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当在建筑物内由于火灾而发生了停电时使用电池使各编号机的电梯 运行的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建筑物的高层化,电梯作为建筑物的纵向移动的手段发挥着不可或 缺的作用。 另外,为了使轮椅的使用者等身体有残障的人士在建筑物的各楼层之间移 动,电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在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目前采用在使电梯行驶到避难楼层之后停止运 行的运用方式,尽管在法律上没有限制,但却形成了并未将电梯积极地用作避难手段的 现状。 但是,使用楼梯从高层移动至避难楼层 ( 通常是一层 ) 是非常费力的,在移动到 避难场所为止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因此,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防火设备的完备和高层化,在发生了火灾时将电 梯积极地用作避难设施的要求日益增强。 例如,在日本的专利申请文件特开 2007-62864 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方法 :当由于火灾而发生了停电时,通过使用自备电源使电梯继续 运行来使处于各楼层的滞留者避难。
发明内容
但是,在停电时使用自备电源使电梯继续运行的情况下,在运行中电力可能会 功率下降 (power down)、导致轿厢在楼层之间的途中停止而发生乘客被困在电梯中的事 故。 在发生火灾时,绝对必须避免这种将乘客困在电梯中的事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 :在停电时能够尽可 能长地继续运行,不会使得轿厢在楼层之间的途中停止,从而能够使处于各楼层的滞留 者安全地避难。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在并列设置有多个编号机的电梯的建筑物中 使用,该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模式转换部,其在停电时转换为 使用所述各编号机所共用的电池的电池运行模式 ;分配控制部,其在由所述运行模式转 换部转换成了电池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各编号机中的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响应乘梯 厅呼叫的编号机优先而进行所述乘梯厅呼叫的分配,将通过该再生运行产生的电力充电 到所述电池 ;目的楼层设定部,其根据运行时的电力状态来设定目的楼层,所述运行 时的电力状态由被所述分配控制部分配了所述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的乘载率与超平衡量 (overbalance) 之间的关系确定 ;以及救援运行部,其使符合条件的编号机向由所述目的 楼层设定部所设定的目的楼层运行。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 2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构成的图 ; 图 3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乘梯厅的构成的图 ; 图 4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驱动机构的构成的图 ; 图 5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动力运行时的电力波形的图 ; 图 6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再生运行时的电力波形的图 ; 图 7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火灾停电时的运行工作的流程图 ; 图 8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内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消息的一个示例的 图 9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内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消息的一个示例的 图 10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乘梯厅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消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
图。 符号说明
