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07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 CN 103430772 A *CN103430772A* (21)申请号 201310384304.8 (22)申请日 2013.08.29 A01G 1/04(2006.01)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赵广峰 地址 057450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合义路 3 号 邱县职教中心后院邱县民康菌业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 赵广峰 郭永芳 陈丙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张二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
2、生 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 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涉及菌类种植技术领域。 利用 液体菌种, 大大提高了杏鲍菇与常规食用菌的生 产效率, 减少了用工量和占地面积, 降低了成本 ; 利用本地棉杆资源生产杏鲍菇, 以及杏鲍菇生产 后大量废弃物菌渣作常规食用菌栽培主材料, 大 大降低了成本, 消除环境污染。 常规食用菌生产采 取半地下式菇房进行全年性工厂化生产, 充分利 用地能资源, 解决了传统大棚生产受季节影响的 局限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菇品的产量和质量。 常压 节能灭菌柜的利用, 节省了燃料和人工。 常规食用 菌生产产生的废菌渣, 制作成生物质压块燃料、 作 。
3、饲料、 制沼气、 做有机肥等。 是一种综合循环生产、 循环利用的绿色高效生产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0772 A CN 103430772 A *CN103430772A* 1/2 页 2 1. 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杏鲍菇工厂化 生产和常规食用菌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制 : 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4、 棉籽皮 10 14 份、 玉米芯 22 27 份、 棉秆粉 12 18 份、 锯末 12 18 份、 麸皮 10 14 份、 米糠 10 14 份、 玉米面 4-5 份、 豆粕 3-5 份, 另加生石灰 0.5-1.5 份、 碳酸钙 0.5-1.5 份, 水分含量 62 63%, 利用搅拌 生产线混合、 搅拌, 调 PH 值至 7.5-8 ; 2) 将所述的栽培基质装入聚丙烯料袋、 灭菌、 冷却待接种 : 装袋机械选取全自动双冲压 装袋机, 冬季用电热恒温保暖箱给菌袋保温, 电暖扇对准装袋机转盘套筒加温, 以根本解决 冬季装袋破袋问题 ; 夏季将装好的菌包推入冷库降温, 待全部装完后, 将菌。
5、包推入灭菌柜中 开始灭菌 ; 3) 液体菌种制作 : 首先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7-9 份 (煮水) 、 麦麸 1.5-2.5 份、 红糖 0.5-0.7 份、 葡萄糖 0.4-0.6 份、 蛋白胨 0.09-0.11 份、 磷 酸二氢钾 0.04-0.06 份、 硫酸镁 0.04-0.06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 每只试管母种接2-3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600-800毫升/瓶;利用磁力搅拌器制备三角 瓶液体母种, 培养温度 23-24, 培养时间 5-6 天 ; 再用三角瓶液体母种在发酵罐中发酵制得液体菌种 : 发酵。
6、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 : 豆饼 粉 5-7 份, 葡萄糖 2-4 份, 蛋白胨 0.1-0.3 份, 磷酸二氢钾 0.04-0.06 份, 硫酸镁 0.04-0.06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 每个发酵罐接入 1 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发 酵温度 23-24, 通气培养 4-5 天 ; 各制种环节都在净化房内进行 ; 4) 接种、 培养 : 培养房一般采用地上砖瓦结构或彩钢夹心板结构, 做保温处理, 安装自 动控温通风装置, 定期消毒 ; 净化接种室内温度控制在 15-18, 湿度低于 70% ; 液体菌种接种量 30 毫升 / 袋, 将接 好种。
