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4698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8891.3

申请日:

2012.11.14

公开号:

CN104080528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J 21/00申请公布日:201410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1/00申请日:20121114|||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1/00; B01J21/12; B01J23/00; B01J23/80; B01J37/00; B01J37/06; B01J37/08; B01J37/18; C01B3/16; C01F7/00; C07C29/151; B01J35/10; B01J35/00; C07C1/04

主分类号:

B01J21/00

申请人: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发明人:

F·巴塞尔; G·布伦纳; R·福尔; G·弗纳萨里; D·加里; A·瓦卡里

地址:

法国巴黎

优先权:

2011.12.02 EP 11306604.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李颖;林柏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CuxZnyAlw(OH)2](2x+2y+3w-2)+(A2-)(2x+2y+3w-2)/n,k H2O(I),其中(A2-)表示碳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x>0,y>0,w>0,(x+y)=(1-w),1<[(x+y)/w]<5且1/99≤x/y≤1/1;用于其制备的合成方法;通过将它煅烧,随后将煅烧产物还原而得到的催化剂。

权利要求书

1.  式(I)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xZnyAlw(OH)2](2x+2y+3w-2)+(A2-)(2x+2y+3w-2)/2,k H2O       (I)
其中:
-(A2-)表示碳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
-x>0,
-y>0,
-w>0,
-(x+y)=(1-w),
-1<[(x+y)/w]<5,且
-1/99≤x/y≤1/1。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其中原子比x/y≤1/2。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其中原子比x/y≤1/5。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一项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其中原子比x/y≥1/10。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一项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其中原子比[(x+y)/w]为大于或等于2。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一项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其中原子比[(x+y)/w]为小于或等于3。

7.
  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075Zn0.675Al0.25(OH)2]0.25+(CO32-)0.125k H2O
[Cu0.150Zn0.600Al0.25(OH)2]0.25+(CO32-)0.125k H2O
[Cu0.066Zn0.600Al0.333(OH)2]0.25+(CO32-)0.125k H2O
[Cu0.134Zn0.532Al0.333(OH)2]0.31+(CO32-)0.155k H2O。

8.
  合成如前面权利要求1-7中一项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该步骤期间,通过将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以合适比例与 水混合而制备同时包含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水溶液;
-步骤B: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溶液与氢碳酸钠盐水溶液混合,其中pH保持在8-10,优选约9,以产生沉淀物;
-步骤C: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沉淀物通过过滤分离,洗涤,然后干燥以形成预期的所述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步骤D: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C得到的如上文所定义的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粉碎以形成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的颗粒粉末。

10.
  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得到:
-步骤F:在该步骤期间,将如前面权利要求1-7中一项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粉末煅烧;
-步骤G: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F得到的煅烧粉末在小于230℃的温度下用氢气还原。

11.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合成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用途。

