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是采用液体培养基经深层培养制得,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发菌快、菌龄整齐、便于机械化操作等优点。随着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采用液体培养技术制备液体菌种代替传统的固体菌种,将是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液体菌种对生产工艺及技术条件要求高,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仍有相当多食用菌生产企业采用传统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
中药渣是中药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典型的工业生物质,具有产量大、排放集中等典型特点,适于规模化、集中化的开发利用,初始含水率一般在70%以上,且易变质腐烂对环境造成污染,中药渣现有的处理方式以堆放为主要,不仅占用土地,污染土壤,而且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目前对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集中在利用中药渣堆肥化处理、利用中药渣生产食(药)用真菌、利用中药渣制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利用中药渣有机质生物发酵产氢和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生产生物质能源。尽管中药渣资源化技术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方法面面,但中药渣资源化最成熟的技术为中药渣堆肥化处理和中药渣栽培食用菌。根据现有文献,中药渣可以用来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鸡腿菇、柳松茸、灵芝、裂褶菌、猴头菇、黑木耳、白灵菇。但对于利用液体菌种应用于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罕见报道。并且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中药渣资源化利用滞后,不足以指导生产应用:①中药种类多,组方复杂,导致药渣的种类多,目前研究或应用只针对某一种药渣进行的,产业化利用程度低;②中药渣有机肥转化率为50%左右,大部分制药厂家中药渣量几百吨到几千吨之间,不适合建设规模化的有机肥料厂;③一般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药渣种类较少,只能作为辅助处理途径。④利用中药渣栽培食药用菌时,主要采用固体菌种,利用效率低,不利于推广应用。⑤利用中药渣发酵产氢和生物质气化技术生产生物质能源都极具有潜力,能够实现高附加值的转化,但由于中药渣的含水量较高,脱水干燥等环节耗能高,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国内尚无规模化的应用示范基地。
因此开发一种中药渣资源化利用方法,解决中小型药渣企业不便于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原种阶段利用液体菌种培养技术,能有效的缩短处理周期,同时降低了栽培阶段的环境、设备要求,提高了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接种于灭菌的固体基质后培养获得固体栽培种,将所述固体栽培种于栽培基质中培养,获得草腐食用菌。
液体菌种培养好以后,直接散播在固体培养基质上,液体菌种菌液营养丰富,菌丝较弱、播种后极易被细菌污染,导致接种失败。因此对设备、操作、环境要求较高。若全生产过程用固体菌种,则生产周期长,处理效率低。
本发明将将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结合,大大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栽培阶段的环境、设备要求,成功率高。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固体基质的主料为中药渣。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栽培基质的主料为中药渣。
进一步,上述中药渣为水提植物类中药渣。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草腐食用菌的固体栽培种,其制备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腐食用菌的固体栽培种,所述固体栽培种通过将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接种于灭菌的固体培养基质后培养获得。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固体基质的主料为中药渣。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草腐食用菌的中药渣的固体栽培种,其能够提高中药渣的经济效益,且具有制备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腐食用菌的固体栽培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栽培种通过将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接种于灭菌的药性基质后培养获得;
所述药性基质的主料为中药渣。
作为优选的方案,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性基质原料包含中药渣85-95份,麦麸2-8份,玉米粉2-5份,石灰0.05-1份,石膏0.5-1.5份,KH2PO4 0.03-0.2份,MgSO4 0.01-0.2份。
