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08111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66607.6

申请日:

20160427

公开号:

CN205694687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24

主分类号:

A01G9/24

申请人:

西安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李涛,夏威,张建丰,史娟,熊思源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优先权:

CN201620366607U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为一组,钢丝绳a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滴管带与钢丝绳b并列设置,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滴灌带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极大的减轻了株间耕作和重新安装布设的麻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为一组,钢丝绳a(3)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8),滴灌带(4)与钢丝绳b(8)并列设置,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滴灌带(4)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钢丝绳a(3)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5),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立柱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水器(11)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通过铁丝(9)和铁丝箍(10)固定在一起,在每个灌水器(11)两侧都分别设置一个铁丝箍(10)将滴灌带(4)与钢丝绳b(8)紧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11)所在处,滴灌带(4)呈凸起的形状,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8)与铁丝箍(10)通过铁丝(9)进行连接,而铁丝箍(10)则套在滴灌带(4)上,从而使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凝土立柱a(2)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13),供水管b(13)的一端通过供水管a(12)与滴灌供水系统(1)连接,而后供水管b(13)与滴灌带(4)连接,用于给滴灌带(4)直接供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农业灌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滴灌是目前节水效果较好的先进灌溉技术之一。滴灌这种灌水方式投资中等,水分利用率高。供应的水分直接供给每一树体,水分流失少,蒸发少,供水均匀一致,而且一经开通可在生长季长期供应。它所需的机械动力小,很适应于小面积栽培或庭院栽培使用。与其他方法相比,滴灌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不致出现干旱或水分供应过量情况。因此,它比其他灌水方法能明显节约灌溉水资源。

这种灌水方法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一种灌水方法,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具有省水增产、改善品质、对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的特点。随着近几年来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采用滴灌技术的越来越多,这种灌水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温室大棚中,用于作物灌溉的滴管带都安置在地表,由于紧贴地面的这种设置方式,在平日进行株间耕作时需要移动并保护好滴灌带,防止滴灌大的断裂,这就会对耕作带来较大的不便。特别是每次在播种前,都需要对 整个滴灌设备进行重新的安装,对滴灌带还要进行重新布设,程序复杂,还可能造成滴灌带的损害,大大降低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采收后,需要收集滴灌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些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缺点制约了传统滴灌布置方式在温室大棚中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去很大的麻烦,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极大的减轻了株间耕作和重新安装布设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为一组,钢丝绳a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滴管带与钢丝绳b并列设置,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滴灌带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在钢丝绳a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混凝土立柱a比混凝土立柱b高,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灌水器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滴灌带与钢丝绳b之间通过铁丝和铁丝箍固定在一起,在每个灌水器两侧都分别设置一个铁丝箍将滴灌带与钢丝绳b紧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所在处,滴灌带呈凸起的形状,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与铁丝箍通过铁丝进行 连接,而铁丝箍则套在滴灌带上,从而使滴灌带与钢丝绳b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混凝土立柱a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供水管b的一端通过供水管a与滴灌供水系统连接,而后供水管b与滴灌带连接,用于给滴灌带直接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滴灌带置于空中,易于布置,减轻了株间耕作工作量,省去了每次播种前重新安装布设滴灌带、每次作物采收后收起滴灌带的麻烦,提高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节省了人工和成本;将温室大棚作物引导攀援在棉线绳上,省去了搭架过程,节省了空间及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中滴灌带固定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管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滴灌供水系统,2.混凝土立柱a,3.钢丝绳a,4.滴灌带,5.棉线,6.混凝土立柱b,7.作物,8.钢丝绳b,9.铁丝,10.铁丝箍,11.灌水器,12.供水管a,13.供水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混凝土立柱a2排列在农田的一侧,而混凝土立柱b6排列于农田的另一侧,且混凝土立柱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为一组,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农田每行作物的种植长度;

钢丝绳a3倾斜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在钢丝绳a3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5,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8,滴管带4与钢丝绳b8并列设置,使得滴灌带被吊在空中,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在滴灌带4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11,灌水器11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如图2所示,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通过铁丝9和铁丝箍10固定在一起,在每个灌水器11两侧都分别设置一个铁丝箍10将滴灌带4与钢丝绳b8紧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11所在处,滴灌带4呈凸起的形状,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8与铁丝箍10通过铁丝9进行连接,而铁丝箍10则套在滴灌带4上,从而使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用以固定滴灌带的凸起部分,防止在开始供水的瞬间滴灌带凸起处由于压力的作用向上移动。灌水器尽量与棉线靠近,使得滴头流下的水通过棉线绳抵达棉线绳与地面的连接处,即作物根部所在位置。

