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80577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8902.3

申请日:

2010.03.19

公开号:

CN101844544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R 1/12申请公布日:20100929|||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12; B60R1/04; G02B5/30

主分类号:

B60R1/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发明人:

佐藤英法; 中村正俊

地址:

日本静冈县

优先权:

2009.03.24 JP 2009-07237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目的在于,在使显示光透过镜面的一部分区域而被观察者肉眼看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中,提高了显示的肉眼观察性,并且抑制随着其改进而导致的成本提高。由使偏振光方向与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线栅(20)构成用于使反射镜元件(14)的显示光透过的区域(14a)。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22)构成与反射镜元件(14)的线栅(20)相邻的区域(14b)。线栅(20)的格子例如由Al细线构成。反射膜(22)例如由Cr半透半反镜构成。在Cr半透半反镜(22)的背面侧配置深色屏蔽层(26)。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使从发光显示装置射出的、被进行直线偏振光的显示光从镜面的背面侧透过该镜面的一部分区域而被观察者看到,其中,
由使偏振光方向与上述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反射型偏振光膜构成上述镜面的、用于使上述显示光透过的区域,
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构成上述镜面的与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中,
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半透半反镜构成与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
在上述半透半反镜的背面侧配置深色屏蔽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中,
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由线栅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中,
上述线栅的格子由Al细线构成,上述反射膜由Cr半透半反镜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中,
将上述反射膜配置在透明基板的背面侧,
将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配置在上述透明基板的背面侧的、未配置上述反射膜的区域。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中,
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被安装在上述透明基板的背面侧或上述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

