 以在回火过程中进行校直。
     以下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的具体成分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示。
     实施例 1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5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材;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500℃时, 冷却速度为 30℃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至室温。
     实施例 2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 ~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材 ;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450℃时, 冷却速度为 15℃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至室温 ;
     (5) 将上述板材加温至 250℃, 回火 1 小时, 然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 3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5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10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5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材;
     (4) 将上述板材空冷至 500℃,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
     (5) 经上述板材加热至 450℃, 回火 2 小时, 然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 4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材;(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500℃时, 冷却速度为 25℃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实施例 5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400℃时, 冷却速度为 15℃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实施例 6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450℃时, 冷却速度为 20℃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实施例 7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00℃, 保温 1.5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至室温。
     示;
     材;
     至室温。
     示;
     材;
     至室温。
     示;
     材;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400℃时, 冷却速度为 10℃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至室温 ;
     (5) 将上述钢板加热至 460℃, 保温 2 小时, 然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 8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50℃, 保温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材;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400℃时, 冷却速度为 5℃ / 秒,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 至室温 ;
     (5) 将上述钢板加热至 460℃, 保温 2 小时, 然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 9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示;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50℃, 保温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300℃时, 冷却速度为 3℃ / 秒, 然后空冷至室温 ; (5) 将上述钢板加热至 520℃, 保温 2 小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实施例 10 (1) 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 连铸成板坯, 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 所 (2) 将上述板坯加温至 1250℃, 保温 2 小时 ; (3) 将上述板坯冷却至 1050℃时, 对板坯进行轧制, 至 800℃时结束轧制, 得到板 (4) 将上述板材冷却至 300℃时, 冷却速度为 1℃ / 秒, 然后空冷至室温 ; (5) 将上述钢板加热至 520℃, 保温 2 小时, 对板材进行校直, 然后空冷至室温。 表 1、 本发明实施例化学成分 (wt% )材;
     示;
     材;
     表 2、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物性能8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607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607ACN101967607A21申请号201010523358422申请日20101022C22C38/38200601C22C33/04200601C21D8/0220060171申请人清华大学地址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72发明人白秉哲高古辉冯春张寒罗开双郑燕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代理人罗文群54发明名称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设计领域。采用C、MN、SI作为主合金元素。

2、,其成分为C001008WT,MN1832WT,SI0215WT,P002WT,S0005WT,其余为FE。该钢种还可加入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下列元素CR015WT,NB0006WT,TI0003WT,V001WT;采用合理的轧制工艺、冷却制度、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不同厚度、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该钢种合金成本低,工艺简单,强度系列化,低温韧性良好,冷弯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良好,抗HIC、SCC能力良好,可应用到工程机械、管线、船舶、桥梁以及海洋平台。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1967607A1/1页21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

3、体钢,其特征在于用常规炼钢冶炼后,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1008WTMN1832WTSI0215WTCR015WTNB0008WTTI0004WTV001WTP0002WTS0001WT其余为FE。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1008WTMN1832WTSI0215WTCR015WTNB0008WTTI0004WTV001WTP0002WTS0001WT其余为FE;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1250,保温12小时;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1100时,对板坯。

4、进行轧制,至80085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200500时,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为130/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板材在200600回火12小时。权利要求书CN101967607A1/6页3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冶炼和加工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工程机械制造、架设桥梁、造船、车辆制造、石油管道、航空等领域广泛地使用着各种规格的钢板。由于服役条件及焊接工艺的限制,这类用途的钢板不仅要。

5、求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焊接性能,以适应服役环境和制造工艺的要求。超低碳贝氏体钢是国际上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大类高强度、高韧性、焊接性能优良的新钢种,被国际上称为21世纪的钢种。它是现代冶金生产技术与物理冶金研究成果相结合的产物。0003目前开发的超低碳贝氏体钢中含有NI、MO、CU元素,合金成本高。例如台湾中钢联的专利TW258757;发明人JANGJ等“具有好的可焊性和抗腐蚀性的低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工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申请的“铜硼系低碳及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申请的“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均在合金成分中添加了NI。

