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1706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9246.3

申请日:

2012.02.09

公开号:

CN104105652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1/02申请日:20120209|||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2; B66B1/06

主分类号:

B66B11/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发明人:

河村阳右; 三好宽; 高原悠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洪秀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梯轿厢的气压控制装置的电梯轿厢,能够在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的内部进行通风,并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内部装饰性。本发明的电梯轿厢(1)能够通过使送风机(6)动作而对载客空间的气压进行控制,该电梯轿厢(1)具有:使电梯轿厢(1)气密地形成的外侧侧板(4);固定在该外侧侧板(4)上且形成电梯轿厢(1)的内壁的中空结构的内侧侧板(5);形成在外侧侧板(4)上的通风口(7);形成在内侧侧板(5)上的空气流入流出口(13);设置在通风口(7)上并且在异常停止时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机构(8)以及设置在通风口(7)上并且在异常停止时动作的其他送风机(9)。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具有:
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
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
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错开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材料。

说明书

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内具有气压控制装置的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上述电梯轿厢万一发生了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进行通风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超高层建筑物中使用的高速、长行程的电梯中,在电梯轿厢处于升降过程时,急剧的气压变化对乘客的鼓膜造成压迫感,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过送风机来控制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以缓和急剧的气压变化(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为了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需要提高电梯轿厢内部的气密性,而随着气密性的提高,电梯轿厢的侧板会因为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出现挠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其将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板与天棚之间设置的侧板设置成由外侧侧板和内侧侧板构成的双层结构,通过在该双层侧板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使得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完全由外侧侧板来承受,由此来避免内侧侧板产生挠曲。更为具体地来说是,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外侧侧板来维持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在内侧侧板上设置与电梯轿厢的载客空间和内外侧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的通风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通过送风机进行气压控制时,由外侧侧板来承受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并且通过上述间隙来吸收由此而产生的外侧侧板的挠曲。此外,通过上述通风孔和间隙使作用在内侧侧板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气压变得相等,由此能够避免内侧侧板产生挠曲。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其是在使用送风机来控制电梯轿厢内气压的电梯中使用的通风装置,用来防止具有高气密性的电梯轿厢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出现缺氧的情况。具体来说是,在具有高气密性的电梯轿厢中乘入较多乘客的状态下,在万一发生了停电而使得电梯轿厢停止 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上并导致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下,如果该异常情况长时间持续,可能会导致电梯轿厢内出现缺氧的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事态,提出了一种能够切实地打开通风窗的机构,使得在电梯轿厢万一出现了异常情况时,能够切实地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969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741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中,虽然将电梯轿厢的侧板设置成了双层结构,但其没有设置通风机构,因此在电梯发生了异常时而使得电梯轿厢停止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并且有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无法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具体来说是,在该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虽然在内侧侧板上设置了与电梯轿厢的载客空间(室内)和内外侧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的通风孔,但该通风孔不是为了在出现上述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内进行通风用的通风孔,而是为了使作用在内侧侧板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气压变得相等,以此来避免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作用在内侧侧板上的通风孔。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具有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气压控制的电梯中,设置了用于在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下解除气密性的通风机构,但由于其通风机构裸露在电梯轿厢的内部,所以会破坏电梯轿厢内部的装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其是在具有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气压控制的装置的电梯中使用的电梯轿厢,在电梯轿厢发生了紧急停止时,能够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并且,由于解除气密性用的通风机构不在电梯轿厢的内部露出,所以能够提高电梯轿厢内部的装饰性。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基本上由以下的结构构成。
