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14077.9 (22)申请日 2018.05.14 (73)专利权人 浙江新景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解放南 路1638号409室 (72)发明人 胡雪琼 任志萍 史铸江 (51)Int.Cl. A01G 9/02(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 的树池, 涉及市政园林技术领域, 一种自带垃圾 收容装置的树池, 通过在现有的树池上滑移设置 垃圾收。
2、容装置, 可以使在行人制造出垃圾之后将 垃圾丢入垃圾收容装置内, 从而能给树木提供一 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并且可以避免因为垃圾而造 成的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8338397 U 2019.01.08 CN 208338397 U 1.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包括基座(2)和开设在基座(2)中间的植树口(1),其 特征在于, 在基座(2)上滑移设置有垃圾收容装置(3); 所述垃圾收容装置(3)包括垃圾基座 (31)和连接在所述垃圾基座(31)上的垃圾收容部(32), 在所述垃圾收容部(32)上设置有垃 圾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垃圾收。
3、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2)内安 装有用于升降垃圾基座(31)的升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2)内设 置有能使所述升降组件(4)运行的空腔(41), 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空腔(41)内 壁上的固定件(42), 在所述固定件(42)上转动连接有连杆(43)的一端, 所述连杆(43)的另 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44)一端, 所述曲柄(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基座(31)上, 所述 连杆(43)远离曲柄(44)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连杆(43)的把手(45), 所述把手(45) 伸出基座(2)外。 。
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45)包括与 连杆(43)固定连接的固定部(451)、 与固定部(451)远离连杆(43)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部 (452); 基座(2)外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转动部(452)的容置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21)侧壁 卡接设置有第一磁铁(22), 转动部(452)与容置槽(21)侧壁接触一侧卡接设置有与第一磁 铁(22)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4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垃圾口(33)上 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垃圾口。
5、(33)的挡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收容部(32) 的垃圾口(33)处开设有与挡板(5)卡接的卡槽(46)。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38397 U 2 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园林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自带垃圾收容 装置的树池。 背景技术 0002 树木绿化是现代市政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广泛应用于道路、 小区、 室内 甚至屋顶的绿化上。 树木一般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 再移植到相应的绿化区域内。 树木栽 植时, 根球(根钵)需要都足够的空。
6、间, 以保护树木, 这个空间我们称为树池。 0003 如申请公告号CN2063711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池, 包括基座、 安装板、 落叶 孔, 安装板转动连接在基座上, 基座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当安装板向远离树木一侧转 动后将安装板固定在基座上的固定件。 通过上述的设置, 这种树池利用新机械结构, 利用一 端铰接在安装板上的连接杆, 同时利用基座外壁上的固定块和固定块上的卡槽, 连接杆转 动后, 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卡接到卡槽内, 即可将安装板固定住供行人休息; 其中, 安 装板在正常情况下处于转动安置在基座内的一侧, 此时安装板供行人休息的一侧侧壁位于 下侧, 即使是在雨天, 安。
7、装板供行人休息的一侧侧壁也不会淋湿, 行人即可随时得到一个干 净的座位, 不需要用纸张擦干净安装板, 也节约了纸张。 0004 上述树池通过将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卡接到卡槽内, 把安装板固定住, 以此 供行人休息。 但是行人在上述安装板休息时, 可能会吃一些食物, 吃完后会产生垃圾, 行人 需要走一段路将垃圾放到远处的垃圾箱内, 再回到安装板休息, 较为麻烦。 因此行人许多时 候往往将垃圾直接丢弃在树池内, 这些垃圾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 树池, 通过在现有的树池上设置可供行人丢弃垃圾的。
8、垃圾收容装置, 可以使在行人制造出 垃圾之后将垃圾丢入垃圾收容装置内, 从而能给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并且可以 避免因为垃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包括基座和开设在基座中间的植树口,在基座上 滑移设置有垃圾收容装置。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行人制造出的垃圾可以放在垃圾收容装置内, 从而提供 了一个妥善处理垃圾的方式, 避免垃圾被扔在树池内, 从而能给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 环境, 并且可以避免因为垃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同时行人无需离开树池就可以将垃圾妥 善处理, 省去了将垃圾丢。
9、到远处的垃圾箱所花的时间。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容装置包括垃圾基座和连接在所述垃圾基座上的垃圾收容 部, 在所述垃圾收容部上设置有垃圾口。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以使更多的垃圾在垃圾收容部内妥善处理, 并且垃圾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338397 U 3 收容部和垃圾基座互相是分开的, 从而使在垃圾收容部发生损坏时不必将垃圾基座也更 换, 从而可以节约资源。 0011 进一步的在所述垃圾基座和垃圾收容部上设置有升降组件。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以在垃圾收容部内的垃圾收纳满时, 清洁人员通过使 用升降组件将垃圾收容部和垃圾基座升至基座外再将垃。
