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097002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95637.2

申请日:

20140428

公开号:

CN105561208A

公开日:

2016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25/02,A61P29/00,A61P19/08,A61K35/36,A61K35/583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25/02,A61P29/00,A61P19/08,A61K35/36,A61K35/583

申请人:

郭如英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白谷堆二区103号

优先权:

CN20141017368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主要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葛根8-14份,伸筋草6-9份,穿山龙9-15份,羌活5-10份,片姜黄4-11份,乌梢蛇7-13份,鹿衔草6-15份,钩藤6-9份,三百棒1-5份,穿山甲1-9份。本发明具有活血痛经,止痛通络的作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其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葛根12份,伸筋草8份,穿山龙13份,羌活8份,片姜黄9份,乌梢蛇10份,鹿衔草12份,钩藤8份,三百棒4份,穿山甲6份。 2.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8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45分钟,过滤得滤液;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10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75℃,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8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说明书

分案申请,原申请号2014101736898,申请日2014.04.28,名称一种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剂型为膏剂,本 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 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 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 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 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 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 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本病较多见,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 显的疗效,其中尤以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 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 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1.颈部症状: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轻重不 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 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 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 可无特殊发现。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与根 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 感觉减退等为多见。3.根性肌力障碍: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 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 肌及骨间肌为明显。4.腱反射改变: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活跃, 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 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5.体征: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 压为主者。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而因 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为弱阳性,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者,大多为阴性。

在现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明中,授权公告号授权公告号CN102526406B (申请号20121003949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贴膏及其制 备方法:黄芪20-40份、当归10-25份、淫羊藿15-30份、鹿角胶5-25份、赤芍6-20份、桂 枝6-20份、龙血竭3-20份、伸筋草6-20份、芥子6-20份、三七6-20份、红花6-20份、 乳香6-20份、冰片3-13份。授权公告号CN101912539B(申请号201010257525.5)的中 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及重量比例 是A、称取10-50重量份当归、10-50重量份川芎与6-35重量份肉桂,混合后加水浸泡1-3 小时,然后在温度98-100℃下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在温度50- 60℃下搅拌1-3小时,放置冷却,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蒸馏剩余水溶液与药渣待用;B、 分别将10-50重量份三七与10-50重量份天麻粉碎成细粉,然后将它们混匀,再加水浸泡 1-3小时,然后煎煮1-2小时,冷却后滤过得到滤液和药渣,该药渣与在步骤A)得到的药 渣合并,再与10-50重量份红花混合后加水煎煮1-3次,每次0.5-3小时,滤过,该合并滤 液与前面得到的滤液、步骤A)得到的蒸馏剩余水溶液合并,再进行减压浓缩直至在温度 50-60℃下相对密度1.10-1.30的清膏,然后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3-16重量份人工 牛黄、步骤A)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及糊精,混合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治疗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 药,不仅具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窍止痛,还可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瘀血阻络证,症见颈肩部僵硬、疼痛,患侧上肢窜痛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葛根8-14份, 伸筋草6-9份,穿山龙9-15份,羌活5-10份,片姜黄4-11份,乌梢蛇7-13份,鹿衔草6-15份,钩 藤6-9份,三百棒1-5份,穿山甲1-9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 而成:葛根10-12份,伸筋草7-8份,穿山龙11-13份,羌活6-8份,片姜黄6-9份,乌梢蛇8-10 份,鹿衔草10-12份,钩藤7-8份,三百棒2-4份,穿山甲4-6份。

以上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更佳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制备而成:葛根11份,伸筋草7.5份,穿山龙12份,羌活7份,片姜黄8份,乌梢蛇9份,鹿衔 草11份,钩藤7.5份,三百棒3份,穿山甲5份。

根据前面任一所述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10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6-12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 再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60℃-80℃,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 火慢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1-10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①静置3-8天(优选5天)。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②煎至35-45分钟(优选40分钟)。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③静置7-10小时(优选9小时)。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④关火冷却至65℃-75℃(优选70 ℃)。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④植物油、松香、白凡士林和蒸馏液 的重量比为0.8:1.5:1.5:0.8。