12.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甲醇合成中的用途。

说明书

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合成气制备,更特别地涉及能够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水煤气变换(WGS)反应在蒸汽重整(SR)装置中起关键作用,提高氢气产量并降低出口料流中的一氧化碳含量[M.V.Twigg(编辑),Catalyst Handbook,第2版,Wolfe,London(英国),1989]。
该反应目前在两个步骤中进行:在蒸汽重整器出口处的涉及通过二氧化铬稳定的铁基催化剂的较高温度步骤(>350℃),和涉及铜基催化剂的低温步骤(在约250℃)[K.Klier,“Advances in Catalysis”(D.D.Eley,H.Pines 和P.B.Weisz,编辑),第31卷,Academic Press,New York,1982,第243页;P.Courty和C.Marcilly,“Preparation of Catalysts 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3,第485页]。在前一步骤中,主要目的是在甲烷化反应中实现非常低的选择性,其为热力学有利的,因为低催化剂活性通过温度和高一氧化碳(CO)含量补偿。在后一种情况下,关键目的是完成一氧化碳转化,其中甲烷化反应在低温下显著降低。
水滑石型(HT)阴离子粘土已被广泛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这是由于通过煅烧所述HT阴离子粘土而得到的相具有特殊且有意义的性能,例如高表面积和均匀性、在还原以后也具有的高热稳定性等。特别地,由水滑石型前体得到的铜基催化剂广泛用于甲醇或较高分子量(HMW)醇的合成中[P.Courty和C.Marcilly,“Preparation of Catalysts 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3,第485页;F.Cavani等人,Catal.Today 11(1991),173;F.Basile和A.Vaccari,“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Present and Future”(V.Rives,编辑),Nova Science,New York(美国),2001,第285页;S.Velu等人, Catal.Letters 62(1999),159;S.Velu等人,Chem.Commun.(1999),2341;S.Velu等人,Appl.Catal.A213(2001),47;G.Fornasari等人,“Catalysis and Automotive Pollution Control”(A.Cruq和A.Frennet,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7,469;A.-M.Hilmen,Appl.Catal.169(1998),355;K.J.Smith和R.B.Anderson,Can.J.Chem.Eng.61(1983)40]。
由水滑石型前体得到的含铜催化剂在低温下进行的WGS反应中的用途也广泛地报告于专利文献[US 4,835,132;WO 2003/082,468 A1;US 2010/0,102,278 A1、US 2010/0,112,397 A1]中,证明一些共同特征,例如高铜量以改进活性,和高铝量以改进随在线时间(time-on-stream)的稳定性,铝通常存在和/或作为副相加入。对于该后一目的,还加入镧、铈或锆。通过将Zn/Al HT前体煅烧得到的铝酸锌与氧化锌的组合在掺杂显著量的碱金属(Na、K或Cs)以后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用途公开于EP 2,141,118 A1中。
发明人开发了原始催化剂,其在中等温度变换(MTS)操作条件下显示出在一氧化碳转化率、氢气形成H2收率和二氧化碳选择性方面的优异活性,不形成副产物。此外,所述催化剂还显示出随在线时间时间非常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在中等温度变换条件下具有活性的新催化剂,其具有基于水滑石型(HT)前体的配制剂,包含铜以及碳酸根或硅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且在煅烧以后具有特殊相分布和通过合适的温度还原处理具有良好的Cu分散而不具有烧结现象。本发明催化剂通过将通过共沉淀方法合成的Cu/Zn/Al水滑石型前体煅烧和还原而得到且具有高Cu分散。
该催化剂在中等温度变换(MTS)反应(在约300℃)中为活性和选择性的,其中CO2和H2选择性接近100%,即没有副产物如甲醇或其它氧合化合物。催化剂在250-350℃是活性和稳定的并以低停留时间操作,以仅1.0秒的停留时间达到已在300℃的平衡值。
本发明还涉及获得通过将在前体煅烧以后存在Cu2+离子的特定混合氧化物还原而得到含Cu催化剂的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可能性。层状水滑石型阴离子粘土已被用作前体以得到新催化剂,其具有不寻常的性 能,这是因为在前体的类水镁石(brucite-like)层内良好分散的所有活性元素的存在。水滑石型相通过受控煅烧形成具有高热稳定性、表面积和活性相分散的混合氧化物,所述因素是直接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水滑石型前体通过所有元素共沉淀以得到均匀沉淀物而制备。
研究涉及不仅可在中等温度变换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物理化学性能,而且可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充当活性相的稳定配制剂。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
[CuxZnyAlw(OH)2](2x+2y+3w-2)+(A2-)(2x+2y+3w-2)/2,k H2O    (I)
其中:
-(A2-)表示碳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
-x>0,
-y>0,
-w>0,
-(x+y)=(1-w),
-1<[(x+y)/w]<5,且
-1/99≤x/y≤1/1。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2。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5。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10。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w]为大于或等于2。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w]为小于或等于3。
根据一个更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具有下式中的至少一个:
[Cu0.075Zn0.675Al0.25(OH)2]0.25+(CO32-)0.125k H2O,
[Cu0.150Zn0.600Al0.25(OH)2]0.25+(CO32-)0.125k H2O,
[Cu0.066Zn0.600Al0.333(OH)2]0.25+(CO32-)0.125k H2O,
[Cu0.134Zn0.532Al0.333(OH)2]0.31+(CO32-)0.155k H2O.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该步骤期间,通过将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以所需摩尔比例与水混合而制备同时包含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水溶液;
-步骤B: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溶液与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其中pH保持在8-10,优选约9,以产生沉淀物;
-步骤C: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沉淀物通过过滤分离,洗涤,然后干燥以形成预期的所述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如上文所定义的合成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D: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C得到的如上文所定义的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粉碎以形成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的颗粒粉末。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得到:
-步骤F:在该步骤期间,将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粉末煅烧;
-步骤G: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F得到的煅烧粉末在小于230℃的温度下用氢气还原。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通过如上文所定义的方法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合成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用途或者作为催化剂在通过将CO或CO2氢化而合成甲醇中的用途。
以下段落公开了本发明催化剂的非限定性实施例。
A]催化剂的合成
实施例1:催化剂ZAC1c的制备
该实施例阐述了使用碳酸根作为水滑石型前体中的插层阴离子制备20g包含10重量%铜且具有原子比(Cu+Zn)/Al=3的催化剂的方法。
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 99.99%硝酸铜半五水合物[Cu(NO3)2,2.5H2O]、51.165g 98.00%硝酸锌六水合物[Zn(NO3)2,6H2O]和26.016g 98.00%硝酸铝九水合物[Al(NO3)3,9H2O]制备铜、锌和铝盐二摩尔(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479g 99.50%碳酸钠(Na2CO3)的一摩尔(1M)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三摩尔(3M)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117Zn0.629Al0.254(OH)2]0.25+(CO32-)0.125k H2O,
然后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实施例2:催化剂ZAC2c的制备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的是Cu含量(重量%)为实施例1(ZAC1c)中的两倍。
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14.641g 99.99%[Cu(NO3)2,2.5H2O]、42.000g 98.00%[Zn(NO3)2,6H2O]和26.092g 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521g 99.50%Na2CO3的1M溶液,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234Zn0.514Al0.252(OH)2]0.25+(CO32-)0.125k H2O,
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实施例3:催化剂ZAC3c的制备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的是铜含量(重量%)为实施例1(ZAC1c)中的三倍
在约137.0cm3去离子水中由21.962g 99.99%[Cu(NO3)2,2.5H2O]、32.837g 98.00%[Zn(NO3)2,6H2O]和26.167g 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含有14.563g 99.50%Na2CO3的1M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349Zn0.399Al0.251(OH)2]0.25+(CO32-)0.125k H2O,
将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实施例4:催化剂ZAC1s的制备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之处在于Na2CO3溶液被硅酸钠(Na2SiO3)溶液替代。
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 99.99%[2Cu(NO3)2,5H2O]、51.165g 98.00%[Zn(NO3)2,6H2O]和26.016g 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在由9.103g三硅酸钠溶液(27.0%SiO2)在41.0cm3去离子水中制备的1M硅酸钠(Na2SiO3)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 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117Zn0.629Al0.254(OH)2]0.25+(SiO32-)0.125k H2O,
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实施例5:催化剂ZAC2s的制备
进行实施例2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碳酸盐溶液用硅酸盐溶液替代。
在约137.0cm3去离子水中由21.962g 99.99%[2Cu(NO3)2,5H2O]、32.837g 98.00%[Zn(NO3)2,6H2O]和26.167g 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由9.077g三硅酸钠溶液(27.0%SiO2)在41.0cm3去离子水中制备的1M Na2SiO3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 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
[Cu0.234Zn0.514Al0.252(OH)2]0.25+(SiO32-)0.125k H2O,
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实施例6:催化剂ZAC1cK的制备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中进行;然而,在煅烧以后使用碳酸钾(2重量%K)(K2CO3)溶液通过初始润湿浸渍(IWI)方法掺杂催化剂。
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 99.99%[2Cu(NO3)2,5H2O]、51.165g98.00%[Zn(NO3)2,6H2O]和26.016g 98.00%[Al(NO3)3,9H2O]制备铜、锌和铝盐(2M)水溶液。
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479g 99.50%Na2CO3的1M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 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
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
将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
在25cm3去离子水中由0.31g K2CO3制备钾溶液。
然后将煅烧试样通过IWI技术用该钾溶液浸渍,再次在120℃干燥2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2小时。
对比例:市售MTS催化剂
该对比例为市售Cu基催化剂,将其最佳化以在低温和/或在中等温度下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
B]催化剂表征
图1显示由催化剂ZAC1c、ZAC2c、ZAC3c、ZAC1s和ZAC2s的水滑石型前体(标识为HT-ZAC1c、HT-ZAC2c、HT-ZAC3c、HT-ZAC1s和HT-ZAC2s)各自的XRD分析产生的图。
在沉淀期间碳酸根或硅酸根离子,特别是第一种的存在导致HT结构形成,如XRD分析所识别的。HT-ZAC3c的曲线还具有可归因于类孔雀石(malachite-like)相的小反射。
如图2中的图所示,包含碳酸根离子的HT结构在煅烧以后拓扑地析出,XRD仅显示类ZnO(ZnO-like)相而不具有任何含Cu物种的偏析,具有最高Cu量的试样(ZAC3c)除外,其还显示CuO相。相反,当硅酸根离子用作HT前体制备中的插层阴离子时,类ZnO相在煅烧以前和以后都是主要相。
化学-物理性能的汇总报告于表1a和1b中。
ZAC1cK试样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在XRD相和BET表面值方面未显示任何差别。在其它情况下,烧结的影响通过表面积值确认,表面积值对几乎所有试样而言在反应以后降低,且在ZAC1c和ZAC1s试样(最低Cu含量)中更明显。
表1a


