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69111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9922.9

申请日:

2011.09.13

公开号:

CN102424547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4B 26/12申请公布日:201204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6/12申请日:20110913|||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6/12; C04B26/10

主分类号:

C04B26/12

申请人:

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闽清

地址:

36400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雁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戴建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其包括35%-60%的粉煤灰、35%-60%的竹屑、5%-20%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该粉煤灰中的炭含量不高于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其炭含量低,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炭含量低,吸水性小,强度高,不易风化;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其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膨胀,不易腐烂,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 按重量计, 其包括 35% -60%的粉煤灰、 35% -60% 的竹屑、 5% -20%的粘合剂 ; 其中, 所述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 该粉煤灰中的 炭含量不高于 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所述的粉煤灰中的炭含量在 1% -5%之间。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所述的粉煤灰为絮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 灰。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按重量计, 粉煤灰的含量为 36% -50%, 竹屑的 含量为 42% -55%, 粘合剂的含量为 8% -15%。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按重量计, 粉煤灰的含量为 36% -46%, 竹屑的 含量为 45% -55%, 粘合剂的含量为 8% -12%。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除所含的碳之外, 所述的粉煤灰还包括 : 48% -52%的二氧化硅、 6% -7%的氧化钙、 20% -28%的三氧化二铝、 5% -
7: 2%的三氧化 二铁、 1.8% -2.1%的氧化镁、 1% -1.25%的三氧化硫。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密度在 0.60g/cm3-0.90g/ cm3 之间。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所述建筑模板的密度在 0.70g/cm3-0.86g/cm3 之间。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筑模板, 其中, 所述的粘合剂为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
10: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 1-9 之一所述的建筑模板的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 ①按重量计, 将粉煤灰、 竹屑和粘合剂混合 ;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热压成模板。

