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26457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28618.1

申请日:

20170608

公开号:

CN107173332A

公开日:

2017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连云开

发明人:

连云开

地址: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上九坑头村三巷7号

优先权:

CN20171042861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人工饲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制的透明的草蛉收集装置,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将成虫饲养产卵后,将卵、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养殖,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虫的收集,成虫的饲养,卵的孵化,幼虫、蛹的管理等5个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成虫的收集:将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在所述三通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当三通管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将法兰一、法兰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并用螺丝将法兰一、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收集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与网罩固定连接,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管爬入收集瓶内;(2)成虫的饲养: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挑选个体大、触角细长的草蛉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封有纱布,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培养基质,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所述梨叶上布有蚜虫,每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每片梨叶带有至少10只蚜虫,在温度为24-27℃,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光照周期为13L:10D,且在玻璃容器内补充花粉和蜂蜜,直到其产卵;(3)卵的孵化: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米的圆孔,在瓶底上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圈,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上的小孔,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在距离对接处2m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从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用皮筋将保鲜膜扎紧,在温度为23-25℃下,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直至孵化出幼虫;(4)幼虫、蛹的管理:当卵孵化出幼虫时,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梨叶的叶片置于瓶底内,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4日龄~蛹期的幼虫,每天换3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4-8只蚜虫,直到幼虫化蛹,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在温度为22-27℃,湿度为70%以上的条件发育。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所述玻璃容器内的培养基质为椰糠。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所述步骤(2)中,用卵卡收集卵,将收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昆虫人工饲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据调查中国有记载的有15属约近百种,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草蛉是昆虫纲脉翅目中的一个大科,种类繁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松蚜、 柳蚜、桃蚜、梨蚜等各类蚜虫及松干蚧的重要天敌昆虫,目前国内外生物防治工作者对草蛉的种类、生物学特征及其保护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在人工饲养中如何更好地对其生长发育全过程进行观察,更好地掌握其生活习性、研究其生物学特征等方面亟需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制的透明的草蛉收集装置,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将成虫饲养产卵后, 将卵、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养殖,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成虫的收集:将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在所述三通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当三通管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将法兰一、法兰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并用螺丝将法兰一、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收集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与网罩固定连接,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管爬入收集瓶内;

(2)成虫的饲养: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挑选个体大、触角细长的草蛉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封有纱布,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培养基质,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所述梨叶上布有蚜虫,每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每片梨叶带有至少10只蚜虫,在温度为24-27℃,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光照周期为13L:10D,且在玻璃容器内补充花粉和蜂蜜,直到其产卵;

(3)卵的孵化: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米的圆孔,在瓶底上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圈,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上的小孔,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在距离对接处2m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从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用皮筋将保鲜膜扎紧,在温度为23-25℃下,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直至孵化出幼虫;

(4)幼虫、蛹的管理:当卵孵化出幼虫时,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梨叶的叶片置于瓶底内,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4日龄~蛹期的幼虫,每天换3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4-8只蚜虫,直到幼虫化蛹,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在温度为22-27℃,湿度为70%以上的条件发育。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容器内的培养基质为椰糠。

