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4092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55424.6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号:

CN104652459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9/12申请日:2014123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12

主分类号:

E02D19/12

申请人:

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忠池; 梁艳文

地址:

201804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博园路4800号C-505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31259

代理人:

李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2)、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内;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包括防渗膜或渗透膜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用于连接至少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3)、回填空槽,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内。本发明中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利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地下防渗装置实现隔离污染区域的方法,可防止受污染的水渗入周围区域,防止污染扩大。

权利要求书

1.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
2)、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内;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包括防渗膜或渗透膜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用于连接至少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
3)、回填空槽,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环绕污染区域,所述地下防渗装置连接为封闭的环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柱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通过所述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所述连接柱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横截面为胶囊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导柱,所述金属导柱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柱或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上具有凸头,另一个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凸头和燕尾槽互相卡合。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注浆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注浆孔和所述安装孔内注有水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内插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具有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浆孔与所述管腔。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管或定位柱,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一端连接在定位管或定位柱上,定位管或定位柱插置于安装孔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包裹定位管或定位柱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与定位管或定位柱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内注有水泥,水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柱和定位管或定位柱粘接。

说明书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防渗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防渗处理主要用于隔断地下水的联系,将地下水污染源封闭在一个区域,防止污染源扩散,继续污染洁净的地下水。现有的采用混凝土浇筑防渗墙的方法,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施方便的隔离地下污染的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
2)、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内;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包括防渗膜或渗透膜和连接
柱,所述的连接柱用于连接至少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
3)、回填空槽,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空槽环绕污染区域,所述地下防渗装置连接为封闭的环形。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柱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通过所述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柱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所述连接柱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柱横截面为胶囊型。
优选地是,还包括金属导柱,所述金属导柱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金属导柱或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上具有凸头,另一个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凸头和燕尾槽互相卡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柱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注浆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注浆孔和所述安装孔内注有水泥。
优选地是,所述注浆孔内插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具有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优选地是,所述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浆孔与所述管腔。
优选地是,还包括定位管或定位柱,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一端连接在定位管或定位柱上,定位管或定位柱插置于安装孔内。
优选地是,还包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包裹定位管或定位柱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与定位管或定位柱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安装孔内注有水泥,水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柱和定位管或定位柱粘接。
本发明中,回填空槽可使用砂土、砂石或者其他可用的回填料。
本发明中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利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地下防渗装置实现隔离污染区域的方法,可防止受污染的水渗入周围区域,防止污染扩大。利用地下防渗装置,通过连接柱连接多个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组成较大面积的防渗封闭装置,可将污染源封闭在一个区域内。本发明利用在安装孔内注浆,将防渗膜或渗透膜与连接柱的连接部位密封,防渗效果更好,优化了防渗功能。本发明可采用清洁型防渗膜或渗透膜,地下的耐久性较好,且在腐蚀过程中,不会遗留污染。采用定位管,定位管内也可以容纳水泥浆,注浆更方便,固定效果更好。金属导柱可以支撑连接柱,防止连接柱弯曲变形,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将连接柱及防渗膜或渗透膜放置到位。采用注浆管,注浆管的材料与连接柱的材料可以不同,注浆管可以采用更加容易注浆的材料制造,方便注浆。采用注浆管,也可增加注浆的施工方法,既可以在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水泥浆从通孔注入安装孔内;也可以不设置通孔,而是在注浆的同时,将注浆管向上逐渐拔出,注浆完成,注浆管完全拔出,这样可以重复利用注浆管,节省成本。
本发明可将防渗膜或渗透膜组合连接,形成较大面积的防渗膜或渗透膜。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组装、连接后,在地上开挖出空槽,下放防渗膜或渗透膜,然后采用砂土回填,即可 达到防渗目的,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1)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2)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3)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地下防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地下防渗装置未注浆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地下防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地下防渗装置未注浆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的地下防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的地下防渗装置未注浆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防渗膜或渗透膜;2、连接柱;21、燕尾槽;22、凹槽;3、安装孔;4、定位柱;5、金属导柱;51、凸头;7、水泥;8、注浆孔;9、定位管;10、空槽;11、砂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1)、如图1所示,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10,所述空槽10环绕污染区域。
2)、如图2所示,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10内。地下防渗装置连接为封闭的环形。
3)、如图3所示,使用砂土11回填空槽10,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10内。
