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剂.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33344.X (22)申请日 2014.04.0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700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14 (73)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 境与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东小 府1号 (72)发明人 张真 王平彦 孔祥波 王鸿斌 王军辉 张苏芳 刘宏屏 王忠祥 卢楠 陆斌 袁素荣 吴建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
2、程凤儒 (51)Int.Cl. A01N 31/04(2006.01) A01N 31/06(2006.01) A01P 19/00(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N 27/00(2006.01) (56)对比文件 EP 0175141 A2,1986.03.26, CN 6203786 B1,2001.03.20, US 20060198860 A1,2006.09.07, CN 101069503 A,2007.11.14, CN 101611709 A,2009.12.30, CN 101863750 A,2010.10.20, CN 101416622 。
3、A,2009.04.29, CN 101390514 A,2009.03.25, 王红伟等.横坑切梢小蠹对植物挥发物的电 生理和行为反应. 生态学杂志 .2014,第33卷 (第5期), 审查员 高履桐 (54)发明名称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剂 (57)摘要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S-(-)-蒎烯 (S-(-)-pinene)、 1R-(+)-蒎烯(1R-(+)- -pinene)、 月桂烯(myrcene)、 (+)-莰烯(+)- camphene)、 (-)-莰烯(-)-camphene)、 -萜品 烯( -terpinene )、 ( + )-3-蒈烯( + )-3- carene。
4、)、 (1S)-(-)-蒎烯(l s)-(-)- pinene)、 (-)-柠檬烯(-)-limonene)、 (+)-柠檬 烯(+)-limonene)、 (-)-桃金娘烯醇(-)- Myrtenol)、 (S)-顺式-马鞭草烯醇(s)-cis- verbenol、 (-)-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 verbenol)和花侧柏烯(Cuparene)中的一种或几 种。 本发明利用含有寄主和虫体挥发物的引诱剂 大量吸引云南切梢小蠹, 使其聚集在一定的装置 内再予以杀死, 具有成本低、 高效、 完全环境友 好、 对人畜安全、 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使 得以往被动的化学防治变为主动。
5、的生物防治, 同 时还能根据诱捕器中云南切梢小蠹数量的多少, 达到监测和预报林业虫害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4970016 B 2017.04.12 CN 104970016 B 1.一种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由S-(-)- -蒎 烯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组成, 所述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25- 100: 0.075-0.5; 其中, 所述S-(-)- -蒎烯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 cm3为单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 中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50: 0.125。 3.一种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由S-(-)- -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组成, 所述S-(-)- -蒎烯、 (s)-顺式-马 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25-100: 0.075-0.5: 0.075-0.5; 其中, 所述S- (-)- -蒎烯、 (-)-反式-马鞭草烯醇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 为单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
7、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 中S-(-)-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50ml: 0.125cm3: 0.125ml。 5.一种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由S-(-)- -蒎 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组成, 所述S-(-)- -蒎烯、 (-)-桃金娘烯醇、 (S)- 顺式-马鞭草烯的体积比为25-100: 0.1-1: 0.075-0.5; 其中, 所述S-(-)- -蒎烯、 (-)-桃金 娘烯醇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6.根据权利要。