进一步地,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用卵卡收集卵,将收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通过特制的具有透明三通管的草蛉收集装置,由于草蛉虫具有向光性的本能,其可以沿着三通管道爬入收集瓶中,因而可以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有利用观察草蛉虫的整个收集过程,能帮助对草蛉虫生物学、行为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且收集的成虫也是在玻璃容器中饲养,也很容易观察其整个产卵过程,另外,将卵、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饲养,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卵孵化以及幼虫生长发育化蛹的过程,因此,本发明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列实施例,可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突出优点,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成虫的收集:将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在所述三通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当三通管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将法兰一、法兰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并用螺丝将法兰一、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收集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与网罩固定连接,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管爬入收集瓶内,且在收集瓶瓶口下部设置有草蛉虫的防逃板,该方防逃板有两块,防逃板的一端分别与瓶壁铰接,该防逃板只能向下打开,草蛉虫向下打开后,进入收集瓶内,放逃板立即复位,草蛉虫就无法再逃出收集瓶,所述收集瓶也为透明塑料瓶,且在瓶底放有草蛉虫的人工饲料,所述人工饲料包括按重量配比的如下成分:30份啤酒酵母,15份蔗糖干粉,10份蜂蜜,6份洋槐花粉。通过特制的具有透明三通管的草蛉收集装置,由于草蛉虫具有向光性的本能,其可以沿着三通管道爬入收集瓶中,因而可以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有利用观察草蛉虫的整个收集过程,能帮助对草蛉虫生物学、行为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2)成虫的饲养: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挑选个体大、触角细长的草蛉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所述圆柱形玻璃容器直径为35cm,高为40cm,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封有纱布,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培养基质,所述培养基质为椰糠,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所述梨叶上布有蚜虫,每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每片梨叶带有至少10只蚜虫,在温度为24-27℃,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光照周期为13L:10D,且在玻璃容器内补充花粉和蜂蜜,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直到其产卵,用卵卡收集卵,将收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低温保存的卵进入下一轮的人工饲养,可以调整草蛉虫的发育进展。收集的成虫都是在透明玻璃容器中饲养,也很容易观察其整个产卵过程。

(3)卵的孵化: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米的圆孔,在瓶底上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圈,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上的小孔,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在距离对接处2m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从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用皮筋将保鲜膜扎紧,在温度为23-25℃下,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直至孵化出幼虫;

(4)幼虫、蛹的管理:当卵孵化出幼虫时,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梨叶的叶片置于瓶底内,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4日龄~蛹期的幼虫,每天换3片梨叶,每片梨叶上布有4-8只蚜虫,将卵、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饲养,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卵孵化以及幼虫生长发育化蛹的过程。直到幼虫化蛹,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在温度为22-27℃,湿度为70%以上的条件发育。接着羽化后的成虫进行饲养,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可以说本发明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对本发明构思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28618.1 (22)申请日 2017.06.08 (71)申请人 连云开 地址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 道上九坑头村三巷7号 (72)发明人 连云开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人工饲养方法, 特别涉 及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该方法通过特 制的透明的草蛉收集装置, 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 蛉成虫, 将成虫饲养产卵后, 将卵、 幼。

2、虫再用特制 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养殖, 便于对草蛉的生 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 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 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173332 A 2017.09.19 CN 107173332 A 1.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成虫的收集, 成虫的饲养, 卵的孵 化, 幼虫、 蛹的管理等5个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1) 成虫的收集: 将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 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 所述收 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 所述连接结构。

3、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 在所述三通 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 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 当三通管 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 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将法兰一、 法兰 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 并用螺丝将法兰一、 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 收集 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 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 与网罩固 定连接, 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 管爬入收集瓶内; (2) 成虫的饲养: 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 挑选个体大、 触角细长的草蛉 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

4、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 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 在所述 开口上封有纱布, 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培养基质, 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 所述梨 叶上布有蚜虫, 每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 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 每片梨叶带有至少 10只蚜虫, 在温度为24-27, 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 光照周期为13L:10D, 且在玻璃 容器内补充花粉和蜂蜜, 直到其产卵; (3) 卵的孵化: 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 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米的 圆孔, 在瓶底上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 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圈, 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 。

5、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 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上 的小孔, 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 在距离对接处2m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 从 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 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 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 用皮筋 将保鲜膜扎紧, 在温度为23-25下, 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 直至孵化出幼虫; (4) 幼虫、 蛹的管理: 当卵孵化出幼虫时, 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 梨叶 的叶片置于瓶底内, 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 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 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 4日龄蛹期的幼虫, 每天换3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 4-8只蚜虫, 。

