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辅助件.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9932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1302.4

申请日:

2004.07.19

公开号:

CN1577979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28

主分类号:

H01R4/28

申请人:

雅马哈株式会社; SMK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幸田重靖; 松田健; 野崎文雄; 江波和也

地址:

日本静冈县滨松市

优先权:

2003.07.17 JP 276223/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廖凌玲;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回转辅助件,即使是密集安装在同一绝缘罩(10)上的螺纹接头(20),该回转辅助件也可容易地对其旋钮(22)进行回转操作。在盖装于旋钮(22)顶部的筒状内侧面(3A)上,形成有与旋钮(22)的外侧面卡合的卡合部(4A),在卡合部(4A)的上方、且在筒状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操作部(5)。可在不受周围的旋钮(22)影响的情况下,在其上方对操作部(5)进行回转操作,使旋钮(22)向同一方向回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回转辅助件,是使相互接邻地安装在同一绝缘罩上的数个螺纹接头(20、30)的各旋钮(22、31)回转的回转辅助件,
其特征在于,该回转辅助件形成为盖装在旋钮(22、31)的顶部上的筒状,它包括卡合部(4A、4B、4C)和操作部(5),其中,该卡合部形成于筒状的内侧面(3A、3B)上,且与旋钮(22、31)的外侧面卡合,该操作部在卡合部(4A、4B、4C)的上方、且形成于筒状的外侧面上,
在旋钮(22、31)的上方,使操作部(5)围绕着旋钮(22、31)的回转轴回转,这样,便使旋钮(22、31)回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操作部(5)的外径和卡合部(4A、4B、4C)所卡合的旋钮(22、31)的外侧面的外径大致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的内侧面上(3A、3B)上形成有分别与两种外径的旋钮(22、31)的外侧面相对应地卡合的卡合部(4A、4B、4C)。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的内侧面(3A、3B)上形成有分别与旋钮罩(32)的外侧面,以及与自如地固定旋钮罩(32)之旋钮(31)的外侧面相对应地进行卡合的卡合部(4B、4C)。