如图3所示,在混凝土立柱a2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13,供水管b13的一端通过供水管a12与滴灌供水系统1连接,而后供水管b13与滴灌带4连接,用于给滴灌带4直接供水。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为,水流从水源经压力管道系统、过滤设备和施肥装置由供水管a12和供水管b13输送至滴灌带4,在滴灌带4上,水流由滴管带上布置的灌水器11流出,由于 灌水器11距离棉线5很近,那么从灌水器11滴出的水滴一部分将会沿着棉线到达作物叶子和茎的表面,再汇成细小水流沿着作物的茎到达作物根部或直接滴到根部;另一部分水滴沿着棉线汇集再直接流到棉线与地面的连接处,即作物根部的位置。这两部分水流抵达作物根部对作物进行灌溉。由于本次设计主要适用于大棚作物的培育,经过相关资料的记载,大棚作物的灌水量大约在2~5L/h,并且由于温室大棚内湿度较大,因此水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蒸发原因导致的水量损失很小。将本设计相比于喷灌,喷灌是将大量的水喷洒在作物表面和地表再流向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而本设计水流通过两种途径直达作物根部,基本不流往他处,水量损失相比于喷灌而言微乎其微。因此该专利在水流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量损耗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实用性很好。

这种实用新型作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布置方式,创造性的将滴灌带置于上方,减轻了进行株间耕作时的劳动量,省去了每次播种前重新安装布设滴灌带的麻烦,同时也增加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通过棉线将水引到土壤表面,灌水器不与土壤直接接触,同时棉线又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支撑,省时省力。整个系统操作简单,易于布置,灌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且建造维修成本低。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66607.6 (22)申请日 2016.04.27 (73)专利权人 西安理工大学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72)发明人 李涛 夏威 张建丰 史娟 熊思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李娜 (51)Int.Cl. A01G 9/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 的滴灌系统, 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 的一排。

2、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 相对的 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为一组, 钢丝绳a设 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 间; 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 立柱b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 滴管带 与钢丝绳b并列设置, 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 滴 灌带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 极大的减轻了株间耕 作和重新安装布设的麻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694687 U 2016.11.23 CN 205694687 U 1.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 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

3、), 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 (6)为一组, 钢丝绳a(3)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 在每一 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8), 滴 灌带(4)与钢丝绳b(8)并列设置, 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 滴灌带(4)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 (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钢 丝绳a(3)上,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5), 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立柱 。

4、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 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灌水 器(11)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滴灌 带(4)与钢丝绳b(8)之间通过铁丝(9)和铁丝箍(10)固定在一起, 在每个灌水器(11)两侧都 分别设置一个铁丝箍(10)将滴灌带(4)与钢丝绳b(8)紧密的固定在一起, 在灌水器(11)所 在处, 滴灌带(4)呈凸起的形状, 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8)与铁丝箍(10)通过铁丝(9)进行连 接, 而铁丝箍(1。

5、0)则套在滴灌带(4)上, 从而使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固定连接在一 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混 凝土立柱a(2)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13), 供水管b(13)的一端通过供水管a(12)与滴灌供 水系统(1)连接, 而后供水管b(13)与滴灌带(4)连接, 用于给滴灌带(4)直接供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94687 U 2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农业灌水设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滴灌是目前节水效果较好的。

6、先进灌溉技术之一。 滴灌这种灌水方式投资中等, 水 分利用率高。 供应的水分直接供给每一树体, 水分流失少, 蒸发少, 供水均匀一致, 而且一经 开通可在生长季长期供应。 它所需的机械动力小, 很适应于小面积栽培或庭院栽培使用。 与 其他方法相比, 滴灌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 不致出现干旱或水分供应过量情况。 因此, 它 比其他灌水方法能明显节约灌溉水资源。 0003 这种灌水方法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 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 制灌水器, 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以较小的流量, 均匀、 准确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一种灌水方法, 与地面灌溉相比, 滴灌具有省水。

7、增产、 改善品质、 对 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的特点。 随着近几年来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采用滴灌技术的越来越多, 这种灌水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0004 在温室大棚中, 用于作物灌溉的滴管带都安置在地表, 由于紧贴地面的这种设置 方式, 在平日进行株间耕作时需要移动并保护好滴灌带, 防止滴灌大的断裂, 这就会对耕作 带来较大的不便。 特别是每次在播种前, 都需要对整个滴灌设备进行重新的安装, 对滴灌带 还要进行重新布设, 程序复杂, 还可能造成滴灌带的损害, 大大降低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 采收后, 需要收集滴灌带,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0005 这些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缺点制约了传统滴灌布置。

8、方式在温室大棚中的发展, 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去很大的麻烦, 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极大的减轻了株间 耕作和重新安装布设的麻烦。 0007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包括在温 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 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和 混凝土立柱b为一组, 钢丝绳a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 在每一 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丝绳b, 滴管带与钢 丝绳b并列设置, 且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 滴灌。