7、的菌袋在培养房内的培养架上培养, 培养房内初期68天控温15-18度 ; 待菌丝封面 后, 开始适量通风, 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000勒克斯以下, 控温22-23度 ; 第10-25天, 加 强通风, 控温 21 23 度 ; 菌包后熟期 7 10 天控温 23 24 度, 室内湿度控制在 60-70% ; 5) 出菇 : 杏鲍菇出菇房建于地上采用彩钢复合保温板结构, 安装温度、 湿度、 通风、 光 照等自动控制设备 ; 温度控制范围, 湿度前期 85-90%, 疏蕾时 75-80%, 后期 80-90% ; 二氧化 碳浓度前期 1000-2000ppm, 催蕾期保持 2000-3000pp。
8、m, 后期保持 2000-2500ppm ; 光线一般 100-400 勒克斯即可 ; 通风时风机风量不要过大, 以防短时间内造成菇房温度变化过大造 成菇体生长不均匀 ; 进风口设置水式换热器以缓和新风温差 ; 所述的常规食用菌, 包括小平菇、 姬菇、 秀珍菇, 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配栽培基质料袋、 搅拌、 装袋 : 常规食用菌为小平菇、 姬菇或秀珍菇等, 按如下质量份 数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3545份、 棉籽皮1317份、 玉米芯1317份、 棉秆粉13 17 份、 麸皮 13 17 份, 另加生石灰 1.5 2.5 份、 碳酸钙 0.5-1.5 份, 调 PH 值 8-8。
9、.5, 水分 含量 63-65% ; b、 装袋、 灭菌、 冷却 : 方法同杏鲍菇方法, 亦用灭菌柜灭菌 ; c、 液体菌种制作、 接种 : 除菌种不同, 其余工艺同上述杏鲍菇 ; d、 培养、 出菇 : 常规食用菌培养房同杏鲍菇, 常规食用菌出菇房用半地下式菇房, 半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30772 A 2 2/2 页 3 下式菇房在地下 2-3 米, 地上 1-2 米, 宽 3-4 米, 长 20-30 米 ; 半地下出菇区中间布置半地下走廊通道, 通道两边间隔 3 米布置一列菇房, 房顶设有 保温结构, 走廊每侧出菇室之间间隔带地面种植藤架葡萄, 葡萄架搭在半地下出菇室顶。
10、上 遮阴, 出菇室内设有控温设备 ; 温度控制根据品种而不同, 半地下菇房地下自然湿度基本 够用, 稍加辅助加湿即可, 半地下菇房通风较地上稍差, 加大通风设备投入即可 ; 将杏鲍菇出完菇后的杏鲍菇剩余菌渣晒干或烘干后作为常规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使用 ; 剩余的杏鲍菇菌渣和常规食用菌菌渣制作生物质压块燃料, 有剩余作为肥料施田或作饲 料、 沼气发电 ; 农作物秸秆和副产物又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8%、 麦麸 2%、 红糖 0.6%、 葡萄糖 0.5%、 蛋白胨 0.1。
11、%、 磷酸二氢钾 0.1%、 硫酸镁 0.05%、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 发酵罐液体培养 基配方为 : 豆饼粉 6%, 葡萄糖 3%, 蛋白胨 0.2%, 磷酸二氢钾 0.05%, 硫酸镁 0.05%,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常规食用菌栽培基质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 40 份、 棉籽皮 15 份、 玉米芯 15 份、 棉秆粉 15 份、 麸皮 15 份, 另加生石灰 2 份、 碳酸钙 1 份, 调 PH 值。
12、 8, 水分含量 63-6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灭菌柜为常压节能灭菌柜, 100保持不少于12小时;常压节能灭菌柜的结构包括 三部分 : 锅炉部分、 灭菌仓部分和烟囱部分 : 1) 锅炉部分 : 锅炉用水汽两用锅炉, 锅炉上端出烟口上方设有预热水箱, 烟囱从水箱中 穿过后向下引至灭菌仓底部进烟口 ; 水箱顶部设有通天管, 水箱进水处设有浮球阀或水位 控制器 ; 2) 灭菌仓部分 : 灭菌仓呈长方体形, 灭菌仓两端分别设有灭菌车进车保温密封门和出 车保温密封门 ; 由里向外分别为灭菌仓室、 仓内壁、 包围式烟道、 保温。
