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用具有分级过滤功能地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
背景技术
电液控换向阀是电液控制系统重要的控制核心组件,其先导阀部分实现了小流量对大流量的控制。由于先导阀内部阀杆行程较小,对流体介质的清洁度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流经先导阀部分的流体介质的清洁度,在电液控换向阀阀体内就增加了一道过滤,这道过滤的精度一般都比较高。现在液压支架的电液控换向阀的过滤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支架过滤器与先导阀过滤器,支架过滤器与电液控换向阀之间有高压胶管连接,先导阀过滤器固定在电液控换向阀阀体上。进入支架的流体介质首先经过支架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流体介质分为两路,一路为大流量,该路滤液经液控换向阀进入支架各执行千斤顶,推动支架做功,另一路为小流量,该路滤液经先导阀过滤器过滤,为先导阀提供高压液。
现有的液压支架过滤方案分为以下两种:
管式过滤器:管式过滤器初次投入的成本低,结构简单,初期安装方便;缺点是一旦系统污染,在井下更换不方便,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后续运行成本高。
手动反冲洗过滤器:这种手动反冲洗过滤器设有阀体、滤芯、手把,利用90度球阀实现反冲洗,过滤能力强,但成本高,体积较大。
现有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只含有先导阀过滤器,具体结构见专利200620000980.6。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手动反冲洗过滤器虽然可以实现反冲洗,但是这种过滤器体积大,需要两个滤芯,成本高,不利于更换。管式过滤器更换困难,容易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支架过滤器集成到整体主阀上的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液压支架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包括支架过滤器、先导阀过滤器和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支架过滤器与先导阀过滤器整体安装在换向阀组内;所述的换向阀组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进液口与所述支架过滤器相通;所述进液口与通道B相通,通道B与通道C相通,通道C与第二出液口相通,通路间安装有所述支架过滤器和所述先导阀过滤器。
所述的先导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不低于支架过滤器的过滤精度。
所述的支架过滤器和先导阀过滤器采用插装结构,通过螺纹安装在换向阀组内。
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进液口与支架过滤器相通,先导阀过滤器与支架过滤器之间有过液通道,进入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流体介质首先全部经过支架过滤器过滤,进入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先导阀的流体介质再经过先导阀过滤器过滤。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将支架过滤器集成到了整体主阀上,简化了液压系统,且采用插装结构,节省了支架空间,降低了过滤系统成本,便于拆装维修更换滤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级过滤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分级过滤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包括支架过滤器1、先导阀过滤器2和换向阀组,先导阀过滤器2的过滤精度不低于支架过滤器1,支架过滤器1与先导阀过滤器2通过螺纹连接整体安装在换向阀组内;所述的换向阀组有进液口P、第一出液口R和第二出液口D,进液口P与支架过滤器1相通;所述进液口P与通道B相通,通道B与通道C相通,通道C与第二出液口D相通,进液口P和第二出液口D通路间安装有所述支架过滤器1和所述先导阀过滤器2。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进液口与支架过滤器相通,先导阀过滤器与支架过滤器之间有过液通道,进入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流体介质首先全部经过支架过滤器过滤,进入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的先导阀的流体介质再经过先导阀过滤器过滤。
本发明的一种分级过滤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应用于液压支架,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支架过滤器1采用内进外出过滤形式,先导阀过滤器2采用外进内出过滤形式。高压液体介质经进液口P进入,然后通过支架过滤器1的过滤网3进入电液控换向阀内,被滤出物留在支架过滤器过滤网3内,根据所需的过滤精度,可以选用相应过滤精度的过滤网。进入电液控换向阀内的高压液一大部分通过通道5进入到主阀;另一小部分通过过液通道B进入先导阀过滤器2进行第二级过滤,然后经过通道C、通道7、通道8从第二出液口D流出,为电磁先导阀提供高压液体介质,被滤出物留在过滤网4外。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分级过滤功能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与目前采用的整体插装式电液控换向阀相比,前者将支架过滤器集成到整体主阀上,且高压液经过分级过滤进入先导阀,不需采用单独的支架过滤器,节省了支架空间,降低了过滤系统成本,便于拆装维修更换滤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