11 组管理控制装置 ;12 火灾检测装置 ;13 报知装置 ;14a、14b、14c 单体控制 装置 ;15、15a、15b、15c 轿厢 ;16、16a、16b、16c 乘梯厅呼叫按钮 ;17、17a、17b、 17c 轮椅呼叫按钮 ;18a、18b、18c 载荷传感器 ;19 乘梯厅 ;21 控制部 ;21a 运行模式转 换部 ;21b 分配控制部 ;21c 目的楼层设定部 ;21d 救援运行部 ;21e 强制再生运行部 ; 21f 通知部 ;22 存储部 ;31 轿厢门 ;32 操作面板 ;33 目的楼层指定按钮 ;34a 开门按 钮 ;34b 关门按钮 ;35 显示器 ;36 扬声器 ;37 操作面板 ;38 目的楼层指定按钮 ;39a 开门按钮 ;39b 关门按钮 ;41 乘梯厅门 ;43 指示器 ;44 显示器 ;45 扬声器 ;50 电网电 源 ;51 电池 ;52 电池检查器 (checker) ;61 马达 ;62 曳引机 ;63 缆绳 ;64 平衡配重 ; 65 升降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图 1 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援运行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本系统具有 :组管理控制装置 11,火灾检测装置 12,报知装置 13,单体控制装 置 14a、14b、14c,电梯的轿厢 15a、15b、15c...,普通呼叫按钮 16a、16b、16c...,轮椅 呼叫按钮 17a、17b、17c...,以及载荷传感器 18a、18b、18c...。
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对并列设置在建筑物中的多个编号机的电梯进行组管理控 制。 该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由计算机构成。 火灾检测装置 12 设置在建筑物的各楼层中, 对火灾的发生进行检测并将该发生场所通知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报知装置 13 在火灾检 测装置 12 检测出火灾的发生时进行避难警告等的报知。
单体控制装置 14a、14b、14c... 例如是分别控制轿厢呼叫的登记和 / 或门的开闭 等各编号机电梯的运行的装置。 该单体控制装置 14a、14b、14c... 与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相同也由计算机构成。 轿厢 15a、15b、15c... 通过未图示的曳引机的驱动而在升降通路内 进行升降工作,载着乘客在各楼层之间移动。
在轿厢 15a、15b、15c... 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载重的载荷传感器 18a、18b、 18c...,由这些载荷传感器 18a、18b、18c... 检测出的载重的信号经由单体控制装置 14a、
14b、14c... 被提供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另外,普通呼叫按钮 16a、16b、16c... 和轮椅呼叫按钮 17a、17b、17c... 作为乘 梯厅呼叫按钮而设置在各楼层的乘梯厅。 普通呼叫按钮 16a、16b、16c... 是用于普通的使 用者登记乘梯厅呼叫的操作按钮。 与此相对,轮椅呼叫按钮 17a、17b、17c... 是用于轮椅 的使用者登记乘梯厅呼叫的操作按钮,通常与轮椅的高度相适应地设置在比普通呼叫按 钮 16a、16b、16c... 低的位置。
通过对普通呼叫按钮 16a、16b、16c... 或轮椅呼叫按钮 17a、17b、17c... 的操 作,将包括有表示该乘梯厅的楼层和目的方向的信息、表示普通呼叫 / 轮椅呼叫的属性 信息的乘梯厅呼叫的信号传送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由此,在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中,基 于各编号机电梯的运行状态选出应该分配该乘梯厅呼叫的电梯并使其响应。
另外,在本系统中,作为用于使各编号机电梯工作的驱动源,除了电网电源 50 以外,还包括在停电时由各编号机共同使用的预定容量的电池 51、以及用于检测该电池 51 的余量的电池检查器 52。
在这样的构成中,通常通过从电网电源 50 供给的电力来驱动各编号机电梯,这 些电梯的轿厢 15a、15b、15c... 响应于呼叫而在各楼层之间移动。 另一方面,当发生了火 灾而变成了来自电网电源 50 的电力供给中断了的状态、即变成了停电状态时,转换为电 池运行模式,使用电池 51 的电力来驱动各编号机电梯。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中,作为与这样的火灾停电时相 关的功能构成,设置有控制部 21 和存储部 22。
控制部 21 执行与各编号机电梯的运行控制相关的处理,这里控制部 21 具有运行 模式转换部 21a、分配控制部 21b、目的楼层设定部 21c、救援运行部 21d、强制再生运行 部 21e、以及通知部 21f。
