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1112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83972.0

申请日:

2013.12.13

公开号:

CN104070988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11/04申请日:20131213|||公开

IPC分类号:

B60K11/04; E02F9/00(2006.01)N

主分类号:

B60K11/04

申请人:

住友建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村明博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3.03.26 JP 2013-065158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胡建新;朴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进行防尘网的取出/插入操作。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具有固定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一对导轨(130、132)、以及固定防尘网(100)的右侧缘部(106)的固定机构(140)。防尘网(100)被导轨(130、132)引导而从吸气侧开口(16)向后方(X1方向)取出,从而进行清洁。第1托架(150)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上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下方延伸形成。此外,第2托架(152)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下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而向上方延伸形成。因此,防尘网在沿着导轨滑动时,能够不与第1、第2托架接触地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该施工机械具有:散热单元,搭载在发动机室中;和防尘网,安装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
上述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导轨,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卡合于上述防尘网的上端缘部、下端缘部,从而引导该防尘网的移动方向;和
固定构件,用于将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固定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
上述防尘网通过沿着上述一对导轨移动,来向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取出,或从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插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构件具有:
固定孔,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或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中的一个上;和
固定部件,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或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中的另一个上,通过上述防尘网的移动而嵌合到上述固定孔中,
上述防尘网通过从上述散热单元的侧方插入而使上述固定部件嵌合到上述固定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发动机室中设置有平衡配重,
上述平衡配重向上述发动机的上方延伸形成,以不堵塞上述发动机室的吸气侧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空调用冷凝器,配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前侧;
第1托架,将上述空调用冷凝器的上端连结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上 部;以及
第2托架,将上述空调用冷凝器的下端连结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下部。

