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作杀虫剂的新颖氟化醚类和它们的制备方法、它们的杀虫剂组合物及杀灭虫害和控制虫害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下式化合物
其中,W代表一个或二个选自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卤代烷基和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或者W代表连接相邻碳原子、选自亚烷基和亚烷基二氧基的二价配位基;Z代表直到2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Y代表取代芳基,其中每个取代基选自卤素、烷基、芳基、芳烷基、芳氧基或芳氨基;并且或者X′是氢,X是选自氢、卤素、羟基、烷氧基和酸基的基团,或者X和X′共同代表介于相邻碳原子间的第二键。
较佳的化合物是下述化合物,其中Z代表三氟甲基,W代表氟、氯、溴、直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直到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直到总共有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基、直到2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直到2个碳原子的氟代烷氧基、3个或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者为直到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二氧基;并且Y代表芳基,该芳基为选自用氟、甲基、苯基、苄基、苯氧基、氯苯氧基、氟苯氧基、溴苯氧基或氟苯胺基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和呋喃基。
特佳的化合物是下述化合物,其中Z代表三氟甲基,W代表在第4位上有选自氯、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和二氟甲氧基的取代基,Y代表苯氧基苯基,其中每个苯基可以是未取代的或用卤素取代,X′是氢,并且X可选自氢、氟或氯。
本发明各个化合物的实例列于以下表Ⅰ和表Ⅱ。表Ⅰ中的化合物符合下式:
并且表Ⅱ中的化合物符合下式:
在上述两个表中,Y规定为R1到R14,其中,R1到R14代表下列基团:
R1:3-苯氧基苯基
R2:3-(4-氯苯氧基)苯基
R3:4-氟-3-苯氧基苯基
R4:3-(4-溴苯氧基)苯基
R5:4-氟-3-(4-溴苯氧基)苯基
R6:4-氟-3-(4-氯苯氧基)苯基
R7:3-(2,4-二氟苯氧基)苯基
R8:3-苄基苯基
R9:3-苄基-4-氟苯基
R10:3-(4-氟苯基氨基)苯基
R11:6-苯氧基吡啶-2-基
R12:2-甲基-3-苯基苯基
R13:4-甲基-2,3,5,6-四氟苯基
R14:5-苄基呋喃-3-基
所有列于表Ⅰ的化合物是二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R-异构体和S-异构体),表Ⅱ所有的化合物可以E-异构体和Z-异构体存在(或者为它们的混合物)。应该了解,本发明不仅包括上述异构体混合物,而且也包括任何一种本发明化合物的单一异构体。
注意到,按照X和X′的性质,式Ⅰ化合物分成几种类型。对于式Ⅰ化合物来说,这些类型表示如下,其中Z为三氟甲基。
Ar-CH(CF3)-CH2-OCH2Y (ⅠA)
Ar-CF(CF3)-CH2-OCH2Y (ⅠB)
Ar-CCl(CF3)-CH2-OCH2Y (ⅠC)
Ar-C(CF3)=CH-OCH2Y (ⅠD)
这里Ar表示式Ⅰ中的基团
通过与适当的试剂反应,式(ⅠE)化合物可转变成相应的式ⅠB、ⅠC、ⅠD、ⅠF和ⅠG化合物,而式ⅠC和ⅠD化合物可转变为式ⅠA化合物。因此,如下式所示,通过用氟化剂,例如三氟化二乙基氨基硫(DAST)处理式ⅠE化合物,可以得到式ⅠB化合物:
同样,通过用氯化剂,例如亚硫酰氯处理相应的式ⅠE化合物,可得到式ⅠC化合物。在上述方法中,还可以得到一些式ⅠD化合物,这可能是由于羟基化合物脱水作用的结果,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二个产物可用色谱法分离。
从相应的式ⅠE化合物,通过常规的氧-烷基化和氧-酰基化方法,可得到式ⅠF和ⅠG化合物。因此,与在对质子有惰性的溶剂中的碱(如氢化钠)和烷基卤、反应,可得到式ⅠF化合物,例如:
同样,在碱和溶剂存在下,如在含有催化量的4-二甲基氨基吡啶(DAMP)的吡啶中,使相应的式ⅠE化合物与酰基卤或酰基酐反应,可以得到式ⅠG化合物,例如:
式ⅠE化合物的制备可以通过下述方法之一完成:
(ⅰ)式
化合物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和式YCH2-Hal化合物反应,这里,Hal代表卤素原子,如氯或溴;或者
(ⅱ)式
化合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和式YCH2OH化合物反应,这里Hal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或溴,或者:
(ⅲ)式
化合物,在碱,如氢化钠和对质子有惰性的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和式YCH2OH化合物反应。
化合物Ⅱ、Ⅲ、和Ⅳ的制备可归纳如下图(图见下页)
(a)CF3CoCl/AlCl3
(b)用CF3CO2H或(CF3CO)2O进行格氏(Grignard)反应
(c)〔(CH3)3SO〕+·I-/KOH/叔-BuOH
(d)〔(CH3)3SO〕+·I-/NaH/二甲基甲酰胺
(e)用CF3COCH2Hal进行格氏反应
这些方法及它们的变化的进一步细节在实施例内陈述。
的醇和式YCH2Hal的苄基卤反应(这里Hal代表氯或溴),也可制备式ⅠA化合物。该反应最好在碱(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存在下进行,并且也可以在季铵盐存在下进行,该季铵盐起到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
的酸经还原可制备式Ⅴ的醇类,进行还原时是应用式(Ⅵ)的酯的形式,例如,低级烷基酯(诸如乙酯)。适用于酯的还原剂有氢化铝类,如氢化锂铝或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L),但是,真正选择什么还要根据在所用的具体试剂存在下,Ar基团上取代基的性质而定。
式Ⅵ的酸可用各种方法制备。在后面实施例中详细解释的一个方法(该方法通过适当的改变,一般是适用的)归纳于下列合成路线:
使式
的酮和-氯二氟乙酸(以其盐的形式,例如它的钠盐)和三苯膦,用类似于J.Org.Chem.(1967),32卷1311页所示的方法进行反应,也可得式(Ⅶ)化合物。Ⅷ式的酯也可按类似于Tetrahedron Letters(1984),25卷,1329页所示的方法:通过用溴氟甲烷与由芳基取代的丙二酸酯反应来制备。
随后再进行部分皂化和脱羧。另一种方法是式Ⅴ的醇可以通过使式Ⅳ的环氧化物,用硼烷-二甲硫/三氟化硼-二乙醚络合物直接还原的方法来制备,即:
式Ⅱ、Ⅲ和Ⅳ的许多化合物以前未曾被介绍过。所以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这里W的含义同上文式Ⅰ化合物中已经给予的任何含义。
另外,式Ⅴ和Ⅵ以前也未曾报道过。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式中W具有在上文已给予的所有含义,而R代表氢或直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
式Ⅰ的化合物可以用来杀灭及控制虫害及其它无脊椎动物类虫害,例如,蜱蟎虫害。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杀灭及控制的昆虫及蜱蟎包括与农业(此处农业包括种植粮食作物和纤维作物、园艺及畜牧业)、林业、蔬菜基地产品的贮藏有关的害虫,例如与水果、谷类及木材有关的害虫,并且也包括与传播人和动物疾病有关的害虫。
为了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应用到虫害场所,常把它们配制成组合物,该组合物除包括具有杀虫作用的有效成分或式Ⅰ的成分之外,还有合适的惰性稀释剂或载体物质,和/或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是该组合物的唯一有效成分,或者如果合适的话,它们可以与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有效成分(诸如杀虫剂、杀虫增效剂、除莠剂、杀真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混合。
与本发明化合物组成混合物的适当另外的有效成分,可以是能够扩展本发明化合物活性谱的化合物,或是能够提高它们在虫害现场的长效作用的化合物。例如通过提高作用速度、改进击倒作用、或克服其排斥性,它们可以协同促进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或者补充其活性。此外,这种形式的多组分混合物可以有助于克服或防止对于单个组分产生抗药性。
包含于该混合物中的具体杀虫剂、除莠剂或杀真菌剂将随预期用途和所需补充的作用而定。适用的杀虫剂包括:
(a)拟除虫菊酯类诸如苄氯菊酯,esfenvalerata,溴氰菊酯,Cyhalothrin,biphenthrin,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tefluthrin,不伤害鱼类的拟除虫菊酯类例如ethofenprox,天然除虫菊酯,似菊酯,S-biollethrin,fenfluthrin,Prallethrin和5-苄基-3-呋喃甲基-(E)-(1R,3S)-2,2-二甲基-3-(2-氧代四氢噻吩-3-基亚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b)有机磷酸酯类,如溴氯磷,硫灭克磷,甲基硝苯硫磷酯,甲基谷硫磷,甲基-S-内吸磷,heptenophos,甲基乙拌磷,克线磷,久效磷,丙溴磷,三唑磷,甲胺磷,乐果,磷胺,马拉硫磷,毒死蜱,伏杀磷,半索磷,地虫磷,甲拌磷,辛硫磷,甲基虫蟎磷,杀螟松,二嗪农;
(c)氨基甲酸酯(包括芳基氨基甲酸酯)类诸如抗蚜威,Cloethocarb,虫蟎威,杀虫丹,滴灭威,thiofurax,丁硫威,噁虫威,fenobucarb,残杀威或草氨酰;
(d)苯甲酰基脲类诸如triflumuron,Chlorofluazuron;
(e)有机锡类化合物,诸如环己锡,六苯丁锡氧,三唑锡。
(f)大环内酯类诸如avermcctins,或milbemycin,例如abamectin,avermectin和milbemycin;
(g)激素类诸如青春激素、保幼酮或蜕皮激素。
(h)外激素类
(i)有机氯化合物类诸如六六六、滴滴涕、氯丹或狄氏剂。
除了上述主要化学种类的杀虫剂外,如果适于混合物的预定用途的话,其它具有特别目的的杀虫剂也可用于该混合物之中。例如对农作物有特定选择性的杀虫剂,如专门杀螟虫的杀虫剂(如杀螟丹或噻嗪酮)可用于水稻。另一种对于特定昆虫类(各生长阶段)有效杀虫剂,例如杀卵幼蟎剂,如Clofentazine,hexythiazox和四氯杀蟎砜;又例如motilicides,如三氯杀蟎醇或克蟎特,杀蟎剂如溴蟎酯,乙酯杀蟎醇;或昆虫生长调节剂如hydramethylon,Cyromazin,蒙五一五,chlorofluazuron和除虫脲也可包含在组合物之内。
用于组合物内适宜的杀虫增效剂,包括胡椒丁醚、增效菊和十二烷基咪唑啉。
包括在组合物中适用的除莠剂、杀真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依预定目标和所需作用而定。包括在组合物中的稻选择性除莠剂的例子是敌稗;用于棉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例子是“二甲基六氢吡啶氯化物“pix”;用于稻子的杀真菌剂的例子有杀稻瘟菌剂,如杀稻瘟菌素-S。用于和活性成分混合的其它成分的选择,通常在配方设计师一般的知识范围内,并且根据欲达到的全部效果,人们可以从已有的比较方案中做出选择。
在组合物中本发明化合物对任何其它有效成分的比例,随许多因素而改变,这些因素包括被控制虫害的类型和所需该混合物所起的作用而定。但是一般来讲,组合物中所用的其它有效成分的比率,通常大约是单独用它时的比率,或者,如果有增效作用,则使用较低的比率。
组合物可以是粉剂形式,其中有效成分与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例如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或滑石)混合,或者它们也可是颗粒剂,其中该有效成分被吸附在多孔颗粒材料(例如浮石)中。
另一方面,组合物可以是用作浸渍或喷雾的液体制剂,该组合物一般是在一种或多种已知湿润剂、水分散剂或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有效成分的水分散液或乳化液。
湿润剂、分散剂和乳化剂可以是阳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适用的阳离子型的辅助剂包括季铵类化合物,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适用的阴离子型辅助剂包括肥皂、脂肪族单酯盐类或硫酸盐类,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磺化的芳族化合物的盐类,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钠、钙或铵,或萘磺酸丁酯,和萘磺酸二异丙酯钠和萘磺酸三异丙酯钠的混合物。适用的非离子型辅助剂包括脂肪醇类(如油醇或十六烷醇)与环氧乙烷的浓缩产物;或者烷基酚类(如辛基酚、壬基酚和辛基甲酚)与环氧乙烷的浓缩物。其它非离子辅助剂是:从长链脂肪酸类和己糖醇酐类得到的偏酯、环氧乙烷与上述偏酯的缩合产物,以及卵磷酯类。
组合物可通过将有效成分溶解在适当溶剂(例如酮类溶剂,诸如双丙酮醇;或芳族溶剂,诸如三甲基苯)中,并把如此制得的混合物加到含有一种或多种已知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水中而制得。
其它适当的有机溶剂是:二甲基甲酰胺、二氯化乙烯、异丙醇、丙二醇和其它二元醇类、双丙酮醇、甲苯、煤油、矿油、甲基萘、二甲苯类以及三氯乙烯、N-甲基-2-吡咯烷酮和四氢糖醇(THFA)。
以水分散体或乳剂形式使用的组合物,一般以含有高比例的有效成分或杀虫剂的浓缩液形式使用,在使用前该浓缩物用水稀释。这些浓缩物需能够长时间的储存,并且在这样的储存后能用水稀释,以形成水制剂,该水制剂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保持均匀,以使其能用于常规的喷洒设备。该浓缩液可含有10~85%(重量)的有效成分或杀虫剂。当将其稀释形成水制剂时,该制剂可含有不同量的有效成分,这依其所用的目的而定。当用于农业或园艺时,含有0.0001到0.1%(重量)有效成分的水制剂特别适用。
当该组合物用于害虫、虫害现场、害虫栖息地或易于受害虫侵扰的生长着的植物时,可利用任何已知施用杀虫剂组合物的方法,例如撒粉或喷雾。
本发明组合物对于品种繁多的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动物害虫有很大毒性、它包括:
Myzus persicae(蚜虫类)
Aphis fabae(蚜虫类)
Megoura viceae(蚜虫类)
Aedes aegypti(蚊虫类)
Dysdercus fasciatus(盲蝽类)
Musca clomestica(家蝇类)
Pieris brassicae(白蝴蝶,幼虫)
Ptutella maculipennis(菜蛾,幼虫)
Phaedon cochleariae(辣根猿叶虫)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棉红蜘蛛)
Tetranychus utticae(山楂红蜘蛛)
Aonidiella spp.(介壳虫类)
Trialeuroides spp.(桔黄粉虱类)
Blattella germanica(蟑螂类)
Spodoptera littoralis(斜纹夜蛾)
Heliothis Virescens(烟青虫类)
Chortiocetes terminifera(蝗虫类)
Diabrotica spp.(根蠕虫类)
Agrotis spp.(切叶虫类)
Chilo Partellus(玉米螟虫类)
Nilaparvata hagens(稻褐飞虱类)
式Ⅰ化合物和含有它们的组合物,在控制玉米和稻的害虫例如Chilo(螟虫类)以及棉花的鳞翅目害虫方面,例如Spodoptera spp和Heliothis spp.,是特别有效的。
虽然本发明所有的式Ⅰ化合物在后面实施例所描述的试验中显示具有杀虫作用,但在一定的试验比例下它们对于所有试验类别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可以看到x为氢、氯或氟的式Ⅰ化合物,通常比x为羟基时更有效。
一些化合物对于控制稻的害虫特别有用,因为它们在对鱼无毒的剂量下对于稻害虫(如Chilo sp.和Nilaparvata sp.)显示出高的活性,因此,它们可用于养鱼的水稻田中。
在下面实施例中,气液色谱法(GLC)的保留时间是在Hewlett Pactard 5890气相色谱仪上测定的,该气相色谱仪使用柱长为12.5米和内径为0.2毫米的Chromopak CP Sil 5C.B.除非另作说明,注射温度为100℃,使用的温度梯度为15℃/分钟,最高温度达到280℃,保持4分钟。载体气体为氦,它的柱端压力保持在每平方英寸11磅。另外的注射和最高温度在各适当的实施例中注明。
除非另有说明,核磁共振谱(NMR)是在一台频率为270兆赫的Joel Fx270核磁共振谱仪上,完成的,19F核磁共振谱是在一台频率为84.26兆赫的Jeol FX900谱仪上完成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4-溴-α,α,α-三氟乙酰苯的制备。
参考文献:Journal of Organcmetallic Chemistry,251,139-148,(1983)。
1,4-二溴苯(64克)、无水四氢呋喃(600厘米3)和无水乙醚(600厘米3)的混合物在氮气流下冷却到-78℃。在40分钟内将正丁基锂(108.4厘米32.5摩尔己烷溶液)加到搅拌着的混合物中,利用外部冷却使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72℃以下,再继续搅拌该混合物40分钟。在40分钟内将三氟乙酸甲酯(35.4克)加入,并再继续搅拌30分钟,温度一直保持在-68℃以下。然后,在10分钟内加入预先冷却到-78℃的浓盐酸(60厘米3)和乙醇(40厘米3)的混合物,小心地使反应混合物聚冷。再继续搅拌20分钟后,使该反应混合物加温到室温(大约22℃)。将有机层分离并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剩下混有水的油(70克)。将此油溶解于乙醚内,而溶液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将溶剂蒸发,得到桔黄色油状物,再在减压下(约15毫米汞柱)蒸馏纯化。得到主要含有相同物质-4-溴-α,α,α-三氟乙酰苯的二个馏分。沸点为78-83℃15毫升汞柱的第一馏分(17.19克)经气液色谱法测定纯度为85%;沸点为83-84℃/15毫米汞柱的第二馏分(41.13克)经气液色谱法测定纯度为99%。第二馏分在静置中结晶。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7.7(2H,m);7.95(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2.1
实施例2
使用如上述实施例1的相似方法,从适宜的起始原料可以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4-溴-2-氟苯乙醚制备3-氟-4-乙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4-溴-2-氟苯乙醚的制备见实施例42
在这种情况下,产物用硅胶为载体经柱层析纯化,用含有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
1.54(3H,t);4.2(2H,q);7.0(1H,t);7.7-7.95(2H,m)。