13、层及仓外壁 ; 仓内壁 用钢板焊制, 仓内壁顶部呈拱形, 灭菌仓室内有灭菌车及其底部的轨道 ; 仓内壁的外面为包 围式烟道, 包围式烟道包括由红砖砌制的内外蓄热层, 包围式烟道由下向上呈多层迂回式 ; 包围式烟道的外面是保温层及仓外壁, 包围式烟道的底部设进烟口 ; 包围式烟道的顶部设 有出烟口及引风机 ; 灭菌仓室底部设有蒸汽进口, 锅炉蒸汽管与之相连 ; 灭菌仓室顶部及 底部四角设有排汽管穿过仓外壁和大气连通 ; 灭菌仓室内底部设有蒸馏水滴水池, 通过泵 和管道外连接回收入锅炉 ; 所述的蓄热层为红砖材质层 ; 3) 烟囱部分 : 烟囱和引风机及外水式除尘器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4、 103430772 A 3 1/8 页 4 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菌类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杏鲍菇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口感脆嫩, 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在封闭低温环境下生 长, 可不受昆虫和病菌侵害, 整个生产过程不施用农药化肥, 产品绿色无公害, 故越来越受 到人们喜欢。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 杏鲍菇正逐步走上普通消费者的餐桌, 杏鲍菇的需求及销量将迅速提高。而传统的生产方法无法解决规模生产及低成本的问题。 此外, 原杏鲍菇出菇后的废渣往往得不到非常有效的利用。如此等等。菇农现有常规食用 菌生产一般都是大棚式。
15、季节性的单一生产, 没有利用工厂化生产下脚料做再生资源, 不能 实现低成本常年生产, 不仅生产效率低, 而且出菇期短, 其产量集中,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 常年需求。如何实现杏鲍菇的低成本工业化规模生产及发挥绿色循环经济优势, 成为当前 生产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 方法, 具有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的生产周期短、 原料成本低、 节能、 生产效率高、 产量高、 均 可常年生产、 综合成本低、 能形成循环式生产、 综合利用好、 符合环保绿色要求的特点。 特别 适合于农村应用。 0004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 一种。
16、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和常规食用菌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 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制 : 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棉籽皮 10 14 份、 玉米芯 22 27 份、 棉秆粉 12 18 份、 锯末 12 18 份、 麸皮 10 14 份、 米糠 10 14 份、 玉米面 4-5 份、 豆粕 3-5 份, 另加生石灰 0.5-1.5 份、 碳酸钙 0.5-1.5 份, 水分含量 62 63%, 利用搅拌 生产线混合、 搅拌, 调 PH 值至 7.5-8 ; 2) 将所述的栽培基质装入聚丙烯料袋、 灭菌、。
17、 冷却待接种 : 装袋机械选取全自动双冲压 装袋机, 冬季用电热恒温保暖箱给菌袋保温, 电暖扇对准装袋机转盘套筒加温, 以根本解决 冬季装袋破袋问题 ; 夏季将装好的菌包推入冷库降温, 待全部装完后, 将菌包推入灭菌柜中 开始灭菌 ; 3) 液体菌种制作 : 首先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7-9 份 (煮水) 、 麦麸1.5-2.5份、 红糖0.5-0.7份、 葡萄糖0.4-0.6份、 蛋白胨0.09-0.11份、 磷酸 二氢钾 0.04-0.06 份、 硫酸镁 0.04-0.06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每只试管 母种接 2。
18、-3 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600-800 毫升 / 瓶 ; 利用磁力搅拌器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培养温度 23-24, 培养时间 5-6 天 ; 再用三角瓶液体母种在发酵罐中发酵制得液体菌种 : 发酵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 : 豆饼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4 2/8 页 5 粉 5-7 份, 葡萄糖 2-4 份, 蛋白胨 0.1-0.3 份, 磷酸二氢钾 0.04-0.06 份, 硫酸镁 0.04-0.06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 每个发酵罐接入 1 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发 酵温度 23-24, 通气培养 4-5 天 ; 各。