具体来说是,
(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其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的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具有:
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
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
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下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所述结构中的任一个结构。
(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错开设置。
(3)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
(4)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
(5)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
(6)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通常运行时保持气密性,将电梯轿厢内的气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而在异常停止时,使电梯轿厢内外的空气流通,由此能够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另外,由于通过内侧侧板覆盖异常停止时发挥功能的通风结构及其开闭机构,所以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看不见通风结构及其开闭机构,能够提高电梯轿厢内壁的装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其他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1是由如下构件构成的长方体的箱状物体:轿厢地板2、天棚3、在轿厢地板2和天棚3之间构成外壁的外侧侧板4和固定在外侧侧板4的内侧并在轿厢地板2和天棚3之间形成内壁的内侧侧板5。
外侧侧板4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通过螺丝等固定配件隔着填料固定在天棚3与轿厢地板2之间。在外侧侧板4上设置有连通电梯轿厢1的内部和外部的通风口7。在通风口7上设置有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该开闭机构8在电梯轿厢1处于正常状态时使通风口7处于关闭状态,在电梯轿厢1处于异常停止状态时使通风口7处于打开状态,该通风专用送风机9仅在电梯轿厢1处于异常停止状态时进行接通动作。
作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通风口7的开闭机构8,例如使用由日本特开2011-57414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的开闭机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将开闭机构8(未图示)设置成在正常供电的通电状态下,螺线管接通,将与螺线管的动作联动的通风门关闭,在停电状态下,螺线管被断开,通过弹簧的弹力,在上述联动机构的作用下使通风门打开,由此使得能够进行通风。此外,在正常的通电状态下,锁定用的螺线管接通,对通风门进行锁定,以避免通风门意外打开,而在停电时,锁定用的螺线管被断开,使得对通风门的锁定被解除。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虽然没有停电,但万一电梯轿厢1异常停止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的情况下,在检测到该异常停止后,将开闭机构8控制成与上述停电时相同的状态,由此来打开通风门,使得能够进行通风。另一方面,使通风专用送风机9接通,以进一步促进通风。
外侧侧板4是在除电梯轿厢的正面以外的各个面将外侧侧板4沿横向排列分割而形成分割结构,例如分割成两块的分割结构(参照图2),并且在邻接的外侧侧板4之间的紧固部以及轿厢地板2与天棚3之间的紧固部设置填料10。此外,将各块外侧侧板4设置成由卷边槽形板材(具有4个角的呈C字形剖面)4a和堵塞该槽的背板4b构成的中空侧板,并且在其中空部分充填隔音材料11。
内侧侧板5设置在外侧侧板4的内侧。与外侧侧板4一样,在除电梯轿厢的正面以外的各个面将内侧侧板5沿横向排列分割而形成分割结构(参照图2),并且使得其分割数目与外侧侧板4不同。例如,将一个面的内侧侧板5分割成3块,使得连接外侧侧板4彼此的连接部14和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在左右方向上错开而交错设置。将分割的内侧侧板5中的一部分的内侧侧板5构造成遮住设置在外侧侧板4上的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以及通风用送风机9的内壁,使得从电梯轿厢1的载客空间看不见上述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以及通风用送风机9。
将各块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一样,设置成卷边槽形(具有4个角的C字形剖面)侧板,使连接分割的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周边的卷边部50紧贴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通过螺丝等固定配件将内侧侧板5固定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通过内侧侧板5的槽和覆盖该槽的外侧侧板 4形成中空结构5a。由内侧侧板5中的被具有通风口7的外侧侧板4覆盖的内侧侧板的槽(中空结构5a)构成通风通道。另外,在具有构成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5a的内侧侧板5的下端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通过该切口在与踢脚板12之间形成空气流入流出口13。
在电梯轿厢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载客空间内的气压的送风机6。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常运行时,通风口7被开闭机构8关闭,通风用送风机9也处于停止状态,所以电梯轿厢1的内部维持气密状态。在该状态下,为了缓和急剧的气压变化给乘客的听觉功能带来的生理影响,通过送风机6来控制电梯轿厢1内(载客空间内)的气压。用于控制气压的送风机6由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加压的加压用送风机和使电梯轿厢内部减压的减压用送风机构成。
