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370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1CN103437370ACN103437370A21申请号201310328695122申请日20130731E02D17/20200601E02D29/02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设计院地址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72发明人黄俊光林祖锴张晓伦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1代理人张文雄54发明名称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
2、大小的钢筋柱,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本发明采用疏排人工挖孔灌注方式,将挖孔桩竖直设在陡坡上,提供竖直和水平承载力,解决了机械设备难以在陡坡上施工的难题,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370ACN103437370。
3、A1/2页21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所述桩孔深入陡坡中,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绿化及排水结构;2)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大小的钢筋柱、形成挖孔桩骨架,钢筋柱露出陡坡面一段,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利用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3)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所述卸荷板钢筋一端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另一端与陡坡连接,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所述挡土板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式钢筋连接结构;4)以步骤3)形成的钢筋平台为施工平台,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
4、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寺卸荷板和钢筋混凝土挡土板;5)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泵送方式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开挖桩孔前,先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在削坡区的底端人工开挖桩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或者在削坡区和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
5、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所述钢筋混凝土花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6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包括陡坡(1),其特征在于在陡坡(1)上设置若干条挖孔桩(2),挖孔桩(2)露出陡坡面一段,在挖孔桩(2)的上端部设置冠梁(3),利用冠梁(3)将挖孔桩(2)连接成整体;在冠梁(3)的前侧设置卸荷板(4),所述卸荷板(4)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卸荷板(4)的后部与陡坡(1)连接、形成施工平台(11);在冠梁(3)的顶端面设置挡土板(5),通过挡土板(5)形成土体回填。
6、区(7),所述挡土板(5)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挖孔桩(2)、冠梁(3)、卸荷板(4)和挡土板(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挡土板(5)的上端面上设有栏杆(6)。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陡坡(1)上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8),将削除陡坡(1)的泥土填入土体回填区(7),以降低陡坡(1)上部的陡度。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回填区(7)的上表面与削坡区(8)表面连接、形成环坡道路。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
7、在于在冠梁(3)后侧面设置花槽(9),该花槽(9)为“U”形状凹槽、与冠梁(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在所权利要求书CN103437370A2/2页3述凹槽内填入泥土,以种植绿色植物。权利要求书CN103437370A1/5页4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属于陡坡施工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不利于进行建筑物建设的丘陵地区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开发利用。为了加快建设工程的速度,机械化施工也越来越广泛的采用,然而在坡度较陡(一般坡度在4560范围)的土质边坡上,进行道路、管沟等构筑物建设,机械化施工难于。
8、开展。常规采用的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另外,采用普通的挡土墙结构又难于满足建设施工的安全要求。而采用直接边坡开挖后支护又会导致边坡高度过高且造成大量破坏既有植被的情况发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在陡坡施工难度大、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的问题,提供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针对在陡坡施工难度大、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的问题,提供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施工费用低和环保的特点。0005。
9、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06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00071)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所述桩孔深入陡坡中,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绿化及排水结构;00082)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大小的钢筋柱、形成挖孔桩骨架,钢筋柱露出陡坡面一段,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利用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00093)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所述卸荷板钢筋一端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另一端与陡坡连接,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所述挡土板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式钢筋连接结构;00104)以步骤3)形成的钢筋平台为施。
10、工平台,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寺卸荷板和钢筋混凝土挡土板;00115)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001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13进一步地,采用泵送方式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说明书CN103437370A2/5页50014进一步地,在人工开挖桩孔前,先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在削坡区的底端人工开挖桩孔。0015进一步地,在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
11、成绿化带;或者在削坡区和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0016进一步地,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所述钢筋混凝土花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0017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18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包括陡坡,其特征在于在陡坡上设置若干条挖孔桩,挖孔桩露出陡坡面一段,在挖孔桩的上端部设置冠梁,利用冠梁将挖孔桩连接成整体;在冠梁的前侧设置卸荷板,所述卸荷板与冠梁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卸荷板的后部与陡坡连接、形成施工平台;在冠梁的顶端面设置挡土板,通过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所述挡土板与冠梁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挖孔桩、。
12、冠梁、卸荷板和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001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0020进一步地,可以在挡土板的上端面上设有栏杆。0021进一步地,可以在陡坡上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将削除陡坡的泥土填入土体回填区,以降低陡坡上部的陡度。0022进一步地,所述土体回填区的上表面可以与削坡区表面连接、形成环坡道路。0023进一步地,可以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面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该钢筋混凝土花槽为“U”形状凹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凹槽内填入泥土,以种植绿色植物。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51、本发明采用疏排人工挖孔灌注方式,将挖孔桩竖直设在陡坡上,提供。