(ⅱ)从4-溴苄基甲基醚制备4-甲氧基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4-溴苄基甲基醚的制备见实施例41。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
3.45(3H,S);4.57(2H,S);7.5,8.05(4H·ABq)
红外(液膜):1722厘米-1(C=O)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67分钟
(ⅲ)从4-溴-1,2-(亚甲基二氧代)苯制备3,4-(亚甲基二氧代)-α,α,α-三氟乙酰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
6.12(2H,S);约6.9(1H,d);7.5(1H,宽峰S);约7.7(1H,宽峰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87分钟。
(ⅳ)从4-溴三氟甲氧基苯制备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用在Joa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9,1,(1964)所描述的方法,从三氟甲氧基苯制备4-溴三氟甲氧基苯。
沸点:164-166℃(常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
7.35,8.14(4H,d)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1(S)CF3O
-72.1(S)CF3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50分钟(在50℃-280℃进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说明4-乙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的制备。
A.从三氟乙酸制备
参考文献: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32,1311,(1967)。
将4-溴-乙氧基苯(60克)在乙醚(100厘米3)中的溶液在氮气流下缓慢加入到镁屑(7.4克)、乙醚(50厘米3)和结晶碘(约0.5克)搅拌混合物中。当加入约15厘米3溶液之后,将混合物缓慢加温到反应开始,然后调整加入速度以保持缓慢的回流。在完全加入(约30分钟)之后,在室温下(约22℃),再将混合物搅拌20分钟,随后,在1小时内将三氟乙酸(12.0克)在乙醚(25厘米3)中的溶液滴入。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1小时,以后将混合物倒进碎冰块内,并用浓盐酸酸化。将有机层分离,用乙醚萃取水层三次,将萃取液和有机层合併,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醚溶液二次,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发除去溶剂后,将残留油(48克)分馏。在64℃/0.1-0.2毫米汞柱下,收集三个馏分,其中分别含有1.2克(由气液色谱测定纯度为75%),13克(纯度为91%)和2.4克(纯度为85%)的4-乙氧基三氟乙酰苯。其主要馏分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1.46(3H,t);4.15(2H,q);7.0(2H,m);8.05(2H,m)。
红外(液膜):1710cm-1。
B.从三氟乙酸酐制备
将4-溴乙氧基苯(150克)在乙醚(200厘米3)中的溶液在氮气流下缓慢加入到镁屑(20.0克),乙醚(50厘米3)和结晶碘(约0.5克)的搅拌混合物中。当加入约35厘米3溶液后,将混合物缓慢加温直到反应开始,调整加入的速度以便保持缓慢回流。当全部加完后,在室温(约22℃)下继续搅拌1小时,此后用外部冷却使混合物冷到0℃,并加入三氟乙酸酐(203克)在乙醚(100厘米3)中的溶液,开始是一滴一滴地加入,然后再以较快速度加入,以便保持缓和的回流,滴加在20分钟内完成,此后将混合物再搅拌45分钟,将混合物倒入碎冰块中,按照上述A部分的方法处理产物,蒸馏后得到4-乙氧基三氟乙酰苯(35克)。
实施例4
使用和以上实施例3中A和B所述相似的方法,从适当的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4-溴甲氧基苯和三氟乙酸酐制备4-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90(3H,S);7.02(2H,d);8.05(2H,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3.75分钟(50℃-280℃进行)
(ⅱ)从4-溴-叔丁基苯和三氟乙酸酐制备4-叔丁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83分钟
(ⅲ)从4-溴三氟甲氧基苯和三氟乙酸酐制备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在这种情况下,产物在减压下(约12毫米汞柱)、外温为50~70℃时,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纯化。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7.35,8.14(4H,d)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ppm-相对于CFCl3):
-58.1(CF3O,S)
-72.1(CF3,S)
红外:1730,1610,1270,1150-1250cm-1
(ⅳ)从4-溴氯苯和三氟乙酸酐制备4-氯-α,α,α-三氟乙酰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7.6,8.1(各为2H,ABq)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56分钟(50℃-280℃进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说明4-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的制备。
参考文献:Tetrahedron,42,547,(1986)
将氯化铝(8.33克)、甲苯(20厘米3)和二硫化碳(10厘米3)的搅拌混合物冷到-40℃(±5℃)。将三氟乙酰氯(6.92克)从钢瓶压入反应容器中,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3小时。小心地将混合物倒入冰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中,由于放热反应,在骤冷时需要小心。分离有机层,而水层用乙醚萃取(3×100厘米3)。合併的有机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最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淡黄色溶液。
在常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用气液色谱测定该油状物为含有甲苯和所需产物-4-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的混合物。该产物以蒸馏纯化,和标准试样相比较,由气液色谱法鉴定为所需的产物。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37分钟(50-280℃进行)
实施例6
使用与以上实施例5所述的相似方法,从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4-溴-正丙基苯制备4-正丙基-α,α,α-三氟乙酰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5(3H,t);约1.68(2H,m);2.7(2H,t);7.35(2H,d);8.0(2H,d)。
实施例7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的制备。
将碘化三甲基硫(8.1克)加到搅拌着的4-乙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8克)的叔丁醇(25厘米3)溶液中,全部加完之后,加入小片状的氢氧化钾(2克),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1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并倒入稀的盐酸水溶液中。该含水混合物用乙醚萃取8次,并将合并的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含有少量固体残余物的淡黄色油状物(5.5克)。该粗产物残余物通过硅胶柱,使用含有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再次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用含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为洗脱剂,得到两份含有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的洗脱液。以气液色谱鉴定第一份,纯度为79%,第二份纯度为98%。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2.9(1H,dq);
3.38(1H,d);4.07(2H,q);6.9,7.4(4H,m)。
实施例8
使用类似于以上实施例7中所述的方法,从适宜的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4-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甲基苯基)氧化-丙-2-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4(3H,S);约2.9(1H,dq);约3.4(1H,d);约7.3(4H,ABq)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3.02分钟(50℃-280℃进行)
(ⅱ)从4-乙氧基-3-氟-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3-氟苯基)氧化-丙-2-烯和1,1,1-三氟-2-(4-乙氧基-3-氟苯基)丙-2,3-二醇。
在这种情况下,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及氮气流下加热3小时。通过气液色谱分析,反应混合物有2个主要产物。第一个产物为所需要的环氧化物,并在减压(约20毫米汞柱)下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纯化,外温为120℃,得到纯度为85%的环氧化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5(3H,t);
2.92(1H,m);3.4(1H,m);4.12(2H,q);6.95(1H,t);7.2-7.3(2H,m)
通过在高真空(0.1毫米汞柱)下,外温为130℃的进一步蒸馏,将第二产物纯化,并被鉴定为1,1,1-三氟-2-(4-乙氧基-3-氟苯基)丙-2,3-二醇(纯度为85%)。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5(3H,t);1.9(1H,宽峰);3.5-4.5(5H,m-合并1H宽峰,2H,m和2H,q);6.9-7.5(3H,m)
(ⅲ)从4-叔丁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氧化-丙-2-烯。
在此情况下,所得产物纯度为50%,经气液色谱法测定,表明主要混有未反应的起始原料酮。该产物无需进一步提纯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9H,S);2.9(1H,m);3.4(1H,宽峰d);7.5(4H,
m);其它由于原料所引起的信号也记录了。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21分钟。
(起始酮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73分钟)
(ⅳ)从4-正丙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氧化-丙-2-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3H,t);约1.6(2H,m);2.58(2H,t);约2.9(1H,m);3.4(1H,d);7.1-7.5(4H,ABq)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06分钟
(ⅴ)从5-三氟乙酰-1,2-二氢化茚制备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氧化-丙-2-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1(2H,m);2.9(5H,m);3.4(1H,d);7.26(2H,ABq);7.38(1H,S)。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5.1(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61分钟
(ⅵ)从4-氟-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氟苯基)-氧化-丙-2-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9(1H,m);3.4(1H,d);7.0-7.6(4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5.2(CF3,S);-111.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18分钟(50℃-280℃进行)
(ⅶ)从4-氯-α,α,α-三氟乙酰苯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氧化-丙-2-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9(1H,m);3.42(1H,d);7.2-7.6(4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5.0(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42分钟在50℃-280℃进行时为3.59分钟
实施例9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的制备。
将由3-苯氧基苄基醇(0.84克)和氢化钠(0.25克,在氮气流下,用沸程为60-80℃的石油醚洗涤0.5克(50%油分散剂中的氢化钠而得)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15厘米3)中的溶液所组成的混合物在室温(约22℃)下搅拌,直到氢放完为止(30分钟)。然后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1克)在N,N-二甲基甲酰胺(5厘米3)中的溶液加到搅拌的混合物中。1小时以后,通过气液色谱分析表明,在反应混合物中没有起始原料存在。将该混合物用水骤冷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将合併的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通过蒸发溶剂而浓缩。将残余物-浅黄色油状物,在硅胶载体上经快速柱层析纯化,以含1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1.85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4(3H,t);3.65(1H,S);3.67(1H,d);4.0-4.2(3H,m);4.6(2H,S);6.8-7.5(13H,m)
当试样与D2O一起振摇时,在3.65处的信号消失,而在3.67处显示信号。
19F核磁共振δ(ppm-相对于CFCl3):-77.9(CF3)
红外(液膜):3540,1620,1592,1520,1493,1260,117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0分钟。
实施例10
使用和以上实施例9所述的相似方法,从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4-氟-3-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4-氟-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6(1H,S);3.63(1H,d-对于CF3有小耦合);4.02(2H,q);4.04(1H,d);4.62(2H,S);6.8-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7.9(3F);-132.18(1F,m)
红外(液膜):3540,1613,1591,1514,1427,1282,1254,1210,1180,1166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85分钟
(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4-甲基-2,3,5,6-四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2.27(3H,t);3.55(1H,S);约3.7(1H,宽峰d);4.04(2H,q);4.12(1H,d);4.7(2H,ABq);6.9-7.4(4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8(3F);-143.6-145.8(4F,m)
红外(液膜):3550cm-1(OH)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8.31分钟
(ⅲ)从1,1,1-三氟-2-(4-甲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33(3H,S);3.66(1H,d);3.76(1H,S);4.08(1H,d);4.56(2H,S);
6.9-7.4(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76分钟
(ⅳ)从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4-氯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6(3H,t);3.64(1H,d);3.65(1H,S);4.04(1H,d);4.1(2H,q);4.57(2H,ABq);6.9-7.35(1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68分钟
(ⅴ)从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在此情况下,所用环氧化物起始原料是在上述实施例8(ⅲ)中所制备的,它混有约40%未反应的4-叔丁基-α,α,α-三氟乙酰苯。令人惊奇地发现该乙酰苯比环氧化物优先与醇进行反应。因此,必须分离出未反应的环氧化物并在没有乙酰苯存在下重新进行该反应。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3(9H,S);3.62(1H,S);3.64(1H,宽峰d);4.08(1H,d);4.52(2H,S);7.0-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5(CF3-S)
-132.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8分钟