另一方面,在电梯轿厢1因发生异常而在升降通道的中途停止时,在停止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以及电梯轿厢内有很多乘客的情况下,电梯轿厢1内可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风口7根据电梯轿厢的异常停止信号,在开闭机构8的作用下变为打开状态。此外,在电梯轿厢发生了异常停止,但不处于停电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异常停止信号,使通风用送风机9接通,通过通风口7、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之间的中空结构(通风通道)5a以及空气流入流出口13将升降通道外部的空气送入电梯轿厢1内的载客空间。另外,在因停电而无法驱动通风用送风机9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打开通风口7,所以在最严峻的事态下也能够保证自然通风。
根据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效果。
(1)能够在通常运行时保持电梯轿厢1的气密性,将电梯轿厢1内的气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而在异常停止时,使电梯轿厢1内外的空气流通,由此能够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
(2)通过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接通动作的通风专用送风机9,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能够切实地对电梯轿厢内进行通风。
(3)由于通过内侧侧板5来覆盖通风口7、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所以乘客看不见通风口7、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能够 使电梯轿厢的内装饰变得整洁,能够提供可提高电梯轿厢内部装饰性的通风结构。
(4)通过将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分别设置成分割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制作性和组装作业性。并且,通过将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的分割数目设置成不同的分割数目,并且将连接外侧侧板4彼此的连接部14和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的位置错开而交错设置,从而能够降低经由墙壁传播的电动机振动声等所谓的固体传播声。
(5)通过将上述连接部交错设置,尤其是通过使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交错地紧贴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能够提高侧板整体的强度,能够实现可抑制因气压控制而引起的电梯轿厢侧壁的挠曲变形的侧壁结构。
(6)此外,通过在邻接的外侧侧板4彼此的紧固部14以及外侧侧板4、轿厢地板2以及天棚3之间的紧固部设置填料10,能够提高电梯轿厢1的气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送风机9的情况为例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即使只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机构8,也能够在电梯轿厢1异常停止时,经由中空结构的内侧侧板5和空气流入流出口13使空气在电梯轿厢1内与升降通道侧之间流通,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通风。另外,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的分割数目,可以根据电梯轿厢的大小和外观设计等任意进行设定。
此外,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并不仅限于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个面,也可以设置在构成其他面的外侧侧板上。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通风性能。此外,也可以由气压控制用的送风机6来取代通风专用送风机9而兼作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的通风用送风机。
此外,作为分割的所述外侧侧板和内侧侧板,也可以使用剖面呈U字形的侧板。
第二实施例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其他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在实施例中,对电梯轿厢的结构部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施例包括的第一实施例的所有要件,所以省略上述构件的说明,而只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1的内侧侧板5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加强肋51,通过将上述加强肋51设置在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侧板整体的强度,能够实现有效抑制电梯轿厢的侧板因气压控制而发生弯曲变形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梯轿厢,2:轿厢地板,3:天棚,4:外侧侧板,5:内侧侧板,6:气压控制用的送风机,7:通风口,8:通风用开闭机构,9:通风专用送风机,10:填料,11:隔音材料,12:踢脚板,13:空气流入流出口,14: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15: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具有:
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
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
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
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错开设置。
2.(删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
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
4.(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
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
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
7.(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4、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材料。

