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与食品工业有关,更确切地说,与从植物原料中得到食用染色剂的方法有关,该方法在给糖果蜜饯制品、不含酒精的饮料、香肠制品上色,给肉类胴体及其他食品打检验印记的食品工业中,以及在药品和香料工业中获得应用。 已知有从桑树果、葡萄、李子或樱桃的果渣或果汁中得到以花色素为基础的食用染色剂的方法,该方法被用于给糖果蜜饯或烈性甜酒-伏特加酒制品上色。上述染色剂是通过用水,在有二氧化硫或盐酸的条件下,从上述果渣或果汁中提取花色素的方法得到(FR,A,2331615,2260620,2299385;SU,A,126570;SU,A,231051)。已知一种以Malvaceae科Alcea属的蜀葵花中分离出的花色素为基础的食用染色剂提取法(SU,A,704971;SU,A,571492)。
上述的染色剂提取法包括,用丙酮和水的混合物(比例为1∶1),在温度为50~55℃下,或者用1%的柠檬酸水溶液,在温度为40℃下,对蜀葵花进行萃取。植物原料与萃取剂的比例是1∶50。对所得到的萃取物进行分离和浓缩。目地产品中的花色素含量为36克/升。
按上述方法得到的食用染色剂的特点是,它们无论是呈单纯的染色剂,或者是以被应用于制品中的形式进行贮藏时,其稳定性差。此外,上述食用染色剂的色阶有限。所有这些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上述染色剂提取法不可能对花色素进行充分的和有选择性的提取。此外,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丙酮),使工艺过程复杂化。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改变植物原料的萃取条件,研制可以从植物原料中得到质量好,稳定性强,色调范围宽,应用范围广的食用染色剂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从植物原料中充分的和有选择性的提取花色素,而且可以利用食品工业的植物下脚料。
这项任务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解决:从植物原料中提取食用染色剂的方法包括,从含花色素的植物原料中萃取花色素,分离出萃取物,随后从中得到目的产品,按照本发明,用PH不大于3.5的含乙醇的酸性水溶液,从含花色素的植物果渣中萃取花色素,然后,用从果渣中得到的萃取物,从含花色素的植物花中二次萃取花色素,随后,分离出二次萃取物,或者,用PH不大于3.5的酸性水溶液从含花色素的植物花中一次萃取花色素,蒸浓所得到的萃取物,并按相应为1∶4-5的比例,使其与预先经蒸浓的,来自果渣的上述萃取物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把丹宁加进所得到的混合物中,或者,在有丹宁的情况下,通过蒸浓上述二次萃取物的办法,分离出目的产品。
提出申请的方法可以提高目的产品的质量(花色素的含量可以达到12.5质量%)。
利用桑果Morus nigra渣或葡萄vitis vinifera果渣作为含花色素植物的果实是适宜的,因为,这些果渣是生产的下脚料。这样就可使上述方法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利用蜀葵花Alcea rosea或杂交的木槿花Hibiscus spp.,作为含花色素的植物花就更好,因为,它们的特点是花色素的含量高达10质量%。
为了得到花色素含量高的食用染色剂,把分离出的二次萃取物与桑果汁混合是适宜的。
为了得到给糖果蜜饯,香肠制品以及不含酒精的饮料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用PH为2.7~3.0的含20~25%乙醇的酸性水溶液萃取桑果或葡萄果渣是适宜的,然后,用得到的萃取物从蜀葵花或杂交的木槿花中萃取花色素,并把分离出的萃取物同桑果汁进行混合,然后,在温度为65~70℃下,在有丹宁的情况下,蒸浓所得到的混合物,直到获得目的产品。
