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处理技术领域, 涉及去除水中泥沙、 淤泥、 胶体、 微生物、 病毒、 有 机物和无机盐等杂质的反渗透膜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背景技术
目前, 公知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是将由纯水导流网、 反渗透膜片、 进水导流网叠加 构成的净水膜片组缠绕在中心产水管上形成, 其中对反渗透膜片进行折叠, 所述进水导流 网位于反渗透膜片折叠后的内表面之间构成的进水流道中, 所述纯水导流网位于反渗透膜 片折叠后的外表面之间构成的产水流道中, 这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是将产水流道的端面两 侧边和远离中心产水管的一侧边用胶水粘合使产水流道具有面向中心产水管的开口, 净水 膜片组在缠绕中心产水管后, 整个外表面用外胶带进行包裹密封。这种结构的卷式反渗透 元件, 其从元件的一端面的流入进水流道中, 一部分水经反渗透膜片过滤形成纯水沿着纯 水导流网流进中心产水管内, 剩下未过滤形成的浓水沿着进水流道中的进水导流网从元件 的另一端面流出。这种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方向和浓水排出的方向是一致的, 但由于流道 宽, 流程短, 进水在流道中的速度较慢, 膜表面容易产生浓差极化现象, 从而导致膜元件污 染, 使得脱盐率和产水量降低, 膜元件寿命缩短。
后来, 申请人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了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已向中国知识产 权局提成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 200910201739.8。该卷式反渗透膜原件将进水流道的与折边 相邻的两侧边远离中心产水管的部分区段闭合密封, 使该两侧边接近中心产水管处分别形 成小段原水进水口以及使进水流道的与折边相对的侧边形成浓水出水口。 这样结构的反渗 透膜元件是从元件的端面两侧的进水流道的原水进水口进入进水流道中, 一部分水经反渗 透膜过滤得到纯水进入产水流道中沿纯水导流网进入中心产水管形成纯水, 另一部分未经 过滤形成的浓水在进水流道中沿着进水导流网从进水流道的与折边相对的浓水出水口排 出, 也即使从沿着净水膜片组的缠绕方向从膜元件的侧向的圆周表面排出, 而不像现有技 术的反渗透膜元件那样, 原水从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端面流进, 浓水从膜元件的另一端 面流出。经过这样的改进, 加大了反渗透膜元件膜表面的水流速度, 减小了膜表面浓差极 化, 降低卷式膜元件的污染速度, 从而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但是这种卷式反渗透膜在 使用过程中发现, 由于是 90 度进水, 原水进水口处有进水死角, 时间长了容易结垢, 影响出 水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该卷式反渗透膜原件 能够消除原水进水口的进水死角, 避免原水进水口结垢而影响水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由中心产水管, 缠绕在中心产水管上的反渗透膜片构成, 其中反渗透膜片经折叠形成进水流道和产水流道, 所述进水流道的与折边相邻的两侧边远离中心产水管的部分区段闭合密封使该两侧边接近中心产水管处分别形成小段原水进水 口以及使进水流道的与折边相对的侧边形成浓水出水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原水进水口中 设有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上具有多个面向浓水出水口的小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在原水进水口中设有进水管, 进水先流进进水管, 然后从 进水管的小孔向浓水出水口方向喷射进进水流道, 使得进水均匀, 不会存在进水死角, 从而 避免了结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和所述进水流道的与折边相邻的 侧边齐平。这样结构, 使得进水更加顺畅。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反渗透膜片经折叠形成两层进水流道和产水流 道, 所述每层进水流道两端都具有原水进水口, 所述每个原水进水口中均设有进水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 中心产水管 200, 反渗透膜片 300, 进 水 流 道 301, 进水导流网 302, 折边 303, 侧边 304, 原水进水口 305, 浓水出水口 400, 产水流道 401, 纯水出水口 402, 纯水导流网 500, 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是在申请号为 200910201739.8 的卷式 反渗透膜元件基础上的改进, 包括中心产水管 100, 缠绕在中心产水管 100 上的反渗透膜片 200, 该反渗透膜片经折叠形成进水流道 300 和产水流道 400, 进水流道 300 中设有进水导流 网 301, 产水流道 400 仅仅具有面向中心产水管 100 的纯水出水口 401, 在产水流道 400 中 设有纯水导流网 402。进水流道 300 的与折边 302 相邻的两侧边 303 远离中心产水管 100 的部分区段闭合密封使该两侧边 303 接近中心产水管处分别形成小段原水进水口 304 以及 使进水流道 300 的与折边 302 相对的侧边形成浓水出水口 305, 改进之处就是在原水进水口 304 中设有进水管 500, 进水管 500 从膜元件的一端原水进水口 304 一直延伸到膜元件另一 端的原水进水口 304, 并且进水管 500 上具有多个面向浓水出水口 305 的小孔 ( 图中未示 出 )。
通过这样的改进, 进水先流进进水管 500, 然后进水从进水管 500 的小孔向浓水出 水口 305 方向喷射进进水流道 300, 使得进水均匀, 不会存在进水死角, 从而避免了结垢。
在本实施例中, 反渗透膜片 200 经折叠形成两层进水流道 300 和产水流道 400, 所 述每层进水流道 300 两端都具有原水进水口 304 和浓水出水口 305, 每个原水进水口 304 中 均设有进水管 500, 并且进水管 500 的管口与进水流道 300 的侧边 303 齐平。这样结构, 使 得进水更加顺畅。
但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 是为了更好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 解和实施本发明, 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基于本发明所揭示的精 神所作的任何等同改变或修饰,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