运行模式转换部 21a 在停电时转换为使用各编号机所共用的电池 51 的电池运行 模式。
分配控制部 21b 在通过运行模式转换部 21a 转换成了电池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在 各编号机中优选选择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响应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来分配乘梯厅呼叫,并 利用通过该再生运行产生的电力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 另外,当在各编号机中没有能够通 过再生运行响应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时,调查是否有能够通过电池余量到达发生了乘梯 厅呼叫的楼层的编号机,如果有相应的编号机,则将乘梯厅呼叫分配给该编号机。
目的楼层设定部 21c 根据运行时的电力状态来设定目的楼层,所述运行时的电 力状态是由被分配控制部 21b 分配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的乘载率与超平衡量之间的关 系来确定的。 详细地说,在被分配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的乘载率为超平衡量以上而 成为了在运行时产生电力的再生运行的情况下,将在建筑物中确定了的避难楼层设定为 目的楼层。 另一方面,在被分配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的乘载率低于超平衡量而成为 了在运行时需要电力的动力运行的情况下,根据电池余量与预先确定了的安全裕量 (safe margin) 上的标准值之间的关系式求出能够到达的楼层,并将该能够到达的楼层设定为目 的楼层。
救援运行部 21d 使该编号机向由目的楼层设定部 21c 设定了的目的楼层运行。
强制再生运行部 21e 在被分配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的乘载率为超平衡量以上而成为了在运行时产生电力的再生运行的情况下,调查各编号机中的未被分配上述乘梯厅 呼叫的未分配编号机中,是否有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增加电池电力的编号机,如果有相应 的编号机,则强制性地使该编号机执行再生运行。
通知部 21f 除了在通过救援运行部 21d 使该编号机向目的楼层运行时通知乘客该 目的地之外,还执行与各种消息的通知相关的处理。
存储部 22 存储作为控制部 21 的运行控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在各楼层登记了 的乘梯厅呼叫的信息和 / 或分配了该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等的信息。
图 2 是表示电梯的轿厢的构成的图。
在轿厢 15 的正面设置有能够自如地开闭的轿厢门 31,在该轿厢门 31 的旁边设置 有配置了各种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 32。 在该操作面板 32 上,除了用于乘客指定目的楼层 的目的楼层指定按钮 33 之外,还设置有开门按钮 34a、关门按钮 34b 等。
另外,在该轿厢 15 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消息的显示器 35 和用于执行语音广播的扬 声器 36。
并且,如果是轮椅编号机的话,在轿厢 15 内的侧面设置有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 操作面板 37。 该操作面板 37 设置在轮椅使用者能够操作的位置,与上述操作面板 32 同 样地具有目的楼层指定按钮 38、开门按钮 39a、关门按钮 39b 等。 图 3 是表示电梯的乘梯厅的构成的图。
在电梯的乘梯厅 19 中设置有能够自如地开闭的乘梯厅门 41。 乘梯厅门 41 在轿 厢 15 到达这一楼层时与轿厢门 31 相接合而进行开闭。 在该乘梯厅门 41 的附近设置有普 通呼叫按钮 16。
普通呼叫按钮 16 是用于普通的使用者登记乘梯厅呼叫的操作按钮,具体地说包 括用于指定目的方向的上方向指定按钮和下方向指定按钮。 独立于该乘梯厅呼叫按钮 16 还设置有轮椅使用者专用的轮椅呼叫按钮 15。 该轮椅呼叫按钮 15 设置在轮椅使用者能够 操作的位置,与普通呼叫按钮 16a 同样地具有上方向指定按钮和下方向指定按钮。
另外,在乘梯厅门 41 之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轿厢的当前位置等的指示器 43。 并 且,在乘梯厅门 41 的附近设置有用于显示消息的显示器 44 和用于执行语音广播的扬声器 45。
这里,在说明本系统的工作之前,对 (a) 电梯的动力运行 / 再生运行和 (b) 电力 计算进行说明。
(a) 电梯的动力运行 / 再生运行
图 4 是表示电梯的驱动机构的构成的图。
