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沉陷区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1851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03CN104018513A21申请号201410243701822申请日20140603E02D27/34200601E02D27/4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地址221116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72发明人舒前进袁广林李庆涛叶盛谭晓哲鲁彩凤王文龙孙启林窦谈李青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采煤沉陷区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防护板基础的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在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下,将四边自由复合板基础。
2、简化为单向等效梁;将独立基础及其上部铁塔的竖向荷载等效转换为竖向分布荷载;建立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提出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结合计算模型需满足的边界条件,得到解的线性方程组;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函数表达式;确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控制截面,以截面弯矩设计值进行等效梁截面的配筋计算,最终确定基础的截面配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采煤沉陷区内大量使用的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提供一种关于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理论计算方法。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2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2页附。
3、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18513ACN104018513A1/2页21一种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在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下,将四边自由复合板基础简化为单向等效梁;步骤2将独立基础及其上部铁塔的竖向荷载等效转换为竖向分布荷载;步骤3考虑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建立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步骤4根据以上的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提出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步骤5结合计算模型需满足的边界条件,得到解的线性方程组;步骤6满足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求解线性方程组。
4、,得到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函数表达式;步骤7确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控制截面,分析沉陷盆地移动过程中截面弯矩的设计值,以截面弯矩设计值进行等效梁截面的配筋计算,结合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要求,最终确定基础的截面配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段均布荷载各段计算公式为QKZM2D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下沉曲线模型WX可由式表示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
5、中,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建立过程,由于复合板所受荷载情况从左往右分为3种情况,故分为3段进行求解,从X00到X1B区段的复合板截面位移记为Y1X;X1B到X2LB段记为Y2X;而X2LB到X3L段记为Y3X;同时,假定3段区间内由上部铁塔、基础和填土自重引起的沿X方向的线荷载分别为Q1M1D、M2D和Q1M1D,如果假定沉陷区地基土体的抗力系数为K,则在3个区段内,复合板在弹性地基上的变形微分方程及一般解可分别表示为1X0到X1段相应的Y1一般解为权利要求书CN104018513A2/2页32X1到X2段相应的Y2的一般解为3X2到X3段相应的Y3的一般解为上述各式中A1A12均为待定常数。
6、,其中,EI是单位宽度的防护板的截面抗弯刚度。权利要求书CN104018513A1/12页4采煤沉陷区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采煤影响区内输电线路的设计和保护技术领域,涉及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防护板基础的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背景技术0002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在我国的煤炭主产区内造成了大量的采煤沉陷区。同时,随着“变输煤为输电”能源方针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电厂将建设在煤矿附近。因此,造成大量的新建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要建设在采煤沉陷区内。近年来,针对原有的铁塔独立长柱独立基础不利抵抗采动地表变形的缺点,我国电力建设部门和相关高校提出了复合防护板基。
