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169614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7698.1

申请日:

2014.09.04

公开号:

CN104170559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C 1/00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1/00申请日:20140904|||公开

IPC分类号:

A01C1/00; A01C1/02; A01C1/08

主分类号:

A01C1/00

申请人:

成都龙华山桐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志良; 杨强; 杨琴; 孔利文; 孔龙

地址:

611530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宝林镇三一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属于育种技术领域,其方法是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24~48h,然后从水中捞出,拌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将喂养后2天内的反刍动物粪便全部收集,混合均匀,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本发明采用最天然的处理方式,毛叶山桐子种子发芽率高、成苗率高,刺激小,幼苗发病率低,且操作处理程序简单,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24~48h,然后从水中捞出,拌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将喂养后2天内的反刍动物粪便全部收集,混合均匀,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刍动物为牛或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千克饲料中拌入毛叶山桐子种子的重量,按浸泡前的重量计,为10~20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为糠麸、油饼、糟粕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学名: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落叶乔木,中亚热带阳性速生树种,其主要特性有:果实含油量高,油品质量高,工业开发价值极大,可用于生产优质的食用油,也是提取亚油酸、维生素、制备生物柴油和高级润滑油的上佳原料,是一种较好的经济生态林木。
通常情况下,毛叶山桐子树高10米至15米,主干通直,枝轮生,主枝分层似塔形,叶大而茂盛,呈状心形,花黄绿色,锥花序下垂,果穗狭长,呈圆锥状,十分美观,是上佳的观赏树种,其幼苗在栽种3至4年开始挂果,直到50至70年时仍是果实盛产期,其单株年产鲜果一般在130Kg以上。毛叶山桐子成熟果实的果肉中,通常含油率在43.6%以上,其种子含油率也可达到25%至28%,全果含油在36%至38%之间。并且,毛叶山桐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60%至80%,亚麻酸含量高达2%,维生素E含量高达1‰,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因此,毛叶山桐子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
毛叶山桐子虽然分布较广,但其在天然条件下繁殖率较低,从而导致资源量较少,因此,成功的育苗方法成为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关键。
目前,毛叶山桐子的育苗方法主要有种子育苗、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其中,嫁接育苗是采用成年枝条在毛叶山桐子幼苗上进行嫁接,其主要目的是缩短其挂果期,但其幼苗依赖于种子育苗和扦插,而现有的扦插技术,其枝中部扦插成活率,枝下部扦插成活率远远低于根插,同时考虑到嫁接和扦插的成活率比较低,而且某种程度都依赖于种子育苗技术提供相应组件,因此,毛叶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便成了毛叶山桐子繁殖的重中之重。
已报道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育苗的方法主要有:(1)用洗衣粉、草木灰水对种子浸泡、搓揉、洗涤去蜡后进行播种;(2)用磷酸二氢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浸泡种子后育苗;(3)在油患子果壳浸取液、皂角浸取液中浸泡后育苗。实践证明,上述育苗处理方法,仍然存在种子发芽率不高、成苗率较低的问题;或者是幼苗发病率较高的问题,又或者存在处理过程较麻烦,不易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的发芽率低、幼苗发病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24~48h,然后从水中捞出,拌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将喂养后2天内的反刍动物粪便全部收集,混合均匀,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本发明利用反刍动物特殊的反刍生理作用,在反刍动物体内生物酶和胃内反复摩擦作用下,将毛叶山桐子表面的蜡层破坏掉,从而有利于水分进入种子内,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反刍动物体内环境温和,可大大减轻对种子的伤害和对其幼苗的潜在伤害,降低幼苗的发病率;另外,本发明仅需要一次浸泡且仅需用水进行浸泡,然后拌入饲料即可,处理程序简单,操作也简便,而且不需要购入任何其他材料,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刍动物为牛或羊。
优选采用常见的反刍家畜进行处理,在饲养家畜操作的同时进行了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处理操作,处理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大规模的反刍家畜的饲养,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处理,利于产业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千克饲料中拌入毛叶山桐子种子的重量,按浸泡前的重量计,为10~20g。 
毛叶山桐子种子很小,比菜籽还小,加入的量过多不利于反刍过程的摩擦,过少处理效率较低。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饲料为糠麸、油饼、糟粕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于反刍动物的饲料种类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和进去即可,但是优选加工副产品饲料,如糠麸、油饼、糟粕等,这样的饲料,便于和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同时可操作性强,健康种子发芽率高可以达到99.1%以上、成苗率高,可以达到97.8%以上,幼苗发病率低,低于1%,不存在培育树苗的限制因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方法,其步骤为:将18000粒毛叶山桐子种子(浸泡前重量约为15g,在水中浸泡24h,然后从水中捞出,拌入到1kg牛饲料中,然后喂养牛,将喂养后2天内的牛粪全部收集混合均匀,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45天后统计苗床内高10cm以上,地径0.1cm以上,有4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17858株,成苗率99.21%,移栽到苗圃6个月后获得1.2~1.6米高的成苗17651株,总成苗率98.06%,幼苗发病率为0.93%。 
实施例2: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方法,其步骤为:将24000粒毛叶山桐子种子(浸泡前重量约为20g),在水中浸泡12h,然后从水中捞出,拌入到1kg羊饲料中,然后喂养羊,将喂养后2天内的羊粪全部收集混合均匀,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45天后统计苗床内高10cm以上,地径0.1cm以上,有4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23803株,成苗率99.18%,移栽到苗圃6个月后获得1.2~1.6米高的成苗23479株,总成苗率97.83%,幼苗发病率为0.95%。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05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03 CN 104170559 A (21)申请号 201410447698.1 (22)申请日 2014.09.04 A01C 1/00(2006.01) A01C 1/02(2006.01) A01C 1/08(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龙华山桐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1530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宝林镇 三一村 (72)发明人 杨志良 杨强 杨琴 孔利文 孔龙 (54) 发明名称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 理方法, 属于育种。