(ⅵ)从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3(3H,t);约1.6(2H,m);2.6(2H,t);3.64(1H,d);和3.62(1H,S)重叠;4.08(1H,d);4.5(2H,S);6.9-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6(CF3S);
-132.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66分钟
(ⅶ)从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08(2H,m);2.90(4H,m);3.64(1H,d);3.63(1H,S);4.08(1H,d);4.55(2H,S);6.95-7.4(1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18分钟。
(ⅷ)从1,1,1-三氟-2-(4-氟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氟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d);与3.65(1H,S)重叠;4.06(1H,d);4.52(2H,S);
6.9-7.5(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6分钟
(ⅸ)从1,1,1-三氟-2-(4-氯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d);与3.64(1H,S);重叠;4.03(1H,d);4.52(2H,S);6.9-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7(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16分钟
(ⅹ)从1,1,1-三氟-2-(4-溴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溴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b);3.67(1H,S);4.02(1H-,d);4.50(2H,S);6.9-7.5(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分钟
(ⅹ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4-氯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3.63(1H,S);3.66(1H,d);约4.0(2H,q);与(1H,d)重叠;4.58(2H,ABq);6.8-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9(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3.07分钟
(ⅹ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4-溴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3-(4-溴苯氧基)-4-氟苄醇的制备见实施例38。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3.60(1H,S);3.65(1H,d);4.02(2H,q);
与4.04(1H,d)相重叠;4.52(2H,s);6.8-7.5(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8(CF3,s)
-131.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3.41分钟
(ⅹⅲ)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4-氯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关于3-(4-氯苯氧基)-4-氟苄醇的制备见实施例39。
1H核磁共振δ(ppm):1.43(3H,t);3.6(1H,s);3.65(1H,d);4.04(2H,q);与(1H,d)重叠;4.52(2H,s);6.8-7.4(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8(CF3,s)
-131.8(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78分钟
(ⅹⅳ)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5-苄基-3-羟甲基呋喃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5-苄基-3-呋喃基甲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65(1H,s);与3.63(1H,d)重叠;3.95(2H,s);4.0-4.1(2H,q)与(1H,d)相重叠;4.2(2H,s);6.0(1H,s);6.9(2H,d);7.2-7.4(8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0(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37分钟。
(ⅹⅴ)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氧化-丙-2-烯和3-苄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4-氟苄氧基)丙-2-醇。
关于3-苄基-4-氟苄醇的制备,见实施例40。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3.6(2H,s);4.0(4H,m);4.5(2H,s);
7.4-6.8(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7.9(CF3,s);
-119.0(1F,m)。
红外(液膜):3600-3300cm-1(OH)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溴苯基)氧化-丙-2-烯的制备。
将碘化三甲基硫(2.2克)逐渐加到氢化钠(0.25克,在氮气流下,用沸程为60°-80℃的石油醚洗涤0.5克50%氢化钠油分散剂而制得)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10厘米3)的搅拌悬浮液中。当氢放完后,将4-溴-α,α,α-三氟乙酰苯(2.53克)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10厘米3)中的溶液加到反应混合物中。通过进一步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10厘米3)使固体沉淀再次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约22℃)下再搅拌1小时。在小心地加水后,反应混合物倒在冰中,水混合物用乙醚萃取三次。将合併的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溶剂而浓缩。使残余的黄色油状物(2.1克)通过硅胶过滤,用乙醚作洗脱剂进行提纯。含有产品的洗脱液通过在减压下蒸发而浓缩,残余油状物(1.4克)置于Kugelrohr装置中,在减压(20-30毫米汞柱)下,外温为150℃,通过蒸馏进行纯化,得到1,1,1-三氟-2-(4-溴苯基)氧化-丙-2-烯(0.785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9(1H,m-可能dq);3.4(1H,d);7.3-7.6(4H,芳香族的m)。
注意: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制备的氧化丙烯不需分离,但制成后可直接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使用,对于它和醇的反应见实施例12。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说明二步制备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的方法。
第1步:制备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氧化-丙-2-丙烯。
在室温(约22℃)和氮气流下,将氢化钠(0.22克,应用0.44克50%油分散剂的形式)加入到碘化三甲基硫(2克)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50厘米3)的搅拌悬浮液中。当氢放完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4-亚甲基二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2克),5分钟后,以气液色谱分析反应混合物,在保留时间为2.26分钟时显示一个主要的信号,它相当于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基)氧化-丙-2-烯,但没有起始原料酮的痕迹(予计它的保留时间为1.87分钟)。环氧化物溶液可立即用于第2步的反应。
第2步:
在氮气流下,将3-苯氧基苄醇(1.0克)加到氢化钠(0.22克,以0.44克50%氢化钠油分散剂形式使用)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40厘米3)的搅拌悬浮液中。将混合物再继续搅拌2小时,在此期间开始放氢,然后将它滴入第1步所制备的环氧化物溶液中,在室温(约22℃)下再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稀盐酸将水混合物酸化。用乙醚萃取该混合物并用水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通过蒸发使其浓缩,得到油状物。该油状物以硅胶为载体进行柱层析纯化,用含1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1.83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d);3.68(1H,s);4.04(1H,d);4.57(2H,s);5.96(2H,s);5.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7.8(CF3,s)。
实施例13
用实施例12所述的二步法,由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3,4-亚甲基二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4-氯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d);3.65(1H,s);4.03(1H,d);4.58(2H,s);5.98(2H,s);6.87-7.4(1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3.09分钟。
(ⅱ)从4-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6(1H,d有最精细的耦合);3.72(1H,s);3.76(3H,s);4.05(1H,d);4.55(2H,ABq);6.8-7.5(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54分钟。
(ⅲ)从4-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2(1H,s);3.64(1H,d);
3.76(3H,s);4.05(1H,d);4.50(2H,s);6.8-7.5(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77分钟。
(ⅳ)从4-甲氧基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4-氯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4(3H,s);3.65(1H,d);3.7(1H,s);4.12(1H,d);4.45(2H,s);4.57(2H,s);6.9-7.5(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79分钟。
(中间体环氧化物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17分钟。
(ⅴ)从4-甲氧基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39(3H,s);3.66(1H,d);
3.7(1H,s);4.12(1H,d);4.45(2H,s);4.57(2H,s);6.9-7.55(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6分钟
(ⅵ)从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1(1H,d);3.65(1H,s);4.03(1H,d);4.5(2H,s);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
-77.6(CF3,s);
-131.8(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8分钟
(中间体环氧化物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为:2.34分钟,在50℃-280℃进行)
(ⅶ)从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4-氯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5(1H,d);3.73(1H,s);4.1(1H,d);4.57(2H,ABq);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s);
-77.7(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06分钟
(ⅷ)从4-三氟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8(1H,d);3.78(1H,s);4.1(1H,d);4.58(2H,ABq);6.8-7.4(9H,m);7.63(4H,s)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3.3(CF3,s);
-77.5(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8分钟
(中间体环氧化物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27分钟)
(ⅸ)从4-三氟甲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3-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5(1H,d);3.72(1H,s);4.08(1H,d);4.52(2H,s);6.9-7.4(8H,m);7.6(4H,s)。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3.3(CF3,s);
-77.5(CF3,s);
-131.8(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8分钟
(ⅹ)从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和6-苯氧基-2-羟基甲基吡啶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89(1H,d);4.22(1H,d);4.64(2H,ABq);约5.4(1H,宽峰
s);6.7-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s);
-77.7(3F,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2分钟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丙-2,3-二醇的制备。
将4-三氟甲氧基-α,α,α三氟乙酰苯(4克)、碘化三甲基硫(3.4克)和小片状氢氧化钾(0.85克)在叔丁醇(20厘米3)中的混合物,于回流温度下加热2小时,冷却后,将反应混合物倒进水中,用乙醚萃取水混合物,合并的萃取液用水洗涤二次,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溶剂使其浓缩。将残余油状物(4.1克)置于Kugelrohr装置中在减压下(0.2毫米汞柱),外温为110-130℃,蒸馏纯化。纯化的油状物(1.3克)经鉴定为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丙-2,3-二醇,而不是预期的环氧化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5(1H,宽峰);3.9,4.3(1H,d);4.1(1H,宽峰);7.2-7.6(4H,q)
试样与D2O一起摇动时,在2.5和4.1处的信号消失。
红外(液膜):3430cm-1(OH)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三氟甲氧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的制备。
将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丙-2,3-二醇(0.6克)(按实施例14所述方法制备,3-苯氧基苄基溴(0.54克),40%氢氧化钠溶液(7厘米3)和催化量的硫酸氢四正丁基铵(约0.06克)混合,然后在室温(约22℃)下剧烈搅拌36小时。将混合物倒进水中,用浓盐酸酸化并用乙醚萃取。将合并的醚萃取物用水洗二次,然后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将溶剂蒸发,得到油状物(0.82克),在减压下(0.2毫米汞柱),外温为150℃时,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从油状物中除去挥发组分。残余的油状物用硅胶为载体的层析法纯化,用含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0.2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3.7(1H,dm);3.74(1H,s);约4.08(1H,d);4.6(2H,ABq);6.9-7.6(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相对于CFCl3):
-58.3(OCF3)
-77.7(CF3)
红外(液膜):3350(OH),1590,1516,1492,1150-129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92分钟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的制备方法。
将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丙-2,3-二醇(0.4克)(按实施例8(ⅱ)所述方法制备)、3-苯氧基苄基溴(0.39克)、40%氢氧化钠溶液(5厘米3)、二氯甲烷(5厘米3)和硫酸氢四正丁基铵(50毫克)混合,在氮气流和室温下搅拌4 1/2 小时。反应混合物在水和二氯甲烷之间进行分配。将有机层分离,用二氯甲烷洗涤水层。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发将其浓缩,得到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0.67克),为油状物。产物用硅胶为载体,经柱层析纯化,用含1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洗脱剂。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4(3H,t);3.64(1H,d);3.65(1H,s);4.0-4.2(1H,d和2H,q);4.57(2H,ABq);6.9-7.4(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61分钟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溴丙-2-醇的制备。