根据前面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在制备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 肌型颈椎病的药物时的应用。

最佳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膏药直接贴于不适颈椎处,贴后 用手掌轻捂1分钟左右,贴戴12小时,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功效: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 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

伸筋草:伸筋草,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可达2m,直径1~3mm,其下有黄白 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长3~5mm ,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 无臭,味淡。苦辛温,入肝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 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穿山龙:归肝、肾、肺经,性温,味甘、苦。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 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 炎。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 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片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血滞经闭,行 经腹痛,胸胁刺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 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强筋骨,止血。主治:风湿痹痛, 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钩藤: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质坚潜降,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的功效,主治肝火上逆头痛目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盛动风惊痫,小儿惊风,夜啼,子痫, 中风瘫痪,肢节挛急。

三百棒: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根长圆锥形。基生叶有长柄,淡绿色微带红 晕,叶片阔心形或亚圆形,长1~3厘米,宽2~4.8厘米,边缘有浅圆钝齿。花单生叶腋,粉红 色带黄。蒴果。【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止血接骨。外用治开放性骨折、治外伤 出血。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主治:经 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松香、植物油、白凡士林均为赋形剂,起到调和赋形的作用。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 用之得法,其响立应。”本发明组方均选用辛香走串极强的引经药物,药物直接渗透入皮肤, 通过内传经络,起到化瘀通络,止痛通经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每份取15g):葛根8份,伸筋草6份,穿山龙9份,羌活5份,片姜黄4份,乌梢蛇7份,鹿衔草6 份,钩藤6份,三百棒1份,穿山甲1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30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6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60℃,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 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1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典型案例一杨XX,男,40岁,山东济南人士,某工厂的工人。最近半年颈部痛、椎旁 肌肉压痛,并且下肢有麻木感、僵硬发抖、走路没无力,一开始以为是工作累的,也没太在 意,但是最近一个月里,颈椎部位疼痛感厉害,直接影响睡眠及工作,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济 南某大型医院做检查,检查发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后仰疼痛加剧,颈部压痛明显,X线平片 椎节发生梯形变,被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 得膏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膏药,每日一次,每次贴戴12小时于颈部疼痛处,10天为 一个疗程。使用10天,疼痛明显缓解,肢体麻木感有所改善。使用20天,疼痛感基本消失,麻 木感明显缓解,且走路有力气了。继续使用10天,患者自感痊愈。

实施例2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每份取10g):葛根14份,伸筋草9份,穿山龙15份,羌活10份,片姜黄11份,乌梢蛇13份,鹿 衔草15份,钩藤9份,三百棒5份,穿山甲9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0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45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80℃,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 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10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典型案例二曹XX,女,52岁,山东潍坊人士。去年夏天时,不慎淋雨,受凉后自觉左 侧颈根部、肩部及左上臂疼痛,并且四肢有轻微麻木感,起初没在意,以为只是受凉了,但是 1个月前,患者出现尿急、尿频、便秘的症状,孩子见母亲身体不适就带母亲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硬,颈部向右倾斜受限,颈部向左侧旋转时疼痛加剧,颈部与做肩胛骨 位置均有明显压痛感,X片显示颈曲轻度侧弯,被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患者不想花 费儿女们太多的钱,医生就建议使用实施例2所得膏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膏药,每日一次,每次贴戴12小时,颈部与肩胛部各贴一 个,10天为一个疗程。使用5天,贴戴部位有发热的感觉,感觉很舒服。使用20天,疼痛感减 轻。使用30天,在注意姿势和休息的情况下,基本可以避免颈部疼痛症状的发生,肩胛处疼 痛完全消失,颈部可以较为正常的左右摆动,并且排便正常,使用期间无副作用产生。