19、制种环节都在净化房内进行 ; 4) 接种、 培养 : 培养房一般采用地上砖瓦结构或彩钢夹心板结构, 需做保温处理, 安装 自动控温通风装置, 定期消毒 ; 净化接种室内温度控制在 15-18, 湿度低于 70% ; 液体菌种接种量 30 毫升 / 袋, 将接 好种的菌袋在培养房内的培养架上培养, 培养房内初期68天控温15-18度 ; 待菌丝封面 后, 开始适量通风, 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000勒克斯以下, 控温22-23度 ; 第10-25天, 加 强通风, 控温 21 23 度 ; 菌包后熟期 7 10 天控温 23 24 度, 室内湿度控制在 60-70% ; 5) 出菇 : 杏鲍菇出。
20、菇房建于地上采用彩钢复合保温板结构, 安装温度、 湿度、 通风、 光 照等自动控制设备 ; 温度控制范围, 湿度前期 85-90%, 疏蕾时 75-80%, 后期 80-90% ; 二氧化 碳浓度前期 1000-2000ppm, 催蕾期保持 2000-3000ppm, 后期保持 2000-2500ppm ; 光线一般 100-400 勒克斯即可 ; 通风时风机风量不要过大, 以防短时间内造成菇房温度变化过大造 成菇体生长不均匀 ; 进风口设置水式换热器以缓和新风温差 ; 所述的常规食用菌, 包括小平菇、 姬菇、 秀珍菇, 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配栽培基质料袋、 搅拌、 装袋 : 常。
21、规食用菌为小平菇、 姬菇或秀珍菇等, 按如下质量份 数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3545份、 棉籽皮1317份、 玉米芯1317份、 棉秆粉13 17 份、 麸皮 13 17 份, 另加生石灰 1.5 2.5 份、 碳酸钙 0.5-1.5 份, 调 PH 值 8-8.5, 水分 含量 63-65% ; b、 装袋、 灭菌、 冷却 : 方法同杏鲍菇方法, 亦用灭菌柜灭菌 ; c、 液体菌种制作、 接种 : 除菌种不同, 其余工艺同上述杏鲍菇 ; d、 培养、 出菇 : 常规食用菌培养房同杏鲍菇, 常规食用菌出菇房用半地下式菇房, 半地 下式菇房在地下 2-3 米, 地上 1-2 米, 宽 3-4 。
22、米, 长 20-30 米。半地下出菇区中间布置半地 下走廊通道, 通道两边间隔 3 米布置一列菇房, 房顶设有保温结构, 走廊每侧出菇室之间间 隔带地面种植藤架葡萄, 葡萄架搭在半地下出菇室顶上遮阴, 出菇室内设有控温设备 ; 温 度控制根据品种而不同, 半地下菇房地下自然湿度基本够用, 稍加辅助加湿即可, 半地下菇 房通风较地上稍差, 加大通风设备投入即可 ; 将杏鲍菇出完菇后的杏鲍菇剩余菌渣晒干或烘干后作为常规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使用 ; 剩余的杏鲍菇菌渣和常规食用菌菌渣制作生物质压块燃料, 有剩余作为肥料施田或作饲 料、 沼气发电 ; 农作物秸秆和副产物又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 0005 。
23、优选是, 所述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8%、 麦麸 2%、 红糖 0.6%、 葡萄 糖 0.5%、 蛋白胨 0.1%、 磷酸二氢钾 0.1%、 硫酸镁 0.05%、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 发酵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 : 豆饼粉 6%, 葡萄糖 3%, 蛋白胨 0.2%, 磷酸二氢钾 0.05%, 硫酸镁 0.05%,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0006 优选是, 所述的常规食用菌栽培基质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 40 份、 棉籽皮 15 份、 玉米芯 15 份、 棉秆粉 15 份、 麸皮 15。
24、 份, 另加生石灰 2 份、 碳酸钙 1 份, 调 PH 值 8, 水分含量 63-65%。 0007 优选设备是, 所述的灭菌柜为常压节能灭菌柜, 100保持不少于 12 小时 ; 优选, 所述的常压节能灭菌柜的结构包括三部分 : 锅炉部分、 灭菌仓部分和烟囱部分 :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5 3/8 页 6 1) 锅炉部分 : 锅炉用水汽两用锅炉, 锅炉上端出烟口上方设有预热水箱, 烟囱从水箱中 穿过后向下引至灭菌仓底部进烟口 ; 水箱顶部设有通天管, 水箱进水处设有浮球阀或水位 控制器 ; 2) 灭菌仓部分 : 灭菌仓呈长方体形, 灭菌仓两端分别设有灭菌车进车保温密封。