将4-溴苯乙醚(20克)在无水乙醚(25厘米3)中的溶液在15分钟内加到由镁(2.5克)和含碘(0.1克)的无水乙醚(100厘米3)组成的混合物中。反应在氮气流下进行。对反应容器缓和加热几分钟以后,开始格氏(Grignard)反应。调整加入的速度,以保持缓和的回流。当4-溴苯乙醚全部加完后,混合物在室温(约22℃)下搅拌1小时,将1-溴-3,3,3-三氟丙-2-酮(19克)在无水乙醚(20厘米3)中的溶液,在40分钟内滴入。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缓和加热1小时。冷却后,反应混合物倒在冰中,并用盐酸酸化。各层分离。水层用乙醚萃取(3次)。合并的有机层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发溶剂使其浓缩。残留油状物用硅胶为载体的层析法纯化,得到淡褐色油状产物(14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4(3H,t);3.12(1H,s);3.9-4.2(4H,m);约6.9(2H,m);7.5(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7.39分钟(在50℃-280℃进行)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的制备方法。
在室温下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溴丙-2-醇(1克)按实施例17所述方法制备)、6-苯氧基-2-吡啶基甲醇(0.64克)、40%氢氧化钠溶液(10厘米3)和催化量的硫酸氢四正丁基铵(约0.1克)混合,并剧烈搅拌36小时,再将混合物倒入水中,用浓盐酸酸化。然后将产物萃取到乙醚中。合并的醚萃取液用水洗涤,最后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油状物(1.2克),在减压下(0.2毫米汞柱),外温为150℃时,在Kugelrohr装置内蒸馏,以便从产物中除去挥发性组分。残留的油状物用硅胶为载体经层析纯化,以含12.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0.7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3.82(1H,变宽的d);4.02(2H,q);4.12(1H,d);4.64(2H,ABq);4.83(1H,s);6.7-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相对于CFCl3):-77.8
红外3200-3600cm-1(宽峰OH)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86分钟。
实施例19
用上述实施例18所述的类似方法,从适当的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溴丙-2-醇和2-甲基-3-苯基苄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2-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2.14(3H,s);3.7(1H,s);3.72(1H,d);4.04(2H,q);4.15(1H,d);4.64(2H,ABq);6.87(2H,d);7.2-7.5(10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7.9(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01分钟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说明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的制备方法
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基)丙-2-醇(0.35克)在无水二氯甲烷(3厘米3)中的溶液,在-78℃和氮气流下,加到二乙氨基三氟化硫(0.2厘米3)在无水二氯甲烷(4厘米3)的溶液中。在30分钟内让搅拌着的混合物加温到室温(约22℃),再搅拌3小时。静置过夜后,将反应混合物倒进水中,随后,二氯甲烷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一起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有机层,用二氯甲烷萃取水层二次。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使其浓缩。用气液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残留的油状物,显示出二个主要组分。用硅胶为载体,经柱层析法分离,用含6%(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洗脱的第一组分(比移值rf:0.27,在硅胶板上用含5%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经分离为无色油状物,并被鉴定为所希望的产物: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4.1(4H,m);4.56(2H,ABq);6.9-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7(CF3,d);
-175.4(1F,m)
红外(液膜):1618,1590,1520,1492,1260,1185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6分钟
第二组分(比移值rf:0.21)未经分离,但通过质谱分析为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烯,可能是由于主要产物发生脱氢氟化作用(dehydrofluorination)所致。
实施例21
用上列实施例20所述的类似方法,从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5(2H,q);约4.16(2H,d,Jhf=22HZ);4.6(2H,s);6.7-7.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5(3F,d)
-100.3(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8分钟。
(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4(4H,m);4.52(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7(3F,d);
-132.4(1F,m);
-175.5(1F,m)
红外(液膜):1617,1593,1515,1493,1430,1290,1260,118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88分钟
(ⅲ)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2.27(3H,t);4.05(2H,g)与4.0(1H,宽峰s);重叠;和4.22(1H,宽峰s);4.68(2H,m)约6.9,7.4(4H,ABg)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7(3F,d);
约-144.8(4F,m)
约-175.2(1F,m)
红外(液膜):1617,1520,1492,1290,1260,118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7.27分钟
(ⅳ)从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98(1H,s);4.07(1H,ABq);4.5(2H,ABq);6.85-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6(CF3,d);
-132.3(1F,m);
176.3(1F,m)
(ⅴ)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2(1H,s);4.1(1H,ABq);4.54(2H,ABq);6.8-7.5(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8.95分钟
(ⅵ)从1,1,1-三氟-2-(4-溴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溴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98(1H,s);4.06(1H,d);约4.5(2H,ABq);6.9-7.6(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62分钟
(ⅶ)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氟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4.0-4.1(4H,m);4.56(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7(CF3d);
-175.5(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7分钟
(ⅷ)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2-四氟-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2.06(3H,s);4.04(2H,q);约4.12(2H,d,J=23Hz);4.66(2H,ABq);6.9(2H,d);7.2-7.5(10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7(CF3,d,J=7Hz);
-175.4(1F,tq,J=7Hz和23Hz)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17分钟
(ⅸ)1,1,1,2-四氟-2-(4-三氟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4.2(2H,m);4.35(2H,ABq);6.8-7.7(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8.68分钟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乙酸基-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的制备方法。
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0.3克)、吡啶(1厘米3)、乙酸酐(10厘米3)和催化量的4-N,N-二甲氨基吡啶(约0.015克)在室温(约22℃)下混合,然后在回流温度下加热6小时。使混合物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再在回流温度下加热6小时。经气液色谱分析表明,有94%转变为产物。然后加水,以乙醚(5×50厘米3)萃取产物。合并的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使其浓缩。残余油状物用硅胶为载体的柱层析法纯化,以含12%(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乙酸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0.29克),为粘稠的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2.13(3H,s);4.0(2H,q);4.39(2H,宽峰s);4.51(2H,宽峰s);6.8-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8.0(3F,m);-132.9(1F,m)
红外(液膜)1760,1614,1592,1515,1492,1427,1370,1150-130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22分钟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甲氧基-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的制备方法。
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0.2克)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2厘米3)中的溶液于室温(约22℃)及氮气流下加入氢化钠(50%油分散剂0.1克,用正己烷洗涤除去油)在N,N-二甲基甲酰胺(2厘米3)的悬浮液内。搅拌20分钟后,分次加入甲基碘(0.1克)在N,N-二甲基甲酰胺(3厘米3)中的溶液。20分钟后,用气液色谱分析,未检验到有起始原料存在。将混合物小心地用水(30厘米3)稀释,然后加入固体氯化钠,使混合物和乙醚一起振摇。分离各层,再用三份乙醚萃取水层,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最后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为载体,经层析法纯化,以含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甲氧基-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0.2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3.34(3H,s);3.94(2H,ABq)与4.03(2H,q)重叠;4.52(2H,s);6.9-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4.4(CF3,s)
-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3分钟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的制备方法。
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苄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0.65克)和咪唑(0.612克)的溶液溶于无水乙腈(30厘米3),使该溶液冷到约0℃。滴入亚硫酰氯(1.21克),同时进行搅拌。对反应混合物加温到室温(约22℃),再搅拌3小时,用薄层层析法和气液色谱法分析反应混合物,未发现有开始的叔醇存在。将反应混合物用水骤冷,并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用乙醚萃取含水混合物四次,最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得到油状物。将产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用含6%(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得到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0.48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4.03(2H,q);4.06,4.22(2H,ABq);4.62(2H,ABq);6.8-7.55(B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3.7(CF3)
红外(液膜):1617,1590,1518,1492,1260,1220,1185cm-1气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0分钟。
实施例25
使用与上面实施例24所述的类似方法,从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2.28(3H,t);4.04(2H,q)与4.2(2H,q)重叠;4.73(2H,m);约6.9,7.6(4H,ABq)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73.7(CF3);
约-144.7(4F,m)
红外(液膜):1615,1517,1492,1290,1260,1185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8.32分钟。
(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2(2H,q);与4.02(1H,d)重叠;4.2(1H,d);4.57(1H,ABq);6.8-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6(CF3);
-132.4(1F,m)
(Ⅲ)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制备
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5(2H,q);4.2,4.35(2H,ABq);4.64(2H,s);6.7-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2分钟
(Ⅳ)从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3-氟-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5(3H,t);4.0-4.22(4H,m);4.62(2H,ABq);6.9-7.5(1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70分钟(注意,保留时间为11.99分钟的链烯在柱上有些分解)。
(Ⅴ)从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5(3H,t);4.02(1H,d);4.11(2H,q);4.2(1H,d);4.62(2H,ABq);6.9-7.4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7(CF3,s)-13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69分钟
(Ⅵ)从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烯(B)
在此情况下,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在硅胶载体上用含有1%(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将所得二种产物分离。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4.0,4.2(2H,ABq);4.55(2H,s);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s);
-132.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07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89(2H,s);6.9-7.5(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1.9(CF3,s)