表1b

a=通过Debey-Scherrer公式测定;b=通过N2O化学吸着测定;*=CuO(反应以前);CuO和Cu0(反应以后)
如图3中的图所示,在含铜试样中观察到Cu0在43.3、50.5和74.1°的特性反射,证实了催化剂活化。它主要通过提高Cu的含量发生或者在反应以后发生。
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含铜试样的晶体大小通过Debey-Scherrer公式[H.P.Klug和L.E.Alexander,X-Ray Diffraction Procedures,Wiley,New York(美国),1974],通过使用最佳分辨的反射计算:对于ZnO,在36.2°,对于CuO,在38.9°,对于Cu0,在43.3°。
试样在反应以后显示晶体大小提高,证明铜和载体的轻微结构烧结。烧结效应在反应以后的含铜试样中通过提高Cu含量是明显的。
归类到IUPAC分类[IUPAC.Pure Appl.Chem.57(4)(1985),603]TYPE IV(TYPE H4的滞后环)的孔尺寸分布(3-40nm)和等温线表明煅烧的HT催化剂主要包含中孔。
在MTS条件下进行催化试验以前,煅烧以后的HT前体已被还原以得到主要活性相。在还原步骤期间,将热点温度控制在220℃,且应从不允许超过230℃。N2压力为106Pa(10巴),气时空速(GHSV)为300-400h-1
典型的程序包括:
-1)通过在反应器中吹扫氮气(N2)而除去氧气(O2),其后将催化剂加热至175℃(50℃/h);
-2)当达到175℃的温度并保持恒定时加入0.8v/v%的氢气(H2)流;
-3)以0.2v/v%的梯度逐步提高H2浓度18小时,在该阶段中不超过1.2v/v%H2/N2
-4)将入口温度提高至220℃(15℃/h),避免N2中H2超过1.5v/v%;
-5)以0.5v/v%的梯度使N2中H2浓度逐步提高至4v/v%,在达到220℃的温度并稳定时,检查催化剂热点温度不超过230℃。如果催化剂热点超过250℃,则必须中断该程序(停止H2/N2的注入、将反应器减压和用新鲜N2吹扫)。
-6)当在2小时期间连续评估为小于0.2v/v%的H2消耗时,认为还原完成。
对于含铜试样,可基于文献数据[J.D.Stroupe,J.Am.Chem.Soc.71(1949),569]假定存在不同的含铜物种,且具有不同的氧化物-氧化物表面相互作用。所有锻烧ZAC催化剂的H2-TPR特征显示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它们在300℃以下的温度完全还原,其具有高分散Cu物种还原的典型峰[W.R.A.M.Robinson和J.C.Mol,Appl.Catal.60(1990),61;G.L.Castiglioni,Appl.Catal.123(1995),123;J.Als-Nielsen等人,Nucl.Instrum.Methods Phys.Res.B97(1995),522;T.L.Reitz等人,J.Catal. 199(2001),193]。
与文献[Y.Okamoto等人,J.Phys.Chem.87(1983),3740.]一致,类ZnO相在实验条件下未还原,如通过在分析条件下未还原的ZA3K试样证明。
C1]催化活性试验1
将本发明催化剂与参比催化剂(ZA3K)一起成型为尺寸为30-40目的粒料并在活塞流反应器中测试。
将管式反应器通过烘箱加热以具有250-350℃(±1℃)的温度,所述温度在催化床出口处立即测量,并在15×105Pa(15巴)下加压。
在通过催化剂以前,将干气体(DG)和蒸汽(S)在约215℃预热并混合(质流控制器)。为测定通过各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在中等温度变换(MTS)操作条件下使用包含18.8体积%一氧化碳、4.6体积%二氧化碳、4.6体积%甲烷和补充至100体积%的氢气的典型DG组合物。该气流和蒸汽以0.55和0.25的蒸汽:干气体v/v比(S/DG)通过预还原的催化剂。借助对具有已知组成的气体混合物校准的Perkin Elmer气相色谱定期地测量入口和出口干气体的所有组分浓度。气时空速(GHSV)为3,600-14,400 h-1
首先检查根据EP 2,141,118的Zn/Al基催化剂,显示在MTS操作条件下显著的活性。该Zn/Al锻烧HT前体具有等于3的摩尔比并掺杂有2重量%K(在本文中报告为“ZA3K”)。
如图4所示,2重量%K掺杂(ZA3K)试样在高于350℃的温度下是活性的,且CO转化率在更大过量蒸汽(S/DG=0.55v/v)的条件下达到40%。
尽管操作条件是有利的,H2收率总是低于CO转化率值,并在400℃达到最高值,这可解释为,存在消耗H2的获益于高表面碱性特征的副反应,形成氧合产物[K.J.Smith和R.B.Anderson,Can.J.Chem.Eng.61(1983)40;Y.Okamoto等人,J.Phys.Chem.87(1983),3740;C.E.Hofstadt等人,In Preparation of Catalysis 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Eds),Elsevier,Amsterdam(NL),1983.]。这通过对液体冷凝物的HPLC 分析证明,其显示氧合产物,主要是甲醇的明显存在。
不同的是,在Zn/Al混合氧化物中加入Cu得到在CO转化率和H2收率方面的实际改进。在所有操作条件下观察到的所有结果汇总于表2中。
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ZAC1c和ZAC2c)在研究的所有温度范围内显示出最好的性能,达到已在300℃的CO转化率平衡值。ZAC2c试样具有两倍于ZAC1c的Cu含量(但保持低于20重量%),试图观察在250-300℃的温度下改进的结果。
表2—CO转化率和H2收率方面的所有结果汇总