说明书


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的循环利用, 更具体地讲,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的 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家具制造业与建筑装潢业需要大量的木材, 造成了世界森林的急剧减少与土地荒 漠化, 世界各国出台各种政策, 限制森林的砍伐, 使得建材原料紧张。 另一方面, 粉煤灰与竹 屑是当今工业与竹材加工生产中的两大废弃物。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 一, 现阶段我国年排渣量已达 3000 万吨。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 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 逐年增加。竹制日用品的生产中竹材的重量利用率低于 40%, 有 60%以上的竹材在加工过 程中变成加工剩余物。
     中国专利 200610113578.3 公开了一种竹屑与粉煤灰的复合防水板材以及制备方 法, 该复合防水板材由 20 ~ 70 重量份的竹屑、 10 ~ 60 重量份的粉煤灰、 5 ~ 40 重量份的 粘合剂和引发剂通过共混模压聚合制成。 该发明提供的竹屑与粉煤灰的复合防水板材的组 份还可包括 1 ~ 12 重量份的新、 旧塑料。该专利中所公开的方案具有比较明显的缺点 : 首 先, 其所使用的粉煤灰未进行过脱碳处理, 炭含量高, 而过高的炭含量使其所制备的板材强 度低, 实际使用严重受限, 而且吸水性大、 易腐化 ; 其次, 该专利的配方中粘合剂体系复杂, 而且粘合剂的含量过高, 导致成本高, 而且也违背了环保绿色之初衷。
     中国专利 200710068971.X 公开了一种轻质发泡板, 用于非承重墙体施工使用, 其 采用短切竹纤维、 粉煤灰、 铝粉、 水泥、 脱水石膏、 石灰粉、 膨胀珍珠岩, 添加水分再进行搅拌 振动, 放置模板内进行发泡处理, 然后进行风化干燥 72 小时。石灰粉受热后, 会促进铝粉与 水泥反应, 产生氢气而发泡, 同时脱水石膏在吸收水分后迅速初凝, 石灰、 水泥、 粉煤灰会形 成三合结层, 在竹纤维的骨料下固化成板。 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虽然不使用粘合剂, 利用脱 水石膏吸收水分后凝化, 但其强度过低, 不适于制作建筑模板, 仅能用作室内隔板。
     中国专利申请 200810024733.3 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 其由废旧塑料、 粉煤 灰、 石料粉、 聚氯乙烯树脂、 竹纤维、 阻燃剂组成。按重量计, 各组分的百分比为 : 废旧塑料 25-40 %、 粉煤灰 30-45 %、 石料粉 15-25 %、 聚氯乙烯树脂 5-15 %、 竹纤维 2-8 %、 阻燃剂 0.4-0.8%。 该专利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 : 将废旧塑料通过塑料 再生机制成小塑料颗粒 ; 将石料粉碎成 250-300 目 ; 将竹纤维制成不高于 1 毫米的短纤维。 将废旧塑料、 粉煤灰、 石料粉、 聚氯乙烯树脂、 竹纤维、 阻燃剂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搅拌均匀 ; 将混合料加热至 260-300 摄氏温度, 再置于 4-6 个大气压的挤压机里挤压成型。在常温下 时效 4-6 天。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使用粘合剂, 而使塑料在高温下熔化对各组分进行 同时, 其粉煤灰也未进行脱碳处理, 同样影响其强度。 粘合, 因而制得的板材强度低 ;
     中国专利申请 201010580140.2 公开了一种利用再生资源、 实现以塑代木、 以塑代 钢的复合建筑模板, 其采用外表层和芯层复合结构, 其中外表层为高密度聚乙烯, 芯层为热 固性塑料和胶黏剂、 填料组成的合成材料, 其中填料为粉煤灰、 碳酸钙粉、 木粉、 滑石粉、 矿
     物质或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的混合, 胶黏剂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该专利申请 中外表层和芯层易发生剥离现象。
     中国专利申请 200810051279.0 也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其利用多种 固体废弃物 : 木质和秸秆纤维及废塑料、 粉煤灰、 废矿渣, 在 170-185℃下共混塑化造粒, 在 温度 185-200℃下经模压或压延成新型建筑模板。制得模板拉伸强度 18.0MPA, 弯曲强度 22.0MPA, 冲击强度 7.0KJ/M2, 使用温度 -15-55℃, 该模板可反复使用 8-12 次, 并可 100% 回收作为原料再循环使用, 可用于楼宇建筑、 电站、 铁路涵洞、 地下库房、 桥梁等设施的建筑 中。 该专利申请的制备方法相对复杂, 而且其利用塑料在高温下熔化对各组分进行粘合, 因 而制得的板材强度低。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的、 高强度的建 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粉煤灰和竹屑制备的建筑模板, 按重 量计 ( 常温常压下干燥后的重量 ), 其包括 35 % -60 %的粉煤灰、 35 % -60 %的竹屑和 5% -20%的粘合剂 ; 其中, 所使用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 该粉煤灰的炭含量 不高于 5%。 将制得的建筑模板在常温常压下干燥后, 其含水量一般在 4% -10%之间, 随地 区和季节而有所变化。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 由于对来自电厂的粉煤灰进行了脱碳处理, 使得粉煤灰 中的炭含量不高于 5%, 这样, 所制得的建筑模板的强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也提供了其使用 寿命, 这是因为粉煤灰中的碳颗粒相对较小, 其不具备像竹屑那样的纤维结构, 当其含量达 到一定程度时, 会显著影响最终产品建筑模板的机械强度。 发明人的试验发现, 与采用电厂 的粉煤灰原灰相比, 采用脱碳处理的粉煤灰与竹屑制备的建筑模板, 无论是静曲强度, 还是 弹性模量, 都显著提高, 一般情况下可达到一倍以上。未脱碳的粉煤灰原灰的炭含量较高, 通常在 10%以上, 若利用未脱碳的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 其炭含量高、 强度低、 易吸水、 易风 化。
     当然, 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艺复杂性, 提高了成本, 但是 从粉煤灰中得到的炭粉可以用于制备活性炭等用途, 所以综合经济效益反倒上升。 优选地, 在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 所使用的粉煤灰的炭含量在 1% -5%之间, 更优选在 2% -5% 之间, 因为将粉煤灰的炭含量控制在 1%以下, 会较大地提高脱碳成本, 而对所制得的建筑 模板的强度等反倒不利, 因为粉煤灰中一定碳颗粒的存在, 有利于粘合剂的渗透, 从而更好 地将粉煤灰中的无机成分粘结在一起。
     优选地, 在本发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 粉煤灰的含量为 35% -55%, 竹屑的含量 为 40% -55%, 粘合剂的含量为 7% -17% ; 更优选地, 在本发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 粉煤 灰的含量为 36% -50%, 竹屑的含量为 42% -55%, 粘合剂的含量为 8% -15%; 或者在本发 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 粉煤灰的含量为 36% -46%, 竹屑的含量为 45% -55%, 粘合剂的 含量为 8% -12%。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 由于粉煤灰经过了脱碳处理, 其炭含量低, 因而所制
     得的建筑模板吸水性小, 强度高, 不易腐烂和风化。未脱碳的粉煤灰炭含量较高, 通常在 10%以上, 若利用未脱碳的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 其炭含量高、 强度低、 易吸水、 易风化。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 由于采用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建筑模板中的骨架, 其吸水性差, 遇水不容易膨胀, 不易腐烂, 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 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较 好的力学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粉煤灰可为煤粉炉的粉煤灰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 灰。其中, 煤粉炉的粉煤灰为玻璃球状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为海绵絮状, 且为多孔结 构, 孔隙率一般在 60% -78%, 比表面积较大,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其对粘合剂具有较强 的吸附作用, 从而使各原料颗粒之间能更好地结合, 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更高的强度。 因 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更适于用作制造建筑模板的原料, 本发明优选为循环流化床锅 炉的粉煤灰。
