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869820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50887.9

申请日:

20061228

公开号:

CN101355872B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91/00,D02G3/44,D02G3/02,D02J1/22,D02G3/36

主分类号:

A01K91/00,D02G3/44,D02G3/02,D02J1/22,D02G3/36

申请人:

优知亚米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中西滋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013560/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江华;王珍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色纱线体,即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进一步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该纱线体为通过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配置的外层纱线(3)。外层纱线(3)配置成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外层纱线(3)含有透明的长丝,在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通过透明的外层纱线(3)和该间隙(4)从外部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被着色的钓线,其为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配置的外层纱线(3)的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配置成螺旋状,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2.一种被着色的钓线,其为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配置的外层纱线(3)的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配置成辫子状,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的宽度或者尺寸为1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外层纱线(3)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外层纱线(3)含有表面处理剂,构成为通过由于含有该表面处理剂而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所述色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在所述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4)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芯部纱线(2)通过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钓线的芯部纱线(2)在每规定长度上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9.一种被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为被着色剂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2)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卷绕成螺旋状来进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和该外层纱线(3)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10.一种被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为被着色剂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2)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编织成辫子状来进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和该外层纱线(3)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的宽度或者尺寸为1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着色所述芯部纱线(2)的着色剂中含有该芯部纱线(2)与所述外层纱线(3)的粘接成分。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层纱线(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外层纱线(3)中含有表面处理剂,该外层纱线(3)成为透明或半透明,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所述色彩。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4)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3)后,进一步实施拉伸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3)对芯部纱线(2)的粘合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3)后,进一步实施加热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3)对芯部纱线(2)的粘合性。 18.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用作所述芯部纱线(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即使为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并且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的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着色纱线体的钓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钓线领域中,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的纱线体的钓线开始得到广泛使用,该钓线由于强度高且伸长率低,即使用作长钓线也具有可以正确地调整钓鱼深度,并且易感知鱼咬钩的优点。

这种长钓线为了正确地调整钓鱼深度而在每规定长度上以不同的色彩着色,但是由于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着色性差且与粘合剂等的粘接性弱,此外耐热性与聚酰胺等相比低,因此着色剂不容易固定在纱线体上。因此,若使用上述着色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纱线体的钓线,则不仅钓线的色彩过早脱色,而且存在钓鱼者的手或衣服被着色剂污损或者由于将钓线反复卷绕到线轮上而在钓线之间产生色移的问题。

因此,为了消除该问题,例如提出了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纱线体的表面上形成含有特殊组成的着色组合物的被覆层等方法,其中,该着色组合物含有偏二氯乙烯类树脂和颜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29031号公报

上述着色组合物与长丝的粘接性未必充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产生过早脱色或色移的问题。而且,该着色组合物由于形成在容易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纱线体的表面上,为了提高耐久性(着色的耐久性)有必要形成厚的厚度,但是该着色组合物的树脂由于与构成纱线体的长丝相比机械强度低,存在作为纱线体整体单位粗度的强度相对降低的问题。此外,使用这些树脂的被覆层时,由于以膜状覆盖纱线体的全部表面,不易兼具耐久性和纱线体的柔软性,而且由于使用强度或吸水性等具有特定特性的特殊树脂,也存在不能廉价地实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为含有着色性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进一步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的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着色纱线体的钓线。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若基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1和图2进行说明,则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以防止该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的外层纱线(3),该外层纱线(3)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一种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2)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和由该外层纱线(3)形成的间隙(4)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钓线,其特征在于,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着色纱线体(1)。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

一种着色纱线体,为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以防止该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的外层纱线(3),该外层纱线(3)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根据上述[1]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3)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

根据上述[1]或[2]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3)含有表面处理剂,构成为通过由于含有该表面处理剂而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

根据上述[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3)在芯部纱线(2)的周围被配置成辫子状(braid form)或螺旋状,在该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4)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以及

根据上述[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芯部纱线(2)通过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

一种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为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2)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和该外层纱线(3)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根据上述[6]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着色上述芯部纱线(2)的着色剂中含有用于粘接该芯部纱线(2)与上述外层纱线(3)的粘接成分。

根据上述[6]或[7]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上述外层纱线(3)时,通过将上述外层纱线(3)卷绕成螺旋状来进行配置。

根据上述[6]或[7]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上述外层纱线(3)时,通过将上述外层纱线(3)编织成辫子状来进行配置。

根据上述[6]~[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外层纱线(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