上述麦麸的用量以及玉米粉用量根据中药渣的特性决定,为调节药性基质的透气性,以利于固体菌种的制备。
上述石灰的用量可调节药性基质的pH值至适宜范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药性基质含水量为60%~65%。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草腐食用菌的中药渣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能有效的缩短处理周期,同时降低了栽培阶段的环境、设备要求,提高了成功率,同时提高中药渣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腐食用菌的中药渣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草腐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扩繁,接种于灭菌的药性基质,培养后获得固体栽培种;
2)培养料高温发酵熟化,获得发酵料;
3)将步骤1)所述固体栽培种于步骤2)所述培养料中培养,获得草腐食用菌;
所述药性基质的主料为中药渣,所述培养料的主料为中药渣。
作为优选的方案,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性基质包含中药渣85-95份,麦麸2-8份,石灰0.05-1份,石膏0.5-1.5份,KH2PO4 0.03-0.2份,MgSO4 0.01-0.2份。
作为优选的方案,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料包含中药渣85-95份,麦麸2-10份,石灰1-3份,石膏0.2-1份。
作为优选的方案,调整所述药性基质含水量为60%~65%。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药性基质中还包含玉米粉,所述玉米粉与所述主料中药渣的质量比为2-5:85-95。
作为优选的方案,步骤2)所述发酵熟化过程具体为:将培养料拌匀后的料面覆盖一层薄膜,发酵温度60℃以上,2~4天翻堆一次,发酵7~10天,获得发酵熟化的发酵料。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药渣为水提植物类中药渣。
作为优选的方案,步骤1)所述液体菌种经菌种活化、一级菌种培养和菌种扩繁后获得。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药性基质的制备过程为:
a.称料:称取主料中药渣和辅料。
b.拌料:将各料混匀后加入水至培养料中含水量达60%~65%,拌匀。
c.装袋:将拌匀后的培养料按300g/袋装入12cm×25cm的聚丙烯折角袋中,边装边压,至紧实,松紧需均匀,最后在菌袋口部套上套环支撑,并盖上无棉盖。
d.灭菌:将料袋置于103-115kPa、121-126℃灭菌1.5小时,灭菌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接种枪、封口海绵在高压灭菌器中103-115kPa、121-126℃灭菌30min,备用。
本发明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模式提高了接种成功率,发酵后的培养料不需灭菌操作,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草腐食用菌的中药渣的液体菌种-固体栽培种培养方法,
1)成功率高:固体栽培种接种发酵料,降低了栽培阶段的环境、设备要求,发酵料不需灭菌。同时解决了液体菌种培养后直接散播在发酵好的中药渣培养基上容易导致接种失败的问题,提高成功率。
2)效率高:原种阶段利用液体菌种培养技术,能有效的缩短处理周期,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
3)适用性广:我国制药厂特点,大型专业化的制药厂少,中小型制药厂多,5000吨以下的中药提取厂,不适合配套规模化的有机肥料厂。但年投料量在几百吨以上中药提取企业附近特别适合匹配一个中型的现代化的菌种厂,不仅能获得充足的原料,而且具有丰厚收益。
4)经济价值高:经过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中药渣经过堆肥化处理,有机肥转化率为50%左右,我们以急支糖浆、金钱草、大青叶板蓝根药渣为主要原料时生产草菇时,生物转化率可达30%左右,生产鸡腿菇时生物转化率可达80%。一吨药渣生产食用菌比生产有机肥经济效益更高,特别是难降解的药渣经过食用菌的降解后更适合堆肥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菌种接种的固体栽培种。
图2为草菇固体菌种的栽培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中药渣栽培种配方
中药渣栽培种配方1: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45份紫苏药渣、40份健脾止泻宁药渣;辅料:5份花生壳、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25份石灰,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
中药渣栽培种配方2: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90份急支糖浆药渣;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25份石灰,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
中药渣栽培种配方3: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45份大青叶板蓝根药渣、40份根茎类药渣;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25份石灰,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