13、竖直和水平承载力,挖孔桩以及设置在挖孔桩上方的冠梁、卸荷板、挡土板均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建筑,解决了机械设备难以在陡坡上施工的难题,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00262、本发明通过在挖孔桩上方分别设置水平和竖直的缷荷板和挡土板,与陡坡形成填土区,通过削除陡坡上方的泥土填入填土区,形成开阔的道路,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减少土方挖填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00273、本发明由于只在陡坡的半坡上开设施工小平台和灌注挖孔桩,施工面积小,对陡坡面的植被破坏小,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防止陡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0028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涉及的支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9图2为。
14、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涉及的支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1具体实施例10032参照图1,本实施例涉及的支护结构,包括陡坡1,其特征在于在陡坡1上设置若说明书CN103437370A3/5页6干条挖孔桩2,挖孔桩2露出陡坡面一段,在挖孔桩2的上端部设置冠梁3,利用冠梁3将挖孔桩2连接成整体;在冠梁3的前侧设置卸荷板4,所述卸荷板4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卸荷板4的后部与陡坡1连接、形成施工平台11;在冠梁3的顶端面设置挡土板5,通过挡土板5形成土体回填区7,所述挡土板5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挖孔桩2、冠梁3、卸荷板4和挡。
15、土板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0033本实施例中0034本实施例中0035图1所示是在挖孔桩2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是在陡坡1的半坡处人工设置一排挖孔桩2,该排挖孔桩2通过冠梁3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挡土板5的上端面上设有栏杆6。在陡坡1上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8,将削除陡坡1的泥土填入土体回填区7,以降低陡坡1上部的陡度。所述土体回填区7的上表面与削坡区8表面连接、形成环坡道路。在钢筋混凝土冠梁3后侧面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9,该钢筋混凝土花槽9为“U”形状凹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凹槽内填入泥土,以种植绿色植物。所述陡坡是指坡度在4560范围的土坡。0036本实施例。
16、涉及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71)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所述桩孔深入陡坡中,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绿化及排水结构;00382)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大小的钢筋柱、形成挖孔桩骨架,钢筋柱露出陡坡面一段,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利用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00393)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所述卸荷板钢筋一端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另一端与陡坡连接,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所述挡土板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式钢筋连接结构;00404)以步骤3)形成的钢筋平台为施工平台,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
17、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寺卸荷板和钢筋混凝土挡土板;00415)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0042进一步地,采用泵送方式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0043进一步地,在人工开挖桩孔前,先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在削坡区的底端人工开挖桩孔。0044进一步地,在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或者在削坡区和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0045进一步地,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所述钢筋混凝土花。
18、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0046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施工地点所在山坡坡角较陡,一般重型设备难于进行施工,采用人工进入场地搭设人工施工小平台,先进行疏排人工挖孔桩施工,利用疏排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提供竖向承载力,且可提供抵抗水平承载力,并提供抗滑及整体稳定能力。再在其上方设置冠梁,冠梁与卸荷板、挡土板连接,卸荷板上覆回填土增加抗倾覆能力且减少了人说明书CN103437370A4/5页7工挖孔灌注桩的弯矩和位移;冠梁凌空侧设置花槽以利园林绿化景观,同时加强梁桩顶冠梁刚度有利于减少桩顶位移;疏排桩桩间可充分利用做绿化处理及做排水措施。削坡回填至回填区,再在上方设置栏杆及其道路。004。
19、7本实施例所述的陡坡抗滑挡土支护设计新型式充分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同时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利用卸荷板同时抵抗整个体系的倾覆力和减少桩身内力,利用冠梁同时作为支护体系转换构件和园林绿化花槽连接母体,各构件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起到相辅相成的完整支护体系。0048具体实施例2004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卸荷板4的右端直接插入陡坡1的半坡内部,形成两端支撑结构。其余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0050其他具体实施例0051本发明其他具体实施例的特点是在陡坡1的坡面处人工设置二排以上挖孔桩2,同一排的挖孔桩2通过冠梁3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或具体实施例2。0052本发明的建筑结构充分利用挖孔桩同。
20、时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同时利用卸荷板抵抗整个体系的倾覆力并减少桩身内力,冠梁作为支护体系转换构件和园林绿化花槽连接母体,各构件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起到相辅相成的完整支护体系。0053具体应用实例10054广东省广州科学城某项目需在陡坡上设置一道路,该山坡坡角约50度,山坡高差约25米,采用直径15米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为5米,桩顶设置15米宽12米高的冠梁连接各人工挖孔桩,6米宽卸荷板沿冠梁通长设置,在冠梁外侧设置05米宽06米深的花槽,花槽中设置攀爬植物遮挡挖孔桩,在冠梁上方设置5米高挡土板。上部边坡进行削坡后回填至填方区,分层碾压后上部设置10米宽道路。0055具体应用实例20056广东省清。
21、远市佛冈县某项目在在陡坡上设置一道路,该山坡坡角约55度,山坡高差约30米,采用直径15米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为45米,桩顶设置15米宽12米高的冠梁连接各人工挖孔桩,5米宽卸荷板沿冠梁通长设置,在冠梁上方设置4米高挡土板。上部边坡进行削坡后回填至填方区,因削坡后坡度较陡进行了锚杆格梁护坡,填土分层碾压后上部设置9米宽道路。0057具体应用实例30058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某项目在在陡坡上设置一道路,该山坡坡角约60度,山坡高差约20米,采用直径15米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为45米,桩顶设置15米宽12米高的冠梁连接各人工挖孔桩,5米宽卸荷板沿冠梁通长设置,在冠梁上方设置3米高挡土板。上部边坡进行。
22、削坡后回填至填方区,因削坡后坡度较陡进行了锚杆格梁护坡,填土分层碾压后上部设置6米宽道路。0059本发明综合利用各支护构件作用,起到消减支护结构内力,增强了抵抗支护结构的变形能力,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0060本发明方便施工,因机械化难于在陡坡上实施,本发明采用疏排人工挖孔灌注桩,具有安全可靠、轻型便利、可行有效的施工措施;人工挖孔灌注桩、冠梁、卸荷板、挡土板均采用泵送混凝土。本发明支护设计方案占用现场空间小,可灵活便利的采用分区、分步推进说明书CN103437370A5/5页8施工,方便施工组织。0061本发明经济合理,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减少破坏山体绿化,减少土方填挖费用,疏排桩桩间可充分利用做绿化处理及做排水措施。充分综合利用各自构件的承载能力体现了技术的合理性,同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0062本发明为在陡坡上建设道路、管沟等构筑物,提供既能满足陡坡的安全可行,又能方便施工的抗滑挡土支护新型式。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437370A1/2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37370A2/2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37370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