     另外, 竹屑和粘合剂的比例要适中。粘合剂含量过高, 会增加成本, 而且不利于绿 色环保, 应尽量降低其使用量 ; 当然, 粘合剂含量过低会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强度不够。竹屑 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 其含量过低会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缺乏支撑, 容易散架 ; 其含量 过高, 粉煤灰含量相应降低, 会影响板的密实度。 总体而言, 竹屑的含量低, 则应提高粘合剂 的含量 ; 竹屑的含量高, 则可降低粘合剂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按重量计, 除所含的碳之外, 作为原料的粉煤灰还包 括: 48% -52%的二氧化硅、 6% -7%的氧化钙、 20% -28%的三氧化二铝、 5% -7.2%的三氧 化二铁、 1.8% -2.1%的氧化镁、 1% -1.25%的三氧化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该建筑模板的密度为 0.60g/cm3-0.90g/cm3, 其优选 3 3 3 为 0.70g/cm -0.86g/cm 。如果建筑模板的密度低于 0.60g/cm , 则其压实的程度不够, 强度 3 也不够大, 使用场合和寿命都受限 ; 而如果建筑模板的密度高于于 0.90g/cm , 虽然强度得 以提高, 但是过分致密的结构不利于使用过程中的装配, 例如很难通过钉子等进行连接, 建 筑模板也容易被钉坏, 另外, 过重的建筑模板也不利于搬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粘合剂优选为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建筑模板的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
     ①按重量计, 将 35 % -60 %的粉煤灰、 35 % -60 %的竹屑、 5 % -20 %的粘合剂混 合;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热压成建筑模板。
     步骤①中的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 其炭含量不高于 5%, 其粒度为 260 目 -360 目 ; 竹屑的粒度为 20 目 -100 目。
     在 上 述 方 法 中, 步 骤 ③ 中, 预 压 的 压 力 控 制 在 0.2MPa-2.0MPa 之 间, 优选为 0.4MPa-1.8MPa。
     在 上 述 方 法 中, 步 骤 ④ 中, 热 压 的 温 度 为 195 ℃ -220 ℃, 热压的压力为 1.2MPa-1.4MPa。
     另外, 根据最终产品规格的需要及生产的具体情况, 可以在预压前进行干燥处理, 预压后进行横截处理, 以及在热压成型后进行纵横锯边及砂光等处理。通过上述方法, 不仅可以利用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 代替木质模板, 从而节省木材 的使用 ; 而且可以制造大规格 ( 例如 2.4m×1.2m) 的模板, 有效弥补常规的木质模板尺寸小 的缺陷。
     在上述方法中, 粉煤灰为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 该脱碳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
     A、 向粉煤灰原料中加入浮选剂和 / 或捕收剂, 形成混合物料 ;
     B、 在浮选设备中使步骤 A 中所得的混合物料从浮选设备的上部下落 ;
     C、 在浮选设备中形成向上吹送的气体, 该气体与步骤 B 中落下的混合物料形成逆 流接触, 而且该气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呈紊流状态 ;
     D、 收集步骤 C 中未通过浮选设备之浮选板的颗粒物, 即得到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 灰。
     脱碳处理是浮选出粉煤灰原料中的碳颗粒、 而收集未通过浮选的粉煤灰颗粒用于 制造建筑模板。用这种方法可将粉煤灰中的炭含量降低至不高于 5%。
     在上述方法中, 步骤 A 中所使用的浮选剂可以为松醇油或碳八芳烃或其它任何类 型的浮选剂, 所使用的捕收剂可以为轻质柴油或柴油等。实际上, 浮选剂和 / 或捕收剂的 添加并不是必要的 ; 根据粉煤灰原料的具体情况, 有时也可以不添加任何浮选剂或捕收剂 ; 但是, 为了提高脱碳效率, 优选添加少量的浮选剂和 / 或捕收剂, 例如所添加的浮选剂和捕 收剂的总量可以为粉煤灰原料总重量的 0.1-10%。 在上述方法中, 步骤 C 中向上吹送的气体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气体, 优选为表压 1-6 个大气压、 更优选 1-2 个大气压的气体。
     在上述方法中, 由于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颗粒及灰分, 加入浮选剂和 / 或捕收 剂和 / 或其它助剂后, 粉煤灰中的颗粒与气泡接触、 碰撞, 可浮性好的碳颗粒选择性地粘附 于气泡, 并被携带上升, 实现浮选, 而可浮性差的灰分则向下沉。
     特别地, 由于向上吹送的气体呈紊流状态, 碳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时间长, 接触更加 充分, 粉煤灰颗粒破碎为碳颗粒和灰分颗粒的几率大大增加, 从而使得脱碳效果更好, 脱碳 效率更高。
     在上述方法中, 浮选设备的浮选板可以为单层或多层, 例如, 2-5 层 ; 其中, 步骤 D 所收集的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 为未通过浮选设备之浮选板、 从浮选设备的尾灰出口排 出的颗粒物。
     在上述方法中, 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 其炭含量不高于 5%。
     在上述方法中, 步骤④中热压后得到的模板的密度为 0.60g/cm3-0.90g/cm3, 优选 3 3 为 0.70g/cm -0.86g/cm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 其炭含量低, 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炭含量低, 吸水性小, 强度 高, 不易风化 ; 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 其吸水性差, 遇水不容易膨胀, 不易腐烂, 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 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另外,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 法, 不仅可以利用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 代替木质模板, 从而节省木材的使用 ; 而且可以制 造大规格的模板, 有效弥补常规的木质模板尺寸小的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的流程图 ; 图 2 是本发明进行脱碳处理所采用的一浮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利用粉煤灰制备建筑模板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 按重量计, 包括 38%经脱碳处理的絮状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 55%的竹屑、 7%的三聚氰胺粘合剂 ; 其密度为 0.86g/cm3。
     制造本实施例的建筑模板所用的粉煤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 其为海绵 絮状。该粉煤灰包括 : 48 % -52 %的二氧化硅、 6 % -7 %的氧化钙、 20 % -28 %的三氧化二 铝、 5% -7.2%的三氧化二铁、 1.8% -2.1%的氧化镁、 1% -1.25%的三氧化硫, 其烧失量为 6% -8%, 炭含量为 10% -12%。 在制造建筑模板之前, 先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 使其炭含 量不高于 5%。如图 1 所示, 该脱碳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
