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0504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25401.3

申请日:

2005.04.26

公开号:

CN1676877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C41/18; E21F1/00

主分类号:

E21C41/18; E21F1/00

申请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赵焕中

地址:

232001安徽省淮南市洞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其特征是在缓倾斜厚煤层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采煤工作面,在上一采煤工作面回采完毕后,下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上一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卸压带内,两个相邻的采煤工作面在平面位置上交错叠加布置。本发明是一种安全、高效、高产的采煤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其特征是在缓倾斜厚煤层(8)中,对于相 邻的两个采煤工作面,在上一采煤工作面(1)回采完毕后,下一采煤工作面(2)的回风 巷(6)布置在上一采煤工作面(1)的采空卸压带(7)内,两个相邻的采煤工作面在平 面位置上交错叠加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上一 采煤工作面(1)和下一采煤工作面(2)在平面位置上交错叠加的宽度为3-4米。

说明书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缓倾斜厚煤层中的采煤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已有的采煤技术中,对于缓倾斜厚煤层的开采基本上采用分层开采或放顶煤开采,阶段巷道布置方式是留设阶段煤柱,即在相邻工作面的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煤柱,相邻工作面在平面布置上相互独立,并在其间间隔有煤柱,每一个工作面的进风巷和回风巷都是布置在煤层实体内。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布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为了避开采空区区的压力峰值,留下的煤柱必需有一定的宽度,因此丢煤现象严重,大量浪费了煤炭资源;

    2、回风巷是在煤体中掘进形成,掘进时瓦斯大,不易排放,易造成瓦斯超限甚至更大的事故,不利于安全管理;同时在掘进过程中为了杜绝瓦斯危害,要定期停止掘进,对瓦斯进行抽放,严重影响掘进速;

    3、由于距离采空区近,掘进和后期回采时顶板压力均要重新分布,对巷道破坏严重,返工修复工程量大,且不利于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高效、高产的相邻采煤工作面外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在缓倾斜厚煤层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采煤工作面,在上一采煤工作面回采完毕后,下一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布置在上一工作面的采空卸压带内,两个相邻的采煤工作面在平面位置交错叠加布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方法通过将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布置在上一个工作面的采空区内,使相邻工作面之间不再留有煤柱,避免了丢煤现象,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2、本发明方法回风巷布置在采空区内,掘进巷道时不再有大量瓦斯涌出,生产的安全性得以极大地保障,同时又可以使掘进进尺的速度加快很多。

    3、本发明方法由于将回风巷布置在采空区的卸压带内,无论在掘进还是在回采期间都基本上摆脱了矿压影响,实现安全、高效、高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采空区沿倾斜支承压力分布状况图。

    图中标号:1上一采煤工作面、2下一采煤工作面、3上一工作面进风巷、4上一工作面回风巷、5下一工作面进风巷、6下一工作面回风巷、7采空卸压带、8煤层、21卸载带、22压力上升带、23压力高峰带、24压力下降带、25原岩应力带、26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在煤层8中,针对上一采煤工作面1设置有上一工作面进风巷3和上一工作面回风巷4,针对下一采煤工作面2设置有下一工作面进风巷5和下一工作面回风巷6。

    与已有技术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将下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6布置在上一采煤工作面1中,并位于上一采煤工作面1的采空卸压带7内,同时,上一采煤工作面进风巷3位于下一采煤工作面2内,这一布置方式使相邻的工作面,即上一采煤工作面1和下一采煤工作面2在平面位置上形成交错叠加,且交错叠加的宽度为3-4米,即下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6距离上一采煤工作面进风巷3的距离为3-4米。

    根据矿山压力原理,采煤面回采后,采场的地层压力将重新分布,形成的支承压力向采空区四周转移,而在采空区及其边缘煤体内,支承压力低于原岩应力,形成采场降压区,降压区内巷道受采动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也较小。如图2所示,在采空区煤体侧沿倾斜方向分为5个不同的地带,最靠近采空区的是卸载带21、其后依次是压力影响带,包括:压力上升带22、压力高峰带23、压力下降带24和原岩应力带25。如果将巷道布置在煤体一侧,位于卸载带21中,虽其应力较低,但宽度不易确定,易受地质条件及开采程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将巷道布置在压力影响带中,则巷道将承受更大的支承压力,维护困难;布置在原岩应力带内,则煤柱过大,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本实施例是将巷道,具体是下一工作面回风巷6布置在采空区26一侧,这一侧不仅支承压力小于原岩应力,而且受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动压)的影响也小,可以很容易地维护巷道。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相邻采煤工作面交错式布置采煤方法,其特征是在缓倾斜厚煤层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采煤工作面,在上一采煤工作面回采完毕后,下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上一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卸压带内,两个相邻的采煤工作面在平面位置上交错叠加布置。本发明是一种安全、高效、高产的采煤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