-131.5(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42分钟。
(Ⅶ)从1,1,1-三氟-2-(4-氟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氟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在反应混合物中检验到有少量烯醇醚(类似于上面(Ⅵ)所分离的烯醇醚),但未经分离。用柱层析法,在硅胶载体上,用含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纯化主要产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2,4.20(2H,ABq);4.55(2H,ABq);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7(CF3,s);-112.5(1F,m);
-132.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08分钟。
(Ⅷ)从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烯(B)。
用制备性高压液相色谱法,在硅胶载体上,用含1%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为洗脱剂,将产物A和B分离。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09(2H,m);2.90(4H,m);4.05,4.22(2H,ABq);4.56(2H,ABq);6.95-7.5(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3(CF3,s)
-132.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18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08(2H,m);2.90(4H,m);4.88(2H,s);6.9-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2.2(CF3,s);-131.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42分钟
(Ⅸ)从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烯(B)。
将产物A与B分离的方法见上面(ⅷ)所述。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6(3H,t);1.64(2H,m);2.61(2H,t);4.05,4.20(2H,ABq);4.56(2H,ABq);6.9-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4(CF3,s);-132.5(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64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5(3H,t);1.64(2H,m);2.58(2H,m);4.9(2H,s);6.9-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2.0(CF3,s);-131.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5分钟
(Ⅹ)从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三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烯(B)。
将产物A和B分离的方法同上面(Ⅷ)所述。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28(9H,s);4.05,4.2(2H,ABq);4.55(2H,ABq);
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3(CF,s);-132.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8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28(9H,s);4.9(2H,s);6.9-7.4(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02分钟
(Ⅺ)从1,1,1-三氟-2-(4-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在反应混合物中,有少量烯醇醚(类似于上面(Ⅵ)所分离的烯醇醚)被检验出来,但未予未离,用以上(Ⅶ)所述的方法,将主要产物进行提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35(3H,s):约4.16(2H,ABq);4.6(2H,ABq);6.9-7.6(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81分钟。
(烯醇醚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为:10.00分钟)。
(Ⅻ)从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40(3H,s);
4.08,4.26(2H,ABq);4.48(2H,S);4.62(2H,ABq);6.9-7.7(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74分钟。
(ⅩⅢ)从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4-甲氧基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39(3H,S);4.06,4.24(2H,ABq);4.46(2H,S);4.61(2H,ABq);6.9-7.7(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75分钟
(ⅩⅣ)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2-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烯(B)。
分离产物A和B的方法见上面(Ⅷ)所述。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3,4.24(2H,ABq);4.56(2H,ABq);6.95-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73.5(CF3,s);-132.9(F,宽峰)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72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9(2H,s);6.9-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62.00(CF3,s);-132.0(F,宽峰)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13
(ⅩⅤ)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烯(B)。
分离产物A和B的方法见上面(Ⅷ)所述。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3,4.24(2H,ABq);4.61(2H,ABq);6.9-7.7(11H,m);7.66(2H,d)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73.6(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8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96(2H,s);6.9-7.5(14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s);-61.9(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26分钟。
(ⅩⅥ)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A)和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烯(B)。
产物A和B的分离方法见上面(Ⅷ)所述。
产物A: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6,4.26(2H,ABq);4.6(2H,ABq);6.9-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73.5(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81分钟。
产物B: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96(2H,s);6.9-7.5(14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61.9(CF3,s);-66.0(弱信号,是否由于E-同分异构体?)
(ⅩⅦ)从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82(3H,s);4.05,4.20(2H,ABq);4.56(2H,ABq);6.8-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3F,s);-132.5(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不能确定,因化合物在柱上分解。
(ⅩⅧ)从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82(3H,s);4.05,4.22(2H,ABq);4.64(2H,ABq);6.8-7.6(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7(CF3)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不能确定,化合物在柱上分解
(ⅩⅨ)从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2,4.2(2H,ABq);4.60(2H,ABq);
5.98(2H,s);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07分钟。
(ⅩⅩ)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3H,t);4.0-4.1(2H,q)与(1H,d)重叠;4.22(1H,d);4.63(2H,ABq);6.9-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93分钟
(ⅹⅹ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2(2H,q);与4.04(1H,d)重叠;4.20(1H,d);4.56(2H,ABq);6.8-7.5(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3F,S);-131.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3.43分钟
(ⅹⅹ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4.02(2H,q);与4.34(1H,d)重叠;4.22(1H,d);4.56(2H,S);6.8-7.6(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S);-132.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67分钟。
(ⅹⅹⅲ)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5-苄基-3-呋喃基甲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5-苄基-3-呋喃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95(2H,S);约4.05(2H,q);与(1H,d)重叠;4.20(1H,d);4.45(2H,ABq);6.0(1H,S);6.86(2H,m);约7.25(6H,m);7.56(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8(CF3,S)
(ⅹⅹⅳ)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2.15(3H,S);4.04(2H,q);4.14,4.3(2H,ABq);4.7(2H,ABq);6.87(2H,d);7.2-7.6(10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7(CF,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08分钟
(ⅹⅹⅴ)从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4,4.20(2H,d);4.61(2H,ABq);5.98(2H,S);6.77(1H,d);6.9-7.4(10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3.07分钟
(ⅹⅹⅵ)从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16(1H,d);4.36(1H,d);4.61(2H,S);6.7-7.8(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73.5(CF3,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60分钟。
(ⅹⅹⅶ)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4-氟苄氧基)丙-2-醇制备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3.9-4.2(6H,m);4.6(2H,q);6.8-7.6(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73.6(3F);-119.5(1F)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的制备方法。
取少许α,α′-偶氮异丁腈(AIBN)结晶加到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0.36克)在甲苯(15厘米3)的溶液中,将混合物放在冰浴中冷却,同时加入三正丁基氢化锡(0.25厘米3),将反应混合物在氮气流下,以回流温度加热1.5小时,这时用气液色谱法分析,没有发现开始的含氯化合物的痕迹。将混合物冷却,倒入水(50厘米3)中,用乙醚萃取(4×30厘米3)。将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之后残余的油状物用柱层析纯化,用硅胶为载体,以含6%(容积)乙醚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0.3克),为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3.55(1H,q);3.8(1H,m);3.95(1H,m);4.0(2H,q);4.46(ABq,2H);6.87-7.4(13H,m)
红外(液膜):1617,1590,1520,1490,1260,1220,1170,1126,70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15分钟。
实施例27
使用与上面实施例26所述的相似方法,从适当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4-甲基-2,3,5,6-四氟苄氧基)丙烷。产物的熔点为77-78℃,为白色的固体结晶。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2.26(3H,t);约3.52(1H,m);3.8(1H,m);4.02(2H,q)与约4.0(1H,m)重叠;4.58(2H,S);约6.85,7.2(4H,ABq)
红外:1615,1516,1490,1290,1260,1186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7.30分钟。
(ⅱ)从1,1,1-三氟-2-氯-2-(3-氟-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4(3H,t);3.52(1H,m);3.77(1H,t);3.92(1H,dd);4.1(2H,q);4.45(2H,ABq);6.8-7.3(11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0分钟。
(ⅲ)从1,1,1-三氟-2-氯-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3-氟-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4(3H,t);3.5(1H,m);3.76(1H,dd);3.9(1H,dd);4.08(2H,q);4.46(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5(3F,d);-134.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1分钟。
(ⅳ)从1,1,1-三氟-2-氯-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5(1H,m);3.76(1H,t);3.9(1H,dd);4.2(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2(CF3,d);-132.6(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45分钟
(ⅴ)从1,1,1-三氟-2-氯-2-(4-氟苄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氟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8(1H,m);3.78(1H,t);3.9(1H,dd);4.40(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68.4(CF3,d);-114.1(1F,m);-132.7(1F,m)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31分钟
(ⅵ)从1,1,1-三氟-2-氯-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1,2-二氢化茚-5-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07(2H,m);2.86(4H,m);3.55(1H,m);3.78(1H,t);3.95(1H,dd);4.44(2H,ABq);6.9-7.4(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1(CF3,d);-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37分钟
