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877896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9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67843.8

申请日:

20130930

公开号:

CN103524359B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215/12,C07C213/04,C07C33/22,C07C29/40,C07C39/11,C07C37/20,C07C43/23,C07C41/30,C07C33/30,C07D213/30,C07C33/46,C07C33/18,C07C33/24,C07C215/68,C07C213/00,C07D307/42,C07C31/135,C07C31/125,B01J31/02,C07B53/00

主分类号:

C07C215/12,C07C213/04,C07C33/22,C07C29/40,C07C39/11,C07C37/20,C07C43/23,C07C41/30,C07C33/30,C07D213/30,C07C33/46,C07C33/18,C07C33/24,C07C215/68,C07C213/00,C07D307/42,C07C31/135,C07C31/125,B01J31/02,C07B53/00

申请人:

湘潭大学

发明人:

阳年发,张安林,杨利文,陈叶辉

地址:

411105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羊牯塘27号

优先权:

CN20131046784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2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手性碳为R构型或手性碳为S构型的结构,可以对映选择性诱导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对醛基的加成反应;通过调节成过程中所使用的非手性试剂中的R1和R2的空间位阻大小来调节加成反应产物e.e.值;在适当的R1和R2的组合下对映选择性诱导的醛基的加成反应产物的e.e.值高达98%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手性碳为R构型(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的结构,其通式为:所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选自如下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先将其与非手性大位阻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然后和非手性大位阻胺反应,得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为(R)-环氧氯丙烷、(S)-环氧氯丙烷;合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使用(R)-环氧氯丙烷做手性源;合成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使用(S)-环氧氯丙烷做手性源;其具体步骤如下:(1)(R)-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然后(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在溶剂中反应,生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a;(2)(S)-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然后(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旋光环氧丙烷再与大位阻伯胺在溶剂中反应,生成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Ia、IIb、IIc、IId、IIe、IIf和IIg;其中,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通式为:R-Li;(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的通式为:(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的通式为: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通式为:R-NH;R、R的具体限定为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对应的取代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与(R)-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反应时,反应分两个温度段进行,第一个温度段为-80℃~0℃的低温段,在低温段下将(R)-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滴加至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溶液中,然后再在低温段下搅拌0.5~1小时;第二个温度段为0℃~60℃高温段,在高温段搅拌反应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或(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反应溶剂为极性溶剂,所述的极性溶剂为:甲醇,乙醇,酯类,醚类;反应温度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温度为-80~20℃的低温段,搅拌0.1~10小时,第二阶段温度为0~90℃的高温段,高温段的搅拌反应时间为4~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醛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做手性诱导剂,合成加成反应产物,其中醛基化合物为苯甲醛、2-羟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2-吡啶甲醛、4-氯苯基甲醛、2-萘甲醛、1-萘甲醛、2-呋喃甲醛、4-二甲氨基苯基甲醛3-苯基丙醛、2,2,2-三苯基乙醛、环己基甲醛、正戊醛、正丁醛和正己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中的R和R的位阻大小来控制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R、R的具体限定为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对应的取代基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 这种C2对称的手性(旋光的)氨基二醇作为不对称加成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或手性配体。

背景技术

手性氨基醇具有对映选择性反映的能力,被广泛地用作许多不对称反应的手性配 体和催化剂,因而引起众多化学工作者对它们的研究(Tetrahedron:Asymmetry2010,21, 549;J.Am.Chem.Soc.2010,132,3666;TetrahedronLett.2009,50,7388;Org.Lett.2004, 4695)。

合成手性氨基醇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天然氨基酸的还原,另一种是拆分人 工合成的外消旋氨基醇。前者所得氨基醇的结构受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限制,后者要消耗昂 贵的手性拆分试剂。

为了使得手性氨基醇结构多样化,近些年来人们用胺与手性(旋光的)环氧化合物 反应来合成C2对称的手性(旋光的)氨基醇。如G.Manickam和G.Sundararajan用旋光的氧化 苯乙烯与苄胺反应得到C2对称的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Tetrahedron:Asymmetry1997, 2271)。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能作为许多不对称反应的手性诱导剂或催化剂(Tetrahedron 1999,55,2721;J.Am.Chem.Soc.1992,114,2768)。这种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的合成遇到的 问题是手性环氧化合物的来源。合成手性环氧化合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动力学拆分 外消旋环氧化合物(J.Am.Chem.Soc.1981,103,6237),另一种是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Chem.Rev.2008,108,3958)。这两种用手性环氧化合物合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成前者,对 于不同结构的环氧化合物,没有完全通用的拆分方法和通用的拆分条件;用后者,要用到昂 贵的手性催化剂,且对于不同结构的烯烃,也没有通用的环氧化方法。

最近,环氧氯丙烷的动力学拆分技术已十分成熟,且动力学拆分所产生水解产物 能回收循环利用,外消旋的环氧氯丙烷在拆分过程中没有损失,所以环氧氯丙烷的动力学 拆分在我国已工业化,这使得(R)-环氧氯丙烷和(S)-环氧氯丙烷都变得十分便宜。在本发 明中我们使用廉价易得的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合成了一类对映选择性很高的C2对 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三齿配体催化剂和手性配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对映选择性很高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配体和催化 剂和这种类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这种类C2对称的手性氨基醇催化醛 的对映选择性加成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 光的氨基二醇,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手性碳为R构型 (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的结构,其通式为:

式中:R1、R2是具有大位阻的烃基。

R1和R2的结构式为:

式中:R3是烃基,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是氢 原子或烃基。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

使用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先将其与非手性大位阻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 应,然后和非手性大位阻胺反应,得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

