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7592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2785.1

申请日:

2004.07.09

公开号:

CN1587227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保全IPC(主分类):C05G 1/00申请日:20040709授权公告日:20061025登记生效日:20171129|||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1/00登记号:2014990000101登记生效日:20140211出质人: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福荫造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质权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申请日:20040709授权公告日:200610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5G1/00

主分类号:

C05G1/00

申请人: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洪法; 郭良进; 曹光春; 杨吉慧; 刘玉庆; 石敬东

地址:

252800山东省高唐县官道街26号

优先权:

2003.08.26 CN 03156411.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母宗绪;张庆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提供了一种应用制浆造纸回收的木质素作为肥料组分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有效的利用了制浆造纸产生的木质素,将其作为肥料的主要组分,通过与其他有效肥分进行复配,协同发挥作用;同时木质素具有保持土壤结构疏松,能够有效控制水分,利于保墒。各组分经过破碎、烘干、氧化、混合、搅拌、造粒,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肥料,不仅为造纸废物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方式,而且本发明所述肥料还具有意想不到的抑制虫害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肥料组合物,通过粉碎、混合、搅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木质素                              35-80%
氮肥                                1-25%
磷肥                                1-25%
钾肥                                1-5%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0.5-10%
上述组分当中的中微量元素可以是铁、铜、锰、锌、硼酸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氮肥优选尿素和/或磷肥优选磷酸一铵和/或钾肥优选硫酸钾。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木质素                                 35-65%
尿素                                   15-25%
磷酸一铵                               15-25%
硫酸钾                                 1-3%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1-3%。

4、
  一种肥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各组分粉碎、混合、搅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等步骤,其特征在于木质素粉碎后,在180-250℃下进行烘干氧化;烘干过程中,当木质素由皮带送入干燥机后,控制木质素在半个小时内升温至180℃,然后在30分钟的时间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00℃,保持30-40分钟之后,控制在70-80分钟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50℃,然后保持250℃直至木质素含水量为6-8%时,烘干氧化过程结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木质素                              35-80%
氮肥                                1-25%
磷肥                                1-25%
钾肥                                1-5%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0.5-10%
上述组分当中的中微量元素可以是铁、铜、锰、锌、硼酸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氮肥优选尿素和/或磷肥优选磷酸一铵和/或钾肥优选硫酸钾。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木质素                         35-65%
尿素                           15-25%
磷酸一铵                       15-25%
硫酸钾                         1-3%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1-3%。