7、础这一新型的抗变形基础,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已有的工程实践主要依赖于工程经验,对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内力计算尤其是截面弯矩的计算,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计算方法。总体来说,我国关于采动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的设计和应用仍处于尝试性的阶段,这就为已建和新建的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和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因抗变形基础的设计承载力不足导致铁塔变形严重甚至倒塌的严重事故。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采煤沉陷区内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为我国采动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的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防护板。
8、基础的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0004本发明在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下,将四边自由复合板基础简化为沿沉陷盆地移动方向的单向等效梁;将独立基础及其上部铁塔的竖向荷载转换为竖向等效分布荷载;考虑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建立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结合计算模型需满足的边界条件,得到相应的关于模型解的线性方程组;提出复合防护板基础设计控制截面及相应截面控制弯矩值的选择和截面设计的方法。该计算方法,其理论依据明确,使用方便,计算结果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0006步骤1在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下,将四边自。
9、由复合板基础简化为单向等效梁;0007步骤2将独立基础及其上部铁塔的竖向荷载等效转换为竖向分布荷载;0008步骤3考虑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建立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0009步骤4根据以上的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提出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0010步骤5结合计算模型需满足的边界条件,得到解的线性方程组;0011步骤6满足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函数表达式;说明书CN104018513A2/12页50012步骤7确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控制截面,分析沉陷盆地移动过程中截面弯矩的设计值,以截面。
10、弯矩设计值进行等效梁截面的配筋计算,结合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要求,最终确定基础的截面配筋。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分段均布荷载各段计算公式为0014QKZM2D1。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下沉曲线模型WX可由式表示0016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建立过程,由于复合板所受荷载情况从左往右分为3种情况,故分为3段进行求解,从X00到X1B区段的复合板截面位移记为Y1X;X1B到X2LB段记为Y2X;而X2LB到X3L段记为Y3X;同时,假定3段区间内由上部铁塔、基础和填土自重引起的沿X方向的线荷载分别为Q1M1D、M2D和Q1M1D,如果假定沉陷区地基土体的抗。
11、力系数为K,则在3个区段内,复合板在弹性地基上的变形微分方程及一般解可分别表示为00181X0到X1段00190020相应的Y1一般解为002100222X1到X2段00230024相应的Y2的一般解为002500263X2到X3段00270028相应的Y3的一般解为00290030上述各式中A1A12均为待定常数,说明书CN104018513A3/12页600310032其中,EI是单位宽度的防护板的截面抗弯刚度。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采煤沉陷区内大量使用的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提供一种关于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理论计算方法。附图说明0034图1是复合防护板基础平面布置及其等效梁单元的。
12、范围示意图;0035图2是典型复合防护板基础竖向布置示意图;0036图3是自重作用下复合防护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模型;0037图4是防护板基础在沉降前后的位移和变形示意图;0038图5是防护板计算截面的布置示意图;0039图6是位于盆地内不同位置时防护板各截面的竖向位移图;0040图7是各截面的弯矩分布情况图;0041图8是防护板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43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面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明确理论依据、应用简便且满足工程实践需求的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0044本发明所。