     A、 向粉煤灰原料中加入浮选剂和 / 或捕收剂, 形成混合物料 ; B、 在浮选设备中使步骤 A 中所得的混合物料从浮选设备的上部下落 ;
     C、 在浮选设备中形成向上吹送的气体, 该气体与步骤 B 中落下的混合物料形成逆 流接触, 而且该气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呈紊流状态 ;
     D、 收集步骤 C 中未通过所述浮选设备之浮选板的颗粒物, 即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 灰。
     如图 2 所示, 通过碳浮选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的具体实 施例, 包括 : 储料装置 1、 分配装置 2、 竖直设置的筒体 3、 锥斗状散气装置 4、 多层浮选板 5、 供气装置 6、 物理分离装置如超声分离装置 8、 尾灰箱 7、 过滤板 9、 溢流收集段 301、 尾灰收集 段 305。
     竖直设置的筒体 3 可分为三部分, 从上到下依次为 : 第一浮选段 302、 扩散锥体段 303、 第二浮选段 304。其中, 第一浮选段 302 较细, 其内设有一层浮选板 5。第二浮选段 304 较粗, 其内设有锥斗状散气装置 4 和一层浮选板 5。扩散锥体段 303 位于第一浮选段 302 和 第二浮选段 304 之间, 为尖端向上的锥斗状的过渡区域。
     溢流收集段 301 位于第一浮选段 302 的外部, 且第一浮选段 302 的顶端位于溢流 收集段 301 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 另外, 溢流收集段 301 的底端设有出料口 309。
     尾灰收集段 305 为尖端向下的锥斗状, 且其底部尖端处设有尾灰出口 306, 尾灰出 口 306 连接有尾灰管道 307。在第二浮选段 304 和尾灰收集段 305 之间设有过滤板 9。
     散气装置 4 为尖端向上的锥斗状, 其锥斗角度为 120°, 其锥面上设有多个气孔 401 ; 其位于第二浮选段 304 内, 且位于锥斗状尾灰收集段 305 上方。散气装置 4 上设有多 个超声分离装置 8。
     间隔设置的多层 ( 例如两层 ) 浮选板 5 分别位于第一浮选段 302 和第二浮选段 304 内, 其中底层浮选板 5 位于锥斗状散气装置 4 的上方。
     分配装置 2 位于溢流收集段 301 上方, 为下部设置有多条 ( 例如 8 条 ) 分配管道 201 的容器。分配管道 201 的末端位于第二浮选段 304 之内、 锥斗状散气装置 4 和底层浮选
     板 5 之间。
     储料装置 1 内设有搅拌装置 101, 用于将粉煤灰原料浆和浮选剂充分搅拌。 尾灰管 道 307 从尾灰出口 306 连接到尾灰箱 7, 尾灰箱 7 通过循环管道 310 连接到储料装置 1 ; 储 料装置 1 的下部设有送料管道 102, 送料管道 102 上设有渣浆泵 103, 该送料管道 102 通向 分配装置 2。
     供气装置 6 连接第一气体管道 601 及第二气体管道 602 ; 其中, 第一气体管道 601 与锥斗状散气装置 4 上的多个气孔 401 连通, 第二气体管道 602 通向分配装置 2。
     另外, 循环管道 310 上还设有支路管道作为排灰管道 311, 循环管道 310 和排灰管 道 311 上均设有阀门。根据粉煤灰的成分及工艺要求, 尾灰可通过循环管道 310 和 102 重 新进入浮选分离设备中进行浮选, 以回收其中的碳颗粒 ; 当尾灰中的炭含量达到一定要求 时, 则通过排灰管道 311 排出, 该尾灰即为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 回收的碳颗粒可以用于制 备高附加值的活性炭等产品。
     另外, 上述的浮选过程为一级浮选, 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进行二级浮选, 此时, 尾 灰管道 307 中的尾灰进入二级浮选设备, 得到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和碳颗粒。
     如图 3 所示,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 ①按重量计, 将 38%脱碳后的粉煤灰、 55%的竹屑、 7%的三聚氰胺混合 ;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 以 0.8MPa 的压力进行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 200℃下以 1.4MPa 的压力热压成密度为 0.86g/ 3 cm 的模板。
     其中, 步骤①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 280 目, 竹屑为 60 目。制得的建筑模板物理力 学性能如下表 :
     密度 g/cm3 0.83
     含水率% 5.9 静曲强度 MPa 8.7 弹性模量 MPa 1060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 按重量计, 包括 45%经脱碳处理的絮状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 45%的竹屑、 10%的酚醛树脂粘合剂 ; 其密度为 0.90g/cm3。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 且脱碳处理的过程 与实施例 1 相同。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
     ①按重量计, 将 45%脱碳后的粉煤灰、 45%的竹屑、 10%的酚醛树脂混合 ;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 以 1.6MPa 的压力进行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 210℃下以 1.3MPa 的压力热压成密度为 0.90g/ 3 cm 的模板。
     其中, 步骤①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 340 目, 竹屑为 80 目。制得的建筑模板物理力 学性能如下表 :
     8102424547 A CN 102424553
     密度 g/cm2 0.90
     说含水率% 5.2明书静曲强度 MPa 9.6 弹性模量 MPa 10107/7 页实施例 3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 按重量计, 包括 58%经脱碳处理的絮状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 30%的竹屑、 12%的酚醛树脂粘合剂。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 且脱碳处理的过程 与实施例 1 相同。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
     ①按重量计, 将 58%脱碳后的粉煤灰、 30%的竹屑、 12%的酚醛树脂混合 ;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 以 2.0MPa 的压力进行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 195℃下以 1.25MPa 的压力热压成模板。
     实施例 4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 按重量计, 包括 50%经脱碳处理的絮状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 33%的竹屑、 17%的酚醛树脂粘合剂。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 且脱碳处理的过程 与实施例 1 相同。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
     ①按重量计, 将 50%脱碳后的粉煤灰、 33%的竹屑、 17%的酚醛树脂混合 ;
     ②搅拌步骤①中所得的混合物 ;
     ③将步骤②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 以 0.2MPa 的压力进行预压 ;
     ④将步骤③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 220℃下以 1.2MPa 的压力热压成模板。
     其中, 步骤①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 260 目, 竹屑为 100 目。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 当可作些许的改进, 即凡是依照本发 明所做的同等改进, 应为本发明的发明范围所涵盖。