说明书

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施工机械中,在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的上方,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地搭载有上部旋转体。在上部旋转体的前侧,配置有驾驶室、支撑铲斗的斗杆、支撑斗杆的动臂,在上部旋转体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包括超小旋转形液压挖土机、后方超小旋转形液压挖土机等在内的小型施工机械中,希望上部旋转体的最大旋转半径尽量不突出到下部行走体的外侧。因此,发动机室成为紧凑的结构,配置有发动机、散热器、冷凝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等各种设备。此外,发动机室在左右侧面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在吸气口的下游侧配置有散热器,进一步在散热器的吸气口侧安装有防尘网。该防尘网定期地进行清洁,在清洁时向上方抬起而拆卸,在结束清洁之后再次从上方向下方插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0215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向上方抬起防尘网时,作业者登上发动机罩的上表面,打开上表面侧的开闭罩来向上方抬起防尘网,因此防尘网的取出、插入作业花费工夫,难以缩短从取出到清洁后的插入为止的作业时间。此外,固定防尘网的固定部件位于上侧,作业者登上平台或发动机罩的上表面,如果不拆卸发动机罩中取出或放入防尘网所需的部位,则无法拆卸防尘网,防尘网的装卸操作需要花费工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该施工机械具有:散热单元,设置在发动机室中;和防尘网,安装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上述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导轨,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卡合于上述防尘网的上端缘部、下端缘部,从而引导该防尘网的移动方向;和固定构件,用于将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固定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上述防尘网通过沿着上述一对导轨移动,向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取出,或从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插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防尘网沿着一对导轨移动,能够从侧面开口取出或插入防尘网,能够缩短防尘网清洁的作业时间。此外,由于固定防尘网的侧缘部,因此作业者站在地面上就直接能够解除防尘网的固定,能够容易地进行防尘网的取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施工机械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施工机械的后部拉出了防尘网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施工机械的发动机室的内部的图。
图4是表示搭载在发动机室中的散热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散热单元的主视图。
图6是从左侧方观察散热单元的侧视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散热单元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防尘网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平衡配重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使防尘网向散热单元的右侧方滑动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   小型液压挖土机
12   驾驶室
14   发动机室
16   吸气侧开口
17   风扇
18   发动机
20   下部行走体
30   上部旋转体
40   作业附属装置
42   动臂
45   旋转框架
50   罩
60   开闭门
62   吸气口
70   散热单元
72   散热器
74   框架
80   空调用冷凝器
90   燃料冷却器
100  防尘网
102  上侧缘部
104  下侧缘部
106  右侧缘部
110  平衡配重
120、170 防尘网安装构造
112  第1配重
114  第2配重
116  第3配重
130、132 导轨
140  固定机构
142  可动侧L字状配件
144  固定销
144a 操作把手
144b 卡合部
146  固定侧L字状配件
146a 固定夹
146b 锁孔
150  第1托架
152  第2托架
154  第3托架
160  下侧防尘网
172、174 引导部件
176、178 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施工机械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工机械,以小旋转式的小型液压挖土机10为例进行说明。该小旋转式的小型液压挖土机10被设定为,相对于驾驶室12,发动机室14的后部侧的突出量小。
小型液压挖土机10大体上由能够自行的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20、以及能够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20上的上部旋转体30构成。此外,在上部旋转体30的前部侧,设置有驾驶室12和作业附属装置40。
该作业附属装置40具有动臂42、斗杆及铲斗等。另外,斗杆及铲斗省略了图示。动臂42能够俯仰移动地安装在后述的旋转框架45上。
此外,在上部旋转体30的后部侧设置有发动机室14。发动机室14由铁制的罩50覆盖,在罩50的左侧,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地设置有开闭吸气侧开口16的开闭门60。另外,开闭门60设置有在封闭的情况下与发动机室14连通的多个吸气口62。
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的内侧,搭载有对发动机及其他设备进行冷却的散热单元70。此外,散热单元70在散热器72的吸气侧安装有空调用冷凝器80和燃料冷却器90。此外,在散热器72与空调用冷凝器80 之间,能够向侧方(后方)取出地安装有防尘网100。
图2是表示从施工机械10的后部拉出了防尘网10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防尘网100安装在散热器72的上游侧(吸入侧),是防止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异物(例如木屑、落叶、粉尘等)侵入的过滤器。
此外,防尘网100会因异物的吸入量而堵塞,因此定期地进行清洁。作为该防尘网100的清洁方法,将防尘网100从吸气侧开口16向后方(X1方向)取出,清洗或擦拭附着在防尘网100上的异物。另外,防尘网100能够由作业者以站立在地面上的姿势简单地取出,因此即使在防尘网100上所附着的异物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清洗液及自来水高效地去除。
[发动机室14内的内部结构]
图3是表示施工机械10的发动机室14的内部的图。如图3所示,发动机室14配置在驾驶室12及作业附属装置40的后方,由罩50覆盖。在发动机室14的内部,搭载有发动机18、散热单元70及平衡配重110等。此外,在发动机室14中还搭载有液压泵、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等各种设备。