旋光的环氧氯丙烷包括(R)-环氧氯丙烷、(S)-环氧氯丙烷;合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 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使用(R)-环氧氯丙烷做手性源;合成手 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使用(S)-环氧氯丙烷做 手性源。

(R)-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R1-M(III)反应,生成(R)-大位 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R)-V),然后(R)-V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R2-NH2在溶剂中反应,生 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式),反应通式如 下:

(S)-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R1-M(III)反应,生成(S)-大位 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S)-V),然后(S)-V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R2-NH2在溶剂中反应,生 成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I式),反应通式 如下: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通式为:R1-M;式中:M为金属原子

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通式为:R2-NH2。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与(R)-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反应时,反应 分两个温度段进行,第一个温度段为-80℃~0℃以下的低温段,在低温下将(R)-环氧氯丙 烷或(S)-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溶液中,然后再在低温下搅拌0.5~1小 时;第二个温度段为0℃~60℃高温段,在高温段搅拌反应1~5小时。

(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或(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与非手性大 位阻伯胺的反应溶剂为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包括:甲醇,乙醇,酯类,醚类;反应温度为两阶 段,第一阶段温度为-80~20℃,最好是-5~5℃在此温度搅拌0.1~1小时,第二阶段温度为 0~90℃,最好是回流温度,在此温度下反应4~10小时。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途:在醛基的不对称 反应中做手性诱导剂,合成高e.e.值的加成反应产物。

通过调整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中的R1和R2的位阻大 小来控制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手性碳为R构型(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的带 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可以对映选择性诱导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 对醛基的加成反应;通过调节成过程中所使用的非手性试剂中的R1和R2的空间位阻大小来 调节加成反应产物e.e.值;在适当的R1和R2的组合下对映选择性诱导的醛基的加成反应产 物的e.e.值高达9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结合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实例1:(S)-3-(9-乙基-9-芴基)-1,2-环氧丙烷[(S)-Va]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9.7克9-乙基芴基,40毫升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后,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在搅拌和-70℃下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蒸馏回收溶剂,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1克(S)-Va,熔点74-75℃。(c=8.0mg/ml,THF).e.e.:98.8%。(S)-Va的合成路线如下:

实例2:(R)-3-(9-乙基-9-芴基)-1,2-环氧丙烷[(R)-Va]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9.7克9-乙基芴基,40毫升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后,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在搅拌和-70℃下滴加3.5g(R)-(-)-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蒸馏回收溶剂,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2克(R)-Va,熔点74-75℃。(c=8.0mg/ml,THF).e.e.:98.9%。(R)-Va的结构式如下:

实例3:(S)-4,4,4-三苯基-1,2-环氧丁烷[(S)-Vb]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2.2克三苯甲烷,40毫升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后,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在搅拌和-70℃下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蒸馏回收溶剂,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7克(S)-Vb,熔点100-102℃。e.e.:98.5%。(S)-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实例4:(R)-4,4,4-三苯基-1,2-环氧丁烷[(R)-Vb]的合成。

用(R)-(-)-环氧氯丙烷替代(S)-(+)-环氧氯丙烷,重复实例3即得到(R)-Vb。熔点100-102℃。e.e.:98.5%。(R)-Vb的结构式如下:

实例5:(S)-3-(5-戊基-5-二苯并[a,e]环庚基)-1,2-环氧丙烷[(S)-Vc]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3克5-亚甲基二苯并[a,e]环庚烷,40毫升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后,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在搅拌和-70℃下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蒸馏回收溶剂,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该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得7.1克(S)-Vc,e.e.:98.4%。(S)-Vc的合成路线如下:

实例6:(R)-3-(5-戊基-5-二苯并[a,e]环庚基)-1,2-环氧丙烷[(R)-Vc]的合成用(R)-(-)-环氧氯丙烷替代(S)-(+)-环氧氯丙烷,重复实例5即得到(R)-Vc。e.e.:98.4%。(R)-Vc的结构式如下:

实例7:苄基双[(R)-3-(9-乙基-9-芴基)-2-羟基丙基]胺(Ia)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4毫摩尔苄胺,8毫摩尔(R)-Va和10毫升乙醇。反应混合物先在0℃搅拌1小时,再回流10小时。在减压下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粗产物,粗产物提纯后得到1.4克Ia。(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43H45NO2计算值:C,84.79;H,7.46;N,2.30.实测值:C,84.32;H,7.40;N,2.24.1HNMR(CDCl3,400MHz)δ(ppm):7.69(t,J=7.1Hz,5H,Ar-H),7.27-7.47(m,8H,Ar-H),7.01-7.27(m,8H,Ar-H),3.00-3.04(d,J=7.4Hz,2H,OH),2.83-2.86(dd,J=14.2,6.1Hz,2H,CH),1.98-2.00(m,2H,CH2),1.94-1.96(m,4H,CH2),1.87-1.88(m,1H,CH2),1.53-1.76(dd,J=15.0,7.3Hz,1H,CH2),1.28-1.43(m,2H,CH2),1.24-1.26(t,J=7.1Hz,2H,CH2),0.66(t,J=8.8Hz,6H,CH3);

13CNMR(CDCl3)δ(ppm):149.71,149.15,141.09,140.94,128.98,128.12, 127.29,127.23,127.12,127.08,126.91,123.62,123.07,119.93,119.87,65.40,60.89, 58.41,53.95,44.85,33.58,7.96。Ia的结构如下:

实例8:苄基双[(S)-3-(9-乙基-9-芴基)-2-羟基丙基]胺(IIa)的合成

用(S)-Va替代(R)-Va重复实例7,得IIa。(c=10mg/ml,THF)。IIa的的结构如下:

实例9:苄基双[(S)-4,4,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b)的合成

用(S)-Vb替代实例7的(R)-Va,重复实例7,得到2.8克IIb。(forRisomer),-78.0(forSisomer)(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51H49NO2计算值:C,86.53;H,6.98;N,1.98.实测值:C,86.32;H,6.67;N,1.76.1HNMR(CDCl3)δ(ppm):7.04-7.52(m,35H,Ar-H),3.61(dd,J=13.8,9.3Hz,2H,OH),3.54-3.58(m,2H,CH),2.69-3.01(m,2H,CH2),2.58-2.63(dd,J=14.8,4.2Hz,4H,CH2),2.31-2.37(dd,J=14.7,5.0Hz,2H,CH2),2.05-2.07(d,J=9.4Hz,2H,CH2);13CNMR(CDCl3)δ(ppm):147.23,147.15,140.15,129.25,128.86,128.38,128.00,127.98,126.96,126.10,126.05,67.57,56.27,55.52,53.35,46.13。IIb结构如下:

实例10:苄基双[(S)-3-(1-戊基-1-二苯并[a,e]环庚-2-羟基丙基)]胺(IIc)的合 成

用(S)-Vc替代实例7的(R)-Va,重复实例7,得到3.7克IIc。(c=10mg/ml,CH2Cl2);元素分析,按C53H65NO2计算值:C,85.09;H,8.76;N,1.87.实测值:C,84.96;H,8.60;N,1.82.1HNMR(CDCl3)δ(ppm):7.61(d,J=8.1Hz,2H,Ar-H),7.30-7.54(m,1H,Ar-H),6.97-7.30(m,18H,Ar-H),3.25(s,2H,OH),3.18(d,J=13.3Hz,2H,CH),2.95(m,8H,CH2),2.61-2.66(m,2H,CH2),2.04(dd,J=4.0,10.7Hz,2H,CH2),1.89-1.91(m,2H,CH2),1.82-1.85(m,2H,CH2),1.43(m,2H,CH2),1.26(m,4H,CH2),0.95(d,J=7.25Hz,8H,CH2),0.86(s,4H,CH2),0.67-0.70(t,J=6.6Hz,6H,CH3);13CNMR(CDCl3)δ(ppm):144.55,144.39,143.91,143.39,130.87,130.19,129.89,129.78,129.70,129.12,128.88,128.16,126.96,126.32,126.25,125.84,125.62,125.52,66.31,61.04,58.62,54.57,53.59,48.32,38.40,30.66,29.71,23.69,22.26,13.89。IIc的结构如下:

实例11:正丁基双[(S)-4,4,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d)的合成。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4毫摩尔正丁胺,8毫摩尔(S)-Vb和10毫升乙醇。反应混合物先在0℃搅拌1小时,再回流10小时。在减压下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粗产物,粗产物提纯后得到3.9克IId。(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48H51NO2计算值:C,85.55;H,7.63;N,2.08.实测值:C,85.32;H,7.81;N,2.02.1HNMR(CDCl3)δ(ppm):7.36(d,J=7.2Hz,10H,Ar-H),7.28(d,J=11.3Hz,18H,Ar-H),7.20(d,J=7.0Hz,2H,Ar-H),3.58(s,2H,OH),3.04(d,J=14.7Hz,2H,CH),2.57(d,J=14.5Hz,2H,CH2),2.20-2.41(m,4H,CH2),1.93(d,J=11.9Hz,4H,CH2),1.32(d,J=19.5Hz,4H,CH2),0.87(d,J=6.9Hz,3H,CH3);13CNMR(CDCl3)δ(ppm):147.24,129.27,128.00,126.08,67.31,55.85,48.86,46.17,32.04,20.27,13.91。IId的结构如下:

实例12:环己基双[(S)-4,4,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e)的合成。

用环己胺替代正己胺,重复实例11,得到3.9克IIe。(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50H53NO2计算值:C,85.80;H,7.63;N,2.00.foundC,85.55;H,7.62;N,1.95.1HNMR(CDCl3)δ(ppm):7.04-7.44(m,15H,Ar-H),3.52(s,2H,OH),3.06(d,J=14.6Hz,2H,CH),2.53(d,J=14.5Hz,2H,CH2),1.93-2.26(m,8H,CH2),1.61(d,J=11.5Hz,2H,CH2),1.12(s,4H,CH2),0.99(d,J=6.4Hz,2H,CH2),0.88(d,J=10.6Hz,2H,CH2);13CNMR(CDCl3)δ(ppm):147.27,129.29,127.99,126.06,67.76,56.02,51.76,46.90,33.95,33.41,26.06,24.99。IIe的结构如下:

实例13:二苯甲基双[(S)-4,4,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f)的合成

用二苯甲胺替代正己胺,重复实例11,得到4.4gIIf。(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57H53NO2计算值:C,87.43;H,6.69;N,1.79.实测值:C,88.12;H,6.07;N,1.72.1HNMR(CDCl3)δ(ppm):1HNMR(400MHz,CDCl3)δ6.99-7.34(m,40H,Ar-H),4.54(s,1H,CH),3.58(s,2H,OH),2.76(dd,J=14.9,4.9Hz,2H,CH),2.52-2.65(m,2H,CH2),2.20-2.34(m,4H,CH2),2.02-2.14(m,2H,CH2);13CNMR(400MHz,CDCl3)δ(ppm):147.17,129.19,128.46,127.99,127.14,126.10,68.22,66.94,54.45,46.26。IIf的结构如下:

实例14:叔丁基双[(S)-4,4,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g)的合成

用叔丁胺代正己胺,重复实例11,得到4.7克IIg。(c=10mg/ml,THF);元素分析,按C48H51NO2计算值:C,85.55;H,7.63;N,2.08.实测值:C,85.62,H,7.77;N,2.10.1HNMR(CDCl3)δ(ppm):7.35-7.37(m,9H,Ar-H),7.25-7.29(m,14H,Ar-H),7.16-7.20(t,J=16.0Hz,7H,Ar-H),3.48-3.49(d,J=4.0Hz,2H,OH),3.05-3.09(dd,J=4.0,3.6Hz,2H,CH),2.53-2.57(dd,J=4.0,3.6Hz,2H,CH2),2.10-2.15(t,J=20.0Hz,4H,CH2),1.87-1.91(dd,J=2.8,2.2Hz,2H,CH2),0.93(s,9H,CH3);13CNMR(CDCl3)δ(ppm):147.29,129.29,127.95,126.03,68.34,56.25,50.31,48.93,46.50,28.96。IIg的结构如下:

实例15-19:用IIa-c和Ib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毫升甲苯,手性(旋光的)氨基 二醇Ib,IIa,IIb或IIc,异丙醇钛,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然后滴加二乙基锌的正己烷溶 液,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降至0℃,加入1毫摩尔苯甲醛。加毕在0℃搅拌 数小时。用稀盐酸将反应终止,分出有机层,水层用甲苯萃取2次。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后,浓缩,浓缩物用柱层析纯化后,用装有手性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测定其e,e. 值。结果列于表1。

表1.IIa-c和Ib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a反应条件:甲苯,13毫升;苯甲醛,1毫摩尔;反应时同,24小时;反应温度,0℃;n (PhCHO)/n(Et2Zn)/n(Ti(O-i-Pr)4)/n(II)=1/3/1.8/0.1。

b分离产率。

实例20-40:用IId-g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用氨基二醇IId-g替代实例15中的氨基二醇,重复实例15,结果列于表2。

表2.IId-g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a反应条件:甲苯,13毫升;苯甲醛,1毫摩尔;反应时间,24小时;反应温度,0℃;n (PhCHO)/n(Et2Zn)/n(Ti(O-i-Pr)4)/n(II)=1/3/1.8/0.1。

b分离产率。

实例24-:用IIg诱导二乙基锌对其它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a反应条件:甲苯,13毫升;苯甲醛,1毫摩尔;反应时间,24小时;反应温度,0℃;n (PhCHO)/n(Et2Zn)/n(Ti(O-i-Pr)4)=1/3/1.8。

b分离产率。

本发明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号:21172186)。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sub2/sub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467843.8 (22)申请日 2013.09.30 C07C 215/12(2006.01) C07C 213/04(2006.01) C07C 33/22(2006.01) C07C 29/40(2006.01) C07C 39/11(2006.01) C07C 37/20(2006.01) C07C 43/23(2006.01) C07C 41/30(2006.01) C07C 33/30(2006.01) C07D 213/30(2006.01) C07C 33/46(2006.01) C07C 33/18(2006。

2、.01) C07C 33/24(2006.01) C07C 215/68(2006.01) C07C 213/00(2006.01) C07D 307/42(2006.01) C07C 31/135(2006.01) C07C 31/125(2006.01) B01J 31/02(2006.01) C07B 5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湘潭大学 地址 411105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羊牯塘 27 号 (72)发明人 阳年发 张安林 杨利文 陈叶辉 US 4275236 A,1981.06.23, 全文 . JP 3800286 B2,2006.05.12, 全文 . Sve。

3、n Hernestam, Gillis Stenvall. Reaction of N-Benzyl-1,1 -iminobis-2-bu tanols with 70% w/w Sulfuric Acid.J. Heterocyclic Chem. .1984, 第 21 卷第 647-651 页 . G.Manickam,G.Sundararajan.A new C2-symmetric heterobimetallic complex as a promoter for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s.Tetrahedron: Asymmetr。

4、y .1997, 第 8 卷 ( 第 13 期 ), 第 2271-2278 页 . Kouji Ohno 等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ryl Ketones Catalyzed by Salt-Free Two Samarium Centers Supported by a Chiral Multidentate Alkoxy Ligand. ORGANIC LETTERS .2004, 第 6 卷 ( 第 25 期 ), 第 4695-4697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2对称旋光氨基 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5、(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 C2 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所述的带 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 手性碳为R构型或手性碳为S构型的结构, 可以对 映选择性诱导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对醛基的加成 反应 ; 通过调节成过程中所使用的非手性试剂中 的 R1和 R 2的空间位阻大小来调节加成反应产物 e.e.值 ; 在适当的R1和R 2的组合下对映选择性诱 导的醛基的加成反应产物的 e.e. 值高达 98以 上。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吴姗姗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

6、页 CN 103524359 B 2016.06.08 CN 103524359 B 1.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带有三 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手性碳为R构型(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 的结构, 其通式为: 所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选自如下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03524359 B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 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 先将其与非手性大位阻的金属有 机化合物反应,。

7、 然后和非手性大位阻胺反应, 得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 的氨基二醇; 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为(R)-环氧氯丙烷、 (S)-环氧氯丙烷; 合成手性碳为R构型 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 使用(R)-环氧氯丙烷做手性源; 合成 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 使用(S)-环氧氯丙烷 做手性源; 其具体步骤如下: (1)(R)-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 环氧丙烷, 然后(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在溶剂中反应, 生 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

8、旋光的氨基二醇Ia; (2)(S)-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 生成(S)-大位阻基团取代 的环氧丙烷, 然后(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旋光环氧丙烷再与大位阻伯胺在溶剂中反应, 生 成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Ia、 IIb、 IIc、 IId、 IIe、 IIf和IIg; 其中,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通式为: R1-Li;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03524359 B 3 (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的通式为: (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的通式为: 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通式为: R2-NH2; R1、 R2的具。