在各编号机电梯中分别设置有马达 61 和曳引机 62。 它们例如设置在建筑物的机 械室中,通过从单体控制装置 14 输出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 在曳引机 62 上卷绕有缆绳 63,在该缆绳 63 的一端安装有轿厢 15a,在另一端安装有平衡配重 64。 当曳引机 62 随 着马达 61 的驱动而进行了旋转时,轿厢 15 经由缆绳 63 向与平衡配重 64 相反的方向以吊 桶方式移动。
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在轿厢 15 向升降通路 65 的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如果此时 轿厢 15 的载荷比平衡配重 64 重,则不需要动力。 在该情况下,马达 61 作为发电机发挥 功能,产生再生电力。 另外,在轿厢 15 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如果此时轿厢 15 的载荷
比平衡配重 64 轻,则不需要动力。 因此,与上述同样地产生再生电力。
这样,将不需要动力而使轿厢 15 运行的情况称为 “再生运行”,将此时轿厢 15 移动的方向称为 “再生方向”。 相反,将需要动力的运行称为 “动力运行”,将此时轿 厢 15 移动的方向称为 “动力运行方向”。
(b) 电力计算
如上所述,电梯的运行包括动力运行和再生运行,但是电力计算的基本的考虑 方法却是相同的。 如果对电梯的电力大致地进行分类,则包括 (1) 由马达消耗 / 产生的 电力、 (2) 控制用的电力、 (3) 门开闭用电力、 (4) 其他变换器的消耗电力、 (5) 行驶时 的机械损耗。
这里,将上述 (2) ~ (5) 作为每一次行驶中的损耗来综合考虑。 另外,由于其 他的影响电力计算的值的电梯所特有的参数 ( 例如轿厢的重量、马达规格、额定速度等 ) 是已知的,因此最终每一次行驶所产生的电力量与乘客人数和当时的移动距离相关。
图 5 是表示动力运行时的电力波形的图,图 6 是表示再生运行时的电力波形的 图,相应的图 (a) 表示了轿厢从开始行驶到停止为止的速度图形,相应的图 (b) 表示了由 与该速度图形相对应的马达消耗 / 产生的电力,相应的图 (c) 表示了其他的损耗电力,相 应的图 (d) 表示了将上述电力合计所得的消耗电力。 它们的波形能够通过普通的力学和 电工学的式子求出。 每一次行驶中的消耗电力量通过上述波形 ( 动力运行时 / 再生时 ) 的时间积分值 求出。 如果该时间积分值为负,则产生与该值相应的电力,并以与该电力量相应的电力 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 相反,如果时间积分值为正,则从电池 51 消耗与该值相应的电力。 因此,如果下式成立,则能够安全地到达作为目的楼层的楼层。
剩余电池电力量 - 消耗电力量 ≥ 基准值 ---(1)
这里,上述基准值是安全上的设计裕量。 在轮椅编号机响应乘梯厅呼叫的情况 下,通过将上述基准值降低至界限值,与普通编号机相比,延长了能够到达的楼层。
接下来,说明本系统的工作。
在本系统中,利用由于图 4 所示的轿厢 15 与平衡配重 64 的重量差产生的再生电 力,确保火灾停电时的运行所需要的电力。 在电梯侧有备置的电池 51,该电池 51 能够由 组 (bank) 内的各编号机共用。
在停电时,当转换成了使用该电池 51 的电池运行模式时,在各编号机中优选分 配给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响应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由此能够抑制消耗电力,并且能够通 过再生电力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来延长运行时间。
另外,当使响应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向避难方向 ( 向下方向 ) 运行时,根据此 时的运行的电力状态 ( 动力运行 / 再生运行 ) 来设定目的楼层,由此不会在楼层之间的途 中停止而能够使处于各楼层的滞留者安全地避难。 在该情况下,如果由于电力不足而无 法运行至避难楼层 ( 通常为一层 ),则将其途中的安全的楼层作为目的楼层来运行,在该 层开门并促使乘客使用楼梯。
但是,如果是响应了轮椅呼叫的情况,则降低电力计算的裕量 ( 上述式 (1) 中的 标准值 ),使得能够到达尽可能地接近避难楼层的楼层。另外,当电力不足时,通过强制 性地使其他的编号机执行再生运行,利用此时获得的再生电力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来扩大
能够运行的范围。
另外,在避难时,由于在各楼层载入滞留者并向下方运行后在空的状态下向上 方折返运行,因此基本上向上方、向下方均为再生运行。 电池 51 的容量有限,但是如果 使各编号机向上方折返运行时的定时 (timing) 错开,则能够有效地向电池 51 补充电力。
以下,参照图 7 来详细地说明本系统的工作。
