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26557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91734.3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号:

CN107047401A

公开日:

2017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17,A01K61/10

主分类号:

A01K61/17,A01K61/10

申请人: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杜强,马永兵,张竹青,冉光强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2448号

优先权:

CN201710291734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龙;程新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具体步骤如下: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在繁殖季节前一个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育,采用按400~50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同时溶入按4~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催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熟精、卵,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进行人工受精。以解决山区池塘资源特点下泥鳅亲本培育质量难题,同时形成了山区池塘泥鳅人工培育和高效繁殖流程,以完善现有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本发明属于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在繁殖季节前一个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育,采用按400~50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同时溶入按4~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催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熟精、卵,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进行人工受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雌亲鳅全长25~27cm,个体体重100~120g,雄亲鳅全长27~30cm,个体体重80~100g,按雌雄比例为4:1,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进行分池培育,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公斤,繁殖前30天,加注新水长流刺激发育,同时加强产前强化培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长流水刺激为水体交换量为3~3.5次/h以保持长流水刺激,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PH值为7.0~8.0,溶解氧大于7.mg/L,养殖密度为3~5kg/m,投喂高蛋白专用饲料,饲料蛋白45%,饲料投喂量每天按亲本体重的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产的具体步骤如下:对亲鳅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次注射催产剂,雌雄亲鳅同部位,剂量雄亲鳅减半,注射先雌后雄,药效反映时间17~18h后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每组用雄亲鳅6~8尾,先将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马上将精液直接排于卵中,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促进精卵充分接触,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系统在孵化前用30pp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漂洗后加入孵化循环用水,孵化过程中不再作换水处理,孵化量为受精卵1000~1500g/m,孵化时水流大小保证受精卵在孵化器中能正常翻滚,水温控制在20~24℃,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昼夜温差小于4℃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为40~42h。 7.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水泵(2)和孵化槽(3),畜水池(1)用于孵化水体沉淀消毒,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孵化槽(3)的底部设置有孵化排水口(31),孵化排水口(31)处设置有杂质过滤网,孵化排水口(31)通过供水管路伸至蓄水池(1)内,所述水泵(2)设置于该供水管路上,进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41)并伸至孵化槽(3)内,孵化槽(3)底部呈120度平弧,喷头(41)与孵化槽(3)的底部相对平行,进水管(4)的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1)的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孵化槽(3)上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孵化溢流口(32),孵化槽(3)内孵化溢流口(32)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蓄水池(1)对应设置有多个孵化槽(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催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是传统名优水产品,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常年有水的稻田、池塘中。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很适合泥鳅的养殖,目前省内泥鳅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农户的致富方法之一,贵州喀斯特地貌多山地沟壑且水资源丰富,在很多农户稻田中都有野生泥鳅,这就表明贵州山区的气候条件适合泥鳅生长。多年来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在泥鳅养殖技术中摸索出了适合贵州资源特点的泥鳅高密度池塘养殖技术,创造了12万尾/亩的高密度养殖记录。泥鳅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成熟,引起了对苗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我省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落后,山地资源的局限性,繁殖孵化率处于50%水平,全省各地每年约需从省外引进约1000万尾泥鳅苗、苗种的成本较高,质量受控于他人,这都限制了泥鳅养殖业在贵州山区的发展。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改进,泥鳅受精率不断提高。申请公布号为CN101647418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泥鳅鱼卵受精率的方法,虽然该发明通过对雌泥鳅两针注射使其排出最大量的成熟卵,同时加大雄鳅比例来提高泥鳅受精卵,但该专利需要重复注射,且在网箱中自然交配,故所需重复操作较多,自然交配耗时较长,这都给繁殖出来的受精卵增加一定的管理风险,已经受精的卵孵化时间控制难以统一把握,且繁殖受精率还有提升空间。

目前关于泥鳅人工繁殖的研究很多,但贵州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式池塘布局,具有天然势能,山泉水资源丰富,水温常年稳定在15~22℃。因此技术上要求山区泥鳅亲鱼培育使用针对性策略,同时通过多年来的人工繁殖经验总结,生搬硬套省外泥鳅繁殖技术对于山区泥鳅繁殖是不合适宜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山区泥鳅池塘养殖,提供亲鳅亲本培育及高效受精、孵化方法,以解决山区池塘资源特点下泥鳅亲本培育质量难题,同时形成了山区池塘泥鳅人工培育和高效繁殖流程,以完善现有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在繁殖季节前一个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育,采用按400~50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同时溶入按4~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催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熟精、卵,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进行人工受精。