6、直到幼虫化蛹, 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 在温度为22-27, 湿度为70%以上的条 件发育。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所述玻璃容器内的培 养基质为椰糠。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 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所述步骤 (2) 中, 用卵 卡收集卵, 将收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73332 A 2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昆虫人工饲。

7、养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观察 的草蛉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草蛉为捕食性昆虫, 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 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 种, 据调查中国有记载的有15属约近百种,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由于草蛉能够有效大量地 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 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0003 草蛉是昆虫纲脉翅目中的一个大科, 种类繁多,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是松 蚜、 柳蚜、 桃蚜、 梨蚜等各类蚜虫及松干蚧的重要天敌昆虫, 目前国内外生物防治工作者对 草蛉的种类、 生物学特征及其保护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但在人工饲养中如何更好地对 其生长发育全过。

8、程进行观察, 更好地掌握其生活习性、 研究其生物学特征等方面亟需得到 进一步地提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该方法通过特制的透明的草 蛉收集装置, 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 将成虫饲养产卵后, 将卵、 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 容器进行单只单独养殖, 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 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 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0005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成虫的收集: 将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 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 所。

9、述收 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 在所述三通 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 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 当三通管 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 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将法兰一、 法兰 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 并用螺丝将法兰一、 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 收集 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 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 与网罩固 定连接, 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 管爬入收集瓶内; (2) 成虫的饲养: 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 挑选个。

10、体大、 触角细长的草蛉 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 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 在所述 开口上封有纱布, 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培养基质, 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 所述梨 叶上布有蚜虫, 每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 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 每片梨叶带有至少 10只蚜虫, 在温度为24-27, 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 光照周期为13L:10D, 且在玻璃 容器内补充花粉和蜂蜜, 直到其产卵; (3) 卵的孵化: 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 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米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73332 A 3 圆孔, 在瓶底上。

11、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 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圈, 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 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 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上 的小孔, 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 在距离对接处2m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 从 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 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 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 用皮筋 将保鲜膜扎紧, 在温度为23-25下, 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 直至孵化出幼虫; (4) 幼虫、 蛹的管理: 当卵孵化出幼虫时, 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 梨叶 的叶片置于瓶底内, 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 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 。

12、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 4日龄蛹期的幼虫, 每天换3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 4-8只蚜虫, 直到幼虫化蛹, 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 在温度为22-27, 湿度为70%以上的条 件发育。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玻璃容器内的培养基质为椰糠。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 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2) 中, 用卵卡收集卵, 将收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通过特制的具有透明三通管的草蛉收集装置, 由于草蛉虫具有向光性的本能, 其可以 沿着三通管道爬入收集瓶中, 因而可以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

13、, 有利用观察草蛉虫的 整个收集过程, 能帮助对草蛉虫生物学、 行为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且收集的成虫也是在玻 璃容器中饲养, 也很容易观察其整个产卵过程, 另外, 将卵、 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 单只单独饲养, 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卵孵化以及幼虫生长发育化蛹的过程, 因此, 本发明便于 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 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更好地 开展生物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通过下列实施例, 可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突出优点, 但本发明不局限 于下列实施例。 0011 一种便于观察的草蛉饲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成虫的收集: 将。

14、梨树用一个黑色网罩罩住, 在网罩上设置若干个收集装置, 所述收 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和收集瓶,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三通管, 在所述三通 管的一端部外翻设置有法兰一, 在收集瓶接头的端部边沿向外翻折设有法兰二, 当三通管 与收集瓶接头连接时, 法兰一和法兰二位置对应的抵靠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将法兰一、 法兰 二紧固连接的管件紧固件, 并用螺丝将法兰一、 法兰二和管件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一起, 收集 瓶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瓶瓶口螺纹连接, 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部插入网罩内, 与网罩固 定连接, 在所述三通管和收集瓶上都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在所述网罩内的草蛉会通过三通 管爬入收集瓶内, 且在收。