8、求5所述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 中S-(-)- -蒎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的体积比为50: 0.5: 0.125。 7.一种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由S-(-)- -蒎 烯、 1R-(+)-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组成,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s)- 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25-100: 25-100: 0.075-0.5; 其中, 所述S-(-)- -蒎烯、 1R- (+)- -蒎烯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
9、为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引诱剂用于引诱云南切梢小蠹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 中S-(-)- -蒎烯、 1R-(+)-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50: 50: 0.12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970016 B 2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萜烯和单萜烯醇作为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和一种云南切梢小 蠹引诱剂。 背景技术 0002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 nensis Kirkendall and Faccoli)是一种重要的 蛀干害虫, 主要发生在中国的云南和四川等地区, 危害松属多。
10、个品种。 但到目前为止, 关于 云南切梢小蠹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不多, 且主要集中在生物学, 寄主选择等。 根据申请人调 查, 目前在云南防控小蠹虫主要措施如下: 加强检疫。 严禁蠹害木的调运, 防止受害苗木 由疫区扩散到其它地方。 清理蠹害木。 为防止虫害扩散, 将林间所有受害木采伐, 并在技 术人员的监督下, 进行药物熏蒸或烧毁处理。 饵木诱杀。 在小蠹爆发区样地内, 随机选择 受害饵木并伐倒, 置于林间, 调查新侵入孔数, 最后对饵木进行处理。 药剂防治。 该方法为 对林间的受害木进行打孔蛀药。 0003 但是, 清理蠹害木会漏伐且造成大批量的松树被迫伐除。 饵木诱杀的效果较差。 打 孔蛀。
11、药会污染环境,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影响其生物多样性。 云南的森林旅游资源非 常丰富, 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十分重视蛀干害虫的防控, 但到目前为止, 生产上一直没有比 较合理、 有效的监测和防治的方法。 0004 随着化学生态学的快速发展, 利用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进行防控小蠹在国外已得 到很好的认证。 该方法具有高效、 环境友好、 定位强。 为了更好地防治该虫, 本发明重点针对 其化学信息物质进行了研究, 并研制了引诱剂配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由萜烯和萜烯醇作为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 对环境友好、 对人畜安全、 不。
12、使害虫产 生抗药性的引诱剂。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 S-(-)- -蒎烯(S-(-)- -pinene)、 1R-(+)- -蒎烯(1R-(+)- -pinene)、 月桂烯 (myrcene)、 (+)-莰烯(+)-camphene)、 (-)-莰烯(-)-camphene)、 -萜品烯(- terpinene)、 (+)-3-蒈烯(+)-3-carene)、 (1S)-(-)- -蒎烯(1s)-(-)- -pinene)、 (-)-柠 檬烯(-)-limonene)、 (+)-柠檬烯(+)-limonene)、 (-)-桃金娘烯醇(-)-Myrte。
13、nol)、 (S)- 顺式-马鞭草烯醇(s)-cis-verbenol、 (-)-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nol)和花侧 柏烯(Cuparene)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的应用。 0009 本发明利用寄主和虫体的挥发物作为引诱剂, 能吸引大量的云南切梢小蠹, 使其 聚集在一定的装置内再予以杀死, 具有成本低、 高效、 完全对环境友好、 对人畜安全、 不使害 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使得以往被动的化学防治变为主动的生物防治, 同时还能根据诱捕 器中云南切梢小蠹数量的多少, 达到监测和预报林业虫害的目的。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4970016 B 3。
14、 0010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该引诱剂由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烯、 (1S)-(-)- -蒎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 醇和花侧柏烯组成,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 品烯、 (1S)-(-)- -蒎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醇和花侧柏烯的体积比 为: 5-10: 1-3: 1-3: 1-3: 0.2-0.5: 0.05-0.1: 1-5: 0.01-0.1: 0.01-0.。
15、1: 0.01-0.1: 0.05-0.3。 0011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 烯、 (1S)-(-)- -蒎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醇和花侧柏烯的体积比为: 8: 1: 1.5: 1.6: 0.36: 0.07: 3.75: 0.03: 0.07: 0.07: 0.13。 0012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该引诱剂由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烯、 (+)-3-蒈烯、 (-)-柠檬烯、 (+)-柠檬。
