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15192.7 (22)申请日 2018.08.13 (71)申请人 紫云自治县高原红种植农民专业合 作社 地址 560800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 族自治县火花镇关坪村坡汉组 (72)发明人 韦吉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53205 代理人 付石健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C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
2、(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 壤偏酸, 一般PH值在5.06.0, 春季桔园对土地 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030厘米, 撒施石灰 1002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进行深 施土杂肥料2050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 地表面铺草覆盖35cm, 冬季12月地面挑压客土 50100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 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心形树冠, 干高20- 40cm, 主枝预留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 致, 该种树冠呈现自然开心形, 结构紧凑, 内膛充 实, 通风透光, 经深翻改土、 增施。
3、有机肥、 撒施石 灰等技术的应用, 有效降低土壤酸性, 使土壤有 机含量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042020 A 2018.12.21 CN 109042020 A 1.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一般PH值在5.06.0, 春季桔园对土地进 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030厘米, 撒施石灰1002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进行 深施土杂肥料2050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35cm, 冬季12月地面 挑压客土50100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
4、除, 使其形成开心形 树冠, 干高20-40cm, 主枝预留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30 50 , 各主 枝上留副主枝2-3个, 加强桔园水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季园 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桔采收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候应 及时控水;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50100g/株、 磷肥2050g/株、 钾肥2050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015g/株、 骨粉鱼肥50100g/株、 钾肥20 30g/株; 第三次在冬季12月左右施氮肥50100g/株、 磷肥2050g/株、。
5、 钾肥2050g/株;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外观 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杂肥料为栏 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拌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土为草木腐 土、 塘泥以1:1搅拌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42020 A 2 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背景。
6、技术 0002 黄果柑, 柑橘品种, 当地人俗称青果、 黄金果, 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流域石棉、 汉源等 干热河谷地带。 黄果柑由橘和橙天然杂交而来, 在当地有300多年种植历史。 2010年, 由四川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石棉县农业局、 石棉县科技局选育出优株, 并通过四川省品种委员会审 定, 定名为 “黄果柑” 。 树势强健, 树冠自然圆头形, 树姿较开张, 幼树枝梢直立, 萌芽抽枝力 强, 枝条健壮。 节间稀, 有段刺, 叶片长披针形, 叶脉不明显, 花较小, 白色, 五瓣。 果实圆球 形, 果形端正, 果蒂、 果顶平, 果皮黄色、 鲜艳、 有光泽。 平均单果重153.6克, 纵径78厘米,。
7、 横径89厘米, 果形指数0.91, 果皮厚度0.20.4厘米, 可溶性固形物11.95, 每100毫升 果汁含总糖912克, 总酸0.50.8克, 维生素C30毫克, 果汁率4250, 可食率6875, 果实无核或少核, 果肉橙红色。 其最大的特点: (1)花果同树的奇观。 (2)极其丰产效益高。 (3)极其晚熟。 从头年的2、 3月份结果要到次年的4月份才成熟, 需要接近1213个月。 0003 由于市场需求高, 目前许多研究主要着眼于产量的提升, 而忽视了黄果柑的品质 提升, 特别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如何较好的提高黄果柑果实中糖含量并降低酸含量方面 鲜有研究。 现在柑桔施肥多以化肥为主,。
8、 尤其是中后期偏重氮、 钾肥, 这会增加果实含酸量。 实施黄果柑 “增糖降酸” 技术, 是创立高品位品牌柑桔重要举措, 通过 “增糖降酸” 技术推广 应用, 可有效提高柑桔品质, 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从 而解决上述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0006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一般PH值在5.06.0, 春季桔园对土 地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030厘米, 撒施石灰1002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
9、6月底前后 进行深施土杂肥料2050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35cm, 冬季12月 地面挑压客土50100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 心形树冠, 干高20-40cm, 主枝预留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30 50 , 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 加强桔园水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 季园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桔采收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 候应及时控水; 0007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50100g/株、 磷肥2050g/ 株、 钾。
10、肥2050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015g/株、 骨粉鱼肥50100g/株、 钾 肥2030g/株; 第三次在冬季12月左右施氮肥50100g/株、 磷肥2050g/株、 钾肥20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042020 A 3 50g/株; 0008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 外观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土杂肥料为栏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 拌得到。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客土为草木腐土、 塘。