(ⅶ)从1,1,1-三氟-2-氯-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正丙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95(3H,t);1.62(2H,m);2.58(2H,t);3.55(1H,m);3.8(1H,t);3.96(1H,dd);4.4(2H,ABq);6.9-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1(CF3,d);-132.8(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84分钟。
(ⅷ)从1,1,1-三氟-2-氯-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叔丁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24(9H,S);3.5(1H,m);3.71(1H,dd);3.9(1H,dd);4.36(2H,ABq);6.8-7.3(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1(CF3,d);-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1分钟。
(ⅸ)从1,1,1-三氟-2-氯-2-(4-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32(3H,S);3.58(1H,m);3.81(1H,m);3.97(1H,m);4.48(2H,ABq);6.9-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85分钟。
(ⅹ)从1,1,1-三氟-2-氯-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4-氯苯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39(3H,S);3.64(1H,m);3.82(1H,t);4.0(1H,dd);4.43(2H,S);与4.45(2H,ABq)重叠;6.8-7.4(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10分钟。
(ⅹⅰ)从1,1,1-三氟-2-氯-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甲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38(3H,S);3.64(1H,m);3.82(1H,t);4.0(1H,dd);4.44(2H,S);与4.46(2H,ABq)重叠;6.9-7.4(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09分钟
(ⅹⅱ)从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4(1H,m);3.8(1H,t);3.95(1H,dd);4.4(2H,ABq);6.9-7.4(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03分钟
(ⅹⅲ)从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5(1H,m);3.82(1H,t);3.98(1H,dd);4.5(2H,ABq);6.8-7.4(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17分钟
(ⅹⅳ)从1,1,1-三氟-2-氯-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5(1H,m);3.82(1H,t);3.95(1H,dd);4.48(2H,ABq);6.9-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58.3(CF3O,S);-68.2(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24分钟
(ⅹⅴ)从1,1,1-三氟-2-氯-(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6(1H,m);3.8(3H,S);与(1H,m)重叠;3.95(1H,m);4.42(2H,ABq);6.8-7.4(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5(CF3,d);
-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76分钟
(ⅹⅵ)从1,1,1-三氟-2-氯-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甲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8(1H,m);3.80(3H,s)与(1H,m)重叠;3.96(1H,m);4.48(2H,ABq);6.8-7.4(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84分钟
(ⅹⅶ)从1,1,1-三氟-2-氯-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2(1H,m);3.77(1H,t);3.95(1H,dd);4.48(2H,ABq);5.95(2H,s);6.7-7.4(12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20分钟
(ⅹⅷ)从1,1,1-三氟-2-氯-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3,4-亚甲基二氧代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5(1H,m);3.77(1H,t);3.94(1H,dd);4.48(2H,ABq);5.95(2H,s);6.75-7.4(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16分钟
(ⅹⅸ)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56(1H,m);3.80(1H,t);3.9-4.1(2H,q)与(1H,dd)重叠;4.48(2H,ABq);6.8-7.4
(12,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2分钟
(ⅹⅹ)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6(1H,m);3.88(1H,dd);约4.02(3H,m);4.52(2H,s);6.7-7.7(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3(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28分钟
(ⅹⅹⅰ)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氯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3.56(1H,m);
3.78(1H,t);3.95(1H,dd)与4.02重叠;4.4(2H,ABq);6.8-7.3(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132.4(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1分钟。
(ⅹⅹⅱ)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0(3H,t);约3.55(1H,m);3.78(1H,t);3.94(1H,dd);与4.0(2H,q)重叠;4.4(2H,ABq);6.8-7.45(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132.3(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47分钟。
(ⅹⅹⅲ)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2-甲基-3-苯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2.06(3H,s);3.6(1H,m);3.88(1H,t);3.95-4.1(2H,q)与(1H,m)重叠;4.55(2H,ABq);6.86(2H,d);7.2-7.5(10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5(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39分钟
(ⅹⅹⅳ)从1,1,1-三氟-2-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三氟甲氧基苯基)-3-(6-苯氧基-2-吡啶基甲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66(1H,m);3.9(1H,dd);4.06(1H,dd);4.48(2H,ABq);6.7-7.65(12
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8.89分钟
(ⅹⅹⅴ)从1,1,1-三氟-2-氯-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4-氟苄氧基)丙烷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3.5(1H,m);3.75(1H,dd);4.0(5H,m);4.4(2H,q);6.8-7.3(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5(3F,d);-119.89(1F,q)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9.98分钟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的步骤。
步骤1:制备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3-氯丙-2-醇。
将乙氧基苯(67克)、氯代五氟丙酮(100克)和氯化铝(7克)的混合物在-78℃加到哈氏合金(Hastalloy)槽中,将槽封闭并加热到120℃保持8小时。在冷却和排空后,残留物溶于氯仿,并通过硅胶过滤。在蒸去溶剂后,残留的固体从正己烷中结晶,得到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3-氯-丙-2-醇(几批共70克),熔点为84-86℃。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t,3H);3.44(s,1H);4.07(q,2H);6.95,7.8(m,2H)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2.4(q,2F);-76(t,CF3)
步骤2:制备1,1,1,3,3-五氟-2,3-二氯-2-(4-乙氧基苯基)丙烷。
将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3-氯丙-2醇(28克)、亚硫酰氯(45厘米3)和吡啶(3厘米3)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4小时,用甲苯稀释并在减压下蒸去挥发性成分。将残留的油状物溶于氯仿中,用水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1,1,1,3,3-五氯-2,3-二氯-2-(4-乙氧基苯基)丙烷(2.95克),为残留的油状物。
红外(液膜):1616,1516,1305,1180-1270,1050,924,825,736,701cm-1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t,3H);4.06(q,2H);6.9,7.72(m,4H)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2(t,3F∶JFFJ=12Hz)
-56.8(dd,2F∶JFFJ=12Hz和170Hz)
步骤3:制备1,1,1,3,3-五氟-2,3-二氯-2-(4-乙氧基苯基)丙-2-烯。
将1,1,1,3,3-五氟-2,3-二氯-2-(4-乙氧基苯基)丙烷(29.5克)的甲醇(40厘米3)溶液滴入由锌粉(9.1克)、氯化锌(0.45克)和甲醇(80厘米3)组成的悬浮液中,同时使温度保持在35℃。当全部加完后,在室温(约23℃)下搅拌2小时,在用水稀释并滤去锌后,用氯仿萃取该混合物,用水洗涤萃取液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用蒸发除去溶剂,得到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丙-2-烯(19.0克),为流动性液体。
红外(液膜):1735,1617,1520,1360,1295,1250,1180,1130,1075,950cm-1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t,3H);4.05(q,2H);6.9,7.25(m,4H,AB系统)。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0.1(dd,3F,J=25和10.5Hz)
-76.86(dq,1F,J=25和15Hz)
-78.60(dt,1F,J=12.5和10.5Hz)
步骤4:制备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3-乙氧基丙烷和1,1,1,3-四氟-2-(4-乙氧基苯基)-3-乙氧基丙-2-烯的(Z)型和(E)型异构体的混合物。
由金属钠(1.74克)溶于乙醇(100厘米3)得到的乙醇钠溶液在10℃下滴入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丙-2-烯(19克)的乙醇(100厘米3)溶液中,并且边搅拌边滴入。然后,使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1小时。将混合物用水冷却,并用浓盐酸(15厘米3)酸化,用氯仿萃取,将萃取液用水洗涤二次,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去溶剂而使萃取液浓缩,得到一种流动性油状物(19.7克)。气液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这是一种混合物,它包括1,1,1,3,3-五氟-2-(4-乙氧基苯基)-3-乙氧基丙烷(16%(重量)),(Z)-1,1,1,3-四氟-2-(4-乙氧基苯基)-3-乙氧基丙-2-烯(61%(重量))和(E)-1,1,1,3-四氟-2-(4-乙氧基苯基)-3-乙氧基丙-2-烯(16%(重量))。该混合物无需进一步提纯即可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5: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
由上一步骤得到的混合物(19克)和冰醋酸(75厘米3)和盐酸(58%,(重量/体积)18克)在回流温度下加热24小时,冷却后,混合物用水稀释并用氯仿萃取。用水洗涤萃取液三次。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将溶剂蒸发而使萃取液浓缩,得到油状物(18.1克),将它重新溶于氯仿,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用盐酸酸化该水溶液,并用氯仿萃取。该氯仿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去溶剂使其浓缩,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7.5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39(t,3H);3.95(q,2H);4.20(q,1H);6.8,7.2(m,4H);8.65(宽峰s,1H)
用碳酸氢钠萃取后残余的氯仿相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用蒸发法除去溶剂使其浓缩,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乙酯,通过在0.2毫米汞柱下(外温为80-100℃)在Kugelrohr装置中进行蒸馏而纯化。
步骤6: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乙酯
在回流温度下,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6.5克)。乙醇(100厘米3)和浓盐酸(2.0厘米3)组成的混合物加热5小时,以后在减压下,通过蒸发将多余的乙醇除去。残余物在水和氯仿之间进行分配,并将氯仿层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用蒸发方法除去溶剂使其浓缩,得出油状物(6.7克),在0.2毫米汞柱下(外温100-120℃),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进一步提纯,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乙酯(5.6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25(t,3H);1.41(t,3H);3.9-4.4(m,
5H);6.9,7.35(m,4H)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53(d,3F,JHF=8.37Hz)
步骤7: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
在氮气流下,于-70℃将氢化二异丁基铝(30厘米3,1摩尔浓度正己烷溶液)滴入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酸乙酯(4.1克)的甲苯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再搅拌该混合物1小时。在用稀盐酸将其骤冷后,分离有机相,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使其浓缩,得到油状物,用Kugelrohr装置(外温110-130℃)在0.2毫米汞柱下蒸馏纯化,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为无色油状物(2克)。
红外(液膜):3400(宽峰),1620,1520,1310,1255,1166,1120,1050cm-1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丙-3-醇的步骤。
步骤1:制备1,1,1,3,3-五氟-2-(4-氯苯基)-3-氯丙-2-醇。
将氯苯(31克)、氯代五氟丙酮(50克)和氯化铝(3克)放入一煮解槽内,并在一蒸压锅中于120℃加热8小时,当冷却和放气取出后,将粗的混合物倒入冰水中,并用氯仿萃取,用水洗涤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去溶剂,剩下黑色油状物(45克)。经气液色谱法分析表明有二个主要成分,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77分钟(56%)和10.71分钟(32%)。在0.1毫米汞柱下,外温为100-120℃,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除去挥发性物质,得到无色油状物22.4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7.0-7.4(4H,ABq)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2.3(2F,m);-73.8(3F,t)
步骤2:制备1,1,1,3,3-五氟-2,3-二氯-2-(4-氯苯基)丙烷
从1,1,1,3,3-五氟-2-(4-氯苯基)-3-氯丙-2-醇,按以上实施例28步骤2描述的方法制备。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95分钟