根据上述[6]~[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上述外层纱线(3)中含有表面处理剂,该外层纱线(3)成为透明或半透明,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

根据上述[6]~[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3)后,进一步实施加热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3)对芯部纱线(2)的粘合性。

根据上述[6]~[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3)后,进一步实施拉伸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3)对芯部纱线(2)的粘合性。

根据上述[6]~[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4)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以及

根据上述[6]~[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用作上述芯部纱线(2)。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

一种钓线,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以及

根据上述[16]中所述的钓线,其中,上述着色纱线体的芯部纱线(2)在每规定长度上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由于上述用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的表面被配置在周围的外层纱线保护,防止了纱线体之间或者与其它物体接触。而且,通过上述外层纱线或其间隙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该芯部纱线上的色彩。并且,上述外层纱线由于可以使用与芯部纱线一样具有高机械性强度的长丝,可以良好地维持作为着色纱线体整体的强度等机械性强度。

上述外层纱线只要使芯部纱线不与其它物体接触而配置在该芯部纱线的周围即可,也可以配置成完全覆盖芯部纱线表面的状态,也可以例如在芯部纱线的周围配置成辫子状或螺旋状时,在该外层纱线间形成芯部纱线的表面不与其它物体接触程度的间隙。

构成为通过上述外层纱线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色彩是指,例如可以为上述外层纱线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的结构。此外,将上述外层纱线配置成辫子状或螺旋状并在该外层纱线间形成间隙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的间隙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若将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和该外层纱线的间隙组合使用则可以更良好地从外部目视上述色彩。

上述外层纱线特别是由多根长丝构成时,即使各长丝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也存在由这些长丝产生漫反射等导致作为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降低的情况。但是该情况下,通过在纱线体上附着水等液体可以提高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因此,这种纱线体用于钓线时,钓线随着使用被导入水中,因此使用中的外层纱线全部被润湿而透明性变得良好,从而通过该外层纱线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色彩。

若利用上述性质,则通过使上述外层纱线中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处理剂,可以使该外层纱线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或者提高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由此通过该外层纱线从外部良好地目视上述色彩,所以优选。作为这些表面处理剂,使用对上述长丝或着色剂无不良影响的材料,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硅油等浸透剂和硅酮树脂或氟树脂等涂布材料等,但若为通过含有材料可以使外层纱线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或者提高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的材料,则可以为任意的材料。从提高透明性方面考虑,更优选使该表面处理剂的折射率与形成外层纱线的树脂的折射率类似。

而且,若上述外层纱线与上述芯部纱线牢固地粘合则由于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该芯部纱线上的色彩,所以优选。作为提高外层纱线对该芯部纱线的粘合性的方法,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在芯部纱线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后实施加热处理或拉伸处理的方法,但是并不限于这些方法。此外,除了提高上述粘合性之外,与上述外层纱线间的间隙中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处理剂同样地,通过使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与芯部纱线的界面上,可以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上的色彩。

上述芯部纱线不限于特定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通用的合成树脂纤维,但是若将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来使用,则由于可以得到高强度且低伸长率的纱线体,特别是在用于钓线时优选。而且,上述芯部纱线可以为多根长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纱线或加捻纱线,或者也可以为编织纱线。当然多根长丝集束来使用中也包含作为编织纱线使用。

另一方面,上述外层纱线也不限于特定的材质,但是由于通常合成纤维多为透明或半透明,作为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可以使用聚酰胺、聚酯或丙烯酸类等通用的合成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功能纤维。特别是若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两者都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功能纤维,则可以维持高的作为纱线体整体的单位粗度(分特)的强度,所以优选。

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着色剂使用改善脱色性或粘接性等的着色剂自不必说,也可以使用通用的染料或颜料,可以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任意一种。

此外,在这些着色剂中若含有提高芯部纱线与外层纱线的粘接性的树脂组合物等则进一步优选。即,通常在上述芯部纱线与外层纱线之间多夹杂有适应于外层纱线的材质的树脂组合物,例如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等各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在上述着色剂中含有这些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同时将表面处理剂和着色剂涂布到芯部纱线表面上,可以以少的涂布次数完成且廉价地实施,此外可以降低涂布量而抑制纱线体的重量增加,所以优选。

本发明的构成和作用如上所述,从而产生以下效果。

(1)由于通过上述外层纱线或其间隙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上的色彩,可以良好地发挥纱线体的可见性。而且,由于上述着色的芯部纱线的表面被配置在周围的外层纱线保护,防止了纱线体之间或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因此即使是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引起的脱色,例如不存在钓鱼者的手或衣服被着色剂污损的可能性,即使将钓线反复卷绕到线轮上也不存在在钓线之间产生色移的可能性。