说明书

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制浆造纸回收的木质素作为肥料组分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降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防止废弃物的产生、废弃物利用和废弃物回收方面。
对于制浆造纸企业,木质素是碱法草浆黑液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是废水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的主要产生原因,而且废水中提取的木质素存在着量大、占地面积大,因此,搞好木质素的综合应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的用量十分巨大。目前我国各种肥料使用量很大,绝大部分是无机肥料。无机肥料具有养分释放速效性,如不及时追施,则不能保证作物营养的需求,多次追施导致成本增大,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比,具有养分缓慢释放的特点,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的通气条件和土壤的微生态系统。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是无机肥料无法比拟的,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次性提供多种养分,同时满足各种作物要求的复混肥料,是科学施肥的需要,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木质素作为肥料和各种肥料的添加剂,既可消耗大量木质素,解决环境污染的后顾之忧,又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复合肥料和长效缓释肥料;但目前尚没有一种理想的使用木质素作为组分的复合肥料。
中国专利CN03100163“木质素有机无机复合肥”公开了一种复合肥,该肥料包括:木质素、氮肥、磷肥、钾肥和添加剂,其比例为:
20-30%份的木质素;
28-45%氮肥;
30-40%磷肥;
5-15%钾肥;
0-10%添加剂
所述的添加剂包括微量元素、膨润土、石蜡、硫酸、磷酸等。
所述的工艺包括:
方法一,氮磷钾肥粉碎过筛,和添加剂以及木质素混合、造粒;
方法二,氮磷钾粉碎过筛,加入添加剂混合,然后加入木质素包覆造粒;
方法三,氮磷钾粉碎过筛,加入添加剂,加入部分木质素造粒,在用木质素包覆。
该专利利用木质素分子的网状大分子结构、多种活性基团与其在土壤中自然缓慢降解的特点,赋予肥料缓释的特性,改善肥料水解特性,降低肥料的脲酶活性,减少活性磷酸盐的化学沉淀和固定,以增加肥效。木质素的结构单元中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如羧基、羰基等,这些基团较高的反应活性以及其被土壤微生物降解产生有机酸,即可以削弱或性磷酸根的化学沉淀和土壤组分固定,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降低肥料的水溶性,减少在环境中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用该肥料除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外,并未见有其他有益效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将木质素在高温下氧化,将其活性弱的基团氧化,一方面增加活性基团的数量,同时也提高已有活性基团的活性指数,通过与其它肥料的配合,可以实现对肥料有效成分的更好的固定和缓释,根据此种原理,配合适当的高温氧化操作,有可能制备效果更好的木质素有机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肥料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应用制浆造纸回收的木质素作为肥料组分的复合肥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有效的利用了制浆造纸产生的木质素,将其作为肥料的主要组分,通过与其他有效肥分进行复配,协同发挥作用;同时木质素具有保持土壤结构疏松,能够有效控制水分,利于保墒。其制备方法包括破碎、烘干、氧化、混合、搅拌、造粒,最终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肥料。不仅为造纸废物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方式,而且本发明所述肥料还具有意想不到的抑制虫害效果。
本发明肥料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木质素                          35-80%
氮肥                            1-25%
磷肥                            1-25%
钾肥                            1-5%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0.5-10%
上述组分当中的中微量元素可以是铁、铜、锰、锌、硼酸盐。
其中氮肥优选尿素;磷肥优选磷酸一铵;钾肥优选硫酸钾。
优选含有如下组分:
木质素                          35-65%
尿素                            15-25%
磷酸一铵                        15-25%
硫酸钾                          1-3%
其他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1-3%
本发明所述的重量份可以是g、kg、吨等生产常用重量单位。
将造纸制浆黑液处理后,析出的木质素运至现场,露天堆放发酵,并通过晾干降低木质素的水分,期间用装载机进行机械翻晒,经过一段时间地存放以后,水分降至45-60%时,转入有机原料仓库存放。
木质素的上料采用机械上料的形式,先进入木质素破碎机进行初破碎,然后通过绞龙和皮带输送到高湿物料干燥机内,与热风炉来的热空气接触,一方面粉碎木质素,另一方面对木质素进行烘干和氧化,烘干温度为180-250℃;烘干过程中,当木质素由皮带送入干燥机后,控制木质素在半个小时内升温至180℃,然后在30分钟的时间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00℃,保持30-40分钟之后,控制在70-80分钟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50℃,然后保持250℃直至木质素含水量为6-8%时,烘干氧化过程结束。木质素是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碳-碳键和醚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要使木质素这一具有复杂成分和结构的物质在肥料中发挥最完全彻底的作用,在高温下烘干并使其氧化是一个重要的处理过程,其理论基础便是增加活性成分的比例和活性指数。
烘干后的木质素经皮带和提升机输送至有机原料料仓;根据配方所需的无机原料用提升机提升至无机原料料仓,经计量后各种无机原料进入破碎机破碎,然后和计量以后的有机原料混合,输送至制粒机造粒,成品经过冷却后进行筛分,合格后进入成品仓经电子计量后包装,不合格的颗粒返回混合机继续进行制粒循环。
加热烘干木质素以后的热空气经除尘以后,进入高效脱硫除尘器除尘脱硫,气体成分达到排放标准以后经烟囱排空。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
木质素与氮、磷、钾肥料混配后,相互发生协同作用,支持了作物对有效肥分的吸收;同时木质素的加入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墒值,使土壤与肥分相互保持平衡。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有效的利用造纸制浆产生的木质素,既保护了环境,又回收了可用资源。
√具有很好的增肥作用。
√能够抑制病虫害。
√符合中国肥料发展的方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要求。
√配方先进、工艺稳定,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
√投资少,成本低,回收期短,经济效益高。
√采用先晾晒后烘干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很好的保墒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肥料区与对照区0-2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肥料区与对照区20-4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升温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2升温曲线图。
图6为实施例3升温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如下量的组分:
木质素            3.06t
尿素              2.19t
磷酸一铵          2.19t
硫酸钾            0.44t
醋酸锌            0.87t
将含水量为45-60%的木质素破碎,送入干燥机,半个小时内升温至180℃,然后在30分钟的时间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00℃,保持40分钟后升温,在70分钟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50℃,保持1.5小时,木质素含水量为8%,结束烘干。(升温曲线见图4)
尿素、磷酸一铵和硫酸钾进入破碎机破碎;与木质素计量后混合,搅拌后输送至制粒机造粒,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进行筛分,即得。
下表为本发明产品浓度标准:

    指标名称    单位    浓度总养分含量(N+P2N5+K2O)    %    >=15中微量元素含量    %    >=5有机质含量    %    >=20水溶性磷占有效五氧化二磷百分率    %    >=50水分(游离水)    %    <=12.0粒度,1-4mm颗粒百分率    %    >=9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    N    >=10

                               实施例2
取如下量的组分:
木质素              6t
尿素                3.45t
磷酸一铵            3.75t
硫酸钾              0.6t
氯化铁              1.2t
将含水量为45-60%的木质素破碎,送入干燥机,控制木质素在半个小时内升温至180℃,然后在30分钟的时间内,使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00℃,保持30分钟之后继续升温,80分钟后,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50℃,保持4小时,木质素含水量为6%,结束烘干。(升温曲线见图5)
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和铁盐进入破碎机破碎;与木质素计量后混合,搅拌后输送至制粒机造粒,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进行筛分,即得。
                               实施例3
取如下量的组分:
木质素              4.05t
尿素                1.8t
磷酸一铵            1.8t
硫酸钾              0.45t
硫酸锰              0.9t
将含水量为45-60%的木质素破碎,送入干燥机,在半个小时内升温至180℃,然后在30分钟的时间内,升温至200℃,36分钟之后升温,73分钟后,木质素线性升温至250℃,保持3.5小时,木质素含水量为7%,结束烘干。(升温曲线见图6)
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和锰盐进入破碎机破碎;与木质素计量后混合,搅拌后输送至制粒机造粒,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进行筛分,即得。
                               实施例4-10
按照下表分别取如下组分(单位:t)含水量为45-60%的    木质素  尿素  磷酸一铵  硫酸钾  硼酸铵  实施例4    6.25  2.75    2.5  0.375  0.625  实施例5    7.56  2.06    3.16  0.41  0.55  实施例6    9  1.5    3.6  0.45  0.45  实施例7    10.56  2.44    2.93  1.63  1.63  实施例8    7.26  1.65    1.65  0.22  0.11  实施例9    9.38  1.5    1.25  0.125  0.25  实施例10    10.67  0.13    2.0  0.13  0.40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实验例1
本实验例说明本发明肥料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所用土壤取自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温室,土壤类型为褐土,小麦品种为济南16号。
试验为盆栽(10cm×15cm),在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作物栽培室进行。
小麦9月15日催芽,16日上午播种,每盆装土500克,有机废弃物依不同施用量分别撒一圈肥带,上面直接播种已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芽长1mm,每盆5株,然后覆土1-2cm,每盆浇水100毫升。9月24日小麦出苗整齐。
于作物营养室室内培养进行,每天8:30开灯,下午4:30关灯,生长期间及时浇水、松土及治理病虫害。
试验处理见表1。
试验观察,各处理对小麦出苗没有明显影响,对小麦株高、地上部鲜重、干重的影响见表1、2、3。
                          表1:小麦地上部鲜重施肥量(kg/亩)    重复(g/盆)  平均比CK增减(+/-%)  1  2  3  4  5  6    0  2.69  2.35  3.22  2.83  3.22  2.92  2.87    10  3.19  3.51  3.05  2.98  3.41  3.05  3.20+11.50    20  3.14  2.83  2.99  2.85  2.63  2.65  2.85-0.70    40  2.83  2.69  2.94  2.28  3.24  3.15  2.86-0.35    80  2.38  2.43  3.12  2.73  2.93  1.93  2.59-9.76    160  2.54  2.72  2.45  1.99  3.03  2.30  2.51-12.54

                                  表2:小麦地上部干重  施肥量  (kg/亩)  重复(g/盆)  平均(g/    盆)  1  2  3  4  5    6    0  0.41  0.39  0.49  0.49  0.52    0.47    0.46    10  0.5  0.51  0.48  0.48  0.55    0.51    0.51    20  0.5  0.44  0.46  0.45  0.42    0.47    0.46    40  0.44  0.43  0.44  0.33  0.49    0.51    0.44    80  0.4  0.4  0.51  0.45  0.44    0.31    0.42    160  0.4  0.42  0.38  0.34  0.47    0.40    0.40