说明书

回转辅助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转动旋钮而将导线夹压在固定接头和旋钮之间,且使连接导线的螺纹接头的旋钮转动的回转辅助件。
背景技术
大家知道,以往通过对固定接头的螺纹孔和旋钮的螺纹进行拧合、且转动旋钮,将导线夹压在固定接头和旋钮之间,从而将导线的芯线连接在固定接头上的螺纹接头(例如,专利文献1)。该螺纹接头,安装在扬声器和其他声频设备的背面,用于与其他设备在电气上连接起来。但是,在最近的声频设备上,除了两信道以外,该螺纹接头还用于将4信道、6信道等多根信号线和地线连接在设备之间。因此,如图7及图8所示,在通用的成为绝缘罩的绝缘基板10上,呈矩阵状地安装有多个螺纹接头20。
用图8来说明该螺纹接头20,螺纹接头20包括固定接头21和回转自如地容纳在筒状导向部件11内的旋钮22,其中,固定接头20配置在立设于绝缘基板10上的筒状导向部件11内的绝缘基板10的上面,其脚部被引出到绝缘基板10的下方。
突出到筒状导向部件11上方的旋钮22的部分,呈圆锥台状,其表面(外侧面)形成向下方、且向外方倾斜的倾斜面,旋钮22的防滑的肋22a沿着表面按等角度间隔沿上下方向形成。旋钮22的底面上固定着可动端子,该可动端子成一体地垂直设置有阳螺纹23。
在成为筒状导向部件11的中心的固定接头2 1的位置上,螺旋地刻有与阳螺纹23拧合的阴螺纹24,而且,其下方的绝缘基板10形成有插通阳螺纹23的插通孔,该阳螺纹与阴螺纹24拧合。
筒状导向部件11周围的一处形成有窗孔12,通过窗孔12,将经过剥皮处理的导线的芯线插入筒状导向部件11内。
在将导线连接在这样构成的螺纹接头20上时,使导线的芯线通过窗孔12,并插入固定接头21与旋钮22的底面之间。使旋钮22沿顺时针方向回旋,从而将导线的芯线夹压在固定接头21和旋钮22的底面之间,与固定接头21进行电气连接。
在拔出所连接的导线时,使旋钮22沿逆时针方向回旋,将导线的芯线从固定接头21和旋钮22的底面之间拉出,拔出导线。
关于其他接头,大家知道的有旋钮罩嵌合固定在旋钮31上的螺纹接头30(例如,专利文献1)。
用图9对该螺纹接头30作说明,旋钮罩22形成为嵌合固定在旋钮31顶部上的形状。旋钮31的外侧面上,按相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卡止台阶部33,将旋钮罩32的卡止爪34卡在该卡止台阶部33上,则旋钮罩32便固定在旋钮31上,同时围绕着轴一体地进行回转。
该螺纹接头30,即使用同一材料的同一颜色成形,安装在同一绝缘基板10上的数个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也可根据用途对覆盖在该顶部的旋钮罩32进行颜色区分,可以制成不同的螺纹接头30。
[专利文献1]专利第3342679号公报(第3栏-第5栏,图1,图7)。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通用的绝缘基板上安装有数个螺纹接头20、30,由于希望尽可能安装在设备的狭小安装空间内,故安装密度高,与相邻的旋钮22、31的间隙非常狭窄。
这种螺纹接头20、30,旋钮22、31的外径越大,则越有高级感,故旋钮22、31大型化,相邻的旋钮22、31的间隙减小的倾向更明显。
其结果,为了连接或拔掉导线而要使旋钮22、31回转时,相邻的旋钮22、31成为障碍而不能捏住旋钮22、31,存在着极难操作的问题。
如上所述,尤其是因为这种螺纹接头安装在进行连接作业的人员的眼睛不容易看见的放大器等设备的背面侧,由此,为了连接或拔掉导线而进行的旋钮回转操作是非常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辅助件,即使是密集地安装在同一绝缘罩上的螺纹接头,该回转辅助件也可容易地对其旋钮进行回转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回转辅助件,是使相互接邻地安装在同一绝缘罩上的数个螺纹接头的各旋钮回转地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该回转辅助件形成为盖装在旋钮顶部上的筒状,它包括卡合部和在卡合部的上方、且形成于筒状的外侧面上的操作部,其中,卡合部形成于筒状的内侧面上,与旋钮的外侧面卡合,
在旋钮的上方,通过使操作部围绕着旋钮的回转轴回转,便可使旋钮回转。
将回转辅助件覆盖在旋钮的顶部时,形成于回转辅助件的内侧面上的卡合部便与旋钮的外侧面卡合,通过使操作部回转而使旋钮回转。
由于操作部在卡合部的上方、且形成于筒状的侧面上,故在比周围的螺纹接头的旋钮更高的位置上,可容易地对旋钮进行回转操作。
技术方案2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操作部的外径与卡合部所卡合的旋钮的外侧面的外径大致相等。
操作部的外径与旋钮的外径大致相等,故通过对操作部进行回转操作而传递给旋钮的转矩,和直接对旋钮进行回转操作所产生的转矩基本相等,不会产生因异常的转矩而拧得过紧所引起的螺纹破损、或者相反因转矩不足而引起的连接不良。
技术方案3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用于分别与两种外径的旋钮之外侧面相对应地卡合。
在数个接头上,即使两种不同外径的旋钮混合在一起,用同一回转辅助件也可与各外侧面卡合而使其回转。
技术方案4的回转辅助件,其特征在于,筒状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用于分别与旋钮罩的外侧面,以及与自如地固定旋钮罩的旋钮的外侧面相对应地进行卡合。
