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瓶.pdf

上传人:刘** 文档编号:8904814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79023.2

申请日:

20110802

公开号:

CN202148315U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M1/24

主分类号:

C12M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发明人:

王绪敏,冯杰,邵长君,任鲁风,李欣刚

地址: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科技园区B区6号楼

优先权:

CN20112027902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威;郭迎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和瓶体底面,其中,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凸起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菌生产,提高细菌繁殖速度,增加细菌培养瓶内细菌的密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和瓶体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并与所述瓶体底面存在间隙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瓶体侧壁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所述瓶体侧壁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细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培养瓶为玻璃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尤其涉及一种细菌培养瓶。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一般是将细菌接至三角瓶中并置于摇床上进行培养,而常 规的三角瓶是平底的。如果想人为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或加快细菌繁殖速度, 单纯依靠现有的培养瓶并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能促进细菌生长,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加快细菌繁殖速度的细菌培养 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和 瓶体底面,其中,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并与所述 瓶体底面存在间隙的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多个。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瓶体侧壁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 布。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所述瓶体侧壁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 腔、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

作为优选,所述细菌培养瓶为玻璃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 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凸起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菌生产,提高细菌 繁殖速度,增加细菌培养瓶内细菌的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 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1和瓶体底面2,其中, 瓶体侧壁1的中下部具有向瓶体内部突出的凸起3,凸起3位于瓶体侧壁1 的底部并与瓶体底面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细菌培养瓶为三 角瓶,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细菌培养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凸起3的设置可以在细菌培养瓶高速晃动时起到搅拌器的作用,因此凸 起3的设置个数并没有严格限制,但至少需设置一个,优选设置多个。如图 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凸起3为三个,三个凸起3位于瓶体侧壁1的 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3也可以是形成在 瓶体侧壁1的中间部分,或者其他的适当位置。只要能起到搅拌的效果即可。

另外,当细菌培养瓶在震荡时,凸起3设计为顶部为圆弧状的圆柱体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搅拌效果,具体来说,瓶体底面2是圆形的,凸起3为 瓶体侧壁1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4、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的 凸起3。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3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或者梯形等其 他合适的形状,只要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提高细菌培养速度即可。另外, 凸起3伸入瓶体内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由于凸起3起到了搅拌器的功能,增加了培养 基溶氧量,从而促进细菌生长,因而显著增加了细菌培养瓶内培养细菌的密 度,促进了细菌繁殖的速度。在高速震荡时(300r/min)能够降低泡沫的形 成,减少蛋白变性。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可用于玻璃三角瓶,但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三 角瓶或者其他形状的瓶体。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 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 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细菌培养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菌培养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菌培养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培养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培养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483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2.22 CN 202148315 U *CN202148315U* (21)申请号 201120279023.2 (22)申请日 2011.08.02 C12M 1/2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地址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科技园区 B 区 6 号楼 (72)发明人 王绪敏 冯杰 邵长君 任鲁风 李欣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黄威 郭迎侠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细菌培养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

2、种细菌培养瓶, 包括瓶 体侧壁和瓶体底面, 其中, 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 具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 细菌培养瓶的凸起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 从而促 进细菌生产, 提高细菌繁殖速度, 增加细菌培养瓶 内细菌的密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2148319 U1/1 页 2 1. 一种细菌培养瓶, 包括瓶体侧壁和瓶体底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 有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并与所述瓶体底面存在间隙的凸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

3、在于, 所述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为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瓶体侧壁 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为所述瓶体侧壁向所 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 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细菌培养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菌培养瓶为玻璃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48315 U CN 2。

4、02148319 U1/2 页 3 细菌培养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 尤其涉及一种细菌培养瓶。 背景技术 0002 在实验室中, 一般是将细菌接至三角瓶中并置于摇床上进行培养, 而常规的三角 瓶是平底的。如果想人为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或加快细菌繁殖速度, 单纯依靠现有的培养 瓶并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促 进细菌生长, 增加培养细菌的密度、 加快细菌繁殖速度的细菌培养瓶。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瓶, 包括瓶体侧壁和瓶体底面, 其中, 所述瓶体侧壁的中下部具有。

5、向所述瓶体内部突出并与所述瓶体底面存在间隙的凸 起。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凸起为多个。 0007 作为优选, 多个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瓶体侧壁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凸起为三个。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凸起为所述瓶体侧壁向所述瓶体内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 顶端 为圆弧形的柱状。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细菌培养瓶为玻璃瓶。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 培养瓶的凸起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 从而促进细菌生产, 提高细菌繁殖速度, 增加细菌培养 瓶内细菌的。

6、密度。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侧壁 1 和瓶体底面 2, 其中, 瓶体侧壁 1 的中下部具 有向瓶体内部突出的凸起3, 凸起3位于瓶体侧壁1的底部并与瓶体底面1之间存在一定的 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细菌培养瓶为三角瓶,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细菌培养瓶也可以是其他 形状。 说 明 书 CN 202148315 。

7、U CN 202148319 U2/2 页 4 0015 凸起 3 的设置可以在细菌培养瓶高速晃动时起到搅拌器的作用, 因此凸起 3 的设 置个数并没有严格限制, 但至少需设置一个, 优选设置多个。如图 1 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方 案, 凸起 3 为三个, 三个凸起 3 位于瓶体侧壁 1 的同一个外圆周上并均匀分布。 001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 3 也可以是形成在瓶体侧壁 1 的中间部分, 或者其他的适当位置。只要能起到搅拌的效果即可。 0017 另外, 当细菌培养瓶在震荡时, 凸起 3 设计为顶部为圆弧状的圆柱体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搅拌效果, 具体来说, 瓶。

8、体底面 2 是圆形的, 凸起 3 为瓶体侧壁 1 向所述瓶体内 部延伸形成的具有空腔 4、 顶端为圆弧形的柱状的凸起 3。当然,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 3 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或者梯形等其他合适的形状, 只要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 提高细菌培 养速度即可。另外, 凸起 3 伸入瓶体内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由于凸起 3 起到了搅拌器的功能, 增加了培养基溶氧 量, 从而促进细菌生长, 因而显著增加了细菌培养瓶内培养细菌的密度, 促进了细菌繁殖的 速度。在高速震荡时 (300r/min) 能够降低泡沫的形成, 减少蛋白变性。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瓶可用于玻璃三角瓶, 但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三角瓶或者 其他形状的瓶体。 0020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内, 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 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148315 U CN 202148319 U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48315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