9、体限定为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对应的取代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 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与(R)-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 反应时, 反应分两个温度段进行, 第一个温度段为-800的低温段, 在低温段下将(R)- 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滴加至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溶液中, 然后再在低温 段下搅拌0.51小时; 第二个温度段为060高温段, 在高温段搅拌反应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 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R)-大位阻基团取。

10、代的环氧丙烷或(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 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反应溶剂为极性溶剂, 所述的极性溶剂为: 甲醇, 乙醇, 酯类, 醚类; 反应温度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温度为-8020的低温段, 搅拌0.110小时, 第二阶段温度 为090的高温段, 高温段的搅拌反应时间为4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 途, 其特征在于: 在醛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 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做手性诱导剂, 合成加成反应产物, 其中醛基化合物为苯甲醛、 2-羟基苯甲醛、 4-甲氧基苯甲醛、 4-甲氧基苯甲醛、 。

11、2-吡啶甲醛、 4-氯苯基甲醛、 2-萘甲醛、 1-萘甲醛、 2-呋喃甲醛、 4-二甲氨基苯基甲醛3-苯基丙醛、 2, 2, 2-三苯基乙醛、 环己基甲醛、 正戊醛、 正丁醛和正己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 途, 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中的R1和R3的 位阻大小来控制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R1、 R3的具体限定为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 对应的取代基团。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03524359 B 4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2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 和用途 技术领域。

12、 0001 本发明涉及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 这种C2对称的手性(旋光的)氨基二醇作为不对称加成反应的手性催化剂或手性配体。 背景技术 0002 手性氨基醇具有对映选择性反映的能力, 被广泛地用作许多不对称反应的手性配 体和催化剂, 因而引起众多化学工作者对它们的研究(Tetrahedron: Asymmetry2010, 21, 549; J.Am.Chem.Soc.2010, 132, 3666; TetrahedronLett.2009, 50, 7388; Org.Lett.2004, 4695)。 0003 合成手性氨基醇有两种主要的方法: 一种。

13、是天然氨基酸的还原, 另一种是拆分人 工合成的外消旋氨基醇。 前者所得氨基醇的结构受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限制, 后者要消耗昂 贵的手性拆分试剂。 0004 为了使得手性氨基醇结构多样化, 近些年来人们用胺与手性(旋光的)环氧化合物 反应来合成C2对称的手性(旋光的)氨基醇。 如G.Manickam和G.Sundararajan用旋光的氧化 苯乙烯与苄胺反应得到C2对称的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Tetrahedron: Asymmetry1997, 2271)。 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能作为许多不对称反应的手性诱导剂或催化剂(Tetrahedron 1999, 55, 2721; J.Am.Chem.Soc。

14、.1992, 114, 2768)。 这种手性氨基醇三齿配体的合成遇到的 问题是手性环氧化合物的来源。 合成手性环氧化合物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动力学拆分 外消旋环氧化合物(J.Am.Chem.Soc.1981, 103, 6237), 另一种是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 (Chem.Rev.2008, 108, 3958)。 这两种用手性环氧化合物合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 成前者, 对 于不同结构的环氧化合物, 没有完全通用的拆分方法和通用的拆分条件; 用后者, 要用到昂 贵的手性催化剂, 且对于不同结构的烯烃, 也没有通用的环氧化方法。 0005 最近, 环氧氯丙烷的动力学拆分技术已十分成熟, 且。

15、动力学拆分所产生水解产物 能回收循环利用, 外消旋的环氧氯丙烷在拆分过程中没有损失, 所以环氧氯丙烷的动力学 拆分在我国已工业化, 这使得(R)-环氧氯丙烷和(S)-环氧氯丙烷都变得十分便宜。 在本发 明中我们使用廉价易得的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 合成了一类对映选择性很高的C2对 称的手性氨基二醇三齿配体催化剂和手性配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对映选择性很高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配体和催化 剂和这种类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这种类C2对称的手性氨基醇催化醛 的对映选择性加成反应。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

16、C2对称的旋 光的氨基二醇, 所述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是手性碳为R构型 (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的结构, 其通式为: 说明书 1/11 页 5 CN 103524359 B 5 0008 0009 式中: R1、 R2是具有大位阻的烃基。 0010 R1和R2的结构式为: 0011 0012 式中: R3是烃基,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20是氢 原子或烃基。 0013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合成方法: 。

17、0014 使用旋光的环氧氯丙烷作为手性源, 先将其与非手性大位阻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反 应, 然后和非手性大位阻胺反应, 得到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 0015 旋光的环氧氯丙烷包括(R)-环氧氯丙烷、 (S)-环氧氯丙烷; 合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 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 使用(R)-环氧氯丙烷做手性源; 合成手 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手性氨基二醇, 使用(S)-环氧氯丙烷做 手性源。 0016 (R)-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R1-M(III)反应, 生成(R)-大位 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R)-V), 然后(R。

18、)-V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R2-NH2在溶剂中反应, 生 成手性碳为R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式), 反应通式如 下: 0017 0018 (S)-环氧氯丙烷与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R1-M(III)反应, 生成(S)-大位 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S)-V), 然后(S)-V再与非手性大位阻伯胺R2-NH2在溶剂中反应, 生 说明书 2/11 页 6 CN 103524359 B 6 成手性碳为S构型的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II式), 反应通式 如下: 0019 0020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通式为: R1-M; 式中: M。

