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642480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4134.X

申请日:

2001.02.22

公开号:

CN1370400A

公开日:

2002.09.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6/00; A01G25/00; A01G7/00

主分类号:

A01G16/00; A01G25/00; A01G7/00

申请人:

余姚市机电排灌站;

发明人:

奕永庆

地址:

315400浙江省余姚市长城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白洪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田灌溉领域,是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特征是在水稻田间开设适当密度的小水沟,兼作“沟排”之用,通过“沟灌”向土壤补充水分,使“田面无水层,而土壤保持湿润”。此方法按水源较多与匮乏条件之分,在水资源较多的地区,采用“水种湿管”,即为浅水插秧,移栽后田面保持5天左右薄水层。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采用“旱种旱管”,即采用“直播”秧苗,并用地膜覆盖大田,利用降雨灌水,依靠地膜保湿,必要时通过沟灌“补水抗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整个生育期,田面不保 留水层,在水稻田间开设适当密度的小水沟,兼作“沟灌”、“沟排”之用, 它通过“沟灌”向土壤补充水分,使田间无水层,却保持湿润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沟灌”、 “沟排”,是按水源较多与水源匮乏地区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即在水资 源较多的地区采用“水种湿管”的方法,即在插秧时仍有浅水层,并在 移栽后保持水层5天左右,此后田面不再留有水层,而是转为“沟灌”;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采用“旱种旱管”的方法,即采用“直播”旱育 秧苗。

说明书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田灌溉领域,是水稻灌溉方法的一种发明。

    传统的水稻栽培是深水灌溉,可称为“水稻水稻、以水养稻”。60年代以后提倡“浅灌勤灌”,水层变“浅”了,但一个“勤”字,使田面绝大部分时间留有水层,80年代以来各地研究推广各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但基本上还是以水层灌溉为主。水稻水层灌溉存在以下问题:

    1、有碍根系生长。稻田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土壤严重缺氧,由根系及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化电位下降,过量的低价铁、锰、低级饱和脂肪酸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产生和积累,阻碍根的生长,甚至发生黑根、烂根。

    2、发生黑根病的水稻,水的吸收受到阻碍,养分吸收减退,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稻根发育不良,稻杆软弱易倒,还容易发生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导致减产。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解决水稻因水层过深,且淹田时间太长的问题,且使该方法又易于推广应用。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实现的途径,及特征作如下描述:该方法是在水稻田间开设适当密度的小水沟,兼作“沟灌”、“沟排”双重功能。它通过“沟灌”向土壤补充水分,使田间无水层,却保持湿润状态。在水源较多与水源匮乏地区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在水资源较多的地区采用“水种湿管”的方法,即在插秧时仍有浅水层(最好用旱育秧,根系发达),并在移栽后保持水层5天左右,以利返青。此后田面不再留有水层,而是转为“沟灌”。根据水稻需水特性,通过调节田间水沟水位,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饱和水量的70%-100%之间,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根据水稻生理特点,即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在充分利用降雨的基础上,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沟灌”调节土壤水分、氧气、肥料、热量各要素,充分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促使水稻向抗倒伏、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这种方法可节省灌溉水量约50%左右。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采用“旱种旱管”的方法,即采用“直播”(点播、条播均可)旱育秧苗。大田用地膜覆盖,主要利用天然降雨补水,用地膜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通过少量几次“沟灌”,人工补水“抗旱”这种方法可节约灌溉水量约2/3。

    水稻无水层灌溉,是相对于长期淹灌(有水层)而言,并非绝对不能“有水层”。例如移栽的秧苗,保持3-5天浅水层,对促进水稻返青是有利的。从水稻生态需水考虑,“以水降温、以水保温、以水调肥”,这些短时间水层也是有益无害的。当然现在已有了多种除草剂,只要施用方法对头,“以水层压草”已没有必要了。

    本发明不增加生产成本,仅在田间多开小水沟,使得灌、排两易,也是其它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所要求的,还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的敏感性,确定土壤含水量上限、下限和灌溉水量。其意义是:水稻耗水量约占全社会耗水总量的50%,且存在大量浪费,水稻无水层灌溉能节约大量水资源,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捷径,在南方地区又是重要地治渍增产技术。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农田灌溉领域,是水稻无水层灌溉方法。特征是在水稻田间开设适当密度的小水沟,兼作“沟排”之用,通过“沟灌”向土壤补充水分,使“田面无水层,而土壤保持湿润”。此方法按水源较多与匮乏条件之分,在水资源较多的地区,采用“水种湿管”,即为浅水插秧,移栽后田面保持5天左右薄水层。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采用“旱种旱管”,即采用“直播”秧苗,并用地膜覆盖大田,利用降雨灌水,依靠地膜保湿,必要时通过沟灌“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