(2)由于芯部纱线可以使用通用的着色剂并通过常规方法进行着色,并且外层纱线可以通过常规方法配置在芯部纱线的周围,所以与使用特殊组成的着色组合物的上述现有技术等相比可以简单且廉价地实施。

(3)外层纱线使用通用的合成纤维自不必说,还可以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具有高机械性强度的长丝,所以可以维持高的作为着色纱线体整体的单位粗度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符号说明

1着色纱线体

2芯部纱线

3外层纱线

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该纱线体(1)包括芯部纱线(2)和配置在其周围的外层纱线(3)。上述芯部纱线(2)例如包括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而成的200分特的加捻纱线或无捻纱线。而且,该芯部纱线(2)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在上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四根外层纱线(3)编织成辫子状,在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各外层纱线(3)透明,并包括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而成的50分特的加捻纱线或无捻纱线。该外层纱线(3)良好地粘合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但是若由各长丝产生漫反射等,则在直接使用情况下作为外层纱线(3)整体的透明性有降低的可能性。因此,使该外层纱线(3)中含有硅油等表面处理剂,由此可以良好地维持该外层纱线(3)整体的透明性。

通过上述外层纱线(3)或者通过外层纱线(3)间的间隙(4)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此外,从该间隙(4)露出的芯部纱线(2)的表面被周围的外层纱线(3)充分地保护,防止与其它物体或者纱线体(1)的其它部位接触。作为间隙(4)的宽度或者尺寸,若为可以防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或纱线体(1)的其它部位接触的程度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宽度或者尺寸取决于纱线体(1)的粗度,但优选为1mm以下程度。或者,作为间隙(4),将直径1mm左右的其它纱线体顺着或交叉,并轻轻地压在本发明的纱线体(1)上时,优选为该其它纱线体的表面不会与芯部纱线(2)接触程度的间隙。

而且,对于着色上述芯部纱线(2)的着色剂,其一部分也可以浸透到构成上述外层纱线(3)的长丝间,此时从外部更良好地目视该着色剂的色彩,所以优选。但是,调整该浸透的着色剂以使其不到达外层纱线(3)的表面上。

此外,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该着色剂中含有包括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等粘接成分的表面处理剂,由此上述芯部纱线(2)与外层纱线(3)良好地形成一体,从而防止外层纱线(3)偏离芯部纱线(2)的表面移动。

接着对上述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芯部纱线(2)使用适应于着色的色彩的含有通常使用的颜料或染料的着色剂,通过浸渍或其他常规方法,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进行着色。而且,使该着色剂中例如含有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等与外层纱线(3)同种类的合成树脂类粘接成分。

接着,将附着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着色剂干燥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使用编织机通过常规方法将四根透明的外层纱线(3)编织成辫子状,形成图1所示的着色纱线体(1)。此时,可以在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从该间隙(4)露出芯部纱线(2)的一部分。但是,该间隙(4)形成为露出的芯部纱线(2)部分被周围的外层纱线(3)充分地保护而不与其它物体接触程度的尺寸。

接着,对于上述着色纱线体(1),通过浸渍或其它常规方法将硅油等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3)后,例如在加热至80~160℃程度的气氛下实施拉伸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和拉伸处理使外层纱线(3)良好地粘合在芯部纱线(2)上。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在加热处理或拉伸处理等之前将上述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中,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实施加热处理或拉伸处理后将表面处理剂浸透到上述外层纱线中。另外,在本发明中,进行加热处理和拉伸处理这两种处理时,可以先进行任意一种处理或同时进行。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卷绕成螺旋状,纱线体(1)形成所谓的包覆纱线(covering yarn)。此时,外层纱线(3)在芯部纱线(2)的表面上边形成间隙边卷绕。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省略说明。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着色纱线体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示例,芯部纱线、外层纱线的粗度或材质,着色剂的成分等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都在外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对透明的外层纱线(3)进行紧密地编织或卷绕而不产生上述间隙(4)。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芯部纱线(2)的周围以一层的状态配置外层纱线(3),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在芯部纱线的周围将外层纱线配置成多层状。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芯部纱线使用加捻纱线或无捻纱线,但是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编织纱线。此外,上述芯部纱线或外层纱线可以使用聚酰胺、聚酯或丙烯酸类等其它通用的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金属纤维等,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也可以为互不相同的材质。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着色剂含有粘接成分,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该粘接成分。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硅油等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中,但是本发明中该表面处理剂也可以为以硅酮树脂为代表的其它成分,含有在外层纱线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浸渍以外的方法,进一步地,外层纱线的透明性充分高时,也可以省略这些表面处理剂。