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以使亲鳅规格在8-10尾/kg,雌亲鳅全长25~27cm,个体体重100~120g,雄亲鳅全长27~30cm,个体体重80~100g,按雌雄比例为4:1,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进行分池培育,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公斤,繁殖前30天,加注新水长流刺激发育,同时加强产前强化培育;

前述加注新水长流水刺激为水体交换量为3~3.5次/h以保持长流水刺激,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PH值为7.0~8.0,溶解氧大于7.mg/L,养殖密度为3~5kg/m3,投喂高蛋白专用饲料,饲料蛋白45%,饲料投喂量每天按亲本体重的2~3.5%。

所述催产具体步骤如下:对亲鳅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次注射催产剂,雌雄亲鳅同部位,剂量雄亲鳅减半,注射先雌后雄,药效反映时间17~18h后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本方法中所述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每组用雄亲鳅6~8尾,先将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马上将精液直接排于卵中,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促进精卵充分接触,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孵化系统在孵化前用30pp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漂洗后加入孵化循环用水,孵化过程中不再作换水处理,孵化量为受精卵1000~1500g/m3,孵化时水流大小保证受精卵在孵化器中能正常翻滚,水温控制在20~24℃,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昼夜温差小于4℃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为40~42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和孵化槽,畜水池用于孵化水体沉淀消毒,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孵化槽的底部设置有孵化排水口,孵化排水口处设置有杂质过滤网,孵化排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伸至蓄水池内,所述水泵设置于该供水管路上,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并伸至孵化槽内,孵化槽底部呈120度平弧,喷头与孵化槽的底部相对平行,使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无死角,确保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需求,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的出水口;

前述孵化系统中,孵化槽上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孵化溢流口,孵化槽内孵化溢流口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

前述孵化系统中,每个蓄水池对应设置有多个孵化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明采用流水培育的方法进行泥鳅亲鱼培育,并通过分池培育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后进行人工繁殖。同时结合山区自然条件,针对性地使用独立的孵化系统,进一步地提高了山区泥鳅繁殖的效率。本发明在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修文泥鳅育苗基地高效繁育成功,2016年共生产受精卵1814万粒,受精率达93.4%,共出仔苗1640万尾,孵化率96.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孵化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孵化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2015~2016年在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修文泥鳅育苗基地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亲鳅培育

(1)亲鳅选择:2015年8~9月按规格为每公斤8-10尾,雌亲鳅全长25-27cm,个体体重100-120克,雄亲鳅全长27-30cm,个体体重80-100克,雌雄比例为4:1的挑选亲鳅。

(2)饲料投喂:2015年10月~2016年2月,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进行分池培育,培育池规格为长25m×宽8m×深1m,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公斤,对亲鳅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高蛋白饲料,每天四次合计按总重2~3%的量来投喂饲料。

(3)流水培育:2016年3~4月,加注新水长流水刺激,注入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PH值为7.0~8.0,溶解氧大于7.0mg/L水体交换量控制在3~3.5次/h同时投喂高蛋白专用饲料(饲料蛋白45%),每天按总重3~3.5%的量来投喂饲料,促进亲鳅性腺发育。

二、人工催产

使用45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7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同时溶入按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对雌雄亲鳅均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次注射,先雌后雄的注射,入针处与背侧呈45℃,入针深度0.2~0.3cm,注射溶液量为0.2~0.3ml/尾,雄鳅减半,下午16~18时注射,注射先雌后雄,注射后亲本分别暂养,流水刺激,药效反映时间17~18h,第二天上午10~11时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本方法中所述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每组用雄亲鳅6~8尾,先将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马上将精液直接排于卵中,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促进精卵充分接触,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三、产卵孵化

将20尾亲鳅的卵收集于消毒干燥的不锈钢面盆后,然后直接将8尾雄亲鳅精子挤入卵中,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mins,促进精卵充分接触,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最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系统中孵化,孵化量为受精卵1500g/m3。孵化过程中调节好水流,以受精卵能正常翻滚为准,同时清除死卵等杂质。孵化水温控制在20~24℃,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昼夜温差小于4℃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为40~42h。

四、实施结果

在同一繁殖场条件下,与2015年采用常规方法繁殖相比,2016年催产亲鳅所得效果有明显提高。

2015年与2016年催产效果对比表

综上,2016年共催产雌亲鳅267.2公斤,计3473尾,共产卵1814万粒,每尾平均产卵量达5223粒。共催产雄亲鳅295公斤,计4126尾,共排精17138ml。共获得受精卵1694.28万粒,受精率93.4.%,共孵出仔苗1640万尾,孵化率96.8%。

