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路.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542920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52853.5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号:

CN206534924U

公开日:

2017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M5/162

主分类号:

A61M5/14,A61M5/162

申请人:

广州市健之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绍勤

地址:

51131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明东路10号后幢二层

优先权:

2016100017938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此输液管路通过设置外表面为钝性结构的输液连接器,避免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暴露于尖锐的穿刺环境之中。通过设置螺纹、卡扣结构等形式的连接结构,使输液连接器能与外设输液容器和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此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和/或者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封闭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上输液连接器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封闭环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内表面,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管路。

背景技术

传统输液器设有外露的输液穿刺针以穿刺入输液容器内将容器内液体排进输液器,护理人员在更换输液时需手持外露的输液穿刺针操作,容易误伤。

输液穿刺针因表面光滑,附着力低,在插入输液容器时,如因输液器和输液器上附件过多、过重,容易滑脱,形成医疗隐患;同时,因为穿刺针需部份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穿刺针再穿刺入下一瓶输液时,会导致药液受污染。

护理人员在巡查输液情况时需抬头观察输液容器情况,也需平视观察滴斗情况,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滑脱及避免操作时刺伤的输液管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导管采用输液软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软管至少设有一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外设输液容器为输液瓶、输液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外配输液装置为输液针、留置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上连接器排液口,上连接器排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和/或者下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下连接器入液口和下连接器排液口,下连接器排液口为输液管路出液口,下连接器入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外配输液装置出液口通过外配输液装置进液口与输液管路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卡扣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出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封闭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封闭环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内表面,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封闭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下方连接有输液导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方连接有输液导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加药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加药口上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上设有流速调节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导管外设有流速调节器,或者输液导管串联设有流速调节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上设有滴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导管串联设有滴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输液管路通过设置外表面为钝性结构的输液连接器,避免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暴露于尖锐的输液穿刺环境之中。与外设输液容器上开口配合,可达到快捷输液的目的。

通过设置螺纹、卡扣结构等形式的连接结构,使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的作用,或者下输液连接器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的作用。

通过设置阻隔装置,使输液管路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连接器内部部件不与外界接触,避免污染,可更好的保障药液的无菌状态,从而对患者提供更高的输液安全保障。

此输液管路直接连接处于容器本体最低位的输液排出孔,可将容器本体内药液完全排空,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输液连接器(无配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输液导管3;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2;上输液连接器11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2;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4和滴斗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导管3采用输液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软管至少设有一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外设输液容器为输液瓶、输液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外配输液装置为输液针、留置针。

输液针的设置可方便连通输液管路对病人进行输液穿刺。配备输液针的输液管路组成完整的临床用输液器。未设置输液针的输液管路可方便护理人员在输液操作时,对已穿刺有留置针、输液针等穿刺管路的病人,直接进行输液连接,避免增加护理人员去除输液针的工作量和浪费输液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均为钝性结构。

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采用钝性结构设计,可保护操作人员裸露的手部或其已穿戴的手套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均不会被上输液连接器11损伤或破坏,避免形成锐利或突出部份对操作人员的切割、穿刺等伤害,也避免破坏操作人员的手套,防止在高传染环境下影响操作者健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为中空圆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上连接器排液口,上连接器排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31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均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输液导管3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和/或者下输液连接器12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可以将输液导管3内嵌于输液连接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为中空圆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下连接器入液口和下连接器排液口,下连接器排液口为输液管路出液口32,下连接器入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31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均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外配输液装置出液口通过外配输液装置进液口与输液管路出液口32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螺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12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者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12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和/或者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上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与外设输液容器上的外螺纹配合,起到牢固固定连接上输液连接器和外设输液容器的作用;下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与外配输液装置上的外螺纹配合,起到牢固固定连接下输液连接器和外配输液装置的作用。类似的,卡扣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口31外侧的输液密封垫1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出液口32外侧的输液密封垫13。

输液密封垫的设置可加强输液管路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和输液管路与外配输液装置之间密封性能,当然在外设输液容器上设有输液密封垫,或在外配输液装置上设有输液密封垫时,输液管路上可以不设输液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封闭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14实现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14,封闭环14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11内表面,上输液连接器11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14实现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环1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11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11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12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12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阻隔垫槽、阻隔垫和所连接的外设输液容器配合,或者阻隔垫槽、阻隔垫和所连接的外配输液装置配合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阻隔装置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输液管路进液口、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穿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上输液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保持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输液管路进液口、输液穿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在下输液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保持外设输液管路出液口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阻隔装置的应用还能很好地保持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下输液连接器与外配输液装置的位置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下方连接有输液导管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下输液连接器12上方连接有输液导管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加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加药口上设有密封塞。