电梯轿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梯轿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梯轿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轿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轿厢.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565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5652A21申请号201280069246322申请日20120209B66B11/02200601B66B1/06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河村阳右三好宽高原悠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洪秀川54发明名称电梯轿厢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梯轿厢的气压控制装置的电梯轿厢,能够在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的内部进行通风,并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内部装饰性。本发明的电梯轿厢1能够通过使送风机6动作而对载客空间的气压进行控制,该电梯轿厢1具有使电梯轿厢1气。

2、密地形成的外侧侧板4;固定在该外侧侧板4上且形成电梯轿厢1的内壁的中空结构的内侧侧板5;形成在外侧侧板4上的通风口7;形成在内侧侧板5上的空气流入流出口13;设置在通风口7上并且在异常停止时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机构8以及设置在通风口7上并且在异常停止时动作的其他送风机9。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07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2/05295320120209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18269JA20130815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3、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5652ACN104105652A1/1页21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具有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

4、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错开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

5、于,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

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材料。权利要求书CN104105652A1/5页3电梯轿厢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内具有气压控制装置的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上述电梯轿厢万一发生了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进行通风的通风结构。背景技术0002例如,在超高层建筑物中使用的高速、长行程的电梯中,在电梯轿厢处于升降过程时,急剧的气压变化对乘客的鼓膜造成压迫感,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过送风机来控制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以缓和急剧的气压变化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为了对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需要提高电梯轿厢内部的气密性,而随着气密性的提高,电梯轿厢的侧板会因为电梯。

7、轿厢内外的气压差而出现挠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其将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板与天棚之间设置的侧板设置成由外侧侧板和内侧侧板构成的双层结构,通过在该双层侧板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使得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完全由外侧侧板来承受,由此来避免内侧侧板产生挠曲。更为具体地来说是,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外侧侧板来维持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在内侧侧板上设置与电梯轿厢的载客空间和内外侧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的通风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通过送风机进行气压控制时,由外侧侧板来承受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并且通过上述间隙来吸收由此而产生的外侧侧板的挠曲。此外,通过上述通风孔和间隙使作用在内侧侧板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气压变得相等。

8、,由此能够避免内侧侧板产生挠曲。0003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其是在使用送风机来控制电梯轿厢内气压的电梯中使用的通风装置,用来防止具有高气密性的电梯轿厢在发生了紧急情况时出现缺氧的情况。具体来说是,在具有高气密性的电梯轿厢中乘入较多乘客的状态下,在万一发生了停电而使得电梯轿厢停止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上并导致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下,如果该异常情况长时间持续,可能会导致电梯轿厢内出现缺氧的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事态,提出了一种能够切实地打开通风窗的机构,使得在电梯轿厢万一出现了异常情况时,能够切实地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0004在先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

9、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96983号公报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7414号公报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09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中,虽然将电梯轿厢的侧板设置成了双层结构,但其没有设置通风机构,因此在电梯发生了异常时而使得电梯轿厢停止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并且有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无法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具体来说是,在该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虽然在内侧侧板上设置了与电梯轿厢的载客空间室内和内外侧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的通风孔,但该通风孔不是为了在出现上述异常停止时对电梯轿厢内进行通风用的通风孔,而是为了使作用在内侧侧板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气压变得相等,以此说明书CN1041。

10、05652A2/5页4来避免电梯轿厢内外的气压差作用在内侧侧板上的通风孔。0010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具有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气压控制的电梯中,设置了用于在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情况下解除气密性的通风机构,但由于其通风机构裸露在电梯轿厢的内部,所以会破坏电梯轿厢内部的装饰性。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其是在具有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气压控制的装置的电梯中使用的电梯轿厢,在电梯轿厢发生了紧急停止时,能够解除电梯轿厢的气密性。并且,由于解除气密性用的通风机构不在电梯轿厢的内部露出,所以能够提高电梯轿厢内部的装饰性。0012解决方案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基本上。

11、由以下的结构构成。0014具体来说是,0015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其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的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0016所述电梯轿厢具有0017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0018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0019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0020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

12、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0021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0022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下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所述结构中的任一个结构。0023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

13、接部错开设置。00243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0025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00264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说明书CN104105652A3/5页500275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00286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

14、材料。0029发明效果0030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通常运行时保持气密性,将电梯轿厢内的气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而在异常停止时,使电梯轿厢内外的空气流通,由此能够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另外,由于通过内侧侧板覆盖异常停止时发挥功能的通风结构及其开闭机构,所以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看不见通风结构及其开闭机构,能够提高电梯轿厢内壁的装饰性。附图说明0031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0032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横向剖视图。0033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其他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

15、明。0035第一实施例003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1是由如下构件构成的长方体的箱状物体轿厢地板2、天棚3、在轿厢地板2和天棚3之间构成外壁的外侧侧板4和固定在外侧侧板4的内侧并在轿厢地板2和天棚3之间形成内壁的内侧侧板5。0037外侧侧板4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通过螺丝等固定配件隔着填料固定在天棚3与轿厢地板2之间。在外侧侧板4上设置有连通电梯轿厢1的内部和外部的通风口7。在通风口7上设置有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该开闭机构8在电梯轿厢1处于正常状态时使通风口7处于关闭状态,在电梯轿厢1处于异常停止状态时使通风口7处于打开状态,该通风专用送风机9仅在电梯轿厢1处于异常。