此外,在散热器72与空调用冷凝器80之间,设置有对防尘网100的滑动方向进行引导的防尘网安装构造120。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如后文所述是对防尘网100的取出操作及安装操作进行引导的结构,能够由作业者以站立在地面上的姿势容易进行操作。
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设置有向左侧方转动的开闭门60。该开闭门60通过左侧的铰链62能够转动地被支撑,右侧缘部与罩50的缘部嵌合,从而封闭吸气侧开口16。从而,在清洁防尘网100时,首先使开闭门60转动到用实线表示的开位置D,解除防尘网100的锁定(后述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从而向后方(X1方向)拉出防尘网100。
另外,开闭门60不需要转动到全开位置,至少打开用于向后方(X方向)拉出防尘网100的间隙即可,因此例如在无法全开的狭窄的地方也能够进行防尘网100的清洁作业。
此外,在散热器72的下游(发动机侧),安装有容纳发动机18的风扇17的护罩(Shroud)73。并且,在发动机18的后方的罩50内壁上安装有平衡配重110。该平衡配重110为了获得伴随于作业附属装置40的动作的重量 平衡,设定与作业附属装置40对应的预定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在罩50的左侧向后方拉出防尘网100的结构,因此无法比吸气侧开口16更靠左侧设置平衡配重。因此,平衡配重110设置成不闭塞吸气侧开口16的形状,大致具有固定于罩50内壁上的圆弧状的第1配重112、以及向发动机18的上方延伸的第2、第3配重114、116。
[散热单元70的结构]
图4是表示搭载在发动机室14中的散热单元70的立体图。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散热单元70的主视图。图6是从左侧方观察散热单元70的侧视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散热单元70的俯视图。
如图4~图7所示,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具有固定在散热器72的框架74上的一对导轨130、132、以及固定防尘网100的右侧缘部106的固定机构(固定构件)140。
一对导轨130、132分别固定在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前侧,当从右侧方观察时,形成为曲柄形状。因此,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嵌合到形成在各导轨130、132与框架74之间的间隙,从而防尘网100的移动方向(X1、X2方向)被引导。
此外,空调用冷凝器80的右侧被配置在防尘网安装构造120的前方,因此通过与散热器72的框架上部连结且向下方延伸形成的第1托架150、以及与散热器72的框架下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形成的第2托架152支撑右端侧。此外,空调用冷凝器80的左侧面通过比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左端更向前方突出的板状的第3托架154得到支撑。
第1托架150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上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下方延伸形成。此外,第2托架152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下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上方延伸形成。因此,防尘网100在一对导轨130、132的引导方向上滑动时,能够不与第1、第2托架150、152接触地移动。
燃料冷却器90配置在空调用冷凝器80的前侧,通过上部托架92、94及下部托架96、98固定于空调用冷凝器80的框架82、84。
此外,在散热器72的前表面下侧,通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安装有下侧防尘网160。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具有设置于下侧防尘网160的下侧缘部 的2处的引导部件172、174、以及设置于下侧防尘网160的上侧缘部的2处的固定销176、178。此外,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具有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左右两侧向前侧(吸入侧)突出的止动器76、78。
此外,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在拆卸下侧防尘网160时,在解除固定销176、178的锁定之后,从引导部件172、174拆卸下侧缘部并向X1方向拉出,由此能够从散热器72拆卸。此外,也可以在解除固定销176、178的锁定之后,使下侧防尘网160的上端缘部与散热器72分离地倾斜而将下端缘部从引导部件172、174拆卸并向X1方向拉出。
此外,在去除附着在下侧防尘网160上的异物之后安装该下侧防尘网160的情况下,将下端缘部卡合于引导部件172、174,并且左右两侧通过止动器76、78限制下侧防尘网160的插入位置。这样,下侧防尘网160的插入位置通过引导部件172、174及止动器76、78来引导安装位置,由此能够容易进行与插入固定销176、178的固定孔之间的位置对准。
另外,止动器76、78从框架74突出的量(突出尺寸)与下侧防尘网160的厚度相当,因此止动器76、78被设置成不妨碍下侧防尘网160的取出操作及插入操作。
[固定机构140的结构]
图8是表示防尘网100的固定机构140的立体图。如图8(A)所示,固定机构140包括安装在防尘网100的右缘部106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设置在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上的一触(One-touch)方式的固定销(固定部件)144、以及设置在框架74的右侧面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被安装成,通过防尘网100被一对导轨130、132引导而成为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相同的高度位置。此外,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比框架74的右侧面更向右侧方突出,具有对固定销144进行固定的固定夹146a。
固定销1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上。此外,固定销144具有位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的X1方向侧的操作把手144a、以及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的端面向防尘网100的滑动方向(X2方向)突出的卡合部144b。卡合部144b在轴的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突部。另外,从轴向观察卡合部144b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的曲线形状,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凸形状。