不管旋钮罩是否固定在旋钮上,即使在任一种状态下,同一回转辅助件均可与各外侧面卡合,可使旋钮回转。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即使是密集地安装在同一绝缘罩上的螺纹接头,也可容易地对其旋钮进行回转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不在旋钮上产生异常的转矩,不会产生因螺纹破损、或相反地因转矩不足而引起的连接不良现象。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用同一回转辅助件,可使外径不同的数个旋钮回转。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不管旋钮罩是否固定在旋钮上,即使在任一种状态下,均可用同一辅助件使旋钮回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回转辅助件1。图1(a)是从上方看的轴测图,图1(b)是从下方看的轴测图,图1(c)是底视图,图1(d)是用卡合凹部4A切断后的纵剖面图。
图2(a)是表示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旋钮22上、图2(b)是表示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旋钮罩32上、图2(c)是表示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旋钮31上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安装在通用的绝缘基板10上的螺纹接头20的1个螺纹接头20,且用回转辅助件1使旋钮22回转的状态的轴测图。
图4是图3的部分剖断正视图。
图5是表示旋钮罩32固定在旋钮31上的螺纹接头30,且用回转辅助件1使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回转的状态之部分剖断正视图。
图6是表示用回转辅助件1使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回转的状态之轴测图。
图7是表示数个螺纹接头20安装在通用的绝缘基板10上的状态之轴测图。
图8是图7的部分剖断正视图。
图9是表示旋钮罩32嵌合固定在旋钮31上的多个螺纹接头30,安装在通用的绝缘基板10上的状态的部分剖断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的回转辅助件1作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回转辅助件1,是为了使上述现有例子中说明的螺纹接头20、30的各旋钮22、31或带旋钮罩32的旋钮31回转而使用的,这些螺纹接头20、30和绝缘罩10的结构,用同一符号、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式的回转辅助件1,由筒状主体2构成,该筒状主体用ABS之类的绝缘性合成树脂成形为外周被八角形平面覆盖,且底面敞开的形状。
底面敞开的筒状主体2的内侧面,如图1(d)所示,形成由内侧台阶部2a划分成的下部内侧面3A和上部内侧面3B,其内径是下部内侧面3A形成得比上部内侧面3B的大。
下部内侧面3A,在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螺纹接头20的旋钮22、或螺纹接头30的旋钮罩32上时,成为与这些外侧面相向的面的部分,内周与八角形的旋钮22和旋钮罩32的外周形状相一致地形成八角形。在以八角形即45度间隔分割的各下部内侧面3A的下方,形成有一直连续至底面的卡合凹部4A,另外,在其上方分别沿上下方向形成有达到内侧台阶部2a的下部卡合突起4B[参照图1(b)、图1(c)、图1(d)]。
各卡合凹部4A与肋22a卡合,该肋沿旋钮22的表面在对应部位向下方、向外方倾斜,卡合凹部4A的下部内侧面3A的内径,比肋22a下端的旋钮22的外径小,比肋22a上端的旋钮22的外径大。
因此,将回转辅助件1的卡合凹部4A与对应的肋22a相一致地盖装在旋钮22的顶部时,如图2(a)所示,在肋22a的中间部分压入卡合凹部4A下端的状态下,回转辅助件1和旋钮22定位,同时,卡合凹部4A和肋22a在回转轴周围进行卡合。
除了卡合凹部4A之外的下部内侧面3A的内径,比旋钮罩32的外径稍大,以便游嵌在旋钮罩32内。其上部内侧面3B的内径,比旋钮罩32的外径小,故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旋钮罩32的顶部上时,如图2(b)所示,旋钮罩32的顶部与内侧台阶部2a接触,限制回转辅助件1向下方移动。
下部内侧面3B的内周形状,与旋钮罩32的外周形状相似,且形成稍大的八角形,故内侧面3B本体在回转轴周围卡合在旋钮罩32的外侧面上,通过突出设置下部卡合突起4B,可确实与八角形的旋钮罩32的外侧面卡合,将回转辅助件1的回转传递给旋钮罩32。
在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不固定旋钮罩32的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上时,上部内侧面3B便变成与旋钮31的上部外侧面31a相向的面。旋钮31的上部外侧面31a,如图2(c)所示,形成外径从下方向上方缩径的八角锥状,同样,作为八角形内周的上部内侧面3B的内径,比上部外侧面31a上部的外径稍大、比下部的外径稍小。因此,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上时,如图2(c)所示,旋钮31的上部外侧面31a的中间部分与上部内侧面3B接触,限制回转辅助件1向下方移动。
上部内侧面3B的设成八角形的内周各边的大致中央,也沿着上下方向突设有上部卡合突起4C[参照图1(c)、图1(d)],该卡合突起确实地与八角形的旋钮31的上部外侧面31a卡合,将回转辅助件1的回转传递给旋钮罩32。