实施例3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每份取20g):葛根10份,伸筋草7份,穿山龙11份,羌活6份,片姜黄6份,乌梢蛇8份,鹿衔 草10份,钩藤7份,三百棒2份,穿山甲4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3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35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7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65℃,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 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3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典型案例三张XX,男,60岁,潍坊市青州人,农民。神经根型颈椎病史1年,颈痛胸 闷,且伴有视力模糊的症状,最近右臂感觉握持无力,身体有裹束感,夜间躺卧均感不适,无 法入睡导致精神萎靡。检查发现患者步态不稳,双手握持力均不高,右臂情况更为严重,脊 髓受压较为明显,四处就医,均无效果,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本发明膏药,抱着试试看的态 度买了2个疗程。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膏药,每日一次,每次贴戴12小时,颈部与右臂肩胛部各 贴一个,10天为一个疗程。使用10天,夜间睡眠有明显改善,能够睡着。使用20天,双手有明 显力量高,精神面貌有所改观,疼痛症状减轻。使用30天,疼痛明显减轻,精神恢复良好,视 力也有所恢复。使用50天,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自感痊愈。

1、实施例4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 而成(每份取25g):葛根12份,伸筋草8份,穿山龙13份,羌活8份,片姜黄9份,乌梢蛇10份,鹿 衔草12份,钩藤8份,三百棒4份,穿山甲6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8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45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10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75℃,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 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8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实施例5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每份取30g):葛根11份,伸筋草7.5份,穿山龙12份,羌活7份,片姜黄8份,乌梢蛇9份,鹿 衔草11份,钩藤7.5份,三百棒3份,穿山甲5份。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葛根、伸筋草、穿山龙、羌活、片姜黄、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乙醇,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5天,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②步骤①中所得滤渣加水,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并加入三百棒、鹿衔草、钩藤、 穿山甲,武火煎开,转文火慢煎,煎至40分钟,过滤得滤液;

③将步骤①中所得滤液与步骤②中所得滤液混合,静置9小时,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得蒸馏液备用;

④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不停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关火冷却至70℃,加入步骤③中所得蒸馏液,搅拌均匀后,文火慢 熬,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取5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制成膏药。

实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选取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二条或二条以上者200人,平均年龄为40岁,根据病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人,以保证两组情况基本一致。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膏药,每日一次,每次贴戴12小时, 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口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观察期限30天,实验前 先1天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检查,实验时定期查看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及感受,并做好记 录。

1、对两组药物的疗效进行记录,结果如下表1。(判定标准,有效:由神经根型颈椎 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无变化。)

表1:

分析:从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为99%,高出对照组19%,效 果显著。

2、对两组患者使用心理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如下表2。

表2:

分析:从上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药剂方式更容易被患者认可,大部分人均表示,长期服 药易造成心理压力,且会明显影响食欲,外用药物在治疗方式上被更多的人青睐,也更加易 于接受和坚持长期治疗。经过对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发明膏药对于神经根型 颈椎病疗效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9%,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能够较为迅速的达到止痛通络的 效果。在治疗方式上,本发明也更易于被患者认可和接受,能够为以后的治疗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疗效稳定,无毒副 作用,适合于长期服用。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95637.2 (22)申请日 2014.04.28 201410173689.8 2014.04.28 A61K 36/9066(2006.01) A61P 25/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K 35/36(2015.01) A61K 35/583(2015.01) (71)申请人 郭如英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白 谷堆二区 103 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 膏, 主要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 葛根 8-14份, 伸筋草6-9份, 穿山龙9-15份, 羌活5-10 份, 片姜黄 4-11 份, 乌梢蛇 7-13 份, 鹿衔草 6-15 份, 钩藤 6-9 份, 三百棒 1-5 份, 穿山甲 1-9 份。本 发明具有活血痛经, 止痛通络的作用, 对神经根型 颈椎病及其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5561208 A 2016.05.11 CN 105561。

3、208 A 1.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其特征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葛根12份, 伸筋草8份, 穿山龙13份, 羌活8份, 片姜黄9份, 乌梢蛇10份, 鹿衔草12份, 钩藤8 份, 三百棒4份, 穿山甲6份。 2.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8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4。