中药渣栽培种配方4: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40份金钱草药渣、40份根茎类药渣、10份金银花药渣;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25份石灰,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
中药渣栽培种配方5: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80份小孩感冒灵颗粒药渣、,10份金银花药渣;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25份石灰,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
实施例2中药渣栽培草菇
(1)草菇菌种的活化
挑取新鲜菌种接种在PDA加富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L、琼脂20g/L、葡萄糖20g/L、维生素B1 2粒/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25g/L,PH自然。121℃灭菌30min,制斜面,静置2天后接种)上。草菇培养温度33℃,培养4-7天,即可用于一级原种接种;
(2)一级原种培养基制作
a.培养基制作:准确称取葡萄糖20g,蛋白胨4g、酵母膏3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25g,维生素B1 2粒,溶解在1L蒸馏水中,在电磁炉中融化,定容到1L,调节pH 5.8~6.0。
b.培养基灭菌: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1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为500mL,并加入20~30粒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30min,取出冷却。
c.接种:接种需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接种前,接种室应进行紫外灯灭菌,先用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针消毒,接种针、试管口及棉塞都需用酒精灯火焰进行灭菌。接入5块2cm2生长旺盛、斜面菌种,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
d.培养:将接种好的液体培养基放入到振荡培养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9℃,转速设置为140转/分,培养96小时左右,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小菌丝球,用于液体菌种扩繁。
(3)液体菌种扩繁
a.液体培养基配方:土豆100g/L,红糖10g/L,葡萄糖10g/L,麦麸50g/L,蛋白胨1g/L,酵母膏2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1g/L克,VB1 2/3粒/L,泡敌330μL/L。
b.液体培养基主料配制:往大锅中装70L蒸馏水煮沸,称取7.5kg洗净去皮的马铃薯,切片备用;称取3.75kg粗麦麸备用。大锅水沸后,将马铃薯、麦麸放入纱布网中在大锅中沸煮30min,然后将纱布网拿走,液体备用。
c.液体培养基辅料配制:准确称取红糖750g、葡萄糖750g、蛋白胨75g、酵母膏150g、磷酸二氢钾150g、硫酸镁75g、VB1 50粒磨碎,依次放入4L的小锅中溶解(辅料),备用。
d.液体培养基转移、定容:将主料煮好后,在出料口和末端用八层纱布过滤转移至液体菌种生产器中,然后将辅料转移到液体菌种生长器中。加入泡敌(具有消泡作用),定容至75L,液体菌种生长器的装液量在65%~70%左右。
e.灭菌,124℃,0.15个大气压,灭菌35min。
f.接种:液体培养基冷却到30℃,在无菌条件下将液体菌种一级种接种到液体菌种发生器中,接种量为4%。
g.液体菌种培养:培养温度29℃,培养发酵周期72小时。液体菌种生产器厂家: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该设备的精妙之处:利用罐体中部的通氧,来达到搅拌的目标。
(4)以中药渣为主要原料的菌袋制作
a.称料: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中药渣90份,然后称取下列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1份石膏,0.05份KH2PO4,0.025份MgSO4,石灰0.1-0.9份,使固体栽培种pH在6.8-7.2之间。
b.拌料:将各料混匀后加入水至培养料中含水量达60%~65%,拌匀。
c.装袋:将拌匀后的培养料按300g/袋装入12cm×25cm的聚丙烯折角袋中,边装边压,至紧实,松紧需均匀,最后在菌袋口部套上套环支撑,并盖上无棉盖。
d.灭菌:将料袋置于103-115kPa、121-126℃灭菌1.5小时,灭菌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接种枪、封口海绵在高压灭菌器中103-115kPa、121-126℃灭菌30min,备用。
e.接种:在超净工作室接种,接种前超净工作室用紫外消毒,接种人员穿戴接种服,用75%消毒酒精擦拭手、接种枪,再将接种枪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从液体菌种培养器中抽入10ml液体菌种喷入料袋内。
f.培养:将接种后的料袋转移到避光的培养室于29~33℃温度条件下培养至草菇菌丝长满料袋后即可,结果见图1。
(5)以中药渣为主料发酵料制作
发酵料的发酵处理:将从制药厂拉回的新鲜水提类药渣根据中药渣重量90%、麦麸8%、石灰1.5%、石膏0.5%的配方进行拌料,拌料后进行发酵,料面覆盖一层薄膜,发酵温度60℃以上,2~4d翻堆一次。发酵时间7~10天,发酵熟化的料即可用于草菇的栽培。