步骤3,4,5和6: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丙酸乙酯和1,1,1-三氟-2-(2,4-二氯苯基)丙酸乙酯
这些步骤按上面实施例28步骤3-6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在第6步骤终了时,反应混合物中有三个主要反应产物:
产物A:1,1,1-三氟-2-(4-氯苯基)丙酸乙酯(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59分钟-50%)
产物B:2(4-氯苯基)乙酸乙酯(气液色谱保留时间:3.05分钟-30%)
产物C:1,1,1-三氟-2-(2,4-二氯苯基)丙酸乙酯(气液色谱保留时间:3.28分钟-10%)
产物A和C用制备性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用含4%(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洗脱剂。
产物A: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18(3H,t);3.9-4.2(3H,m);7.04(4H,s)
产物C: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25(3H,t);4.1-4.3(2H,m);5.03(1H,q);7.2-7.6(3H,m)
步骤7: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丙-3-醇
从1,1,1-三氟-2-(4-氯苯基)丙酸乙酯,按上面实施例28步骤7所描述的方法制备。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12分钟。
实施例30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2,4-二氯苯基)丙-3-醇的制备。
从1,1,1-三氟-2-(2,4-二氯苯基)丙酸乙酯,按以上实施例28步骤7所描述的方法制备,起始原料本身是从以上实施例29步骤6分离出来的产物C。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99分钟
实施例31
本实施例说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的制备。
将醚合三氟化硼(0.12厘米3)的四氢呋喃(2厘米3)溶液在氮气流下加到1摩尔甲硼烷-二甲硫复络合物的四氢呋喃(1厘米3)溶液中。通过外部冷却,将混合物冷到0℃,加入1,1,1-三氟-2-(4-乙氧苯基)氧化丙-2-烯(0.1克)的四氢呋喃(1厘米3)溶液,边加边搅拌。使混合物温热到室温(约22℃),并搅拌过夜。然后混合物在饱和碳酸钾溶液(6厘米3)和乙醚(10厘米3)之间进行分配。将水层分出,并用乙醚(10厘米3)萃取二次。将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0.09克)。该油用柱层析法在硅胶载体上纯化,用含30%乙醚的正己烷洗脱,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0.05克),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1.6(1H,宽峰s);3.5(1H,m);4.0(2H,q)与(2H,m)重叠;
7.0(2H,d);7.2(2H,d)
红外(液膜):3400(宽峰),1620,1520,1310,1255,1166,1120,1050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6.06分钟(在50℃-280℃之间进行)
实施例32
本实施例说明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的方法。
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0.4克)、3-苯氧基苄基溴(0.45克)、硫酸氢四正丁铵(0.05克)和氢氧化钠水溶液(40%(重量/体积),5.0厘米3)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6小时后,混合物在水与乙醚之间进行分配。分离乙醚相,用水洗涤二次,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除去溶剂使其浓缩。残余油状物(0.75克)用层析法在硅胶柱上进行纯化,以己烷(23份容积)和乙酸乙酯(2份容积)的混合物洗脱,得到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0.21克),为粘性油状物。
红外(液膜):1617,1590,1520,1490,1448,1260,1220,1170,1126,1076,1050,700cm-1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3H,t);
3.55(1H,q);3.8(1H,m);3.95(1H,m);4.0(2H,q);4.46(ABq,2H);6.8-7.4(13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3(3F,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15分钟
实施例33
用类似于以上实施例32所述的方法,从适宜起始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和3-(4-溴苯氧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溴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关于3-(4-溴苯氧基)苄基溴的制备,在实施例34中将叙述。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3H,t);3.4-4.1(5H,m);4.47(2H,s);4.8-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2.53分钟
(ⅱ)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和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2,4-二氟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关于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溴的制备,将在实施例35中叙述。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1(3H,t);3.56(1H,m);3.8(1H,t);3.98(1H,dd);4.03(2H,q);4.47(2H,ABq);6.8-7.3(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115.4(1F,m);-126.1(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65分钟
(ⅲ)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和3-(4-氟苯基氨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4-氟苯基氨基)苄氧基〕丙烷。
关于3-(4-氟苯基氨基)苄基溴的制备见实施例36。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0(3H,t);3.56(1H,m);3.80(1H,m);3.99(3H,m);4.44(2H,ABq);5.52(1H,宽峰s);6.7-7.3(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CF3,d);
-122.0(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92分钟
(ⅳ)从1,1,1-三氟-2-(4-氯苯基)丙-3-醇和3-苯氧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氯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在此情况下,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纯化,用含20%容积二氯甲烷的正己烷洗脱。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57(1H,m);3.8(1H,t);3.95(1H,dd);4.45(2H,ABq);6.8-7.4(13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40分钟
(ⅴ)从1,1,1-三氟-2-(2,4-二氯苯基)丙-3-醇和3-苯氧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2,4-二氯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7-4.0(2H,m);4.3-4.5(3H,m);6.8-7.5(12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0.97分钟
(ⅵ)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和3-苄基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苄基苄氧基)丙烷。
关于3-苄基苄基溴的制备见实施例37所述。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3H,t);3.55(1H,m);3.78(1H,m);3.9-4.1(5H,m);4.45(2H,d);6.85(2H,d);7.0-7.4(11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5(CF3,d)
(ⅶ)从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丙-3-醇和3-苯氧基-4-氟苄基溴制备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4-氟苄氧基)丙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2(t,3H);3.55(m,1H);3.78(m,1H);3.95(m,1H);4.0(q,2H);4.43(ABq,2H);6.8-7.4(m,12H)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68.43(d,3F,JHF=8.38Hz);
-132.7(m,1F)
红外(液膜):1616,1595,1518,1486,1253,1216,1170,1135cm-1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11.04分钟
实施例34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4-溴苯氧基)苄基溴的步骤。
步骤1:3-(4-溴苯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由3-苯氧基苯由醛通过一般的溴化反应制备的。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6.8-7.7(8H,m);10.0(1H,s)
步骤2:3-(4-溴苯氧基)苄醇的制备。
该化合物由3-(4-溴苯氧基)苯甲醛通过一般的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的。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95(1H,宽峰t-用D2O振摇时消失;4.7(2H,宽峰d,用D2O振摇时信号减弱成直线);6.8-7.6(8H,m)
步骤3:3-(4-溴苯氧基)苄基溴的制备。
该化合物由3-(4-溴苯氧基)苄醇与三溴化磷通过一般的反应制备。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43(2H,s);6.8-7.5(8H,m)
实施例35
下面实施例说明制备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溴的步骤:
步骤1:2-〔3-(2,4-二氟苯氧基)苯基〕-1,3-二氧戊环:
将2,4-二氟苯酚(10克)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30厘米3)中的溶液,于15分钟内滴入氢化钠(2.2克,从50%油分散体(4.4克)中,用沸程为60-80℃的无水石油醚洗涤而制得)和N,N-二甲基甲酰胺(20厘米3)组成的混悬液中,滴入操作是在氯气流下于0℃进行的。在0℃进一步搅拌10分钟后,在0℃下,于5分钟内,将2-(3-溴苯基)-1,3-二氧戊环(17.6克,由3-溴苯甲醛和1,2-亚乙基二醇反应制备)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20厘米3)中的溶液加入。加入催化量的无水氯化亚铜,并且反应混合物在100℃下加热28小时,混合物冷却,加入水中,并用乙醚萃取。将醚层先用氯化钠溶液洗涤,再用2摩尔,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2-〔3-(2,4-二氟苯氧基)苄基〕-1,3-二氧戊环(8.5克),为油状物,它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3.95(4H,m);5.65(1H,s);6.6-7.5(7H,m)
步骤2:3-(2,4-二氧苯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将浓硫酸(0.18克)加入2-〔3-(2,4-二氟苯氧基)苯基〕-1,3-二氧戊环的丙酮(200厘米3)溶液中。将搅拌着的混合物在55℃加热5小时冷却后,在减压下将溶剂蒸发,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残留物。含水混合物在乙醚和水之间进行分配。将醚层分离,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3-(2,4-二氟苯氧基)苯甲醛(6.4克),为油状物。经气液色谱法分析,产物纯度为85%,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6.8-8.0(7H,m);9.95(1H,s)
步骤3:3-(2,4-二氟苯氧基)苄醇的制备
将氢氧化钠溶液(2摩尔0.5厘米3)加入3-(2,4-二氟苯氧基)苯甲醛(2克)的甲醇(20厘米3)溶液中,将该混合物冷到0℃,加入硼氢化钠(0.5克),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30分钟后,加水,加入稀盐酸使混合物酸化到pH4。用乙醚(5×50厘米3)萃取该混合物。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残余物用柱层析法纯化,以硅胶为载体,用含2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作洗脱剂,得到3-(2,4-二氟苯氧基)苄醇,为无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1H,t);4.65(2H,d);6.8-7.4(7H,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5.29分钟
步骤4: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溴的制备
将3-(2,4-二氟苯氧基)苄醇(1.0克)和三苯膦(1.15克)溶于无水二氯甲烷(总共用40厘米3)中,并在一冰/盐浴中使溶液冷到-10℃。将1,2-二溴四氯乙烷(1.5克)的二氯甲烷溶液和三乙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从各自的滴液漏斗同时加入,并保持温度在0℃以下。30分钟后使反应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将混合物倒入冰水(70厘米3)中,5分钟后分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2×40厘米3)萃取,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去溶剂。残余物经气液色谱法分析表明:主要组分为氧化三苯膦(75%)。主要产物(20%)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为5.65分钟,次要组分(2-3%)的气液色谱保留时间为4.99分钟。以硅胶为载体,用含(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为洗脱剂进行层析分离,得到含有71%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溴的主要产品部分(0.36克),和29%的次要组分。次要组分由气液色谱-质谱鉴定为3-(2,4-二氟苯氧基)苄基氯。该混合物无需再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43(CH2-Br,s);和4.55(CH2-Cl,s)其比例为26∶10;6.8-7.3(7H,m)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4-氟苯基氨基)苄基溴的步骤:
步骤1:制备3-(4氟苯基氨基)苯甲酸甲酯。
在室温下混合4-氟苯胺(88克)、3-碘苯甲酸(40克)、碳酸钾(24克),氯化亚铜(2克)和铜粉(4.5克,制备法见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Ⅱ卷,446页),然后,加热到180℃保持3小时,再使其冷却过夜,将混合物用含有碳酸钾(5克)的水(75厘米3)稀释,然后用蒸汽蒸馏以除去多余的苯胺(在65分钟内收集大约1升馏出物),将残余物和活性炭一起煮沸5分钟,然后冷却并用硅藻土过滤。用稀碳酸钾溶液洗涤硅藻土。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到pH2,将分离出的粘性固体溶于乙醚中。分离各层,水层用乙醚洗涤二次,合併的有机层用水洗涤二次,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深蓝色油状物(32克)。将该油溶于甲醇(133厘米3),并且小心地加入浓硫酸(7厘米3)。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90分钟,然后冷却并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并且分离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后,将残留油通过硅胶柱纯化,用二氯甲烷洗脱,产物从二氯甲烷-石油醚(沸程60-80℃)混合物中结晶,得到3-(4-氟苯基氨基)苯甲酸甲酯(14克),为大片状。从母液中另外又得到12克较纯的产品。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9(3H,s);6.9-7.8(9H,m).
步骤2:制备3-(4-氟苯基氨基)苄醇
将酯(4.85克)加到硼氢化锂(1克)和四氢呋喃(25厘米3)中。将该混合物加热回流1小时,用薄层层析法分析,没有起始原料的痕迹存在。加入水和二氯甲烷,并将该混合物倒进水中。将各层分离,并用另一份二氯甲烷萃取水层。用水洗涤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油状物,该油状物经刮擦结晶(4.7克),从二氯甲烷和石油醚(沸程为60-80℃)的混合物中结晶,得到3-(4-氟苯基氨基)苄醇(4.1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60(2H,s);6.8-7.4(10H,m)
步骤3:制备3-(4-氟苯基氨基)苄基溴
