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治疗仪,特别是一种抽瘀血阻滞治疗仪,主要用于抽 出患者体内的淤血。
背景技术:
人体内的瘀血即血栓会造成经络阻滞,易形成半身不遂,经脉曲张等,轻 者也会引起脊背酸痛。传统的治疗瘀血(血栓病)的方法较多,有的采用按摩 方法,有的用拔火罐的方法,还有的用敷、烤、烫的方法,近年来也有的使用 磁疗、电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不太理想,不能根治,只是起到缓解的作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排出体内瘀血的抽瘀血阻滞治疗仪,克 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抽瘀血阻滞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拔罐11 上设有抽气咀14和通气孔16,拔罐11内设有挡隔12,挡隔12上设有扁针13。
所述的扁针13与挡隔12之间为螺纹联接,并设有螺帽10固定。
所述的抽气咀14与拔罐11之间设有密封垫17并有螺帽15与抽气咀14螺 纹联接固定。
一种抽瘀血阻滞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拔罐1上设有抽气咀2和开闭抽气 咀2的开闭装置。
所述的拔罐1内设有挡隔9。
所述的开闭装置结构为:在拔罐1上螺纹联接有卡气阀壳5,卡气阀壳5内 螺纹联接有卡气阀芯4,卡气阀芯4的端头设有垫3,垫3刚好位于抽气咀2的 内端口处。
所述的拔罐1与方向移动控制装置相接。
所述的方向移动控制装置设在床体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直接抽出人体内的瘀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当时见效,可根治血栓病,治疗过程中无任何副作用,无痛苦,无需住院治疗, 医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拔罐1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拔罐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拔罐1与方向移动控制装置、床体相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方向移动控制装置中挪位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左视示意图;
图8是方向移动控制装置中角度转动接点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右视示意图;
图10是方向移动控制装置中升降调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A-A断面示意图;
图12是方向移动控制装置中万向调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B-B所示的断面示意图;
图14是挡隔9、挡隔12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11为拔罐,可采用透明硬质塑料制作。在罐顶处装有抽 气咀14,抽气咀14的内端头与拔罐11之间装有密封垫17,密封垫17为胶垫。 抽气咀14上设有外螺纹与螺帽15配合,紧固在拔罐11上。在拔罐11的侧面 加工有通气孔16。在拔罐11的内侧加工有台阶,台阶处紧固卡装有挡隔12, 挡隔12上设有孔(参看图14、15),在挡隔中心位置螺纹联接有扁针13,扁针 13的针尖处为扁状,扁针13上配有螺帽10将与挡隔固定在一起。
如图3、4所示:1为拔罐,可采用透明硬质塑料制作。在拔罐1的顶部一 侧螺纹联接有抽气咀2,另一侧螺纹联接有卡气阀壳5,卡气阀壳5内螺纹联接 有卡气阀芯4,卡气阀芯4的杆上套装有密封盖7,密封圈6位于卡气阀壳5与 密封盖7之间且套在卡气阀芯4的杆上,在卡气阀芯4的内端头镶嵌有垫3,垫 3刚好位于抽气咀2抽内端口处,外端头固定接有手轮8,形成开闭抽气咀2的 开闭装置。当转动手轮8时,可使垫3紧靠在抽气咀2的内端口将其封闭或离 开抽气咀2使其打开。在拔罐1的内侧加工有台阶,台阶处紧固卡装有挡隔9, 挡隔9上设有孔(参看图14、15)。
如图5、6、7所示:47为床体,在床体47上装有一个方向移动控制装置, 具体结构如下:在床体47上固定有一个纵向设置的轴杆45,轴杆45上套装有 摆向移动盘41,立柱36的底端加工有孔并套在摆向移动盘41上的轴内再旋上 螺帽50起挡位作用。立柱36上插装有螺栓40,螺栓40同时也插入摆向移动盘 41上的圆弧槽内,并螺纹联接有手把螺帽39,手把螺帽39与摆向移动盘41之 间设有垫35,手把螺帽39的端头螺纹联接有球51。在摆向移动盘41的侧面螺 纹联接有螺杆44,螺杆44的内端头镶嵌有与轴杆45相吻合的垫52,其外端头 用螺帽42固定接有手轮43。当松开螺杆44时,摆向移动盘41可沿轴杆45轴 向移动,位置确定后,可通过手轮43旋紧螺杆44使摆向移动盘41固定在轴杆 45上。当松开手把螺帽39时,立柱36可通过螺栓40在摆向移动盘41上的圆 弧槽内沿该槽摆动一定角度,角度确定后可通过手把螺帽39紧固螺栓40使立 柱36与摆向移动盘41固定。
如图5、8、9所示:立柱3 6的上端头接转盘31,转盘31与转盘34之间设 垫32,并插装有螺栓30,螺栓30与手把螺帽38联接,手把螺帽38螺纹联接 球37。旋转手把螺帽38时,可使转盘31与转盘34相对固定和相对松开转动一 定角度。转盘34固定联接连接杆33。为了转动角度灵活方便,上述转盘结构可 采用两套串联形式(参看图5)。当旋转手把螺帽38时,可相对固定立柱36和 连接杆33,通过该装置可调整立柱36与连接杆33之间的角度。
如图5、10、11所示:连接杆33与升降套24固定联接,升降套24内插装 有升降杆23,两者断面均为方形。升降套24内设有槽状的顶板26,顶板26的 两侧边自升降套24上的长孔内伸出,升降套24上螺纹联接有螺杆27,并用螺 帽28固定,螺杆27端头接球25。旋转螺杆27时,可使顶板26顶靠或离开升 杆23上,从而使升降杆23与升降套24相对固定或松开,达到调整升降杆23 高度的目的。升降杆23上部装有螺钉29起限位作用,防止脱落。
如图5、12、13所示:升降杆23的下端插接有滑套框53,滑套框53上设 销钉22固定。滑套框53内有弹簧杆20并套有弹簧21,弹簧杆20刚好伸入升 降杆23的内腔内。在滑套框53的底部设有一体结构的外螺纹与固球帽19相联 接,中间装有固位球18,固位球18的底部设有方槽与拔罐1的顶部紧固插装在 一起。
工作过程如下:患者躺在床体47上,首先用拔罐11扣在瘀血患部,抽气 咀14插接胶管与真空泵体相接,抽真空时,用手堵住通气孔16,此时患部的皮 肤向拔罐11内凸起,扁针13刚好刺在皮肤内一定深度,进入瘀血处,进入的 深度可根据患部的位置事先调整好扁针13的长度用螺帽10固定。刺后放开通 气孔16取下拔罐11。再通过手轮43调整摆向移动盘41在轴杆45上的位置, 通过手把螺帽39调整立柱36与摆向移动盘41的角度,通过手把螺帽38调整 连接杆33与立柱36的相对角度,通过螺杆27调整升降杆23的高度,通过固 位帽19调整固位球18的方向,最后达到调整拔罐1的位置和方向,使其能到 达人体的瘀血患部并扣合在患处,抽气咀2插接胶管与真空泵体相接,抽真空 时,患处的皮肤向拔罐1内凸起,凸起的高度由挡隔9限制,不致过高,同时 也减少了疼痛。当达到合适的真空度时,转动手轮8使垫3封住抽气咀2内端 口,保持一定时间,可将体内患部的瘀血抽出,起下拔罐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