 T(℃)250250250300300300350350350250300 S/DG(v/v)0.550.550.250.550.550.250.550.550.250.550.55 τ(s)*0.501.001.000.501.001.000.501.001.000.500.25ZAC1cCO转化率(%)76.489.457.692.592.775.588.188.060.272.083.3 H2收率(%)75.688.754.790.691.772.685.986.15.870.182.8ZAC2cCO转化率85.592.468.191.992.276.787.486.869.278.281.6  95.886.367.091.191.674.280.084.467.275.679.5ZAC3cCO转化率24.137.320.747.561.843.068.874.556.917.426.8  24.037.323.944.963.541.669.274.757.415.824.6ZAC1cKCO转化率32.449.730.961.976.358.779.885.565.222.033.8  33.550.129.462.375.859.679.686.566.221.835.7ZAC1sCO转化率25.330.715.242.858.637.464.659.542.06.410.0  25.733.315.042.157.937.465.162.144.74.810.8ZAC2sCO转化率15.515.48.247.736.227.464.355.339.410.110.9  15.415.28.046.134.922.966.254.939.111.911.2

*τ(s):接触时间(以秒表示)
如所预期的,S/DG比的降低在所有温度下具有负面影响,但它仅在250℃是明显的,其中CO转化率由于S/DG值从0.55降至0.25而从89% 降至58%(ZAC1c)以及从92%降至68%(ZAC2c)。
在300℃以上的温度,S/DG比对ZAC1c和ZAC2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可忽略的,CO转化率和H2收率值总是接近平衡值。对于所有其它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受S/DG比强烈影响。
对于具有大于20重量%的Cu含量的碳酸盐衍生催化剂以及所有硅酸盐衍生催化剂而言,接触时间(τ)的影响在350℃是明显的。
考虑到GHSV高于典型工业值,碳酸盐衍生催化剂在WGS反应中的活性轻微地受接触时间影响:在300℃,因为如果使用最低的接触时间值(0.25秒),则仅CO转化率降低,而在250℃,它以1.0秒的接触时间达到90%(ZAC2c)。在300℃,仅接触时间的急剧降低导致CO转化率和H2收率值的降低。
合成气产物中的选择性是最大值,同时观察到较低的副产物(即甲醇)形成且无碳形成。H2收率实际上具有与CO转化率相同的趋势:该结果与CO2选择性值(总是高于97%)一起可以排除显著副反应的存在。因此,测试的试样的活性似乎受热力学(蒸汽过量)和动力学(接触时间τ)参数影响,在250℃特别如此。然而,预期这些试样通过使用工业装置的常规接触时间值在250℃达到CO转化率平衡值。
如图5中的图所示,Cu0表面积与催化活性之间仅存在粗略的关联(图5)。
对于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可观察到在首先轻微提高以后,在较高Cu含量急剧降低,但对金属表面积(MSA)的影响显著低于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对于由含硅酸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与之前的试样相比,CO转化率的降低显著高于基于金属表面积确定的降低。这表明含Cu和含Zn相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其获益于本发明前体的特殊性质。
C2]催化活性试验2
将ZA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用于MeOH合成以及MTS和LTS 反应的市售材料对比。下表清楚地显示由含碳酸盐前体的煅烧得到的实施例水滑石Cu基催化剂在280-320℃的温度条件下在选择性和生产率方面的最佳性能。
表3:氢化成MeOH的催化剂性能

1)2)3)4)催化剂为商业试样。催化剂1)用于由合成气混合物合成MeOH,催化剂2)3)4)用于MTS或LTS方法。
总之,ZAC催化剂为高活性的,且对MeOH生产率而言是选择性的,后者接近于具有2.0倍Cu的最好市售LTS催化剂。ZAC催化剂性能高于用于常规MeOH合成路线的市售催化剂。
ZAC2c对这些操作条件的非常好的性能与良好热稳定性证实了ZAC2c催化剂在CO2氢化方法中的用途。证实了低Cu量以使烧结现象(由于升高的温度范围(即320℃)导致的潜在风险)最小化。
新催化剂(ZAC)容许通过使用严苛的操作条件(320℃,而不是现在的230℃)将CO2氢化合成MeOH。
对于相同的压力和GHSV范围,MeOH收率与借助合适的市售产品得到的收率相比显著改进。
副产物的产生是可忽略的(未检测到)。
D]催化剂稳定性
通过使用最有利的接触时间(1.0秒),但以S/DG值方面的严苛条件(0.25v/v)在300℃经100小时研究催化剂的可能钝化。所有制备的催化剂显示随在线时间(Time-on-Stream)(tos)的最佳稳定性,特别是由碳酸盐HT前体煅烧得到的催化剂。对于所有研究试样(实施例1-6)观察到在稳定性方面相同的行为。当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值时,这些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中等温度变换操作条件下的良好性能。
图6显示使用ZAC1c试样的结果。长时间试验证明该催化剂在S/DG比(0.25v/v)和停留时间(1.0秒)方面的紧迫条件下随在线时间(ToS)的性能稳定性。出口DG组成接近平衡组成,并在长时间试验期间保持稳定。CO量在100小时ToS以后仅提高0.7%,证明ZAC1c催化剂在紧迫的变换条件下也非常稳定的行为。
E]本发明催化剂与ZA3K催化剂之间的对比
研究在中等温度下进行的WGS反应中7种锻烧HT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以下附图清楚地显示由含碳酸盐前体煅烧得到的含铜催化剂在250-350℃的典型工业条件下在活性和选择性方面的最佳性能。
如图4所示,不具有铜的试样ZA3K显示在高温下相对好的活性,但CO转化率与H2消耗有关,因为可归因于其高碱性特征的副反应的显著存 在,其中形成氧合产物(主要是甲醇)。因此,它似乎实际上不适用作水煤气变换方法的催化剂。
本发明催化剂由包含Cu、Zn、Al且具有碳酸根或硅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的水滑石结构在煅烧和通过还原进行的金属活化以后得到。
如图7A、7B和7C所示,由含硅酸盐HT前体得到的ZAC催化剂是选择性但弱活性的,而由具有碳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的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ZAC催化剂是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所有测试的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Cu基催化剂在所有操作条件下显示出非常好的性能,而不管采用的S/DG比和接触时间值,当Cu含量低于20重量%时特别如此。在250℃,观察到对操作条件的显著依赖性,主要涉及S/DG比。当温度为300℃以上时,ZAC1c和ZAC2c都是最活性的催化剂,CO转化率值接近平衡值,而不管S/DG比如何。
此外,这两种催化剂还显示在反应以后相同的BET表面积降低,但实际上不具有Cu0微晶的烧结,验证了它们在100小时以后随在线时间的稳定行为。
总之,即使ZA3K催化剂能够部分转化CO,但由于副反应显著消耗H2,都包含铜的各种ZAC催化剂显示出显著更好的性能,这是由于该金属的促进效果。ZAC2c试样可被认为是最好的催化剂,还适于非常规的S/DG比值。MTS条件下非常好的性能与良好热稳定性验证了ZAC催化剂在WGS方法中的用途,以使烧结现象和消耗H2的副反应最小化。
F]与市售催化剂对比
如图8所示,将本发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广泛可得的市售催化剂对比,对于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且具有低于20重量%的Cu含量的最好催化剂,证明更好的性能,达到平衡值。这些催化剂还显示非常好的随在线时间的稳定性。

