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报警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报警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9011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9011ACN102019011A21申请号201110005065122申请日20110112A61M5/16820060171申请人周立波地址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峰山路1号山东文登整骨医院72发明人周立波谢波于德琍74专利代理机构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代理人于涛54发明名称输液报警夹57摘要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设有报警套体,报警套体是由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组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材料采用橡胶制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内壁分别设有光电传感器,左半套体或。
2、右半套体外壁上设有电池、电子芯片、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一侧经铰轴相铰接,另一侧分别设有把手,左半套体的左把手和右半套体的右把手经定位装置相连接,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分别与电子芯片相连接,电子芯片与电池相连接,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报警准确、无污染、节约药液等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19025A1/1页21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设有报警套体,报警套体是由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组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材料采用橡胶制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内壁分别设有光电传感器,左。
3、半套体或右半套体外壁上设有电池、电子芯片、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一侧经铰轴相铰接,另一侧分别设有把手,左半套体的左把手和右半套体的右把手经定位装置相连接,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分别与电子芯片相连接,电子芯片与电池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报警套体的上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的外径相吻合,下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的外径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是由左把手上设有的凸起和右把手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而成,左把手和右把手相对的内表面设有相粘合的粘扣。权利要求书CN102019011ACN102019025A1/3页3输液报警夹技术。
4、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报警夹。背景技术0002在医院或家庭病房为病人做静脉滴注输液时,整个输液过程应在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的看护下进行,以便及时掌握输液过程中病人的状况,尤其是当滴注快要结束或需要为病人换药时,有时由于看护人员的疏忽,滴注药瓶滴空的现象时有发生,常导致病人的静脉回血,特别是在滴注管排空的状态下,如匆忙为病人更换滴注药瓶而未将管中的空气排出,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各种类型的输液报警器相继问世,有靠重力称量的、也有在倒置的输液瓶下设置一次性液面观察控制装置的、还有用计算机控制的。靠重力称量的,因药液不同,同等体积的药液的重量也会有所不同,因。
5、此导致计量不准确;设置一次性液面观察控制装置,又会造成很大浪费;计算机控制的结构一是过于复杂、二是当输液瓶中的药液即将滴完时就开始报警,此时输液器中残余的药液多,医护人员经常将带有药液的输液器拔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一种是利用电极椎棒和电磁铁进行报警的输液报警器,其具有信号显示器,与电源连接形成并联的两支回路,第一支回路中接入开关、电极椎棒和电磁铁,第二支回路中接入另一支开关、信号显示器和衔铁,使用时,接通电源,将电机锥棒插入倒置上挂的滴注瓶内,闭合第一支回路中的开关,电机锥棒靠药液将两极导通,电磁铁吸合,衔铁上移,再闭合第二支回路中的开关,输液报警器处于监控状态,当滴注药瓶内液面降至电极。
6、椎棒的两极端点以下时,第一支回路断开,电磁铁线圈失电,衔铁落下,衔铁下移将第二支回路导通,此时信号显示器发出信号,通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滴注药瓶或起针,更换滴注药瓶并将电机锥棒插入新的滴注药瓶中后,电磁铁的线圈得电,衔铁被吸合上移,第二支回路断开,信号显示器断电停止报警,此时输液报警器继续进入监控状态,当病人需起针时,先断开两支回路上的开关,取下电机锥棒放入垃圾箱或经消毒后再次利用,其不足一是医护人员在每次插入电极椎棒时,都需要用酒精进行消毒,再插入,护理繁琐,并且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输液完后,将其扔掉则造成浪费,经消毒再利用,又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污染;二是这种结构和上述几种都存在药液。
7、浪费的问题。0003因此,现在很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报警准确、无污染、节约药液的输液报警器。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报警准确、无污染、节约药液的输液报警夹器。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设有报警套体,报警套体是由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组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材料采用橡胶制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内壁分别设有说明书CN102019011ACN102019025A2/3页4光电传感器,左半套体或右半套体外壁上设有电池、电子芯片、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一侧经铰轴相铰接,另一侧分别设有。
8、把手,左半套体的左把手和右半套体的右把手经定位装置相连接,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分别与电子芯片相连接,电子芯片与电池相连接,使报警套体套在毛菲氏滴管的下部,利用光电传感器对毛菲氏滴管内的液体有无进行监测,探测到毛菲氏滴管内无液体时,光电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电子芯片,电子芯片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将信号传递给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发出光闪,蜂鸣器发出鸣叫,以提示医护人员病人的输液即将完毕,并且,能将输液药液尽可能滴进病人的身体,达到节约药液的作用。0006本发明中的报警套体的上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的外径相吻合,下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的外径相吻合,以利于本发明能固定在毛菲氏滴管。
9、上,对毛菲氏滴管内的液体有无进行检测,使药液充分被人体接收,达到报警准确、节约药液的目的。0007本发明中的定位装置是由左把手上设有的凸起和右把手上设有的凹槽相配合而成,达到定位准确的作用,左把手和右把手相对的内表面设有相粘合的粘扣,以使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固定在毛菲氏滴管上。0008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报警准确、无污染、节约药液等优点。0009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1附图标记左半套体1、右半套体2、光电传感器3、电池4、电子芯片5、发光二极管6、蜂鸣器7、铰轴8、左把手9、右把手10。0012具。
10、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输液报警夹,其特征在于设有报警套体,报警套体是由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组成,左半套体和右半套体的材料采用橡胶制成,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的内壁分别设有光电传感器3,左半套体1或右半套体2外壁上设有电池4、电子芯片5、发光二极管6和蜂鸣器7,一侧经铰轴8相铰接,另一侧分别设有把手,左半套体1的左把手9和右半套体2的右把手10经定位装置相连接,光电传感器3、发光二极管6和蜂鸣器7分别与电子芯片5相连接,电子芯片5与电池4相连接,使报警套体套在毛菲氏滴管的下部,利用光电传感器3对毛菲氏滴管内的液体有无进行监测,探测到毛菲氏滴管内无液体时,光电传。
11、感器3将信号传递给电子芯片5,电子芯片5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将信号传递给发光二极管6和蜂鸣器7,发光二极管6发出光闪,蜂鸣器7发出鸣叫,以提示医护人员病人的输液即将完毕,并且,能将输液药液尽可能滴进病人的身体,达到节约药液的作用。0013本发明中的报警套体的上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的外径相吻合,下端口径与毛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的外径相吻合,以利于本发明能固定在毛菲氏滴管上,对毛菲氏滴管内的液体有无进行精确地检测,使药液充分被人体接收,达到报警准确、节约药液的目的。0014本发明中的定位装置是由左把手9上设有的凸起和右把手10上设有的凹槽相配说明书CN102019011ACN102019025A3/。
12、3页5合而成,达到定位准确的作用,左把手9和右把手10相对的内表面设有相粘合的粘扣,以使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固定在毛菲氏滴管上。0015本发明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对病人进行滴注开始,拿出报警套体,手把持左把手9和右把手10将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打开,套在毛菲氏滴管下方有药液的部位,使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内壁的光电传感器3对应药液,然后,将左半套体1和右半套体2经左把手9的凸起与右把手10上的凹槽插在一起定位,使本发明套固在毛菲氏滴管上,对输液进行监测报警,当毛菲氏滴管中的药液完全下移至输液导管时,光电传感器3感应不到药液,即将信号传递给电子芯片5,电子芯片5将信号处理后,传递给发光二极管6和蜂鸣器7,发出声光报警,这时,医护人员将输液导管的开关关闭,并更换输液药瓶或起针。0016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报警准确、无污染、节约药液等优点。说明书CN102019011ACN102019025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90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