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6670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2917.2

申请日:

2014.08.21

公开号:

CN104177839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L 83/07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83/07申请日:20140821|||公开

IPC分类号:

C08L83/07; C08L83/06; C08L83/05; C08K3/36; C08K5/098; C08K5/14

主分类号:

C08L83/07

申请人: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海平; 苗刚; 李恩; 韩庆文; 刘亚伟

地址:

443711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古夫镇湖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蒋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抗撕硅混炼胶的新配方。固有高抗撕硅混炼胶几乎均采用型号为110-2的热硫化硅橡胶生胶作为基础胶,而单一组份的硅生胶所含乙烯基是均匀分布的,经过高温硫化后,呈网状交联分布,抗撕性能较差。而本发明采用的110-1和110-3配合使用,能大大增加交联点,以立体形式集中形成交联,有效的增强其抗撕性能。同时其配比差值越大,撕裂强度越大,撕裂性能越优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50份分子量为55×105~7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5×105~5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

2.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00份分子量为6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0×105~5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110-1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08%,挥发分不大于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110-3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23%,挥发分不大于2%。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大于200m2/g,平均粒径10~15nm。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羟基硅油中羟基含量占总质量分数的5-10%,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氢基硅油中氢含量占总质量的1.0-2.5%,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为硬脂酸锌。

说明书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领域,具体内容为一种高抗撕裂性能硅混炼胶的新配方。 
背景技术
热硫化硅橡胶(即硅混炼胶)具有耐高低温、耐老化、耐臭氧、耐疲劳等优异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电性能,并不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无毒无害,不与人的体液发生反应,经特殊配方而制作的混炼胶具有上述各类优异性能。因而适宜制造各类硅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电力工业、汽车机械、日常家用及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也在国防军工、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硅橡胶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撕裂强度较低,但是在电子、航空、食品、卫生等领域,大量的硅橡胶制品是结构复杂的小零件,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撕裂性能。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抗撕裂强度,使其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使用要求,成为硅橡胶开发的关键。 
专利CN102153868A中,涉及一种高性能硅混炼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由基胶和白炭黑1:1的比例配置而成。该专利产品优点在于透气性和电性能,但是其抗撕裂性能较差。 
专利CN 102220014B中,涉及一种高强度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是氟硅生胶100份,白炭黑30~80份,其它小料共计2~15份。该配方采用氟硅生胶,但氟硅生胶本身强度较高,混炼过程中能耗大,成本高。 
通常高抗撕硅混炼胶均采用110-2(乙烯基含量为0.16%)作基胶,经过白炭黑补强,在羟基硅油、含氢硅油等其他助剂的作用下,混炼硫化,出片检测。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主要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撕裂硅混炼胶的新配方。配方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50份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 
所述的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硅橡胶110-1胶,乙烯基含量为0.08%,挥发分为1.5%。 
所述的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硅橡胶110-3胶,乙烯基含量为0.23%,挥发分为1.5%。 
所述的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大于200m2/g,平均粒径10~15nm。 
所述的羟基硅油中羟基含量占总质量分数的5-10%,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 
所述的氢基硅油中氢含量占总质量的1.0-2.5%,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 
所述的配料为硬脂酸锌。 
为提高硅混炼胶的抗撕裂强度,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不同分子量的生胶按一定配比混合,加入白炭黑补强和其它小料配合剂进行混炼, 190℃热处理3h,冷却5~10h后进行返炼,将反炼后的混合物进行硫化制片,冷却5h~10h后,检测其撕裂强度。 
本发明中,将不同分子量的生胶进行混合使用,排除了交联组分单一,交联点少等问题,通过使其立体化交联,以达到提高撕裂性能的目的。同时,当0.08%乙烯基含量硅生胶和0.23%乙烯基含量硅生胶配合使用时,乙烯基含量差值越大,效果越好,其撕裂性能越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例对比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配方,但实例仅在于说明,而不是对其进行限制。 
比较例1: 
取75克分子量为5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即110-1胶)及75克7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3胶),在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将72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 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0.42KN/m。
实施例1: 
取50克分子量为45×105的110-1胶,100克分子量为7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65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0.8克含氢硅油、1.0克乙烯基硅油和0.5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2.32KN/m。
实施例2: 
取60克分子量为45×105的110-1胶,90克分子量为7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3.46KN/m。
实施例3: 
取70克分子量为48×105的110-1胶,80克分子量为68×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1.5克含氢硅油、0.3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8.04KN/m。
实施例4: 
取80克分子量为60×105的110-1胶,70克分子量为4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8.68KN/m。
实施例5: 
取90克分子量为80×105的110-1胶,60克分子量为43×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65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1.3克含氢硅油、0.8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双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40.13KN/m。
实施例6: 
取100克分子量为68×105的110-1胶,50克分子量为42×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43.49KN/m。
实施例7: 
取140克分子量为40×105的110-1胶,10克分子量为8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5克气相白炭黑、7.8克羟基硅油、1.5克含氢硅油、0.8克乙烯基硅油和0.5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51.11KN/m。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783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7839A21申请号201410412917222申请日20140821C08L83/07200601C08L83/06200601C08L83/05200601C08K3/36200601C08K5/098200601C08K5/1420060171申请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43711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古夫镇湖南路72发明人陈海平苗刚李恩韩庆文刘亚伟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代理人蒋悦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有机硅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抗撕硅混炼胶。