16、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和花侧柏烯组成, 所述S-(-)- -蒎烯、 1R- (+)-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烯、 (+)-3-蒈烯、 (-)-柠檬烯、 (+)-柠檬 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和花侧柏烯的体积比 为: 30-50: 10-20: 5-10: 5-10: 2-6: 0.1-0.5: 0.01-0.1: 0.05-0.3: 0.05-0.3: 0.01-0.05: 0.005-0.15: 0.01-0.05: 0.1-1; 其中, 所述。
17、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 烯、 (-)-莰烯、 -萜品烯、 (+)-3-蒈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醇、 (-)-反 式-马鞭草烯醇和花侧柏烯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3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 烯、 (+)-3-蒈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 式-马鞭草烯醇和花侧柏烯的体积比为: 39: 14: 9: 7。
18、: 3: 0.35: 0.05: 0.18: 0.16: 0.03: 0.01: 0.03: 0.5; 其中,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月桂烯、 (+)-莰烯、 (-)-莰烯、 -萜品 烯、 (+)-3-蒈烯、 (-)-柠檬烯、 (+)-柠檬烯、 (-)-桃金娘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和花侧 柏烯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4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该引诱剂由S-(-)- -蒎烯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组 成, 所述S-(-)- -蒎烯、 顺式-马鞭草烯醇体积比为25-100: 0.075-0.5; 。
19、其中, 所述S-(-)- - 蒎烯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5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50: 0.125; 其中, 所 述S-(-)- -蒎烯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6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的组成成分, 由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组成, 所述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 烯醇的体积比为25-100: 0.075-0.5: 0.075-0.5; 其中。
20、, 所述S-(-)- -蒎烯、 (-)-反式-马鞭 草烯醇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7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和(-)-反式-马鞭草烯醇, 其比 例分别为50ml: 0.125cm3: 0.125ml。 0018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该引诱剂由S-(-)- -蒎烯、 (-)-桃金娘烯醇、 (S)-顺 式-马鞭草烯组成, 所述S-(-)- -蒎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的体积比为 25-100: 0.1-1: 0.075-0.5; 其中, 所述S-(-)- -蒎烯、 (-)-。
21、桃金娘烯醇均以ml为单位, 而 (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19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桃金娘烯醇、 (S)-顺式-马鞭草烯的体积比为50: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4970016 B 4 0.5: 0.125; 其中, 所述S-(-)- -蒎烯、 (-)-桃金娘烯醇均以ml为单位, 而(S)-顺式-马鞭草 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20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 该引诱剂由S-(-)- -蒎烯、 1R-(+)- -蒎烯、 (s)-顺式- 马鞭草烯醇组成,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s)-。
22、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 25-100: 25-100: 0.075-0.5; 其中,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均以ml为单位, 而 (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21 优选地,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 (s)-顺式-马鞭草烯醇的体积比为 50: 50: 0.125; 其中, 所述S-(-)- -蒎烯、 1R-(+)- -蒎烯均以ml为单位, 而(S) -顺式-马鞭草 烯醇为固体, 以cm3为单位。 0022 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3 1、 用寄主和虫体的信息化学物质引诱云南切梢小蠹比传统化学防治害虫成本低 。
