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拉勾.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817155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03836.6

申请日:

20160316

公开号:

CN205814361U

公开日:

2016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2

主分类号:

A61B17/02

申请人:

郑明辉

发明人:

郑明辉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德东二街66号904房

优先权:

CN201620203836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谢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拉勾,包括柄部及铲压板,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铲压板的前侧设有下翻边,该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向下方倾斜,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拉勾,本实用新型可以更方便的将神经拉开,为手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操作更方便,也减少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的二次损伤,术后效果好,利于患者恢复。

权利要求书

1.神经拉勾,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及铲压板,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铲压板的前侧设有下翻边,该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向下方倾斜,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拉勾,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固定段及手持段,固定段相对于铲压板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手持段相对于固定段弯折,且手持段与铲压板的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神经拉勾,其特征在于,手持段相对于铲压板平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神经拉勾,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拉勾。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脊椎手术(如椎间盘摘除)过程中,有时需要将神经拉开进行手术操作,此时,容易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并且其拉开的区域较小,无法为手术提供充足的空间及通道,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时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拉勾,本实用新型可以更方便的将神经拉开,为手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操作更方便,也减少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的二次损伤,术后效果好,利于患者恢复。

其技术方案如下:

神经拉勾,包括柄部及铲压板,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铲压板的前侧设有下翻边,该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向下方倾斜,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柄部包括固定段及手持段,固定段相对于铲压板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手持段相对于固定段弯折,且手持段与铲压板的方向一致。

手持段相对于铲压板平行。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在手术时,医务人员手握柄部,将铲压板向前侧推压,下翻边可以从神经下方铲出,避免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通过该神经拉勾将神经拉开,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或通道,操作也更方便。

2、手柄的固定段相对于手持段、铲压板均呈弯折状态,且手持段、铲压板且的方向一致,在手术时,医务人员通过手持段将神经往前侧拉。

3、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或者,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这样,在通过该神经拉勾拉开神经时,铲压板两侧边位置是应力最集中的区域,采用圆滑弯曲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神经根的受力,减少对神经根的损伤,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神经拉勾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柄部,11、固定段,12、手持段,20、铲压板,30、下翻边,40、圆滑弯曲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神经拉勾,包括柄部10及铲压板20,铲压板20的后侧与柄部10的下端固定连接,铲压板20的前侧设有下翻边30,该下翻边30 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20向下方倾斜。

其中,所述柄部10包括固定段11及手持段12,固定段11相对于铲压板20、手持段12的角度均为90度,使得手持段12与铲压板20平行;在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20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40,且所述圆滑弯曲挡片40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在手术时,医务人员手握柄部10,将铲压板20向前侧推压,下翻边30可以从神经下方铲出,避免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通过该神经拉勾将神经拉开,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或通道,操作也更方便。

2、手柄的固定段11相对于手持段12、铲压板20均呈弯折状态,且手持段12、铲压板20且的方向一致,在手术时,医务人员通过手持段12将神经往前侧拉。

3、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20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或者,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20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40;这样,在通过该神经拉勾拉开神经时,铲压板20两侧边位置是应力最集中的区域,采用圆滑弯曲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神经根的受力,减少对神经的损伤,进一步的,所述圆滑弯曲挡片40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神经拉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神经拉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神经拉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拉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拉勾.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03836.6 (22)申请日 2016.03.16 (73)专利权人 郑明辉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德东 二街66号904房 (72)发明人 郑明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65 代理人 谢伟 (51)Int.Cl. A61B 1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神经拉勾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拉勾, 包括柄部及铲 压板, 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 铲 压板的前侧。

2、设有下翻边, 该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 铲压板向下方倾斜,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 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 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 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 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神经拉勾, 本实用新 型可以更方便的将神经拉开, 为手术提供更充足 的空间, 操作更方便, 也减少对硬脊膜囊及神经 根造成的二次损伤, 术后效果好, 利于患者恢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814361 U 2016.12.21 CN 205814361 U 1.神经拉勾, 其特征在于, 包括柄部及铲压板, 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 铲压板的前侧设有下翻边, 该。

