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14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0149A21申请号201310150621322申请日20130427C12P5/0220060171申请人天津泽能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00300天津市东丽区华明大道20号B座20272发明人赵立伟54发明名称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该方式具体操作方法为秸秆与菌种的体积比为11,秸秆与菌种无需混合,直接将秸秆置于菌种之上,并在秸秆上加入适量水即可。利用这种布料方式进行沼气发酵,池容出气率比传统混合方式有了极大提高;同时,出料时简单方便快捷。此发明的特。
2、点为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节约成本,节省能源。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149ACN104120149A1/1页21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具体操作方法为秸秆与菌种的体积比为11,秸秆与菌种无需混合,直接将秸秆置于菌种之上,并在秸秆上加入适量水,水的多少以刚好没过秸秆为宜。2如权利1中所述的秸秆采用粉碎或切段秸秆,发酵前无需堆沤、无需添加调碳氮比的物质等预处理;菌种为正常使用中的沼气池沼渣。权利要求书CN104120149A1/2页3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技术领域00。
3、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秸秆沼气的布料方式,具体为一种“上秆下菌”的布料方式,属于沼气发酵领域。背景技术0002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协同发酵产生的一种可以燃烧的混合气体。常见的有机物质有农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有机垃圾、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等。这些有机物质通过沼气发酵,一是可以把不能直接作为燃料的废弃物如人畜粪便转换成为高品味、高热值的清洁能源;二是比直接燃烧如秸秆类的热效率提高约一倍以上,可以节省大约一半以上的能源。因此,发展沼气具有开源和节流的双重作用,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0003传统秸秆沼气发酵大多采用混合式发酵,即菌种与经过。
4、预处理的秸秆直接混合发酵,这样做法的弊病为传统秸秆沼气在发酵前秸秆需要进行堆沤、添加调碳氮比的物质等,操作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费时费工;发酵前的掺拌和发酵过程中的搅拌极为费力;发酵结束后,出料也很困难;传统秸秆沼气的堆沤处理造成了秸秆的能量损失,导致发酵时产气效果不好,池容产气率低。发明内容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上秆下菌的秸秆沼气布料方式。0005具体操作方法为秸秆与菌种的体积比为11,秸秆与菌种无需混合,直接将秸秆置于菌种之上,并在秸秆上加入适量水,水的多少以刚好没过秸秆为宜。秸秆采用粉碎或切段秸秆,发酵前无需堆沤、无需添加调碳氮比的物质等预处理;菌种为正常。
5、使用中的沼气池沼渣。0006这种布料方式之所以能够高效产气,其原因为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甲烷菌并不是通过直接分解秸秆来产生沼气,而是分解秸秆水解产生的酸性物质。本发明中虽然秸秆与菌种并没有充分接触,但是经水浸泡的秸秆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恰好可以流到下层菌种当中供甲烷菌分解产生沼气。随着液体逐渐下渗,菌种中的甲烷菌可以逐层对酸性物质进行分解,这使得酸性物质分解彻底,产气量也就大幅提高。0007该方式的有益效果为秸秆无需预处理,并且无需与菌种混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了成本;发酵结束后,不用全部出料,只需将上层秸秆捞出即可;此外,下层的菌种还能重复使用,而且试验证明菌种重复使用次数越多,甲烷菌群活力。
6、越高,发酵效果越好;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布料方式进行沼气发酵,池容产气率比传统混合发酵提高710倍,因此可以大幅缩小建池体积,减少投资,更有利于沼气的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0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4120149A2/2页40009实施例0010选用一个体积为1M3,高127CM,底面直径100CM的沼气发酵罐,秸秆为粉碎玉米秸秆,菌种为正常使用中的沼气池的沼渣。根据体积比例在大罐中先加入菌种03M3,再在菌种上面加入秸秆03M3,最后加水至刚好没过秸秆,开始发酵。常温下,池容产气率为每天0308方,中温条件下,池容产气率为每天0512方,该方法比传统混合,产气量有了极大提高。说明书CN1041201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