15、集瓶瓶口下部设置有草蛉虫的防逃板, 该方防逃板有两块, 防逃板 的一端分别与瓶壁铰接, 该防逃板只能向下打开, 草蛉虫向下打开后, 进入收集瓶内, 放逃 板立即复位, 草蛉虫就无法再逃出收集瓶, 所述收集瓶也为透明塑料瓶, 且在瓶底放有草蛉 虫的人工饲料, 所述人工饲料包括按重量配比的如下成分: 30份啤酒酵母, 15份蔗糖干粉, 10份蜂蜜, 6份洋槐花粉。 通过特制的具有透明三通管的草蛉收集装置, 由于草蛉虫具有向 光性的本能, 其可以沿着三通管道爬入收集瓶中, 因而可以采集自然环境中的草蛉成虫, 有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73332 A 4 利用观察草蛉虫的整个收集过。

16、程, 能帮助对草蛉虫生物学、 行为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0012 (2) 成虫的饲养: 将收集瓶内收集到的草蛉虫进行筛选, 挑选个体大、 触角细长的 草蛉成虫以雌雄比1:1放入圆柱形玻璃容器中进行饲养, 所述圆柱形玻璃容器直径为35cm, 高为40cm, 所述玻璃容器上方设置有开口, 在所述开口上封有纱布, 在所述玻璃容器内放有 培养基质, 所述培养基质为椰糠, 在培养基质上放有若干片梨叶, 所述梨叶上布有蚜虫, 每 天放入带有蚜虫的梨叶四次, 每次投入至少6片梨叶, 每片梨叶带有至少10只蚜虫, 在温度 为24-27, 湿度为6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 光照周期为13L:10D, 且在玻璃容器。

17、内补充花粉 和蜂蜜, 所述花粉为洋槐花粉, 所述蜂蜜为10%的蜂蜜水, 直到其产卵, 用卵卡收集卵, 将收 集的卵卡放到4低温保存, 低温保存的卵进入下一轮的人工饲养, 可以调整草蛉虫的发育 进展。 收集的成虫都是在透明玻璃容器中饲养, 也很容易观察其整个产卵过程。 0013 (3) 卵的孵化: 将透明塑料瓶在距瓶底3厘米处剪断, 在瓶底中心去除直径为3.5厘 米的圆孔, 在瓶底上端的侧壁上钻若干直径为3mm的小孔, 剪一直径略大于瓶底圆孔的纱布 圈, 将纱布圈用胶水粘贴在瓶底圆孔的边缘, 准备一装有水的塑料管, 将塑料管口对接侧壁 上的小孔, 将塑料管口粘贴在侧壁小孔周围, 在距离对接处2m。

18、m的塑料管上开设一个小孔, 从而制成了草蛉的培养容器, 将1粒草蛉卵放置在纱布圈上, 用保鲜膜将瓶底口封严, 用皮 筋将保鲜膜扎紧, 在温度为23-25下, 湿度为65%以上的条件下, 直至孵化出幼虫; (4) 幼虫、 蛹的管理: 当卵孵化出幼虫时, 立即将带有蚜虫的梨叶放入培养容器中, 梨叶 的叶片置于瓶底内, 叶柄从塑料瓶侧壁上的小孔中插入塑料管中, 1-3日龄的幼虫每天换2 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3-5只蚜虫, 4日龄蛹期的幼虫, 每天换3片梨叶, 每片梨叶上布有 4-8只蚜虫, 将卵、 幼虫再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单只单独饲养, 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卵孵化 以及幼虫生长发育化蛹的过程。 直到幼虫化蛹, 将蛹放入透明饲养盒中, 在温度为22-27, 湿度为70%以上的条件发育。 接着羽化后的成虫进行饲养, 又进入下一个循环, 可以说本发 明便于对草蛉的生长发育全程进行观察, 有利于对草蛉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 更好地开展生物防治。 0014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若干实施方式中的一种, 并非对本发明构思的限定, 在不 脱离本发明涉及思想的前提下, 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 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7333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