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2755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63233.0

申请日:

2013.10.08

公开号:

CN103470061A

公开日:

2013.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6申请日:201310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6

主分类号:

E04G21/16

申请人: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春华

地址: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嵩山路185号-1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代理人:

刘述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套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把与所述的固定杆通过卡扣连接。

说明书

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背景技术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工地上常常会使用到大量的钢筋制品,而现在的钢筋都是人工用手搬运的,搬运的过程中不方便结合在一起搬,还容易发生危险,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与所述的固定杆通过卡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固定杆,2、固定把,3、橡胶承重圈,4、把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3、固定杆1和固定把2,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2,固定杆1与固定把2构成一个矩形状,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3,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3中,进行运送,所述的固定把2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4,把手套4可以有效的缓解手部的承重力,所述的塑胶承重圈3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3之间的间距为10cm,受力比较均匀。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4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2上,在抬动支撑架的时候,缓解手部压力。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2与所述的固定杆1通过卡扣连接,连接方式预示着可以将固定把2和固定杆1拆开。
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用塑胶支撑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70061A43申请公布日20131225CN103470061ACN103470061A21申请号201310463233022申请日20131008E04G21/1620060171申请人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地址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嵩山路185号1372发明人徐春华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代理人刘述生54发明名称工程用塑胶支撑架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

2、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70061ACN103470061A1/1页21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

3、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套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把与所述的固定杆通过卡扣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3470061A1/2页3工程用塑胶支撑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塑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背景技术0002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

4、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0003工地上常常会使用到大量的钢筋制品,而现在的钢筋都是人工用手搬运的,搬运的过程中不方便结合在一起搬,还容易发生危险,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

5、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上。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与所述的固定杆通过卡扣连接。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附图说明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

6、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0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固定杆,2、固定把,3、橡胶承重圈,4、把手套。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3470061A2/2页40012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3本发明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3、固定杆1和固定把2,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

7、述的固定杆1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2,固定杆1与固定把2构成一个矩形状,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3,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3中,进行运送,所述的固定把2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4,把手套4可以有效的缓解手部的承重力,所述的塑胶承重圈3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3之间的间距为10CM,受力比较均匀。001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4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2上,在抬动支撑架的时候,缓解手部压力。001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2与所述的固定杆1通过卡扣连接,连接方式预示着可以将固定把2和固定杆1拆开。0016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47006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700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