19、为金属原子 0021 非手性大位阻伯胺的通式为: R2-NH2。 0022 非手性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与(R)-环氧氯丙烷或(S)-环氧氯丙烷反应时, 反应 分两个温度段进行, 第一个温度段为-800以下的低温段, 在低温下将(R)-环氧氯丙 烷或(S)-环氧氯丙烷滴加至大位阻金属有机化合物溶液中, 然后再在低温下搅拌0.51小 时; 第二个温度段为060高温段, 在高温段搅拌反应15小时。 0023 (R)-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或(S)-大位阻基团取代的环氧丙烷与非手性大 位阻伯胺的反应溶剂为极性溶剂, 极性溶剂包括: 甲醇, 乙醇, 酯类, 醚类; 反应温度为两阶 段, 第一阶段温度为。

20、-8020, 最好是-55在此温度搅拌0.11小时, 第二阶段温度为 090, 最好是回流温度, 在此温度下反应410小时。 0024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的用途: 在醛基的不对称 反应中做手性诱导剂, 合成高e.e.值的加成反应产物。 0025 通过调整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的氨基二醇中的R1和R2的位阻大 小来控制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0026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手性碳为R构型(I式)或手性碳为S构型(II式)的带 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的C2对称的旋光氨基二醇可以对映选择性诱导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 对醛基的加成反应; 通过调节成过程。

21、中所使用的非手性试剂中的R1和R2的空间位阻大小来 调节加成反应产物e.e.值; 在适当的R1和R2的组合下对映选择性诱导的醛基的加成反应产 物的e.e.值高达9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列结合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0028 实例1: (S)-3-(9-乙基-9-芴基)-1, 2-环氧丙烷(S)-Va的合成。 0029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9.7克9-乙基芴基, 40毫升四氢 呋喃。 搅拌溶解后, 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 己烷溶液。 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 在搅拌和-7。

22、0 下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 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 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 时。 蒸馏回收溶剂, 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 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 无水氯化钙干燥后, 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 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1克(S)-Va, 熔点74-75。(c8.0mg/ml, THF).e.e.: 98.8。 (S)-Va的合成路线如下: 说明书 3/11 页 7 CN 103524359 B 7 0030 0031 实例2: (R)-3-(9-乙基-9-芴基)-1, 2-环氧丙烷(R)-Va的合成。 0032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

23、应瓶中加入9.7克9-乙基芴基, 40毫升四氢 呋喃。 搅拌溶解后, 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 己烷溶液。 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 在搅拌和-70 下滴加3.5g(R)-(-)-环氧氯丙烷, 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 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 时。 蒸馏回收溶剂, 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 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 无水氯化钙干燥后, 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 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2克(R)-Va, 熔点74-75。(c8.0mg/ml, THF).e.e.: 98.9。 (R)-V。

24、a的结构式如下: 0033 0034 实例3: (S)-4, 4, 4-三苯基-1, 2-环氧丁烷(S)-Vb的合成。 0035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2.2克三苯甲烷, 40毫升四氢呋 喃。 搅拌溶解后, 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的正丁基锂的正己 烷溶液。 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 在搅拌和-70下 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 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 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 时。 蒸馏回收溶剂, 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 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 无水氯化钙干燥后,。

25、 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 该粗产品重结晶后得9.7克(S)-Vb, 熔点100-102。e.e.: 98.5。 (S)-Vb的合成路线如下: 0036 0037 实例4: (R)-4, 4, 4-三苯基-1, 2-环氧丁烷(R)-Vb的合成。 0038 用(R)-(-)-环氧氯丙烷替代(S)-(+)-环氧氯丙烷, 重复实例3即得到(R)-Vb。 熔点 100-102。e.e.: 98.5。 (R)-Vb的结构式如下: 0039 0040 实例5: (S)-3-(5-戊基-5-二苯并a, e环庚基)-1, 2-环氧丙烷(S)-Vc的合成 0041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

26、入10.3克5-亚甲基二苯并a, e环 说明书 4/11 页 8 CN 103524359 B 8 庚烷, 40毫升四氢呋喃。 搅拌溶解后, 在搅拌和室温下往溶液中滴加20毫升浓度为2.5mol/L 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 滴加完后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到-70, 在搅拌和-70下滴加3.5g(S)-(+)-环氧氯丙烷, 滴加完毕在-70继续搅拌1小时。 然后 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 蒸馏回收溶剂, 蒸馏剩余物溶入乙酸乙酯中。 所得乙酸乙酯溶液用饱 和食盐水洗涤, 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 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后得到粗产品。 该粗产品经硅胶柱 色谱纯化得7.1克(S)-Vc,e.e。

27、.: 98.4。 (S)-Vc的合成路线如下: 0042 0043 实例6: (R)-3-(5-戊基-5-二苯并a, e环庚基)-1, 2-环氧丙烷(R)-Vc的合成用 (R)-(-)-环氧氯丙烷替代(S)-(+)-环氧氯丙烷, 重复实例5即得到(R)-Vc。 e.e.: 98.4。 (R)-Vc的结构式如下: 0044 0045 实例7: 苄基双(R)-3-(9-乙基-9-芴基)-2-羟基丙基胺(Ia)的合成 0046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4毫摩尔苄胺, 8毫摩尔(R)-Va和 10毫升乙醇。 反应混合物先在0搅拌1小时, 再回流10小时。 在减压下蒸馏回收乙醇后得到 。

28、粗产物, 粗产物提纯后得到1.4克Ia。(c10mg/ml, THF)。 元素分析, 按 C43H45NO2计算值: C, 84.79; H, 7.46; N, 2.30.实测值: C, 84.32; H, 7.40; N, 2.24.1HNMR (CDCl3, 400MHz) (ppm): 7.69(t, J7.1Hz, 5H, Ar-H), 7.27-7.47(m, 8H, Ar-H), 7.01-7.27 (m, 8H, Ar-H), 3.00-3.04(d, J7.4Hz, 2H, OH), 2.83-2.86(dd, J14.2, 6.1Hz, 2H, CH), 1.98-2.00(。