此外,只要不存在外层纱线变成不透明或者易脱色、色移的较大地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也可以对外层纱线实施着色。此时,可以目视将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着色成不同的颜色并通过其组合呈现的色彩,若并用使着色在芯部纱线和/或外层纱线上的色彩在每规定长度上不同的方法则可以扩大目视的色彩的变化。通过使通过间隙(4)目视的色彩与通过外层纱线(3)目视的色彩不同,还可以呈现出斑状图案。而且,在本发明中,  “构成为可以从外部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当然也包含从外部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因通过外层纱线而变化的情况。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对纱线体进行着色,适合用于钓线中,当然纱线体的全长也可以着色为单一色,此外可以用于钓线以外的用途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即使为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并且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因此特别适用于钓线中,也适用于其它用途的纱线体中。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35587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20 CN 101355872 B *CN101355872B* (21)申请号 200680050887.9 (22)申请日 2006.12.28 013560/2006 2006.01.23 JP A01K 91/00(2006.01) D02G 3/44(2006.01) D02G 3/02(2006.01) D02J 1/22(2006.01) D02G 3/36(2006.01) (73)专利权人 优知亚米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兵库县 (72)发明人 中西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

2、有限 公司 11018 代理人 徐江华 王珍仙 CN 1417395 A,2003.05.14, JP 特开 2003-286622 A,2003.10.10, 说 明书摘要、 说明书第 0006-0008、 0011、 0029-0041、 0046-0054、 0060、 0067-0069 段、 图 1. JP 特开 2002-266183 A,2002.09.18, JP 特开平 9-209214 A,1997.08.12, 说明书 摘要、 说明书第0007-0012、 0020 -0026、 0030-0032 段 . JP 特开 2004-084148 A,2004.03.18, 。

3、JP 特开 2004-308047 A,2004.11.04, 说明 书第 0002-0006 段、 权利要求 1-7. CN 2731978 Y,2005.10.12, (54) 发明名称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色纱线体, 即使为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制, 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 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 且可以简单、 廉价地实 施, 进一步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 该纱线体 为通过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 包括用规定的着色 剂着色的芯部纱线 (2) 和在其周围配置的外层纱 线(3)。 外层纱线(3)配置成防止芯部纱线(2)与 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外。

4、层纱线 (3) 含有透明的 长丝, 在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 (4)。通过透明 的外层纱线 (3) 和该间隙 (4) 从外部目视着色在 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8.07.11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6/326214 2006.12.2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7/083511 JA 2007.07.26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马鑫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CN 10135。

5、5872 B1/2 页 2 1.一种被着色的钓线,其为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配置 的外层纱线 (3) 的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纱线 (3) 以防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 接触的状态配置成螺旋状,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2.一种被着色的钓线,其为包括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配置 的外层纱线 (3) 的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纱线 (3) 以防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 接触的状态配置成辫子状,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钓线,其中,所。

6、述外层纱线 (3) 间的间隙 (4) 的宽度或 者尺寸为 1mm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外层纱线 (3) 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长 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外层纱线 (3) 含有表面处理剂,构 成为通过由于含有该表面处理剂而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视所述色 彩。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钓线,其中,在所述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 (4),构 成为通过该间隙 (4) 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

7、述的钓线,其中,所述芯部纱线 (2) 通过集束多根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制长丝而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钓线,其中,所述钓线的芯部纱线 (2) 在每规定长度上 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9. 一种被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为被着色剂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 (2) 后,在该芯部纱线 (2) 的周围将外层纱线 (3) 以防 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卷绕成螺旋状来进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 线 (3) 间的间隙 (4) 和该外层纱线 (3) 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10. 一种被着色的钓线的。

8、制造方法,其为被着色剂着色的钓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 (2) 后,在该芯部纱线 (2) 的周围将外层纱线 (3) 以防 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编织成辫子状来进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 线 (3) 间的间隙 (4) 和该外层纱线 (3) 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所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层纱线 (3) 间的间隙 (4) 的 宽度或者尺寸为 1mm 以下。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着色所述芯部纱线 (2) 的着色剂 中含有该芯部纱线。