25、门和出 车保温密封门 ; 由里向外分别为灭菌仓室、 仓内壁、 包围式烟道、 保温层及仓外壁 ; 仓内壁 用钢板焊制, 仓内壁顶部呈拱形, 灭菌仓室内有灭菌车及其底部的轨道 ; 仓内壁的外面为包 围式烟道, 包围式烟道包括由红砖砌制的内外蓄热层, 包围式烟道由下向上呈多层迂回式 ; 包围式烟道的外面是保温层及仓外壁, 包围式烟道的底部设进烟口 ; 包围式烟道的顶部设 有出烟口及引风机 ; 灭菌仓室底部设有蒸汽进口, 锅炉蒸汽管与之相连 ; 灭菌仓室顶部及 底部四角设有排汽管穿过仓外壁和大气连通 ; 灭菌仓室内底部设有蒸馏水滴水池, 通过泵 和管道外连接回收入锅炉 ; 所述的蓄热层为红砖材质层 ;。
26、 3) 烟囱部分 : 烟囱和引风机及外水式除尘器相连。 0008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 具有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的生产周期短、 原料成本低、 节 能、 生产效率高、 产量高、 工艺简便、 均可常年生产、 综合成本低、 能形成循环式生产、 综合利 用好、 符合环保绿色要求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农村应用。 0009 1) 、 普通杏鲍菇工厂化把出完一茬菇的废菌包直接丢掉或烧掉, 本工艺可把废菌 包重新利用做常规食用菌原料, 或制成生物质压块或颗粒燃料销售, 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普通食用菌生产的废菌包随便丢弃堆积存放,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工艺把废物重新利 用, 很好的保护了环境。 0010 2) 。
27、、 一般食用菌生产采用固体菌种生产模式, 不但生产周期长, 还要建设大面积的 制种培养车间, 制种过程繁琐, 耗费人力多, 原料用量大, 所制菌种整齐度差、 纯度差。本工 艺采取液体菌种生产模式, 生产周期短, 占地面积小, 日产一万包生产规模一人制种即可, 原料用量极小, 所制菌种菌龄整齐一致、 纯度高, 菌种萌发快, 大大降低菌包感染率。 同时液 体菌种接种速度快, 是固体菌种的 3-5 倍, 大大降低用工量。液体菌种制种快, 工厂可根据 市场需求快速变换品种, 这是固体菌种望尘莫及的。 0011 3) 、 本工艺把棉杆直接用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充分利用当地廉价材料资源, 开辟 食用菌工。
28、厂化原材料新资源。 0012 4) 、 传统食用菌生产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模式, 不易控温, 直接受气候季节影响, 适 宜食用菌生产的时间短。本工艺把常规食用菌生产搬入半地下新型菇房充分利用地能, 受 外界环境影响小, 反季节地上农作物遮阴, 还可利用地下水空调辅助控温, 极其节能, 且可 常年生产。 0013 5) 、 本工艺采用常压环保型热回收灭菌柜大大节省了燃料和人力, 烟道的循环除 尘大大降低了烟尘排放, 便于向小型菇厂和菇农推广。 0014 6) 、 本工艺还可把食用菌工厂同广大菇农联系在一起, 给菇农提供廉价的食用菌 原料 (杏鲍菇出完菇废料) 和菌种菌包 (利用液体菌种制作的固体栽培。
29、种) 。 0015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详述,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杏鲍菇发酵罐灭菌培养控温曲线图。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6 4/8 页 7 0017 图 2 是杏鲍菇出菇阶段控温曲线图。 0018 图 3 是常压节能灭菌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4 是半地下式菇房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5 是杏鲍菇和常规食用菌综合工厂化循环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1 图 3 中, 各标号含义为 : 1. 立式水汽两用锅炉、 2. 预热水箱、 3. 预热水箱引出烟 道、 4. 通天管、 5. 软化罐、 6. 接自来水或压力泵、 7。
30、. 灭菌仓进烟口、 8.(灭菌) 仓室、 9. 仓内 壁、 10. 包围式迂回烟道、 11. 蓄热 (内、 外) 层、 12. 保温层、 13. 仓外壁、 14. 引风机、 15. 密封 式水池、 16. 出烟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 1 : 参见图 1 图 5。 0023 杏鲍菇生产方法, 所用材料几乎全部为农副产品及秸秆等下脚料, 如棉籽壳、 玉米 芯、 棉秆粉、 锯末、 麸皮、 米糠、 豆粕、 玉米面等。 我们地处华北平原, 农作物栽培丰富, 取材方 便, 价格低廉,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食用菌生产取得高效益的同时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处 理难的问题, 可谓一举多得。 002。