2、技术领域, 其方法是将毛叶山桐 子种子先用水浸泡2448h, 然后从水中捞出, 拌 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 将喂养后 2 天内的反刍 动物粪便全部收集, 混合均匀, 然后播入苗床进行 幼苗培育 ; 本发明采用最天然的处理方式, 毛叶 山桐子种子发芽率高、 成苗率高, 刺激小, 幼苗发 病率低, 且操作处理程序简单, 成本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0559 A CN 104170559 A 1/1 页 2 1.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

3、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 24 48h, 然后从水中捞出, 拌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 将喂养后 2 天内的反刍动物粪便全 部收集, 混合均匀, 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刍 动物为牛或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每千克饲 料中拌入毛叶山桐子种子的重量, 按浸泡前的重量计, 为 10 20g。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饲料 为糠麸、 油饼、 糟粕中的至少一种。 。

4、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0559 A 2 1/2 页 3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种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毛叶山桐子 (学名 : 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 是大风子科 山桐子属的落叶乔木, 中亚热带阳性速生树种, 其主要特性有 : 果实含油量高, 油品质量高, 工业开发价值极大, 可用于生产优质的食用油, 也是提取亚油酸、 维生素、 制备生物柴油和 高级润滑油的上佳原料, 是一种较好的经济生态林木。 0003 通常情况下, 毛。

5、叶山桐子树高 10 米至 15 米, 主干通直, 枝轮生, 主枝分层似塔形, 叶大而茂盛, 呈状心形, 花黄绿色, 锥花序下垂, 果穗狭长, 呈圆锥状, 十分美观, 是上佳的观 赏树种, 其幼苗在栽种 3 至 4 年开始挂果, 直到 50 至 70 年时仍是果实盛产期, 其单株年产 鲜果一般在 130Kg 以上。毛叶山桐子成熟果实的果肉中, 通常含油率在 43.6% 以上, 其种子 含油率也可达到 25% 至 28%, 全果含油在 36% 至 38% 之间。并且, 毛叶山桐子油中亚油酸含 量高达60%至80%, 亚麻酸含量高达2%, 维生素E含量高达1, 不含有毒有害成分, 因此, 毛 叶山桐。

6、子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 0004 毛叶山桐子虽然分布较广, 但其在天然条件下繁殖率较低, 从而导致资源量较少, 因此, 成功的育苗方法成为开发利用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关键。 0005 目前, 毛叶山桐子的育苗方法主要有种子育苗、 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其中, 嫁接 育苗是采用成年枝条在毛叶山桐子幼苗上进行嫁接, 其主要目的是缩短其挂果期, 但其幼 苗依赖于种子育苗和扦插, 而现有的扦插技术, 其枝中部扦插成活率, 枝下部扦插成活率远 远低于根插, 同时考虑到嫁接和扦插的成活率比较低, 而且某种程度都依赖于种子育苗技 术提供相应组件, 因此, 毛叶山桐子种子。