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2454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4.25CN102424547A*CN102424547A*(21)申请号 201110269922.9(22)申请日 2011.09.13C04B 26/12(2006.01)C04B 26/10(2006.01)(71)申请人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地址 36400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雁工业集中区)(72)发明人许闽清(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代理人戴建波(54) 发明名称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

2、,按重量计,其包括35-60的粉煤灰、35-60的竹屑、5-20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该粉煤灰中的炭含量不高于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其炭含量低,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炭含量低,吸水性小,强度高,不易风化;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其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膨胀,不易腐烂,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3 页CN 102424553 A 1/1页21.一种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其包括35-60的粉煤灰、。

3、35-60的竹屑、5-20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该粉煤灰中的炭含量不高于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的粉煤灰中的炭含量在1-5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的粉煤灰为絮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按重量计,粉煤灰的含量为36-50,竹屑的含量为42-55,粘合剂的含量为8-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按重量计,粉煤灰的含量为36-46,竹屑的含量为45-55,粘合剂的含量为8-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除所含的碳之外,所述的粉煤灰还包括:48-52的二氧化硅、。

4、6-7的氧化钙、20-28的三氧化二铝、5-7.2的三氧化二铁、1.8-2.1的氧化镁、1-1.25的三氧化硫。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密度在0.60g/cm3-0.90g/cm3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建筑模板的密度在 0.70g/cm3-0.86g/cm3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10.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建筑模板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计,将粉煤灰、竹屑和粘合剂混合;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预压;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热压成模板。 权 。

5、利 要 求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1/7页3由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的循环利用,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背景技术0002 家具制造业与建筑装潢业需要大量的木材,造成了世界森林的急剧减少与土地荒漠化,世界各国出台各种政策,限制森林的砍伐,使得建材原料紧张。另一方面,粉煤灰与竹屑是当今工业与竹材加工生产中的两大废弃物。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现阶段我国年排渣量已达3000万吨。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竹制日用品的生产中竹材的重量利用率。

6、低于40,有60以上的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变成加工剩余物。0003 中国专利200610113578.3公开了一种竹屑与粉煤灰的复合防水板材以及制备方法,该复合防水板材由2070重量份的竹屑、1060重量份的粉煤灰、540重量份的粘合剂和引发剂通过共混模压聚合制成。该发明提供的竹屑与粉煤灰的复合防水板材的组份还可包括112重量份的新、旧塑料。该专利中所公开的方案具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首先,其所使用的粉煤灰未进行过脱碳处理,炭含量高,而过高的炭含量使其所制备的板材强度低,实际使用严重受限,而且吸水性大、易腐化;其次,该专利的配方中粘合剂体系复杂,而且粘合剂的含量过高,导致成本高,而且也违背了环保绿色之。

7、初衷。0004 中国专利200710068971.X公开了一种轻质发泡板,用于非承重墙体施工使用,其采用短切竹纤维、粉煤灰、铝粉、水泥、脱水石膏、石灰粉、膨胀珍珠岩,添加水分再进行搅拌振动,放置模板内进行发泡处理,然后进行风化干燥72小时。石灰粉受热后,会促进铝粉与水泥反应,产生氢气而发泡,同时脱水石膏在吸收水分后迅速初凝,石灰、水泥、粉煤灰会形成三合结层,在竹纤维的骨料下固化成板。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虽然不使用粘合剂,利用脱水石膏吸收水分后凝化,但其强度过低,不适于制作建筑模板,仅能用作室内隔板。0005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24733.3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其由废旧塑料、粉煤灰、石。