3、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向下方倾斜,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 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 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拉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包括固定段及手持段, 固定段相 对于铲压板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 手持段相对于固定段弯折, 且手持段与铲压板的方向一 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神经拉勾, 其特征在于, 手持段相对于铲压板平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神经拉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 侧呈圆滑弯曲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14361 U 2 神经拉勾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

4、术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拉勾。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脊椎手术(如椎间盘摘除)过程中, 有时需要将神经拉开进行手术操作, 此时, 容易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 并且其拉开的区域较小, 无法为手术提供充 足的空间及通道, 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时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神经拉勾, 本实用新型可 以更方便的将神经拉开, 为手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 操作更方便, 也减少对硬脊膜囊及神经 根造成的二次损伤, 术后效果好, 利于患者恢复。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神经拉勾, 包括柄部及铲压板, 铲压板的后侧与柄部的下端。

5、固定连接, 铲压板的前 侧设有下翻边, 该下翻边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向下方倾斜,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 设有圆滑弯曲挡片, 所述圆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0007 所述柄部包括固定段及手持段, 固定段相对于铲压板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 手持 段相对于固定段弯折, 且手持段与铲压板的方向一致。 0008 手持段相对于铲压板平行。 0009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 0010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1 1、 在手术时, 医务人员手握柄部, 将铲压板向前侧推压, 下翻边可以从神经下方铲 出, 避免对硬。

6、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 通过该神经拉勾将神经拉开, 可以为手术提供 更充足的空间或通道, 操作也更方便。 0012 2、 手柄的固定段相对于手持段、 铲压板均呈弯折状态, 且手持段、 铲压板且的方向 一致, 在手术时, 医务人员通过手持段将神经往前侧拉。 0013 3、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 或者, 所述柄部与铲压板相连的 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 这样, 在通过该神经拉勾拉开神经时, 铲压板两侧边位置是应力最 集中的区域, 采用圆滑弯曲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神经根的受力, 减少对神经根的损伤, 所述圆 滑弯曲挡片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

7、实施例所述神经拉勾的侧视图; 0015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814361 U 3 0017 10、 柄部, 11、 固定段, 12、 手持段, 20、 铲压板, 30、 下翻边, 40、 圆滑弯曲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9 如图1、 图2所示, 神经拉勾, 包括柄部10及铲压板20, 铲压板20的后侧与柄部10的 下端固定连接, 铲压板20的前侧设有下翻边30, 该下翻边30 的前侧相对于铲压板20向下方 倾斜。 0020 其中, 所述柄部10包括固定段11及手持段12, 。

8、固定段11相对于铲压板20、 手持段12 的角度均为90度, 使得手持段12与铲压板20平行; 在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20相连的一侧设 有圆滑弯曲挡片40, 且所述圆滑弯曲挡片40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0021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2 1、 在手术时, 医务人员手握柄部10, 将铲压板20向前侧推压, 下翻边30可以从神经 下方铲出, 避免对硬脊膜囊及神经根造成二次损伤, 通过该神经拉勾将神经拉开, 可以为手 术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或通道, 操作也更方便。 0023 2、 手柄的固定段11相对于手持段12、 铲压板20均呈弯折状态, 且手持段12、 铲压板 20且的方向一致, 在手术。

9、时, 医务人员通过手持段12将神经往前侧拉。 0024 3、 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20相连的一侧呈圆滑弯曲面, 或者, 所述柄部10与铲压板 20相连的一侧设有圆滑弯曲挡片40; 这样, 在通过该神经拉勾拉开神经时, 铲压板20两侧边 位置是应力最集中的区域, 采用圆滑弯曲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神经根的受力, 减少对神经的 损伤, 进一步的, 所述圆滑弯曲挡片40的两个外侧边向后侧翻折。 0025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 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814361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814361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