实现提出申请的方法中的上述条件就可以最大量地从植物原料中提取花色素,其中包括花色素甙,并保证提出申请的染色剂能在上述范围应用。
为了得到给肉类胴体打检验印记用的食用染色剂,用PH为2.7~3.0的25~35%的乙醇酸性水溶液萃取葡萄果渣是适宜的,将所得到的萃取物蒸浓到干物质含量达36~42%,然后,用1.5~2%的柠檬酸水溶液萃取蜀葵花或杂交的木槿花,随后,将其蒸浓到干物质含量达42~45%,将所得到的经蒸浓的萃取物,按相应为1∶4-5的比例,同从果渣中萃取出的上述萃取物进行混合,把丹宁加进混合物中,得到目的产品。
实现提出申请的方法中的上述方法就可以实现最大量地提取像矮牵牛甙和锦葵甙这类花色素。上述甙,在有丹宁的情况下,与肉的蛋白质结合,保证深红色印记的图案清晰,经久不变。
提出申请的食用染色剂提取法可采用下列方法实现。用含乙醇的酸性水溶液萃取含花色素的植物果渣。
利用黑色品种的葡萄,李子,樱桃,桑果的果渣作为含花色素的植物果渣。最好是利用桑果,或葡萄果渣。
利用含乙醇的水溶液作为萃取剂,其浓度取决于是否需要充分的和有选择性的提取花色素。为了充分的提取花色素和为了显色,要在PH不大于3.5的酸性介质中进行萃取。然后,为了得到含有规定含量的花色素的食用染色剂,要按照以下序列实施工艺操作。
在一种情况下,用从果渣中得到的萃取物从含花色素的植物花中再次提取花色素,最好是利用蜀葵花或杂交的木槿花作为含花色素植物花。为了取得花色素含量高的食用染色剂,将分离出的二次萃取物同桑果汁混合。然后,把二次萃取物或其与桑果汁的混合物,在有丹宁的情况下,蒸浓并得到目的产品。在另一种情况下,把从含花色素的植物果渣中所得到的萃取物蒸浓。然后,用PH不大于3.5的酸性水溶液,从含花色素的植物花中萃取花色素。将所得到的萃取物经分离,蒸浓并同来自果渣的经蒸浓的萃取物,按相应为1∶4-5的比例,进行混合。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进丹宁,得到目的产品。
得到的目的产品可以是干的,或是浓稠的浓缩物的形式。
为了得到给糖果蜜饯,香肠制品以及不含酒精的饮料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最好是按以下方法实现操作。
用PH为2.7~3.0的含乙醇的酸性水溶液萃取葡萄、桑果的果渣。然后,用所得到的萃取物从蜀葵花或杂交的木槿花中再次提取花色素。将得到的,经蒸浓的萃取物与桑果汁进行混合,该桑果是为了得到供生产丝织品用的种子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然后,在有丹宁的情况下,进行蒸浓。
利用从黑色品种的桑果、葡萄的果渣中得到的萃取物作为从蜀葵花或杂交的木槿花中提取花色素的萃取剂,这可提高染色剂中复合花色素的含量。把萃取物同桑果汁混合,可增加花色素的量,其中包括目的产品中的花色素甙,并使它具有一定的色调。
在有丹宁(丹宁是良阻氧化剂和稳定剂)的情况下,蒸浓合并的萃取物,可防止花色素由于浓缩过程中的分解作用而受损失。
为了得到给肉类胴体打检验印记用的食用染色剂,最好是按以下方法实现操作过程。
用PH为2.7~3.0的25~35%的酸性含乙醇的水溶液萃取葡萄果渣。上述的含乙醇的水溶液提浓过程保证充分地并有选择性地提取难溶的花色素(锦葵素甙和矮牵牛素甙)。
把所得到的萃取物蒸浓到干物质含量为36~42%,然后,用1~2%的柠檬酸水溶液萃取蜀葵花,随后将其蒸浓到干物质含量为42~45%,并按相应为1∶4-5比例,使其与从葡萄果渣中得到的蒸浓的萃取物进行混合。把3~6质量%的丹宁加进所得到的蒸浓的萃取物的混合物中。上述丹宁的用量保证染色剂同肉的蛋白质结合。该方法保证得到糊状的,耐温差的,饱和深红色的染色剂。推荐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从含花色素植物中萃取出的食用染色剂的质量(使花色素含量达到12.5质量%)。
所得到的食用染色剂乃是一种从含花色素的植物原料中分离出的萃取物,并含以下组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0.2~6.4