8、料粉、聚氯乙烯树脂、竹纤维、阻燃剂组成。按重量计,各组分的百分比为:废旧塑料25-40、粉煤灰30-45、石料粉15-25、聚氯乙烯树脂5-15、竹纤维2-8、阻燃剂0.4-0.8。该专利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方法:将废旧塑料通过塑料再生机制成小塑料颗粒;将石料粉碎成250-300目;将竹纤维制成不高于1毫米的短纤维。将废旧塑料、粉煤灰、石料粉、聚氯乙烯树脂、竹纤维、阻燃剂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将混合料加热至260-300摄氏温度,再置于4-6个大气压的挤压机里挤压成型。在常温下时效4-6天。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使用粘合剂,而使塑料在高温下熔化对各组分进行粘合,因而制得的。

9、板材强度低;同时,其粉煤灰也未进行脱碳处理,同样影响其强度。0006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580140.2公开了一种利用再生资源、实现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复合建筑模板,其采用外表层和芯层复合结构,其中外表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芯层为热固性塑料和胶黏剂、填料组成的合成材料,其中填料为粉煤灰、碳酸钙粉、木粉、滑石粉、矿说 明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2/7页4物质或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的混合,胶黏剂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该专利申请中外表层和芯层易发生剥离现象。0007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51279.0也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其利用多种固体废。

10、弃物:木质和秸秆纤维及废塑料、粉煤灰、废矿渣,在170-185下共混塑化造粒,在温度185-200下经模压或压延成新型建筑模板。制得模板拉伸强度18.0MPA,弯曲强度22.0MPA,冲击强度7.0KJ/M2,使用温度-15-55,该模板可反复使用8-12次,并可100回收作为原料再循环使用,可用于楼宇建筑、电站、铁路涵洞、地下库房、桥梁等设施的建筑中。该专利申请的制备方法相对复杂,而且其利用塑料在高温下熔化对各组分进行粘合,因而制得的板材强度低。0008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发明内容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的、高强度的建。

11、筑模板及其制备工艺。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粉煤灰和竹屑制备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常温常压下干燥后的重量),其包括35-60的粉煤灰、35-60的竹屑和5-20的粘合剂;其中,所使用的粉煤灰是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该粉煤灰的炭含量不高于5。将制得的建筑模板在常温常压下干燥后,其含水量一般在4-10之间,随地区和季节而有所变化。0011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对来自电厂的粉煤灰进行了脱碳处理,使得粉煤灰中的炭含量不高于5,这样,所制得的建筑模板的强度得以大幅度提高,也提供了其使用寿命,这是因为粉煤灰中的碳颗粒相对较小,其不具备像竹屑那样的纤维结构,当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12、,会显著影响最终产品建筑模板的机械强度。发明人的试验发现,与采用电厂的粉煤灰原灰相比,采用脱碳处理的粉煤灰与竹屑制备的建筑模板,无论是静曲强度,还是弹性模量,都显著提高,一般情况下可达到一倍以上。未脱碳的粉煤灰原灰的炭含量较高,通常在10以上,若利用未脱碳的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其炭含量高、强度低、易吸水、易风化。0012 当然,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艺复杂性,提高了成本,但是从粉煤灰中得到的炭粉可以用于制备活性炭等用途,所以综合经济效益反倒上升。优选地,在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粉煤灰的炭含量在1-5之间,更优选在2-5之间,因为将粉煤灰的炭含量控制在1以下,会较大地。

13、提高脱碳成本,而对所制得的建筑模板的强度等反倒不利,因为粉煤灰中一定碳颗粒的存在,有利于粘合剂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将粉煤灰中的无机成分粘结在一起。0013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粉煤灰的含量为35-55,竹屑的含量为40-55,粘合剂的含量为7-17;更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粉煤灰的含量为36-50,竹屑的含量为42-55,粘合剂的含量为8-15;或者在本发明所制备的建筑模板中,粉煤灰的含量为36-46,竹屑的含量为45-55,粘合剂的含量为8-12。0014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由于粉煤灰经过了脱碳处理,其炭含量低,因而所制说 明 书CN 102424547 。

14、ACN 102424553 A 3/7页5得的建筑模板吸水性小,强度高,不易腐烂和风化。未脱碳的粉煤灰炭含量较高,通常在10以上,若利用未脱碳的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其炭含量高、强度低、易吸水、易风化。0015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由于采用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建筑模板中的骨架,其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膨胀,不易腐烂,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粉煤灰可为煤粉炉的粉煤灰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其中,煤粉炉的粉煤灰为玻璃球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为海绵絮状,且为多孔结构,孔隙率一般在60-78,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对。

15、粘合剂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从而使各原料颗粒之间能更好地结合,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更高的强度。因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更适于用作制造建筑模板的原料,本发明优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0017 另外,竹屑和粘合剂的比例要适中。粘合剂含量过高,会增加成本,而且不利于绿色环保,应尽量降低其使用量;当然,粘合剂含量过低会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强度不够。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其含量过低会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缺乏支撑,容易散架;其含量过高,粉煤灰含量相应降低,会影响板的密实度。总体而言,竹屑的含量低,则应提高粘合剂的含量;竹屑的含量高,则可降低粘合剂的含量。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按重量计,除。

16、所含的碳之外,作为原料的粉煤灰还包括:48-52的二氧化硅、6-7的氧化钙、20-28的三氧化二铝、5-7.2的三氧化二铁、1.8-2.1的氧化镁、1-1.25的三氧化硫。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建筑模板的密度为0.60g/cm3-0.90g/cm3,其优选为0.70g/cm3-0.86g/cm3。如果建筑模板的密度低于0.60g/cm3,则其压实的程度不够,强度也不够大,使用场合和寿命都受限;而如果建筑模板的密度高于于0.90g/cm3,虽然强度得以提高,但是过分致密的结构不利于使用过程中的装配,例如很难通过钉子等进行连接,建筑模板也容易被钉坏,另外,过重的建筑模板也不利于搬运。

