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3603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5504.X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号:

CN101748545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3D 15/00公开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091217|||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6C27/00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章金龙

发明人:

章金龙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东路1431号绍兴鹏丰纺织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

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在织造工序中经丝经过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步骤;纬丝经过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形、络筒,然后将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再经烘布、检验。印染工序包括白坯退卷缝头、轧花、退浆、高温预缩、吸水开幅、烘干、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开幅、树脂整理、定形和检验。成品经密405根/10cm,纬密220~275根/10cm。采用高温预缩和松式浸渍法碱减量,降低织物中碱的含量。本发明实现用喷水织机生产出涤纶仿真绉丽纱,织物起绉起泡条纹均匀,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达到优良的仿真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包括织造工序和印染工序;织造工序分成经向和纬向两个并行分支工序,其中经向分支工序依次包括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纬向分支工序依次包括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形、络筒,然后将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织造,再经烘布、检验;印染工序包括白坯退卷缝头、轧花、退浆、高温预缩、吸水开幅、烘干、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开幅、树脂整理、定形和检验;其特征在于:
原料包括167dtex涤纶长丝900捻/ms、167dtexHOY 900捻/ms、150dtex人造丝600捻/ms,按照56∶24∶1的比例排列而成,成品的经密为405根/10cm,纬密为220根~275根/10cm;在高温预缩步骤中,保持在105℃下对加捻丝反捻扭矩的释放及织物的预缩,然后再保温20~80分钟;在碱减量步骤中,采用松式浸渍法,降低织物中碱的含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对经线和纬线倍捻的加捻系数为2000~250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预缩步骤中,所用到设备为高温高压的溢流染色机,在预定型和成定型过程中,织物经纬向纤维都受到拉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其特征在于:碱减量步骤后,采用亲水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提高亲水性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织造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金、银丝、导电丝中的至少一种特殊原料,按照原料组合一个循环中添加1~2根特殊原料丝,最多2根,质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3.3%~6.7%。