芍药素甙 0.1~5.3
翠雀宁素甙 0.1~4.0
矮牵牛素和/或 0.05~1.5
锦葵素甙 0.1~3.6
黄酮醇 1.0~6.0
丹宁 1.0~14.0
有机酸 28.0~43.0
无机盐
微量元素
多聚醣 余量
按上述方法得到的食用染色剂可根据应用范围制成干的或稠的浓缩物。干的食用染色剂乃是一种紫红色的粉状产品,可溶于水,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水果香气。
稠的浓缩物形式的食用染色剂乃是一种从深红色到深马林果色的稠糖浆状的液体,带酸味,具有鲜水果香味和蜀葵花香味。
我们列举出以下食用染色剂提取法的实例,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实例1
用100升的含25%的乙醇水溶液,其中,含0.7%的醋酸,0.7%的柠檬酸(PH=2.7),在室温下,萃取从桑果得到的6公斤果渣和从葡萄果中得到的1.2公斤果渣,直到提取出3.0克/升的花色素甙。得到80升花色素含量为3.0克/升的萃取物。
然后,用所得到的萃取物二次萃取3公斤蜀葵花,直到提取出量为5.3克/升的花色素。得到60升花色素含量为5.3克/升的二次萃取物。
在所得到的二次萃取物中,加进0.005公斤的丹宁,并在温度为65~70℃下,在真空度为620~650毫米汞柱下蒸浓,随后,进行干燥。得到2.3公斤目的产品,该目的产品乃是一种深红色粉末,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水果香味,花色素含量为11.2质量%。所得到的给糖果密饯和香肠制品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含以下成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4.70
翠雀宁素甙 1.10
芍药素甙 3.70
锦葵素甙 1.30
矮牵牛素甙 0.40
黄酮醇 1.50
丹宁 1.80
有机酸 32.0
无机盐,微量元素,多聚醣 余量
在生产硬糖块“水果糖”(MOHnacbe)时,上述染色剂的用量为0.45质量%。它把硬糖染成稳定的红色。
在生产熟香肠时,上述染色剂的用量是0.6质量%。它把香肠制品染成稳定的玫瑰色。
实例2
用250升的含20%乙醇的水溶液,其中含0.6%的醋酸,0.8%的柠檬酸(PH=2.7),在室温下,萃取从葡萄果实中得到的3公斤果渣,和4公斤的桑果渣。得到285升的含1.3克/升花色素的萃取物。用所得到的萃取物二次萃取9公斤蜀葵花,直到萃取物中的花色素含量达到5.6克/升。得到150升的含5.6克/升花色素的二次萃取物。在所得到的二次萃取物中加进0.009公斤丹宁,并在温度为65~70℃下,在真空度为620~650毫米汞柱下蒸浓,随后,干燥经过浓缩的萃取物。
得到5.1公斤目的产品,该产品乃是深红色的粉末,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水果香味,含11.3质量%的花色素。所得到的给不含酒精的饮料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含以下成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4.90
翠雀宁素甙 1.00
芍药素甙 3.80
锦葵素甙 1.20
矮牵牛素甙 0.30
黄酮醇 1.90
丹宁 2.00
有机酸 35.00
无机盐,
微量元素,
多聚醣 余量
在生产强力饮料时,把所得到的1.8公斤的染色剂应用于1000升的饮料。它把饮料染成稳定的玫瑰色,并具有可口的鲜水果香味。
实例3
按照类似实例2所述的方法得到食用染色剂。在所得到的145升的二次萃取物中,加进26升的桑果汁,在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进0.01公斤的丹宁,并在温度为65~70℃下,在真空度为620~650毫米汞柱下,将其蒸浓,随后,进行干燥。