将3-(4-氟苯基氨基)苄醇(1.0克)溶于甲苯(10厘米3)中。将三溴化磷(0.42克)的甲苯(10厘米3)溶液滴入。几分钟后,将吡啶(0.36克)的甲苯溶液滴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这时用薄层层析鉴定应无起始原料。
将混合物倒入水中,用氯仿萃取产物。用水洗涤合併的有机萃取液,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在减压下蒸去溶剂,留下粘稠的油状物(1.1克)。通过一短的硅胶柱进行纯化,并用含2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3-(4-氟苯基氨基)苄基溴(0.2克)。该产物经鉴定表明(在硅胶板上比移值rf.为0.8,用含30%(容积)乙酸乙酯的己烷作为洗脱剂)含有少量的杂质,但无需进一步提纯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主要的峰在4.43(2H,s);6.8-7.3(8H,m)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苄基苄基溴的步骤
步骤1:制备2-(3-苄基苄基)-1,3-二氧戊环
该化合物可用类似于Minato等在Tetrahedron Let-ters,21,845,1980所报道的方法制备。
在氮气流下,将苄基溴(25.69克)加到活性锌粉(19.48克)和四氢呋喃(180厘米3)组成的悬浮液中。将混合物声波处理1小时,然后再静置1小时。将溶液从不溶的残余物(在氮气氛下)小心地析到第二个反应器中,加入2-(3-溴苯基)-1,3-二氧戊环(10克)、钯(pd°)四三苯膦〔Palladium(pd°)terakis triphenylphosphine〕(0.2克)和四氢呋喃(50厘米3)的混合物。将搅拌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5小时,这时反应混合物通过气液色谱法分析,未见有主要原料的痕迹。将混合物冷却,加到乙醚中,用氯化铵溶液、水、和盐水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将溶剂蒸发除去,得到黄色油状产物,用柱层析法在硅胶载体上纯化,用含有(10%)容积(逐渐增到20%(容积))乙醚的石油醚(沸程为60-80℃)进行洗脱,得到2-(3-苄基苄基)-1,3-二氧戊环(8.2克),它立即被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2:制备3-苄基苯甲醛
将2-(3-苄基苄基)-1,3-二氧戊环(8.2克)、丙酮(100厘米3)、水(10厘米3)和浓硫酸(20滴)的混合物搅拌过夜。然后将它加到乙醚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碳酸氢钠溶液、水和盐水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3-苄基苯甲醛(6.5克),无需再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2H,s);7.1-8.0(9H,m);10.0(1H,s)
红外(液膜):1700cm-1(C=O)
步骤3:制备3-苄基苄醇
3-苄基苯甲醛(5.5克)溶于甲醇(75厘米3)中,并冷到0℃。每次逐渐少量地加入硼氢化钠(1.29克),并继续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倒入水和乙醚的混合液中,用水和盐水洗涤所得的醚溶液,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3-苄基苄醇,是淡黄色油状物(5.2克)。该产物无需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8(1H,宽峰s);4.0(2H,s);
4.6(2H,s);7.1-7.4(9H,m)
红外(液膜):3350Cm-1(OH)
步骤4:制备3-苄基苄基溴
将3-苄基苄醇(1.98克)的乙醚(60厘米3)溶液在冰浴中冷却,加入1,1,2,2-四氯-1,2-二溴乙烷(3.9克)。当加完后,再将三苯膦(3.14克)加到冷却的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0分钟,然后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将所得的黄色油状物用柱层析法纯化,以硅胶为载体,用含10%(容积)乙醚的石油醚(沸程为60°-80℃)为洗脱剂,得到3-苄基苄基溴(2.62克)。
60MHz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95(2H,s);4.45(2H,s);7.25(9H,s)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4-溴苯氧基)-4-氟苄醇的步骤。
步骤1:制备3-(4-溴苯氧基)-4-氟苯甲醛
将3-苯氧基-4-氟苯甲醛(2.16克)、溴(1.6克)和无水二氯甲烷(20厘米3)混合,并在室温(约22℃)下搅拌2天。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氯仿萃取。将有机层合併,用饱和焦亚硫酸钠溶液洗涤一次,用水洗涤二次,然后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油状物(3.5克)。产物在硅胶载体上进行层析纯化,用含5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3-(4-溴苯氧基)-4-氟苯甲醛(0.65克)为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6.9(2H,m);7.3-7.7(5H,m);9.9(1H,s)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120.8(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6.87分钟
步骤2:制备3-(4-溴苯氧基)-4-氟苄醇。
该化合物是应用硼氢化钠,按一般的还原法,从3-(4-溴苯氧基)-4-氟苄醇制备的。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约1.7(1H,宽峰s);4.62(2H,宽峰s);6.8-7.5(7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7.7分钟
实施例39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4-氯苯氧基)-4-氟苄醇的步骤。
步骤1:将3-苯氧基-4-氟苯甲醛(5克)溶于含氯(4.25克)的四氯化碳(50厘米3)中,在室温下搅拌该混合物48小时。倒入水中后,该混合物用氯仿萃取。用水洗涤合併的萃取液,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油状物(5.5克)。该油状物以硅胶为载体的高压液相色谱法纯化,用含10%(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3-(4-氯苯氧基)-4-氟苯甲醛(1.8克),为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6.95(1H,m);约7.35(4H,m);7.54(1H,dd);7.7(1H,ddd);9.9(1H,s)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6.25分钟
步骤2:制备3-(4-氯苯氧基)-4-氟苄醇
将3-(4-氯苯氧基)-4-氟苯甲醛(1.8克)溶于甲醇(10厘米3)中并冷却到10℃。将硼氢化钠(0.3克)在水(3厘米3)和2摩尔氢氧化钠溶液(0.4厘米3)的混合物中的溶液滴入,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然后用稀硫酸酸化并用氯仿萃取。用水洗涤合併的有机萃取液,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粘稠的油状物(1.8克)。该油状物在硅胶载体上用层析法纯化,以含2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3-(4-氯苯氧基)-4-氟苄醇为白色固体(1.45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1H,宽峰t);4.6(2H,宽峰d);6.8-7.4(7H,m)
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相对于CFCl3):
-132.7(1F,m)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7.10分钟
实施例40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3-苄基-4-氟苄醇的步骤。
步骤1:制备3-溴-4-氟苯甲醛
将4-氟苯甲醛(49.6克)的二氯甲烷(20厘米3)溶液加入粉状三氯化铝(90.4克)和无水二氯甲烷(100厘米3)组成的冷却的(0℃)悬浮液中。加入溴(70.4克),将该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16小时。冷却后,将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倒入冰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用饱和,焦亚硫酸钠溶液,水和盐水洗涤合併的有机层,然后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暗红色油状物,用4英寸维格罗(Vigreux)分馏柱,在减压下蒸馏,得到3-溴-4-氟苯甲醛(45.7克),沸点为85-108℃/8毫米汞柱,为油状物。
步骤2:制备2-(3-溴-4-氟苯基)-1,3-二氧戊环。
将3-溴-4-氟苯甲醛(45.7克)、1,2-亚乙基二醇(27.93克),对甲苯磺酸(0.225克)和无水甲苯(110厘米3)的混合物,在带有迪安-斯达克捕集器(Dean and Stark trap)下加热回流。经4.5小时以后,大约有12厘米3的水收集于捕集器内,反应混合物经气液色谱分析表明,没有起始原料的醛存在。将混合物冷却,倒入乙醚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盐水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将其在减压下蒸馏,得到2-(3-溴-4-氟苯基)-1,-二氧戊环(43.56克),沸点为68-106℃/0.004毫米汞柱。
90MHz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1(4H,m);5.8(1H,s);7.0-7.7(3H,m)
步骤3:制备2-(3-苄基-4-氟苯基)-1,3-二氧戊环
该化合物可按类似于Minato等人在Tetrahedron Letters,21,845,1980报道的方法制备。
在氮气流下,将苄基溴(2.77克)一次加入活性锌粉(2.1克)和无水四氢呋喃(20厘米3)的悬浮液中。将该反应混合物用声波处理2小时,使静置30分钟,在氮气流下小心地过滤。然后将过滤液在氮气流下加到2-(3-溴-4-氟苯基)-1,3-二氧戊环(1g)、钯(pd°)四三苯膦和四氢呋喃(10厘米3)所组成的混合物中。将搅拌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加热48小时,这时经气液色谱分析,未见有起始原料存在。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并倒进乙醚中。将有机层分离,用氯化铵溶液、水、盐水洗涤,然后经无水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将其在硅胶载体上经柱层析纯化,用含乙醚(逐渐从10%增加到20%(容积))的石油醚(沸程为40-60℃)作为洗脱剂,得到2-(3-苄基-4-氟苯基)-1,3-二氧戊环(0.7克)。该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60HM2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0(6H,m);5.7(1H,s);6.8-7.5(8H,m)
步骤4:制备3-苄基-4-氟苯甲醛
将2-(3-苄基-4-氟苯基)-1,3-二氧戊环(0.7克)、丙酮(10厘米3)水(1厘米3)和浓硫酸(5滴)的混合物搅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倒入乙醚中,用碳酸氢钠溶液、水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3-苄基-4-氟苯甲醛(0.59克),它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4.10(2H,s);7.20(6H,m);7.75(2H,m);9.90(1H,s)
红外(液膜):1700cm-1(C=O)
步骤5:制备3-苄基-4-氟苄醇
将3-苄基-4-氟苯甲醛(5克)的甲醇(75厘米3)溶液冷却到0℃。分次加入硼氢化钠(1.34克),然后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倒入水和乙醚的混合物中,然后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用水和盐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该油状物通过在Kugelrohr装置中蒸馏纯化,得到3-苄基-4-氟苄醇(4.0克)。
沸点:120℃/0.02毫米汞柱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
1.7(1H宽峰s);4.0(2H,s);4.6(2H,s);7.0-7.3(8H,m)
红外(液膜):
3600-3100cm-1(OH)
实施例41
本实施例说明4-溴苄基甲基醚的制备方法。
在氮气流下,将4-溴苄醇(1.87克)在10分钟内加到由氢化钠(0.24克,直接使用0.48克50%油分散剂的形式)和N,N-二甲基甲酰胺(10厘米3)组成的悬浮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当放氢停止后(20分钟),加入甲基碘(1.42克),并将反应混合物再搅拌10分钟。混合物倒入水中,将有机层分离。用乙醚萃取水层。将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通过在减压下蒸发使其浓缩。将残余物(粗制品)在硅胶载体上经柱层析纯化,用含12.5%(容积)乙酸乙酯的正己烷洗脱,得到4-溴苄基甲基醚(1.6克)。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3.44(3H,s);4.46(2H,s);约7.3(4H,ABq)
气液色谱保留时间:2.00分钟。
实施例42
本实施例说明制备4-溴-2-氟苯乙醚的步骤。
步骤1:制备4-溴-2-氟苯酚
将溴(140.6克)的二硫化碳(50厘米3)溶液,在3小时内加到2-氟苯酚(89.68克)的二硫化碳(150厘米3)溶液中,边加入边搅拌,用外部冷却使温度始终保持在约10℃。使反应混合物在室温(约20℃)下静置18小时,然后倒入焦亚硫酸钠(100厘米3)的水溶液中。分离有机层,用碳酸氢钠水溶液(2×100厘米3)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通过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油状物。在减压下,用蒸馏法将其纯化,可得两个馏分,用氯液色谱分析表明,每一馏分都含有97%的4-溴-2-氟苯酚
馏分1(89.3克),沸程为85-86℃(在约15毫米汞柱)。
馏分2(47.5克):沸程为86-87℃(在约15毫米汞柱)
这二个馏分用气液色谱进一步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含有1%和1.5%二溴化的物质。
1H核磁共振δ(ppm)5.3(1H,宽峰s);6.9(1H,t);7.1-7.3(2H,m)
步骤2:制备4-溴-2-氟苯乙醚
将2-氟-4-溴苯酚(19.1克)、氢氧化钠(6克)、乙基碘(46.8克)、溴化四正丁铵(3.2克)、二氯甲烷(250厘米3)和水(250厘米3)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剧烈搅拌5 1/2 小时,然后,使其静置68小时。分离有机层并用二氯甲烷洗涤水层,然后把合併的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使浴温保持在40℃以下,减压蒸去溶剂。将残余油状物在硅胶载体上经柱层析纯化,先用正己烷洗脱,然后再用二氯甲烷洗脱。将含有产物的各部分合併,用焦亚硫酸钠的水溶液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在减压下使其蒸发浓缩,得到4-溴-2-氟苯乙醚(15.2克),为油状物,产物经气液色谱分析表明,纯度为93%,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核磁共振δ(ppm):1.45(3H,t);4.07(2H,q);6.7-7.3(3H,m)
19F核磁共振δ(ppm-相对于CFCl3):-131.8(1F,m)
实施例43
本实施例说明将(±)-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拆开的方法。
(±)-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是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拆开的,在-20℃下使用Pirkle型1A柱(25厘米×4.9毫米),并用含1%(容积)氯仿的正己烷作洗脱剂,流动速度为0.7厘米3/分钟。UV检测器在220毫微米监测洗脱液。检测到二个异构体:异构体A(保留时间约为51分钟)和异构体B(保留时间约为54.6分钟),总共收集了三个部分:
部分1(10毫克):92.9%异构体A,7.1%异构体B。
部分2(17毫克):19.7%异构体A,80.3%异构体B。
部分3(9毫克):12.5%异构体A,87.1%异构体B。
测量了部分1(浓度为10毫克/1,5毫升和部分3(浓度为9毫克/1.5毫升的旋光度。
所观察到的旋光度很小(约0.01°),在大小上近似于所用设备的测定极限。根据重复观察的结果,异构体A被确定为右旋:(+)-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而异构体B被确定为左旋:(-)-1,1,1-三氟-2-(4-乙氧基苯基)-3-(3-苯氧基苄氧基)丙烷。
对部分1和部分3杀虫作用的评价表明,异构体A实际上比异构体B活性更高。相信在本发明一系列的化合物中,杀虫活性主要和异构体A相对应的绝对构型的异构体有关。
实施例44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产物的杀虫活性。
使用许多害虫测定产物的活性。产物所用的形式是液体制剂,每百万份中含500、250或100份重量(ppm)的产物。其配制方法是:将产物溶于丙酮,并用含0.01%(重量)的市售湿润剂来稀释,一直到液体制剂内含有所需产物的浓度为止。该湿润剂的商品名为“LISSAPOL”N×,“Lissapol”是已注册的商标。
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对于每种害虫基本相同,它包括在媒介物上供养许多害虫,该媒介物通常是一种宿主生物或喂养该害虫的食物;用制剂对害虫和媒介物单独处理或都作处理。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确定害虫的死亡率,该时间间隔一般为处理后1天到3天。
至于(Musca domestica)家蝇类则进行附加试验,以决定化合物的击倒作用。其详情见表Ⅲ。
每一个产物的试验结果见表ⅳ,列于第2行的为比率,它是每百万份中的份数,作为死亡率的评级以A、B或C表示,其中,A表示死亡率或击倒80-100%(对于甜菜夜蛾是70-100%),B表示死亡率或击倒为50-79%(对于甜菜夜蛾是50-69%),C表示死亡率或击倒小于50%。
在表Ⅳ内所用害虫机体用文字代号表示,而害虫种类、供养媒介物或食物以及试验类型和持续时间见表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