13、涉及的采煤沉陷区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计算方法,包括采动区复合防护板基础等效计算单元的确定、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时复合防护板基础的计算模型及其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确定、待定常数的求解、控制截面的选择和截面弯矩设计值的确定等主要内容。本发明专利最适用于采煤沉陷区发生有限连续地表变形的输电铁塔复合防护板基础工程的设计和分析。本发明专利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过程简捷,结果可靠。0045本发明方法计算的输电铁塔是四个独立基础的,本发明针对的是四个独立基础的情况。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0046步骤1在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下,。
14、将四边自由复合板基础简化为单向等效梁;0047如图1所示为典型复合防护板基础平面布置及其等效梁单元的范围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为等效梁单元的平面范围;图2为典型复合防护板基础布置示意图单位MM,以沉陷盆地沿垂直线路方向移动为例;图1和图2中,A、B分别为垂直线路和顺线路方向铁塔基础根开值;E、F分别为垂直线路和顺线路方向的复合防护板的总长度;C为上部长柱独立基础底阶宽度的05倍;H为复合防护板的厚度。0048针对具体的计算对象,确定图1和图2中A、C和E等几何尺寸的数值,其中A为两个独立长柱基础中心之间的距离,C为独立长柱基础边长的05倍,E为防护板边长;0049本发明算法不考虑图1和图2中的端。
15、部500MM的构造突出部分,以LE500500说明书CN104018513A4/12页7为简化模型的实际计算长度,并取单位宽度进行计算;0050步骤2将独立基础及其上部铁塔的竖向荷载等效转换为竖向分布荷载;即把集中力换算为均布力。0051将单位宽度内防护板基础上方的独立长柱基础和土体自重以及铁塔下传的竖向荷载等效转换为等效梁上部的分段均布荷载,如图3所示为自重作用下复合防护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模型单位宽度,分段均布荷载各段计算公式为QKZM2D1。其中M1、M2分别为各区段内上部土体的等效容重,单位KN/M3;FNV为上部铁塔的竖向作用力下压力;Q1为铁塔作用在基础底部的等效均部线荷载,单位KN/。
16、M;B为上部长柱独立基础的底阶宽度,单位M;D为独立基础埋深,M。0052步骤3考虑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建立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0053仅考虑自重的作用,得到防护板基础在地基沉降前后的位移和变形以及计算坐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防护板基础在沉降前后的位移和变形示意图。图4中,设WX为地表沉陷曲线;YX为复合板变形后任一截面的竖向位移值;L为复合板等效梁的计算长度,B为上部长柱独立基础的底阶宽度。0054以图4所示的计算直角坐标系,根据经典沉陷预计理论,假定充分采动后移动盆地的下沉曲线模型WX可由式1表示。00550056其中L下沉盆地的半盆地长,即盆地边界。
17、点与最大下沉点的水平距离,M;0057W0沉陷盆地的最大下沉值,M;0058S复合防护板左端距最大下沉点的水平距离,M;0059X复合防护板任一截面到其左端截面的水平距离,M。0060步骤4根据以上的采煤沉陷区内沉陷地基与复合防护板基础的协同作用简化计算模型,提出基础挠曲变形微分平衡方程。0061由于复合板所受荷载情况从左往右分为3种情况,故分为3段进行求解。从X00到X1B区段的复合板截面位移记为Y1X;X1B到X2LB段记为Y2X;而X2LB到X3L段记为Y3X。0062同时,假定3段区间内由上部铁塔、基础包括复合板和填土自重引起的沿X方向的线荷载分别为Q1M1D、M2D和Q1M1D。其中。
18、Q1为铁塔作用在基础底部的等效局部线荷载,KN;B为等效板带宽度,M;D为基础埋深,M。0063如果假定沉陷区地基土体的抗力系数为K,则在3个区段内,复合板在弹性地基上的变形微分方程及一般解可分别表示为00641X0到X1段0065说明书CN104018513A5/12页80066式中,Y1为第1区段内的板的挠曲变形函数Y1X,下同。0067相应的Y1一般解为006800692X1到X2段00700071式中,Y2为第2区段内的板的挠曲变形函数Y2X,下同。0072相应的Y2的一般解为007300743X2到X3段00750076式中,Y3为第3区段内的板的挠曲变形函数Y3X,下同。0077相。
19、应的Y3的一般解为00780079上述各式中A1A12均为待定常数;00800081其中,EI是单位宽度的防护板的截面抗弯刚度。0082步骤5结合计算模型需满足的边界条件,得到解的线性方程组0083考虑边界条件,求解方程3、5、7中的待定常数A1A12。边界条件下有00841在X0处复合板基础左端008500860087这里,M、Q分别为对应X坐标处截面的弯矩值和剪力值,下同。00882在XB处左独立基础的内边缘说明书CN104018513A6/12页900890090009100920093为对应X坐标处的截面转角值,下同。00943在XX2LB处右独立基础的内边缘0095009600970。
20、09800994在XL处复合板基础的右端010001010102步骤6满足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挠曲变形和截面弯矩的函数表达式0103将式3、5和7分别代入相应的边界条件式8式19,得到关于待定常数A1,A2,A12的一阶线性方程组,见式2031所示。0104说明书CN104018513A7/12页1001050106EBCOSBA1EBSINBA2EBCOSBA3EBSINBA422EBCOSBA5EBSINBA6EBCOSBA7EBSINBA8010700108EBSINBCOSBA1EBSINBCOSBA2EBSINBCOSBA323EBSINBCOSBA4EBSINBCO。
21、SBA5EBSINBCOSBA60109EBSINBCOSBA7EBSINBCOSBA801100011101120113ELBCOSLBA5ELBSINLBA6ELBCOSLBA726ELBSINLBA8ELBCOSLBA9ELBSINLBA100114ELBCOSLBA11ELBSINLBA12011500116ELBSINLBCOSLBA5ELBSINLBCOSLBA60117ELBSINLBCOSLBA7ELBSINLBCOSLBA8270118ELBSINLBCOSLBA9ELBSINLBCOSLBA100119ELBSINLBCOSLBA11ELBSINLBCOSLBA120120。