如图4、图5所示,地下防渗装置包括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和多个地下防渗用连接接 头。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包括金属导柱5和连接柱2。连接柱2上具有燕尾槽21,金属导柱5设置有凸头51。凸头51和燕尾槽21互相卡合,使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以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个金属导柱5和一个连接柱2为例说明。所述的连接柱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沿所述连接柱2高度方向延伸。连接柱2上还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连通,另一端的开口22位于所述连接柱2的侧壁上。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端包裹在定位管9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端部与定位管9连接。带有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定位管9插置于安装孔3内。安装孔3一侧设置有注浆孔8。注浆孔8内插置有注浆管6。注浆管6具有管腔61。注浆管6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连通注浆孔8和管腔61。所述的管腔61和安装孔3内注有水泥7,水泥7使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管9和连接柱2粘接,并使管腔61、安装孔3和注浆孔8封闭。
每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采用一个连接柱2连接,使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依次连接组成需要的长度或形成如图3所示的封闭的环形。凸头51和燕尾槽21卡合,将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
在需要隔离的区域周围开挖出空槽,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放入空槽内。下放完成后,在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一侧回填中粗砂或砂土,回填密实。然后通过注浆管6注入水泥浆。水泥浆自通孔注入注浆孔8和安装孔3内。水泥浆固化后形成图1所示的地下防渗装置。水泥7既可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管9与连接柱2连接,又可以将凹槽22、安装孔3及注浆孔8和管腔61封闭,防止渗漏。本发明较混凝土防渗墙接头防渗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柱长度方向为图1或图4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本发明较混凝土防渗墙接头防渗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利用注浆管6注浆,可防止注浆时冲击定位管9,也可以防止定位管9妨碍注浆效果,水泥浆更容易注入安装孔3内并均匀地填满安装孔3。采用定位管9,使注浆工序更加容易操作实施。
上述实施例中的定位管9,也可以采用定位柱代替。
实施例2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1)、如图1所示,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10,所述空槽10环绕污染区域。
2)、如实施例1所述,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10内。地下防渗装置连接为封 闭的环形。
3)、如实施例1所述,使用砂土11回填空槽10,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10内。
如图6、图7所示,地下防渗装置包括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柱2上具有燕尾槽21,金属导柱5设置有凸头51。凸头51和燕尾槽21互相卡合,使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以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个定位柱4和一个连接柱2为例说明。所述的连接柱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沿所述连接柱2高度方向延伸。连接柱2上还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连通,另一端的开口22位于所述连接柱2的侧壁上。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端包裹在定位柱4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端部与定位柱4连接。带有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定位柱4插置于安装孔3内。所述的安装孔3内注有水泥7,水泥7使防渗膜或渗透膜1和连接柱2粘接。
每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采用一个连接柱2连接,使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依次连接组成需要的长度或形成封闭的环形。凸头51和燕尾槽21卡合,将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在需要隔离的区域周围开挖出空槽,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放入空槽内。下放完成后,在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一侧回填中粗砂,回填密实。然后向安装孔3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固化后形成图1所示的地下防渗装置。水泥7既可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柱4与连接柱2连接,又可以将凹槽22和安装孔3封闭,防止渗漏。本发明较混凝土防渗墙接头防渗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
实施例3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1)、如图1所示,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10,所述空槽10环绕污染区域。
2)、如实施例1、2所述,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10内。地下防渗装置连接为封闭的环形。
3)、如实施例1、2所述,使用砂土11回填空槽10,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10内。
如图8、图9所示,地下防渗装置包括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柱2上具有燕尾槽21,金属导柱5设置有凸头51。凸头51和燕尾槽21互相卡合,使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以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个定位柱4和一个连接柱2为例说明。所述的连接柱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沿所述连接柱2高度方向延 伸。连接柱2上还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连通,另一端的开口22位于所述连接柱2的侧壁上。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端包裹在定位柱4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端部与定位柱4连接。带有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定位柱4插置于安装孔3内。安装孔3旁开设有注浆孔8。注浆孔8与安装孔3连通。注浆孔8和安装孔3内注有水泥7,水泥7使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柱4和连接柱2粘接,并将安装孔3和注浆孔8封闭。
每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采用一个连接柱2连接,,使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依次连接组成需要的长度或者形成封闭的环形。凸头51和燕尾槽21卡合,将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在需要封闭的区域周围开挖出空槽,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放入空槽内。下放完成后,在防渗膜或渗透膜1的一侧回填中粗砂,回填密实。然后向安装孔8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自注浆孔8注入安装孔3内,也可同时自注浆孔8和安装孔3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固化后形成图3所示的地下防渗装置。水泥7既可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管与连接柱2连接,又可以将凹槽22、安装孔3、注浆孔8封闭,防止渗漏。本发明较混凝土防渗墙接头防渗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利用注浆孔8注浆,可防止注浆时冲击定位柱4,也可以防止定位柱4妨碍注浆效果。利用注浆孔8注入水泥浆,水泥浆更容易注入安装孔3内并均匀地填满安装孔3。
上述实施例中的定位柱4,也可以采用定位管代替。利用定位管,注浆更加方便。
本发明中的防渗膜或渗透膜,可以采用完全不渗透的材料制成,将污水完全封闭在特定区域内。本发明中的渗透膜,可以采用能够过滤水中的某些成分(如重金属)的材料制成,使得污水中的特定成分无法穿过渗透膜,而水可以渗透穿过。
本发明中的地下防渗装置用于污染水防渗处理,无需浇筑混凝土,大大节约了防渗成本;同时减少了混凝土浇筑的再次污染,也相应地减少了混凝土老化后的处理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采用清洁型防渗膜或渗透膜地下的耐久性较好,且在腐蚀过程中,不会遗留污染。
本发明中的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地下防渗装置,可以通过连接柱连接多个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组成较大面积的防渗封闭装置,可将污染源封闭在一个区域内。本发明利用在安装孔内注浆,将防渗膜或渗透膜与连接柱的连接部位密封,防渗效果更好,优化了防渗功能。本发明可采用清洁型防渗膜或渗透膜,地下的耐久性较好,且在腐蚀过程中,不会遗留污染。采用定位管,定位管内也可以容纳水泥浆,注浆更方便,固定效果更好。金属导柱可以支撑连接柱,防止连接柱弯曲变形,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将连接柱及防渗膜或渗透膜放置到位。
本发明可将防渗膜或渗透膜组合连接,形成较大面积的防渗膜或渗透膜。多块防渗膜或 渗透膜组装、连接后,在地上开挖出空槽,下放防渗膜或渗透膜,然后采用砂土回填,即可达到防渗目的,工艺简单。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防渗施工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污染区域周围挖空槽;2)、将地下防渗装置下方至所述空槽内;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包括防渗膜或渗透膜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用于连接至少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3)、回填空槽,将所述地下防渗装置固定在空槽内。本发明中的地下防渗施工方法,利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地下防渗装置实现隔离污染区域的方法,可防止受污染的水渗入周围区域,防止污染扩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