                                   表3:小麦株高结果  施肥量 (kg/亩)  每盆5株平均株高(cm/株)  处理平均   (cm/株)  1  2  3  4  5  6    0  26.9  23.6  25.9  27.0  26.9  25.2    25.9    10  27.1  26.6  27.0  25.4  27.4  25.5    26.5    20  25.4  27.8  25.1  25.7  25.1  26.7    26.0    40  23.5  25.9  25.1  23.0  26.9  27.8    25.4    80  23.8  23.9  25.6  24.3  24.2  21.5    23.9    160  23.7  26.7  23.3  21.4  24.6  23.9    23.9

从以上的结果可见,每亩施用10kg本发明肥料与对照组(不施肥)相比,小麦地上部鲜重增加11.50%,干重增加10.87%,株高增高0.6厘米。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适量施用本发明肥料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实验例2
本实验例说明本发明肥料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所用土壤取自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温室,土壤类型为褐土。
试验为盆栽(10cm×15cm),在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作物栽培室进行。
番茄每盆装土500克,9月16日定植,移栽苗高5cm,0-2片真叶,每盆2株,移栽后浇水150毫升。2002年9月20日下午追肥,每盆挖2条平行沟,一次性追入不同施用量的有机废弃物。
于作物营养室室内培养进行,每天8:30开灯,下午4:30关灯,生长期间及时浇水、松土及治理病虫害。
试验处理见表4。试验设5个处理,4次重复,有机废弃物大田设计用量分别为0,50,100,200,400kg/亩。
                       表4:番茄植株鲜重(g/盆)    处理    kg/亩    重复    平均    (克/盆)    1    2    3    4    0    4.10    3.13    3.61    1.97    3.20    50    4.12    2.88    2.67    2.69    3.09    100    3.76    3.36    3.70    2.16    3.25    200    3.68    2.77    2.63    3.61    3.17    400    4.21    2.06    2.93    2.76    2.99

                     表5:番茄植株干重(g/盆)    处理    重复  平均    kg/亩    1    2    3    4  (克/盆)    0    0.39    0.31    0.30    0.17  0.29

    50    0.39    0.26    0.27    0.23  0.29    100    0.35    0.32    0.34    0.17  0.30    200    0.33    0.22    0.24    0.28  0.27    400    0.39    0.17    0.25    0.24  0.26

从试验结果可见,在该试验条件下,以本发明肥料用做番茄追肥,每亩100克用量处理番茄的干重和鲜重略有增加。
                               实验例3
本实验例说明本发明肥料用做甜瓜追肥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所用土壤取自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温室,土壤类型为褐土。
试验为盆栽(25cm×40cm),在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温室进行。
甜瓜试验:每盆装土5000克,9月16日定植,移栽苗刚萌发第3片真叶,每盆1株,移栽后浇水150毫升。2002年9月23日上午追肥,每盆以甜瓜苗为中心开挖圆形沟,不同施用量的有机废弃物一次性追入。
于温室盆栽场地露天进行,生长期间及时浇水、松土及治理病虫害。
试验处理见表6。试验设5个处理,4次重复,有机废弃物大田设计用量分别为0,50,100,200,400kg/亩。
                           表6:甜瓜植株鲜重(g/盆)    处理    kg/亩    重复    平均    (克/盆)    1    2    3    4    0    4.13    4.23    4.09    4.37    4.21B    50    4.11    4.19    4.62    4.61    4.38B    100    4.53    4.42    4.27    4.39    4.40B    200    4.27    4.37    4.60    4.08    4.33B    400    4.89    5.21    5.18    5.40    5.17A

                      表7:甜瓜植株干重(g/盆)    处理    kg/亩    重复  平均  (克/盆)    1    2    3    4    0    0.43    0.41    0.41    0.44  0.42B    50    0.42    0.43    0.47    0.49  0.45B    100    0.46    0.45    0.43    0.46  0.45B    200    0.43    0.44    0.47    0.41  0.44B    400    0.48    0.51    0.53    0.53  0.51A