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嵌合固定有弯曲加工金属板而成的固定夹146a。该固定夹146a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的侧方嵌合而固定,在平面部分设置有与卡合部144b对应的锁孔146b。该锁孔146b形成为与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的凸形状对应的孔形状。因此,在清洁防尘网100时,旋转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来使卡合部144b与锁孔146b一致。由此,解除固定销144对防尘网100的锁定,能够向X1方向拉出防尘网100。
此外,在散热器70的前侧安装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的情况下,通过将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嵌合于导轨130、132的槽内,能够使防尘网100向X2方向滑动。此时,将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的转动位置调整为,卡合部144b绕轴的转动位置与锁孔146b一致。
如图8(B)所示,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被一对导轨130、132引导而向X2方向返回,并且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插通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的锁孔146b中。
并且,在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插通于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中的状态下,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对操作把手144a进行预定角度(例如90°)的转动操作。由此,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相对于锁孔146b转动,从而阻止向X1方向的移动,并且将防尘网100相对于散热器72锁定(固定)。这样,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通过与导轨130、132的嵌合而被保持,右侧缘部106通过固定机构140被固定,因此防尘网100能够被固定成不晃动的状态。
此外,固定机构140被设置在防尘网100的右端侧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够将1个固定销144旋转预定角度来进行固定,与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来将制造成本抑制为廉价,并且锁定操作及锁定解除操作只要1次即可,可以减少操作次数。
[平衡配重110的结构]
图9是表示平衡配重110的形状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平衡配重110具有固定于罩50内壁的圆弧状的第1配重112、以及向发动机18的上方延伸的第2、第3配重114、116。第1配重112配置在发动机18的后部,容纳在发动机18与罩50内壁之间。第2、第3配重114、116分别形成为从 第1配重112向上方延伸,并且形成为具有从上端还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14a、116a的L字状。
由此,第2、第3配重114、116被配置成不会堵塞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能够容纳在发动机室14的有限的空间内。此外,平衡配重110通过将各配重112、114、116根据发动机室14的空的空间设置成立体形状,构成为确保预定的质量,以使伴随于作业附属装置40的动作的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达到均衡。
另外,平衡配重110既可以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出各配重112、114、116,也可以是分别铸造出各配重112、114、116之后用紧固部件结合起来的结构。
[防尘网100的取出操作步骤]
图10是表示使防尘网100向散热单元70的右侧方滑动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10中省略了空调用冷凝器80及燃料冷却器90。
(步骤1)首先,如图1~图3所示,使上部旋转体30的后部侧发动机室14的开闭门60向打开方向转动。通过开闭门60的转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被开放。此时,开闭门60的转动角度(打开角度)只要是能够进行防尘网100的固定解除操作的角度即可,因此不转动到全开位置就能够取出防尘网100。
(步骤2)在图8(B)所示的锁定状态下,对将防尘网100固定于散热器72的固定机构140的操作把手144a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卡合部144b的转动位置与锁孔146b一致。由此,防尘网100的锁定被解除。
(步骤3)接着,如图10所示,使防尘网100向X1方向滑动。此时,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被导轨130、132引导,从而能够顺利地移动。
(步骤4)从吸气侧开口16向外部取出防尘网100。并且,清洗或擦拭附着在防尘网100上的异物来进行清洁。
(步骤5)从吸气侧开口16插入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使防尘网100的上下侧缘部102、104嵌合于导轨130、132。并且,使防尘网100向X2方向滑动,使防尘网100移动到与散热器72的前表面侧对置的预定位置。此时,防尘网100的上下侧缘部102、104被导轨130、132引导,从而防尘网100向X2方向移动,并且如图8(A)所示,使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 的转动位置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上所固定的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一致。因此,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与锁孔146b之间的位置对准,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防尘网100的安装作业。
(步骤6)如图8(B)所示,对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进行转动操作。由此,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中所插通的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转动,相对于锁孔146b朝向X2方向的拔出操作被阻止。由此,防尘网100成为无法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脱离的状态,将防尘网100锁定(固定)在散热器72的前表面侧(吸气侧)。其结果,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通过与导轨130、132的嵌合而被保持,右侧缘部106通过固定机构140被固定,因此防尘网100被固定成不晃动的状态。
(步骤7)之后,关闭开闭门60,从而完成与防尘网100的清洁相关的一系列作业。这样,作业者不需要登上后部侧发动机室14的上表面,而是站在施工机械10的地面上就直接能够取出防尘网100来进行清洁,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清洁作业。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当然和防尘网100的清洁一起进行下侧防尘网160的清洁作业。此外,在进行上述防尘网清洁作业时,还能够进行发动机室14中所搭载的其他设备的维护。

