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26855.5 (22)申请日 2014.11.10 C02F 1/40(2006.01) C02F 1/52(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地址 214215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镇南 新人民南路 1 号 (72)发明人 季亦强 袁正华 张蕊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李德溅 夏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包 括支座 (1) 、 筒体 (2) , 所述筒体 (2) 包括底部。
2、的锥 形集泥斗 (3) 及其上方依次设有的反应室 (4) 、 斜 管填料区 (5) 和清水室 (6) , 斜管填料区 (5) 将反 应室 (4)和清水室 (6)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 在斜管填料区 (5) 下方的筒体 (2) 内设有混合室 (7) , 混合室 (7) 的底部与进水管 (8) 相连通且混 合室 (7) 的顶部出口设有空心球搅动区 (9) , 进水 经混合室 (7) 上升至空心球搅动区 (9) 后溢出至 反应室 (4) , 在反应室 (4) 内充分反应后清水自斜 管填料区 (5) 溢流至清水室 (6) 内并进而经筒体 (2) 顶部的上出水管 (10) 流出。本发明占地小、 运 行稳。
3、定且节能降耗。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67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6779 A 1/1 页 2 1. 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包括位于支座 (1) 上的筒体 (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 体 (2) 包括底部的锥形集泥斗 (3) , 锥形集泥斗 (3) 上方依次设有反应室 (4) 、 斜管填料区 (5) 和清水室 (6) , 斜管填料区 (5) 将反应室 (4) 和清水室 (6) 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 在。
4、斜 管填料区 (5) 下方的筒体 (2) 内设有混合室 (7) , 混合室 (7) 的底部与进水管 (8) 相连通且 混合室 (7) 的顶部出口设有空心球搅动区 (9) , 进水经混合室 (7) 上升至空心球搅动区 (9) 由空心球搅动使得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后溢出至反应室 (4) , 在反应室 (4) 内充分反应后 清水自斜管填料区 (5) 溢流至清水室 (6) 内并进而经筒体 (2) 顶部的上出水管 (10) 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斜管填料区 (5) 上 设有向下罩住混合室 (7) 上部的组合锥体 (11) , 组合锥体 (11) 的上端。
5、封闭且与斜管填料区 (5) 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使得从空心球搅动区 (9) 溢出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不会经由组合 锥体 (11) 顶端进入清水室 (6)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从空心球搅动区 (9) 溢出 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在组合锥体 (11) 的内壁限制下需要先沿着组合锥体 (11) 的内壁向下 流动脱离组合锥体 (11) 的内腔后再上升至反应室 (4) 内充分反应。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组合锥体 (11) 的顶 端设有穿出筒体 (2) 上壁的内排气管 (12) 以连通斜管填料区 (5) 下方的筒体。
6、 (2) 内腔和外 界空气以调节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清水室 (6) 上方 的筒体 (2) 上设有外排气口 (13) 以连通斜管填料区 (5) 上方的清水室 (6) 内腔和外界空气 以调节气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锥形集泥斗 (3) 的 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外排泥管 (14) 且混合室 (7) 的底部亦设有与其连通的内排泥管 (1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空心球搅动区 (9) 内采用直径为 100 200mm 的空心球。 8.根据权利要求1。
7、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斜管填料区 (5) 的填 料采用 DN35 的蜂窝斜管填料, 斜管倾角为 60、 斜长为 10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体 (2) 厚度为 8 10mm ; 且该高效化学除油器的单台处理水量不低于 300m3/h。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支座 (1) 上设有 下人孔 (16) 和中部人孔 (17) ; 所述的清水室 (6) 上方的筒体 (2) 上设有上人孔 (18)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6779 A 2 1/3 。
8、页 3 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除油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钢铁企业、 石油化工、 油田、 造船折船厂、 油轮清洗、 采矿、 机械加工等行业含油废水处理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化学除油是以投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等产生凝聚和絮凝反 应, 形成大颗粒絮花沉降下来, 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化学除油器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 石油化工、 油田、 造船折船厂、 油轮清洗、 采矿、 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含油废水处理。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节能降耗、 运行效果稳定的 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
9、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 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包括位于支座上的筒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筒体包括底部 的锥形集泥斗, 锥形集泥斗上方依次设有反应室、 斜管填料区和清水室, 斜管填料区将反应 室和清水室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 在斜管填料区下方的筒体内设有混合室, 混合室的底 部与进水管相连通且混合室的顶部出口设有空心球搅动区, 进水经混合室上升至空心球搅 动区由空心球搅动使得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后溢出至反应室, 在反应室内充分反应后清水 自斜管填料区溢流至清水室内并进而经筒体顶部的上出水管流出。 0005 所述的斜管填料区上设有向下罩住混合室上部的组合锥体, 组。