从试验结果可见,每亩施用400kg草浆废弃物做追肥,甜瓜幼苗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其它4个处理,达1%的极显著水平。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适量施用草浆废气物对甜瓜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试验过程中,甜瓜受白粉虱侵袭,但施用废弃物400kg/亩处理,虫害明显轻于其它处理,可见适量施用该废弃物能提高甜瓜对虫害的抵御能力。
                               实验例4
本实验例说明本发明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播种时土壤较干旱,播种量为20斤/亩,用做基肥。
本发明肥料提早了小麦的出苗,施用本发明肥料的小麦9天出齐苗,而对照区13天出齐苗,而且施用本发明肥料区小麦苗壮,土壤疏松。
下面是施用本发明肥料与对照小麦株高的结果:    测定时间    株高(cm)    本发明肥料区    对照区    1999.11.19    6.1 2    4.91    2000.02.22    7.44    6.44    2000.03.23    12.75    10.03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施用本发明肥料的小麦比对照株高增高。
分析原因,是因为本发明肥料中木质素本身是一种高聚合度的芳香族化合物,在土壤干旱气温偏低的不利环境条件下,木质素起了保墒、增温、促进生长、促进发芽等作用。其保墒机理是因其为高分子芳香族聚合物,其分子空间存在大量间隙水、毛细水、聚合物内部水及其吸附水。这些水分子不易靠蒸发而散失掉,从而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给种子萌发和麦苗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其保温机理也是因为高聚合大分子框架结构如同海绵组织,存在许多高分子内部空间。这部分空间除保留水分外,还存在着大量空气,这样易吸收热量而不宜散失,并且较充足的氧气也是种子或麦苗赖以发芽生长的必要条件。此外,木质素也可转化为腐殖酸,能够对土壤起到保墒、增温的作用,还具有刺激发芽,促进生长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木质素的保墒、增温及其刺激促进作用,促进种子发芽、麦苗生长,初步证明了在干旱、低温条件下木质素肥做基肥的可行性。这对我们向沙漠、半沙漠地带提供一种新型肥料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我们开发其他应用于干旱地区的农用新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例5
本发明说明本发明肥料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名称    单位    木质素区    对照区  增产率(%)    穗重    g    2.19    1.75  25.1    穗粒数    粒/穗    40.71    32.85  23.9    千粒重    g    44.89    42.82  4.83    实产    Kg    44310    324  36.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木质素区冬小麦亩穗数、穗重、穗粒数都增20%以上,千粒重增加4.83%,实际产量增加36.7%。本发明肥料区与对照区实际比较增产明显。
                               实验例6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肥料对土壤改良的影响。
本发明肥料区与对照区土壤含水量比较。
为了进一步论证本发明肥料对土壤改良的保墒作用,我们开展了土壤含水量的测试工作。每月采样一次,测定土壤含水量,并将本发明肥料区对照区进行比较,下面是本发明肥料区与对照区土壤水分与时间变化曲线图。
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肥料区土壤水分一直比对照区高;
从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肥料区土壤水分与对照区土壤水分比较稍高;
分析原因是因为本发明肥料中的木质素作为基肥多分布0-20cm土层中其保墒作用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从以上分析论证,木质素对土壤具有保墒作用。
                               实验例7
本实验例说明本发明肥料的增产作用。
一、冬小麦
本发明肥料区实产:260斤/0.6亩    合计亩产量:433斤/亩
对照区实产:      120斤/0.4亩    合计亩产量:300斤/亩
对比增产率:      43.3%
二、西红柿(单位:斤/小区)    小区序号    产量    较对照增产量    1区(对照区)    136.95    00.00%    2区(悬浮液区)    184.95    35.00%    3区(液肥区)    198.20    44.70%    4区(液肥区)    177.19    40.24%    5区(对照区)    150.37    00.00%    6区(悬浮液区)    191.84    41.47%    7区(液肥区)    178.23    18.50%    8区(液肥区)    164.86    09.60%

    小区序号    产量(kg)    较对照增产量    1区(对照区)    2.55    0.00%    2区(液肥区)    4.70    84.3%    3区(液肥区)    6.76    165.1%    4区(液肥区)    6.21    143.5%    5区(液肥区)    3.57    40.0%    6区(对照区)    3.14    0.00%    7区(液肥区)    3.90    24.1%    8区(液肥区)    6.35    102.2%    9区(液肥区)    6.06    93.0%    10区(液肥区)    5.06    61.1%

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组合物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提供了一种应用制浆造纸回收的木质素作为肥料组分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有效的利用了制浆造纸产生的木质素,将其作为肥料的主要组分,通过与其他有效肥分进行复配,协同发挥作用;同时木质素具有保持土壤结构疏松,能够有效控制水分,利于保墒。各组分经过破碎、烘干、氧化、混合、搅拌、造粒,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肥料,不仅为造纸废物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方式,而且本发明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