说明书

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显示光从镜面的背面侧透过该镜面的一部分区域而使驾驶员等能够看到该显示光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关于使显示光透过的区域,在非显示时确保充分的反射率,在显示时使显示光的透射光量增大到以往镜面的透射光量以上而提高显示的肉眼观察性,并且抑制了随着该改进导致的成本提高。
背景技术
在以下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一种车辆用后视镜,该车辆用后视镜在镜面的背后位置组装发光显示画面来显示信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利用半透半反镜构成镜面,在该半透半反镜的背后位置安装了液晶监视器。在没有点亮(非显示时)液晶监视器时镜面整体作为后视镜而发挥作用,在点亮(显示时)液晶监视器时显示光透过半透半反镜而被驾驶员看到。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利用半透半反镜来构成镜面,在该半透半反镜的背后位置安装了荧光显示管。在没有点亮(非显示时)荧光显示管时镜面整体作为后视镜而发挥作用,在点亮(显示时)荧光显示管时显示光透过半透半反镜而被驾驶员看到。专利文献3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利用半透半反镜来构成镜面,在该半透半反镜的背后位置配置由液晶等构成的监视器来显示影像的情况下,在白天那样后窗(rear window)较明亮的情况下,从驾驶员的视角观察时较明亮的后窗映射到监视器上而使监视器所显示的影像不易被看清楚,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打开监视器时需将后视镜的角度变更为后窗映射不到的角度(较暗方向)。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289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20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206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专利文献1、2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存在专利文献3所指出的问题。即,在白天那样后窗较明亮的情况下,从驾驶员的角度观察时较明亮的后窗映射到监视器上而使驾驶员难以看清监视器所显示的影像。如果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则会变得容易识别显示内容,但是在提高亮度时会产生显示装置变大、重量增加、发热变多等问题。另外,如果降低半透半反镜的反射率也能使显示光的透射光量增大,但是这样会产生在非显示时作为后视镜无法获得充分的反射率这种问题。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的车辆用后视镜,需要用于变更后视镜角度的驱动机构。另外,当变更后视镜角度时会产生无法识别后方这种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以下那样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关于使显示光透过的区域,在非显示时确保充分的反射率,在显示时使显示光的透射光量增大到以往镜面的透射光量以上来提高显示的肉眼观察性,并且抑制随着该改进而导致的成本提高。
本发明是一种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使从发光显示装置射出的、被进行直线偏振光的显示光从镜面的背面侧透过该镜面的一部分区域而被观察者看到,其中,由使偏振光方向与上述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反射型偏振光膜构成上述镜面的、用于使上述显示光透过的区域,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构成上述镜面的与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根据本发明,由使偏振光方向与上述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反射型偏振光膜构成上述镜面的、用于使上述显示光透过的区域,因此与利用半透半反镜构成使显示光透过的镜面的区域相比,能够增大显示光的透射光量而提高显示的肉眼观察性。另外,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构成上述镜面的与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因此与镜面整体由昂贵的反射型偏振光膜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成为廉价的结构。作为金属反射膜,例如可考虑使用Cr、Ni、Al、Fe、Ag、Pd等。
本发明能够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半透半反镜构成与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在上述半透半反镜的背面侧配置深色屏蔽层。由此,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半透半反镜构成与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在该半透半反镜的背面侧配置深色屏蔽层,因此能够使反射型偏振光膜和与该反射型偏振光膜相邻的区域的反射率一致,在非显示时能够使两个区域的差异不会明显。
本发明所使用的反射型偏振光膜的种类例如存在线栅、各向异性折射树脂(各向异性偏振光膜)等,其中,线栅的反射影像比各向异性折射树脂更清楚,因此在非显示时作为后视镜能够得到较高的性能,适合于本发明的反射型偏振光膜。在利用线栅构成反射型偏振光膜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以Al细线构成该线栅的格子(网格),以Cr半透半反镜构成上述反射膜。由此,在非显示时,能够容易地使由线栅构成的镜面区域和与该镜面区域相邻的由Cr半透半反镜构成的镜面区域的颜色一致,能够进一步使两个区域的差异不会明显。
本发明能够将上述反射膜配置(成膜、粘贴等)在透明基板的背面侧上,将上述反射型偏振光膜配置在上述透明基板的背面侧的未配置上述反射膜的区域。由此,将反射膜配置在透明基板的背面侧上,因此能够使反射型偏振光膜与该反射型偏振光膜周围的反射膜的台阶差不会明显。另外,能够利用透明基板来保护反射型偏振光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2的A-A向视剖面图(未图示壳体)(示意性地表示各层的厚度)。
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用车内后视镜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市场上销售的Al线栅的分光反射率特性A、B和以近似于它们的特性的方式利用各种金属成膜为适当的厚度的半透半反镜的反射膜的分光反射率特性C、D、E的图。
图4是表示将线栅20配置到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表示将线栅20配置到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结构的其他例的示意剖面图。
图6是图2的B-B向视剖面图(未图示壳体)(示意性地表示各层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用车内后视镜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线栅(wire grid)作为反射型偏振光膜的情况。在车内后视镜10中,在壳体12的前表面开口部12a配置有反射镜元件14。在壳体12内的反射镜元件14的背面侧空间容纳配置有液晶监视器16,该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与反射镜元件14相面对。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由与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相面对的区域14a和与该区域14a周围相邻的区域14b构成。在壳体12的前表面周缘部的下部配置有液晶监视器16的通断开关等操作元件18。当利用操作元件18来进行液晶监视器16的接通操作时,液晶监视器16的背光灯被点亮来使液晶监视器16发光显示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另外,当利用操作元件18来进行液晶监视器16的切断操作时,液晶监视器16的背光灯被熄灭而使液晶监视器16停止显示信息,整个镜面区域14a、14b作为后视镜而发挥作用。