16、停止状态时进行接通动作。0038作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通风口7的开闭机构8,例如使用由日本特开201157414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的开闭机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将开闭机构8未图示设置成在正常供电的通电状态下,螺线管接通,将与螺线管的动作联动的通风门关闭,在停电状态下,螺线管被断开,通过弹簧的弹力,在上述联动机构的作用下使通风门打开,由此使得能够进行通风。此外,在正常的通电状态下,锁定用的螺线管接通,对通风门进行锁定,以避免通风门意外打开,而在停电时,锁定用的螺线管被断开,使得对通风门的锁定被解除。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虽然没有停电,但万一电梯轿厢1异常停止在升降通道的中途位置的情况下,在。

17、检测到该异常停止后,将开闭机构8控制成与上述停电时相同的状态,由此来打开通风门,使得能够进行通风。另一方面,使通风专用送风机9接通,以进一步促进通风。0039外侧侧板4是在除电梯轿厢的正面以外的各个面将外侧侧板4沿横向排列分割而形成分割结构,例如分割成两块的分割结构参照图2,并且在邻接的外侧侧板4之间的紧固部以及轿厢地板2与天棚3之间的紧固部设置填料10。此外,将各块外侧侧板4设置成说明书CN104105652A4/5页6由卷边槽形板材具有4个角的呈C字形剖面4A和堵塞该槽的背板4B构成的中空侧板,并且在其中空部分充填隔音材料11。0040内侧侧板5设置在外侧侧板4的内侧。与外侧侧板4一样,在。

18、除电梯轿厢的正面以外的各个面将内侧侧板5沿横向排列分割而形成分割结构参照图2,并且使得其分割数目与外侧侧板4不同。例如,将一个面的内侧侧板5分割成3块,使得连接外侧侧板4彼此的连接部14和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在左右方向上错开而交错设置。将分割的内侧侧板5中的一部分的内侧侧板5构造成遮住设置在外侧侧板4上的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以及通风用送风机9的内壁,使得从电梯轿厢1的载客空间看不见上述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以及通风用送风机9。0041将各块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一样,设置成卷边槽形具有4个角的C字形剖面侧板,使连接分割的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周边的卷边部50紧贴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

19、,通过螺丝等固定配件将内侧侧板5固定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通过内侧侧板5的槽和覆盖该槽的外侧侧板4形成中空结构5A。由内侧侧板5中的被具有通风口7的外侧侧板4覆盖的内侧侧板的槽中空结构5A构成通风通道。另外,在具有构成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5A的内侧侧板5的下端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通过该切口在与踢脚板12之间形成空气流入流出口13。0042在电梯轿厢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载客空间内的气压的送风机6。0043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常运行时,通风口7被开闭机构8关闭,通风用送风机9也处于停止状态,所以电梯轿厢1的内部维持气密状态。在该状态下,为了缓和急剧的气压变化给乘客的听觉功能带来的生理影响,通过送风机。

20、6来控制电梯轿厢1内载客空间内的气压。用于控制气压的送风机6由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加压的加压用送风机和使电梯轿厢内部减压的减压用送风机构成。0044另一方面,在电梯轿厢1因发生异常而在升降通道的中途停止时,在停止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以及电梯轿厢内有很多乘客的情况下,电梯轿厢1内可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风口7根据电梯轿厢的异常停止信号,在开闭机构8的作用下变为打开状态。此外,在电梯轿厢发生了异常停止,但不处于停电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异常停止信号,使通风用送风机9接通,通过通风口7、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之间的中空结构通风通道5A以及空气流入流出口13将升降通道外部的空气送入电梯。

21、轿厢1内的载客空间。另外,在因停电而无法驱动通风用送风机9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打开通风口7,所以在最严峻的事态下也能够保证自然通风。0045根据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效果。00461能够在通常运行时保持电梯轿厢1的气密性,将电梯轿厢1内的气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而在异常停止时,使电梯轿厢1内外的空气流通,由此能够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00472通过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接通动作的通风专用送风机9,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能够切实地对电梯轿厢内进行通风。00483由于通过内侧侧板5来覆盖通风口7、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所以乘客看不见通风口7、开闭机构8和通风专用送风机9,能。

