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07779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53076.5

申请日:

2016.11.03

公开号:

CN106431709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61103|||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淮南市润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蓓蕾

地址:

232100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乡高潮社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水稻秸秆、玉米淀粉、甘油、乙二醇、5~8wt%NaOH溶液、油质页岩、维生素B12、生姜渣、松球、甘蔗渣、羊粪球、黄腐酸钾、板蓝根粉、西瓜子壳、野菊花全株、蚯蚓土、鸡蛋壳和适量的水;发明的培养基结构疏松,吸水性和保水性好,使用液态培养液,可利用培养液加入的方式提供养分,培养基可使用多次,节约资源,同时养分配比合理,具有促进双孢菇生长的特点,双孢菇的长势好,不易受到病虫害威胁,较平常培养基的产量有所提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
维15~20、水稻秸秆40~50、玉米淀粉5~10、甘油2~4、乙二醇5~8、5~8wt%NaOH溶液80~120、油
质页岩30~40、维生素B12 5~10、生姜渣30~40、松球15~20、甘蔗渣40~50、羊粪球40~50、黄腐
酸钾15~25、板蓝根粉20~30、西瓜子壳10~17、野菊花全株55~70、蚯蚓土150~200、鸡蛋壳5~
10和适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几个步骤:
(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
5h,完成后捞出丝状纤维,放清水中高速搅拌漂洗2~4遍,滤除絮状残渣,将所得纤维烘干备
用;
(2)将玉米淀粉与10~15倍其重量份的水混合稀释,水浴加热至糊化,加入甘油及乙二
醇,保温80~90℃搅拌溶解,趁热加入(1)所述的秸秆纤维,搅拌10~15min后捞出,室温下静
置干燥后备用;
(3)混合羊粪球、板蓝根粉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入其总重量份20~30倍的
水,加热煎煮70~90min,过滤分开滤液和滤渣;
(4)将油质页岩放入高温回转窑煅烧1~2h,完成后迅速淬水并研磨成粉末,混合西瓜子
壳、蚯蚓土、鸡蛋壳、松球、甘蔗渣、蚯蚓土,高温灭菌后平铺15~20cm厚度,加入前述石粉及
(3)所得滤渣;
(5)将腐植酸钾和维生素B12加入至(3)的滤液中,搅拌溶解后喷洒至(4)的培养基上即
可。

说明书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基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
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一般包括子实体和菌丝体,由真核微生物构成,真菌在营养充足、个体不受
制定约束等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个体会快速繁殖,形成数量上的大幅提升,但是当真菌数量
提高到一定数量上,就形成了有真菌组成的菌丝体,菌丝体密集彼此受到制约,指向性的形
成子实体原基,是由菌丝体密集而成,以后产生孢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菌丝体是由一根根
管状细胞构成,起到吸收养分的作用,呈现绒毛状,分枝发达。因此,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好
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根于根系管状细胞组成的绒毛状分枝,他们相当于植物的根,起到
吸收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不同于植物的是食用菌生存发育的条件要求更高,不仅对水分、温度、供氧量有要
求外,养分的供给量直接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和日后的产量,所以一般使用制备好的食用菌
培养料,如何提高培养基的品质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所在,食用菌的培养基对于培养
基的要求很高,既使不能含水量高,多余的水阻止空气流通,也不能水分低,直接导致食用
菌干瘪,而且食用菌的养分的要求也很高,如何制备出一种优质培养基,既能够保持一个很
高的含水量,但又不至于水分堆积沉底影响总体含水量,也可以快速供给养分,简化供给养
分的类型,同时具透气性能好、结构疏松等特点将是改善现代化培养基的重大突破。

棕榈纤维是由许多棕榈纤维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的,杂细胞极少,纤维细胞结合非
常紧密,纤维平均长度一般为12.63cm,具有极好的弹性及韧性,不易分解或拉断。棕榈纤
维的柔软度可用扭曲度表示,将纤维的两端夹持在捻度测定仪器上,加捻至纤维断裂时测
试其捻回,棕榈纤维平均柔软度为216.8捻/20cm,比菠萝叶纤维高出17.3%,这表明棕榈纤
维的柔软程度相对较高。棕榈纤维没有天然扭曲,表面凹凸不平,纵向上存在明显的竖纹,
表面并不光滑,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棕榈纤维截面电子显微镜照片也可
以看出纤维截面具有管状结构的细胞,细胞紧密排列形成沿纤维长度方向的空腔,由于细
胞之间的结合状况不完全相同,故纤维的空腔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截面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培养基的品质,简化营养类型并提高养分吸收的效率,同时延长单次培
养基使用时间来减少额外开支,发明了一种强化吸水型植物纤维,运用于食用菌培养料,同
时改变加入养分的类型,具体是通过以下的方法实现的: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
15~20、水稻秸秆40~50、玉米淀粉5~10、甘油2~4、乙二醇5~8、5~8wt%NaOH溶液80~120、油质
页岩30~40、维生素B12 5~10、生姜渣30~40、松球15~20、甘蔗渣40~50、羊粪球40~50、黄腐酸
钾15~25、板蓝根粉20~30、西瓜子壳10~17、野菊花全株55~70、蚯蚓土150~200、鸡蛋壳5~10
和适量的水。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
5h,完成后捞出丝状纤维,放清水中高速搅拌漂洗2~4遍,滤除絮状残渣,将所得纤维烘干备
用;

(2)将玉米淀粉与10~15倍其重量份的水混合稀释,水浴加热至糊化,加入甘油及乙二
醇,保温80~90℃搅拌溶解,趁热加入(1)所述的秸秆纤维,搅拌10~15min后捞出,室温下静
置干燥后备用;