9、 (2) 与所述外层纱线 (3) 的粘接成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层纱线 (3) 由透明或半透明 的长丝构成,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14.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外层纱线 (3) 中含有表 面处理剂,该外层纱线(3)成为透明或半透明,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 所述色彩。 15.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355872 B2/2 页 3 (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 (4) 。

10、从外部可目视所述着色的色彩。 16.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芯部纱线 (2) 的周围配置外 层纱线 (3) 后,进一步实施拉伸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 (3) 对芯部纱线 (2) 的粘合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芯部纱线(2)的周围配置外层纱 线 (3) 后,进一步实施加热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 (3) 对芯部纱线 (2) 的粘合性。 18.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 而用作所述芯部纱线 (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355872 B1/7 页 4 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 技。

11、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钓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即使为 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 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并且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的着 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着色纱线体的钓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钓线领域中,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的纱线体的钓线开始得到广泛 使用,该钓线由于强度高且伸长率低,即使用作长钓线也具有可以正确地调整钓鱼深 度,并且易感知鱼咬钩的优点。 0003 这种长钓线为了正确地调整钓鱼深度而在每规定长度上以不同的色彩着色,但 是由于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

12、着色性差且与粘合剂等的粘接性弱,此外耐热性与聚酰 胺等相比低,因此着色剂不容易固定在纱线体上。 因此,若使用上述着色的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制纱线体的钓线,则不仅钓线的色彩过早脱色,而且存在钓鱼者的手或衣服被着 色剂污损或者由于将钓线反复卷绕到线轮上而在钓线之间产生色移的问题。 0004 因此,为了消除该问题,例如提出了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纱线体的表面上形 成含有特殊组成的着色组合物的被覆层等方法,其中,该着色组合物含有偏二氯乙烯类 树脂和颜料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0005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平 7-229031 号公报 0006 上述着色组合物与长丝的粘接性未必充分,在实际使用。

13、中存在产生过早脱色或 色移的问题。 而且,该着色组合物由于形成在容易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纱线体的表面上, 为了提高耐久性(着色的耐久性)有必要形成厚的厚度,但是该着色组合物的树脂由于与 构成纱线体的长丝相比机械强度低,存在作为纱线体整体单位粗度的强度相对降低的问 题。 此外,使用这些树脂的被覆层时,由于以膜状覆盖纱线体的全部表面,不易兼具耐 久性和纱线体的柔软性,而且由于使用强度或吸水性等具有特定特性的特殊树脂,也存 在不能廉价地实施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为含有着色性差的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制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

14、脱色,且可 以简单廉价地实施,进一步可以维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的着色纱线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 使用该着色纱线体的钓线。 000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若基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1和图2进行说明, 则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0009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规 定的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以防止该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2/7 页 5 而配置的外层纱线 (3),该外层纱线 (3) 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 (2) 上 的色彩。 0010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一种被着色剂着色的纱。

15、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 (2) 后,在该芯部纱线 (2) 的周围将外层纱线 (3) 以防 止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和由该外层纱 线(3)形成的间隙(4)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色彩。 0011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钓线,其特征在于,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着色纱 线体 (1)。 0012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 : 0013 一种着色纱线体,为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规定的着色 剂着色的芯部纱线(2)和在其周围以防止该芯部纱线(2)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的 外层纱线 。

16、(3),该外层纱线 (3) 构成为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0014 根据上述 1 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 (3) 含有透明或半透明 的长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 0015 根据上述 1 或 2 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 (3) 含有表面处 理剂,构成为通过由于含有该表面处理剂而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 视上述色彩。 0016 根据上述 1 3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外层纱线 (3) 在 芯部纱线 (2) 的周围被配置成辫子状 (braid form) 或螺旋状,在。

17、该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 隙 (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 (4) 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 以及 0017 根据上述 1 4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其中,上述芯部纱线 (2) 通 过集束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成。 0018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 : 0019 一种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为被着色剂着色的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用规定的着色剂着色芯部纱线 (2) 后,在该芯部纱线 (2) 的周围将外层纱线 (3) 以防 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接触的状态而配置,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 (3) 间的间隙 (4) 和该外层纱线 (3) 的至少任意一方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

18、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0020 根据上述 6 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着色上述芯部纱线 (2) 的 着色剂中含有用于粘接该芯部纱线 (2) 与上述外层纱线 (3) 的粘接成分。 0021 根据上述6或7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 的周围配置上述外层纱线 (3) 时,通过将上述外层纱线 (3) 卷绕成螺旋状来进行配置。 0022 根据上述6或7中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部纱线(2) 的周围配置上述外层纱线 (3) 时,通过将上述外层纱线 (3) 编织成辫子状来进行配置。 0023 根据上述 6 9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