22、001210122ELBSINLBCOSLBA5ELBSINLBCOSLBA6290123ELBSINLBCOSLBA7ELBSINLBCOSLBA80124ELBSINLBCOSLBA9ELBSINLBCOSLBA100125ELBSINLBCOSLBA11ELBSINLBCOSLBA12012600127说明书CN104018513A108/12页1101280129采用消元法求解方程2031,得到待定A1,A2,A12的数值。将待定常数分别代入式3、5和7,得到各区段内的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挠曲变形表达式Y1X、Y2X和Y3X。即复合板各截面位移函数;0130求出复合板各截面位移函数后,即可。
23、根据等效弹性扁梁的截面弯矩与挠曲变形函数的微分关系式32,求得复合板基础各区间内相应截面的弯矩表达式分别如式33、34和35所示。0131MEIY320132这里,Y为各区段内挠曲变形函数Y的二阶导数。0133013401350136步骤7确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控制截面,分析沉陷盆地移动过程中截面弯矩的设计值,进行基础截面配筋计算和构造处理0137在完成挠曲函数表达式和截面弯矩函数表达式求解后,以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跨中截面指防护板基础的中间截面,控制截面是指在设计是已改截面的内力为最大值,决定整个防护板基础的钢筋计算值,求出防护板基础在沉陷盆地中不同位置时的截面最大弯矩值,这里的不同位置指的是。
24、平面位置,也就是不同的S的取值,并以当复合防护板基础处于盆地半长的025倍和075倍,也就是假定盆地板厂为L的话,那么025倍的位置为从最大下沉点往右025L的位置,075倍的位置为从最大下沉点往右075L的位置,在经典的采煤沉陷理论里,这两个点是最大曲率的作用点,正弯矩的较大值为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控制弯矩设计值,正弯矩的较大值即025倍和075倍两个位置中的弯矩的较大值,肯定是整说明书CN104018513A119/12页12个板的最大值,但是弯矩有正负,对于两个位置,正负弯矩值各有大小,故取两者中较大值进行计算。以截面弯矩设计值进行等效梁截面的配筋计算,结合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要求,最终确定基础。
25、的截面配筋。0138下面列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0139实施例1为验证上述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选择某采煤沉陷区内输电铁塔的复合防护板进行计算。该采煤沉陷区内的最大地表沉陷值W02M,下沉盆地半盆地长L200M。输电铁塔的复合防护板的长度L20M,厚度H06M,上部独立基础边长B5M,基础埋深D3M。上部铁塔下传的等效线荷载Q15KN/M。基础和覆土的加权平均容重M120KN/M3,填土容重M217KN/M3。基础混凝土弹性模量E2551010PA。地基系数取K3104KN/M3。0140为便于分析和讨论当铁塔基础位于沉陷区内不同位置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本文将大板沿盆底移动方向划分为12段每。
26、个区段内又各等分为4小段,其控制截面布置和编号如图5所示。分别计算了当大板中心距离最大下沉点距离分别为0、L/8、2L/8、3L/8、4L/8、5L/8、6L/8、7L/8、L时的各控制点挠曲变形和弯矩值。其中对于距离为L的情况,实际计算的情况为大板最右端与沉陷区边界重合此时实际距离最大下沉点水平距离为LL,而对于距离为0的情况实际取大板左端与最大下沉点重合即S为0。因此,对应的S取值分别为0M、15M、40M、65M、90M、115M、140M、165M和180M。0141采用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模型和求解方法对该防护板基础进行计算,得到了S取不同值时对应的待定常数A1A12,见表1,待定常数A。
27、1A12板厚06M。0142表101430144为验证上述解的正确性,以S0时的求解结果为例,将相应的待定常数分别代入式3、5和7,得到复合板的挠曲变形函数表达式,如式3638所示。说明书CN104018513A1210/12页130145014601470148然后,对大板基础的板底反力取单位宽度1M进行积分求和,求板底反力的合力,如式39所示。01490150其中和可分别由式40式42求出。01510152说明书CN104018513A1311/12页1401530154将本文算例的各项已知参数、L、B、M、S、Q1、Q2、M1、M2、D和K等代入式4042可求得防护板的基底反力的总和为0。
28、155DX332415655733074122972KN0156而上部荷载的合力1M宽度内为0157QDX122498KN0158因此,采用本方法求得的基底反力合力与上部荷载合力的比值为01590160两者仅相差4,可见上述解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这表明本文的求解方法是正确可信的。0161求解结果图6图8分别示出了防护板位于沉陷区内不同位置时即当S从0M说明书CN104018513A1412/12页15到180M时基础各截面竖向位移、各截面弯矩值和基底反力的分布情况。0162由图7可知,在整个沉陷盆地的动态地表变形过程中,防护板基础受力将经历从负曲率到正曲率的变形过程,其中负曲率阶段应以靠近盆地边。
29、缘的独立基础内边缘处的大板截面为控制截面进行设计,而正曲率作用阶段应以复合板的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进行设计。在整个动态地表变形阶段的设计内力应以负曲率阶段为最不利状况进行取值。同时,在整个地表变形过程中,大板弯矩经历正负交替变化的过程,因此大板应按上下双层钢筋布置方案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并以对称配筋截面为宜。0163结论上述算例的分析表面,本发明专利的计算结果是正确可信的,完全适用于采煤沉陷区内输电铁塔防护板基础的计算分析。01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18513A151/4页1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18513A162/4页17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18513A173/4页1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18513A184/4页19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18513A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