17、。00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粘合剂优选为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002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建筑模板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0022 按重量计,将35-60的粉煤灰、35-60的竹屑、5-20的粘合剂混合;0023 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0024 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预压;0025 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热压成建筑模板。0026 步骤中的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其炭含量不高于5,其粒度为260目-360目;竹屑的粒度为20目-100目。0027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中,预压的压力控制在0.2MPa-2.0MPa之间,优选为0.4MPa-1.8MPa。0028 在上述方。

18、法中,步骤中,热压的温度为195-220,热压的压力为1.2MPa-1.4MPa。0029 另外,根据最终产品规格的需要及生产的具体情况,可以在预压前进行干燥处理,预压后进行横截处理,以及在热压成型后进行纵横锯边及砂光等处理。说 明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4/7页60030 通过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利用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代替木质模板,从而节省木材的使用;而且可以制造大规格(例如2.4m1.2m)的模板,有效弥补常规的木质模板尺寸小的缺陷。0031 在上述方法中,粉煤灰为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该脱碳处理包括如下步骤:0032 A、向粉煤灰原料中加入浮选剂和/。

19、或捕收剂,形成混合物料;0033 B、在浮选设备中使步骤A中所得的混合物料从浮选设备的上部下落;0034 C、在浮选设备中形成向上吹送的气体,该气体与步骤B中落下的混合物料形成逆流接触,而且该气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呈紊流状态;0035 D、收集步骤C中未通过浮选设备之浮选板的颗粒物,即得到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0036 脱碳处理是浮选出粉煤灰原料中的碳颗粒、而收集未通过浮选的粉煤灰颗粒用于制造建筑模板。用这种方法可将粉煤灰中的炭含量降低至不高于5。0037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中所使用的浮选剂可以为松醇油或碳八芳烃或其它任何类型的浮选剂,所使用的捕收剂可以为轻质柴油或柴油等。实际上,浮选剂和/。

20、或捕收剂的添加并不是必要的;根据粉煤灰原料的具体情况,有时也可以不添加任何浮选剂或捕收剂;但是,为了提高脱碳效率,优选添加少量的浮选剂和/或捕收剂,例如所添加的浮选剂和捕收剂的总量可以为粉煤灰原料总重量的0.1-10。0038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C中向上吹送的气体为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优选为表压1-6个大气压、更优选1-2个大气压的气体。0039 在上述方法中,由于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颗粒及灰分,加入浮选剂和/或捕收剂和/或其它助剂后,粉煤灰中的颗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碳颗粒选择性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实现浮选,而可浮性差的灰分则向下沉。0040 特别地,由于向上吹送的气体呈紊。

21、流状态,碳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时间长,接触更加充分,粉煤灰颗粒破碎为碳颗粒和灰分颗粒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使得脱碳效果更好,脱碳效率更高。0041 在上述方法中,浮选设备的浮选板可以为单层或多层,例如,2-5层;其中,步骤D所收集的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为未通过浮选设备之浮选板、从浮选设备的尾灰出口排出的颗粒物。0042 在上述方法中,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其炭含量不高于5。0043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中热压后得到的模板的密度为0.60g/cm3-0.90g/cm3,优选为0.70g/cm3-0.86g/cm3。004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45 粉煤灰经过脱碳处理,其炭含量。

22、低,使制得的建筑模板炭含量低,吸水性小,强度高,不易风化;竹屑中的竹纤维形成板中的骨架,其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膨胀,不易腐烂,且容易与粘合剂结合,使制得的建筑模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另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利用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代替木质模板,从而节省木材的使用;而且可以制造大规格的模板,有效弥补常规的木质模板尺寸小的缺陷。004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 明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5/7页7附图说明0047 图1是本发明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的流程图;0048 图2是本发明进行脱碳处理所采用的一浮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49。

2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利用粉煤灰制备建筑模板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50 实施例10051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包括38经脱碳处理的絮状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55的竹屑、7的三聚氰胺粘合剂;其密度为0.86g/cm3。0052 制造本实施例的建筑模板所用的粉煤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其为海绵絮状。该粉煤灰包括:48-52的二氧化硅、6-7的氧化钙、20-28的三氧化二铝、5-7.2的三氧化二铁、1.8-2.1的氧化镁、1-1.25的三氧化硫,其烧失量为6-8,炭含量为10-12。在制造建筑模板之前,先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使其炭含量不高于5。如图1所示,该脱碳处。

24、理包括如下步骤:0053 A、向粉煤灰原料中加入浮选剂和/或捕收剂,形成混合物料;0054 B、在浮选设备中使步骤A中所得的混合物料从浮选设备的上部下落;0055 C、在浮选设备中形成向上吹送的气体,该气体与步骤B中落下的混合物料形成逆流接触,而且该气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呈紊流状态;0056 D、收集步骤C中未通过所述浮选设备之浮选板的颗粒物,即经过脱碳处理的粉煤灰。0057 如图2所示,通过碳浮选对粉煤灰进行脱碳处理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储料装置1、分配装置2、竖直设置的筒体3、锥斗状散气装置4、多层浮选板5、供气装置6、物理分离装置如超声分离装置8、尾灰箱7、过滤板9、溢。