上述内容对本发明做了详细介绍,但不限于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进行的各种变化都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泵2和孵化槽3,畜水池1用于孵化水体沉淀消毒,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每个蓄水池1对应设置有多个孵化槽3,孵化槽3的底部设置有孵化排水口31,孵化排水口31处设置有杂质过滤网,孵化排水口31通过供水管路伸至蓄水池1内,所述水泵2设置于该供水管路上,进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41并伸至孵化槽3内,孵化槽3底部呈120度平弧,喷头41与孵化槽3的底部相对平行,使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无死角,确保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需求,进水管4的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1的出水口,孵化槽3上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孵化溢流口32,孵化槽3内孵化溢流口32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5,蓄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水泥底座6。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91734.3 (22)申请日 2017.04.28 (71)申请人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 道南段2448号 (72)发明人 杜强 马永兵 张竹青 冉光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龙 程新敏 (51)Int.Cl. A01K 61/17(2017.01) A01K 61/1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 孵化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提。

2、供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 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 对泥鳅亲 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 在繁殖季节前一个 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育, 采用按400 50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 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同时溶入按4 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 催 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熟精、 卵, 采用干法和半干 法结合进行人工受精。 以解决山区池塘资源特点 下泥鳅亲本培育质量难题, 同时形成了山区池塘 泥鳅人工培育和高效繁殖流程, 以完善现有技 术, 提升养殖效益。 本发明属于农业水产养殖技 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

3、附图1页 CN 107047401 A 2017.08.18 CN 107047401 A 1.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 雄分池培育, 在繁殖季节前一个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育, 采用按400500IU/kg 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同时溶入按45mg/ 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 催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熟精、 卵, 采用干法和半干法 结合进行人工受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泥鳅亲 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 雌亲鳅全长2。

4、527cm, 个体体重100120g, 雄亲鳅全长27 30cm, 个体体重80100g, 按雌雄比例为4:1, 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 进行分池培育, 放养密 度为每亩250-300公斤, 繁殖前30天, 加注新水长流刺激发育, 同时加强产前强化培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长 流水刺激为水体交换量为33.5次/h以保持长流水刺激, 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 PH值 为7.08.0, 溶解氧大于7.mg/L, 养殖密度为35kg/m3, 投喂高蛋白专用饲料, 饲料蛋白 45, 饲料投喂量每天按亲本体重的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产 的具体步骤如下: 对亲鳅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次注射催产剂, 雌雄亲鳅同部位, 剂量雄 亲鳅减半, 注射先雌后雄, 药效反映时间1718h后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 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 每组用雄亲鳅68尾, 先将 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 马上将精液直接排于卵中, 同时用羽毛不 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 促进精卵充分接触, 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 子, 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

6、浮液, 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孵化系统 在孵化前用30pp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 漂洗后加入孵化循环用水, 孵化过程中不再作换水 处理, 孵化量为受精卵10001500g/m3, 孵化时水流大小保证受精卵在孵化器中能正常翻 滚, 水温控制在2024, 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 昼夜温差小于4的条件下, 孵化时 间为4042h。 7.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蓄水池(1)、 水泵(2)和孵化槽(3), 畜水池 (1)用于孵化水体沉淀消毒, 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 孵化槽(3)的底部设置有孵 化排。

7、水口(31), 孵化排水口(31)处设置有杂质过滤网, 孵化排水口(31)通过供水管路伸至 蓄水池(1)内, 所述水泵(2)设置于该供水管路上, 进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41)并伸至 孵化槽(3)内, 孵化槽(3)底部呈120度平弧, 喷头(41)与孵化槽(3)的底部相对平行, 进水管 (4)的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1)的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孵化槽(3)上侧侧壁上还 设置有孵化溢流口(32), 孵化槽(3)内孵化溢流口(32)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每个蓄水池(1)对应设置 。

8、有多个孵化槽(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47401 A 2 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及孵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催产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泥鳅是传统名优水产品,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尤其是南方常年有水的稻田、 池塘 中。 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很适合泥鳅的养殖, 目前省内泥鳅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农 户的致富方法之一, 贵州喀斯特地貌多山地沟壑且水资源丰富, 在很多农户稻田中都有野 生泥鳅, 这就表明贵州山区的气候条件适合泥鳅生长。 多年来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在泥 鳅养殖技术。