(3)混合羊粪球、板蓝根粉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入其总重量份20~30倍的
水,加热煎煮70~90min,过滤分开滤液和滤渣;

(4)将油质页岩放入高温回转窑煅烧1~2h,完成后迅速淬水并研磨成粉末,混合西瓜子
壳、蚯蚓土、鸡蛋壳、松球、甘蔗渣、蚯蚓土,高温灭菌后平铺15~20cm厚度,加入前述石粉及
(3)所得滤渣;

(5)将腐植酸钾和维生素B12加入至(3)的滤液中,搅拌溶解后喷洒至(4)的培养基上即
可。

发明根据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研究了培养料的构造,在以往培养料
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在以往的培养基中也已经多次加入了秸秆等物料,有水稻秸秆、油菜、
小麦、芝麻等秸秆,大多的使用是直接粉碎加入,或者简单发酵后加入,这样的秸秆大多是
由晒干老死的叶肉组织和内部纤维组成的维管束组成,纤维本身虽然具备一定的韧性,但
是对于长期发酵利用的培养料来使用的话,也会很快被分解利用,很快失去秸秆自身的韧
性功能,蓬松的培养料可以提高培养基的通气性能,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是培养料的使用过
程中经常由于水分的沉积,造成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板结,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滋生
杂菌、腐烂,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

发明在将加入的秸秆进行处理,提高其物理抗压和韧性,同时兼具运输液态养分
和水分的功能,提高其吸水性能,在保证充足水分的同时不影响通气性能。发明采用棕榈纤
维和水稻秸秆为原料,目的将它们制成一种不轻易分解的高吸水性结构物质,同时加强它
们的韧性,加入培养基以后成为培养基的骨架,使整体培养基成为一种“海绵体”结构,发明
先是利用碱液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浸泡后软化老死的叶肉组织,然后在高速剪切的搅拌下
脱除,暴露内部显微结构,发明利用塑化剂对纤维的表面进行塑化处理,同时加入淀粉接
枝,在纤维的表层形成一层网格状的“膜层”,纤维的表面经过碱液处理过后由于果胶和其
他一些物质被除去后变得更加的粗糙并伴有分支出现,表面积增大,增大了与加入淀粉的
嵌合力,提高了纤维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经过反复的试验证明碱液选用的是5~8%的NaOH溶液,浸泡3~5h,塑化剂是将甘油
与乙二醇质量比1:2~3的比例混合后稀释到5~10%的浓度使用,经过微观的显微观察和原理
分析得到植物纤维塑化处理后强度加强的原因,纤维素的多羟基特征使纤维素分子间具有
极强的氢键作用,利用碱液处理可以使这些活性的羟基基团更多的显露出来,加入了淀粉
基质后形成了嵌入式立体网格状结构,具有极好的微观结构,网格状结构对于吸水和液态
养分的流动性很有帮助。配合本发明的液态养分将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液态的营养容易
吸收,同时分布均匀,而且发明可以根据培养基的营养供给情况适时加入养分,将培养基制
成一种长时间使用的材料,将大大减少人工操作量和资源浪费,优化生产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的培养基结构疏松,吸水性和保水性好,使用液态培养
液,可利用培养液加入的方式提供养分,培养基可使用多次,节约资源,同时养分配比合理,
具有促进双孢菇生长的特点,双孢菇的长势好,不易受到病虫害威胁,较平常培养基的产量
有所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棕榈
纤维18、水稻秸秆45、玉米淀粉8、甘油3、乙二醇7、5~8wt%NaOH溶液100、油质页岩35、维生素
B12 8、生姜渣35、松球16、甘蔗渣45、羊粪球45、黄腐酸钾20、板蓝根粉26、西瓜子壳15、野菊
花全株60、蚯蚓土180、鸡蛋壳8和适量的水。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
5h,完成后捞出丝状纤维,放清水中高速搅拌漂洗2~4遍,滤除絮状残渣,将所得纤维烘干备
用;

(2)将玉米淀粉与10~15倍其重量份的水混合稀释,水浴加热至糊化,加入甘油及乙二
醇,保温80~90℃搅拌溶解,趁热加入(1)所述的秸秆纤维,搅拌10~15min后捞出,室温下静
置干燥后备用;

(3)混合羊粪球、板蓝根粉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入其总重量份20~30倍的
水,加热煎煮70~90min,过滤分开滤液和滤渣;

(4)将油质页岩放入高温回转窑煅烧1~2h,完成后迅速淬水并研磨成粉末,混合西瓜子
壳、蚯蚓土、鸡蛋壳、松球、甘蔗渣、蚯蚓土,高温灭菌后平铺15~20cm厚度,加入前述石粉及
(3)所得滤渣;

(5)将腐植酸钾和维生素B12加入至(3)的滤液中,搅拌溶解后喷洒至(4)的培养基上即
可。

使用本发明的食用菌培养基用于双孢菇的培养试验,相比于以往普通培养基,本
发明培养基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很好的蓬松度、不板结,水分均匀,培养基使用时间大大
延长,节省了人力和物理,经济得到了有效提高。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高氮高产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水稻秸秆、玉米淀粉、甘油、乙二醇、58wt%NaOH溶液、油质页岩、维生素B12、生姜渣、松球、甘蔗渣、羊粪球、黄腐酸钾、板蓝根粉、西瓜子壳、野菊花全株、蚯蚓土、鸡蛋壳和适量的水;发明的培养基结构疏松,吸水性和保水性好,使用液态培养液,可利用培养液加入的方式提供养分,培养基可使用多次,节约资源,同时养分配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