加药口和密封塞的设置可保持非加药状态,输液管路的密闭状态,加药时打开即可加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管路上设有流速调节器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导管3外设有流速调节器4,或者输液导管3串联设有流速调节器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管路上设有滴斗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导管3串联设有滴斗5。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输液管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输液管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输液管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液管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管路.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52853.5 (22)申请日 2016.11.23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610001793.8 2016.01.05 CN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健之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1131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 光明东路10号后幢二层 (72)发明人 胡绍勤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16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管路 (57)摘。

2、要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 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 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 上输液连接 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 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 下输液连 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 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 液管路出液口; 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 滴斗。 此输液管路通过设置外表面为钝性结构的 输液连接器, 避免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暴露于尖 锐的穿刺环境之中。 通过设置螺纹、 卡扣结构等 形式的连接结构, 使输液连接器能与外设输液容 器和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 此实用新型用于医 疗器械领。

3、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06534924 U 2017.10.03 CN 206534924 U 1.一种输液管路, 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 上输液连接器 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 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下输 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 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 构; 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 输 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 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

4、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 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 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和/或者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 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 液管路进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 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

5、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 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阻隔装 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封闭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 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 其特征在于: 上输液连接器设有至少一道封 闭环, 封闭环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内表面, 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

6、间通过封闭环 实现密封。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534924 U 2 一种输液管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管路。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输液器设有外露的输液穿刺针以穿刺入输液容器内将容器内液体排进输液 器, 护理人员在更换输液时需手持外露的输液穿刺针操作, 容易误伤。 0003 输液穿刺针因表面光滑, 附着力低, 在插入输液容器时, 如因输液器和输液器上附 件过多、 过重, 容易滑脱, 形成医疗隐患; 同时, 因为穿刺针需部份暴露在外界空气中, 容易 被污染, 被污染的穿刺针再穿刺入下一瓶输液时, 会导致药液受污染。 0004 。

7、护理人员在巡查输液情况时需抬头观察输液容器情况, 也需平视观察滴斗情况, 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滑脱及避免操作时刺伤的输液管路。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输液管路, 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 上输液连接 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 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下 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 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 结构; 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 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

8、调节器和滴斗。 000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导管采用输液软管。 000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软管至少设有一段。 001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外设输液容器为输液瓶、 输液袋。 001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外配输液装置为输液针、 留置针。 0012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 0013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 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上连接器排液口, 上连接器排液口与输液 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

9、。 0014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输液 导管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001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和/或者下输液连接器内 固定有输液导管。 001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001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 001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 001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下连接器入液口和 说明书 1/6 页 3 CN 206。

10、534924 U 3 下连接器排液口, 下连接器排液口为输液管路出液口, 下连接器入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 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 002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外配输液装置出液口通过外配输液装置 进液口与输液管路出液口连通。 002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 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 0022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 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 0023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 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螺纹结。

11、构或卡扣结构。 0024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 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内螺纹。 002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 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 002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的内 螺纹。 002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 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卡扣结构。 002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 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002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

12、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出液 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003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 封闭环实现密封。 003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封闭环。 0032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 封 闭环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内表面, 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 封。 0033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封闭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0034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 定连接时阻隔。

13、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003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 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003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 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003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 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阻隔装置包括设置 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003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

14、输液装置固 说明书 2/6 页 4 CN 206534924 U 4 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003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 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004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 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阻隔装置包括设置 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 004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下方连接有输液导管。 0042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

15、案的改进, 下输液连接器上方连接有输液导管。 0043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加药口。 0044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加药口上设有密封塞。 004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管路上设有流速调节器。 004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导管外设有流速调节器, 或者输液 导管串联设有流速调节器。 004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管路上设有滴斗。 004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输液导管串联设有滴斗。 004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输液管路通过设置外表面为钝性结构的输液连接。

16、器, 避免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暴露于尖锐的输液穿刺环境之中。 与外设输液容器上开口配合, 可达到快捷输液的目的。 0050 通过设置螺纹、 卡扣结构等形式的连接结构, 使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固 定连接的作用, 或者下输液连接器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的作用。 0051 通过设置阻隔装置, 使输液管路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连接器内部部件不与外界接 触, 避免污染, 可更好的保障药液的无菌状态, 从而对患者提供更高的输液安全保障。 0052 此输液管路直接连接处于容器本体最低位的输液排出孔, 可将容器本体内药液完 全排空, 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005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