19、造方法,其中,上述外层 纱线(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3)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 的色彩。 0024 根据上述 6 10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上 述外层纱线(3)中含有表面处理剂,该外层纱线(3)成为透明或半透明,构成为通过该外 层纱线 (3) 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3/7 页 6 0025 根据上述 6 11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 部纱线 (2) 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 (3) 后,进一步实施加热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 (3) 对芯部 纱线 (2) 的粘合性。 0026 。

20、根据上述 6 12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芯 部纱线 (2) 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 (3) 后,进一步实施拉伸处理来提高外层纱线 (3) 对芯部 纱线 (2) 的粘合性。 0027 根据上述 6 13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外 层纱线(3)间形成间隙(4),构成为通过该间隙(4)从外部可目视上述着色的色彩。 以及 0028 根据上述 6 14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集束多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而用作上述芯部纱线 (2)。 0029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 : 0030 一种钓线,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 1 5 的任意一。

21、项所述的着色纱线体。 以 及 0031 根据上述16中所述的钓线,其中,上述着色纱线体的芯部纱线(2)在每规定长 度上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0032 由于上述用着色剂着色的芯部纱线的表面被配置在周围的外层纱线保护,防止 了纱线体之间或者与其它物体接触。 而且,通过上述外层纱线或其间隙从外部良好地目 视着色在该芯部纱线上的色彩。 并且,上述外层纱线由于可以使用与芯部纱线一样具有 高机械性强度的长丝,可以良好地维持作为着色纱线体整体的强度等机械性强度。 0033 上述外层纱线只要使芯部纱线不与其它物体接触而配置在该芯部纱线的周围即 可,也可以配置成完全覆盖芯部纱线表面的状态,也可以例如在芯部纱线的周。

22、围配置成 辫子状或螺旋状时,在该外层纱线间形成芯部纱线的表面不与其它物体接触程度的间 隙。 0034 构成为通过上述外层纱线从外部可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色彩是指,例 如可以为上述外层纱线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长丝,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从外部可目视 上述色彩的结构。 此外,将上述外层纱线配置成辫子状或螺旋状并在该外层纱线间形成 间隙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该外层纱线的间隙从外部可目视上述色彩,若将上述透明或 半透明的长丝和该外层纱线的间隙组合使用则可以更良好地从外部目视上述色彩。 0035 上述外层纱线特别是由多根长丝构成时,即使各长丝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也存 在由这些长丝产生漫反射等导致作为外层纱。

23、线整体的透明性降低的情况。 但是该情况 下,通过在纱线体上附着水等液体可以提高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 因此,这种纱线体 用于钓线时,钓线随着使用被导入水中,因此使用中的外层纱线全部被润湿而透明性变 得良好,从而通过该外层纱线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色彩。 0036 若利用上述性质,则通过使上述外层纱线中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处理剂, 可以使该外层纱线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或者提高外层纱线整体的透明性,由此通过该外 层纱线从外部良好地目视上述色彩,所以优选。 作为这些表面处理剂,使用对上述长丝 或着色剂无不良影响的材料,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硅油等浸透剂和硅酮树脂或氟树脂等 涂布材料等,但。

24、若为通过含有材料可以使外层纱线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或者提高外层纱 线整体的透明性的材料,则可以为任意的材料。 从提高透明性方面考虑,更优选使该表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4/7 页 7 面处理剂的折射率与形成外层纱线的树脂的折射率类似。 0037 而且,若上述外层纱线与上述芯部纱线牢固地粘合则由于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 色在该芯部纱线上的色彩,所以优选。 作为提高外层纱线对该芯部纱线的粘合性的方 法,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在芯部纱线的周围配置外层纱线后实施加热处理或拉伸处 理的方法,但是并不限于这些方法。 此外,除了提高上述粘合性之外,与上述外层纱 线间的间隙中含有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

25、处理剂同样地,通过使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处理 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与芯部纱线的界面上,可以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上的色 彩。 0038 上述芯部纱线不限于特定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通用 的合成树脂纤维,但是若将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来使用,则由于可以得到 高强度且低伸长率的纱线体,特别是在用于钓线时优选。 而且,上述芯部纱线可以为多 根长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纱线或加捻纱线,或者也可以为编织纱线。 当然多根长丝集束来 使用中也包含作为编织纱线使用。 0039 另一方面,上述外层纱线也不限于特定的材质,但是由于通常合成纤维多为透 明或半透明,作为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外层纱线。