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052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80528A21申请号201280068891322申请日2012111411306604720111202EPB01J21/00200601B01J21/12200601B01J23/00200601B01J23/80200601B01J37/00200601B01J37/06200601B01J37/08200601B01J37/18200601C01B3/16200601C01F7/00200601C07C29/151200601B01J35/10200601B01J35/00200601C07C1/0420。

2、060171申请人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地址法国巴黎72发明人F巴塞尔G布伦纳R福尔G弗纳萨里D加里A瓦卡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李颖林柏楠54发明名称在中等温度下操作的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CUXZNYALWOH22X2Y3W2A22X2Y3W2/N,KH2OI,其中A2表示碳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X0,Y0,W0,XY1W,10,Y0,W0,XY1W,1350,和涉及铜基催化剂的低温步骤在约250KKLIER,“ADVANCESINCATALYSIS”DDELEY,HPINES和PBWEISZ,编辑,第31卷。

3、,ACADEMICPRESS,NEWYORK,1982,第243页;PCOURTY和CMARCILLY,“PREPARATIONOFCATALYSTS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3,第485页。在前一步骤中,主要目的是在甲烷化反应中实现非常低的选择性,其为热力学有利的,因为低催化剂活性通过温度和高一氧化碳CO含量补偿。在后一种情况下,关键目的是完成一氧化碳转化,其中甲烷化反应在低温下显著降低。0004水滑石型HT阴离子粘土已被广泛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这是由于通过煅烧所述HT阴离子粘土而得到的相具有特殊且。

4、有意义的性能,例如高表面积和均匀性、在还原以后也具有的高热稳定性等。特别地,由水滑石型前体得到的铜基催化剂广泛用于甲醇或较高分子量HMW醇的合成中PCOURTY和CMARCILLY,“PREPARATIONOFCATALYSTS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3,第485页;FCAVANI等人,CATALTODAY111991,173;FBASILE和AVACCARI,“LAYEREDDOUBLEHYDROXIDESPRESENTANDFUTURE”VRIVES,编辑,NOVASCIENCE,NEWYORK美国。

5、,2001,第285页;SVELU等人,CATALLETTERS621999,159;SVELU等人,CHEMCOMMUN1999,2341;SVELU等人,APPLCATALA2132001,47;GFORNASARI等人,“CATALYSISANDAUTOMOTIVEPOLLUTIONCONTROL”ACRUQ和AFRENNET,编辑,ELSEVIER,AMSTERDAMNL,1987,469;AMHILMEN,APPLCATAL1691998,355;KJSMITH和RBANDERSON,CANJCHEMENG61198340。0005由水滑石型前体得到的含铜催化剂在低温下进行的WGS反。

6、应中的用途也广泛地报告于专利文献US4,835,132;WO2003/082,468A1;US2010/0,102,278A1、US2010/0,112,397A1中,证明一些共同特征,例如高铜量以改进活性,和高铝量以改进随在线时间TIMEONSTREAM的稳定性,铝通常存在和/或作为副相加入。对于该后一目的,还加入镧、铈或锆。通过将ZN/ALHT前体煅烧得到的铝酸锌与氧化锌的组合在掺杂显著量的碱金属NA、K或CS以后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用途公开于EP2,141,118A1中。0006发明人开发了原始催化剂,其在中等温度变换MTS操作条件下显示出在一氧化碳转化率、氢气形成H2收率和二氧化碳选择。

7、性方面的优异活性,不形成副产物。此外,所述催化剂还显示出随在线时间时间非常好的稳定性。0007本发明涉及在中等温度变换条件下具有活性的新催化剂,其具有基于水滑石型HT前体的配制剂,包含铜以及碳酸根或硅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且在煅烧以后具有特殊说明书CN104080528A2/12页5相分布和通过合适的温度还原处理具有良好的CU分散而不具有烧结现象。本发明催化剂通过将通过共沉淀方法合成的CU/ZN/AL水滑石型前体煅烧和还原而得到且具有高CU分散。0008该催化剂在中等温度变换MTS反应在约300中为活性和选择性的,其中CO2和H2选择性接近100,即没有副产物如甲醇或其它氧合化合物。催化剂在25。

8、0350是活性和稳定的并以低停留时间操作,以仅10秒的停留时间达到已在300的平衡值。0009本发明还涉及获得通过将在前体煅烧以后存在CU2离子的特定混合氧化物还原而得到含CU催化剂的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可能性。层状水滑石型阴离子粘土已被用作前体以得到新催化剂,其具有不寻常的性能,这是因为在前体的类水镁石BRUCITELIKE层内良好分散的所有活性元素的存在。水滑石型相通过受控煅烧形成具有高热稳定性、表面积和活性相分散的混合氧化物,所述因素是直接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水滑石型前体通过所有元素共沉淀以得到均匀沉淀物而制备。0010研究涉及不仅可在中等温度变换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物理化学性能,而且可。

9、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充当活性相的稳定配制剂。0011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0012CUXZNYALWOH22X2Y3W2A22X2Y3W2/2,KH2OI0013其中0014A2表示碳酸根阴离子或硅酸根阴离子,0015X0,0016Y0,0017W0,0018XY1W,00191XY/W5,且00201/99X/Y1/1。0021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2。0022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5。0023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1/10。0024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

10、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W为大于或等于2。0025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中,原子比XY/W为小于或等于3。0026根据一个更特定实施方案,在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具有下式中的至少一个0027CU0075ZN0675AL025OH2025CO320125KH2O,0028CU0150ZN0600AL025OH2025CO320125KH2O,0029CU0066ZN0600AL0333OH2025CO320125KH2O,0030CU0134ZN0532AL0333OH2031CO320155KH2O0031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

11、水滑石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说明书CN104080528A3/12页60032步骤A在该步骤期间,通过将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以所需摩尔比例与水混合而制备同时包含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水溶液;0033步骤B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溶液与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其中PH保持在810,优选约9,以产生沉淀物;0034步骤C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沉淀物通过过滤分离,洗涤,然后干燥以形成预期的所述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0035根据一个特定实施方案,如上文所定义的合成方法进一步包括0036步骤D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C得到的如上文所定义的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粉碎以形成。