25、流收集段301、尾灰收集段305。0058 竖直设置的筒体3可分为三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浮选段302、扩散锥体段303、第二浮选段304。其中,第一浮选段302较细,其内设有一层浮选板5。第二浮选段304较粗,其内设有锥斗状散气装置4和一层浮选板5。扩散锥体段303位于第一浮选段302和第二浮选段304之间,为尖端向上的锥斗状的过渡区域。0059 溢流收集段301位于第一浮选段302的外部,且第一浮选段302的顶端位于溢流收集段30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另外,溢流收集段30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309。0060 尾灰收集段305为尖端向下的锥斗状,且其底部尖端处设有尾灰出口306,尾灰出口30。

26、6连接有尾灰管道307。在第二浮选段304和尾灰收集段305之间设有过滤板9。0061 散气装置4为尖端向上的锥斗状,其锥斗角度为120,其锥面上设有多个气孔401;其位于第二浮选段304内,且位于锥斗状尾灰收集段305上方。散气装置4上设有多个超声分离装置8。0062 间隔设置的多层(例如两层)浮选板5分别位于第一浮选段302和第二浮选段304内,其中底层浮选板5位于锥斗状散气装置4的上方。0063 分配装置2位于溢流收集段301上方,为下部设置有多条(例如8条)分配管道201的容器。分配管道201的末端位于第二浮选段304之内、锥斗状散气装置4和底层浮选说 明 书CN 102424547 。

27、ACN 102424553 A 6/7页8板5之间。0064 储料装置1内设有搅拌装置101,用于将粉煤灰原料浆和浮选剂充分搅拌。尾灰管道307从尾灰出口306连接到尾灰箱7,尾灰箱7通过循环管道310连接到储料装置1;储料装置1的下部设有送料管道102,送料管道102上设有渣浆泵103,该送料管道102通向分配装置2。0065 供气装置6连接第一气体管道601及第二气体管道602;其中,第一气体管道601与锥斗状散气装置4上的多个气孔401连通,第二气体管道602通向分配装置2。0066 另外,循环管道310上还设有支路管道作为排灰管道311,循环管道310和排灰管道311上均设有阀门。根据。

28、粉煤灰的成分及工艺要求,尾灰可通过循环管道310和102重新进入浮选分离设备中进行浮选,以回收其中的碳颗粒;当尾灰中的炭含量达到一定要求时,则通过排灰管道311排出,该尾灰即为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回收的碳颗粒可以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活性炭等产品。0067 另外,上述的浮选过程为一级浮选,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进行二级浮选,此时,尾灰管道307中的尾灰进入二级浮选设备,得到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和碳颗粒。0068 如图3所示,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0069 按重量计,将38脱碳后的粉煤灰、55的竹屑、7的三聚氰胺混合;0070 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0071 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

29、物铺装后,以0.8MPa的压力进行预压;0072 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200下以1.4MPa的压力热压成密度为0.86g/cm3的模板。0073 其中,步骤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280目,竹屑为60目。制得的建筑模板物理力学性能如下表:0074 密度g/cm3含水率 静曲强度MPa 弹性模量MPa0.83 5.9 8.7 10600075 实施例20076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包括45经脱碳处理的絮状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45的竹屑、10的酚醛树脂粘合剂;其密度为0.90g/cm3。0077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且脱碳处理的过程与实施。

30、例1相同。0078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0079 按重量计,将45脱碳后的粉煤灰、45的竹屑、10的酚醛树脂混合;0080 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0081 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以1.6MPa的压力进行预压;0082 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210下以1.3MPa的压力热压成密度为0.90g/cm3的模板。0083 其中,步骤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340目,竹屑为80目。制得的建筑模板物理力学性能如下表:说 明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7/7页90084 密度g/cm2含水率 静曲强度MPa 弹性模量MPa0.90 5.2 9。

31、.6 10100085 实施例30086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包括58经脱碳处理的絮状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30的竹屑、12的酚醛树脂粘合剂。0087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且脱碳处理的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0088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0089 按重量计,将58脱碳后的粉煤灰、30的竹屑、12的酚醛树脂混合;0090 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0091 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以2.0MPa的压力进行预压;0092 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195下以1.25MPa的压力热压成模板。0093 实施例40094。

32、 本实施例的利用粉煤灰制造的建筑模板,按重量计,包括50经脱碳处理的絮状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33的竹屑、17的酚醛树脂粘合剂。0095 本实施例是利用脱碳处理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制造,且脱碳处理的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0096 利用脱碳处理后的粉煤灰制备本实施例的步骤如下:0097 按重量计,将50脱碳后的粉煤灰、33的竹屑、17的酚醛树脂混合;0098 搅拌步骤中所得的混合物;0099 将步骤中搅拌后的混合物铺装后,以0.2MPa的压力进行预压;0100 将步骤中预压后的混合物在220下以1.2MPa的压力热压成模板。0101 其中,步骤中的粉煤灰的粒度为260目,竹屑为100目。0102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发明范围所涵盖。说 明 书CN 102424547 ACN 102424553 A 1/3页10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4547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