图 7 是表示本系统中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在火灾停电时的运行工作的流程图。 另外,该流程图所表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读入预定的程序来执 行。
当前,假定避难楼层被确定为一层,假定在建筑物内发生了火灾并发生了停电 的情况。 当在建筑物内发生了火灾时,由火灾检测装置 12 检测出火灾发生场所 ( 发生了 火灾的楼层 ),该检测信号被提供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步骤 S11)。 这里,组管理控制 装置 11 在检测出来自电网电源 50 的电力供给中断了的状态、即检测出停电状态时 ( 步骤 S12 中的 “是” ),转换为电池运行模式,并执行如下的运行控制。
即,如果在比避难楼层高的楼层产生了乘梯厅呼叫 ( 步骤 S13 中的 “是” ),则 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首先判断在能够进行分配的编号机中是否有响应该乘梯厅呼叫时的运 行是再生运行的编号机 ( 步骤 S14)。 另外,在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由于火灾具有向上方的楼层蔓延的倾向,因此 也可以至少禁止去往比火灾发生楼层高的楼层的乘梯厅呼叫。
另外,如果乘梯厅呼叫是普通呼叫,则将包括轮椅编号机在内的各编号机作为 对象,从中选择出能够进行分配的编号机。 与此相对,在乘梯厅呼叫是轮椅呼叫的情况 下,仅将轮椅编号机作为对象。
如果响应乘梯厅呼叫时的运行是再生运行,则除了开始行驶时的制动器的开放 等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电力之外,不需要运行所需要的大的电力。 因此,如果有相应的 编号机 ( 步骤 S14 中的 “是” ),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将该乘梯厅呼叫优先分配给该编 号机,使其响应乘梯厅呼叫产生楼层 ( 步骤 S15)。
另外,如果有多个相应的编号机,则从中选择出能够最早响应的编号机并使其 响应。 另外,在再生运行中产生的电力、即再生电力被提供给电池 51 以对其进行充电。
然后,当该编号机到达了乘梯厅呼叫产生楼层、乘客进入电梯后门关闭了时 ( 步骤 S16 中的 “是”),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判断乘客的乘载率是否为超平衡量以上 ( 步 骤 S17)。
这里所说的 “超平衡” 是指以下状态 :图 4 所示的轿厢 15 与平衡配重 64 在重 量上不均衡,当使制动器开放时,轿厢 15 由于自重而向下方移动。
在乘客的乘载率为超平衡量以上的情况下、即在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向避难方向 ( 向下方向 ) 行驶的情况下 ( 步骤 S17 中的 “是”),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将在建筑物中预 先确定了的避难楼层设定为目的楼层 ( 步骤 S24)。
并且,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使该编号机的轿厢内显示器 35 显示如图 8 所示的消息 或者通过扬声器 36 输出声音,由此对乘客通知目的地 ( 步骤 S25),然后使该编号机向目 的楼层 ( 避难楼层 ) 运行 ( 步骤 S23)。 在该情况下,由于为再生运行,因此通过此时产 生的再生电力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乘客的乘载率并未超平衡而成为在运行时需要电力的动力运行的 情况下 ( 步骤 S17 中的 “否”),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判断在未分配的编号机中是否有能够 通过再生运行增加电池余量的编号机 ( 步骤 S18)。 如果有满足条件的编号机 ( 步骤 S18 中的 “是” ),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为了增加电池余量而强制性地使相应的编号机执行 再生运行 ( 步骤 S19)。
另外,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基于上述电力计算求出该编号机能够通过当前的电池 余量安全地到达的楼层 ( 步骤 S20),将该能够到达的楼层设定为目的楼层 ( 步骤 S21)。 另外,当前的电池余量能够通过安装在电池 51 中的电池检查器 52 检测出来。
然后,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使该编号机的轿厢内显示器 35 显示如图 9 所示的消息 或者通过扬声器 36 输出声音,由此对乘客通知目的地 ( 步骤 S22),然后使该编号机向目 的楼层 ( 能够到达的楼层 ) 运行 ( 步骤 S23)。 在该情况下,使用电池 51 的电力来执行 动力运行。
这里,在上述步骤 S20 中,在为轮椅编号机的情况下,由于轮椅使用者乘电梯 的可能性大,因此通过降低上述式 (1) 的基准值,与普通编号机相比延长了能够到达的 楼层,使得尽可能地接近避难楼层。