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98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0988A21申请号201310683972022申请日20131213201306515820130326JPB60K11/04200601E02F9/0020060171申请人住友建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中村明博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胡建新朴勇54发明名称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57摘要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进行防尘网的取出/插入操作。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具有固定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一对导轨130、132、以及固定防尘网100的右侧。

2、缘部106的固定机构140。防尘网100被导轨130、132引导而从吸气侧开口16向后方X1方向取出,从而进行清洁。第1托架150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上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下方延伸形成。此外,第2托架152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下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而向上方延伸形成。因此,防尘网在沿着导轨滑动时,能够不与第1、第2托架接触地移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0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988ACN104070988A1/1页21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该施。

3、工机械具有散热单元,搭载在发动机室中;和防尘网,安装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上述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导轨,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卡合于上述防尘网的上端缘部、下端缘部,从而引导该防尘网的移动方向;和固定构件,用于将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固定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上述防尘网通过沿着上述一对导轨移动,来向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取出,或从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构件具有固定孔,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或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中的一个上;和固定部件,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或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中的另一个上,通过上述防尘。

4、网的移动而嵌合到上述固定孔中,上述防尘网通过从上述散热单元的侧方插入而使上述固定部件嵌合到上述固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动机室中设置有平衡配重,上述平衡配重向上述发动机的上方延伸形成,以不堵塞上述发动机室的吸气侧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空调用冷凝器,配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前侧;第1托架,将上述空调用冷凝器的上端连结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上部;以及第2托架,将上述空调用冷凝器的下端连结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下部。权利要求书CN104070988A1/7页3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技术领域00。

5、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背景技术0002在现有的施工机械中,在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的上方,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地搭载有上部旋转体。在上部旋转体的前侧,配置有驾驶室、支撑铲斗的斗杆、支撑斗杆的动臂,在上部旋转体的后侧,设置有发动机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包括超小旋转形液压挖土机、后方超小旋转形液压挖土机等在内的小型施工机械中,希望上部旋转体的最大旋转半径尽量不突出到下部行走体的外侧。因此,发动机室成为紧凑的结构,配置有发动机、散热器、冷凝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等各种设备。此外,发动机室在左右侧面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在吸气口的下游侧配置有散热器,进一步在散热器的吸气口侧。

6、安装有防尘网。该防尘网定期地进行清洁,在清洁时向上方抬起而拆卸,在结束清洁之后再次从上方向下方插入。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0215号公报0004在如上所述向上方抬起防尘网时,作业者登上发动机罩的上表面,打开上表面侧的开闭罩来向上方抬起防尘网,因此防尘网的取出、插入作业花费工夫,难以缩短从取出到清洁后的插入为止的作业时间。此外,固定防尘网的固定部件位于上侧,作业者登上平台或发动机罩的上表面,如果不拆卸发动机罩中取出或放入防尘网所需的部位,则无法拆卸防尘网,防尘网的装卸操作需要花费工夫。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

7、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0007本发明的一种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该施工机械具有散热单元,设置在发动机室中;和防尘网,安装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上述施工机械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导轨,设置在上述散热单元的吸气侧,卡合于上述防尘网的上端缘部、下端缘部,从而引导该防尘网的移动方向;和固定构件,用于将上述防尘网的侧缘部固定于上述散热单元的框架,上述防尘网通过沿着上述一对导轨移动,向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取出,或从上述发动机室的侧方插入。0008发明效果0009根据本发明,通过使防尘网沿着一对导轨移动,能够从侧面开口取出或插入防尘网,能够缩短防尘网清洁的作业时间。。

8、此外,由于固定防尘网的侧缘部,因此作业者站在地面上就直接能够解除防尘网的固定,能够容易地进行防尘网的取出操作。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070988A2/7页40010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防尘网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施工机械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0011图2是表示从施工机械的后部拉出了防尘网的状态的立体图。0012图3是表示施工机械的发动机室的内部的图。0013图4是表示搭载在发动机室中的散热单元的立体图。0014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散热单元的主视图。0015图6是从左侧方观察散热单元的侧视图。0016图7是从上方观察散热单元的俯视图。0017图8是表示防尘网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0018图9是。

9、表示平衡配重的形状的立体图。0019图10是表示使防尘网向散热单元的右侧方滑动的状态的图。0020符号说明002110小型液压挖土机002212驾驶室002314发动机室002416吸气侧开口002517风扇002618发动机002720下部行走体002830上部旋转体002940作业附属装置003042动臂003145旋转框架003250罩003360开闭门003462吸气口003570散热单元003672散热器003774框架003880空调用冷凝器003990燃料冷却器0040100防尘网0041102上侧缘部0042104下侧缘部0043106右侧缘部0044110平衡配重004512。