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的、与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相面对的区域14a(即,要使显示光透过的区域)由用于使偏振光方向与从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射出的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线栅20构成。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的、与线栅20相邻的区域14b由反射膜22构成,该反射膜22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线栅较昂贵,因此当将线栅使用于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的整个区域时会使成本提高,但是,在此,显示部以外的镜面由以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22构成,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图1示出图2的车内后视镜10的配置有液晶监视器16的区域的剖面(A-A剖面)(省略壳体12)。在该区域的整个区域内反射镜元件14具有以下结构:在玻璃等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在与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相面对的区域14a配置有线栅20,在与线栅20相邻的区域14b的整个区域(反射镜元件14的整个镜面区域中除了配置线栅20的区域14a以外的区域)形成反射膜22,该反射膜22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线栅20被安装在透明基板24的背面侧或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侧。为了使配置有线栅20的区域14a与配置有反射膜22的区域14b在反射率上一致,反射膜22由半透半反镜构成,在反射膜22的背面安装有用于防止透光的深色屏蔽层26。深色屏蔽层26由黑色等深色的板、薄膜、涂膜等构成。在深色屏蔽层26由板或薄膜构成的情况下,利用粘接剂、固着剂等被安装在反射膜22的背面上。
线栅20是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即,在玻璃、合成树脂等透明基材的单面上形成有例如由Al等细线(Al细线)形成的格子。在图3中以特性A、B示出Al线栅(使用Al细线形成的线栅)的分光反射率特性的一例。特性A为A公司制的Al线栅的特性,特性B为B公司制的Al线栅的特性。在图3中以特性C、D、E来示出以近似于它们的特性的方式利用各种金属将反射膜22成膜为适当的厚度的情况的反射膜22(半透半反镜)的分光反射率特性。特性C为Al半透半反镜(膜厚:7.5nm)的特性,特性D为Fe半透半反镜(膜厚:40nm)的特性,特性E为Cr半透半反镜(膜厚:25nm)的特性。由此,为了使反射率线栅与Al线栅一致,Al线栅的膜厚较薄。因此,由于膜厚的偏差会较大地影像反射率(膜厚稍微变动反射率就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不容易Al半透半反镜进行膜厚管理而难以应用。另外,Fe半透半反镜需要充分的防锈对策而难以得到应用。与此相对,与Al半透半反镜相比,Cr半透半反镜在得到相同反射率时能够较厚地形成膜厚,因此容易进行厚度管理,另外,反射色的配色也较容易,而且不需要或者容易进行防锈对策。因而,在利用Al线栅来构成线栅20的情况下,反射膜22优选由Cr半透半反镜构成。
图4示出将线栅20配置到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结构的一例。该结构是,在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周缘部整周上利用粘接剂等安装隔板(spacer)28,在隔板28的另一端部上利用粘接剂等安装线栅20的表面20a侧(形成有格子的一侧)的周缘部整周。线栅20的表面(Al细线的前端面)20a与透明基板24的背面24a隔着微小的间隙30而相面对。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与线栅20的背面20b隔着微小的间隙32相面对。透明基板24被嵌入安装到壳体12的前表面开口部12a(图2)而被支承,液晶监视器16被安装到壳体12的内部空间的壁面而被支承。由于空隙30是微小的,因此构成线栅20的反射面的表面20a与该表面20a周围的反射膜22(图1)的台阶差不明显。
图5示出将线栅20配置到透明基板24的背面的结构的其它例。该结构是,在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的周缘部整周上利用粘接剂等安装有隔板34,在隔板34的另一端部上利用粘接剂等安装线栅20的背面20b侧的周缘部全周。液晶监视器16的显示面16a与线栅20的背面20b隔着微小的间隙32而相面对。线栅20的表面20a与透明基板24的背面24a隔着微小的间隙30而相面对。透明基板24被嵌入安装到壳体12的前表面开口部12a(图2)而被支承,液晶监视器16被安装到壳体12的内部空间的壁面而被支承。由于空隙30是微小的,因此构成线栅20的反射面的表面20a与该表面20a周围的反射膜22(图1)的台阶差不明显。
图6示出图2的车内后视镜10的未配置液晶监视器16的区域的剖面(B-B剖面)(省略壳体12)。在该区域的整个区域内反射镜元件14具有以下结构:在上述透明基板24的背面形成由上述半透半反镜形成的反射膜22,在该反射膜22的背面安装上述深色屏蔽层26。
说明以上结构的车内后视镜10的动作。当接通液晶监视器16时,液晶监视器16的背光灯被点亮来使液晶监视器16发光显示由文字、图像、影像等显示出来的信息。该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与线栅20的偏振光方向一致,因此直接透过线栅20,并且透过透明基板24而被位于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的前方的驾驶员等观察者看到。此时,与使用金属膜的半透半反镜的情况相比,显示光的透射光量增大,因此显示的肉眼观察性提高。也就是说,在使被直线偏振光了的显示光透过半透半反镜的情况下,该半透半反镜导致相当多的光量被衰减,在此,使用线栅20,该线栅20被配置成其偏振光方向与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因此显示光能够几乎不会被线栅20衰减地透过。
当关闭液晶监视器16时,液晶监视器16的背光灯熄灭而使液晶监视器16停止显示信息。此时,配置有线栅20的区域14a与配置有反射膜22的区域14b的反射率近似,色调也近似,因此两个区域14a、14b的差异不容易明显。因而,驾驶员能够将反射镜元件14的镜面的整个区域作为后视镜而没有不适感地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金属反射膜构成了反射膜22,但是其也能够利用交替层叠TiO2等高折射率膜和SiO2等低折射率膜来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线栅作为反射型偏振光膜的情况,但是作为代替也能够使用各向异性折射树脂。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车内后视镜的情况,但是还能够应用于车外后视镜其他车辆用后视镜。

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其目的在于,在使显示光透过镜面的一部分区域而被观察者肉眼看到的带监视器的车辆用后视镜中,提高了显示的肉眼观察性,并且抑制随着其改进而导致的成本提高。由使偏振光方向与显示光的偏振光方向一致的线栅(20)构成用于使反射镜元件(14)的显示光透过的区域(14a)。利用由金属反射膜或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22)构成与反射镜元件(14)的线栅(20)相邻的区域(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