29、m, 2H, CH2), 1.94-1.96(m, 4H, CH2), 1.87-1.88(m, 1H, CH2), 1.53-1.76(dd, J 15.0, 7.3Hz, 1H, CH2), 1.28-1.43(m, 2H, CH2), 1.24-1.26(t, J7.1Hz, 2H, CH2), 0.66(t, J 8.8Hz, 6H, CH3); 0047 13CNMR(CDCl3) (ppm): 149.71, 149.15, 141.09, 140.94, 128.98, 128.12, 127.29, 127.23, 127.12, 127.08, 126.91, 123.62,。

30、 123.07, 119.93, 119.87, 65.40, 60.89, 58.41, 53.95, 44.85, 33.58, 7.96。 Ia的结构如下: 0048 说明书 5/11 页 9 CN 103524359 B 9 0049 实例8: 苄基双(S)-3-(9-乙基-9-芴基)-2-羟基丙基胺(IIa)的合成 0050用(S)-Va替代(R)-Va重复实例7, 得IIa。(c10mg/ml, THF)。 IIa 的的结构如下: 0051 0052 实例9: 苄基双(S)-4, 4, 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b)的合成 0053用(S)-Vb替代实例7的(R)-Va, 重。

31、复实例7, 得到2.8克IIb。(forR isomer), -78.0(forSisomer)(c10mg/ml, THF); 元素分析, 按C51H49NO2计算值: C, 86.53; H, 6.98; N, 1.98.实测值: C, 86.32; H, 6.67; N, 1.76.1HNMR(CDCl3) (ppm): 7.04-7.52(m, 35H, Ar-H), 3.61(dd, J13.8, 9.3Hz, 2H, OH), 3.54-3.58(m, 2H, CH), 2.69-3.01(m, 2H, CH2), 2.58-2.63(dd, J14.8, 4.2Hz, 4H, C。

32、H2), 2.31-2.37(dd, J14.7, 5.0Hz, 2H, CH2), 2.05-2.07(d, J9.4Hz, 2H, CH2); 13CNMR(CDCl3) (ppm): 147.23, 147.15, 140.15, 129.25, 128.86, 128.38, 128.00, 127.98, 126.96, 126.10, 126.05, 67.57, 56.27, 55.52, 53.35, 46.13。 IIb结构如下: 0054 0055 实例10: 苄基双(S)-3-(1-戊基-1-二苯并a, e环庚-2-羟基丙基)胺(IIc)的合 成 0056用(S)-Vc替。

33、代实例7的(R)-Va, 重复实例7, 得到3.7克IIc。(c 10mg/ml, CH2Cl2); 元素分析, 按C53H65NO2计算值: C, 85.09; H, 8.76; N, 1.87.实测值: C, 84.96; H, 8.60; N, 1.82. 1HNMR(CDCl3) (ppm): 7.61(d, J8.1Hz, 2H, Ar-H), 7.30-7.54(m, 1H, Ar-H), 6.97-7.30(m, 18H, Ar-H), 3.25(s, 2H, OH), 3.18(d, J13.3Hz, 2H, CH), 2.95(m, 8H, CH2), 2.61-2.66(m。

34、, 2H, CH2), 2.04(dd, J4.0, 10.7Hz, 2H, CH2), 1.89-1.91(m, 2H, CH2), 1.82-1.85(m, 2H, CH2), 1.43(m, 2H, CH2), 1.26(m, 4H, CH2), 0.95(d, J7.25Hz, 8H, CH2), 0.86(s, 4H, CH2), 0.67-0.70(t, J6.6Hz, 6H, CH3); 13CNMR(CDCl3) (ppm): 144.55, 144.39, 143.91, 143.39, 130.87, 130.19, 129.89, 129.78, 129.70, 129.。

35、12, 128.88, 128.16, 126.96, 126.32, 126.25, 125.84, 125.62, 125.52, 66.31, 61.04, 58.62, 54.57, 53.59, 48.32, 38.40, 30.66, 29.71, 23.69, 22.26, 13.89。 IIc的结构如下: 说明书 6/11 页 10 CN 103524359 B 10 0057 0058 实例11: 正丁基双(S)-4, 4, 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d)的合成。 0059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4毫摩尔正丁胺, 8毫摩尔(S)-Vb 和10毫升乙醇。

36、。 反应混合物先在0搅拌1小时, 再回流10小时。 在减压下蒸馏回收乙醇后 得到粗产物, 粗产物提纯后得到3.9克IId。(c10mg/ml, THF); 元素分析, 按C48H51NO2计算值: C, 85.55; H, 7.63; N, 2.08.实测值: C, 85.32; H, 7.81; N, 2.02.1HNMR (CDCl3) (ppm): 7.36(d, J7.2Hz, 10H, Ar-H), 7.28(d, J11.3Hz, 18H, Ar-H), 7.20(d, J 7.0Hz, 2H, Ar-H), 3.58(s, 2H, OH), 3.04(d, J14.7Hz, 2H。

37、, CH), 2.57(d, J14.5Hz, 2H, CH2), 2.20-2.41(m, 4H, CH2), 1.93(d, J11.9Hz, 4H, CH2), 1.32(d, J19.5Hz, 4H, CH2), 0.87(d, J6.9Hz, 3H, CH3); 13CNMR(CDCl3) (ppm): 147.24, 129.27, 128.00, 126.08, 67.31, 55.85, 48.86, 46.17, 32.04, 20.27, 13.91。 IId的结构如下: 0060 0061 实例12: 环己基双(S)-4, 4, 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e)的合成。