说明书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织物的生产工艺,特别与一种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有关。
背景技术
涤纶、涤棉织物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以其洗可穿性能深受人们喜爱。当今人们又开始追求天然纤维的内在美感,向涤纶的仿真丝、仿毛、仿麻方向发展,进而达到涤纶的仿真、乱真、超真的新水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涤纶仿真绉丽纱就是其中一种高档仿真丝产品,涤纶仿绉类产品以其独特的服用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
在现有的合纤织物生产工艺中,喷水织机以其高速、高产、优质的特点被普遍采用,因此,在喷水织机上生产涤纶长丝仿绉类产品是许多厂家的选择。喷水织机是为生产仿真丝类织物而设计的轻型织机,随着化纤仿真织物的发展,许多厂家采用喷水织机生产加捻织物,受涤纶纤维性能缺陷影响。
因为面料与天然纤维织物尚有较大差距,所以厂家采用传统工艺,由喷水织机直接生产仿绉类织物存在很大问题,目前,国内对绉织物绉效应形成机理等研究也尚未成熟。
本发明人在该领域中深入研究和多年试验,解决其中的难题,使喷水织机可以完全适应生产仿绉类织物的需要,为喷水织机广泛适用于各种织物开创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实现用喷水织机生产出涤纶仿真绉丽纱,织物起绉起泡条纹均匀,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达到优良的仿真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包括织造工序和印染工序;织造工序分成经向和纬向两个并行分支工序,其中经向分支工序依次包括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纬向分支工序依次包括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形、络筒,然后将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织造,再经烘布、检验;印染工序包括白坯退卷缝头、轧花、退浆、高温预缩、吸水开幅、烘干、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开幅、树脂整理、定形和检验;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面料原料选用和线型创新设计,以及采用高温预缩和碱减量;其中原料包括167dtex涤纶长丝900捻/ms(每米900个右捻)、167dtexHOY(高取向丝)900捻/ms、150dtex人造丝600捻/ms,按照56∶24∶1的比例排列而成,成品的经密为405根/10cm,纬密为220根~275根/10cm;在高温预缩步骤中,保持在105℃下对加捻丝反捻扭矩的释放及织物的预缩,然后再保温20~80分钟;在碱减量步骤中,采用松式浸渍法,降低织物中碱的含量。
另外对经线和纬线倍捻的加捻系数为2000~2500效果较佳,过低丝线会产生扭结或者少捻现象,过高倍捻机难以生产。
在高温预缩步骤中,多用到的设备为高温高压的溢流染色机,在预定型和成定型过程中,织物经纬向纤维都受到拉伸。
织物在经过高温预缩和碱减量后,其本身的抗静电性、吸湿性及穿着舒适性方面未有较大改善,因此需要采用亲水整理剂对其进行整理,改善手感,提高亲水性能。在织造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金、银丝、导电丝之类特殊原料丝,按照原料组合一个循环中添加1~2根特殊原料丝,最多2根,质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3.3%~6.7%,使得成品可以显得更加华贵、亮丽,还可以大大改善涤纶织物抗静电性差的缺陷。
通过上述方案后,在现有的喷水织机织出所需要的织物,利用不同原料各种不同组分的物理性能而产生丰富的布面风格,织物风格保型性好,大大改善了传统起泡织物布面风格,经穿洗后容易变型的缺陷。
同时,本发明中采用高温预缩和碱减量的特殊染整工艺,布面风格丰富、高雅,性能稳定,手感好,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悬垂性,使得最终产品与真丝相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织造工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印染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织造工序:
将三种原料167dtex涤纶长丝900捻/ms、167dtex HOY 900捻/ms、150dtex人造丝600捻/ms按照56∶24∶1的比例组成。在每个组合循环中添加一根金丝,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4%。经向组合排列后,依次通过倒筒、倍捻、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步骤。纬向组合排列后,依次通过倒筒、倍捻、定型、络筒步骤。其中,经丝和纬丝的倍捻系数为2500。然后由喷水织机对其进行织造,织造时,经丝为34根/cm,纬丝为20根/cm,最后再烘布、检验。
其中,在织造时,开口提综过程中,经纱相互摩擦剧烈,断头增加。出现断头,原来工艺中接头需用正反结,其直径为原丝的3倍,使筘齿内丝线间隙更小,给经丝过筘带来困难。为减少断头,在本发明中采用倍捻经丝不接头、断头上空筒、分条整经齐上齐下不用小筒及织机机后不接头等方法。
2、印染工序:
将白坯退卷缝头,经过轧花、退浆、高温预缩、吸水开幅、烘干、预定型、碱减量、染色、开幅、树脂整理、定型、检验。
其中,高温预缩步骤中,在湿热状态下,涤纶纤维收缩率逐渐增大。加工过程中,应避免因碱液上中下温度可能有差异,从而导致液体中上中下的织物收缩率不同,致使织物绉效应不好,因此,本发明中采用设备为高温高压立式或卧式的溢流染色机。同时,经多次试验发现,绉效应不匀的另一原因在于纬向纤维单方向受到力的拉伸作用。因此,在碱减量仿绸整理过程中,应将织物经纬向纤维均受到力的拉伸。
碱减量步骤会使涤纶纤维外表和内在质量与天然纤维更为接近,达到仿真的目的。本发明产品属于强捻绉类织物,所以其碱减量方式采用松式浸渍法,然后再用亲水整理剂对其进行整理。
由本发明中所的到产品的性能参见下表:

  成品纬密:  405根/10cm  经向抗断裂强力:  ≥380N  成品经密:  275根/10cm  纬向抗断裂强力:  ≥380N  成品重量:  130g/m2  色牢度:  3-4级  抗起球起毛:  3-4级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涤纶仿真绉丽纱工艺,在织造工序中经丝经过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步骤;纬丝经过原料组合、倒筒、倍捻、定形、络筒,然后将经丝和纬丝进行织造,再经烘布、检验。印染工序包括白坯退卷缝头、轧花、退浆、高温预缩、吸水开幅、烘干、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开幅、树脂整理、定形和检验。成品经密405根/10cm,纬密220275根/10cm。采用高温预缩和松式浸渍法碱减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