10、合锥体的上端封闭 且与斜管填料区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使得从空心球搅动区溢出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不会 经由组合锥体顶端进入清水室内。 0006 从空心球搅动区溢出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在组合锥体的内壁限制下需要先沿着 组合锥体的内壁向下流动脱离组合锥体的内腔后再上升至反应室内充分反应。 0007 所述组合锥体的顶端设有穿出筒体上壁的内排气管以连通斜管填料区下方的筒 体内腔和外界空气以调节气压。 0008 所述清水室上方的筒体上设有外排气口以连通斜管填料区上方的清水室内腔和 外界空气以调节气压。 0009 所述的锥形集泥斗的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外排泥管且混合室的底部亦设有与其 连通的内排泥管。 0010 所。
11、述的空心球搅动区内采用直径为 100 200mm 的空心球。 0011 所述斜管填料区的填料采用 DN35 的蜂窝斜管填料, 斜管倾角为 60、 斜长为 1000mm。 0012 所述的筒体厚度为 8 10mm ; 且该高效化学除油器的单台处理水量不低于 300m3/ h。 0013 所述的支座上设有下人孔和中部人孔 ; 所述的清水室上方的筒体上设有上人孔。 说 明 书 CN 104386779 A 3 2/3 页 4 0014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 本发明通过在混合室上方设置空心球搅动区, 利用空心球填料代替搅拌机进行搅拌, 可以在达到更好效果的同时节能降耗, 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
12、; 通过组合锥体的设置使得药剂 和水充分混合后经历先下后上的过程使得药剂和水充分反应 ; 且通过外排泥管和内排泥管 的设置, 采用重力式排泥, 具有排泥快、 排泥效果好的特点 ; 该化学除油器占地面积小, 运行 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为本发明的组合锥体俯视结构图。 0016 其中 : 1支座 ; 2筒体 ; 3锥形集泥斗 ; 4反应室 ; 5斜管填料区 ; 6清水 室 ; 7混合室 ; 8进水管 ; 9空心球搅动区 ; 10上出水管 ; 11组合锥体 ; 12内排气 管 ; 13外排气口 ; 14外排泥管 ; 15内排泥管 ; 16下人孔。
13、 ; 17中部人孔 ; 18上人 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如图 1-2 所示 : 一种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 包括位于支座 1 上的筒体 2, 筒体 2 厚 度为 8 10mm, 该筒体 2 包括底部的锥形集泥斗 3, 锥形集泥斗 3 上方依次设有反应室 4、 斜管填料区 5 和清水室 6, 斜管填料区 5 将反应室 4 和清水室 6 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 斜 管填料区 5 内选用的填料采用 DN35 的蜂窝斜管填料, 斜管倾角为 60、 斜长为 1000mm, 在 斜管填料区 5 下方的筒体 2 内设有混合室 7, 混合室 7 的。
14、底部与进水管 8 相连通且混合室 7 的顶部出口设有空心球搅动区 9, 空心球搅动区 9 内放置多个直径为 100 200mm 的空心 球, 进水经混合室 7 上升至空心球搅动区 9 由空心球搅动使得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后溢出 至反应室4, 在反应室4内充分反应后清水自斜管填料区5溢流至清水室6内并进而经筒体 2 顶部的上出水管 10 流出 ; 絮凝作用形成的大颗粒絮花通过锥形集泥斗 3 的底部设置的与 锥形集泥斗 3 相连通的外排泥管 14 排出, 且部分污泥沉积在混合室 7 的底部通过混合室 7 底部设置的内排泥管 15 排出。在斜管填料区 5 上设有向下罩住混合室 7 上部的组合锥体 11。
15、, 组合锥体 11 的上端封闭且与斜管填料区 5 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使得从空心球搅动区 9 溢出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不会经由组合锥体11顶端进入清水室6内 ; 从空心球搅动区9溢 出的药剂和水的混合物在组合锥体11的内壁限制下需要先沿着组合锥体11的内壁向下流 动脱离组合锥体 11 的内腔后再上升至反应室 4 内充分反应。另外为调节筒体 2 内外的气 压, 在组合锥体 11 的顶端设有穿出筒体 2 上壁的内排气管 12 以连通斜管填料区 5 下方的 筒体 2 内腔和外界空气以调节气压, 在清水室 6 上方的筒体 2 上设有外排气口 13 以连通斜 管填料区 5 上方的清水室 6 内腔和外界空气以。
16、调节气压。同时为方便维修, 在支座 1 上设 有下人孔 16 和中部人孔 17, 在清水室 6 上方的筒体 2 上设有上人孔 18。上述新型高效化 学除油器的单台处理水量不低于 300m3/h。 0019 本发明的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在使用时, 进水经加药 (PAC) 后由进水管 8 进入混 合室 7 内, 混合室 7 内的水位上升过程中, 在空心球搅动区 9 内被空心球填料被水搅动, 经 说 明 书 CN 104386779 A 4 3/3 页 5 空心球填料搅动后, 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室 4 内充分反应, 同时部分污泥沉积 在混合室 7 下部的泥斗中, 由内排泥管 15 定期排出,。
17、 水中油类 (浮油和乳化油) 和悬浮物经 过药剂的凝聚, 絮凝作用形成大颗粒絮花沉降在筒体2下部的锥形集泥斗3中, 上部清水自 斜管填料区 5 溢流至清水室 6 内并进而经筒体 2 顶部的上出水管 10 流出。下部污泥进入 锥形集泥斗 3 由外排泥管 14 定期排出, 一般 2 天排泥一次。当进水含油 150mg/l、 ss (水 中悬浮物) 含量 300mg/l 时, 该新型高效化学除油器处理后的出水含油可达 8mg/l 以下、 ss 在 20mg/l 以下。 0020 本发明通过在混合室 7 上方设置空心球搅动区 9, 利用空心球填料代替搅拌机进 行搅拌, 可以在达到更好效果的同时节能降耗。
18、, 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 通过组合锥体 11 的设 置使得药剂和水充分混合后经历先下后上的过程使得药剂和水充分反应 ; 且通过外排泥管 14 和内排泥管 15 的设置, 采用重力式排泥, 具有排泥快、 排泥效果好的特点 ; 该化学除油器 占地面积小, 运行效果稳定。 0021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是 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 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 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之内 ; 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 明 书 CN 104386779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6779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677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