2、的新配方。固有高抗撕硅混炼胶几乎均采用型号为1102的热硫化硅橡胶生胶作为基础胶,而单一组份的硅生胶所含乙烯基是均匀分布的,经过高温硫化后,呈网状交联分布,抗撕性能较差。而本发明采用的1101和1103配合使用,能大大增加交联点,以立体形式集中形成交联,有效的增强其抗撕性能。同时其配比差值越大,撕裂强度越大,撕裂性能越优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7839ACN104177839A1/1页21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50份分子量为5510570。

3、105的乙烯基封端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51055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2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00份分子量为6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010550105的乙烯基封端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4、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1101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08,挥发分不大于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1103胶的乙烯基含量为023,挥发分不大于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大于200M2/G,平均粒径1015N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羟基硅油中羟基含量占总质量分数的510,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氢基硅油中氢含量占总质量的1025,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为硬脂酸锌。权利。

5、要求书CN104177839A1/3页3一种新型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硅领域,具体内容为一种高抗撕裂性能硅混炼胶的新配方。背景技术0002热硫化硅橡胶(即硅混炼胶)具有耐高低温、耐老化、耐臭氧、耐疲劳等优异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电性能,并不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无毒无害,不与人的体液发生反应,经特殊配方而制作的混炼胶具有上述各类优异性能。因而适宜制造各类硅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电力工业、汽车机械、日常家用及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也在国防军工、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0003由于硅橡胶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撕裂强度较。

6、低,但是在电子、航空、食品、卫生等领域,大量的硅橡胶制品是结构复杂的小零件,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撕裂性能。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硅橡胶的抗撕裂强度,使其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使用要求,成为硅橡胶开发的关键。0004专利CN102153868A中,涉及一种高性能硅混炼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由基胶和白炭黑11的比例配置而成。该专利产品优点在于透气性和电性能,但是其抗撕裂性能较差。0005专利CN102220014B中,涉及一种高强度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是氟硅生胶100份,白炭黑3080份,其它小料共计215份。该配方采用氟硅生胶,但氟硅生胶本身强度较高,混炼过程中能耗大,成本高。000。

7、6通常高抗撕硅混炼胶均采用1102(乙烯基含量为016)作基胶,经过白炭黑补强,在羟基硅油、含氢硅油等其他助剂的作用下,混炼硫化,出片检测。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内容主要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撕裂硅混炼胶的新配方。配方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50150份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1胶,50100份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3胶,6585份气相白炭黑,7590份羟基硅油,0815份含氢硅油,0308份乙烯基硅油,0515份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配料0205份。0008所述的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硅橡胶1101胶,乙烯基含量为0。

8、08,挥发分为15。0009所述的分子量为4010580105的乙烯基硅橡胶1103胶,乙烯基含量为023,挥发分为15。0010所述的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大于200M2/G,平均粒径1015NM。0011所述的羟基硅油中羟基含量占总质量分数的510,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0012所述的氢基硅油中氢含量占总质量的1025,常温下,黏度大于25MM2/S。0013所述的配料为硬脂酸锌。说明书CN104177839A2/3页40014为提高硅混炼胶的抗撕裂强度,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不同分子量的生胶按一定配比混合,加入白炭黑补强和其它小料配合剂进行混炼,190热处理3H,冷却510H。

9、后进行返炼,将反炼后的混合物进行硫化制片,冷却5H10H后,检测其撕裂强度。0015本发明中,将不同分子量的生胶进行混合使用,排除了交联组分单一,交联点少等问题,通过使其立体化交联,以达到提高撕裂性能的目的。同时,当008乙烯基含量硅生胶和023乙烯基含量硅生胶配合使用时,乙烯基含量差值越大,效果越好,其撕裂性能越好。具体实施方式0016结合实例对比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配方,但实例仅在于说明,而不是对其进行限制。0017比较例1取75克分子量为5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即1101胶)及75克70105的乙烯基封端胶(1103胶),在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将72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

10、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042KN/M。0018实施例1取50克分子量为45105的1101胶,100克分子量为7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65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08克含氢硅油、10克乙烯基硅油和05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232KN。

11、/M。0019实施例2取60克分子量为45105的1101胶,90克分子量为7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346KN/M。0020实施例3取70克分子量为48105的1101胶,80克分子量为68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15克含氢硅油、03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

12、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804KN/M。0021实施例4取80克分子量为60105的1101胶,70克分子量为4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说明书CN104177839A3/3页5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3868KN/M。0022实施例。

13、5取90克分子量为80105的1101胶,60克分子量为43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65克气相白炭黑、90克羟基硅油、13克含氢硅油、08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双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4013KN/M。0023实施例6取100克分子量为68105的1101胶,50克分子量为42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0克气相白炭黑、85克羟基硅油、10克含氢硅油、05克乙烯基硅油和03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4349KN/M。0024实施例7取140克分子量为40105的1101胶,10克分子量为80105的1103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将85克气相白炭黑、78克羟基硅油、15克含氢硅油、08克乙烯基硅油和05克硬脂酸锌依次加入开炼机内,混炼均匀,薄通出片,190处理3H,自然冷却8H,返炼,加入1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并高温硫化制片,自然冷却25H,切片检测,撕裂强度为5111KN/M。说明书CN1041778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