10、0、170防尘网安装构造0046112第1配重0047114第2配重说明书CN104070988A3/7页50048116第3配重0049130、132导轨0050140固定机构0051142可动侧L字状配件0052144固定销0053144A操作把手0054144B卡合部0055146固定侧L字状配件0056146A固定夹0057146B锁孔0058150第1托架0059152第2托架0060154第3托架0061160下侧防尘网0062172、174引导部件0063176、178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0064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0065实施方式10066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

11、防尘网安装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施工机械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工机械,以小旋转式的小型液压挖土机10为例进行说明。该小旋转式的小型液压挖土机10被设定为,相对于驾驶室12,发动机室14的后部侧的突出量小。0067小型液压挖土机10大体上由能够自行的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20、以及能够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20上的上部旋转体30构成。此外,在上部旋转体30的前部侧,设置有驾驶室12和作业附属装置40。0068该作业附属装置40具有动臂42、斗杆及铲斗等。另外,斗杆及铲斗省略了图示。动臂42能够俯仰移动地安装在后述的旋转框架45上。0069此外,在上部旋转体30的后。

12、部侧设置有发动机室14。发动机室14由铁制的罩50覆盖,在罩50的左侧,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地设置有开闭吸气侧开口16的开闭门60。另外,开闭门60设置有在封闭的情况下与发动机室14连通的多个吸气口62。0070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的内侧,搭载有对发动机及其他设备进行冷却的散热单元70。此外,散热单元70在散热器72的吸气侧安装有空调用冷凝器80和燃料冷却器90。此外,在散热器72与空调用冷凝器80之间,能够向侧方后方取出地安装有防尘网100。0071图2是表示从施工机械10的后部拉出了防尘网10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防尘网100安装在散热器72的上游侧吸入侧,是防止从吸气口。

13、吸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异物例如木屑、落叶、粉尘等侵入的过滤器。说明书CN104070988A4/7页60072此外,防尘网100会因异物的吸入量而堵塞,因此定期地进行清洁。作为该防尘网100的清洁方法,将防尘网100从吸气侧开口16向后方X1方向取出,清洗或擦拭附着在防尘网100上的异物。另外,防尘网100能够由作业者以站立在地面上的姿势简单地取出,因此即使在防尘网100上所附着的异物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清洗液及自来水高效地去除。0073发动机室14内的内部结构0074图3是表示施工机械10的发动机室14的内部的图。如图3所示,发动机室14配置在驾驶室12及作业附属装置40的后方,由罩50。

14、覆盖。在发动机室14的内部,搭载有发动机18、散热单元70及平衡配重110等。此外,在发动机室14中还搭载有液压泵、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等各种设备。0075此外,在散热器72与空调用冷凝器80之间,设置有对防尘网100的滑动方向进行引导的防尘网安装构造120。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如后文所述是对防尘网100的取出操作及安装操作进行引导的结构,能够由作业者以站立在地面上的姿势容易进行操作。0076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设置有向左侧方转动的开闭门60。该开闭门60通过左侧的铰链62能够转动地被支撑,右侧缘部与罩50的缘部嵌合,从而封闭吸气侧开口16。从而,在清洁防尘网100时,。

15、首先使开闭门60转动到用实线表示的开位置D,解除防尘网100的锁定后述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从而向后方X1方向拉出防尘网100。0077另外,开闭门60不需要转动到全开位置,至少打开用于向后方X方向拉出防尘网100的间隙即可,因此例如在无法全开的狭窄的地方也能够进行防尘网100的清洁作业。0078此外,在散热器72的下游发动机侧,安装有容纳发动机18的风扇17的护罩SHROUD73。并且,在发动机18的后方的罩50内壁上安装有平衡配重110。该平衡配重110为了获得伴随于作业附属装置40的动作的重量平衡,设定与作业附属装置40对应的预定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在罩50的左侧向后方拉。

16、出防尘网100的结构,因此无法比吸气侧开口16更靠左侧设置平衡配重。因此,平衡配重110设置成不闭塞吸气侧开口16的形状,大致具有固定于罩50内壁上的圆弧状的第1配重112、以及向发动机18的上方延伸的第2、第3配重114、116。0079散热单元70的结构0080图4是表示搭载在发动机室14中的散热单元70的立体图。图5是从吸气侧观察散热单元70的主视图。图6是从左侧方观察散热单元70的侧视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散热单元70的俯视图。0081如图4图7所示,防尘网安装构造120具有固定在散热器72的框架74上的一对导轨130、132、以及固定防尘网100的右侧缘部106的固定机构固定构件140。