7、育苗技术便成了毛叶山桐子繁殖的重中之重。 0006 已报道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育苗的方法主要有 :(1) 用洗衣粉、 草木灰水对种子浸 泡、 搓揉、 洗涤去蜡后进行播种 ;(2) 用磷酸二氢钾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浸泡种子后育苗 ; (3) 在油患子果壳浸取液、 皂角浸取液中浸泡后育苗。 实践证明, 上述育苗处理方法, 仍然存 在种子发芽率不高、 成苗率较低的问题 ; 或者是幼苗发病率较高的问题, 又或者存在处理过 程较麻烦, 不易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新的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以解决 上述的发芽率低、 幼苗发病率高的问题。 0008 本发明采。

8、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 将毛叶 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 24 48h, 然后从水中捞出, 拌入饲料中喂养反刍动物, 将喂养后 2 天内的反刍动物粪便全部收集, 混合均匀, 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0009 本发明利用反刍动物特殊的反刍生理作用, 在反刍动物体内生物酶和胃内反复摩 擦作用下, 将毛叶山桐子表面的蜡层破坏掉, 从而有利于水分进入种子内, 保证种子的发芽 说 明 书 CN 104170559 A 3 2/2 页 4 率 ; 反刍动物体内环境温和, 可大大减轻对种子的伤害和对其幼苗的潜在伤害, 降低幼苗的 发病率 ; 另外, 本发明仅需要一次浸泡。

9、且仅需用水进行浸泡, 然后拌入饲料即可, 处理程序 简单, 操作也简便, 而且不需要购入任何其他材料, 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 所述反刍动物为牛或羊。 0011 优选采用常见的反刍家畜进行处理, 在饲养家畜操作的同时进行了毛叶山桐子种 子的处理操作, 处理成本明显降低, 同时大规模的反刍家畜的饲养,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毛叶 山桐子种子的处理, 利于产业化。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 每千克饲料中拌入毛叶山桐子种子的重量, 按浸泡前的重 量计, 为 10 20g。 0013 毛叶山桐子种子很小 , 比菜籽还小 , 加入的量过多不利于反刍过程的摩擦, 过少 处理。

10、效率较低。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 所述饲料为糠麸、 油饼、 糟粕中的至少一种。 0015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 对于反刍动物的饲料种类并没有特殊要求, 只要能将毛叶山 桐子种子和进去即可,但是优选加工副产品饲料, 如糠麸、 油饼、 糟粕等,这样的饲料, 便于 和料。 0016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毛叶山桐子 种子处理方法简单、 成本低, 同时可操作性强, 健康种子发芽率高可以达到 99.1% 以上、 成 苗率高, 可以达到 97.8% 以上, 幼苗发病率低, 低于 1%, 不存在培育树苗的限制因素。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对本发。

11、明作详细的说明。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19 实施例 1 :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方法, 其步骤为 : 将 18000 粒毛叶山桐子种子 (浸泡前重量约为 15g, 在水中浸泡 24h, 然后从水中捞出, 拌入到 1kg 牛饲料中, 然后喂养牛, 将喂养后 2 天内 的牛粪全部收集混合均匀, 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45 天后统计苗床内高 10cm 以上, 地径 0.1cm 以上, 有 4 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 17858 。

12、株, 成苗率 99.21%, 移栽到苗圃 6 个月后 获得 1.2 1.6 米高的成苗 17651 株, 总成苗率 98.06%, 幼苗发病率为 0.93%。 0020 实施例 2 : 一种毛叶山桐子育苗方法, 其步骤为 : 将 24000 粒毛叶山桐子种子 (浸泡前重量约为 20g) , 在水中浸泡12h, 然后从水中捞出, 拌入到1kg羊饲料中, 然后喂养羊, 将喂养后2天内 的羊粪全部收集混合均匀, 及时在苗床中播种培育幼苗。45 天后统计苗床内高 10cm 以上, 地径 0.1cm 以上, 有 4 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 23803 株, 成苗率 99.18%, 移栽到苗圃 6 个月后 获得 1.2 1.6 米高的成苗 23479 株, 总成苗率 97.83%, 幼苗发病率为 0.95%。 说 明 书 CN 104170559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