(6)草菇栽培
在消毒的沟畦上,铺4-6cm发酵好的草菇栽培料,每平方米放6-8个栽培菌种(见图2A),将发酵好的栽培料填满菌种之间的间隙并高于菌种2cm左右,用薄膜盖住栽培堆,将培养温度保持在30~35℃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7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注意通风透气,开始采收草菇(见图2B)。
实施例3中药渣栽培鸡腿菇
(一)液体菌种培养基制作
a.液体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
液体菌种培养基:准确称取葡萄糖20g,蛋白胨4g、酵母膏4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25g,维生素B1 2粒,溶解在1L蒸馏水中,在电磁炉中融化,调节PH5.8~6.0。
b.培养基的分装与灭菌
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1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每瓶装量为500mL,并加入20~30粒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取出冷却。
c.接种
接种需在洁净台上操作。接种前,接种室应进行紫外灯灭菌,先用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针消毒,接种针、试管口及棉塞都需用酒精灯火焰进行灭菌。接入5块2cm2生长旺盛、菌龄较短、新鲜的斜面菌种,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
d.培养
将接种好的液体培养基放入到振荡培养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7℃,转速设置为140转/分,培养144小时左右,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小菌丝球,用于液体培养器的接种。
(二)液体菌种扩繁
(3)液体菌种扩繁
a.液体培养基配方:土豆100g/L,红糖10g/L,葡萄糖10g/L,麦麸50g/L,蛋白胨1g/L,酵母膏2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1g/L克,VB1 2/3粒/L,泡敌330μL/L。
b.液体培养基主料配制:往大锅中装70L蒸馏水煮沸,称取7.5kg洗净去皮的马铃薯,切片备用;称取3.75kg粗麦麸备用。大锅水沸后,将马铃薯、麦麸放入纱布网中在大锅中沸煮30min,然后将纱布网拿走,液体备用。
c.液体培养基辅料配制:准确称取红糖750g、葡萄糖750g、蛋白胨75g、酵母膏150g、磷酸二氢钾150g、硫酸镁75g、VB1 50粒磨碎,依次放入4L的小锅中溶解(辅料),备用。
d.液体培养基转移、定容:将主料煮好后,在出料口和末端用八层纱布过滤转移至液体菌种生产器中,然后将辅料转移到液体菌种生长器中。加入泡敌(具有消泡作用),定容至75L,液体菌种生长器的装液量在65%~70%左右。
e.灭菌,124℃,0.15个大气压,灭菌35min。
f.接种:液体培养基冷却到30℃,在无菌条件下将液体菌种一级种接种到液体菌种发生器中,接种量为4%。
g.液体菌种培养:培养温度29℃,培养发酵周期72小时。液体菌种生产器厂家: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该设备的精妙之处:利用罐体中部的通氧,来达到搅拌的目标。
(4)以中药渣为主要原料的菌袋制作
a.称料:按重量份数,称取主料中药渣90份,然后称取下列辅料:5份麦麸,3份玉米粉,0.94份石灰,1份的石膏,0.05份的KH2PO4,0.01份的MgSO4。
b.拌料:将各料混匀后加入水至培养料中含水量达60%,拌匀。
c.装瓶:将拌匀后的培养料按300g/袋装入750ml的聚丙烯菌种瓶中,边装边压,至紧实,松紧需均匀,最后盖上瓶盖(无棉盖体)。
d.灭菌:将料袋置于103-115kPa、121-126℃灭菌1.5小时,灭菌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接种枪、封口海绵在高压灭菌器中103-115kPa、121-126℃灭菌30min,备用。
e.接种:在超净工作室接种,接种前超净工作室用紫外消毒,接种人员穿戴接种服,用75%消毒酒精擦拭手、接种枪,再将接种枪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从液体菌种培养器中抽入10ml液体菌种喷入菌种瓶中。
f.培养: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转移到避光的培养室于27℃温度条件下培养至鸡腿菇菌丝长满料袋后即可。
(5)以中药渣为主料发酵料制作(培养料高温堆肥)
发酵料的发酵处理:将从制药厂拉回的新鲜水提类药渣根据中药渣重量90%、麦麸8%、石灰1.5%、石膏0.5%的配方进行拌料,拌料后进行发酵,料面覆盖一层薄膜,发酵温度60℃以上,2~4d翻堆一次。发酵时间7~10天,发酵熟化的料即可用于鸡腿菇的栽培。
(6)室内覆土栽培
a.场地消毒:将用于栽培鸡腿菇的大棚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利用高锰酸钾对场地进行消毒。
b.大棚土壤处理:首先将大棚中宽1m,长3.8米畦床松土,将土壤水分控制在65%左右,喷施恶霉灵1500倍液。
c.鸡腿菇栽培:土壤消毒3天后开宽10cm,深10~12cm条形沟,将菌棒拦腰切断,断面向上,菌棒与菌棒之间隔10cm,间歇内填补熟化的中药渣发酵料。覆土3.5~4.0cm,均匀盖住菌棒。
d.出菇期管理: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0~25℃。当菌丝走满菌床时,要拉大棚内温度,温差保持8~10℃数天,促进原基的形成,当菇床的小菇达到黄豆大时掀开地膜,并要通风换气,促进小菇生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