23、得多, 国内化工企业生产的萜烯类制剂(网上报价: 7800元 吨)较国外低价, 且10mi萜烯(折 合0.08元左右)能连续使用2个半月。 该方法经济有效, 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0024 2、 引诱剂的使用不受季节限制且能长期使用, 在云南切梢小蠹羽化危害的整个时 间段都能诱捕害虫, 而化学防治和清理被害木需要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实施, 过早或过晚都 影响效果。 因此, 本发明是对前沿科技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 值。 0025 3、 本发明利用含有寄主和虫体化学信息物质大量吸引云南切梢小蠹, 使其聚集在 一定的装置内再予以杀死, 具有高效、 完全环境友好、 对人畜安全、。
24、 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 优点, 使得以往被动的化学防治变为主动的生物防治。 0026 4根据诱捕器中云南切梢小蠹数量的多少, 达到监测和预报林业虫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实施例1的不同配方对云南切梢小蠹雌雄虫平均诱捕量图表(2011年1月在 曲靖大梨树村进行测试试验)。 0028 图2为实施例2的不同处理对云南切梢小蠹雌虫平均诱捕量图表(2012年1月曲靖 大梨树村继续进行测试试验)。 0029 图3为实施例2的不同处理对云南切梢小蠹雄虫平均诱捕量图表(2012年1月曲靖 大梨树村继续进行测试试验)。 0030 图4为实施例2的不同处理对云南切梢小蠹平均诱捕量图表(2012年1月。
25、曲靖大梨 树村继续进行测试试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发明的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是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大梨树村公益林 连续两年的测试试验结果。 所用化合物的纯度和生产厂家见表1 0032 表1主要挥发性标准品的样品纯度和生产厂家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4970016 B 5 0033 0034 注: *(s)-页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单位为cm3, 其余化合物的单位为ml。 下同。 0035 实施例1 0036 试验1于2011年1月在曲靖大梨树村进行, 根据对寄主挥发物和小蠹虫信息素分析 结果, 配置了3种引诱剂配方(其编号分别为A, B, C, ), 并设一个。
26、只挂诱捕器的空白对照(编 号D)。 配方的具体配比见表2。 0037 将40mL的混合液装入100mL的缓释瓶(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三成塑 料厂生产), 该 缓释瓶在20时s-(-)- -蒎烯s-(-)- -pinene的释放率约为50mg d。 诱捕器高81em宽37cm (中捷四方, 北京), 最下方有一塑料收集瓶, 缓释瓶固定于诱捕器下部。 诱捕器挂在林间云 南松树之间, 底部离地1.5m, 间隔40m。 每处理重复5次, 每隔5天调查一次诱捕量, 并将诱捕 器随机调换。 0038 表22011年12月野外试验的不同处理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4970016 B 6 003。
27、9 0040 D为无配方的对照, 0041 注: *(s)-顺式-马鞭草烯醇为固体, 单位为cm3, 其余化合物的单位为ml。 下同。 0042 如图1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共诱集云南切梢小蠹雌虫68头(F=10.74; df=3, 8; P= 0.004), 雄虫44头(F=9.27; df=3, 8; P=0.006)。 从雌虫来看, 处理C诱捕量显著大于处理A和 B, 所有处理都显著大于空白对照D。 从雄虫来看, 处理C诱捕量显著大于处理B, 处理B显著大 于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中的雌雄性比并无明显差异(Mann-Whitney U检测, P0.251)。 整个 试验期横坑切梢小蠹的雌雄性。
28、比分别为1.67(A, n=24), 1.57(B, n=27), 1.70(C, n=41), 1.82 (D, n=45), 和1.50(F, n=8)。 0043 实施例2 0044 于2012年1月在曲靖大梨树村继续进行测试试验。 共设有9个处理, 均为引诱剂配 方, 编号分别为C、 E、 F、 G、 K、 L、 M。 其中配方C为从实施例1中筛选出的最佳配方, 在该试验中 被作为对照处理; 其它配方为在C配方基础上形成的新配方, 其组成和比例见表3。 每个处理 重复5次, 林间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 0045 表32012年1月野外试验的不同处理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
29、4970016 B 7 0046 0047 如图2、 图3和图4所示, 该试验共引诱云南切梢小蠹雌雄虫分别为335和246头。 处 理C、 E、 F和G引诱的云南切梢小蠹雌雄虫明显多于H、 I、 J、 K和L五处理(雌虫F=7.890, df=8, 36, P=0.0001, 见图2; 雄虫F=24.788, df=8, 36, P=0.0001, 见图3)。 C、 E、 G对雌虫的诱捕量显 著高于F, E、 F、 G对雄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C。 将雌雄虫合并, 得图4, C、 E、 F和G对云南切梢小 蠹雌雄虫的综合引诱作用明显高于H、 I、 J、 K和L五处理, 且E、 G显著高于C。 每一。
30、个处理中性 比并无明显差异(Mann-Whitney U检测, P0.114)。 整个试验期采集的云南切梢小蠹的雌 雄性比分别为0.7(C, n=118), 0.6(E, n=153), 0.5(F, n=131), 0.7(G, n=142), 1(H, n=48), 1.2 (I, n=49), 1(J, n=63), 0.8(K, n=47), 0.8(L, n=50)。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4970016 B 8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4970016 B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4970016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