11、泥以1:1搅拌而成。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通过对成熟整 树进行修剪, 使树冠呈现自然开心形, 结构紧凑, 内膛充实, 通风透光, 从而为果实提供良好 的生长光照环境, 经深翻改土、 增施有机肥、 撒施石灰等技术的应用, 有效降低土壤酸性, 使 土壤有机含量大大提高, 亩产量稳定在2500公斤, 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 柑桔果实外观 质量达到自然着色, 光泽度好, 果实内质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 酸度降低至1以内, 结构 科学合理, 使用安全方便, 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12、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黄果柑增糖降酸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一般PH值在5.06.0, 春季桔园对土 地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030厘米, 撒施石灰1002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 进行深施土杂肥料2050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35cm, 冬季12月 地面挑压客土50100公斤/。
13、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 心形树冠, 干高20-40cm, 主枝预留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30 50 , 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 加强桔园水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 季园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桔采收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 候应及时控水; 0015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50100g/株、 磷肥2050g/ 株、 钾肥2050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015g/株、 骨粉鱼肥50100g/株、 钾 肥2030g/株; 第三次在冬季12。
14、月左右施氮肥50100g/株、 磷肥2050g/株、 钾肥20 50g/株; 0016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 外观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0017 土杂肥料为栏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拌得到, 客土为草木腐土、 塘泥以1:1搅 拌而成。 0018 实施例1: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选取PH值在5.0, 春季桔园对 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0厘米, 撒施石灰1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进行深 施土杂肥料20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
15、3cm, 冬季12月地面挑压客土50 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心形树冠, 干高20cm, 主 枝预留3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30 , 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个, 加强桔园水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042020 A 4 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季园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桔采收 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候应及时控水; 0019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50g/株、 磷肥20g/株、 钾肥 20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0g/株、。
16、 骨粉鱼肥50g/株、 钾肥20g/株; 第三次在冬季 12月左右施氮肥50g/株、 磷肥20g/株、 钾肥20g/株; 0020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 外观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0021 土杂肥料为栏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拌得到, 客土为草木腐土、 塘泥以1:1搅 拌而成。 0022 实施例2: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选取PH值在5.5, 春季桔园对 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25厘米, 撒施石灰15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进行深 施土杂肥料30。
17、公斤/亩, 夏秋季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4cm, 冬季12月地面挑压客土70 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心形树冠, 干高30cm, 主 枝预留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40 , 各主枝上留副主枝3个, 加强桔园水 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季园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桔采收 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候应及时控水; 0023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75g/株、 磷肥35g/株、 钾肥 35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0g/株、 骨粉鱼肥75g/。
18、株、 钾肥25g/株; 第三次在冬季 12月左右施氮肥75g/株、 磷肥35g/株、 钾肥35g/株; 0024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 外观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0025 土杂肥料为栏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拌得到, 客土为草木腐土、 塘泥以1:1搅 拌而成。 0026 实施例3: 步骤一、 桔园土壤多为红壤土质, 土壤偏酸, 选取PH值在6.0, 春季桔园对 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时, 深度为30厘米, 撒施石灰200公斤/亩后中耕, 每年6月底前后进行深 施土杂肥料50公斤/亩, 夏秋季。
19、710月在园地表面铺草覆盖5cm, 冬季12月地面挑压客土 100公斤/亩培园, 对整树进行修剪直立郁闭大枝也要剔除, 使其形成开心形树冠, 干高 40cm, 主枝预留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主杆分枝角50 , 各主枝上留副主枝3个, 加强 桔园水分管理, 做到涝时即排, 旱时即抗, 春季园地保湿, 夏季园地排灌, 秋冬园地灌防, 柑 桔采收一个月前遇到长期干旱应适时浇灌抗旱, 遇到多雨气候应及时控水; 0027 步骤二、 进行三次施肥, 第一次在春季3月左右施饼肥100g/株、 磷肥50g/株、 钾肥 50g/株; 第二次在夏季7月左右施氮肥15g/株、 骨粉鱼肥100g/株、 钾肥3。
20、0g/株; 第三次在冬 季12月左右施氮肥100g/株、 磷肥50g/株、 钾肥50g/株; 0028 步骤三、 在11月12月采收, 充分利用11月中旬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促进果实 外观自然转色和内质糖分转化, 采摘时要实行选黄留青、 分批采收。 0029 土杂肥料为栏肥、 畜粪和桔杆5:1:2粉碎搅拌得到, 客土为草木腐土、 塘泥以1:1搅 拌而成。 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042020 A 5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04202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