17、。0082一对导轨130、132分别固定在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前侧,当从右侧方观察时,形成为曲柄形状。因此,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嵌合到形成在各导轨130、132与框架74之间的间隙,从而防尘网100的移动方向X1、X2方向被引导。0083此外,空调用冷凝器80的右侧被配置在防尘网安装构造120的前方,因此通过与散热器72的框架上部连结且向下方延伸形成的第1托架150、以及与散热器72的框架下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形成的第2托架152支撑右端侧。此外,空调用冷凝器80的左侧面通过比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左端更向前方突出的板状的第3托架154得到支撑。说明书CN1040709。

18、88A5/7页70084第1托架150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上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下方延伸形成。此外,第2托架152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下方跨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20而向上方延伸形成。因此,防尘网100在一对导轨130、132的引导方向上滑动时,能够不与第1、第2托架150、152接触地移动。0085燃料冷却器90配置在空调用冷凝器80的前侧,通过上部托架92、94及下部托架96、98固定于空调用冷凝器80的框架82、84。0086此外,在散热器72的前表面下侧,通过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安装有下侧防尘网160。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具有设置于下侧防尘网160的下侧缘部的2处的引导部。

19、件172、174、以及设置于下侧防尘网160的上侧缘部的2处的固定销176、178。此外,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具有从散热器72的框架74的左右两侧向前侧吸入侧突出的止动器76、78。0087此外,防尘网安装构造170在拆卸下侧防尘网160时,在解除固定销176、178的锁定之后,从引导部件172、174拆卸下侧缘部并向X1方向拉出,由此能够从散热器72拆卸。此外,也可以在解除固定销176、178的锁定之后,使下侧防尘网160的上端缘部与散热器72分离地倾斜而将下端缘部从引导部件172、174拆卸并向X1方向拉出。0088此外,在去除附着在下侧防尘网160上的异物之后安装该下侧防尘网160的情况。

20、下,将下端缘部卡合于引导部件172、174,并且左右两侧通过止动器76、78限制下侧防尘网160的插入位置。这样,下侧防尘网160的插入位置通过引导部件172、174及止动器76、78来引导安装位置,由此能够容易进行与插入固定销176、178的固定孔之间的位置对准。0089另外,止动器76、78从框架74突出的量突出尺寸与下侧防尘网160的厚度相当,因此止动器76、78被设置成不妨碍下侧防尘网160的取出操作及插入操作。0090固定机构140的结构0091图8是表示防尘网100的固定机构140的立体图。如图8A所示,固定机构140包括安装在防尘网100的右缘部106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可动侧L字状。

21、配件142、设置在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上的一触ONETOUCH方式的固定销固定部件144、以及设置在框架74的右侧面的大致中间位置的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被安装成,通过防尘网100被一对导轨130、132引导而成为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相同的高度位置。此外,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比框架74的右侧面更向右侧方突出,具有对固定销144进行固定的固定夹146A。0092固定销1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上。此外,固定销144具有位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的X1方向侧的操作把手144A、以及从可动侧L字状配件142的端面向防尘网100的滑动方向X2方向突出的。

22、卡合部144B。卡合部144B在轴的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具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突部。另外,从轴向观察卡合部144B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的曲线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凸形状。0093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嵌合固定有弯曲加工金属板而成的固定夹146A。该固定夹146A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的侧方嵌合而固定,在平面部分设置有与卡合部144B对应的锁孔146B。该锁孔146B形成为与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的凸形状对应的孔形状。因此,在清洁防尘网100时,旋转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来使卡合部144B与锁孔146B一致。由此,解除固定销144对防尘网100的锁定,能够向X1方向拉出防尘网100。

23、。0094此外,在散热器70的前侧安装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的情况下,通过将防尘网说明书CN104070988A6/7页8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嵌合于导轨130、132的槽内,能够使防尘网100向X2方向滑动。此时,将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的转动位置调整为,卡合部144B绕轴的转动位置与锁孔146B一致。0095如图8B所示,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被一对导轨130、132引导而向X2方向返回,并且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插通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的锁孔146B中。0096并且,在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插通于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中的状态下,向顺时针。