4、5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10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75,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8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61208 A 2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膏 0001 分案申请, 原申请号2014101736898, 申请日2014.04.28, 名称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膏药及。

5、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其剂型为膏剂, 本 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颈椎骨关节炎、 增生性颈椎炎、 颈神经根综合征、 颈椎 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 骨质 增生, 或椎间盘脱出、 韧带增厚, 致使颈椎脊髓、 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 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 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如椎节失稳、 松 动; 髓核突出或脱出; 骨刺形成; 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 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 根、 。

6、脊髓、 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 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000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 其表现为与脊神经 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 运动及反射障碍, 本病较多见, 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 显的疗效, 其中尤以头颈持续 (或间断) 牵引、 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 0005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主要有颈背疼痛、 上肢无力、 手指发麻、 下肢乏力、 行 走困难、 头晕、 恶心、 呕吐, 甚至视物模糊、 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 变部位、 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0006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1.颈部症。

7、状: 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轻重不 一。 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 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 椎旁 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 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 且这些表现 尤以急性期为明显。 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 则颈部症状较轻微, 甚至 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 最为多见, 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 与根 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 其中以手指麻木、 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 感觉减退等为多见。 3.根性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 早期肌张力增高, 但很快即 减弱并出现肌萎缩。 其受累范围也。

8、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 在手部以大、 小鱼际 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4.腱反射改变: 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 早期活跃, 而中、 后期则减退或消失, 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 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 如伴有 病理反射, 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0007 5.体征: 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 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 压为主者。 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 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 而因 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为弱阳性, 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者, 大多为阴性。 0008 在现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明中, 授权公告号授权公告号 CN 102。

9、526406 B (申请号 201210039492.6)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贴膏及其制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5561208 A 3 备方法: 黄芪20-40 份、 当归10-25 份、 淫羊藿15-30 份、 鹿角胶5-25 份、 赤芍6-20 份、 桂 枝6-20 份、 龙血竭3-20 份、 伸筋草6-20 份、 芥子6-20 份、 三七6-20 份、 红花6 20 份、 乳香6-20 份、 冰片3-13 份。 授权公告号 CN 101912539 B (申请号 201010257525.5) 的中 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组。

10、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配方及重量比例 是A、 称取10-50 重量份当归、 10-50 重量份川芎与6-35 重量份肉桂, 混合后加水浸泡1-3 小时, 然后在温度98-100下蒸馏提取挥发油, 收集的挥发油用 - 环糊精包合; 在温度50- 60下搅拌1-3 小时, 放置冷却, 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蒸馏剩余水溶液与药渣待用; B、 分别将10-50 重量份三七与10-50 重量份天麻粉碎成细粉, 然后将它们混匀, 再加水浸泡 1-3 小时, 然后煎煮1-2 小时, 冷却后滤过得到滤液和药渣, 该药渣与在步骤A) 得到的药 渣合并, 再与10-50 重量份红花混合后加水煎煮1-3 次, 每次。

11、0.5-3 小时, 滤过, 该合并滤 液与前面得到的滤液、 步骤A) 得到的蒸馏剩余水溶液合并, 再进行减压浓缩直至在温度 50-60下相对密度1.10-1.30 的清膏, 然后减压干燥, 粉碎成细粉, 加入3-16 重量份人工 牛黄、 步骤A) 得到 - 环糊精包合物及糊精, 混合均匀。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的治疗现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 药, 不仅具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 温经通窍止痛, 还可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瘀血阻络证, 症见颈肩部僵硬、 疼痛, 患侧上肢窜痛等。 00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

12、方法。 0011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 葛根8-14份, 伸筋草6-9份, 穿山龙9-15份, 羌活5-10份, 片姜黄4-11份, 乌梢蛇7-13份, 鹿衔草6-15份, 钩 藤6-9份, 三百棒1-5份, 穿山甲1-9份。 0012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优选的方案,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 而成: 葛根10-12份, 伸筋草7-8份, 穿山龙11-13份, 羌活6-8份, 片姜黄6-9份, 乌梢蛇8-10 份, 鹿衔草10-12份, 钩藤7-8份, 三百棒2-4份, 穿山甲4-6份。