10、圾收容部与垃圾基座取下, 然后将 垃圾转至垃圾运输车运走, 从而使清洁人员更加方便的将垃圾收容部内的垃圾处理干净。 0013 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能使所述升降组件运行的空腔,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固定设置在空腔内壁上的固定件, 在所述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连杆的一端, 所述连杆的另 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一端, 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基座上, 在所述固定件与所 述连杆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能随所述连杆旋转的把手。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垃圾收容部内垃圾装满时, 需要将垃圾收容部内的垃 圾转运出去, 可以通过旋转把手, 带动连杆旋转, 从而带动曲柄转动, 由曲柄带动垃圾基座 上下运。
11、动, 从而使垃圾基地托着垃圾收容部升至基座外, 然后清洁人员通过使用升降组件 将垃圾收容部和垃圾基座升至基座外再将垃圾收容部与垃圾基座取下, 然后将垃圾转至垃 圾运输车运走, 从而使清洁人员更加方便的将垃圾收容部内的垃圾处理干净。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与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与固定部远离连杆一端转动连 接的转动部; 基座外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转动部的容置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把手分成两部分, 使得把手在不使用时, 可以将其中的 转动部转入容置槽内, 避免由于把手突出在基座外而对行人造成影响。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侧壁卡接设置有第一磁铁, 转动部与容置槽侧壁接。
12、触一侧卡 接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引, 使得转动部能更好的 处在容置槽中, 避免由于风吹或者其他外力将转动部推出容置槽。 0019 进一步的在所述垃圾口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垃圾口的挡板。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行人丢弃完垃圾之后可以将挡板挡至垃圾收容的垃圾 口, 能使垃圾收容部内由垃圾产生的异味不会散发至垃圾收容部外, 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增 强了行人在基座上面休息的体验感。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容部的垃圾口处开设有与挡板卡接的卡槽。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行人丢弃垃圾之后, 可以很。
13、轻易的经过卡槽将挡板更 好的把垃圾口盖住。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0024 1、 由于垃圾收容装置的设置, 可以在行人制造出垃圾之后提供一个妥善处理垃圾 的方式, 从而能给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并且可以避免因为垃圾而造成的环境污 染; 0025 2、 清洁人员通过使用升降组件将垃圾收容部和垃圾基座升至基座外再将垃圾收 容部与垃圾基座取下, 然后将垃圾转至垃圾运输车运走, 从而使清洁人员更加方便的将垃 圾收容部内的垃圾处理干净; 0026 3、 当行人丢弃完垃圾之后可以将挡板盖住垃圾收容部的垃圾口, 能使垃圾收容部 内由垃圾产生的异味不会散发至垃圾收。
14、容部外, 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增强了行人在基座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338397 U 4 面休息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面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垃圾收容部和垃圾基座的分解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 示出把手的结构。 0031 附图标记: 1、 植树口; 2、 基座; 21、 容置槽; 22、 第一磁铁; 3、 垃圾收容装置; 31、 垃圾 基座; 311、 凹槽; 32、 垃圾收容部; 321、 凸块; 33、 垃圾口; 4、 升降组件; 41、 空腔; 42、 固定件。
15、; 43、 连杆; 44、 曲柄; 45、 把手; 451、 固定部; 452、 转动部; 453、 第二磁铁; 46、 卡槽; 5、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3 参照图1, 一种自带垃圾收容装置的树池, 包括基座2和开设在基座2中间的植树口 1,在基座2上滑移设置有垃圾收容装置3。 0034 参照图2和图3, 垃圾收容装置3包括垃圾基座31和插接在垃圾基座31上的垃圾收 容部32, 垃圾收容部32的底部靠近垃圾基座31, 在垃圾收容部32远离垃圾基座31的端部开 设有垃圾口33, 在垃圾基座31上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311, 在。
16、垃圾收容部32底部靠近垃圾基 座31的一侧设置有能与垃圾基座31上的若干个凹槽311配合的若干个凸块321, 垃圾收容部 32和垃圾基座31互相插接。 0035 在基座2内设置有空腔41, 基座2的空腔41内安装有升降组件4。 升降组件4包括固 定设置在空腔41内壁的固定件42, 固定件42铰接有连杆43的一端, 连杆43的另一端铰接有 曲柄44一端, 曲柄44的另一端铰接在垃圾基座31上。 在连杆43远离曲柄44一端固定设置有 把手45, 把手45伸出基座2外。 0036 参照图4, 为了避免行人撞到把手45, 将把手45分成与连杆43 (见图2) 固定的固定 部451、 与固定部451远离。
17、连杆43一端铰接的转动部452; 在基座2外侧开设有容纳转动部452 的容置槽21, 使得转动部452在不使用时处在容置槽21内。 同时为了使转动部452更好地处 在容置槽21内, 在容置槽21侧壁卡接设置有第一磁铁22, 并在转动部452与容置槽21侧壁接 触一侧卡接设置有与第一磁铁22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453。 0037 在垃圾收容部32的垃圾口33开设有卡槽46, 并设置有与卡槽46相配合且用于遮挡 垃圾口33的挡板5。 0038 具体实施过程: 0039 当垃圾收容部32内的垃圾装满时, 清洁人员先打开挡板5, 将转动部452从容置槽 21转出, 再旋转转动部452, 转动部452带动。
18、固定部451转动, 固定部451转动带动连杆43在基 座2的空腔41内旋转。 连杆43在旋转的过程中, 连杆43远离固定部451一端上升, 带动曲柄44 的一端上升, 曲柄44另一端带动垃圾基座31上升。 当垃圾基座31抵触固定件42时, 停止转动 部452旋转, 此时垃圾收容部32伸出基座2的供行人休息的表面, 然后清洁人员手动将垃圾 收容部32从垃圾基座31上面拔出。 0040 然后将垃圾收容部32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后将垃圾收容部32与垃圾基座31插接好,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338397 U 5 反向旋转转动部452, 使垃圾基座31下降, 垃圾收容部32随垃圾基座31。
19、同步下降, 缩回至基 座2的空腔41内, 然后盖上挡板5。 再将转动部452转入容置槽21, 使第一磁铁22与第二磁铁 453相互吸引, 清理垃圾收容部32内的垃圾的过程完毕。 0041 当行人需要丢弃垃圾时只需要将挡板5打开, 丢入垃圾, 然后盖上挡板5, 即完成。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33839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8338397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8338397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8338397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8338397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