31、4 1、 配料、 搅拌 : 棉杆要粉碎至 1-3mm 粗 3-8mm 长碎屑, 并提前一天浸泡 ; 玉米芯要粉碎至 3-5mm 颗粒, 同棉籽壳提前浸泡预湿 2-6 小时 ; 米糠、 麸皮等精料要在拌料时才能加入。配料秤取要准 确, 入搅拌机时用定量桶秤取液压翻入, 搅拌机三级拌匀后要及时装袋。 0025 杏鲍菇生产配方 :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制 : 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棉籽皮 12 份、 玉米芯 25 份、 棉秆粉 (即碎棉杆) 15 份、 锯末 15 份、 麸皮 12 份、 米糠 12 份、 玉米面 5 份、 豆 粕 4 份, 另加生石灰 1 份、 碳酸钙 1 份, 水分含量 62 6。
32、3%, 利用搅拌生产线混合、 搅拌, 调 PH值至7.5-8。 简单的水分测试方法可用食用菌专用水分测试仪检测, 或者用经验方法 : 用 手抓一小把待装袋的栽培料, 用力攥紧, 指缝中有 12 滴水珠落下为宜。 0026 配栽培基质料袋、 搅拌、 装袋 : 常规食用菌为小平菇、 姬菇或秀珍菇等, 按如下质量 份数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 (晒干) 40 份、 棉籽皮 15 份、 玉米芯 15 份、 棉秆粉 15 份、 麸皮 15 份, 另加生石灰 2 份、 碳酸钙 1 份, 调 PH 值 8-8.5, 水分含量 63-65%。可根据本地现有材 料调配。 0027 2、 装袋 : 杏鲍菇工厂化生。
33、产只收一茬菇, 综合考虑产量、 品质、 人工、 电费等各方面因素, 一般选 取 180mm380mm0.5mm 聚丙烯袋, 装料量 550 克左右, 因原料不同而有差异。常规食用菌 生产可根据品种选择袋子大小。装袋机械选取金黑宝全自动双冲压装袋机, 装袋、 打孔、 松 紧均匀一致, 效率极高。考虑冬天聚丙袋变脆易破, 可自制电热恒温保暖箱给菌袋保温, 同 时用 2 台电暖扇对准装袋机转盘套筒加温保护, 能根本解决冬季装袋破袋问题。装完的菌 包一般要求 2 小时内灭菌, 特别是夏季, 高温会使高营养培养料迅速酸化, 有条件的工厂一 般建一个临时冷库, 每装完一车菌包推入冷库降温, 待全部装完后即。
34、刻将菌包推入高压灭 菌柜开始灭菌。 0028 3、 灭菌 : 常压环保型热回收灭菌柜相对于普通灭菌灶省工省燃料, 造价适中, 温度维持稳定, 无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7 5/8 页 8 烟环保。100保持 12 小时, 基本能达到高压灭菌效果, 常压灭菌因灭菌时间长, 培养料熟 化程度较好。灭菌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所产生的草木灰是农作物栽培的好肥料。灭菌柜结 构 (图 3) 见前述。 0029 4、 冷却 : 灭菌完毕后, 温度降至 98 度时在 10 万级净化预冷室开门放汽 20 分钟, 开门人员应更 换洁净服进入预冷室 ; 待仓内蒸汽水汽排尽后温度降至 70 度时将灭菌。
35、车拉出灭菌柜在预 冷室内散开散热 ; 大概2小时后菌包温度降至50度时将灭菌车推入万级净化强冷室开机打 冷, 强冷室的制冷机要配功率大一点的, 以便快速降温, 能提高菌包后期发菌质量 ; 3-5 小 时内将菌包温度降至 25 度时, 工作人员应经过风淋室从洁净通道进入强冷室, 将灭菌车推 入待接室臭氧消毒等待接种。 0030 5、 液体菌种制作 : 液体菌种较传统固体菌种有明显优势, 占地面积小, 制种时间短 (液体母种 6 天, 固体 母种 30 天 ; 液体原种 5 天, 固体原种 30 天) , 成本低, 菌种活力大萌发快, 发菌整齐, 接种省 工速度快。 0031 有不少菇厂和菇农说到。
36、液体菌种谈虎色变, 他们有的人把发酵罐买回家后没做几 罐便废弃了, 菌种感染的严重后果让他们不敢触及。其实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液体菌种制 作过程的真正要领, 一旦掌握便再也不愿去做繁琐的固体菌种。 0032 发酵罐宜选用趋向于韩国又不同于韩国的结构模式, 韩国发酵罐结构简洁, 好操 作, 污染几率低, 缺点是需整体在高压灭菌柜中灭菌, 投资大, 操作费力。 国内不少厂家发酵 罐结构复杂, 操作繁琐, 污染几率高。 所以选用在韩国发酵罐基础上改进的适合国内使用的 结构模式较适合。 发酵罐灭菌形式宜选用外源蒸汽式 ; 本位电加热管式存在较多缺点, 工厂 化生产一般不选用。发酵培养阶段升温用水浴电加热。