24、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对操作把手144A进行预定角度例如90的转动操作。由此,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相对于锁孔146B转动,从而阻止向X1方向的移动,并且将防尘网100相对于散热器72锁定固定。这样,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通过与导轨130、132的嵌合而被保持,右侧缘部106通过固定机构140被固定,因此防尘网100能够被固定成不晃动的状态。0097此外,固定机构140被设置在防尘网100的右端侧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够将1个固定销144旋转预定角度来进行固定,与设置多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来将制造成本抑制为廉价,并且锁定操作及锁定解除操作只要1次即可,可以减少操作次。

25、数。0098平衡配重110的结构0099图9是表示平衡配重110的形状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平衡配重110具有固定于罩50内壁的圆弧状的第1配重112、以及向发动机18的上方延伸的第2、第3配重114、116。第1配重112配置在发动机18的后部,容纳在发动机18与罩50内壁之间。第2、第3配重114、116分别形成为从第1配重112向上方延伸,并且形成为具有从上端还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14A、116A的L字状。0100由此,第2、第3配重114、116被配置成不会堵塞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能够容纳在发动机室14的有限的空间内。此外,平衡配重110通过将各配重112、114、116。

26、根据发动机室14的空的空间设置成立体形状,构成为确保预定的质量,以使伴随于作业附属装置40的动作的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达到均衡。0101另外,平衡配重110既可以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出各配重112、114、116,也可以是分别铸造出各配重112、114、116之后用紧固部件结合起来的结构。0102防尘网100的取出操作步骤0103图10是表示使防尘网100向散热单元70的右侧方滑动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10中省略了空调用冷凝器80及燃料冷却器90。0104步骤1首先,如图1图3所示,使上部旋转体30的后部侧发动机室14的开闭门60向打开方向转动。通过开闭门60的转动,发动机室14的吸气侧开口16被开。

27、放。此时,开闭门60的转动角度打开角度只要是能够进行防尘网100的固定解除操作的角度即可,因此不转动到全开位置就能够取出防尘网100。0105步骤2在图8B所示的锁定状态下,对将防尘网100固定于散热器72的固定机构140的操作把手144A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卡合部144B的转动位置与锁孔146B一致。由此,防尘网100的锁定被解除。0106步骤3接着,如图10所示,使防尘网100向X1方向滑动。此时,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被导轨130、132引导,从而能够顺利地移动。0107步骤4从吸气侧开口16向外部取出防尘网100。并且,清洗或擦拭附着在防尘说明书CN1040709。

28、88A7/7页9网100上的异物来进行清洁。0108步骤5从吸气侧开口16插入结束了清洁的防尘网100,使防尘网100的上下侧缘部102、104嵌合于导轨130、132。并且,使防尘网100向X2方向滑动,使防尘网100移动到与散热器72的前表面侧对置的预定位置。此时,防尘网100的上下侧缘部102、104被导轨130、132引导,从而防尘网100向X2方向移动,并且如图8A所示,使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的转动位置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上所固定的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一致。因此,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与锁孔146B之间的位置对准,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防尘。

29、网100的安装作业。0109步骤6如图8B所示,对固定销144的操作把手144A进行转动操作。由此,固定夹146A的锁孔146B中所插通的固定销144的卡合部144B转动,相对于锁孔146B朝向X2方向的拔出操作被阻止。由此,防尘网100成为无法从固定侧L字状配件146脱离的状态,将防尘网100锁定固定在散热器72的前表面侧吸气侧。其结果,防尘网100的上侧缘部102、下侧缘部104通过与导轨130、132的嵌合而被保持,右侧缘部106通过固定机构140被固定,因此防尘网100被固定成不晃动的状态。0110步骤7之后,关闭开闭门60,从而完成与防尘网100的清洁相关的一系列作业。这样,作业者不。

30、需要登上后部侧发动机室14的上表面,而是站在施工机械10的地面上就直接能够取出防尘网100来进行清洁,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清洁作业。0111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当然和防尘网100的清洁一起进行下侧防尘网160的清洁作业。此外,在进行上述防尘网清洁作业时,还能够进行发动机室14中所搭载的其他设备的维护。说明书CN104070988A1/10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02/10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13/10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24/10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35/10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46/10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57/10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68/10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79/10页1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810/10页1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70988A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