9、中摸索出了适合贵州资源特点的泥鳅高密度池塘养殖技术, 创造了12万尾/亩 的高密度养殖记录。 泥鳅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成熟, 引起了对苗种的大量需求, 但由于我省泥 鳅人工繁殖技术落后, 山地资源的局限性, 繁殖孵化率处于50水平, 全省各地每年约需从 省外引进约1000万尾泥鳅苗、 苗种的成本较高, 质量受控于他人, 这都限制了泥鳅养殖业在 贵州山区的发展。 0003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改进, 泥鳅受精率不断提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01647418 A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泥鳅鱼卵受精率的方法, 虽然该发明通过对雌泥鳅两针注 射使其排出最大量的成熟卵, 同时加大雄鳅比例来提高泥鳅受精。

10、卵, 但该专利需要重复注 射, 且在网箱中自然交配, 故所需重复操作较多, 自然交配耗时较长, 这都给繁殖出来的受 精卵增加一定的管理风险, 已经受精的卵孵化时间控制难以统一把握, 且繁殖受精率还有 提升空间。 0004 目前关于泥鳅人工繁殖的研究很多, 但贵州属典型喀斯特地貌, 山区式池塘布局, 具有天然势能, 山泉水资源丰富, 水温常年稳定在1522。 因此技术上要求山区泥鳅亲鱼 培育使用针对性策略, 同时通过多年来的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生搬硬套省外泥鳅繁殖技术 对于山区泥鳅繁殖是不合适宜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山区泥鳅池塘养殖, 提供亲鳅亲本培育及高效受精、 孵化方法, 以解。

11、决 山区池塘资源特点下泥鳅亲本培育质量难题, 同时形成了山区池塘泥鳅人工培育和高效繁 殖流程, 以完善现有技术, 提升养殖效益。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提供一种山区泥鳅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对 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 在繁殖季节前一个月进行长流水刺激以加强性腺发 育, 采用按40050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68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LHRH_A2同时溶入按4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使用, 催产后一段时间收集成 熟精、 卵, 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进行人工受精。 0007 对泥鳅亲本进行选择并雌雄分池培育, 以使亲鳅规格。

12、在8-10尾/kg, 雌亲鳅全长25 27cm, 个体体重100120g, 雄亲鳅全长2730cm, 个体体重80100g, 按雌雄比例为4:1,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047401 A 3 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 进行分池培育, 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公斤, 繁殖前30天, 加注新水 长流刺激发育, 同时加强产前强化培育; 0008 前述加注新水长流水刺激为水体交换量为33.5次/h以保持长流水刺激, 水体水 温保持在1622, PH值为7.08.0, 溶解氧大于7.mg/L, 养殖密度为35kg/m3, 投喂高蛋 白专用饲料, 饲料蛋白45, 饲料投喂量每天按亲本体重。

13、的23.5。 0009 所述催产具体步骤如下: 对亲鳅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次注射催产剂, 雌雄亲 鳅同部位, 剂量雄亲鳅减半, 注射先雌后雄, 药效反映时间1718h后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0010 本方法中所述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 每组用雄亲鳅68尾, 先将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 马上将精液直 接排于卵中, 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 促进精卵充分接触, 接着再按精卵体 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 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 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0011 孵化系统在孵化前用30pp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 漂洗后。

14、加入孵化循环用水, 孵化 过程中不再作换水处理, 孵化量为受精卵10001500g/m3, 孵化时水流大小保证受精卵在 孵化器中能正常翻滚, 水温控制在2024, 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 昼夜温差小于4 的条件下, 孵化时间为4042h。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 包括蓄水池、 水泵和孵化槽, 畜水池用于孵 化水体沉淀消毒, 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 孵化槽的底部设置有孵化排水口, 孵化 排水口处设置有杂质过滤网, 孵化排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伸至蓄水池内, 所述水泵设置于该 供水管路上, 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并伸至孵化槽内, 孵化槽底部呈120度平弧, 喷头与。

15、 孵化槽的底部相对平行,使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无死角,确保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需求, 进 水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的出水口; 0013 前述孵化系统中, 孵化槽上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孵化溢流口, 孵化槽内孵化溢流口 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 0014 前述孵化系统中, 每个蓄水池对应设置有多个孵化槽。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发明采用流水培育的方法进行泥鳅亲鱼培育, 并通过分 池培育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后进行人工繁殖。 同时结合山区自然条件, 针对性地使用独立的 孵化系统, 进一步地提高了山区泥鳅繁殖的效率。 本发明在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修文泥 鳅育苗基地高效繁育成功, 2016年共生产受精卵18。