13、。 0013 以上所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更佳优选的方案,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制备而成: 葛根11份, 伸筋草7.5份, 穿山龙12份, 羌活7份, 片姜黄8份, 乌梢蛇9份, 鹿衔 草11份, 钩藤7.5份, 三百棒3份, 穿山甲5份。 0014 根据前面任一所述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10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14、、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30-50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6-12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 再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60-80,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 火慢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1-10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5561208 A 4 0015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在于: 步骤静置3-8天 (优选5天) 。 0016 。

15、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在于: 步骤煎至35-45分钟 (优选40分钟) 。 0017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在于: 步骤静置7-10小时 (优选9小时) 。 0018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在于: 步骤关火冷却至65-75 (优选70 ) 。 0019 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 优选的方案在于: 步骤植物油、 松香、 白凡士林和蒸馏液 的重量比为0.8:1.5:1.5:0.8。 0020 根据前面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在制备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 肌型颈椎病的药物时的应用。 0021 最佳使用方法: 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膏药直接贴于不适颈椎处。

16、, 贴后 用手掌轻捂1分钟左右, 贴戴12小时, 每日1次, 10天为一个疗程。 0022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葛根: 味甘、 辛, 性凉。 归脾、 胃经。 功效: 解肌退热, 生津, 透疹, 升阳止泻。 主治: 外感发 热头痛, 项背强痛, 口渴, 消渴, 麻疹不透, 热痢。 0023 伸筋草: 伸筋草, 匍匐茎呈细圆柱形, 略弯曲, 长可达2m, 直径13mm, 其下有黄白 色细根。 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 叶密生茎上, 螺旋状排列, 皱缩弯曲, 线形或针形, 长3 5mm , 黄绿色至淡黄棕色, 无毛, 先端芒状, 全缘, 易碎断。 质柔软, 断面皮部。

17、浅黄色, 木部类白色。 无臭, 味淡。 苦辛温, 入肝经。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 舒筋活络。 用于风寒湿痹, 筋脉拘挛疼痈。 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0024 穿山龙: 归肝、 肾、 肺经, 性温, 味甘、 苦。 舒筋活血, 止咳化痰, 祛风止痛。 用于腰腿 疼痛、 风湿痛、 风湿关节痛、 筋骨麻木、 大骨节病、 跌打损伤、 闪腰、 咳嗽喘息、 气管炎、 支气管 炎。 0025 羌活: 味辛、 苦, 性温。 归膀胱、 肾经。 功效: 散寒, 祛风, 除湿, 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 头痛, 风湿痹痛, 肩背酸痛。 0026 片姜黄: 味辛、 苦, 性温。 归肝、 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 通经。

18、止痛。 主治: 血滞经闭, 行 经腹痛, 胸胁刺痛, 风湿痹痛, 肩臂疼痛, 跌扑损伤。 0027 乌梢蛇: 味甘, 性平。 归肝经。 功效: 祛风, 通络, 止痉。 主治: 风湿顽痹, 麻木拘挛, 中 风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抽搐痉挛, 破伤风, 麻风疥癣, 瘰疬恶疮。 0028 鹿衔草: 味甘、 苦, 性温。 归肝、 肾经。 功效: 祛风湿, 强筋骨, 止血。 主治: 风湿痹痛, 腰膝无力, 月经过多, 久咳劳嗽。 0029 钩藤: 钩藤味甘、 微苦, 性微寒; 归肝、 心包经; 质坚潜降, 具有清热平肝, 熄风止痉 的功效, 主治肝火上逆头痛目赤,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热盛动风惊痫, 。