38、。 0062用环己胺替代正己胺, 重复实例11, 得到3.9克IIe。(c10mg/ ml, THF); 元素分析, 按C50H53NO2计算值: C, 85.80; H, 7.63; N,2.00.foundC, 85.55; H, 7.62; N, 1.95.1HNMR(CDCl3) (ppm): 7.04-7.44(m, 15H, Ar-H), 3.52(s, 2H, OH), 3.06(d, J 14.6Hz, 2H, CH), 2.53(d, J14.5Hz, 2H, CH2), 1.93-2.26(m, 8H, CH2), 1.61(d, J11.5Hz, 2H, CH2), 1.。

39、12(s, 4H, CH2), 0.99(d, J6.4Hz, 2H, CH2), 0.88(d, J10.6Hz, 2H, CH2); 13C NMR(CDCl3) (ppm): 147.27, 129.29, 127.99, 126.06, 67.76, 56.02, 51.76, 46.90, 33.95, 33.41, 26.06, 24.99。 IIe的结构如下: 0063 0064 实例13: 二苯甲基双(S)-4, 4, 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f)的合成 0065用二苯甲胺替代正己胺, 重复实例11, 得到4 .4gIIf。(c 说明书 7/11 页 11 CN 103。

40、524359 B 11 10mg/ml, THF); 元素分析, 按C57H53NO2计算值: C, 87.43; H, 6.69; N, 1.79.实测值: C, 88.12; H, 6.07; N, 1.72.1HNMR(CDCl3) (ppm): 1HNMR(400MHz, CDCl3) 6.99-7.34(m, 40H, Ar-H), 4.54(s, 1H, CH), 3.58(s, 2H, OH), 2.76(dd, J14.9, 4.9Hz, 2H, CH), 2.52-2.65(m, 2H, CH2), 2.20-2.34(m, 4H, CH2), 2.02-2.14(m, 2H。

41、, CH2); 13CNMR(400MHz, CDCl3) (ppm): 147.17, 129.19, 128.46, 127.99, 127.14, 126.10, 68.22, 66.94, 54.45, 46.26。 IIf的结构如下: 0066 0067 实例14: 叔丁基双(S)-4, 4, 4-三苯基-2-羟基丁基胺(IIg)的合成 0068用叔丁胺代正己胺, 重复实例11, 得到4.7克IIg。(c10mg/ml, THF); 元素分析, 按C48H51NO2计算值: C, 85.55; H, 7.63; N, 2.08.实测值: C, 85.62, H, 7.77; N, 2。

42、.10. 1HNMR(CDCl3) (ppm): 7.35-7.37(m, 9H, Ar-H), 7.25-7.29(m, 14H, Ar-H), 7.16-7.20 (t, J16.0Hz, 7H, Ar-H), 3.48-3.49(d, J4.0Hz, 2H, OH), 3.05-3.09(dd, J4.0, 3.6Hz, 2H, CH), 2.53-2.57(dd, J4.0, 3.6Hz, 2H, CH2), 2.10-2.15(t, J20.0Hz, 4H, CH2), 1.87- 1.91(dd, J2.8, 2.2Hz, 2H, CH2), 0.93(s, 9H, CH3); 1。

43、3CNMR(CDCl3) (ppm): 147.29, 129.29, 127.95, 126.03, 68.34, 56.25, 50.31, 48.93, 46.50, 28.96。 IIg的结构如下: 0069 0070 实例15-19: 用IIa-c和Ib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0071 在一个用氮气冲洗的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瓶中加入10毫升甲苯, 手性(旋光的)氨基 二醇Ib, IIa, IIb或IIc, 异丙醇钛, 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 然后滴加二乙基锌的正己烷溶 液, 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降至0, 加入1毫摩尔苯甲醛。 加毕在0搅拌 数小时。 用稀。

44、盐酸将反应终止, 分出有机层, 水层用甲苯萃取2次。 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后, 浓缩, 浓缩物用柱层析纯化后, 用装有手性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测定其e, e. 值。 结果列于表1。 0072 表1.IIa-c和Ib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0073 说明书 8/11 页 12 CN 103524359 B 12 0074 0075 a反应条件: 甲苯, 13毫升; 苯甲醛, 1毫摩尔; 反应时同, 24小时; 反应温度, 0; n (PhCHO)/n(Et2Zn)/n(Ti(O-i-Pr)4)/n(II)1/3/1.8/0.1。 0076 b分离产率。 0077 实例。

45、20-40: 用IId-g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0078 用氨基二醇IId-g替代实例15中的氨基二醇, 重复实例15, 结果列于表2。 0079 表2.IId-g诱导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0080 0081 0082 a反应条件: 甲苯, 13毫升; 苯甲醛, 1毫摩尔; 反应时间, 24小时; 反应温度, 0; n (PhCHO)/n(Et2Zn)/n(Ti(O-i-Pr)4)/n(II)1/3/1.8/0.1。 0083 b分离产率。 0084 实例24-: 用IIg诱导二乙基锌对其它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a 说明书 9/11 页 13 CN 103524359 B 13 0085 0086 0087 0088 a反应条件: 甲苯, 13毫升; 苯甲醛, 1毫摩尔; 反应时间, 24小时; 反应温度, 0; n 说明书 10/11 页 14 CN 103524359 B 14 (PhCHO)/n(Et2Zn)/n(Ti(O-i-Pr)4)1/3/1.8。 0089 b分离产率。 0090 本发明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号: 21172186)。 说明书 11/11 页 15 CN 103524359 B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