12、所述式I的所述水滑石型化合物的颗粒粉末。0037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得到0038步骤F在该步骤期间,将如上文所定义的式I水滑石型化合物的粉末煅烧;0039步骤G在该步骤期间,将步骤F得到的煅烧粉末在小于230的温度下用氢气还原。0040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通过如上文所定义的方法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合成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用途或者作为催化剂在通过将CO或CO2氢化而合成甲醇中的用途。0041以下段落公开了本发明催化剂的非限定性实施例。0042A催化剂的合成0043实施例1催化剂ZAC1C的制备0044该实施例阐述了使用碳酸根作为水滑。

13、石型前体中的插层阴离子制备20G包含10重量铜且具有原子比CUZN/AL3的催化剂的方法。0045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9999硝酸铜半五水合物CUNO32,25H2O、51165G9800硝酸锌六水合物ZNNO32,6H2O和26016G9800硝酸铝九水合物ALNO33,9H2O制备铜、锌和铝盐二摩尔2M水溶液。0046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479G9950碳酸钠NA2CO3的一摩尔1M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三摩尔3M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47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

14、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48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0049CU0117ZN0629AL0254OH2025CO320125KH2O,0050然后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51实施例2催化剂ZAC2C的制备0052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的是CU含量重量为实施例1ZAC1C中的两倍。说明书CN104080528A4/12页700。

15、53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14641G9999CUNO32,25H2O、42000G9800ZNNO32,6H2O和26092G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0054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521G9950NA2CO3的1M溶液,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55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56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0057C。

16、U0234ZN0514AL0252OH2025CO320125KH2O,0058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59实施例3催化剂ZAC3C的制备0060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的是铜含量重量为实施例1ZAC1C中的三倍0061在约1370CM3去离子水中由21962G9999CUNO32,25H2O、32837G9800ZNNO32,6H2O和26167G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0062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

17、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含有14563G9950NA2CO3的1M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63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64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0065CU0349ZN0399AL0251OH2025CO320125KH2O,0066将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

18、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67实施例4催化剂ZAC1S的制备0068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进行,不同之处在于NA2CO3溶液被硅酸钠NA2SIO3溶液替代。0069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99992CUNO32,5H2O、51165G9800ZNNO32,6H2O和26016G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0070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在由9103G三硅酸钠溶液270SIO2在410CM3去离子水中制备的1M硅酸钠NA2SIO3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71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

19、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说明书CN104080528A5/12页8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72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型化合物0073CU0117ZN0629AL0254OH2025SIO320125KH2O,0074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75实施例5催化剂ZAC2S的制备0076进行实施例2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碳酸盐溶液用硅酸盐溶液替代。007。

20、7在约1370CM3去离子水中由21962G99992CUNO32,5H2O、32837G9800ZNNO32,6H2O和26167G9800ALNO33,9H2O制备金属盐2M水溶液。0078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由9077G三硅酸钠溶液270SIO2在410CM3去离子水中制备的1MNA2SIO3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79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80所得固体相当于下式的水滑石。

21、型化合物0081CU0234ZN0514AL0252OH2025SIO320125KH2O,0082将该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83实施例6催化剂ZAC1CK的制备0084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中进行;然而,在煅烧以后使用碳酸钾2重量KK2CO3溶液通过初始润湿浸渍IWI方法掺杂催化剂。0085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由7321G99992CUNO32,5H2O、51165G9800ZNNO32,6H2O和26016G9800ALNO33,9H。

22、2O制备铜、锌和铝盐2M水溶液。0086然后将该溶液在高能磁力搅拌下逐滴倒入60的在约1360CM3去离子水中包含14479G9950NA2CO3的1M水溶液中,同时通过逐滴加入3MNAOH水溶液将PH保持为9001。0087将所得沉淀物很好地老化,在相同条件下在60和PH90下在高能磁力搅拌下分散45分钟。然后通过用布氏漏斗过滤而将固体沉淀物与母液分离,其中真空由VENTURI抽水装置提供。0088将所得固体用大量热水60,400CM3/G试样洗涤并在70干燥整夜。在将所得前体粉碎以后,将粉末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6小时,然后成型并以3040目的尺寸筛分。0089在25CM3去离。

23、子水中由031GK2CO3制备钾溶液。0090然后将煅烧试样通过IWI技术用该钾溶液浸渍,再次在120干燥2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在55010/分钟下煅烧2小时。0091对比例市售MTS催化剂说明书CN104080528A6/12页90092该对比例为市售CU基催化剂,将其最佳化以在低温和/或在中等温度下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0093B催化剂表征0094图1显示由催化剂ZAC1C、ZAC2C、ZAC3C、ZAC1S和ZAC2S的水滑石型前体标识为HTZAC1C、HTZAC2C、HTZAC3C、HTZAC1S和HTZAC2S各自的XRD分析产生的图。0095在沉淀期间碳酸根或硅酸根离子,特别是第一种。

24、的存在导致HT结构形成,如XRD分析所识别的。HTZAC3C的曲线还具有可归因于类孔雀石MALACHITELIKE相的小反射。0096如图2中的图所示,包含碳酸根离子的HT结构在煅烧以后拓扑地析出,XRD仅显示类ZNOZNOLIKE相而不具有任何含CU物种的偏析,具有最高CU量的试样ZAC3C除外,其还显示CUO相。相反,当硅酸根离子用作HT前体制备中的插层阴离子时,类ZNO相在煅烧以前和以后都是主要相。0097化学物理性能的汇总报告于表1A和1B中。0098ZAC1CK试样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在XRD相和BET表面值方面未显示任何差别。在其它情况下,烧结的影响通过表面积值确认,表面积值对几乎所有。

25、试样而言在反应以后降低,且在ZAC1C和ZAC1S试样最低CU含量中更明显。0099表1A010001010102表1B0103说明书CN104080528A7/12页100104A通过DEBEYSCHERRER公式测定;B通过N2O化学吸着测定;CUO反应以前;CUO和CU0反应以后0105如图3中的图所示,在含铜试样中观察到CU0在433、505和741的特性反射,证实了催化剂活化。它主要通过提高CU的含量发生或者在反应以后发生。0106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含铜试样的晶体大小通过DEBEYSCHERRER公式HPKLUG和LEALEXANDER,XRAYDIFFRACTIONPROCEDUR。

