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777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7773A21申请号201410099070722申请日20140318A61B5/05520060171申请人贾守强地址271199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长勺北路雪湖大街1号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72发明人贾守强王锦玲54发明名称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固定底板、弧形板、移动块、立板和调节杆,所述弧形板通过转动轴与底板连接,弧形板在靠近转动轴的部分设置线圈凹槽,所述移动块为三角块,置于弧形板的外弧与底板之间,移动块向内移动可以推动弧形板绕底板转动,所述立板。
2、置于底板的外端,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穿过立板与移动块接触,调节杆相对立板转动可以推动移动块移动,调节杆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刻度标识。本发明具有适应好,能够灵活和准确调节颈椎扫描弧度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7773ACN104207773A1/1页21一种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固定底板、弧形板、移动块、立板和调节杆,所述弧形板通过转动轴与底板连接,弧形板在靠近转动轴的部分设置线圈凹槽,所述移动块为三角块,置于弧形板的外弧与底板之间,移动块向内移。
3、动可以推动弧形板绕底板转动,所述立板置于底板的外端,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穿过立板与移动块接触,调节杆相对立板转动可以推动移动块移动,调节杆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刻度标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设置纵截面,刻度标识在纵截面上,所述移动块的斜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底面设置滑条,所述底板上设置与滑条相配合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沉孔,所述调节杆的外端置于沉孔内。权利要求书CN104207773A1/2页3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MRI扫描用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MRI动态颈椎扫。
4、描托架。背景技术0002常规MRI检查具有多方位、软组织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等特点,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是目前颈椎病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常规MRI中立位检查,不能全面反映颈椎病变情况,因此,多体位MRI检查,为实现更准确、全面的颈椎检查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为实现颈椎多体位MRI检查,多采用在患者枕骨或颈肩交接部垫棉垫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不足适应性不好,颈椎扫描弧度不能够灵活调节,颈椎扫描曲度不标准。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适应好,能够灵活和准确调节颈椎扫描弧度的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MRI动态颈椎扫描。
5、托架,包括水平固定底板、弧形板、移动块、立板和调节杆,所述弧形板通过转动轴与底板连接,弧形板在靠近转动轴的部分设置线圈凹槽,所述移动块为三角块,置于弧形板的外弧与底板之间,移动块向内移动可以推动弧形板绕底板转动,所述立板置于底板的外端,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穿过立板与移动块接触,调节杆相对立板转动可以推动移动块移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刻度标识。0006所述调节杆上设置纵截面,刻度标识在纵截面上,所述移动块的斜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底面设置滑条,所述底板上设置与滑条相配合的滑槽。0007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沉孔,所述调节杆的外端置于沉孔内。000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螺纹杆推动移动块移动,进而推动弧形板。
6、绕底板转动,实现置于弧形板上的患者头部移动,从而调节颈椎扫描角度。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螺纹杆转动,可以灵活和连续的调节弧形板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不需要患者动作即可灵活连续调节扫描角度,相比现有技术人工在患者颈部下垫棉垫的方式要便利的多,适应性好的多。2、螺纹杆上标识刻度,每个刻度对应为转动的角度,可以更定量准确的把握颈椎扫描的角度。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0012图中1、底板,2、弧形板,3、移动块,4、立板,5、调节杆,6、转动轴,7、凹槽,8、纵截面,9、滑条,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207773A2/2页4。
7、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水平固定底板1、弧形板2、移动块3、立板4和调节杆5,弧形板2通过转动轴6与底板1的中部连接,可相对于底板1转动。弧形板2呈内凹的弧形,弧度的大小以适宜人头枕为设计原则,弧形板2在靠近转动轴6的部分设置用于放置扫描线圈的凹槽7。移动块3为三角块,置于弧形板2的外弧与底板1之间,移动块3的斜面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弧面结构相比斜面结构更有利于减小与弧形板2接触时的摩擦阻力,弧面的弧度和形状以利于减小与弧形板2接触时的摩擦阻力为设计原则。立板4置于底板1的外端,可以与底板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底板1制作为一体结构。调节杆5为螺纹杆。
8、,在调节杆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加工纵截面8,在纵截面8上标识刻度,由于调节杆5相对立板4的伸缩距离与弧形板2的转动角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在纵截面8上直接标识转动角度的数值。0014为便于移动块3在底板1上移动,移动块3底面上设置滑条9,底板1上设置与滑条9相对应的滑槽10,如此既能减小移动块3的滑动阻力,还能通过滑条9与滑槽10的配合,保证移动块3移动轨迹的稳定可靠,不会发生偏移方向的情况。同样道理,为便于调节杆5与移动块3接触稳定,在移动块3上设置沉孔,调节杆5的外端置于沉孔内。0015本发明的使用方式为将本装置底板1固定于扫描床上,患者肩背部躺在底板1上,头部枕在弧形板2上,颈部对在。
9、凹槽7位置,凹槽7内放置扫描线圈,操作机器对患者颈部扫描,在扫描过程中,通过转动调节杆5相对立板4向内伸出,推动移动块3移动,推动弧形板2绕底板1转动,从而变化颈椎扫描角度,通过观察调节杆5上的刻度数值可以准确把握扫描角度,可以准确的定位在需要扫描角度;需要弧形板2回落时,相对立板4向外退出调节杆5,失去调节杆5的推力支撑,在弧形板2及患者头部重力作用下,移动块3会向外移动,弧形板2回落。0016应用本发明,可以便利的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多体位的检查,检查结果更全面、更准确,特别有利于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复杂病情的诊断。本发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扫描床制作为一体,在日常不作颈椎检查时,调节弧形板2到适合角度,本装置可以当作患者头枕使用。0017本发明可以采用强度比较好的PVC材料制作,以降低产品成本,利于推广应用。0018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420777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077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