17、05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输液连接器 (无配件) 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参照图1图2, 一种输液管路, 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输 液导管3;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2; 上输液连接器 11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2; 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 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 管路进液口31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 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4和滴斗5。 005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

18、施方式, 输液导管3采用输液软管。 005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软管至少设有一段。 005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外设输液容器为输液瓶、 输液袋。 说明书 3/6 页 5 CN 206534924 U 5 0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外配输液装置为输液针、 留置针。 0061 输液针的设置可方便连通输液管路对病人进行输液穿刺。 配备输液针的输液管路 组成完整的临床用输液器。 未设置输液针的输液管路可方便护理人员在输液操作时, 对已 穿刺有留置针、 输液针等穿刺管路的病人, 直接进行输液连接, 避免增加护理人员去除输液 针的工作量和浪费输液针。 006。

19、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均 为钝性结构。 0063 上输液连接器11和下输液连接器12的外表面采用钝性结构设计, 可保护操作人员 裸露的手部或其已穿戴的手套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均不会被上输液连接器11损伤或破坏, 避 免形成锐利或突出部份对操作人员的切割、 穿刺等伤害, 也避免破坏操作人员的手套, 防止 在高传染环境下影响操作者健康。 006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为中空圆柱形。 006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 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上连。

20、接器排液口, 上连接器排液口与输液 管路进液口31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均连通。 0066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输液导管 3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 006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和/或者下输液连接器12内固 定有输液导管3。 006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006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0070 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3, 可以将输液导管3内嵌于输液连接器上。 007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

21、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为中空圆柱形。 007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下连接器入液口和下连 接器排液口, 下连接器排液口为输液管路出液口32, 下连接器入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31 和输液管路出液口32均连通。 007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外配输液装置出液口通过外配输液装置进液口 与输液管路出液口32连通。 007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 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11。 0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 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31。。

22、 0076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与所连 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螺纹结构。 007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的内螺 纹。 007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11上与所连 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卡扣结构。 007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12上与所连 说明书 4/6 页 6 CN 206534924 U 6 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者卡扣结构。 008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2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12上与所。

23、连 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内螺纹。 008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 设输液容器匹配和/或者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 或卡扣结构。 0082 上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与外设输液容器上的外螺纹配合, 起到牢固固定连接上 输液连接器和外设输液容器的作用; 下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与外配输液装置上的外螺纹 配合, 起到牢固固定连接下输液连接器和外配输液装置的作用。 类似的, 卡扣结构或者其它 结构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008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口31 外侧的输液密封垫13。。

24、 008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出液口32 外侧的输液密封垫13。 0085 输液密封垫的设置可加强输液管路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和输液管路与外配输液 装置之间密封性能, 当然在外设输液容器上设有输液密封垫, 或在外配输液装置上设有输 液密封垫时, 输液管路上可以不设输液密封垫。 0086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封闭环。 008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 环14实现密封。 008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14, 封闭 环14突。

25、出于上输液连接器11内表面, 上输液连接器11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14实 现密封。 008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封闭环1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009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 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 009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11外侧的 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009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 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

26、阻隔装置15, 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 于上输液连接器11外侧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009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 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 009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12外侧的 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50上的阻隔垫151。 009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 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15, 阻隔装置15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12外侧 的阻隔垫槽150和固定在阻隔垫槽1。

27、50上的阻隔垫151。 0096 阻隔垫槽、 阻隔垫和所连接的外设输液容器配合, 或者阻隔垫槽、 阻隔垫和所连接 说明书 5/6 页 7 CN 206534924 U 7 的外配输液装置配合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 阻隔装置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外设输 液容器排液口、 输液管路进液口、 输液管路出液口、 输液穿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与 外界相通。 在上输液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保持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 输液管路进液口、 输液穿 刺器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 在下输液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保持外设输液管 路出液口和输液密封垫等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 阻隔装置的应用还能很好地保持上输液 连接器。

28、与外设输液容器、 下输液连接器与外配输液装置的位置状态。 009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下方连接有输液导管3。 009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输液连接器12上方连接有输液导管3。 009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输液连接器11上设有加药口。 0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加药口上设有密封塞。 0101 加药口和密封塞的设置可保持非加药状态, 输液管路的密闭状态, 加药时打开即 可加药。 010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管路上设有流速调节器4。 010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导管3外设有流速调节器4, 或者输液导管3 串联设有流速调节器4。 010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管路上设有滴斗5。 0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输液导管3串联设有滴斗5。 0106 当然, 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 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 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明书 6/6 页 8 CN 206534924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206534924 U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206534924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