得到7.9公斤的目的产品,该目的产品乃是深红色的粉末,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水果香味,含11.2质量%的花色素。
实例4
用含0.6%醋酸,0.7%的柠檬酸(PH=2.7)的170升含25%乙醇的水溶液,在室温下,萃取3公斤葡萄果渣。
得到130升含1.36克/升花色素的萃取物。用所得到的萃取物萃取5公斤的蜀葵花,直到提取出5.4克/升的花色素。取得90升的含花色素5.4克/升的萃取物。
在所得到的萃取物中,加进0.006公斤丹宁,并在温度为65~70℃下,在真空度为620~650毫米汞柱下,将其蒸浓,随后,进行干燥。得到2.8公斤的目的产品,该产品乃是深红色的粉末,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果香味,花色素含量为12.5质量%。所得到的给糖果蜜饯制品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含以下成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4.30
翠雀宁素甙 0.86
芍药素甙 4.80
锦葵素甙 1.85
矮牵牛素甙 0.69
黄酮醇 1.70
丹宁 2.10
有机酸 32.00
无机盐,
微量元素,
多聚醣 余量
在生产水果软糕时,上述染色剂的用量是0.32质量%,而在生产果冻时,其用量为0.48质量%。所制得的水果软糕被染成稳定的浅粉红色,而果冻-稳定的红色。
实例5
用含0.6%醋酸和含0.8%的柠檬酸(PH=2.7)的240升含25%乙醇的水溶液,在室温下,萃取从桑果中得到的3公斤果渣,和2.5公斤的葡萄果渣,直到提取出3.2克/升的花色甙(АНТОЦИАНИОВ)。得到180升花色素含量为3.2克/升的萃取物。然后,用所得到的萃取物二次萃取8公斤的杂交的木槿花,直到提取出5.5克/升的花色素。在所得到的萃取物中,加进0.01公斤的丹宁,并在温度为65~70℃下,在真空度为620~650毫米汞柱下,将其蒸浓,随后,进行干燥。得到3.9公斤的目的产品。该目的产品乃是深红色粉末,带酸味,并有可口的鲜水果香味,花色素含量为9.2质量%。
所得到的给糖果蜜饯制品和不含酒精的饮料上色用的食用染色剂含以下成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5.40
芍药素甙 0.86
翠雀宁素甙 0.94
锦葵素甙 1.50
矮牵牛素甙 0.50
黄酮醇 2.30
丹宁 1.60
有机酸 34.00
无机盐,
微量元素,
多聚醣 余量
在生产硬糖块时,上述染色剂的用量是0.81质量%。它使硬糖块被染成稳定的深红色。
实例6
把7.2公斤蜀葵花装入萃取器中,并用190升的1.5%的柠檬酸(PH=2.7)水溶液在室温下,进行萃取,直到提取出基本量的花色素染色剂(3.2克/升)。蒸浓所得到的萃取物,直到干物质含量达43%和花色素含量达35克/升。
用含0.9%的柠檬酸和0.4%的醋酸的250升的含3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15公斤的葡萄果渣。得到花色素含量为3.6克/升的175升的萃取物。蒸浓所得到的萃取物,直到干物质含量达38%。
把从葡萄果渣中所得到的,经蒸浓的萃取物(按比例4∶1)同从蜀葵花中所得到的上述萃取物进行混合,加进的丹宁量为总质量的5%。所得到的染色剂乃是深红色的糖浆状的液体,带酸味,并有鲜水果香味。所得到的给肉类胴体打检验印记用的食用染色剂含以下成分,按质量%计:
花色素甙 0.30
翠雀宁素甙 1.10
芍药素甙 0.70
锦葵素甙 1.40
矮牵牛素甙 0.31
黄酮醇 1.20
丹宁 5.30
有机酸 17.00
无机盐,
微量元素,
多聚醣 15.00
水和乙醇 余量
曾应用上述染色剂给肉类胴体打检验印记。得到清晰的花纹图案,在低温下贮藏时,该印记着色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