19、小儿惊风, 夜啼, 子痫, 中风瘫痪, 肢节挛急。 0030 三百棒: 宿根直立草本, 高约15厘米。 根长圆锥形。 基生叶有长柄, 淡绿色微带红 晕, 叶片阔心形或亚圆形, 长13厘米, 宽24.8厘米, 边缘有浅圆钝齿。 花单生叶腋, 粉红 色带黄。 蒴果。【性味】 辛麻, 温。【功能主治】 温经通络, 止血接骨。 外用治开放性骨折、 治外伤 出血。 0031 穿山甲: 味咸, 性微寒。 归肝、 胃经。 功效: 通经下乳, 消肿排脓, 搜风通络。 主治: 经 闭癥瘕, 乳汁不通, 痈肿疮毒, 关节痹痛, 麻木拘挛。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5561208 A 5 0032 松。

20、香、 植物油、 白凡士林均为赋形剂, 起到调和赋形的作用。 0033 膏药, 是中药五大剂型-丸、 散、 膏、 丹、 汤之一。 古医言曰: “膏药能治病, 无殊汤药, 用之得法, 其响立应。 ” 本发明组方均选用辛香走串极强的引经药物, 药物直接渗透入皮肤, 通过内传经络, 起到化瘀通络, 止痛通经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35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 (每份取15g) : 葛根8份, 伸筋草6份, 穿山龙9份, 羌活5份, 片姜黄4份, 乌梢蛇7份, 鹿。

21、衔草6 份, 钩藤6份, 三百棒1份, 穿山甲1份。 0036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步骤是: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30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6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

22、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60,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1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0037 典型案例一杨XX, 男, 40岁, 山东济南人士, 某工厂的工人。 最近半年颈部痛、 椎旁 肌肉压痛, 并且下肢有麻木感、 僵硬发抖、 走路没无力, 一开始以为是工作累的, 也没太在 意, 但是最近一个月里, 颈椎部位疼痛感厉害, 直接影响睡眠及工作, 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济 南某大型医院做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 后仰疼痛加剧, 颈部压痛明显, X线平片 椎节发生梯形变, 被确诊为: 。

23、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 得膏药。 0038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膏药, 每日一次, 每次贴戴12小时于颈部疼痛处, 10天为 一个疗程。 使用10天, 疼痛明显缓解, 肢体麻木感有所改善。 使用20天, 疼痛感基本消失, 麻 木感明显缓解, 且走路有力气了。 继续使用10天, 患者自感痊愈。 0039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 (每份取10g) : 葛根14份, 伸筋草9份, 穿山龙15份, 羌活10份, 片姜黄11份, 乌梢蛇13份, 鹿 衔草15份, 钩藤9份, 三百棒5份, 穿山甲9份。 0040 上。

24、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步骤是: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10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45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12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5561208 A 6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

25、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80,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10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0041 典型案例二曹XX, 女, 52岁, 山东潍坊人士。 去年夏天时, 不慎淋雨, 受凉后自觉左 侧颈根部、 肩部及左上臂疼痛, 并且四肢有轻微麻木感, 起初没在意, 以为只是受凉了, 但是 1个月前, 患者出现尿急、 尿频、 便秘的症状, 孩子见母亲身体不适就带母亲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硬, 颈部向右倾斜受限, 颈部向左侧旋转时疼痛加剧, 颈部与做肩胛骨 位置均有明显压痛感, X片显。

26、示颈曲轻度侧弯, 被确诊为: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患者不想花 费儿女们太多的钱, 医生就建议使用实施例2所得膏药。 0042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膏药, 每日一次, 每次贴戴12小时, 颈部与肩胛部各贴一 个,10天为一个疗程。 使用5天, 贴戴部位有发热的感觉, 感觉很舒服。 使用20天, 疼痛感减 轻。 使用30天, 在注意姿势和休息的情况下, 基本可以避免颈部疼痛症状的发生, 肩胛处疼 痛完全消失, 颈部可以较为正常的左右摆动, 并且排便正常, 使用期间无副作用产生。 0043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 (每份取20g) : 葛根1。

27、0份, 伸筋草7份, 穿山龙11份, 羌活6份, 片姜黄6份, 乌梢蛇8份, 鹿衔 草10份, 钩藤7份, 三百棒2份, 穿山甲4份。 0044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步骤是: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3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35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7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