26、ES,WILEY,NEWYORK美国,1974,通过使用最佳分辨的反射计算对于ZNO,在362,对于CUO,在389,对于CU0,在433。0107试样在反应以后显示晶体大小提高,证明铜和载体的轻微结构烧结。烧结效应在反应以后的含铜试样中通过提高CU含量是明显的。0108归类到IUPAC分类IUPACPUREAPPLCHEM5741985,603TYPEIVTYPEH4的滞后环的孔尺寸分布340NM和等温线表明煅烧的HT催化剂主要包含中孔。0109在MTS条件下进行催化试验以前,煅烧以后的HT前体已被还原以得到主要活性相。在还原步骤期间,将热点温度控制在220,且应从不允许超过230。N2压力。

27、为106PA10巴,气时空速GHSV为300400H1。0110典型的程序包括01111通过在反应器中吹扫氮气N2而除去氧气O2,其后将催化剂加热至17550/H;01122当达到175的温度并保持恒定时加入08V/V的氢气H2流;01133以02V/V的梯度逐步提高H2浓度18小时,在该阶段中不超过12V/VH2/N2;01144将入口温度提高至22015/H,避免N2中H2超过15V/V;说明书CN104080528A108/12页1101155以05V/V的梯度使N2中H2浓度逐步提高至4V/V,在达到220的温度并稳定时,检查催化剂热点温度不超过230。如果催化剂热点超过250,则必须。

28、中断该程序停止H2/N2的注入、将反应器减压和用新鲜N2吹扫。01166当在2小时期间连续评估为小于02V/V的H2消耗时,认为还原完成。0117对于含铜试样,可基于文献数据JDSTROUPE,JAMCHEMSOC711949,569假定存在不同的含铜物种,且具有不同的氧化物氧化物表面相互作用。所有锻烧ZAC催化剂的H2TPR特征显示在反应以前和以后,它们在300以下的温度完全还原,其具有高分散CU物种还原的典型峰WRAMROBINSON和JCMOL,APPLCATAL601990,61;GLCASTIGLIONI,APPLCATAL1231995,123;JALSNIELSEN等人,NUCL。

29、INSTRUMMETHODSPHYSRESB971995,522;TLREITZ等人,JCATAL1992001,193。0118与文献YOKAMOTO等人,JPHYSCHEM871983,3740一致,类ZNO相在实验条件下未还原,如通过在分析条件下未还原的ZA3K试样证明。0119C1催化活性试验10120将本发明催化剂与参比催化剂ZA3K一起成型为尺寸为3040目的粒料并在活塞流反应器中测试。0121将管式反应器通过烘箱加热以具有2503501的温度,所述温度在催化床出口处立即测量,并在15105PA15巴下加压。0122在通过催化剂以前,将干气体DG和蒸汽S在约215预热并混合质流控制。

30、器。为测定通过各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在中等温度变换MTS操作条件下使用包含188体积一氧化碳、46体积二氧化碳、46体积甲烷和补充至100体积的氢气的典型DG组合物。该气流和蒸汽以055和025的蒸汽干气体V/V比S/DG通过预还原的催化剂。借助对具有已知组成的气体混合物校准的PERKINELMER气相色谱定期地测量入口和出口干气体的所有组分浓度。气时空速GHSV为3,60014,400H1。0123首先检查根据EP2,141,118的ZN/AL基催化剂,显示在MTS操作条件下显著的活性。该ZN/AL锻烧HT前体具有等于3的摩尔比并掺杂有2重量K在本文中报告为“ZA3K”。0124如图4。

31、所示,2重量K掺杂ZA3K试样在高于350的温度下是活性的,且CO转化率在更大过量蒸汽S/DG055V/V的条件下达到40。0125尽管操作条件是有利的,H2收率总是低于CO转化率值,并在400达到最高值,这可解释为,存在消耗H2的获益于高表面碱性特征的副反应,形成氧合产物KJSMITH和RBANDERSON,CANJCHEMENG61198340;YOKAMOTO等人,JPHYSCHEM871983,3740;CEHOFSTADT等人,INPREPARATIONOFCATALYSISIIIGPONCELET,PGRANGE和PAJACOBS,EDS,ELSEVIER,AMSTERDAMNL,。

32、1983。这通过对液体冷凝物的HPLC分析证明,其显示氧合产物,主要是甲醇的明显存在。0126不同的是,在ZN/AL混合氧化物中加入CU得到在CO转化率和H2收率方面的实际改进。在所有操作条件下观察到的所有结果汇总于表2中。0127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ZAC1C和ZAC2C在研究的所有温度范围内显示出最好的性能,达到已在300的CO转化率平衡值。ZAC2C试样具有两倍于ZAC1C的CU含量但保持低于20重量,试图观察在250300的温度下改进的结果。说明书CN104080528A119/12页120128表2CO转化率和H2收率方面的所有结果汇总0129T250250250300300。

33、300350350350250300S/DGV/V055055025055055025055055025055055S050100100050100100050100100050025ZAC1CCO转化率764894576925927755881880602720833H2收率75688754790691772685986158701828ZAC2CCO转化率855924681919922767874868692782816958863670911916742800844672756795ZAC3CCO转化率2413732074756184306887455691742682403732394。

34、49635416692747574158246ZAC1CKCO转化率324497309619763587798855652220338335501294623758596796865662218357ZAC1SCO转化率2533071524285863746465954206410025733315042157937465162144748108ZAC2SCO转化率15515482477362274643553394101109154152804613492296625493911191120130S接触时间以秒表示0131如所预期的,S/DG比的降低在所有温度下具有负面影响,但它仅在250是。

35、明显的,其中CO转化率由于S/DG值从055降至025而从89降至58ZAC1C以及从92降至68ZAC2C。0132在300以上的温度,S/DG比对ZAC1C和ZAC2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可忽略的,CO转化率和H2收率值总是接近平衡值。对于所有其它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受S/DG比强烈影响。0133对于具有大于20重量的CU含量的碳酸盐衍生催化剂以及所有硅酸盐衍生催化剂而言,接触时间的影响在350是明显的。0134考虑到GHSV高于典型工业值,碳酸盐衍生催化剂在WGS反应中的活性轻微地受接触时间影响在300,因为如果使用最低的接触时间值025秒,则仅CO转化率降低,而在250,。

