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合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肋骨合拢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29501.8 (22)申请日 2016.07.12 (73)专利权人 中牟新区骨病医院 地址 45145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商都大 道西段 (72)发明人 刘文昌 刘根立 (51)Int.Cl. A61B 17/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肋骨合拢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肋骨合拢器, 包括滑 竿、 肋骨固定装置和电源接口,所述滑竿的前方 设置有受力显示器, 且受力显示器输出端与受力 感应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肋骨固定装置上安。
2、 装有支撑爪, 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滑竿上, 所述保 护壳的上方安装有避尘盖, 所述保护壳的前方安 装有转动把手, 所述转动把手的上安装有旋转 轴, 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转动齿轮, 所述转动齿 轮的下方安装有齿轮跑道, 且齿轮跑道设置在滑 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该一种肋骨合拢器的 肋骨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受力感应器, 可以通过其 细微的检测到每次合拢对肋骨带来的压力, 并将 实际数据传输至受力显示器上, 从而做出最直观 的判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044671 U 2017.03.29 CN 206044671 U 1.一种肋骨合拢器, 包括滑竿 (1) 、 肋骨固。
3、定装置 (3) 和电源接口 (8)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滑竿 (1) 的前方设置有受力显示器 (2) , 且受力显示器 (2) 输出端与受力感应器 (10) 输入端 电性连接, 所述肋骨固定装置 (3) 安装在滑竿 (1) 的左侧和保护壳 (5) 的左侧, 所述肋骨固定 装置 (3) 上安装有支撑爪 (9) , 所述保护壳 (5) 安装在滑竿 (1) 上, 所述保护壳 (5) 的上方安装 有避尘盖 (4) , 所述保护壳 (5) 的前方安装有转动把手 (6) , 所述转动把手 (6) 的上安装有旋 转轴 (11) , 所述旋转轴 (11) 上安装有转动齿轮 (12) , 所述转动齿轮 (12。
4、) 的下方安装有齿轮 跑道 (13) , 且齿轮跑道 (13) 设置在滑竿 (1) 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骨合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齿轮 (12) 和旋转轴 (11) 均安装在保护壳 (5) 内, 且转动齿轮 (12) 和旋转轴 (11) 均与转动把手 (6) 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骨合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尘盖 (4) 与保护壳 (5) 通 过铰链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肋骨合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接口 (8) 安装在滑竿 (1) 的右侧的底部, 且电源接口 (8) 上安装有USB接口 (7) 。 5.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一种肋骨合拢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竿 (1) 内部为镂空结构, 且内部安装有电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44671 U 2 一种肋骨合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拢器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肋骨合拢器。 背景技术 0002 肋骨 , 脊椎动物用来保护肺、 心脏、 肝脏等器官的骨骼, 是整个胸腔的构架。 左右 各十二条, 后端皆与胸椎相连, 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 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 骨; 下二条前端游离, 合而构成胸廓。 人体肋骨12对, 左右对称, 后端与胸椎相关节, 前端仅 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 称为真肋; 第8-1。
6、2肋称为假肋, 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 一肋的软骨相连, 形成肋弓, 第11、 12肋前端游离, 又称浮肋。 0003 肋骨合拢器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手术的缝合, 但是目前阶段的肋骨合拢器存在诸多 的不足之处, 例如, 无法准确判断肋骨的可承受能力, 并做出最大极限的合拢, 无法将装置 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肋骨合拢器,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法准 确判断肋骨的可承受能力, 并做出最大极限的合拢, 无法将装置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的问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肋骨合拢器, 包括滑竿、 肋 骨固定装。
7、置和电源接口,所述滑竿的前方设置有受力显示器, 且受力显示器输出端与受力 感应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肋骨固定装置安装在滑竿的左侧和保护壳的左侧, 所述肋骨 固定装置上安装有支撑爪, 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滑竿上, 所述保护壳的上方安装有避尘盖, 所 述保护壳的前方安装有转动把手, 所述转动把手的上安装有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 转动齿轮, 所述转动齿轮的下方安装有齿轮跑道, 且齿轮跑道设置在滑竿的上表面。 0006 优选的, 所述转动齿轮和旋转轴均安装在保护壳内, 且转动齿轮和旋转轴均与转 动把手转动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避尘盖与保护壳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电源。
8、接口安装在滑竿的右侧的底部, 且电源接口上安装有USB接口。 0009 优选的, 所述滑竿内部为镂空结构, 且内部安装有电缆。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肋骨合拢器的肋骨固定装置 上安装有受力感应器, 可以通过其细微的检测到每次合拢对肋骨带来的压力, 并将实际数 据传输至受力显示器上, 从而做出最直观的判断, 避免了由于超过肋骨受力承受范围, 导致 合拢时出现骨折和无法将肋骨控制在合拢的极限位置, 从而无法完美的缝合, 从而导致的 手术不够成功的问题, 且在装置的右侧的底部安装有USB接口, 可以通过其将装置连接在计 算机上, 从而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该装置工作。
9、, 操作简单方便, 且提高了操作精确度。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44671 U 3 0011 图1为本实用一种肋骨合拢器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一种肋骨合拢器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一种肋骨合拢器的肋骨固定装置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滑竿; 2-受力显示器; 3-肋骨固定装置; 4-避尘盖; 5-保护壳; 6-转动把手; 7-USB接口; 8-电源接口; 9-支撑爪; 10-受力感应器; 11-旋转轴; 12-转动齿轮; 13-齿轮跑 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10、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肋骨合拢器, 包括滑竿1、 肋骨 固定装置3和电源接口8,滑竿1的前方设置有受力显示器2, 且受力显示器2输出端与受力感 应器10输入端电性连接, 肋骨固定装置3安装在滑竿1的左侧和保护壳5的左侧, 肋骨固定装 置3上安装有支撑爪9, 保护壳5安装在滑竿1上, 保护壳5。
11、的上方安装有避尘盖4, 保护壳5的 前方安装有转动把手6, 转动把手6的上安装有旋转轴11, 旋转轴11上安装有转动齿轮12, 转 动齿轮12的下方安装有齿轮跑道13, 且齿轮跑道13设置在滑竿1的上表面, 转动齿轮12和旋 转轴11均安装在保护壳5内, 且转动齿轮12和旋转轴11均与转动把手6转动连接, 避尘盖4与 保护壳5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电源接口8安装在滑竿1的右侧的底部, 且电源接口8上安装有 USB接口7, 滑竿1内部为镂空结构, 且内部安装有电缆。 0017 具体使用方式; 该设备在使用时, 将装置上的USB接口7与计算机连接, 通过肋骨固 定装置3将装置固定在肋骨两侧, 并用其。
12、上的支撑爪9支撑, 通过控制转动把手6的转动带动 旋转轴11转动, 从而带动转动齿轮12转动, 使转动齿轮12在齿轮跑道13的作用下带动保护 壳5移动, 从而带动肋骨固定装置3移动, 向另一个肋骨固定装置3靠拢, 从而达到合拢的目 的, 在合拢过程中, 肋骨触碰到受力感应器10, 使其将受力情况反应在受力显示器2上, 并通 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微控, 直至极限合拢位置, 停止工作。 001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44671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044671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04467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