28、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65,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3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0045 典型案例三张XX, 男, 60岁, 潍坊市青州人, 农民。 神经根型颈椎病史1年, 颈痛胸 闷, 且伴有视力模糊的症状, 最近右臂感觉握持无力, 身体有裹束感, 夜间躺卧均感不适, 无 法入睡导致精神萎靡。 检查发现患者步态不稳, 双手握持力均不高, 右臂情况更为严重, 脊 髓受压较为明显, 四处就医, 均无效果。

29、, 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本发明膏药, 抱着试试看的态 度买了2个疗程。 0046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膏药, 每日一次, 每次贴戴12小时, 颈部与右臂肩胛部各 贴一个,10天为一个疗程。 使用10天, 夜间睡眠有明显改善, 能够睡着。 使用20天, 双手有明 显力量高, 精神面貌有所改观, 疼痛症状减轻。 使用30天, 疼痛明显减轻, 精神恢复良好, 视 力也有所恢复。 使用50天, 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自感痊愈。 0047 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 而成 (每份取25g) : 葛根12份, 伸筋草8份, 穿山龙13份, 羌活8份,。

30、 片姜黄9份, 乌梢蛇10份, 鹿 衔草12份, 钩藤8份, 三百棒4份, 穿山甲6份。 0048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步骤是: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5561208 A 7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8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45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10小时, 。

31、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75,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8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0049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 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 成 (每份取30g) : 葛根11份, 伸筋草7.5份, 穿山龙12份, 羌活7份, 片姜黄8份, 乌梢蛇9份, 鹿 衔草11份, 钩藤7.5份, 三百棒3份, 穿山甲5份。 0050 上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膏药的制备方。

32、法, 步骤是: 将葛根、 伸筋草、 穿山龙、 羌活、 片姜黄、 乌梢蛇置于非铁质容器内, 加入乙醇, 乙醇的 用量是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 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静置5天, 过滤, 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步骤中所得滤渣加水, 水的用量是滤渣用量的4倍, 并加入三百棒、 鹿衔草、 钩藤、 穿山甲, 武火煎开, 转文火慢煎, 煎至40分钟, 过滤得滤液; 将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中所得滤液混合, 静置9小时, 过滤, 滤液用蒸馏法再 次提纯, 得蒸馏液备用; 锅中加植物油和松香加热, 不停搅拌, 待混合均匀后加入白凡士林继续加热搅拌, 待 混合赋形剂老嫩适宜时, 关火冷却至70, 加入步骤中所得蒸馏液, 搅。

33、拌均匀后, 文火慢 熬, 去除水分后冷却至65, 取5g涂抹在胶布或其他基质上, 制成膏药。 0051 实验例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选取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二条或二条以上者200人, 平均年龄为40岁, 根据病情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 人, 以保证两组情况基本一致。 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膏药, 每日一次, 每次贴戴12小时, 1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使用其他口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 观察期限30天, 实验前 先1天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检查, 实验时定期查看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及感受, 并做好记 录。 0052 1、 对两组药物的疗效进行记录, 结。

34、果如下表1。(判定标准, 有效: 由神经根型颈椎 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有明显改善; 无效: 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无变化。 ) 表1: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5561208 A 8 分析: 从上表1可以看出, 本发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为99%, 高出对照组19%, 效 果显著。 0053 2、 对两组患者使用心理变化进行记录, 结果如下表2。 0054 表2: 分析: 从上表2可以看出, 本发明药剂方式更容易被患者认可, 大部分人均表示, 长期服 药易造成心理压力, 且会明显影响食欲, 外用药物在治疗方式上被更多的人青睐, 也更加易 于接受和坚持长期治疗。 经过对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本发明膏药对于神经根型 颈椎病疗效明显, 总有效率高达99%,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能够较为迅速的达到止痛通络的 效果。 在治疗方式上, 本发明也更易于被患者认可和接受, 能够为以后的治疗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疗效稳定, 无毒副 作用, 适合于长期服用。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556120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