26、,可以使用聚酰胺、聚酯或丙烯酸类等 通用的合成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功能纤维。 特别是若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两 者都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功能纤维,则可以维持高的作为纱线体整体的单位粗度 ( 分特 ) 的强度,所以优选。 0040 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上的着色剂使用改善脱色性或粘接性等的着色剂自不必 说,也可以使用通用的染料或颜料,可以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任意一种。 0041 此外,在这些着色剂中若含有提高芯部纱线与外层纱线的粘接性的树脂组合物 等则进一步优选。 即,通常在上述芯部纱线与外层纱线之间多夹杂有适应于外层纱线的 材质的树脂组合物,例如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

27、类树脂或 丙烯酸类树脂等各种粘接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在上述着色剂中含有这些粘接性树脂组合 物,可以同时将表面处理剂和着色剂涂布到芯部纱线表面上,可以以少的涂布次数完成 且廉价地实施,此外可以降低涂布量而抑制纱线体的重量增加,所以优选。 0042 本发明的构成和作用如上所述,从而产生以下效果。 0043 (1) 由于通过上述外层纱线或其间隙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上的色 彩,可以良好地发挥纱线体的可见性。 而且,由于上述着色的芯部纱线的表面被配置在 周围的外层纱线保护,防止了纱线体之间或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因此即使是使用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

28、的接触引起 的脱色,例如不存在钓鱼者的手或衣服被着色剂污损的可能性,即使将钓线反复卷绕到 线轮上也不存在在钓线之间产生色移的可能性。 0044 (2) 由于芯部纱线可以使用通用的着色剂并通过常规方法进行着色,并且外层纱 线可以通过常规方法配置在芯部纱线的周围,所以与使用特殊组成的着色组合物的上述 现有技术等相比可以简单且廉价地实施。 0045 (3) 外层纱线使用通用的合成纤维自不必说,还可以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 维等具有高机械性强度的长丝,所以可以维持高的作为着色纱线体整体的单位粗度的强 度。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5/7 页 8 附图说明 0046 图 1 为表示本发明。

2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0047 图 2 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0048 符号说明 0049 1 着色纱线体 0050 2 芯部纱线 0051 3 外层纱线 0052 4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4 图 1 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0055 如图 1 所示,该纱线体 (1) 包括芯部纱线 (2) 和配置在其周围的外层纱线 (3)。 上述芯部纱线(2)例如包括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而成的200分特的加捻纱线 或无捻纱线。 而且,该芯。

30、部纱线 (2) 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着色。 0056 在上述芯部纱线 (2) 的周围将四根外层纱线 (3) 编织成辫子状,在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4)。 各外层纱线(3)透明,并包括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长丝集束而成的 50 分特的加捻纱线或无捻纱线。 该外层纱线 (3) 良好地粘合在上述芯部纱线 (2) 上,但 是若由各长丝产生漫反射等,则在直接使用情况下作为外层纱线 (3) 整体的透明性有降 低的可能性。 因此,使该外层纱线 (3) 中含有硅油等表面处理剂,由此可以良好地维持 该外层纱线 (3) 整体的透明性。 0057 通过上述外层纱线 (3) 或者通过外层纱线 (3) 间的。

31、间隙 (4) 从外部良好地目视着 色在上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此外,从该间隙 (4) 露出的芯部纱线 (2) 的表面被周 围的外层纱线 (3) 充分地保护,防止与其它物体或者纱线体 (1) 的其它部位接触。 作为 间隙 (4) 的宽度或者尺寸,若为可以防止芯部纱线 (2) 与其它物体或纱线体 (1) 的其它部 位接触的程度则不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宽度或者尺寸取决于纱线体 (1) 的粗度,但优 选为1mm以下程度。 或者,作为间隙(4),将直径1mm左右的其它纱线体顺着或交叉, 并轻轻地压在本发明的纱线体 (1) 上时,优选为该其它纱线体的表面不会与芯部纱线 (2) 接触程度的间隙。 。

32、0058 而且,对于着色上述芯部纱线 (2) 的着色剂,其一部分也可以浸透到构成上述 外层纱线 (3) 的长丝间,此时从外部更良好地目视该着色剂的色彩,所以优选。 但是, 调整该浸透的着色剂以使其不到达外层纱线 (3) 的表面上。 0059 此外,着色在上述芯部纱线 (2) 上的该着色剂中含有包括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 等粘接成分的表面处理剂,由此上述芯部纱线(2)与外层纱线(3)良好地形成一体,从而 防止外层纱线 (3) 偏离芯部纱线 (2) 的表面移动。 0060 接着对上述着色纱线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61 首先,对芯部纱线 (2) 使用适应于着色的色彩的含有通常使用的颜料或染料的 着。