6、、MO、CU元素,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大于500MPAN/MM2的高强度级别钢的合金设计。同时社会对于厚度30MM的中厚板需求增大,研制大厚度、高强度的超低碳中厚板是目前国内外探索的课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避免添加NI、MO、CU等贵重元素,降低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成本。采用C、MN、SI作为主要合金元素,加入CR、NB、TI、V元素之一或几种,从而实现不同厚度、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0005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用常规炼钢冶炼后,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006C001008WT0007MN1832WT0008SI0215。

7、WT0009CR015WT0010NB0008WT0011TI0004WT0012V001WT0013P0002WT0014S0001WT0015其余为FE。0016本发明提出的使用上述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1967607A2/6页40017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上所述;0018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1250,保温12小时;0019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110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85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20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200500时,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21上述方法中,。

8、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可以为130/秒。0022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板材在200600回火12小时。0023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钢板的制备方法,采用合理的轧制工艺、冷却制度、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不同厚度、不同强度级别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该钢种合金成本低,工艺简单,强度系列化,低温韧性良好,冷弯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良好,抗HIC、SCC能力良好,可应用到工程机械、管线、船舶、桥梁以及海洋平台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0024本发明提出的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用常规炼钢冶炼后,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025C001008WT0026MN1832WT0027SI0215WT0028CR01。

9、5WT0029NB0008WT0030TI0004WT0031V001WT0032P0002WT0033S0001WT0034其余为FE。0035本发明提出的使用上述锰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制备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6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上所述;0037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1250,保温12小时;0038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110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85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39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200500时,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40上述方法中,对板材进行校直前的冷却速度可以为130/秒。0041上述方法。

10、还可以包括将板材在200600回火12小时。0042本发明方法中选择的主要合金元素在超低碳贝氏体钢中的作用在于0043C本发明C含量选择在001008WT,这样既可以避免C对钢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的危害,也有利于生产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时可以实现不同厚度、不同强度级别的钢的设计。0044MN本发明MN含量选择在2030WT,利用MN在相界面的富集所产生的溶质拖曳及类拖曳效应,促进贝氏体转变,而且成本低廉。说明书CN101967607A3/6页50045SI本发明SI含量选择在0215WT,S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具有较高的固溶强化效果,SI可促进MN在相界面的富集,有利于促进贝氏体转变。0046本。

11、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首先控制板坯再加热温度,再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避免奥氏体晶粒粗化;也不宜过低,否则微合金元素不能充分固溶。控制轧制阶段控制轧制温度在AR3以上。控制终冷温度使过冷奥氏体进入贝氏体转变区,得到优良的强韧性配合。可根据性能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回火,可以改善冲击韧性,同时当终止冷却温度低于400时,可以在回火过程中进行校直。0047以下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实施例的具体成分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48实施例10049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50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小时;0051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

12、轧制,至85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52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500时,冷却速度为30/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53实施例20054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55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5小时;0056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110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57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450时,冷却速度为15/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585将上述板材加温至250,回火1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0059实施例30060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

13、1所示;0061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50,保温15小时;0062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10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5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634将上述板材空冷至500,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645经上述板材加热至450,回火2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0065实施例40066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67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5小时;0068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说明书CN101967607A4/6页60069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500时,冷却速度为25/秒,对板。

14、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70实施例50071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72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5小时;0073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74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400时,冷却速度为15/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75实施例60076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77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5小时;0078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794将上述板材冷却。

15、至450时,冷却速度为20/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80实施例70081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82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00,保温15小时;0083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84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400时,冷却速度为10/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855将上述钢板加热至460,保温2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0086实施例80087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088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50,保温2小时;00893将。

16、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90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400时,冷却速度为5/秒,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915将上述钢板加热至460,保温2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0092实施例90093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说明书CN101967607A5/6页70094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50,保温2小时;0095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096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300时,冷却速度为3/秒,然后空冷至室温;00975将上述钢板加热至520,保温2小时,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098实施例1000991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后,连铸成板坯,使钢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01002将上述板坯加温至1250,保温2小时;01013将上述板坯冷却至1050时,对板坯进行轧制,至800时结束轧制,得到板材;01024将上述板材冷却至300时,冷却速度为1/秒,然后空冷至室温;01035将上述钢板加热至520,保温2小时,对板材进行校直,然后空冷至室温。0104表1、本发明实施例化学成分WT01050106表2、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物性能0107说明书CN101967607A6/6页8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