9、带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9 在钢丝绳a上,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 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0010 混凝土立柱a比混凝土立柱b高, 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 相同。 0011 灌水器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0012 滴灌带与钢丝绳b之间通过铁丝和铁丝箍固定在一起, 在每个灌水器两侧都分别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94687 U 3 设置一个铁丝箍将滴灌带与钢丝绳b紧密的固定在一起, 在灌水器所在处, 滴灌带呈凸起的 形状, 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与铁丝箍通过铁丝进行连接, 而铁丝箍则套在滴灌带上, 从而。

10、使 滴灌带与钢丝绳b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3 在混凝土立柱a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 供水管b的一端通过供水管a与滴灌供水系 统连接, 而后供水管b与滴灌带连接, 用于给滴灌带直接供水。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滴灌带置于空中, 易于布置, 减轻了株间耕作工作 量, 省去了每次播种前重新安装布设滴灌带、 每次作物采收后收起滴灌带的麻烦, 提高了滴 灌带的使用寿命, 节省了人工和成本; 将温室大棚作物引导攀援在棉线绳上, 省去了搭架过 程, 节省了空间及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

11、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中滴灌带固定处的结构示意 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管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滴灌供水系统, 2.混凝土立柱a, 3.钢丝绳a, 4.滴灌带, 5.棉线, 6.混凝土 立柱b, 7.作物, 8.钢丝绳b, 9.铁丝, 10.铁丝箍, 11.灌水器, 12.供水管a, 13.供水管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0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 如图1所示, 包括在温室大棚钢架下方相对设 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 混凝土立柱a2排列在农。

12、田的一侧, 而混凝土 立柱b6排列于农田的另一侧, 且混凝土立柱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 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的 距离与农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相对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为一组, 且两者之间 的距离为农田每行作物的种植长度; 0021 钢丝绳a3倾斜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 在钢丝绳 a3上,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线5, 用以作物攀援生长。 0022 在每一对相对设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间还设置有一根水平的钢 丝绳b8, 滴管带4与钢丝绳b8并列设置, 使得滴灌带被吊在空中, 不与地面直接接触。 在滴灌 带4上设置有若干灌水器。

13、11, 灌水器11的位置与作物位置相对应; 0023 如图2所示, 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通过铁丝9和铁丝箍10固定在一起, 在每个灌 水器11两侧都分别设置一个铁丝箍10将滴灌带4与钢丝绳b8紧密的固定在一起, 在灌水器 11所在处, 滴灌带4呈凸起的形状, 所以需要将钢丝绳b8与铁丝箍10通过铁丝9进行连接, 而 铁丝箍10则套在滴灌带4上, 从而使滴灌带4与钢丝绳b8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 用以固定滴 灌带的凸起部分, 防止在开始供水的瞬间滴灌带凸起处由于压力的作用向上移动。 灌水器 尽量与棉线靠近, 使得滴头流下的水通过棉线绳抵达棉线绳与地面的连接处, 即作物根部 所在位置。 0024。

14、 如图3所示, 在混凝土立柱a2的上部设置有供水管b13, 供水管b13的一端通过供水 管a12与滴灌供水系统1连接, 而后供水管b13与滴灌带4连接, 用于给滴灌带4直接供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94687 U 4 0025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为, 水流从水源经 压力管道系统、 过滤设备和施肥装置由供水管a12和供水管b13输送至滴灌带4, 在滴灌带4 上, 水流由滴管带上布置的灌水器11流出, 由于灌水器11距离棉线5很近, 那么从灌水器11 滴出的水滴一部分将会沿着棉线到达作物叶子和茎的表面, 再汇成细小水流沿着作物的茎 到达作。

15、物根部或直接滴到根部; 另一部分水滴沿着棉线汇集再直接流到棉线与地面的连接 处, 即作物根部的位置。 这两部分水流抵达作物根部对作物进行灌溉。 由于本次设计主要适 用于大棚作物的培育, 经过相关资料的记载, 大棚作物的灌水量大约在25L/h, 并且由于 温室大棚内湿度较大, 因此水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蒸发原因导致的水量损失很小。 将本设 计相比于喷灌, 喷灌是将大量的水喷洒在作物表面和地表再流向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 而 本设计水流通过两种途径直达作物根部, 基本不流往他处, 水量损失相比于喷灌而言微乎 其微。 因此该专利在水流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量损耗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 实用性很好。 0026 这种实用新型作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滴灌布置方式, 创造性的将滴灌带置于上 方, 减轻了进行株间耕作时的劳动量, 省去了每次播种前重新安装布设滴灌带的麻烦, 同时 也增加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 通过棉线将水引到土壤表面, 灌水器不与土壤直接接触, 同时 棉线又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支撑, 省时省力。 整个系统操作简单, 易于布置, 灌水利用率高, 占 地面积小, 且建造维修成本低。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94687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69468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