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046111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38069.2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号:

CN203677131U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00,A61M1/00

主分类号:

A61B10/00,A61M1/00

申请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

发明人:

周宏宇,沈明,姜鑫

地址: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市铁东区健身西路1号

优先权:

CN201320838069U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包括收集瓶、引流管一、引流管二、上瓶盖、下瓶盖,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瓶底密封,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中,引流管一连接吸引器,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具有两通装置的密闭无菌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直接回收肺内灌洗液或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回收物不受污染,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权利要求书

1.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引流管一、引流管二、上瓶盖、下瓶盖,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瓶底密封,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中,引流管一连接吸引器,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妥协人群增多,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日趋复杂化,目前抗感染药 物滥用导致耐药菌增多,病原学诊断在临床上日趋重要,但痰病原学检查阳性检出率较低, 需采集更深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应用支气管镜检查的同时,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收 集瓶,方便临床医生进行病原学检测及做细菌耐药分析,以便正确指导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包括收集瓶、引流管一、引流管二、上瓶盖、下瓶 盖,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瓶底密封,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 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引流管一连接吸引器,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 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具有两通装置的密闭无菌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直接回收肺内灌洗液或 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回收物不受污染,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瓶2.引流管一3.引流管二4.上瓶盖5.下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收集瓶1、 引流管一2、引流管二3、上瓶盖4、下瓶盖5,所述收集瓶1为开放式瓶口,瓶底密封, 上瓶盖4和下瓶盖5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4插入收集瓶1 中,引流管一2连接吸引器,引流管二3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 做无菌化处理。

使用时,在吸引器负压作用下,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的引流管二3将呼吸道分泌物吸 收至收集瓶1中,一般回收率在40%左右即可,由于收集瓶1为密闭无菌瓶,避免了回收 物污染,提高了细菌阳性检出率。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7713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2 CN 203677131 U (21)申请号 201320838069.2 (22)申请日 2013.12.17 A61B 10/00(2006.01) A61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 地址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市铁东区健 身西路 1 号 (72)发明人 周宏宇 沈明 姜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代理人 张群 (54) 实用新型名称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

2、道分泌 物收集瓶, 包括收集瓶、 引流管一、 引流管二、 上瓶 盖、 下瓶盖, 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 瓶底密封, 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 两 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中, 引流管一连 接吸引器, 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 整个装 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 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一种具有两通装 置的密闭无菌瓶,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够直接 回收肺内灌洗液或呼吸道分泌物, 保证回收物不 受污染, 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77131 U CN 203677131 U 1/1 页 2 1. 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收集瓶、 引流管一、 引流管二、 上 瓶盖、 下瓶盖, 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 瓶底密封, 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 底部位, 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中, 引流管一连接吸引器, 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 镜吸入口, 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77131 U 2 1/1 页 3 支气管镜下呼。

4、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 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妥协人群增多,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日趋复杂化, 目前抗感 染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增多,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上日趋重要, 但痰病原学检查阳性检出率 较低, 需采集更深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应用支气管镜检查的同时, 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 的收集瓶, 方便临床医生进行病原学检测及做细菌耐药分析, 以便正确指导治疗。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支气管。

5、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包括收集瓶、 引流管一、 引流管二、 上瓶盖、 下瓶 盖, 所述收集瓶为开放式瓶口, 瓶底密封, 上瓶盖和下瓶盖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 两 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插入收集瓶, 引流管一连接吸引器, 引流管二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 整 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处理。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07 一种具有两通装置的密闭无菌瓶,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够直接回收肺内灌洗液 或呼吸道分泌物, 保证回收物不受污染, 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6、 : 1. 收集瓶 2. 引流管一 3. 引流管二 4. 上瓶盖 5. 下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 0011 见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收集瓶 1、 引流管一 2、 引流管二 3、 上瓶盖 4、 下瓶盖 5, 所述收集瓶 1 为开放式瓶口, 瓶底密封, 上瓶 盖 4 和下瓶盖 5 分别拧紧在瓶口和瓶底部位, 两个引流管均从上瓶盖 4 插入收集瓶 1 中, 引 流管一2连接吸引器, 引流管二3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 整个装置为密闭式结构且做无菌化 处理。 0012 使用时, 在吸引器负压作用下, 连接支气管镜吸入口的引流管二 3 将呼吸道分泌 物吸收至收集瓶 1 中, 一般回收率在 40% 左右即可, 由于收集瓶 1 为密闭无菌瓶, 避免了回 收物污染, 提高了细菌阳性检出率。 说 明 书 CN 203677131 U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77131 U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