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4072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98103.2

申请日:

2011.04.19

公开号:

CN102230314A

公开日:

2011.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10419|||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朱长城; 苟祖宽; 陈思俊; 王学明; 陈玉发

地址: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枣山路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吴无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索挂篮弧形首离主纵梁较远的牵索挂篮结构,即在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4),前横梁(2)、挂钩梁(3)、次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结构。次纵梁(4)与主纵梁(5)平行。挂钩梁(3)与次纵梁(4)之间、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本发明解决了当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时牵索挂篮的结构受力问题,并且减轻了常规方法中用料增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4),前横梁(2)、挂钩梁(3)、次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次纵梁(4)与主纵梁(5)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挂钩梁(3)与次纵梁(4)之间、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6)。

说明书

一种牵索挂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索挂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牵索挂篮结构中,弧形首位于挂篮主纵梁附近,该结构无法解决当斜拉索锚点位置离主纵梁较远时的结构受力问题,需要大量增强前横梁结构,造成材料用量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一种简单、经济的牵索挂篮结构,使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的牵索挂篮结构受力更合理,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造成材料用量大大增加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前横梁与挂钩梁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前横梁、挂钩梁、次纵梁、主纵梁之间形成桁架结构。

次纵梁与主纵梁平行。

挂钩梁与次纵梁之间、挂钩梁与主纵梁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次纵梁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

本发明应用于当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时的情况,解决了牵索挂篮中锚点位置离主纵梁较远时的结构问题,降低了材料的使用量,并且节约了结构加工时间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截面图(立面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次纵梁的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牵索挂篮结构的斜拉索锚点与主纵梁相距较远时,采用以下结构:在弧形首1后的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平行于主纵梁5的次纵梁4,使前横梁2、挂钩梁3、次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受力结构。次纵梁4与挂钩梁3、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内侧每边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6,加劲肋6采用型钢。

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牵索挂篮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30314A43申请公布日20111102CN102230314ACN102230314A21申请号201110098103222申请日20110419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550003贵州省贵阳市枣山路23号申请人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朱长城苟祖宽陈思俊王学明陈玉发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代理人吴无惧54发明名称一种牵索挂篮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索挂篮弧形首离主纵梁较远的牵索挂篮结构,即在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4),前横梁(2)、挂钩梁(3)、次。

2、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结构。次纵梁(4)与主纵梁(5)平行。挂钩梁(3)与次纵梁(4)之间、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本发明解决了当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时牵索挂篮的结构受力问题,并且减轻了常规方法中用料增大的问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2页CN102230316A1/1页21一种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4),前横梁(2)、挂钩梁(3)、次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

3、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次纵梁(4)与主纵梁(5)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挂钩梁(3)与次纵梁(4)之间、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6)。权利要求书CN102230314ACN102230316A1/1页3一种牵索挂篮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牵索挂篮结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牵索挂篮结构中,弧形首位于挂篮主纵梁附近,该结构无法解决当斜拉索锚点位置离主纵梁较远时的结构受力问题,需要大量增强前横梁结构,造成材料用量大大增加。发明。

4、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一种简单、经济的牵索挂篮结构,使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的牵索挂篮结构受力更合理,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造成材料用量大大增加的不足。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前横梁与挂钩梁之间设置一道次纵梁,前横梁、挂钩梁、次纵梁、主纵梁之间形成桁架结构。0005次纵梁与主纵梁平行。0006挂钩梁与次纵梁之间、挂钩梁与主纵梁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0007次纵梁为箱形结构,每边内侧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0008本发明应用于当斜拉索锚点离主纵梁较远时的情况,解决了牵索挂篮中锚点位置离主纵梁较远时的结构问题,降低了材料的使用量,并且节约了结构加工时间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0009图。

5、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I截面图立面结构图;图3为图1中次纵梁的横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牵索挂篮结构的斜拉索锚点与主纵梁相距较远时,采用以下结构在弧形首1后的前横梁2与挂钩梁3之间设置一道平行于主纵梁5的次纵梁4,使前横梁2、挂钩梁3、次纵梁4、主纵梁5之间形成桁架受力结构。次纵梁4与挂钩梁3、挂钩梁3与主纵梁5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次纵梁4为箱形结构,内侧每边中间位置设置加劲肋6,加劲肋6采用型钢。说明书CN102230314ACN102230316A1/2页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30314ACN102230316A2/2页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2303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