16、14万粒, 受精率达93.4, 共出仔苗1640 万尾, 孵化率96.8。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所述孵化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0017 图2是孵化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 描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本实施例是20152016年在贵州秋兴水产有限公司修文泥鳅育苗基地进行的, 具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047401 A 4 体步骤如下: 0021 一、 亲鳅培育 0022 (1)亲鳅选择: 2015年89月按规格为每公斤8-10尾, 雌亲鳅全长25-27cm, 个体。

17、体 重100-120克, 雄亲鳅全长27-30cm, 个体体重80-100克, 雌雄比例为4:1的挑选亲鳅。 0023 (2)饲料投喂: 2015年10月2016年2月, 雌雄亲鳅经人工挑选, 进行分池培育, 培 育池规格为长25m宽8m深1m, 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公斤, 对亲鳅进行营养强化培育, 培育期间投喂高蛋白饲料, 每天四次合计按总重23的量来投喂饲料。 0024 (3)流水培育: 2016年34月, 加注新水长流水刺激, 注入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 , PH值为7.08.0, 溶解氧大于7.0mg/L水体交换量控制在33.5次/h同时投喂高蛋白专 用饲料(饲料蛋白45), 。

18、每天按总重33.5的量来投喂饲料, 促进亲鳅性腺发育。 0025 二、 人工催产 0026 使用450IU/kg鱼用绒促性素HCG和按7ug/kg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_A2 同时溶入按5mg/kg的多潘立酮DOM中作为催产剂, 对雌雄亲鳅均采用背鳍基部偏后两侧一 次注射, 先雌后雄的注射, 入针处与背侧呈45, 入针深度0.20.3cm, 注射溶液量为0.2 0.3ml/尾, 雄鳅减半, 下午1618时注射, 注射先雌后雄, 注射后亲本分别暂养, 流水刺激, 药效反映时间1718h, 第二天上午1011时进行人工采卵排精。 0027 本方法中所述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结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

19、每20尾雌亲鳅卵为一组, 每组用雄亲鳅68尾, 先将催产成熟的雌亲鳅卵收集于不锈钢材质容器中, 马上将精液直 接排于卵中, 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5mins, 促进精卵充分接触, 接着再按精卵体 积1/2的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 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 放入孵化槽中孵化。 0028 三、 产卵孵化 0029 将20尾亲鳅的卵收集于消毒干燥的不锈钢面盆后, 然后直接将8尾雄亲鳅精子挤 入卵中, 同时用羽毛不停轻轻搅拌卵液3mins, 促进精卵充分接触, 接着再按精卵体积1/2的 量加入清水激活精子, 继续搅拌约3min后倒掉悬浮液, 最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系统中孵化, 孵化量为受精卵。

20、1500g/m3。 孵化过程中调节好水流, 以受精卵能正常翻滚为准, 同时清除死 卵等杂质。 孵化水温控制在2024, 溶解氧控制在7.0mg/L以上, 昼夜温差小于4的条件 下, 孵化时间为4042h。 0030 四、 实施结果 0031 在同一繁殖场条件下, 与2015年采用常规方法繁殖相比, 2016年催产亲鳅所得效 果有明显提高。 0032 2015年与2016年催产效果对比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047401 A 5 0033 0034 综上, 2016年共催产雌亲鳅267.2公斤, 计3473尾, 共产卵1814万粒, 每尾平均产卵 量达5223粒。 共催产雄亲。

21、鳅295公斤, 计4126尾, 共排精17138ml。 共获得受精卵1694.28万 粒, 受精率93.4., 共孵出仔苗1640万尾, 孵化率96.8。 0035 上述内容对本发明做了详细介绍, 但不限于此, 凡按照本发明原理进行的各种变 化都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6 实施例2: 0037 参照附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泥鳅苗种孵化系统, 包括蓄水池1、 水泵2和孵 化槽3, 畜水池1用于孵化水体沉淀消毒, 提供所有孵化槽孵化用水和循环, 每个蓄水池1对 应设置有多个孵化槽3, 孵化槽3的底部设置有孵化排水口31, 孵化排水口31处设置有杂质 过滤网, 孵化排水口31通过供水管路伸至蓄水池1内, 所述水泵2设置于该供水管路上, 进水 管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41并伸至孵化槽3内, 孵化槽3底部呈120度平弧, 喷头41与孵化槽3的 底部相对平行,使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无死角,确保受精卵孵化水体交换需求, 进水管4的 另一端连通至蓄水池1的出水口, 孵化槽3上侧侧壁上还设置有孵化溢流口32, 孵化槽3内孵 化溢流口32的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网5, 蓄水池1的底部设置有水泥底座6。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047401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7047401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