筒状主体2的外侧面,形成为与八角形的内周形状的内侧面形状大致相似的八角形的外周形状,这样,各部分的壁厚基本相等,整体基本上可获得均匀的强度。形成有内侧台阶部2a的外侧面,成为外侧台阶部2b,通过外侧台阶部2b而使外径变成小直径的上方外侧面,成为对回转辅助件1进行回转操作的操作部5。操作部5的外周也形成八角形,故在回转操作时起防滑作用。
操作部5的外径与旋钮22和旋钮罩32的外径大致相等,这样,对操作部5进行回转操作而传递给旋钮22和旋钮罩32的转矩,便和直接对旋钮22和旋钮罩32进行回转操作所产生的转矩大致相等。
如图1(a)所示,在筒状主体2的平面中央及其两侧,穿设有圆形贯通孔6a和半圆形的切口6b、6b。这些贯通孔6a和半圆形切口6b、6b,是插通狭带条(strap)之类的带类,将回转辅助件1栓在安装有螺纹接头的设备附近进行保管用的。
图3和图4,是表示前列4个、后列2个螺纹接头20,呈阵列状地相接邻地安装在通用绝缘基板10上的任意一个螺纹接头20,用上述结构的回转辅助件1使旋钮22回转的状态的图,为了使旋钮22回转,从上方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其顶部上。
这样,凹设在回转辅助件1的下部内侧面3A上的卡合凹部4A,与旋钮22的肋22a卡合,回转操作其上方的操作部5,可使旋钮22向同一方向回转。如图3所示,操作部5位于比周围的螺纹接头20的旋钮22高的位置,故可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进行回转操作。
图5所示为用同一回转辅助件1使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回转的状态,该旋钮的作用是将导线安装在旋钮31上固定有旋钮罩32的螺纹接头30上、或卸下来。
在使固定有旋钮罩32的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回转时,将回转辅助件1盖装在旋钮罩32的顶部上。这样,旋钮罩32的顶部便与回转辅助件1内的内侧台阶部2a接触,旋钮罩32的外侧面与下部内侧面3A相向。对回转辅助件1进行回转操作时,由于下部内侧面3A或下部内侧面3A的下部卡合突起4B与旋钮罩32的外侧面卡合,故通过旋钮罩32使旋钮31向同一方向回转。
这样,周围的螺纹接头30的操作旋钮31和旋钮罩32的操作不会干扰,可在其上方对回转辅助件1进行回转操作,使旋钮31回转。
因此,螺纹接头30的旋钮罩32和螺纹接头20的旋钮22的外径虽不同,但是,通过在下部内侧面3A上形成内径不同的卡合凹部4A,和下部卡合突起4B(或下部内侧面3A),便可用同一回转辅助件1,分别使它们进行回转。
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6所示,也可直接盖装在未固定旋钮罩32的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上,使旋钮31回转。
在盖装于旋钮31上的状态下,旋钮31的上部外侧面31a与上部内侧面3B、或与上部内侧面3B的上部卡合突起4C卡合,使回转辅助件1的操作部5回转,其下方的旋钮3 1便回转[参照图2(c)]。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在回转辅助件1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内径的上部内侧面3B、或上部卡合突起4C,便可在3种不同外径的旋钮22、31或旋钮罩32上使用同一回转辅助件1,尤其是不管是否固定有旋钮罩32,均可用同一回转辅助件1使螺纹接头30的旋钮31回转。
另外,上述回转辅助件1与旋钮22、31及旋钮罩32的卡合,是为了传递回转操作所产生的转矩的回转轴周围的卡合,而不是上下方向的卡合,故使旋钮22、31回转之后,向上拔掉回转辅助件1,便可简单地从螺纹接头20、30上卸下来。
上述实施形式中,在安装于同一绝缘罩(绝缘基板)10上的数个螺纹接头20、30上,虽具有同样的旋钮22、31,但,即使在不同外径的旋钮22、31混合安装的情况下,用同一回转辅助件1也可使螺纹接头进行回转。
形成于回转辅助件1的内侧面上的卡合部,可与想要进行回转操作的旋钮的数量和各旋钮的外径相一致地任意设定,而且,不像卡合凹部和卡合凸部那样,仅局限于内侧面上形成的凹凸,也可将绕着回转轴的内周形状设成非圆形的内侧面本身作为卡合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适合于使密集安装在同一绝缘基板上的数个螺纹接头中的任一个旋钮回转。

回转辅助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回转辅助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回转辅助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转辅助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转辅助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回转辅助件,即使是密集安装在同一绝缘罩(10)上的螺纹接头(20),该回转辅助件也可容易地对其旋钮(22)进行回转操作。在盖装于旋钮(22)顶部的筒状内侧面(3A)上,形成有与旋钮(22)的外侧面卡合的卡合部(4A),在卡合部(4A)的上方、且在筒状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操作部(5)。可在不受周围的旋钮(22)影响的情况下,在其上方对操作部(5)进行回转操作,使旋钮(22)向同一方向回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