37、式。日产量 10000 包工厂应配置 400 升发酵罐 6 台。 0033 试管母种最保险的方法是在本厂出菇整体优良的菇房选菇自制, 也可在有实力守 信誉的研究院所购买, 经出菇试验后用于生产。三角瓶液体母种的优劣决定发酵罐液体种 制作成败。为便于观察鉴别菌种,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8 份 (煮水) 、 麦麸 2 份、 红糖 0.6 份、 葡萄糖 0.5 份、 蛋白胨 0.1 份、 磷酸二氢钾 0.05 份、 硫酸镁 0.05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此配方制作培养基澄清透明, 容易观察鉴别菌丝羽优劣。每只试管 母种接 2-3 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38、, 600-800 毫升 / 瓶 ; 利用磁力搅拌器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培养温度 23-24, 培养时间 5-6 天 ; 再用三角瓶液体母种在发酵罐中发酵制得液体菌种 : 发酵罐液体培养基配方为 : 豆饼粉 6 份, 葡萄糖 3 份, 蛋白胨 0.2 份, 磷酸二氢钾 0.05 份, 硫 酸镁 0.05 份, 维生素 B1 10 毫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 每个发酵罐接入 1 瓶三角瓶液 体母种, 一瓶液体母种可接一罐制成 300 升液体菌种, 接菌包 10000 袋。液体发酵一般在 23-24通气培养 4-5 天结束 (图 1) 。各制种环节都在净化房内进行。为防止。
39、液体菌种制作 失误, 一般建一小冷库循环冷藏备用一罐液体菌种。 0034 6、 接种 : 相对于传统固体菌种接种效率, 液体菌种接种方式更显轻松快捷。杏鲍菇袋式液体接 种现还没有全自动液体接种机, 一般用接种枪人工接种, 握枪人费力且接种量不均匀。 我们 用延时继电器控制气动阀原理自制半自动接种机, 接种轻松速度快且接种量均匀一致。接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8 6/8 页 9 种量每袋 30 毫升, 三个人一个班轻松接种一万袋。接种室内整体净化万级, 局部接种区域 净化百级。接种室内一般控温 15-18, 湿度低于 70%。80% 的菌包污染来源于冷却接种环 境, 接种环境。
40、时刻保持清洁显得尤为重要, 整厂的环境卫生同样影响接种环境, 全厂卫生工 作时刻不能放松。 0035 7、 培养 : 菌包培养阶段为减少机械损伤, 降低感染率, 规模工厂化生产宜采用筐式培养。为提 高培养房空间利用率, 一般选用 6 层移动培养架, 每架 36 筐, 培养架叠放 2 层。接好种的菌 筐放在移动培养架上, 用电动叉车搬运培养架至培养房叠放。培养房每间 50 平方米, 放置 20000 袋。 0036 刚接好种的菌袋在培养房内初期 7 天控温 15-18 度, 注意环境消毒, 不通风。待 菌丝封面后, 开始适量通风, 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3000 勒克斯以下, 控温 22-23 。
41、度。第 10-25 天, 加强通风, 控温 22 度。菌包后熟期 10 天控温 24 度, 注意通风。室内湿度控制在 60-70%, 完全黑暗, 平时用手电观察。 0037 8、 出菇 : 1) 、 杏鲍菇出菇房 : 一般选用彩钢复合保温板结构, 每间面积 50-60 平方米。出菇架一 般选用墙式木架或网架结构, 双架出菇, 每间放置菌袋 6000-8000 袋 ; 有些菇厂为提高产量 和品质, 采用单架交错双侧出菇形式, 每间放置菌袋 5000-6000 袋。 0038 通风采用换气扇或离心风机由时间继电器或二氧化碳控制器控制 ; 加湿用地面喷 水和超声波加湿器 (可自购材料装配) 自动控制。
42、 ; 降温每间配置 10 匹双机系统制冷机组一 台 (一台压缩机故障另一台可正常工作维持菇房温度) , 为减少冷风刺激, 室内菇架上用 100 目纱网吊顶, 纱网上面安装吸顶式双侧出风冷风机, 风速较缓。 使用食用菌整体专用机室内 只有风管可节省菇房空间, 造价稍高。 升温可由锅炉水在架下地面布管循环, 安装耐高温高 湿电磁阀控制水流 ; 采光用 led 灯可节省大量电费。整个控制也可安装智能控制屏集中控 制。出菇期温度控制见图 2, 湿度前期 85-90%, 疏蕾时 75-80%, 后期 80-90%。二氧化碳浓度 前期 1000-2000ppm, 催蕾 2000-3000ppm, 后期 2。
43、000-2500ppm。光线一般 100-400 勒克斯即 可。 通风时风机风量不要过大, 以防短时间内造成菇房温度变化过大造成菇体生长不均匀。 进风口设置水式换热器以缓和新风温差。 0039 2) 、 常规食用菌 (小平菇、 姬菇、 秀珍菇等) 生产出菇房 : 农户一般用塑料大棚季节 性出菇, 工厂化生产为提高品质周年出菇需建设砖混结构半地下出菇室 (图4) 。 半地下出菇 室地下 2-3 米, 地上 1-2 米, 宽 3-4 米, 长 20-30 米, 出菇厂区中间布置半地下走廊通道, 通 道两边间隔 3 米布置一列菇房, 以充分利用地能。走廊每侧出菇室之间间隔带地面种植藤 架葡萄, 葡萄。