另外,在发生了乘梯厅呼叫时没有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响应的编号机的情况下 ( 步骤 S14 中的 “否”),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调查是否有能够通过当前的电池余量到达呼 叫产生楼层的编号机 ( 步骤 S26)。 如果有满足条件的编号机 ( 步骤 S26 中的 “是” ), 则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使该编号机响应呼叫产生楼层 ( 步骤 S15)。 在该情况下,使用电 池 51 的电力来执行动力运行。
响应后的处理与上述相同,通过判断向下方的运行是动力运行还是再生运行来 适当地设定目的楼层,并且在为动力运行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的编号机来产生再生电力以 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电池余量不足而无法使任一编号机响应的情况下 ( 步骤 S26 中的 “否” ),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判断在未分配编号机中是否有能够执行再生运行来增 加电池余量的编号机 ( 步骤 S27)。 如果有满足条件的编号机 ( 步骤 S27 中的 “是”),则 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强制性地使相应的编号机执行再生运行以增加电池余量 ( 步骤 S28)。 由此,在电池余量增加至能够响应的量的时刻,相应的编号机进行响应。
另外,如果没有能够执行再生运行的编号机 ( 步骤 S27 中的 “否” ),则由于在 该状态下使电梯移动是危险的,因此组管理控制装置 11 判断为没有能够进行分配的编号 机,不响应乘梯厅呼叫 ( 步骤 S29)。 此时,在暂时取消了乘梯厅呼叫后,使该乘梯厅的 显示器 44 显示如图 10 所示的消息或者通过扬声器 45 输出声音,由此促使乘客进行呼叫 的再次登记 ( 步骤 S30)。
这样,在转换成了电池运行模式的情况下,通过优先分配给能够以再生运行响 应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能够抑制消耗电力来运行,并且通过利用此时获得的再生电力 对电池 51 进行充电,能够延长运行时间。
另外,在响应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向避难方向运行时,根据此时的运行的电 力状态 ( 动力运行 / 再生运行 ) 来设定目的楼层,由此轿厢不会在楼层之间的途中停止 而能够使处于各楼层的滞留者安全地避难。 此时,在响应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为轮椅编号机、并且为动力运行的情况下,通过与普通编号机相比延长了能够通过当前的电力 到达的楼层,能够使轮椅使用者等身体有残障的人士下降到尽可能地接近避难楼层的场 所。
另外,为了补充电池 51 的电力不足,强制性地使其他的编号机执行再生运行, 由此能够延长运行时间,使更多的滞留者避难。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想并说明了在由于发生了火灾而导致停电的状态 下使各编号机电梯运行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发生火灾的情况,在由于某种原因而 变成了停电状态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停电时转换成了电池运行模式的情况下,优先 分配给能够通过再生运行响应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由此能够抑制消耗电力,并且能够 通过再生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而延长运行时间。
另外,当使响应了乘梯厅呼叫的编号机向避难方向运行时,根据此时的运行的 电力状态来设定目的楼层,由此轿厢不会在楼层之间的途中停止而能够使处于各楼层的 滞留者安全地避难。
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 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 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可以在不脱 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 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括在发明的范 围、主旨中,并且包括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相等同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