22、够使电梯轿厢的内装饰变得整洁,能够提供可提高电梯轿厢内部装饰性的通风结构。说明书CN104105652A5/5页700494通过将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分别设置成分割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制作性和组装作业性。并且,通过将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的分割数目设置成不同的分割数目,并且将连接外侧侧板4彼此的连接部14和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的位置错开而交错设置,从而能够降低经由墙壁传播的电动机振动声等所谓的固体传播声。00505通过将上述连接部交错设置,尤其是通过使连接内侧侧板5彼此的连接部15交错地紧贴在外侧侧板4的表面上,能够提高侧板整体的强度,能够实现可抑制因气压控制而引起的电梯轿厢侧壁的挠。

23、曲变形的侧壁结构。00516此外,通过在邻接的外侧侧板4彼此的紧固部14以及外侧侧板4、轿厢地板2以及天棚3之间的紧固部设置填料10,能够提高电梯轿厢1的气密性。005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送风机9的情况为例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即使只在通风口7设置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机构8,也能够在电梯轿厢1异常停止时,经由中空结构的内侧侧板5和空气流入流出口13使空气在电梯轿厢1内与升降通道侧之间流通,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通风。另外,外侧侧板4和内侧侧板5的分割数目,可以根据电梯轿厢的大小和外观设。

24、计等任意进行设定。0053此外,通风口7和开闭机构8并不仅限于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个面,也可以设置在构成其他面的外侧侧板上。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通风性能。此外,也可以由气压控制用的送风机6来取代通风专用送风机9而兼作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的通风用送风机。0054此外,作为分割的所述外侧侧板和内侧侧板,也可以使用剖面呈U字形的侧板。0055第二实施例0056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轿厢的其他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在实施例中,对电梯轿厢的结构部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施例包括的第一实施例的所有要件,所以省略上述构件的说明,而只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0057在本。

25、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1的内侧侧板5的内表面固定有多个加强肋51,通过将上述加强肋51设置在内侧侧板5与外侧侧板4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侧板整体的强度,能够实现有效抑制电梯轿厢的侧板因气压控制而发生弯曲变形的结构。005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591电梯轿厢,2轿厢地板,3天棚,4外侧侧板,5内侧侧板,6气压控制用的送风机,7通风口,8通风用开闭机构,9通风专用送风机,10填料,11隔音材料,12踢脚板,13空气流入流出口,14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15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说明书CN104105652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5652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565。

26、2A1/1页101修改后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具备通过使送风机工作而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控制的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具有外侧侧板,所述外侧侧板以保持气密性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天棚与轿厢地板之间,且成为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上;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状态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使所述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内侧侧板,所述内侧侧板设置在所述外侧侧板的内侧,且构成遮住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的内壁,使得从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载客空间看不见所述通风口和所述开闭机构,并且,在所述内侧侧。

27、板与所述外侧侧板之间形成通往所述通风口的成为通风通道的中空结构;以及空气流通口,所述空气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内侧侧板上,使得所述通风通道与所述载客空间连通,所述外侧侧板和所述内侧侧板成为分别在一个面上沿横向排列分割的分割结构,并且所述外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与所述内侧侧板的分割数目不同,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或者U字槽形的侧板,并且分割的内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和分割的外侧侧板彼此的连接部错开设置。2删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至少分割的所述内侧侧板设置成卷边槽形的侧板,该分割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周边的卷边部紧贴在所述外侧侧板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该卷边部将各内侧侧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侧板上,由所述内侧侧板中的一块所述内侧侧板的槽和覆盖该槽的所述外侧侧板来形成成为所述通风通道的中空部结构。4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肋。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具备在电梯轿厢异常停止时进行动作的通风专用的送风机。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彼此的紧固部夹装有填料。7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3、4、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侧板中充填有隔音材料。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CN104105652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