36、它以10秒的接触时间达到90ZAC2C。在300,仅接触时间的急剧降低导致CO转化率和H2收率值的降低。说明书CN104080528A1210/12页130135合成气产物中的选择性是最大值,同时观察到较低的副产物即甲醇形成且无碳形成。H2收率实际上具有与CO转化率相同的趋势该结果与CO2选择性值总是高于97一起可以排除显著副反应的存在。因此,测试的试样的活性似乎受热力学蒸汽过量和动力学接触时间参数影响,在250特别如此。然而,预期这些试样通过使用工业装置的常规接触时间值在250达到CO转化率平衡值。0136如图5中的图所示,CU0表面积与催化活性之间仅存在粗略的关联图5。0137对于由含碳酸。

37、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可观察到在首先轻微提高以后,在较高CU含量急剧降低,但对金属表面积MSA的影响显著低于对催化活性的影响。0138对于由含硅酸盐HT前体得到的试样,与之前的试样相比,CO转化率的降低显著高于基于金属表面积确定的降低。这表明含CU和含ZN相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其获益于本发明前体的特殊性质。0139C2催化活性试验20140将ZA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用于MEOH合成以及MTS和LTS反应的市售材料对比。下表清楚地显示由含碳酸盐前体的煅烧得到的实施例水滑石CU基催化剂在280320的温度条件下在选择性和生产率方面的最佳性能。0141表3氢化成MEOH的催化剂性能0142说明书C。

38、N104080528A1311/12页1401431234催化剂为商业试样。催化剂1用于由合成气混合物合成MEOH,催化剂234用于MTS或LTS方法。0144总之,ZAC催化剂为高活性的,且对MEOH生产率而言是选择性的,后者接近于具有20倍CU的最好市售LTS催化剂。ZAC催化剂性能高于用于常规MEOH合成路线的市售催化剂。0145ZAC2C对这些操作条件的非常好的性能与良好热稳定性证实了ZAC2C催化剂在CO2氢化方法中的用途。证实了低CU量以使烧结现象由于升高的温度范围即320导致的潜在风险最小化。0146新催化剂ZAC容许通过使用严苛的操作条件320,而不是现在的230将CO2氢化合。

39、成MEOH。0147对于相同的压力和GHSV范围,MEOH收率与借助合适的市售产品得到的收率相比显著改进。0148副产物的产生是可忽略的未检测到。0149D催化剂稳定性0150通过使用最有利的接触时间10秒,但以S/DG值方面的严苛条件025V/说明书CN104080528A1412/12页15V在300经100小时研究催化剂的可能钝化。所有制备的催化剂显示随在线时间TIMEONSTREAMTOS的最佳稳定性,特别是由碳酸盐HT前体煅烧得到的催化剂。对于所有研究试样实施例16观察到在稳定性方面相同的行为。当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值时,这些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中等温度变换操作条件下的良好性能。01。

40、51图6显示使用ZAC1C试样的结果。长时间试验证明该催化剂在S/DG比025V/V和停留时间10秒方面的紧迫条件下随在线时间TOS的性能稳定性。出口DG组成接近平衡组成,并在长时间试验期间保持稳定。CO量在100小时TOS以后仅提高07,证明ZAC1C催化剂在紧迫的变换条件下也非常稳定的行为。0152E本发明催化剂与ZA3K催化剂之间的对比0153研究在中等温度下进行的WGS反应中7种锻烧HT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以下附图清楚地显示由含碳酸盐前体煅烧得到的含铜催化剂在250350的典型工业条件下在活性和选择性方面的最佳性能。0154如图4所示,不具有铜的试样ZA3K显示在高温下相对好的活性,。

41、但CO转化率与H2消耗有关,因为可归因于其高碱性特征的副反应的显著存在,其中形成氧合产物主要是甲醇。因此,它似乎实际上不适用作水煤气变换方法的催化剂。0155本发明催化剂由包含CU、ZN、AL且具有碳酸根或硅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的水滑石结构在煅烧和通过还原进行的金属活化以后得到。0156如图7A、7B和7C所示,由含硅酸盐HT前体得到的ZAC催化剂是选择性但弱活性的,而由具有碳酸根作为层间阴离子的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ZAC催化剂是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所有测试的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的CU基催化剂在所有操作条件下显示出非常好的性能,而不管采用的S/DG比和接触时间值,当CU含量低于20重量时特别如。

42、此。在250,观察到对操作条件的显著依赖性,主要涉及S/DG比。当温度为300以上时,ZAC1C和ZAC2C都是最活性的催化剂,CO转化率值接近平衡值,而不管S/DG比如何。0157此外,这两种催化剂还显示在反应以后相同的BET表面积降低,但实际上不具有CU0微晶的烧结,验证了它们在100小时以后随在线时间的稳定行为。0158总之,即使ZA3K催化剂能够部分转化CO,但由于副反应显著消耗H2,都包含铜的各种ZAC催化剂显示出显著更好的性能,这是由于该金属的促进效果。ZAC2C试样可被认为是最好的催化剂,还适于非常规的S/DG比值。MTS条件下非常好的性能与良好热稳定性验证了ZAC催化剂在WGS。

43、方法中的用途,以使烧结现象和消耗H2的副反应最小化。0159F与市售催化剂对比0160如图8所示,将本发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广泛可得的市售催化剂对比,对于由含碳酸盐HT前体得到且具有低于20重量的CU含量的最好催化剂,证明更好的性能,达到平衡值。这些催化剂还显示非常好的随在线时间的稳定性。说明书CN104080528A151/8页16图1HT前体的XRD图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162/8页17图2锻烧的HT前体在反应以前的XRD图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173/8页18图3锻烧的HT前体在反应以后的XRD图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184/8页19图4作为S/DG。

44、比和接触时间值的函数的ZA3K活性CO转化率,H2收率,CO2选择性与平衡时的CO转化率对比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195/8页20图5对于所有新鲜试样,作为CU含量的函数的CO转化率实线线和CU金G表面积MSA值M2/GCAT,虚线。DGH2/CO/CH4/CO2720/188/46/46体积,T300;P15巴;S/DG025V/V;接触时间10秒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206/8页21图6ZAC1C在以下操作条件进行的MTS方法中的稳定性试验DGH2/CO/CH4/CO2720/188/46/46,T300;P15巴;S/DG025V/V;接触时间10秒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217/8页22图7A在250的催化剂活性H2/CO/CH4/CO2720/188/46/46;P15巴图7B在300的催化剂活性H2/CO/CH4/CO2720/188/46/46;P15巴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228/8页23图7C在350的催化剂活性H2/CO/CH4/CO2720/188/46/46;P15巴图8ZAC1C、ZAC2C与市售MTS催化剂之间的CO转化率对比H2/CO/CH4/CO2720/188/46/46;P15巴;S/DG055且接触时间05秒说明书附图CN104080528A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