33、色剂,通过浸渍或其他常规方法,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进行着色。 而且,使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6/7 页 9 该着色剂中例如含有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等与外层纱线 (3) 同种类的合成树脂类粘接成 分。 0062 接着,将附着在上述芯部纱线(2)上的着色剂干燥后,在该芯部纱线(2)的周围 使用编织机通过常规方法将四根透明的外层纱线(3)编织成辫子状,形成图1所示的着色 纱线体 (1)。 此时,可以在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 (4),从该间隙 (4) 露出芯部纱线 (2) 的一部分。 但是,该间隙 (4) 形成为露出的芯部纱线 (2) 部分被周围的外层纱线 (3) 充分地保。

34、护而不与其它物体接触程度的尺寸。 0063 接着,对于上述着色纱线体 (1),通过浸渍或其它常规方法将硅油等表面处理剂 浸透到外层纱线(3)后,例如在加热至80160程度的气氛下实施拉伸处理,通过该加 热处理和拉伸处理使外层纱线(3)良好地粘合在芯部纱线(2)上。另外,该实施方式中, 在加热处理或拉伸处理等之前将上述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中,但是本发明中也可 以在实施加热处理或拉伸处理后将表面处理剂浸透到上述外层纱线中。 另外,在本发明 中,进行加热处理和拉伸处理这两种处理时,可以先进行任意一种处理或同时进行。 0064 图 2 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纱线体主要部位的概略结构图。 。

35、0065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芯部纱线(2)的周围将外层纱线(3)卷绕成螺旋状,纱线 体 (1) 形成所谓的包覆纱线 (covering yarn)。 此时,外层纱线 (3) 在芯部纱线 (2) 的表面 上边形成间隙边卷绕。 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省 略说明。 0066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着色纱线体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示 例,芯部纱线、外层纱线的粗度或材质,着色剂的成分等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0067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都在外层纱线 (3) 间形成间隙 (4),但是本发明中也 可以对透明的外层纱线。

36、(3)进行紧密地编织或卷绕而不产生上述间隙(4)。 此外,上述各 实施方式中,在芯部纱线 (2) 的周围以一层的状态配置外层纱线 (3),但是本发明中也可 以在芯部纱线的周围将外层纱线配置成多层状。 0068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芯部纱线使用加捻纱线或无捻纱线,但是本发明中还可 以使用编织纱线。 此外,上述芯部纱线或外层纱线可以使用聚酰胺、聚酯或丙烯酸类等 其它通用的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金属纤维等,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也可以为互不相同 的材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着色剂含有粘接成分,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该粘接 成分。 0069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硅油等表面处理剂浸透到外层纱线中,但是本发。

37、明中 该表面处理剂也可以为以硅酮树脂为代表的其它成分,含有在外层纱线中的方法也可以 采用浸渍以外的方法,进一步地,外层纱线的透明性充分高时,也可以省略这些表面处 理剂。 0070 此外,只要不存在外层纱线变成不透明或者易脱色、色移的较大地损害本发明 的目的的情况,也可以对外层纱线实施着色。 此时,可以目视将芯部纱线和外层纱线着 色成不同的颜色并通过其组合呈现的色彩,若并用使着色在芯部纱线和 / 或外层纱线上 的色彩在每规定长度上不同的方法则可以扩大目视的色彩的变化。 通过使通过间隙 (4) 目视的色彩与通过外层纱线 (3) 目视的色彩不同,还可以呈现出斑状图案。 而且,在本 说 明 书 CN 。

38、101355872 B7/7 页 10 发明中, “构成为可以从外部目视着色在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 当然也包含从外部目 视着色在芯部纱线 (2) 上的色彩因通过外层纱线而变化的情况。 0071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每规定长度以不同的色彩对纱线体进行着 色,适合用于钓线中,当然纱线体的全长也可以着色为单一色,此外可以用于钓线以外 的用途中。 007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3 本发明中,即使为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着色性差的长丝的纱线体,也可以 良好地防止由于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等引起的脱色且可以简单、廉价地实施,并且可以维 持高的纱线体的强度,因此特别适用于钓线中,也适用于其它用途的纱线体中。 说 明 书 CN 101355872 B1/1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