44、架搭在半地下出菇室顶上遮阴, 房顶最好用水泥加保温结构, 以方便葡萄管理 操作。 有条件的夏季出菇室内安装地下水空调, 利用浅井水降温, 冬季搭塑料大棚做大棚葡 萄。半地下出菇室在葡萄架下冬暖夏凉, 保温保湿, 根据周年室温变化而变换种植品种。省 去控温设备, 节减加湿装备, 电能消耗骤然降低。 缺点是菇房建设一次性投资大, 通风差 (需 增加离心风机通风) , 防水工作要加强。综合优点半地下式菇房是工厂化常规品种发展的方 向。 0040 9 采收包装 : 菇体八分熟时采收, 新采收的菇体要及时入冷库打冷后才能整理包 装。按规格用防雾保鲜袋 5 斤包装后入冷库 2-4保藏。夏季用泡沫箱运输, 。
45、其他季节用纸 说 明 书 CN 103430772 A 9 7/8 页 10 箱即可。 0041 10、 菌渣处理 : 出完菇的菌包用自动剥袋机把塑料袋剥离后打包销售, 剩余菌渣晒干或烘干后作如下 处理 : 1) 、 做常规食用菌原料 : 因杏鲍菇生产配料营养比普通食用菌要高得多, 且只出一茬 菇, 菌渣的营养还很高, 添加一定比例新料作常规食用菌生产, 再次利用, 能降低生产成本。 0042 2) 、 作饲料 : 杏鲍菇菌渣已成为很好的养牛用饲料。 0043 3) 、 做生物质燃料 : 菌渣因柔软松碎很容易用生物质压块机做成生物质压块燃料, 储藏备用, 其燃烧值可达 4000 大卡 / 千克。
46、。除省去本厂买煤成本外, 还可创造一部分销售 收入。且生物质燃料燃烧排放污染低, 又是可再生新能源, 国家大力提倡、 扶植、 补贴。在食 用菌工厂能降低不小的生产成本。 0044 4) 、 做有机肥 : 剥袋后的菌渣可直接还田作有机肥, 也可制成颗粒有机肥料。 0045 5) 、 制沼气 : 建沼气池用菌渣制沼气, 沼渣、 沼液是农作物好肥料。 实施例 2 :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制 : 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棉籽皮 10 份、 玉米芯 22 份、 棉秆粉 12 份、 锯末 12 份、 麸皮 10 份、 米糠 10 份、 玉米面 4 份、 豆粕 3 份, 另加生石灰 0.5 份、 碳酸钙 0.。
47、5 份, 水分含量 62 63%, 利用搅拌生产线混合、 搅拌, 调 PH 值至 7.5-8 ; 液体菌种制作 : 首先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7 份 (煮 水) 、 麦麸 1.5 份、 红糖 0.5 份、 葡萄糖 0.4 份、 蛋白胨 0.09 份、 磷酸二氢钾 0.04 份、 硫酸镁 0.04份、 维生素B1 10毫克/升, 水100份。 每只试管母种接2-3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600-800 毫升 / 瓶 ; 利用磁力搅拌器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培养温度 23-24, 培养时间 5-6 天 ; 再用三角瓶液体母种在发酵罐中发酵制得液体菌种 : 发酵罐液。
48、体培养基配方为 : 豆饼 粉 5 份, 葡萄糖 2 份, 蛋白胨 0.1 份, 磷酸二氢钾 0.04 份, 硫酸镁 0.04 份, 维生素 B1 10 毫 克 / 升, 水 100 份, PH 值自然 ; 每个发酵罐接入 1 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发酵温度 23-24, 通 气培养 4-5 天 ; 各制种环节都在净化房内进行 ; 配栽培基质料袋、 搅拌、 装袋 : 常规食用菌为小平菇、 姬菇或秀珍菇等, 按如下质量份数 配比配料, 杏鲍菇干菌渣 35 份、 棉籽皮 13 份、 玉米芯 13 份、 棉秆粉 13 份、 麸皮 13 份, 另加 生石灰 1.5 份、 碳酸钙 0.5 份, 调 PH 值。
49、 8-8.5, 水分含量 63-65% ; 其他工艺一同上述, 生产效果亦很好。 0046 实施例 3 :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制 : 按如下质量份数配比配料, 棉籽皮 14 份、 玉米芯 27 份、 棉秆粉 18 份、 锯末 18 份、 麸皮 14 份、 米糠 14 份、 玉米面 5 份、 豆粕 5 份, 另加生石灰 1.5 份、 碳酸钙 1.5 份, 水分含量 62 63%, 利用搅拌生产线混合、 搅拌, 调 PH 值至 7.5-8 ; 液体菌种制作 : 首先制备三角瓶液体母种 :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 : 土豆 9 份 (煮 水) 、 麦麸 2.5 份、 红糖 0.7 份、 葡萄糖 0.6 份、 蛋白胨 0.11 份、 磷酸二氢钾 0.06 份、 硫酸镁 0.06份、 维生素B1 10毫克/升, 水100份。 每只试管母种接2-3瓶三角瓶液体母种, 600-800 毫升 / 瓶 ; 利用磁力搅拌器制备三角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